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诊制度

合集下载

(完整版)会诊制度

(完整版)会诊制度

会诊制度(一)院内会诊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2.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主治(住院总)以上医师签名后,可以申请会诊。

普通会诊应在二天内完成,急会诊随叫随到,到位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会诊后要书写会诊记录。

为了要保证会诊质量,会诊单要写明邀请何专科,应邀科室尽可能派对口主治或主治以上职称专科医师前往会诊。

若前往会诊的医师为一线值班医师,须保证病房有医生在岗,必要时请住院总或二线医师回病房。

急诊科接诊涉及多个专科的患者时,急诊科医生必须首先进行初步检查和急救措施,同时邀请相应专科医生急会诊,共同制定诊断、治疗方案。

3.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人员参加。

4.院内大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由提出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医务科(或院长)尽可能参加。

5.进行各科会诊时,经治医师要做好会诊准备,做好会诊记录。

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有医师陪同会诊病人。

6.急诊科会诊急诊科医生接诊涉及多个专科的患者时,应按照医院会诊制度的规定请相关专科会诊,经专科医生会诊后需收入院治疗的患者由急诊科医生根据会诊结果收入相应专科,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立即启动“危重病人急诊手术绿色通道”。

若患者可能涉及多个专科疾病,必须由病情最重的专科先收治,然后请相关专科会诊,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推诿病人。

当各科会诊医生因收治问题存在意见分歧时,立即报告急诊科主任进行协调,若急诊科主任协调无效,立即报告医务科进行协调(非上班时间报行政值班)。

7.二次会诊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恶性肿瘤的治疗,不断提高肿瘤的诊治水平,为患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对确诊为鼻咽癌、食管贲门癌、肺癌、肝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宫颈癌等恶性实体瘤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必须进行二次会诊(肿瘤科按治疗计划定期放疗、化疗的患者除外),并填写《肿瘤患者会诊记录》和《住院治疗方案》及《出院综合治疗方案》。

具体规定如下:(1)上述恶性实体瘤患者一经确诊,在实施治疗前,必须请相关科室会诊(如术科与肿瘤科的相互会诊),共同商定治疗方案后再实施治疗。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一、背景介绍在医疗领域,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个专业医生的共同努力和意见交流。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医院会诊制度应运而生。

医院会诊制度是指医院内部或者跨医院之间的医生通过会议、电话、在线平台等形式进行病例讨论和意见交流,以共同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二、会诊流程1. 会诊申请:医生在遇到复杂疑难病例时,可以向医院会诊科提出会诊申请。

申请中需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已进行的检查和治疗情况等。

2. 会诊组成员确定:会诊科根据病情的特点和需要,确定会诊组成员。

会诊组成员通常包括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专家教授等。

3. 会诊形式确定:根据会诊的紧急程度和医生的可用时间,确定会诊形式,可以是面对面会议、电话会议、在线平台等。

4. 会诊时间安排:会诊科根据医生的日程安排和病情的紧急程度,安排会诊时间。

通常会诊时间应在24小时内安排。

5. 会诊讨论:会诊开始后,主治医生首先向会诊组成员介绍病情和已进行的检查治疗情况。

随后,会诊组成员逐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6. 诊疗方案制定:在会诊讨论的基础上,会诊组成员共同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方案应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经济状况等因素,并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7. 会诊意见汇总:会诊科将会诊讨论的内容进行汇总,形成会诊意见。

会诊意见应包括诊断结论、治疗方案、药物选择、手术建议等。

8. 会诊报告编写:会诊科将会诊意见整理成会诊报告。

会诊报告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会诊意见、会诊组成员等内容。

9. 会诊结果通知:会诊报告由会诊科发给申请会诊的医生,医生将结果通知给患者,并解释会诊意见和诊疗方案。

三、会诊制度的优势1. 多学科协作:会诊制度促进了不同专业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经验分享:通过会诊,医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3. 提高医疗质量:多个医生的意见交流和讨论,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会诊的制度(6篇)

会诊的制度(6篇)

会诊的制度(6篇)会诊的制度(通用6篇)会诊的制度篇1一、科内会诊:对本科内较疑难或对科研、教学有好处的病例,由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本科有关医务人员参加,进行会诊讨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统一诊疗意见。

会诊时,由经治医师报告病历并分析诊疗状况,同时准确、完整地做好会诊记录。

二、科间会诊:是指医院各科室因医疗需要而要求某一个科室给予的会诊。

1、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并填写会诊单,本医疗组主治及以上医师审查签字。

应邀医师务必为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一般会诊在两天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

2、会诊医师不能确诊或遇到不能处理的问题,应主动请本科上级医师再次会诊。

请会诊科室医师认为会诊未能确诊时,也可主动提出再次请会诊医师的上级医师会诊。

3、同一科室会诊同一病人两次以上仍不能解决诊疗问题,原则上应由科室正副科主任会诊,并不得再收取会诊费。

4、超过5个专业及两次本专业会诊未能解决问题时及时申请全院会诊。

5、医务处有权指定有关会诊医师,被指定的会诊医师,应以抢救患者为第一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三、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务必随请随到。

急救时应在接到邀请会诊的通知(电话)楼内5分钟内,楼间10分钟内到达急救现场。

会诊时,申请医师务必在场配合会诊抢救工作。

四、全院会诊:是指由科室根据病情需要或患者与家属自己提出的要求医院组织相关科室参加的群众会诊。

1、需要全院会诊的病例,原则上先由全科讨论,如仍不能确定诊断或治疗时,可向医务处提出申请。

申请时应填写患者基本病情、会诊理由、要求解决的问题及所邀请的会诊科室,经科主任审查签字后上报医务处,医务处同意,确定会诊时间,再由医务处具体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会诊一般由科主任主持,医务处主管人员参加。

2、参加会诊医师务必是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

五、派出会诊:请会诊的医院务必持盖有该院医务处公章的介绍信、会诊单与医务处联系,并办理会诊手续。

医务处根据会诊要求,通知科主任安排会诊医师。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一、凡需其他专业协助诊治的,应及时申请相关科室会诊
二、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书写请会诊记录,填写会诊单。

会诊单实行签收,应邀科室医师应在48小时内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如需专科特殊检查的轻病员,可由申请会诊科室的经治医师陪同前往应邀科室会诊。

三、急会诊:被邀请科室医师,必须随请随到。

要求10分钟内达到,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会诊记录。

四、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本科室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五、院内大会诊:由申请会诊的科室提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病情简介、会诊目的、会诊时间及邀请会诊科室(要求三个科室以上)],科主任签字,经医务科同意后,由提出会诊的科室通知有关人员准时参加。

会诊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医务科参加。

六、院外会诊:本院一时不能诊治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经医务科备案,并与上级医疗机构联系,确定会诊时间。

应邀医院应指派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前往会诊。

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

必要时,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

也可将病历资料,寄发上级医疗机构,进行书面会诊。

七、科内、科间、院内、院外的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认真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包括病历、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单、x光片、CT片等),并认真做好会诊记录。

结束时主持人进行小结,并认真组织实施。

八、我院医务人员外出会诊,必须经医务科同意并登记。

医院会诊制度范文(7篇)

医院会诊制度范文(7篇)

医院会诊制度范文1、凡危重疑难病例或涉及其它专科的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2、各科室必须高度重视会诊工作,及时____、完成会诊任务,并保证各专科会诊质量。

3、会诊邀请科室应做好有关准备,认真填写会诊申请单,明确会诊目的。

应邀科室接到会诊邀请后应在规定时间派人完成会诊任务,并对会诊目的作出明确的答复。

4、会诊分为科内会诊、科间会诊、急诊会诊、院内会诊、院外会诊、远程会诊。

①科内会诊。

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同意并确定时间召集科内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会诊由科主任主持,经治医师详细介绍病史后,大家发表各自的观点和意见,经过认真讨论,科主任进行总结。

经治医师专册记录并择要记入当日病程记录中。

②科间会诊。

由责任主治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科主任批准并签字。

会诊申请单及时送达被邀请科室。

应邀科室必须派出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点名会诊由被点名医师亲自参加)在____小时内完成,否则经治医师要进行催促。

会诊医师会诊后须写会诊记录,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

如会诊有困难,要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助解决,不得拖延。

科间会诊时,经治医师应在场以便共同讨论。

会诊结束后,经治医师要将会诊结论及建议记入当日病程记录中,并向科主任汇报,请示处理。

③急诊会诊: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提出并填写会诊单(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注明“急”字,应邀科室值班医师应随喊随到,不得超过____分钟。

病情特别紧急时可先用电话邀请,后补填会诊单。

申请医师应将急会诊意见即刻向科主任汇报请示处理,同时完成的病程记录。

④院内会诊:凡需三个以上专科共同诊断与制订治疗方案时,可申请院内会诊。

会诊前申请科室应先行科内讨论,再由科主任提出并填写院内会诊申请单,经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后,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科派人参加,经治医师报告病例,分管的上级医师补充,然后展开讨论,依次发表意见,最后由科主任进行总结,医务科负责人确认。

医院医生会诊制度六篇

医院医生会诊制度六篇

医院医生会诊制度六篇会诊制度(一):会诊制度(一)院内科间会诊1、会诊的提出:会诊由病房主治医师决定,住院医师填写会诊单,须详细填写申请单的申请会诊项目,简要重点描述病人的病情及诊疗状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时间具体到日,经主治医师审核并签宇。

申请科室负责将申请单送达邀请会诊科室。

特殊病人经科主任(或者主任医师)允许并签宇,能够特邀会诊医师。

2、会诊时间要求:普通会诊 48 小时内完成,如需特殊检查的轻病人,可预约时间到专科检查。

院区内急会诊务必在 10 分钟内到位, (院址分散的酌情适当放宽时限)抢救须随请随到,危重病人能够电话邀请,被邀请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会诊,严禁会诊医师不亲自查看病人进行电话会诊。

3、会诊医师的资格认定 : 由有执业资质的总住院医师(二线)或者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承担院内会诊工作。

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该科其他同级医师或者上级医师代为会诊。

对特殊或者疑难重症病人需要专家或者科主任会诊者,须由申请会诊科室的科室主任 (或者主任医师)允许并签字。

院内急会诊如二线医师正在手术或者抢救病人,由三线医师或者上级医师及时完成会诊。

4、会诊医师职责:详细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病情,亲自诊察病人,会诊后须书写会诊记录。

会诊记录包括会诊意见和推荐,会诊医师的科室、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会诊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对疑难病例、诊断不清或者处理有艰难时,须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助会诊。

会诊时须有甲请科室医师陪同、介绍病情。

5、会诊后确认需转科的病例,由会诊医师签署转科意见,自签署时起,病人的诊疗职责由转入科室负贡。

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转入时,转入科室须确保病人不发生诊疗延误。

抢救及危重病人须及时转入,确有艰难时须上报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二)院际间会诊制度1、疑难病例或者特殊病例需请院际间会诊时,经病房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允许,写好病人的病历摘要和会诊目的,确定请求会诊医院的相关专业(或者会诊医师),报医务处,由医务处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会诊时需有科主任或者受委托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陪同,主管医师要详细介绍病情,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并做好会诊记录。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引言概述:医院会诊制度是指医院内部医生之偶尔不同医院之间为了解决疑难病例、提高诊疗水平而进行的专家会诊的制度。

会诊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会诊制度的意义1.1 提高医疗诊疗水平会诊制度可以让多个专家共同讨论病例,结合各自的经验和知识,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有效提高医疗诊疗水平。

1.2 保障患者权益通过会诊制度,患者可以得到更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避免误诊、漏诊,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治疗效果。

1.3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会诊制度可以促进医院内部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会诊制度的实施方式2.1 专家会诊医院可以邀请多个专家组成会诊团队,共同讨论病例,提供诊疗方案。

2.2 远程会诊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地区医院之偶尔医院内部专家之间的远程会诊,解决地域限制问题。

2.3 多学科会诊对于复杂病例,可以邀请不同科室的专家共同进行会诊,形成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

三、会诊制度的流程3.1 申请会诊医生在遇到疑难病例时,可以向医院内部或者外部专家发起会诊申请。

3.2 安排会诊医院会安排时间和地点,确定会诊专家,进行会诊讨论。

3.3 结果反馈会诊结束后,会诊专家应及时向申请方反馈会诊结果和建议,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四、会诊制度的管理与评价4.1 制定会诊制度管理规范医院应制定会诊制度管理规范,明确会诊流程、责任分工、信息保密等方面的规定。

4.2 定期评估会诊效果医院应定期对会诊制度进行评估,包括会诊数量、质量、效果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4.3 加强信息共享医院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便会诊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会诊效率。

五、会诊制度的发展趋势5.1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未来会诊制度可能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诊断辅助系统等手段,提高会诊效率和准确性。

5.2 加强跨院会诊合作不同医院之间可以建立跨院会诊合作机制,共享资源、优势互补,提高会诊水平。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

规范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一、会诊包括:普通会诊、急诊会诊;或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多学科联合会诊、院外会诊。

二、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到达。

普通会诊应在会诊发出后24小时内完成。

三、科内会诊原则上应每半月组织一次,全科人员参加。

主要对本科的疑难、危重、出现严重并发症、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

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和召集。

四、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

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传送至被邀请科室并打电话通知。

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进行会诊。

会诊时经治及主治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

会诊后会诊医师须填写会诊记录,并签名。

五、多学科联合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

多学科联合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部同意并决定会诊日期。

提请会诊的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部,由医务部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会诊时由医务部或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经治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

六、院外会诊:1.邀请外院医师来院会诊:当患者的病情需要,本院无相应的医疗条件,由经治医师提出院外会诊申请。

经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审核同意,患者或患者授权委托人、监护人同意后,提交医务部,医务部负责与他院联系。

院外专家会诊所产生的费用由患者承担。

2.本院医师外出会诊: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按照我院《医师外出会诊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一、院内会诊1.院内一般会诊:由经管医师提出,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签字,送会诊申请单至被邀请科室,由应邀科主治及以上医师或申请科室指定的医师负责会诊, 会诊医师要求在会诊申请发出48小时内完成会诊(包括节假日)。

2.院内急会诊:由经管医师提出,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签字,在会诊申请单上加注“急”字后送到被邀请科室,并电话联系,由应邀科室主治及以上医师或申请科室指定的医师负责会诊,会诊医师必须在会诊申请发出10分钟之内到达。

申请科室指定医师进行急会诊,事先必须电话联系,确定该医师在岗,且能及时前来会诊,以免延误病人的抢救或诊治工作。

节假日及夜间由大科总值班负责,必要时由总值班邀请专科医生一起会诊。

二、院外会诊1.院外会诊:由主治及以上医师提出,病区内讨论同意上报大科主任、办公室、分管院长批准,由办公室负责实施。

2.县内会诊:由主治及以上医师提出,病区主任同意,报办公室批准,由办公室负责实施。

特殊情况先由总值班医生决定,事后补办手续。

凡需会诊或病员及其家属要求的会诊,应先向主任及各级领导提出,在未得到同意之前,不准先向病人及其家属提出或作出承诺,以免引起医疗纠纷。

三、外出会诊1.外院邀请我院医生会诊,一律由办公室负责安排、派遣。

2.外院直接邀请我院医生进行会诊,接到会诊邀请的医生必须向办公室汇报,经同意后方可前往会诊,夜间或节假日必须向院行政总值班汇报,同意后方可前往会诊。

3.会诊医生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安全医疗为核心,认真完成会诊任务,原则上不在当地医院进行手术及各种风险较大的侵入性诊治操作(手术台上的急诊会诊除外兀4.麻醉科、手术室及医技科室的医务人员原则上不得外出进行会诊,特殊情况须经院领导批准,报办公室备案。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医院会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提高诊疗质量和病患的满意度,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协同工作,对疑难病例进行综合诊疗的一种制度。

下面将从制度的目的、流程、参预人员、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详细介绍医院会诊制度。

一、制度目的:医院会诊制度的目的在于提供疑难病例的诊疗方案,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多学科专家的集思广益,可以避免个别医生的主观判断和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流程:1. 申请会诊:患者或者主治医生发现疑难病例后,向医院会诊科提出会诊申请,申请需包括病历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

2. 会诊组成:医院会诊科根据病情特点和需要,邀请相应的专家组成会诊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不同学科的医生、护士、药师等。

3. 会诊讨论:会诊团队通过线上或者线下方式进行会诊讨论,分析病情,提出诊疗方案,并制定会诊报告。

4. 会诊报告:会诊报告由会诊团队主任负责起草,报告内容应包括病情描述、诊断意见、治疗建议等,并及时送交会诊申请人或者主治医生。

5. 会诊结果:会诊申请人或者主治医生根据会诊报告,制定治疗计划,并与患者或者家属进行沟通,解释诊疗方案。

三、参预人员:1. 会诊科医生:负责接收和处理会诊申请,组织会诊团队,协调会诊流程。

2. 会诊团队成员:包括各学科的专家医生、护士、药师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参预。

3. 会诊申请人:可以是患者本人或者主治医生,提出会诊申请并接收会诊结果。

四、实施方式:1. 线上会诊:通过互联网技术,会诊团队成员在不同地点进行线上讨论,提供会诊意见和建议。

2. 线下会诊:会诊团队成员在同一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会诊讨论,通过交流和讨论得出诊疗方案。

五、效果评估:医院会诊制度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 诊断准确性:比较会诊先后的诊断结果,评估会诊对疾病诊断的影响。

2. 治疗效果:比较会诊先后的治疗效果,评估会诊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3.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估会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会诊制度是指医院内部医生之间或不同医院之间为了协助诊断和治疗疑难病例而进行的专家会诊。

会诊制度的建立旨在提高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全面、准确的医疗服务。

二、会诊的目的1. 提高疑难病例的诊断准确性:通过多个专业领域的医生共同讨论,能够避免个体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的主观误判,从而提高疑难病例的诊断准确性。

2. 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会诊过程中,医生们可以共同讨论病情、病史、检查结果等,从而制定更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促进医疗资源共享:不同医院之间的会诊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整个医疗系统的效率和水平。

三、会诊的程序1. 申请会诊:主治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疑难病例时,可以向医院内部或其他医院的专家提出会诊申请。

申请时需要提供详细的病情描述、病史、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

2. 安排会诊时间:医院会根据会诊申请的紧急程度和专家的时间安排会诊时间。

3. 会诊讨论:会诊当天,参与会诊的医生们将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讨论和分析,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4.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会诊讨论的结果,主治医生将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

5. 治疗执行:根据制定的治疗方案,医生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四、会诊的参与者1. 会诊申请人:主治医生或患者本人可以提出会诊申请。

2. 会诊专家:根据病情需要,会诊专家可以来自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也可以来自不同医院的专家。

3. 会诊协调员:负责会诊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会诊时间的安排、会诊资料的整理等。

4. 患者及家属:作为会诊的主要对象,患者及家属需要积极配合会诊工作,提供准确的病史和检查资料。

五、会诊的注意事项1. 保护患者隐私:会诊过程中,医生们需要严格遵守医疗保密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

2. 尊重专家意见:会诊过程中,医生们应相互尊重,充分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

医院会诊制度(5篇)

医院会诊制度(5篇)

医院会诊制度一、目的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特制定会诊制度。

二、定义会诊的流程标准。

会诊包括。

科内会诊、科间会诊、急诊会诊、院内会诊、院外会诊、赴外院会诊。

三、职责1.医务部负责制定和修订会诊制度。

2.临床、医技科室医师负责执行会诊制度。

3.临床、医技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会诊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全院会诊制度的执行。

5.主管院长负责监督和检查医务部主任会诊制度的执行。

四、程序1.会诊对象急诊、门诊、住院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特殊病例和三日未确诊病例。

2.会诊人员资格原则上会诊人员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紧急情况下除外。

3.会诊申请(1)科内会诊申请由主管医师向科主任提出口头会诊申请,科主任批准后执行。

1(2)科间会诊申请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主治医师以上资格医生审核签字,送达被邀请的科室执行。

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立即送达被邀请科室执行。

病情特别紧急可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立即送达被邀请科室执行,或用电话邀请先执行,后补写书面会诊单。

(4)院内会诊申请由科主任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部或总值班批准。

由医务部或总值班通知受邀请科室后执行。

(5)院外会诊申请由科主任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部批准。

医务部负责与有关医院联系,发出邀请函;紧急情况时,可由医务部派人派车前往;必要时也可由申请会诊科主任携带病历,陪同患者到外院会诊;也可将电子病历资料,网上转发有关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6)赴院外会诊或手术申请由院外医院邀请,填写院外会诊邀请函,医务部审核后,上报主管院长审批。

4.会诊人员(1)科内会诊人员由本科室主任主持和召集,科室内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2)科间会诊人员2由本科室主任主持,被邀请科室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特殊情况除外。

被邀请科室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特殊情况除外。

医院会诊规章制度

医院会诊规章制度

医院会诊规章制度医院会诊规章制度(7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医院会诊规章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院会诊规章制度1会诊制度一、医疗会诊包括:院内会诊和院外会诊,院内会诊分科间会诊、急诊会诊、院内大会诊、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等。

二、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申请会诊。

普通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主治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

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

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

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

三、急会诊:因患者病情紧急、急需其他专业协助诊疗时能够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急会诊,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到位。

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四、院内大会诊:凡遇到下列状况,应及时申请院内大会诊;危重疑难病例需要有关科室协助诊治;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及时抢救;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其他相关专业;以专业基础性疾病收入院后经诊断有其他专业状况或合并症;家属或患者有会诊要求,需要转科治疗等。

五、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出现以下状况时,科室应申请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

(一)临床诊断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病例;(二)申请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四)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六、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外出会诊。

(一)外院医师会诊:因疑难病例或家属要求邀请院外专家来院会诊,务必有科主任提出书面申请《院外专家会诊邀请函》上报医务部,邀请函资料包括简要病史、查体、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及会诊目的和要求等状况,医务部审核同意后与受邀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安排相关会诊事宜,由科主任主持会诊,必要时医务部或分管院长参加,主管医师作好详细会诊记录,院外专家签字确认。

医院会诊管理制度_医院会诊管理制度条例

医院会诊管理制度_医院会诊管理制度条例

医院会诊管理制度_医院会诊管理制度条例医院会诊管理制度篇1一、门诊病人会诊应遵循“首诊负责制”原则,首诊医生完成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书写较详细的门诊病历和初步诊断后,提出会诊要求。

应邀科室的会诊医生在复习病史及有关检查资料后,提出会诊意见,完成对病员的诊疗和处理。

严禁推委病人。

二、住院病人的院内会诊1、凡遇疑难复杂病例,怀疑病人病情与其它专科疾病有关,均应及时申请会诊,并按要求填写会诊单。

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及目前诊疗情况医学|教育网整理,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等。

2、科内会诊:由主诊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科内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3、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并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同意、签字后送出。

应邀医师应在48小时内完成,并完成会诊记录。

如需作专科检查且一般情况许可的病人,可由工作人员陪同至该专科会诊。

如系点名会诊,邀请人应事先与受邀请医师联系,确定会诊时间。

4、急会诊:会诊单上应注明“急”和申请会诊具体时间。

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通知。

受邀请科室(医师),必须在接通知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医学|教育网整理。

指定医师不在时,由该科在岗的高年资医师立即前往,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会诊中如遇诊疗难题,应逐级向上汇报以便及时解决。

5、院内大会诊:疑难病例或病情危重、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可申请全院大会诊。

由主诊医师提出,经科主任同意后,报医务处批准并确定会诊时间、地点、人员等。

会诊一般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或其指定的人员主持,院质控室相关专家参加,重大会诊由医务处参加并主持,必要时请院长参加或主持。

会诊内容应在病程录中有记录。

三、院间会诊制度1、邀请外院会诊:凡本院一时难以诊治的疑难危重病例或家属要求外院会诊的病例,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科主任签字同意后,医务处审批登记加盖公章,必要时报分管院长批准。

医务处负责与有关单位联系,发出会诊邀请,确定会诊时间、地点,也可在审批后由科室直接与有关专家取得联系。

邀请会诊前,经治医师应向患方讲明会诊方式、人员、时间、费用等,并在医患沟通记录上专门记录、签字医学|教育网整理。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会诊制度是指医院内部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诊疗效果,促进多学科协作和专家资源共享而设立的一种制度。

会诊制度可以有效整合医院内部的专业力量,提供全面、多角度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会诊流程1. 会诊申请患者或医生可以向医院提交会诊申请,申请中需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已进行的检查和治疗情况等。

2. 会诊安排医院内设立会诊科室或委员会,由专家组成。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会诊科室或委员会安排相应的专家参与会诊。

3. 会诊讨论专家根据患者提供的病情资料进行讨论,包括病史回顾、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等。

专家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在线讨论,或者进行线下会议讨论。

4. 会诊意见专家根据讨论结果提出会诊意见,包括诊断、治疗方案、手术建议等。

会诊意见可以通过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反馈给申请会诊的医生或患者。

5. 会诊结果申请会诊的医生或患者根据会诊意见进行治疗或决策。

医生可以将会诊结果纳入患者的治疗计划,并与患者共同商讨。

三、会诊制度的优势1. 多学科协作:会诊制度能够整合医院内不同科室的专业力量,提供全面的诊疗方案,避免了单一科室的片面性。

2. 专家资源共享:通过会诊制度,医院可以充分利用专家资源,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 提高诊疗效果:多专家的集思广益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4. 促进医生学习和交流:会诊过程中,医生可以与专家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

5. 提高医院声誉:通过会诊制度,医院可以提供更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

四、会诊制度的注意事项1. 保护患者隐私:在会诊过程中,医院需要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2. 会诊时间安排:医院需要合理安排会诊时间,确保专家能够及时参与会诊,提供及时的会诊意见。

3. 会诊费用管理:医院需要制定会诊费用的管理办法,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医院会诊制度(五篇)

医院会诊制度(五篇)

医院会诊制度一、会诊主要是解决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凡遇下列情况应及时申请会诊:疑难危重病例需要有关科室协助诊治;危急病人需要及时抢救;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专科知识需要提供咨询或协助;医疗纠纷需要分析判断;错收病人或有合并症,需要转科治疗等。

二、科间一般会诊(平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主治医师决定,填写会诊申请单,提出会诊要求和目的,送往会诊科室。

应邀科室会诊医师应是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急诊会诊可由经治医师申请,在会诊申请单上注明“急”字,特别紧急或抢救性会诊可用电话邀请,应邀科室会诊医师可以是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

实习进修医师一律不得单独应邀会诊。

会诊时经治医师陪同,必要时主治医师参加。

如病人需要专科特殊检查,经治医师应亲自参加协同检查。

三、一般会诊,应邀医师应在____小时内完成。

急诊会诊,被邀科室医师必须突出“急”字,____分钟内及时会诊,不得借故延误。

四、对会诊的目的和要求,会诊医师应予比较明确的答复,如一时难以确定,应提出恰当建议和处理意见。

对下级医师会诊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前去会诊。

五、通过会诊,若属该科疾病或需该科处理,应主动接受转科或协助处理。

转出科室排除本科主要疾病,提出转科理由,认真写好转科记录;对不需或暂不宜转科者,经治医师应细心观察,精心治疗。

若属急诊,会诊医师应主动随访。

六、申请会诊,必须具备必要的资料,如病历、化验、放射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急诊可从简),以供会诊时参考分析。

七、院内会诊。

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会诊时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部、业务副院长参加,经治医师做好会诊记录。

八、院外会诊。

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医务科同意报请业务副院长,由医务部与有关医院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会诊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医务部、业务副院长参加,经治医师做好会诊记录。

九、科内、科间、院内、院外的____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时要详细检查,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____实施。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医院会诊制度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协作、优化资源配置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是指医院内部或不同医院之间的医疗专家会同讨论、研究疑难病例,共同制定诊疗方案的一种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会诊制度的流程、目的、参与人员、会诊报告等相关内容。

一、会诊流程1. 提交会诊申请:医生在遇到疑难病例或需要多学科协作时,向医院会诊中心或相关科室提交会诊申请,提供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等必要资料。

2. 会诊安排:会诊中心或相关科室根据病情紧急程度、专家的时间安排等因素,协调安排参与会诊的专家。

3. 会诊讨论:会诊当天,专家们通过线下会议、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讨论。

他们会仔细研究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并提出各自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4. 制定诊疗方案:专家们在会诊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并将其记录下来。

5. 会诊报告:会诊结束后,会诊中心或相关科室会整理会诊报告,包括专家的诊断意见、治疗建议、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将报告反馈给申请会诊的医生。

二、会诊目的1.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和专家的集思广益,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疑难病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误诊率。

2. 加强医疗协作:会诊制度可以促进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会诊制度,可以合理调配医疗资源,避免重复检查和治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会诊参与人员1. 会诊申请医生:负责向会诊中心或相关科室提交会诊申请,并提供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等必要资料。

2. 会诊中心或相关科室:负责协调安排会诊专家、组织会诊讨论、整理会诊报告等工作。

3. 会诊专家:根据会诊申请的病情,由会诊中心或相关科室邀请相关专家参与会诊讨论,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4. 会诊记录员:负责记录会诊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整理会诊报告。

5. 患者及其家属:作为会诊的对象,需要配合提供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并接受会诊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1、会诊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的过程。

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2、急诊会诊:凡病情危急需会诊者,申请科室医师填写会诊单并注明“急”字(注明时间,具体到分秒),并电话通知拟请科室,被邀请科室医师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 10 分钟内到位。

急会诊值班医师可以担任,但本科室有危重病人时应由二线班担任急会诊。

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3、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科室协助诊疗者,三日内需行科间会诊。

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申请单和会诊通知单,会诊申请单须有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审核签字。

所有科室建立会诊通知单签收登记本,被邀科室值班医生负责接收会诊通知单,并在邀请科室的会诊通知单签收登记本上签收,通知会诊医师在 48 小时内完成会诊,会诊医师及时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填写会诊记录,如因病情需要复诊时,被邀科室应主动前往复诊。

某些特殊专科会诊时,可由本科医护人员陪同病人或自行到专科进行会诊。

4、院内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

全院会诊由科主任提出,报医务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

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部,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会诊科室病例主管医师必须提交纸质病例病情给参加讨论的他科会诊医师各一份。

会诊时一般由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必要时请业务副院长参加,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

5、外院来院会诊:①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可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

由科主任提出申请,由主管病人的主治医师填写书面报告(内容包括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所邀医院及专家),科主任签字送医务部,医务部与有关医院联系。

会诊由相关科主任主持,医务部派人参加,必要时业务副院长参加。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

医院会诊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会诊制度是指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解决疑难病例和复杂疾病的诊治问题,医院内部医生之偶尔不同科室之间进行专业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制度。

通过会诊制度,医生可以共同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专业意见,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诊疗服务。

二、会诊流程1. 申请会诊患者的主治医生或者其他医务人员可以向医院会诊科提出会诊申请。

申请时需要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已有的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等相关资料。

2. 会诊评估会诊科的医生会对申请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决定是否需要会诊,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申请人。

3. 会诊安排如果决定进行会诊,会诊科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专科需求,选择合适的会诊专科,并安排会诊时间和地点。

会诊的专科医生可以来自医院内部,也可以是外部专家。

4. 会诊讨论在会诊过程中,参预会诊的医生将根据提供的病情资料进行讨论,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诊断意见、治疗建议和手术方案等。

5. 会诊报告会诊结束后,会诊专家将会诊结果整理成会诊报告,包括病情分析、诊断结论、治疗建议和随访计划等内容。

会诊报告将及时反馈给申请人,供其参考和执行。

6. 会诊总结医院会诊科将对会诊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包括会诊的效果、流程的优化和改进等。

根据总结和评估结果,不断优化会诊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会诊制度的优势1. 综合专业意见:通过会诊制度,患者可以得到多个专科医生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知识共享和协作:会诊过程中,医生之间可以共享知识和经验,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技术能力。

3. 疑难病例解决: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和复杂疾病,会诊制度可以提供更多的专业意见和治疗选择,匡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4. 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会诊制度可以避免医生个体能力的局限性,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

四、会诊制度的改进和优化1. 加强信息共享:医院可以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会诊平台,方便医生之间共享病情资料和会诊结果,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