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清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念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具体发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讨论,培养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具体发展情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发展的理解和看法。
3.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2.图片: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图片。
3.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通过查阅教材和讨论,总结该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准备进行分享。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
2.分析清朝初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解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难点:手工工场和大型商帮的兴起【自主预学】一、农业1.淸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_________ ,是“国之大计”,大力推行_________政策。
耕地面积_________ 。
2.大力推广高产作物,如_________ 、_________ 等。
3.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_________ 和繁荣;推动了_________ 和商业的繁荣。
二、手工业和商业1. 手工业:丝织业、印染业、制瓷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 。
2.商业(1)商业网: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____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____ 。
(2)大型商帮:代表有________ 和 _________ 。
三、人口的增长1.变化:明代鼎盛时,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发展到_________ 人。
2.带来问题:_________ 突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数量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_________ 发展。
四、学唱历史歌谣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选曲:《十年》副歌改编清代之前,农业破坏有。
垦荒水利修,玉米、甘薯一样高产让社会稳定繁荣。
走过手工业工场街头。
多年之后,商业网朋友,商帮可问候,晋商、徽商雄厚。
发展找不到人少的理由,人地矛盾、社会压力足够。
【课堂检测】1.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A.发展海外贸易B.推行垦荒政策C.发展手工业D.改进生产工具2.下列有关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B.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了治理C.引进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并推广种植D.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3.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农业是“国之大计”,下列哪些帝王在此范围( )①顺治②康熙③雍正④乾隆⑤嘉庆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4. 谚语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版)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版)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十九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下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疑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 2 页第 3 页看视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读课本,勾画相关内容提高学第 4 页读课本,概括总结学生看课本,勾画相关内容生分析概括的能力第 5 页学生总结讨论商业发达的表现第 6 页学生勾画相关内容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第 7 页学生读史料,思考问题第 8 页学生勾画相关内容学生小组讨论积极影响第 9 页学生读课本,勾画相应知识点第 10 页课堂小结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到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但是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相关史实。
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3.分析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一、自主学习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初统治者认识是“”。
十分重视,大力推行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到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亩。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和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清朝前期,纺织业中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著名的有和。
3.人口的增长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的措施。
到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 1.5亿,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但是人口的增加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合作学习1.总结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三、复习巩固1.下列那一项是清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而采取的措施是()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C.招募农民屯田D.改进生产工具2.清朝时期的手工工场主要集中在那个行业()A.纺织业B.采矿业 C.制造业D.印刷业3.清朝时期出现的大的商业帮派有()A.晋商闽商 B.徽商浙商 C.晋商浙商 D.闽商浙商4.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有()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清朝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是()A.环境改善B.经济发展 C.国力强盛D.医学进步6.清朝全国人口总数最多是达到()A.1.5亿 B.2亿 C.2.5亿 D.3亿四、综合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精选教育文档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掌握其表现和影响。
2、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关系。
3、知道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概况,理解其原因和影响。
【合作探究】12、阅读课本,结合下列材料,总结归纳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何影响?材料:清军入关以后,建立起了对全国的统治,为了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平定了噶尔丹和大小和卓的叛乱;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和清初的战争使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出现了“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残破景象,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保证封建剥削的顺利进行,逐步调整了统治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原产美洲的玉米和甘薯等高产作物,从明代传入中国后,在清代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清朝经济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继续发展。
同时,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也保证了清代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2)影响:3(1)从上面表格数据看出,清朝前期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出现了怎样的趋势?其中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有何不同?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这种不同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巩固训练】1、清初统治者进入中原地区后,认为“国之大计”是A.农业生产B.手工业生产C.商业贸易D.中央集权2、据记载,至乾隆时某座城市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该城市是A.盛泽镇B.汉口镇C.苏州D.扬州3、乾隆年间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的商帮是A.晋商B.徽商C.苏商D.浙商4、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清朝采取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
至下列哪一时期,清朝的全国人口已经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A.康熙末年B.雍正末年C.乾隆初年D.乾隆末年5、清朝时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C.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D.由越南传入占城稻6、“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分别出现在我国哪两个朝代A.唐朝和明朝B.宋朝和清朝C.宋朝和元朝D.唐朝和清朝7、清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手工业部门齐全B.产品质量精良C.品种花色繁多D.手工工场发达8、山西人擅长经商。
人教部编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案(无答案)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
2.通过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事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学习过程】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1.前提:顺治、康熙、()、乾隆等帝王,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地区得到开发(乾隆末年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②兴修水利工程,治理黄河、()等。
③改进种植技术,推广()、甘薯等高产作物。
④加大棉花、()、烟草、茶叶、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3.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繁荣稳定,对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二)探究思考:1.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2.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1.手工业的发展(1)尤其以丝织、棉织、()、制瓷发展迅速,矿冶业、制糖业、制茶业也有很大发展。
(2)当时已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东阳等;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
2.商业的发展(1)清前期商业繁荣,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区域城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如吴江县的()、湖北的汉口镇等。
(3)()、江宁、扬州、()、杭州、()等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商帮的发展:()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和存款业务。
()商则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经营活动。
(二)交流探讨:1.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三、人口的增长(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1.表现: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有1亿多,康熙时全国人口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无答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一、明确任务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二、自主预习(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政府重视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
、乾隆诸位皇帝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主要表现清前期,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
兴修水利方面,对、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修建堤坝、渠堰、海塘等。
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甘薯等,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也有较大发展,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的发展1、部门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
2、手工业工场江宁的机户、李东阳等,拥有织布机五六百张。
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
(三)商业的发展1、表现各地商贸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
农村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如:吴江县的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如:乾隆时期的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目标2:举例说出清朝前期兴盛的表现,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素材—清朝工商业的发达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模块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
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
——《明清史料》丙编,第783页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乾隆“帝王之政,莫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乾隆帝及其时代》原因: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清朝的诸位帝王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顺治六年)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居乐业。
察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清实录·世祖实录》垦荒政策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人民勤劳耕种农民治其业,自非岁时伏腊(四季时节更换之时)、省祠墓、通亲戚,则晴事耕耘,雨勤织绩,赤背而薅草,跣足而犁冰。
——《安吴四种·作力》1661——1766年耕地面积的变化(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学习导学案(无答案)
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学习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知识架构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政府重视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皇帝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主要表现清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
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修建堤坝、渠堰、海塘等。
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也有较大发展,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的发展1、部门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
2、手工业工场江宁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拥有织布机五六百张。
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
三、商业的发展表现各地商贸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农村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如:乾隆时期的苏州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如: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乾隆时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徽商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
四、人口的增长1、人口增长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 课时教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教案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主备人:审批: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课型新授周次序号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教学重点“康乾盛世”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讲授新课(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教师:1、想想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史实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补充学生: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教师:2、说说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学生:清朝前期,水稻等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高产作物,特别是甘薯和玉米普遍推广和种植,成为我国南北方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
棉花、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更加广泛。
教师:3、说说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学生:(1)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2)丝织业发展(3)棉织业发展(4)矿冶业、采煤业、造纸业等也得到了发展。
(二)、商业的繁荣教师:1、说说清朝前期商业繁荣的情况。
学生:在农村,集市贸易快速发展。
在城镇,不仅有各种各样的集市,还有林立的店铺,商品种类繁多,交易活跃。
北京、汉口、苏州、佛山是清朝前期的四大商业城市,号称“天下四聚”。
教师:2、看看图中的商业繁荣的情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
(2)外来粮食作物的引进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玉米、甘薯等外来粮食作物的产量很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劳动力转人手工业生产||。
(2)措施: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农业生产的发展(1)表现A.耕地: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情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B.水利: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C.庄稼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经济作物: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经济发展||。清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经济保障||。
(3)农业保障||。政府鼓励发展农业||,高产作物得到推广、粮食产量增加||,为人口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4)人口基数增加||。清朝是一个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楼国家||,因此团结了很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国的范畴||,使得人口第数增加||,为人口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3、商业:清代商帮(如晋商、徽商)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无答案)-word文档
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归纳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及作用。
(重、难点)2. 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史实,知道晋商和徽商等大商帮。
(重点)3.把握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
(难点)【课堂流程】独学交流10分钟分钟5分钟【自学导航】: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1)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生产,是“国之大计”。
(2)顺治、、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措施(1)扩大耕地面积:大片得到开垦,许多改造成农田,也得到了开发。
(2)兴修:对、等大河以及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等高产作物。
(4)种植面积扩大:、甘蔗、、茶叶、药材,以及、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是断扩大。
3.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和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 手工业:丝织业、、印染业、、制瓷业、、制茶叶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棉织、印染、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工场。
2.商业(1)商业网: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市场、市场和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商帮:和。
三.人口的增长1.概况(1)明朝:明末以来的和,造成锐减。
(2)清朝: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问题(1)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降。
(2)庞大的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合作探究】(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并展示成果)1.情境探究素材一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清朝前期社会发,展的概况,包括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意义,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的主要史实。
得出清朝前期兴盛的状况。
2. 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依据历史图表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图表、材料能够总结归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教学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及意义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教法设计: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教学设计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1.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2.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X|k |B | 1 . c|O |m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说出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知道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2.通过识读《盛世滋生图》等,获取历史有效信息。
3.通过小组讨论,概括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
4.通过探究学习认识人口增长的影响。
【预习案】【自学导航】(一)农业1、条件:①清初统治者认识到____,是“国之大计”②十分重视____,大力推行____政策。
2、表现:①耕地面积:清朝前期,____不断扩大。
到乾隆末年,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____。
②水利工程:对____,____等大河以及____进行治理,修建堤坝、渠堰、海塘。
③粮食种植:改进____,改良____,推广____等高产作物。
④经济作物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清朝前期已出现比较成熟的____,如江宁著名的____、____等。
2、商业:①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形成了由____、____、____和____的____。
②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
如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到____时,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____”;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
(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2、表现:___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______。
3、问题:①有些地方,人口密度加大,___矛盾突出②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深林遭到破坏,____________③造成____,影响经济的____。
【探究案】(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探究一】分析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1、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案(答案不全)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3.理解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长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
【学习重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自主学习】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2)淸初统治者认识到,是“国之大计”。
(3)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重视,大力推行政策。
2.表现:(1)耕地面积:不断,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2)兴修水利:对、淮河等大河以及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庄稼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
(4)经济作物:有了较大的发展,,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
3.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和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 手工业:、、印染业、、制瓷业、、制茶叶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棉织、印染、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2.商业(1)商业网:形成了由集市、市场、市场和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商帮: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最具代表性的是和。
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到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利弊利:增加了劳动力,扩大了商品的销售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弊:(1)由于人口密度加大,逐渐突出。
(2)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降。
(3)庞大的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教材第100页)课后活动1.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当堂检测】1、明末以来,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B、连年混战C、国力强盛D、社会安定2、右图是一张清朝开荒执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标导航】
1.知道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掌握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关系。
3.知道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概况,理解其原因和影响。
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难点: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夯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措施:清政府大力推行___________政策,使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2.表现:大片荒地得到开垦,对___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____________进行治理;推广___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___________产量大幅度提高;________、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____________和城镇______________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丝织业、___________、印染业、制瓷业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________。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商业: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____________市镇。
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___、江南徽州府的__________。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______________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___________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_______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影响:人口密度加大,______________逐渐突出。
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______________严重,地力下降。
庞大的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_______发展。
【中考预测】
1.清朝前期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经济作物得到较大推广
B.政府注重兴修水利
C.清朝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D.改进耕作技术,推广新品种
2.明清时期,苏州出现了“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的现象。
这段材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行业( )
A.制瓷业
B.造船业
C.纺织业
D.冶铸业
3.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集于燕”。
这说明“燕”( )
A.商品经济活跃
B.农业生产发展
C.手工业发达
D.百姓富裕
4.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
A.汉口
B.苏州
C.江宁
D.北京
5.材料一:“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 材料二:姑苏繁华图 材料三:明清主要商帮情况一览表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前期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个新变化是什么?
(2)材料二的这幅图反映了清朝前期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商帮最早出现在何时?他们的出现有何意义?
商帮 主营商品
鼎盛时期 徽商 茶、盐、典当、 瓷器、丝绸
17世纪下半叶 至19世纪初 晋商 茶、盐、票号、 粮食、丝绸
鸦片战争前夕 江右商帮 瓷器、粮食、茶 18世纪初至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