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鉴赏备考策略
语文古诗复习计划
语文古诗复习计划一、古诗复习计划古诗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文学素养和语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制定一个合理的古诗复习计划至关重要。
1. 制定计划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复习的目标,例如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同时了解诗人的背景和创作背景等。
2. 收集资料在复习前,收集一些古诗的资料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获取诗歌的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等内容。
3. 分类整理根据不同的诗人、时代和题材,将古诗进行分类整理。
可以将其按照诗人的代表作或者时代背景进行归类,便于后续的复习和记忆。
4. 掌握背景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等,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书籍、百科资料或者阅读相关的专题文章等方式进行学习。
5. 多方位阅读除了阅读原文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注释和赏析等内容来拓宽对古诗词的理解。
可以选择一些较好的解读材料或者阅读评论家的批评文章,了解不同的解读视角和观点。
6. 反复背诵背诵古诗是巩固记忆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优秀的古诗进行背诵,重点关注其中的韵律、句式和表达方式等。
7. 做练习题通过做一些古诗相关的练习题,可以检验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鉴赏题目或者相关的考试题目进行练习。
8. 定期复习定期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巩固所学内容,避免知识遗忘。
可以将复习时间安排在每周或者每月的固定时间段,制定复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复习。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细致计划与实施,相信可以更好地复习语文古诗,提升自己的能力。
希望以上的复习计划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古诗文备考策略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月容 审核
文言虚词 句式、翻译
二、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
1、高考现象 超出120个实词范围 重复率低 注重语境意 2、复习策略 (1)依纲靠本整理归纳 (2)教会推断词义的方法 (3)阅读中融会知 识
文言虚词
1、复习资料
必修2 P113页 “之”、“其”、“而”、 “以” P119页 “若”、“乃”、“者”、 “乎” 5 P145页 “何”、“所”、“与” 2必修 、复习策略 《备考指南》 P45页 ( 1)指导学生归纳用法,将知识系统化。 (2)加强检测 (3)迁移巩固
文言翻译
1、引导学生归纳高考翻译题的考点。 2、养成学生根据文意,字字落实的翻译习惯。
3、用梯度训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4、训练检测内容要重点突出,循序渐进。
诗歌备考策略
学生情况:
1、读不懂诗意 2、不会借助语境 3、不会推敲题目 4、相关知识积累不够 5、没有答题经验
备考方向:
1、读懂一首诗歌 《备考指南》P19 页 运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互文、省略、
语序调整等知识
2、弄清术语含义 《备考指南》P26 页
归纳所学过的诗歌
诗歌
思想内容
形象或意 象
艺术手法
语言风 格
怨妇诗: 表现女主 人公从恋 《氓》 爱 、 结 婚 到被抛弃 的生活经 历和怨恨 感情 反映了诗 人过隐居 《山 生活的愿 居秋 望。 暝》
勤劳、温 柔、坚强 的妇女形 象
1.比: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桑之落 矣,其黄而陨 2.兴:同上 3.反衬:淇则有 岸,隰则有泮
古代诗歌鉴赏备考策略
古代诗歌鉴赏备考策略2005-3-30 一、古代诗歌鉴赏备考策略1.明确诗歌复习的重点:形象特点及其意义的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常见的表现手法、技巧及诗歌语言的品味。
2.积累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包括五个方面:(1)古典诗歌内容常见类别及其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特点:如送别诗...的不舍、思念和劝勉,咏物诗...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写景诗...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绵绵乡愁、抑郁不得志等等。
(2)古典诗歌所表现的情感类型:惜别之情、黍离之情、思乡之情、怀古之情、讽喻之情、报国之情、建功立业之情、咏景之情、恋友之情。
(3)手法技巧的有关常识:从表达情感的方式看,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有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于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有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有即事抒怀(如借细节等)以小见大;有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其他还有起兴、渲染、侧面描写、对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衬托、烘托等。
(4)情景结构特点: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纯景含情,或先事后景。
(5)文化意象常识:下列意象的特定含义应该掌握:柳与送别,菊与高洁、傲视,落叶与悲秋、失意,柳絮与愁绪或飘零,月与相思,暮春与绍光已逝、美人迟暮,捣衣、玉关与思念征夫,香草美人与忠臣或道德理想等等。
3.学会写简单的鉴赏文字。
二、读题与做题诗歌鉴赏的答题要把握六个基本点:一认真审读题干。
很多重要信息都在题干中有所暗示。
二是读诗,要从思路结构入手,把握形象与情感。
三是参考整体风格,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四是善于捕捉关键词句,五是联想相关术语。
六是善于把握相关角度,学会多角度分析。
要明确做鉴赏题目的一般步骤和程序。
1、整体感知,辨清类别;2、品评语言,炼字炼句;3、体会意境、体察形象;4、突出技巧,明辨特色。
初三语文备考方案
初三语文备考方案引言概述:初三是学生们备考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备考也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初三语文备考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课本复习1.1 精读课文在备考语文时,首先要对课本进行精读。
仔细阅读每一篇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注意记忆重难点词语和句子。
同时,对于每篇课文的背景知识也要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1.2 理解文言文语文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因此要特别重视文言文的复习。
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文言文篇目进行深入学习,注意理解古文的词义、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多读多练,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3 归纳总结知识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归纳总结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
可以制作知识点卡片或者笔记,将重点内容整理出来,方便复习时进行查阅。
同时,也可以通过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习作训练2.1 写作技巧的学习写作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要注重写作技巧的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同时,也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2 频繁练习作文在备考语文时,要经常进行作文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进行练习,例如议论文、记叙文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增加写作的经验。
2.3 修改与提升在完成作文后,要进行修改和提升。
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审阅和指导,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同时,也要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阅读理解3.1 多读多练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要注重阅读理解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提高解题的技巧和速度。
3.2 注意答题技巧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答题技巧。
可以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然后再逐题解答。
古诗鉴赏复习备考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的知识体 系 ,具备了一定 的鉴 赏能力 ,因此复 习也就 到此为止 了,今后古诗 鉴
赏这一块基本就不碰了。 事实证 明,这种一劳永逸 的做法完 全脱离 学情 ,效果是 比较差 的。要知道 , 没有平时的积累打基础 , 作铺垫 ,单靠 1 月的集 中突击 ,一下 子就 可以大幅提 个 高古诗鉴 赏能力 ,是根本不可 能的。学生真正缺 的还 是积累 ,除了做 了部分题 目以外 ,学生读 了多少古诗?读懂 了多少 ?能背多少 ?读 了多少古诗鉴赏文章 ? 有多少收获?可以说少得可怜 !没有必要 的积 累,读懂都是个 问题 ,何谈鉴赏 ? 现在有些 老师可能在专题复 习方面动了不少脑筋 , 了很 大功夫 ,但是恰恰 忽 下 视 了学生平 时的阅读积 累,除 了零 星的训练以外 ,没有设计 具体有效 的阅读 内 容 。因此尽管 老师讲得不少 ,但是学生 的古诗 阅读 能力 、鉴 赏能力依然 脆弱 。 比如 ,有一道题是 这样 的: 鹧鸪天 赏荷
秀樾横塘 十里香 ,水花 晚色静 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 ,翡翠盘高走夜光 。
山黛远 ,月波长 ,暮云秋 影蘸潇 湘。醉魂应逐 凌波梦 ,分付西风此夜凉。 题: 这首词善于运用侧面烘托,请作简要分析。 什么叫侧面烘托 ( 面描 写) 平 时是重点讲的 ,学生都 知道 ,按理答 题应 该没 侧 , 问题 。但 事实恰恰相反 :词 的上片着重写荷花 的香昧 、色彩 ,荷叶 的形态 ,这 是直接 写荷花本身 ,属正面描 写 ,学生却理解成是侧 面描写 。词的下片着重借 山容水 态 、月色云影 ,是借 助其它事物来烘托荷 花,属侧面描写 ,学生却根 本 没有注 意。这 说明一味灌输 空洞抽象的概念术语 ,脱 离针对性训练 ,学生往 往 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 ,好多知识点不能真正落 实到位 。 2 、重理论灌输 ,轻有效训练
初中古诗词鉴赏备考策略完美版
古诗词鉴赏备考策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
同时,古诗词鉴赏也是中考语文复习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
为突破古诗词鉴赏复习的瓶颈,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作复习思路梳理,并附上训练题。
一、考点要求1、辨识常识。
即记忆和了解一些涉及作者、朝代、作品体裁和文化常识等的内容。
2、理解诗意。
这是从思想内容角度考查理解能力,包括诗词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等。
3、感知形象。
要求考生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意境、情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4、品味语言。
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修辞的效果和诗的节奏韵律等。
5、分析技巧。
主要指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等进行分析评价。
二、复习指要(一)鉴赏字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古诗文复习策略
古诗文复习策略古诗文是中学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复习古诗文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拓展思维空间。
然而,由于其繁多的篇目和复杂的格律,很多学生在复习古诗文时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高效的古诗文复习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理解古诗文。
一、理解文本背景在学习一首古诗文之前,了解其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历史背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背景知识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汉语词义和典故,有助于深入阅读和解析古诗文。
二、分析词句结构古诗文的语言表达通常较为精练而具有象征意义,因此,分析词句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和词义转化;其次,要注意掌握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这些手法会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
通过分析词句结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古文的内涵。
三、背诵经典篇目背诵是学习古诗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反复背诵古诗文,我们能够加深对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让这些技巧和方法在我们的大脑中逐渐形成模式化的记忆。
同时,背诵也能够提高我们对古文中词语的记忆,并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的语言表达中。
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文篇目进行背诵,并在背诵的过程中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四、练习默写和解析除了背诵,默写和解析也是巩固古诗文知识的有效方法。
可以选择几篇自己喜欢的古诗文进行默写,并在完成后进行解析。
通过默写和解析,我们能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并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默写和解析还有助于我们提高古文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五、参加古诗文比赛或朗诵活动参加古诗文比赛或朗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古文素养的方式。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比较,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
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近几来,诗歌鉴赏题因其较高的文学要求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难点,经过年考试说明的变动后,其备考难度又有新的增加,高考古诗鉴赏应试策略。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学生解答这类考题时思维存在一定的盲点,如果我们能认清盲点,对症下药,采取必要措施,则我们的备考应该能够有明显的收效。
盲点一:面对古诗如同雾里看花,难解其中情结。
原因:古诗写作量太小,缺乏阐释经验,没掌控一定的阐释技巧。
措施:加强阅读训练,多读多背,培养悟性积累经验。
在解答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以下几点:1、题目就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
如年考卷中的《题君山》,题目直接点明赋写对象,由此可知,一句中的“影”、二句中的“色”、三句中的“处”和第四句的比喻都是指君山,赋写对象理清了,诗意便变得清楚了。
再如年考卷中的《约客》,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让我们能够在约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顺利感悟诗人的失落和孤寂。
又如年上海春季考题中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2、意象就是关键。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
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
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构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就是紧固的,如果我们熟识这些意象,可以对阐释诗歌增添非常大协助。
古诗鉴赏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备考策略
新 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学生答案】用拟人的手法, 【学生答案】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喜爱 之情。 之情。 参考答案】用拟人的手法, 南风” 【参考答案】用拟人的手法,将“南风” 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 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 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 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 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 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何处。 问题】词的上阕,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问题】词的上阕,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答案】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 【答案】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独的离恨 苦。” 参考答案】诗人用“愁烟” 泣露” 【参考答案】诗人用“愁烟”、“泣露”将 人格化,融情于景, “菊”、“兰”人格化,融情于景,借景抒发 自己的哀愁;用燕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 自己的哀愁;用燕的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 用明月之“ 来暗衬离别之“ 用明月之“圆”来暗衬离别之“缺”,又借对 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 明月的埋怨,含蓄地写出自己彻夜未眠,从而 更有力地写出自己的离恨之深。 更有力地写出自己的离恨之深。
【备考对策】 备考对策】
平时训练要留意各类题的答题规范, 平时训练要留意各类题的答题规范,如: 分析意境:描绘诗中画面;概括画面特点; 分析意境:描绘诗中画面;概括画面特点;分 析思想感情 语言有何特色一般要回答:点明语言特色;结 语言有何特色一般要回答:点明语言特色; 合相关诗句分析;分析表达的情感。 合相关诗句分析;分析表达的情感。 分析表现手法:指出表现手法; 分析表现手法:指出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加以 阐释;分析表达效果(传达出的情感)。 阐释;分析表达效果(传达出的情感)。 答题时还要注意点面结合。 答题时还要注意点面结合。 平时训练不可随意,要养成严谨、 平时训练不可随意,要养成严谨、规范的好习 惯,久之成自然。 久之成自然。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古诗词阅读常常都会花费我们很多时间,首先就是对于文人作者的背景不熟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1),愿斫五弦琴(2)[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再看下面这首诗: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请看下面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古诗鉴赏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备考策略
中的运用。
分析表现手法
02
理解古诗中的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体会炼字炼句
03
分析古诗中炼字炼句的妙处,理解其对整体意境和情感的贡献。
03 备考方法
多读古诗,培养语感
精选古诗读本
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读本,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等,以便系统地学习和欣赏古诗。
每日朗读
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朗读古诗,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对古诗的语感 和节奏感。
表现手法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情景交融等,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 达和艺术构思。
结构特点
分析古诗的结构特点,如起承转合、铺垫、照应 等,能够更好地把握诗的整体结构和思路。
04 备考资料推荐
《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具有极 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唐诗三 百首》收录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唐 诗,是鉴赏唐诗的必备资料。
想象联想,领悟意境
想象画面
在鉴赏古诗时,通过想象诗中的画面,能够更好地领悟诗的意境 和美感。
联想情景
将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相联系,有助于深入理解 诗的内涵和意境。
感受韵味
通过反复品味和感受诗的韵味,能够更好地领略古诗的艺术魅力。
分析手法,掌握技巧
1 2 3
修辞手法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 张、对偶等,能够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02 备考策略
提高语言能力
积累词汇
掌握丰富的词汇量,理解 古诗中常用的意象和表达 方式。
理解语法
理解古诗中的语法结构, 把握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培养语感
通过大量阅读和朗诵,培 养对古诗语言的感知和理 解能力。
古诗词鉴赏备考策略
古诗词鉴赏备考策略
古诗词鉴赏备考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在鉴赏古诗词之前,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等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平仄、韵律、节奏等基本规则。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2. 积累古诗词的常见意象: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包括明月、杨柳、菊花、杜鹃等,这些意象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明月常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杨柳则常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积累这些常见意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鉴赏古诗词需要了解其背景,包括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4. 练习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古诗词鉴赏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如何抓住关键词句、如何分析意象和意境、如何品味语言和表达技巧等。
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鉴赏技巧。
5. 多读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多读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可以培养对古诗词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6. 注意答题规范:在考试中,要注意答题规范,按照题目要求来回答问题,尽量使用专业术语,避免口语化。
同时,要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答案更加具有说服力。
总之,古诗词鉴赏备考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积累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备考策略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备考策略古诗歌作为中华传统的经典文化,一直以来都是高考中不可缺少的考查点,高中生如何正确鉴赏古代诗歌,把握鉴赏技巧,成为了学生与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
基于此,笔者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归纳总结了一些相关策略,意在帮助学生提高古诗歌鉴赏能力,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厘清题材类型高考诗歌题材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篇幅小、内容浅显易懂的特点。
根据高考纲要的相关规定,在古诗歌的欣赏中,应重点考察学生对人物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的品鉴能力。
从考纲的角度分析,便可以缩小高中生备考的学习范围。
纵观历届高考的古诗词考核内容主要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但是,这种的复习范围太大,对此,在备考复习中应结合高考题材篇幅小的特点,以篇幅小的律诗、绝句、词曲为主,并且从众多诗歌中将诗歌分类,如托物言志类、借古讽今类、借景抒情类等等,从某一类型诗歌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古诗歌中的关键词,厘清题材类型,正确分类,有助于降低复习的数量与难度。
二、调动知识储备高中生通过以往对诗歌的学习与知识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史学、诗歌知识储备,因此在高考古诗歌鉴赏中,应发挥知识储备,联想其中存在的共性,有助于正确分析诗歌,提高高中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1.文学知识储备通过以往的诗歌学习,学生对于唐宋元明清的时代具备了一定了解,明确对较为著名的诗人生平背景以及创作风格都有初步的了解。
若是在高考诗歌鉴赏中,诗歌作者为熟悉的诗人,则可调动自己的文学知识储备,通过对诗人的生活时代、历史背景以及创作风格、表达出的意愿等方面进行分析。
而高考中考察的诗歌多为某一时代著名的诗人,诗歌内容多为经典之作。
因此,在备考中,学生可以重点从某一时代中的著名诗人入手,如唐代的十大著名诗人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王勃、刘禹锡、孟浩然、王昌龄、杜牧、李贺等。
以李白的诗歌为例,在他的诗歌中一边表现出对自由恬静生活的向往,一边又表述出想要报效国家却怀才不遇的凄凉心境。
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之客观题解题思路+八大挖掘点+错误选项设误类型+冷暖色调法判断客观题
古代诗歌阅读解题要求1.通读诗歌。
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如果有注释),要务求全面。
看清诗歌的体裁、题材,撷取题目中的关键词。
2.看准要求。
这类题目往往是从“理解”“分析”“鉴赏”的角度设题。
但更重要的是看清选正确还是选错误,是一项还是几项,是不是有“最恰当”之类的词语。
3.细品选项。
诗歌鉴赏选择项的设置,往往按照诗歌内容上的先后,逐联设题。
要落实选项的内容在诗词中对应的语句,留意命题点在诗词中的位置,要注意是从语言、形象、手法还是情感角度设置,诗词中有无相应的关键词或提示点。
4.学会排除。
诗歌选择项的错误设置也存在望文生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错置、断章取义等问题,以及选项之间比较而言孰优孰劣的问题。
这些都要在准确、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巧妙排除,也可以带入原诗中,结合上下语句检验。
错误选项的设误方式(上)方式一错解词语意思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错项示例:第六句“空复情”的意思是满满的思念之情。
错用分析:“空”的意思是徒劳地、白白地。
判别技法: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方式二错解诗句意思错项示例:《沙丘城下寄杜甫》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
错用分析: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
判别技法: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方式三艺术手法辨析错误池上早秋①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②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③,何必更愁悲。
【注】①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
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年迈体衰。
③过潘二十岁:潘安32岁鬓生白发,应是52岁知天命的年龄。
错项示例: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
例析中考古诗阅读鉴赏复习策略
周超古诗阅读鉴赏既是中考命题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很大的困惑。
而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鉴赏能力,都在古诗鉴赏中有所体现。
中考《考试说明》对鉴赏古诗的考察要求是: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欣赏词语、句子及表达技巧。
中考命题素材一般是短小精悍、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
选材范围大都集中在唐诗、宋词、元曲。
中考古诗鉴赏常见的题型有: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情感、表达技巧,品析炼字等,而此类题目的得分率往往不高。
因此,在中考复习中,为了提高复习效果和效率,笔者从教师有效指导的角度提出以下的复习策略:一、学会“三看”,读懂诗词(一)看题目1.看懂题目很多诗词的题目,往往会为我们提供诸多信息,如思乡、送别、边塞、咏物、怀人类,题目中可以透露出不少诗词内容的信息,譬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如: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中一个“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此外,这个标题中还交代了时间:初夏午后;事件:午睡时被漾起的笑声吵醒。
又如:《观书有感》,从诗的字面看,言因有活水源源注入,池塘才清澈无比,天光云影倒映其间。
再看诗题,才知作者是讲读书的道理,只有源源不断地吸取新鲜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新。
这两首诗就有力说明了诗题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笔者以这些例子对学生反复分析说明诗题的重要性,在读古诗时要科学分析诗题的含义,诗题分析清楚了,对诗就有了基本的理解。
忽视诗题,就容易对诗作进行片面的理解。
2.看清题干从题干的表述中,也可以猜测出诗词的大致意思。
如2011浙江杭州卷(23)题选的是唐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没有任何注释,诗的第一题是这样问的:“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此题干的表达中,我们就知道“依依惜别”是理解本诗内容的切入点。
(二)看作者孟子提出“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家本人的人生道路和思想状态;所谓“论世”,就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谈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
谈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古代诗词鉴赏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自从进入高考考查范围以后,它一直成为学生难以迈过的坎。
如何更好地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下面是有店铺为你整理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你!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一)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教师通常会采用“老师教,学生练”的近乎于“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
教师讲得多,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听课也没有热情,并且,古代诗歌年代久远,课堂上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改革,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方面,一是精心挑选并出好题目。
根据考点,从近几年高考真题和名校的模拟题中精心挑选40道题,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歌的思想感情各10道,制成4张试卷,提前发给学生预习。
二是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在分组时,各小组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进行搭配,使各小组学习水平相当,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学生方面,一是早自习时间读一篇诗歌鉴赏类的文章。
在开学初,建议学生购买一本诗歌鉴赏类的书籍,并制订好计划,每天早上朗读一篇诗歌鉴赏性质的文章。
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了解一首诗歌的含义,还可为写作储备素材。
二是对课本进行梳理、归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清楚地看到,试题与课本(包括选修课本)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以江西考卷为例,2011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第二小题,要求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答案是《齐人有一妻一妾》,来自于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
又如2012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第二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要求比较两者的异同,题中提到的《虞美人》一词也是课本中的。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要点及建议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要点及建议古诗鉴赏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一个重点。
学生在古诗鉴赏中所体现的水平不仅关乎该部分试题的得分,且与散文阅读和写作表达有密切联系。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水平,走出效益低下的复习困境,是高三老师一直在用心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就我们备课组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试做陈述,亦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复习要点(一)创造解读诗歌的条件1.明确诗歌的内涵。
比如诗歌是主情言志的,它讲究凝练、讲究含蓄隽永,它有富于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读者要调动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等。
诸如此类,都是读诗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
2.明确诗歌的体裁特征和题材分类。
能分清《诗经》中诗、乐府诗、绝句、律诗和词、曲词等,因为形与意关系紧密。
另外,常见的诗歌题材也必须做到心中有素,比如你得知道一首诗是闺怨诗,还是羁旅诗,或者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等3.重视解读诗歌的三个要件——题目、作者、注释。
要明白它们对于解读诗歌的意义所在。
这些都不知道,就没办法读诗、没办法做题了。
4.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
诗歌的很多意味都是通过细节来传达的,能够把握细节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可以用来启发一下学生。
5.培养综合信息的能力。
这里我讲的是结合前面所讲的几点,外加试题中的题干,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完善自己的理解,进而读懂诗歌。
(二)掌握诗歌分析的方法这里要讲的方法,主要是把握几种关系。
1.背景与内容的关系诗歌创作,都是基于一定的背景而来的;因此把握背景,即我们平常讲的“知人论世”就比较重要了。
那么这些信息哪里来,当然,学生得首先积累到一些。
教材中不是介绍了那么多诗人吗?唐代的诗仙、诗圣、诗魔、诗鬼,宋代的苏学士、辛豪杰、李才女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你该对他们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有所了解吧。
一般而言,不是教材中涉及到的诗人,如果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才能读懂诗歌,命题者就会加注解,那么你就好好把握注解里的信息。
2.题材与情感的关系把握这一层关系,需要一定的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二 维 度 : 建 立 以 考 点 复 习
第 三 维 度 :建 立 以针 对 复 习 了 平 仄 押 韵 的 需 要 , 人 常 常 将 诗 第 三 , 了 解 并 掌 握 一 定 的 古
为 主 的 纵 坐 标 ( 轴 ) 考 点 复 习 为 主 的 竖 坐 标 ( v 。 z轴 ) 学 生 在 横 文 句 内 容 进 行 必 要 的 倒 装 。 。
文 言 文 阅读 鉴 赏 如 何 备 考 ? 关 键是 帮助 学生 建立 三个 维度 : 第 一 维 度 :建 立 以教 材 复 习 为 主 的横 坐标 ( x轴 ) 教 材 是 依 。
据 , 根 本 , 学 习文 言 知 识 最 熟 是 是
那 么 ,对 于 诗 歌 的 字 词 句 如 何 进 行 有效解 读 呢 ?
的必 背 篇 目。 ) 教师 通过 x l重 点 文 言 课 文 ,
断 感 知 体 认 ,一 般 在 表 意 上 具 有
一
定 的稳 定 性 。 学 生 在 复 习 中 有
意 识 地 掌 握 大 量 的 古 代 诗 歌 意 象 ,无 疑 对 诗 歌 文 句 意 思 的 解 读
具有 重要 意义 。
句 、 、 近 或 者 相 反 , 就 为 我 相 这
率 。这 种 将 教 材 横 向 联 系 起 来 整 合 文 言 知 识 的 方 法 , 果 比 较 理 效
想 。
们 解 读 诗 歌 的 字 面 意 思 提 供 了
上 下 勾 连 理 解 的 可 能 。 另外 , 为
考 点 复 习 结 合 往 年 的 高 考 真 题 来 识 根 基 还 是 文 言 字 词 句 的 落 实 。 化 常 识 进 行 整 理 归 纳 , 以 帮 助 学 讲 解 ,并 且 围 绕 一 些 经 典 的模 拟 怎 么 突 破 翻 译 ? 么 突 破 断 句 ? 生 丰 富 储 备 。 怎 教 题 来 帮 助 学 生 训 练 提 高 ,都 符 合 师 可 以 加 以 引 导 , 比如 给 学 生 提 第 四 , 了解 并 掌 握 一 定 的 文
体 现 了 备 考 的 针 对 性 ,选 择 一 本 向 清 理 与 纵 向 归 纳 的 基 础 上 , 还
完 善 的 高 考 文 言 复 习 资 料 ,可 以 应 该 将 备 考 继 续 引 向深 入 , 即 根 代 文 化 常 识 。 关 于 古 代 的 文 化 常 帮 助 学 生 将 书 本 中 的 文 言 知 识 进 据 自身 的 复 习 实 情 ,主 动 建 立 重 识 ,可 以 让 学 生 从 古 代 文 言 阅读
第 二 ,了解 并 掌 握 一 定 的 古 代 诗 歌 创 作 常 识 。 古 代 诗 人 写
诗 , 常 讲 究 一 字 传 神 , 究 炼 常 讲
词 、 句 与 炼 意 , 以考 场 里 需 炼 所
兴
( 者 “ 修 模 块 ”) 文 言 知 识 或 必 中
要 鉴 赏 的 字 词 句 , 多 与 诗 歌 的 大
情 感 或 主 旨 有 关 ;古 代 诗 人 写
的 串讲 , 够 使 学 生 从 熟 知 的语 能
境 中 迅 速 把 握 一 些 关 键 的 字 词
句 , 大 提 升 文 言 知 识 积 累 的 效 大
古诗
考策略
无 形 中加强 了。
桥
诗 , 别 讲 究 音 韵 和 谐 , 用 整 特 多
到的 , 经 常考 到 的实词 中 , 些 果 。 于断句 , 在 哪 至 当然 也 可 以拿 高 考 的 解 读 都 离 不 开 文 言 翻 淬 的 功 这 学 义项 是经 常考 的 。 特殊 句式 、 在 词 试 题 中 的 文 言 语 段 , 让 学 生 进 行 底 。 一 点 , 生 也 要 特 别 加 以 重
类 活 用 等 方 面 学 生 也 都 可 以进 行 整 体 的 断 句 训 练 。 相 关 的反 思 总 结 , 成 自己 的 “ 形 训
一
步 系 统 化 , 进 一 步 提 升 学 生 文 难 点 突 破 的第 三 坐 标 。比如 “ 句 中 积 累 , 也 可 以 由 教 师 专 门 进 行 断 言 知 识 复 习 的 广 度 和 效 度 。  ̄- 和 翻 译 题 ” 其 实 断 句 和 翻 译 的 知 传 授 讲 解 ,对 一 些 常 见 常 用 的 文 同 ,, - j ,
助 于 进 一 步 明 确 考 点 中 的 重 点 。 考 试 题 中 的 文 言 文 段 直 接 进 行 翻 句 的 理 解 依 然 要 依 靠 文 言 基 础 知
比 如 1 0个 实 词 中 哪 些 是 经 常 考 译 , 既 规 范 又 可 以 达 到 训 练 的 效 识 , 所 以 对 很 多 诗 歌 的 字 面 意 思 2
第 一 , 了解 并 掌 握 一 定 的 古 代 诗 歌 意 象 。 中 国古 代 诗 歌 大 多 离 不 开 意 象 ,意 象 经 过 诗 人 的 不
知 的 语 境 ,是 帮 助 学 生 掌 握 重 点 实 词 、 词 、 式 等知 识点 的活标 虚 句 本 。教 师 可 采 用 串 讲 、 拨 、 析 点 分 等 方 法 进 行 文 言 文 的 第 一 轮 复 习 , 学 生利 用早 晚读 进 行诵 读 、 让 清 理 、 纳 等 工 作 , 少 “ 诵 默 归 减 背 写 ” 压 力 。 ( 些 篇 目就 是 高 考 的 有
知 识 掌 握 的 一 般 规 律 。 而 学 生 纵 供 一 些 简 短 的 文 言 趣 文 ,让 学 生 言 知 识 。 古 代 诗 歌 是 古 代 诗 人 在
向 地 训 练 近 几 年 的 高 考 真 题 , 进 行 自我 翻译 。 也 可 以拿 往 年 高 文 言 的基 础 上 写 成 的 ,对 一 些 诗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