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环评复习范围
2024年中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七年级上册第3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课件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内陆地区
温带季风 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 同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
热带季风 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雨季和旱季
滇、粤、台三省南部和海南省
高原、高 山气候
(2)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B. 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D.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晚,雨季短
考点3 我国气布及特征
A. 丰富的水资源 B. 巨大的内河航运价值 C. 丰富廉价的水能资源 D. 丰富的矿产资源
(2) 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①处是南岭,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B. 黄河②处形成“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 C. 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汉江 D. 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
考点2 冬、夏季风及夏季风的影响 1. 冬、夏季风与季风气候
名称 源地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风向 性质
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陆地
高纬
↓ 海洋
↓ 低纬
干燥
寒冷
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海洋
低纬
↓ 陆地
↓ 高纬
湿润
温暖
季风气候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 夏季风的进退与我国雨带的推进关系
(3) 黄河下游地区河道高出地面,其形成原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别是( B ) A. 水量大 易于建水坝 B. 含沙量大 易决堤泛滥 C. 汛期长 可发展渔业 D. 出现凌汛 宜冰雕旅游
初一地理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 知识复习提纲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复习提纲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阿拉伯人的服装与地理环境: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
身着特点:白色长袍、头戴头巾,作用:为了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
宽松的白色长袍既可以反射阳光,又能很好的透气。
2.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1)一般情况下判定方向的方法: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2)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考试重点)(3)根椐经纬网判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在野外确定地平面的方向(以北半球为例)①根据指南针定向②晴朗的夜晚根据北极星定向③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定向④根据植物定向(树木的年轮,生长的方向、树影)●比例尺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图例和注记:图例: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明山高、水深的数字。
常见图例识记:3.地图的选择①查找国家——世界政区图查找中国的省区——中国政区图查找重要地形区——地形图旅游——交通图和旅游景点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1.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正球体)——卫星照片(不规则球体)(2)能够证明地球形状的依据:①首次证明——麦哲伦环球航行②最科学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卫星照片)③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④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船离岸,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⑤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3.纬线与经线4.地球运动.运动形式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与赤道平行)(北逆南顺)1天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差异公转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1年四季与五带、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一、海洋与陆地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面积广的是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面积广的是东半球;无论怎样划分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与环境复习第一节生物生存的环境1、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2、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和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构成的环境:由阳光、空气、水、土壤、温生物赖于生存的环境度等构成。
生物因素构成的环境:由食物、病菌、害虫、天敌等构成。
3、生物的生存环境可归类为水中、陆地和空中等。
第二节环境影响生存的生存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它生物。
2、设计探究实验时必须控制实验变量(探究实验中只允许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和设置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同种生物或其它种类生物,这种影响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互利共生:如珊瑚虫与海藻;蚂蚁与蚜虫寄生:如蛔虫与人种间关系竞争:如兔子与羊捕食:如狼与山羊种内互助:如图1-3右下图种内关系种内斗争:如水稻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对环境有影响2、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第四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才能生存下来(适应的普遍性)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①以保护色适应环境②以拟态方式适应环境③以警戒色适应环境④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与行为3、适应的相对性: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原因:环境条件的改变。
第五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认识实验常用工具,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过程基本要求提出问题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并表达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并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读后续写微技能-7---环境描写+课件-2024届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
• 天气:
• sunny (晴朗的), cloudy (多云的), rainy (下雨的), stormy (暴 风雨的), windy (有风的), snowy (下雪的), foggy (有雾的)
时间: dawn (黎明), sunrise (日出), daytime (白天), sunset (日 落), dusk (黄昏), night (夜晚)
• 4. "The setting sun cast long shadows across the courtyard, creating an complicated pattern of light and dark." • 落日投下了长长的阴影,穿过庭院,形成了一幅光与影 的复杂图案。
• 5. "Moonlight filtered through the dense crown,
• 一阵微风吹拂着树叶,创造出一种舒缓的旋 律,增添了盛开的花朵的芬芳。
3.使用比喻和拟人
• 通过将非人类事物比作人类或赋予其人类特征,增 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 The towering mountains stood like soldiers on duty , the valley below.
• 海浪拍打的声音为这座沿海城镇提供了一个持续的背景 音乐。
• 9. "The sweet scent of blooming flowers filled the air , creating a fragrant symphony."
• 盛开的鲜花散发出的香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了一
• 片段赏析:
Homework
• Recite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七——生物与环境试题
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 二二年二月七日知识提要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 .阳光:a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光的决定性作用在于它的有无,目前地球各处根本都能得到光,所以决定植物分布的紧关键因素是水。
另一方面:不同的植物对阳光的要求不同。
如:喜阳植物适于生活在强光下,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高;阴生植物适于生活在弱光下,它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低。
b.光能影响动物的繁殖及活动时间是。
C.水分: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一方面: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会明显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另一方面:一年中降水量和雨季的分布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之种间关系A.互利一共生: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彼此依赖互相有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B.竞争:两种生物互相争夺资源.空间而引起竞争,如水稻和稗草C.寄生:一种生物生存依赖于另一种生物,如蛔虫和人D.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3.作用特点: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利用及关键因素的主导作用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生物对环普遍性外形的适应性特征戒备色生物对环境境的适应拟态的适应与影响适应的相对性现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原因1.普遍性A:植物对环境的适应:a:形态.构造与环境相适应;b:生理特征与环境相适应保护色:动物体色−−→−相似背风光彩C:特例 戒备色:动物体色−−−→−鲜明对比背风光彩−−→−模拟背景2.相对性A:含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并非绝对适应,更非永久适应 B:原因:遗传物质稳定性与环境条件变化互相作用的结果生物对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影响三.生态系统的构造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成分 消费者生态系统 消费者的构造 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解者1.生态系统的成分C :消费者:a.特点:属自养型生物〔包括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细菌〕b.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c.地位: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生物,必备成分D:消费者:a.特点:属异养型生物 b.级别: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E:分解者:a.特点:主要是异养型.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另外还有少量腐生动物〕c.地位:也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络食物链根本形式:消费者+不同级别的消费者书写原那么:植物〔起点〕→植食性动物→小型→中型→大型肉食动物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三四五环节:一般不超过5个环节形成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食物网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吃多种植物,也可被多种肉食动物所食功能: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过程: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一营养级传递。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期中考试将要来临了。
下⾯是⼩编整理的关于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提纲,欢迎⼤家参考! 第⼀节位置和范围 1、亚洲、北美洲地理位置对⽐: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亚洲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亚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81°N~11°S; 26°E~170°W 北美洲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西洋、西临⼤西洋 84°N~10°N; 170°W~20°W 2、亚洲是第⼀⼤洲,跨纬度最⼴,东西距离最长。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的⼤洲) 3、亚洲六⼤地理分区:见右图 第⼆节⾃然环境 1、亚洲地势特点:中部⾼,四周低。
亚洲河流流向:由中部⼭地⾼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2、北美洲地势特点:东西⾼,中部低。
北美洲河流流向:密西西⽐河⼲流流向:由北向南(中部⼤平原北⾼南低);⼲流东侧⽀流:由东北向西南流;⼲流西侧⽀流:由西北向东南流。
3、亚洲⽓候特点:复杂多样(⽓候与景观相对应P11图);⼤陆性⽓候分布⼴(⽓候特点冬季寒冷⼲燥,夏季温暖降⽔较多);季风⽓候显著(⾬热同期)。
(P12会看北美洲⽓候图)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节⽇本 1、⽇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东亚、中国东侧;北温带、中纬度地区。
⽇本是由北海道岛、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组成的岛国。
⽇本国⼟狭长,多优良港湾,沿海平原狭⼩。
2、⽇本多⽕⼭、地震是因为⽇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地震。
英国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因此少⽕⼭地震。
3、⽇本⼯业与世界密切联系,由于①国⼟狭⼩、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不⾜,对外依赖严重;②⽇本国内需求量⼩,⼯业产品以来国际市场销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研重难点:专题7 生物与环境(一)
3.(2022·全国乙卷)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 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 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 为 保证调 查 的 可靠 性 和 准确 性 , 选取 样 方 时应 注 意 的主 要 事 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 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 (3)与标志(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答 出2点即可)。
4.取样器取样法 (1)未能给予最适“诱捕”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趋湿”“避 光”特性,如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减少。 (2)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致而导致误差。 (3)对“不知名”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正确做法是记为“待鉴定 ××”,并记下其特征)。
从“宽度”上拓展训练
解析:(1)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 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要依据调查范围大小和调查对象的不同来确定样 方大小和数量,样方大小及样方数量要适宜。(2)假设区域内种群数量为N, 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已知所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调查区 域内种群密度相等,N/S=n/m,则N=(S×n)/m。(3)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 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与标志(记)重捕法相 比,该调查方法周期短,对野生动物生活干扰少,操作更简便,并允许在 繁殖季节收集更多的数据。
[答案] B
从“深度”上提升知能 1.坐标模型中K值确认与λ值变动分析 (1)K值确认:K值即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环 境中种群数量往往在K值上下波动,如图所示: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世界第一大洲1、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南部是印度洋。
3、相临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6、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7、中国北邻北亚,西邻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海拔大于3000米,部分地区高于50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海拔0~200米,是亚洲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分布在亚洲东部,海拔0~200米;印度河平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0~200米;德干高原~~分布在亚洲南部,海拔200~1000米;伊郎高原~~分布在亚洲西部,海拔1000~3000米;中西伯利亚山地~~分布在亚洲北部。
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三、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3.掌握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调节机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适应性;难点:生态平衡及其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物与环境相关实例资料;3.学生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复习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引导学生回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5分钟)1.讲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2.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生物的适应性及调节机制(20分钟)1.讲解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调节机制;2.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3.举例说明生物的适应性和调节机制。
四、生态平衡及其调节机制(20分钟)1.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2.引导学生掌握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3.讨论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原因和影响。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1.教师出示生物与环境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答题;2.学生互相讨论答案,教师校对并解答问题。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提出反思与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七、课堂作业:1.完成生物与环境相关的习题;2.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笔记。
小结:通过本次复习,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适应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生态平衡及其调节机制的相关知识。
希望学生能积极应用这些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自测[2021贵州贵阳摸底]威宁地处贵州省西部高山岩溶峡谷区,地势高、地貌复杂,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
下图示意威宁不同地貌区民族村寨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与中中山河谷相比,高原面少数民族村寨数量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热量丰富B.地势平坦C.水源充足D.日照较多2.威宁少数民族村寨集中分布在距离河流200—500 m的区域内,主要原因是( )①用水较方便②减少山洪威胁③减少水污染④保留更多耕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1江苏南通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一段山区公路,该公路由多段大致平行的弯道连接,形成连续的“之”字形,各段弯道弯曲度较大。
据此完成3—5题。
3.该公路修建成“之”字形的目的是( )A.降低路面坡度B.减少路面积水C.改善观光条件D.避开山体滑坡4.图中公路平行弯道所在的地形属于( )A.丘陵B.盆地C.山谷D.山脊5.图示弯道,与下行侧相比,上行侧( )①路面坡度更大②路面坡度更小③俯视下方弯道视野更好④俯视下方弯道视野更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1四川大数据第一次监测]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区多分布在4 600米以上(下左图)。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可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下层常年处于冻结状态,称永冻层(下右图)。
过去几十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分布、冻土层的结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都发生了相关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过去几十年来,青藏高原 ( )A.多年冻土区下界海拔升高B.多年冻土区上界海拔降低C.多年冻土层冻结深度增大D.多年冻土层融化深度减小7.由于全球变暖,多年冻土发生相关变化,使该区域的( )A.高寒草甸增加B.高寒湿地增加C.地下径流总量减少D.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2018天津文综卷,5—6,8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护理学基础教案第七章 环境
(1)物理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社会环境:人的社会交往、风俗习惯、经济、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和宗教等
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二、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常见因素
(一)物理环境
1.大气污染
2.水污染
(1)急性或慢性中毒
(2)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2.对年老体弱者如何防治其跌伤,撞伤?
3.某护士恶语伤人导致病人心理痛苦属于医源性损伤吗?
学生评价
教师指导
教案末页
小结
医院环境的要求
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因素
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如何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
下次教学预习要点
医院的结构有哪些
实施情况及
分析
新知识的引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良好。
3.土壤污染
4.噪声污染
5.吸烟污染
6.温度过高或过低
7.辐射
8.废料
9.室内空气污染
(二)社会因素
1.社会经济
2.社会阶层
3.文化因素
4.生活方式
5.社会关系
6.卫生服务
五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一)国际护士会的倡导
(二)保护人民健康,满足人民需要
多媒体教学
25分钟
1.讨论
(1)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生活中辐射的来源,如何防护?
(4)放射性损伤:在进行放射性治疗或诊断时如处理不当,可致放射性损伤。防范措施是:穿铅衣外套进行保护,正确地掌握照射剂量和时间,教育患者要保护放射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用力擦拭和用肥皂擦拭皮肤等。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生活环境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观察与思考:分析讨论下图中生物栖息地特点
思考:如果上述栖息地遭到较大破 坏,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 象已越来越少.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
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复习回顾 1.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生物可分为动 物、植物、微生物三类。 2.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1)新陈代谢(2)生 长发育(3)繁殖后代(4)遗传与变异(5)应激 性(6)适应性并影响环境。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新陈代谢。
2、不同的_土__壤__类__型__ 、温__度___、_湿__度__等环境因素, 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在不同的栖息 地,生活着不同的_生_ 物群_体_ 。 3、在课本中标出孔雀和野大豆的栖息地的名称、 植物、动物,并分析:不同生物的栖息地相同吗?
4、_栖__息__地__的__破__坏__或__丧__失__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 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_掠_ 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是 破坏各种生物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物质是( A )
A.食物、氧气、水 B.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 C.食物、氧气、水、香烟 D.食物、饮料、啤酒
知识的Ne超twor市k O,ptim生iza命tion的Exp狂ert T欢eam
3、人类“立足点” 是生物圈( C )
A水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表面 D生物圈的任何地方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考前强化练 热考情境专项练 热考7 生物与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4题,乌兰布统草原上森林多分布在平坦洼地和北向坡地,平坦洼地 地势较低,容易汇积地表水,地下水易出露,北向坡地为背风坡,蒸发较弱,土 壤水分条件较好,故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南向坡地热量、光照条 件较北坡好,森林生长在北坡说明主导因素不是热量和光照;森林生长主要 受到水热条件影响,土壤影响较小,不是主导因素。 第5题,乌兰布统草原地形平坦,多曲流发育,河流凹岸因为流水侵蚀,河道后 退,导致白桦林屹立在此,生长也受到影响;白桦林明显分布在凹岸处,河流 凸岸处并未分布,说明成因并非“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河流凸岸以流水沉 积为主;“地形平坦,光照充足”在河流凹岸与凸岸相差不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1)题,相比于热带雨林而言,温带雨林所在地区纬度偏高,热量不足, 植被的垂直结构更为简单,植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低/多样性较少),且在植 被类型上,多为耐寒性更强的针叶林。 第(2)题,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该区域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 界地带,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从外力的角度来讲,该区域受海 浪、风浪、波浪等侵蚀影响强。同时,纬度较高,受冰川侵蚀作用强,使得 海岸线蜿蜒曲折。 第(3)题,主要分析该区域适合罕见或濒危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该区域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冬季气候温和,为动物的生存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区域为温带雨林,
成8~10题。
距水面距离/m 群落植被特征
0(水边)
芦苇单优群落,伴生罗布麻、西伯利亚蓼等
30
芦苇优势群落,伴生盐爪爪、鹅绒藤等
800
盐爪爪群落,伴生芦苇、白刺、黑果枸杞等
专题七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中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与强化训练专题七 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专题7.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气候矿产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人口 城市 交通 农业 工业 文化地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板位置相对位置 半球位置寒带极圈以内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举例:A、亚洲纬度跨度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所以寒温热三带的气候在亚洲均有分布,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而得名“热带大陆”;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在非洲分布最广;C、想一想: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之欧洲、极地、西亚、埃及、南亚、东南亚、中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二、海陆位置:1、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北半球最高和最低月均温比较海陆位置最高均温最低均温陆地7月1月海洋8月2月原因:海洋增温慢,降温也慢,温差小。
陆地增温快,降温也快,温差大。
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夏季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
如:莫斯科与伦敦同在温带,莫斯科因地处内陆,温差大,冬冷夏热。
伦敦沿海,温差小,全年温和。
2、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A、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B、温带(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如: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分布在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季风气候,气温上都是全年高温,但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和内陆(如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全年降水少。
而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全年降水多(受夏季风影响,全年分旱雨两季)。
3、由于海陆位置会影响气温和降水,所以即使在同纬度地区因海陆位置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气候类型。
举例:A:亚洲:亚洲东部地处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亚洲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中部地处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内部,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复习提纲(完整版)七年级下地理复提纲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亚洲跨热带带、温带带、寒带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带。
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
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与环境有关。
第二节自然环境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亚洲的中部多内流河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最终不入海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的原因是因为那里距海洋远,降水少。
亚洲的地理之最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里海、贝加尔湖、死海、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西西伯得亚平原、长江、湄公河等。
第三节复杂的气候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东部和南部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影响亚洲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2.季风气候: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雨季和旱季交替,对农业生产有利也有不利影响。
3.农业生产:以稻米、橡胶、棕榈油、水果、咖啡等为主要农产品,其中稻米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
4.农业生产区域: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为主要农业生产国家。
三、矿产资源和工业1.矿产资源:东南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锡、铁、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铜等。
2.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
重工业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有一定的重工业基础。
3.工业分布: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如泰国的曼谷、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城市。
四、旅游业1.旅游资源: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海滩、岛屿、山区、古迹、文化等。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 (2)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一、地理复习概述地理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球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在七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地球和人类的知识,本次复习将帮助我们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
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没有人类干扰下的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的自然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貌、气候、植物和动物等自然要素。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地壳运动、地球的水循环、岩石的类型和地理灾害等内容。
在复习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使用•地球的气候带及其特征•地球的水循环和地理灾害的类型和防范措施2. 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指人类在地球表面上活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所形成的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人口、交通、城市和乡村等人文要素。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在复习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人口与人口问题•交通与交通运输•城市与乡村的特点与发展三、地理地图与地理工具地理地图和地理工具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地图的制图要素、地图的使用方法以及部分常用的地理工具。
在复习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地图的图例和比例尺的使用•地理工具的类型和功能四、地理学科中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科中的研究方法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地理学中的观察、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法。
在复习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地理学中的观察和实地调查方法•统计分析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五、地理知识的运用和拓展地理知识的运用和拓展是我们学习地理的终极目标,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课件
思考: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 米,为什么年径流量却相差14倍?
“母亲河”的奉献
河套平原
冲
积
农
平 原
业 灌
溉
小浪底水利枢纽 壶口瀑布
旅
水
游
能
资
发
源
电
黄河的忧患
忧患表现
解决措施
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如 植树造林
下游: “地上河”忧患、凌汛 加固堤坝
夏季风 偏南风(东南、西南)
太平洋、印度洋 温暖湿润 增温增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秦岭
秦岭
800mm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0℃等温 线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暖温带 秦 淮河
岭亚热 带
秦 半湿润 岭淮 湿润河
复习要点三:河流
⑤
左图中属于外流河的 有____。
属于内流河的有___。
• 考点一: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2013•长沙)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是重要的 地理分界线。关于下列山脉两侧地理特征的叙
述,正确的是( B )
A、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②山脉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C、③山脉是四川省和湖北省的分界线。 D、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
考点二:我国地势的特征
读图说出各温度带名称及其作物熟制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读图思考
总结我国降水 的分布规律。
200mm 400mm
800mm
减 递
1600mm
降水时间分布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1、亚洲大局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一是面积最大〔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二是跨纬度最广〔大致位于10°S ——80°N 之间〕,三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结合图〕: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又名黑海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5、亚洲的地形特点——⑴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周围低;⑵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P4图6.5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6、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记住P7 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各个气候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枯燥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枯燥,冬季和气多雨 ●气候特点解析: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面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导语】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的地理环境中各种⾃然现象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仅供⼤家参考。
【篇⼀】 海陆变迁 1、当炽热的岩浆沿地裂⼝冲出地表,叫做⽕⼭喷发,岩层在运动中,引起地⾯的震动,叫做地震。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较窄的⽔道。
2、地球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球表⾯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量和外部⼒量共同作⽤的结果。
海陆变迁:1.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2.海陆变迁的原因:①地壳的变动。
②海平⾯的升降。
③⼈类活动。
3.海陆变迁的实例:①喜马拉雅⼭岩⽯中含有海洋⽣物化⽯:过去的海洋变成现在的陆地。
②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遗迹:过去的陆地变成现在的海洋。
解析:喜马拉雅⼭发现海洋⽣物化⽯是由于地壳的变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遗迹是由于海平⾯的升降;荷兰围海造陆说明⼈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20世纪初德国魏格纳提出⼤陆漂移假说(从⾮洲与南美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开始研究⼤陆漂移说的)。
板块构造学说所说的六⼤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乎全部是海洋。
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包括海洋。
4、⼀般来说,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较活跃,最容易发⽣⽕⼭和地震。
★解释下列现象: ①地中海在不断缩⼩,将会消失——亚欧板块与⾮洲板块继续碰撞。
②喜马拉雅⼭在不断增⾼——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继续碰撞。
③红海将成为新的⼤洋----印度洋板块与⾮洲板块继续张裂分离运动. ④东⾮⼤裂⾕形成,不断扩⼤将会形成海洋---印度洋板块与⾮洲板块继续张裂分离运动 【例】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请运⽤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 地下煤层是古代森林由于地壳运动埋藏于地下多年以后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环境评价概述1、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是影响人类生命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2、环境的分类:(1)按照环境的范围,把环境分为特定的空间环境(如航空、航天的密封舱环境等)、车间环境、生活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农村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等。
(2)按环境要素的不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在自然环境中,按其主要的组成要素.可再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等。
社会环境可再分为如: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3、环境要素: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向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
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包括:光、热、水、土、气、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
4、环境的功能:一方面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物质来源;另一方面,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气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5、环境质量的概念:有人认为:环境质量就是环境的优劣程度.是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
也有人认为:环境质量是外境系统客观存在的—种本质属性,是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6、环境质量的价值:(1)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2)人类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需要(3)人类生产发展的需要(4)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7、环境评价的概念和意义:环境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环境质量给予定性或定量的说明和描述。
8、环境标准按类型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等。
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会物质财富、维持生态平衡,对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所做的限定。
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是评价环境质量的标尺和难绳。
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淮、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
环境容量:指在环境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某地区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总量。
9、中国环境评价制度的特点:(1)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2)具有法律强制性(3)预先报批(4)分类管理(5)实行评价、评估资格审核认定制二、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1、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P172、环境现状调查方法:(1)收集资料法(2)现场调查法(3)遥感调查法3、环境质量监测三、大气质量评价1、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型P412、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P47、483、评价等级的划分(懂得划分计算)P56四、水环境质量评价1、地表水质量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指数法、生物学评价法和概率统计法等。
2、评价工作等级和工作程序P733、预测方法的选择P764、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P775、河流水质模型的参数估计P82五、土壤环境质量评价1、土壤环境影响的类型:(1)按影响的结果分为:土壤污染型和土壤退化破坏型(2)按影响方式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3)按影响性质分: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积累影响和协同影响。
(4)按土壤污染的成因: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生物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
2、区域土壤背景值: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定时期未受“工业三废”污染影响的土壤中,某种元素的平均含量。
六、噪声环境影响评价1、噪声三要素:声源、介质、接受器。
2、噪声的影响P1083、环境噪声评价基础P110-1164、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P119七、生态评价1、生态系统的概念:指生命系统及其生存环境在特定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系统。
P1252、生态评价的任务: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功能,明确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确定为维持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而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1)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3)保护区域性生态环境(4)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5)保护生存性资源3、视觉影响评价的概念:是以景观的美学或视觉悦目程度为基础,对新建项目引起景观变化的程度所做的预测与评价。
4、视觉影响的减缓措施P137八、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类本身的效应。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人们在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之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预测和评价该行动可能带来的影响,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原则进行决策,并在行动之前制定出消除或减轻负面影响的措施。
2、环境影响分类筛选:(1)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2)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3)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P1454、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P1495、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所谓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在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6、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1)广泛性和复杂性(2)战略性(3)不确定性(4)评价时间的超前性(5)评价方法多样化7、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评价以完善区域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意义:P1618、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
9、区域环境总控制量(大概了解一下)P16510、战略环境评价(SEA):是指对政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与决策中。
11、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1)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提高政府政策法规的科学性(2)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3)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丰富了环境影响评价学科的内容九、环境风险评价1、风险:风险是指生命与财产发生不幸时间的概率,是一个事件产生人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
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活动或人类活动的叠加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对人类与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2、环境风险评价的分类:P1753、环境风险评价内容与程序:P1764、风险识别方法:P1775、环境风险管理:P188十、清洁生产评价1、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于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理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所提供的服务中。
2、清洁生产有哪些指标?P193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P1964、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1)总体结构符合要求(2)基础数据可靠(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5)表达准确,篇幅合理(6)署名符合要求十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与实例1、环境质量评价图的分类:P202十二、环境评价报告的评估1、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定义: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是一个组织运用社会最佳知识和技术资源,按照规范的技术程序,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和模式预测,以及公众参与和综合协调,为包括建设项目、计划、规划在内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判定,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估五个特性:公正性、权威性、综合性、导向性、往复性2、环境影响技术评估与环保审批的关系:(1)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是环保审批的基础(2)环保审批机构应对技术评估有所约束(3)环保审批机构对技术评估单位应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1、某厂有一台往复炉,年耗煤量2000t ,煤的含硫量为0.48%,灰分为24%,装有脉冲布袋除尘器,求全年SO 2和烟尘的排放量。
P30【解】 B =2000t ,S =0.48%,由式G=BS ⨯80% ⨯2 (2-11)得 G =⨯⨯⨯=⨯⨯⨯=2%80%48.020002%80S B 15.36t查表2-1,取15~20平均值,f d =17.5%;查表2-1b 得η=90%,由式(2-12)得G 烟尘=-⨯⨯⨯=-⨯⨯⨯=%)901(%5.17%242000)1(ηf d A B 8.4t2、已知某化工厂全年排放废水900万吨,测得废水中砷的平均浓度为1mg/L,COD 浓度为400mg/L ,求该厂砷和COD 的年排放量。
【解】 由式(2-9),得d 砷=⨯⨯⨯=-661091019t/a d COD =⨯⨯⨯=-641091043600 t/a3、某炼油厂投产后,将会自动抬升高度10m 处排放8 ⨯104mg/s 的SO 2,排气筒高度为50m ,试预测在距离地面10m 处风速为4m/s ,大气稳定度为D 级,该排气筒下风向500m 处,距排气筒的平均风轴线水平垂直距离50m 处的一个地面点所增加的浓度值。
p63 【解】排气筒的有效高度:H e =50+10=60 m计算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50m 处的风速:98.5)1050(4)(25.01010=⨯==m z z u u m/s D 级稳定度,查表3-18,计算扩散参数:7.35500110726.0929418.0=⨯=y σ m8.175********.0826212.0=⨯=z σ m由高斯公式:)]22(exp[2222ze y z y H y u Qc σσσσπ+-=)8.172607.35250(22227183.28.177.3598.51416.380000⨯+⨯-⨯⨯⨯⨯=310569.8-⨯=mg/m 34、某平原建一小型热电厂,拟建排气筒高度为120m ,上出口内径为6m ,拍烟气量为45.15m 3/s(标准状态),排气筒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为130℃,当地气象抬统计最近5年平均气温为9.2℃,平均风速为3.9m/s ,假设气象台址与工厂地面海拔高度相同,试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解】计算烟气热释放率h Q 和烟气温度与环境大气温度差T ∆:8.120)2732.9()273130(=+-+=-=∆a s T T T K>35K将标准状态下的排烟率换算成实际排烟率:211T Q T Q v= 27313027315.45+=v Qv Q =66.65m 3/s由式(3-51):2731308.12065.66101335.035.0+⨯⨯⨯=∆=s v a h T T Q p Q =7083 kJ/s计算烟囱出口处风速u :3.7)10120(9.3)(25.01210=⨯==m z z u u m/s 根据h Q 及T ∆和地表状况,查表3-14得,292.00=n ,531=n ,522=n ,由式(3-50): 4.553.71207083292.05253021=⨯⨯==∆uHQ n H n n hm5、拟建某化工厂投产后将排放50g/s 的SO 2,排气筒高度为45cm ,预计烟气抬升高度为5.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