《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评析
中文系 10语教一班
张瑞
2010160304199
《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选录的汪曾祺的一篇散文。
单看文章,我想如果我作为授课老师我会怎么教,我会怎么解剖文章来达到既能使学生很透彻地理解文章又能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初看江民耀老师《端午的鸭蛋》的教学实录就使我受益匪浅。
以下我就以教学实录为例来谈谈我的一些很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理清文章脉络统领课堂内容。
江老师在学生初读《端午的鸭蛋》这一课文时就提出了三个问题,依次是:(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哪段描写了?(2)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在哪些段落?(3)你觉得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有感情吗?三个问题简明扼要的抓住了文章的主题结构。
江老师能够很完整地结束这堂课看来已经很透彻地剖析了这篇散文。
其次,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践行新课程理念。
江老师在上课还未进入正题之前,让大家自由发言说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先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紧接着,江老师依据文章的三个部分进行划分,举行小组讨论。
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当然就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江老师在实施小组讨论中施行自愿分组,老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进行更实质性的探究。
再次,以细腻的情感、针对性较强地引导与总结。
例如,一个同学回答家乡鸭蛋的特点“有名、出双黄蛋、质细而油多”之后,又让其具体的说明一下,当
学生进一步回答完,江老师又细致到字、到词地去问,这样会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回答有点笼统之外又加深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正确地把握了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端午的鸭蛋》流露了作者对家乡鸭蛋的深厚情结,进而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难以忘怀和对家乡“平淡而有味”的爱,江老师指引学生体会这些情感落实到字、词、句上。
例如老师问学生什么词句能表现对家乡鸭蛋的深厚情结,学生回答“确实”“好”“完全不能相比”“实在瞧不上”“与有荣焉”等等这样的重点词句,可见江老师情感之细腻才能这样细化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解决疑难字词、阅读课文、讨论交流进行了有机整合,使学生扩大词汇量,锻炼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的最后,江老师匠心独具地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收集有关家乡传统节日习俗的故事、资料,写一篇小短文。
我想江老师的目的除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外更让学生们留心生活、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地关注自己的家乡以至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江老师这样的安排无疑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一个全面的提高。
事无十全十美,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值得商议的地方。
在《端午的鸭蛋》实录中,理论相关的知识涉及了很多,相反运用到实践当中的部分与环节就相对较少了。
江老师在教学实录中也提到要多朗读、多运用。
但只是提到了却没有让学生们真正地去实践。
例如,学生齐读或单个读的时候老师并没有对朗读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指导,进而学生也不会特别注意朗读的方式的重要性。
另外,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们用那些重点词语造句或是联系生活使学生仿例句写新句,再与大家分享,我想更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总而言之,这篇说课实录着实让我收获了不少。
亲切的教师风采,细腻的剖析,独特的师生合作模式……这些都为我以后要从事的教师行业打下了牢牢的基石,这只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