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要点总结(专升本)

合集下载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对于准备专升本考试的同学来说,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能够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古代文学1、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屈原的《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其中《离骚》是其代表作。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反映了社会现实。

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柳永、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代表。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2、散文先秦散文主要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诸子散文以《论语》《孟子》《庄子》等为代表。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成就颇高,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现代文学1、小说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茅盾的《子夜》展现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困境。

巴金的《家》《春》《秋》激流三部曲,描写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青年的反抗。

老舍的《骆驼祥子》塑造了祥子这一经典的人力车夫形象。

2、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戴望舒的《雨巷》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

三、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要了解重要作家的生平、代表作、文学风格等。

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2、文学流派掌握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四、文言文1、实词、虚词常见的实词如“爱”“安”“被”等,虚词如“之”“而”“以”等,要理解其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专接本——古代文学笔记

专接本——古代文学笔记

中国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一、中国文学的源头古老歌谣和神话传说《吕氏春秋》中《侯人歌》“侯人兮猗”《吴越春秋》中《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二、诗、乐、舞相结合三、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文史哲不分先秦时期,文化呈现一种综合形态。

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

史学著作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如:巫史合一《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甲骨卜辞,也可视为中国散文的雏形。

《尚书》中《盘庚》等篇,经过史官的文字处理,可以看作是早期的文章。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在语言方面越来越成熟,具有显著的文学性。

《史记》臻于极致。

(二)作者、时代难以确定(1)创作过程漫长或非一人一时所作(2)传承过程中的损益(3)先秦典籍经历秦火四百家争鸣的文学意义(一)文学影响1 立足现实,关注人生2 尊重个性,自觉创新(二)文学风格:百花齐放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

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一、神话的概念:神话以故事或形象的方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的理解二、神话的产生: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得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

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自然和社会的秩序体现了神灵的意志。

2023年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3年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3年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主要分为诗、词、曲、赋、文五大流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

2. 古代文学作品:重点了解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理解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古代文学名句:熟记古代文学名句,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等,理解其含义和所代表的文化价值。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流派:现代文学主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表现手法。

2. 现代文学作品:重点了解现代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余华的《活着》等,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3. 现代文学名句:熟记现代文学名句,如鲁迅的“我没有资格说教,我只会说我自己”、余华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等,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价值观。

三、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加强表达的效果,如“他是个太阳,照亮了我的人生”。

2. 拟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行为或感情,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如“花儿在微笑,小草在歌唱”。

3. 夸张: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印象,如“我跑得飞快,仿佛脚下生翅膀”。

4. 对比: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的差异来突出表达的重点,如“黑夜里,孤独的灯光显得更加明亮”。

5. 排比:通过列举一系列事物来强调某种感觉或情绪,如“爱情是美丽的,是甜蜜的,是无私的”。

四、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1. 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2.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的语言更加丰富多样,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3. 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使用,否则会显得虚华和夸张。

五、文言文阅读1. 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2. 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常见句式,如“亦复何言”、“闻一多先生远在美洲,犹未忘国耶”等。

专升本汉语言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的“最”和“第一”汇总

专升本汉语言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的“最”和“第一”汇总

专升本汉语言专业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最”和“第一”汇总1.《商书·盘庚》是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3.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4.《楚辞》中的《离骚》《远游》开了游仙主题的先河。

5.隐逸主题,可以追溯到《楚辞》中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6.《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7.《九歌》中最多最动人的是对人神情感的摹写。

8.诗歌和散文是最早形成的两种文体,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了用文字记载的诗文。

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9.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我国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

一般公认甲骨文为现在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10.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11.《商书》中的《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诸篇,是史家最早的散文创作。

1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13.《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最早见于《荀子·儒效》,这是古今最被认可的分类方法。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14.《诗经》作品的上限,因对商颂创作年代的不同看法,而有不同理解。

若按古文经学家商颂为商人所作的观点,则商颂为《诗经》中最早的作品,《诗经》中的上限也就可上推到殷商时代;若按今文经学商颂为春秋时宋人所作的观点,则《诗经》最早的作品产生于周初。

15.《七月》这样直接反映周人农业生产生活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此诗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

16.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主要集中于“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17.先秦叙事散文是我国史传文学的最初成就。

18.《左传》是先秦史传散文的顶峰之作,它记述史实,刻画形象,以极为高超的表现技巧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开《战国策》《史记》等史传散文之先河。

专升本文学常识必背知识点

专升本文学常识必背知识点

专升本文学常识必背知识点专升本文学常识,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呀!就像你要去远方旅行,没有路线图怎么行?先来说说中国古代文学。

《诗经》知道不?那可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优美的诗句是不是仿佛让你看到了河边那对相互和鸣的雎鸠?还有屈原的《离骚》,那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就像在夜空中绽放的绚烂烟花,让人惊叹不已。

说到唐诗,那更是璀璨如星。

李白的豪放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得有多大的气魄!杜甫的沉郁顿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之心让人感动。

王维的诗画一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画面感,简直绝了!宋词也别有一番风味。

苏轼的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不是让你也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柳永的婉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离别的愁绪能把人的心都揉碎了。

再看看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的作品,那可都是深刻的社会洞察。

《狂人日记》就像一把利剑,直刺封建社会的黑暗。

老舍的《骆驼祥子》,祥子的命运多舛,不就像那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外国文学也不能落下。

莎士比亚的戏剧,那可是经典中的经典。

《哈姆雷特》里那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是不是让你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还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的善良和外表的丑陋形成的强烈对比,多让人震撼!这些文学常识就像是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就是一条璀璨的项链。

你要是不把它们装进脑子里,那可就亏大啦!难道你不想在考试中凭借这些知识大放异彩?不想在和别人交流时展现出自己的文学素养?所以呀,赶紧背起来,让这些知识成为你的得力助手,助你在专升本的道路上一路顺风!。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一、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1.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文学创作,包括古代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

2.古代文学的特点:古代文学的特点有: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音韵、注重修辞、对人性的关注等。

3.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可分为先秦文学、汉赋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时期。

4.先秦文学:先秦文学包括唐宋诗、楚辞和诸子百家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离骚》、《墨子》、《孟子》等。

5.唐诗宋词: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融合了诗歌艺术的各种形式,代表作品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代表作品有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等。

6.四大名著:指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精华。

7.《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高度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8.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瑰宝,包括京剧、评剧、豫剧、越剧等各种戏曲形式。

9.唐代诗人: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10.宋词词人:宋代是中国古代词的鼎盛时期,有许多优秀的词人,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知识点1.现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的一段时间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2.20世纪文学:20世纪是现代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等。

3.鲁迅作品: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问题,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4.现代小说:现代小说是20世纪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真实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特点,包括了费尔南多·佩索阿、杰克·伦敦、约瑟夫·康拉德等作家的作品。

5.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20世纪文学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家有泰戈尔、艾略特、鲁迅等。

专升本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朝代简述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概述文学分期及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8.明清时期:小说◇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①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②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③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等。

◇先秦文学1.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2.诸子散文①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有《道德经》②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论语》③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④孟子,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⑤庄子,战国道家,著《庄子》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⑦韩非子,法家学派集大成者,著《韩非子》3.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文学1.两汉散文①贾谊,有《过秦论》②司马迁,著《史记》③班固,著《汉书》④刘向编订《战国策》2.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3.汉赋(汉赋四大家)①司马相如:《子虛赋》《上林赋》②扬雄:《河东赋》③班固:《两都赋》④张衡:《西京赋》《东京赋》◇魏晋南北朝文学1.诗歌和散文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②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③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④陶渊明,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诸葛亮《出师表》,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

专升本语文总结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总结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总结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 文学概念文学是经过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是一种通过文字来表达情感、思想和体验的人文艺术形式。

常见的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

2. 文学评价标准文学评价标准包括立意、形象、结构和语言等。

其中,立意指作品传递的思想和情感,形象指作品的人物和景物描绘,结构指作品的组织方式,语言指作品的文字运用。

3. 文学时空背景文学作品总是受到时空背景的影响。

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等都会影响作品的创作和表现。

二、古代文学1. 唐诗与宋词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诗歌形式。

唐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宋词以词牌和词意为主。

2. 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3.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包括散文、随笔和杂记等。

其特点是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对生活、状况和情感的体验和思考。

三、现代文学1. 新文学运动新文学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呐喊》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揭示了中国现代思想的觉醒和社会变革的愿望。

2. 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等。

其特点是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题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现代小说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代表作家有鲁迅、巴金等。

其特点是具有深刻的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反思,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比较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或隐喻意义。

常见的比喻有拟人、拟物和拟景等。

2. 比拟比拟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对称或对应来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或对比。

比拟通常以“如”或“像”开头。

3. 排比排比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重复和对立来表达情感或强调观点。

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和感染力。

语文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

语文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

语文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和精神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文学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千年岁月的沉淀,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古代文学以诗、词、曲、赋、文等多种文体形式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

中国古代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从《诗经》的民间之声,到唐代的盛世诗坛,再到宋代的词人风采,每一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通过押韵和格律的运用,使得诗人能够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深沉的情感和最丰富的思想。

古代文学中还有许多经典的散文作品,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这些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和独特的视角,让读者能够了解到历史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古代散文以其凝练的文字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除了诗歌和散文,古代文学中还有戏剧和小说等形式。

古代戏剧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戏曲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元曲、明传奇到清戏,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戏剧风格和表演特点。

古代小说以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生动的情节,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从《红楼梦》、《西游记》到《水浒传》,每一部古代小说都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影响了无数的读者和作家。

通过阅读和研究古代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能够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汲取灵感和营养。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领略其中的美与智慧。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基础汇编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基础汇编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基础汇编一、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民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和政治活动。

其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善用比喻和寓言。

《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秦汉文学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如《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3、魏晋南北朝文学“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植的作品骨气充盈,淋漓悲壮。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其作品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

4、隋唐文学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初唐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中唐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等;晚唐有李商隐、杜牧等。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5、宋元文学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等都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6、明清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

二、现代文学1、诗歌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其诗作风格清新柔美。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对于准备专升本考试的同学来说,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能够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专升本语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代表作是《离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秦汉文学贾谊的《过秦论》是政论文的典范。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魏晋南北朝文学“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诗歌风格苍凉雄健。

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桃花源记》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4、唐宋文学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散文成就颇高,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5、元明清文学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等。

明清小说达到了古典小说的高峰,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更是家喻户晓。

二、现代文学1、现代诗歌郭沫若的《女神》具有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清新柔美。

2、现代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 Q 正传》塑造了阿 Q 这一典型形象。

茅盾的《子夜》展现了民族资本家的命运。

3、现代散文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背影》《荷塘月色》等深受读者喜爱。

三、文学体裁1、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

诗歌要注意韵律、节奏和意象的运用。

2、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语言优美。

3、小说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展现社会生活。

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常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

其中“风”是地方乐调,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多为政治、会盟等诗;“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多用于宗庙祭祀。

2.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是孔子编定的。

3. 战国四公子: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黄歇。

4. 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中取得贡士的人才能参加朝考,成绩分为一、二、三等,一等为进士,二等为举人,三等为贡士。

5.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风、花、雪、月”为素材,组成了“风诗六合”“花朝月夜”“雪泥鸿爪”“霜天鸿影”“江月皎皎”“兰亭诗集”等雅称。

6.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7. 古代有“三教九流”之说。

“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先秦到汉代对学术派别的划分,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农家、纵横家、杂家。

二、汉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 字形结构分为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品字形结构四种。

3. 汉字的笔画名称由少到多依次为: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

常见的笔顺规则: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进后关;先中间后两边。

4. 汉字的偏旁部首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上下结构(心肝脾肺)、上中下结构(赢亏赢赢禅)、左右结构(江海湖河)、左中右结构(洗桃领扛)、全包围结构(困圃园圃)、半包围结构(句医故鸭)、单一结构(巾干美次)等。

5. 同音字很多,需要看语境记忆。

比如,“Dú”这个音节,除了“读”字外,还有“都”“独”“顿”“遁”等字。

6. 形声字的声旁一般表示字的读音和方音字的意义,但也有不表示的。

比如,“钢”的声旁是“�STATUS”“纲”没有丝毫联系。

7. 会意字的会意程度比较低,因为其意义的联系比较牵强附会,组合方式不固定。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高频考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升本高频考点

(古代文学、大学语文)1、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历时最长、变迁最巨的时期:先秦文学。

2、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文化承担者:巫觋。

西周时期的文化承担者:贵族。

春秋时期的文化承担者:士。

3.今见唯一一部较多涉及上古时期怪文异录的著作:《山海经》,最具神话学价值的作品,校订者:刘歆。

4、中国上古神话传说最古老的大神:伏羲。

5、女娲造人、女娲炼石的神话类型:上古神话。

6、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神话传说。

7、中国文学史上今见最早的书面散文作品:甲骨文和铜器铭文。

8、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材料:龟甲。

9、《周易》的成书时间:西周。

10、《周易》的基本符号:阳爻、阴爻。

11、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散文总集:《尚书》。

12、《诗经》的记录时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13、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4、“风、雅、颂”的分类依据:音乐的性质(义别、音别),风是诸侯国的乐调;雅是京城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15、《诗经》传授的四个版本:鲁诗、齐诗、韩诗、毛诗。

16、“毛诗”出自战国末年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的《诗》(《诗经》)。

17、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司马迁。

18、《七月》属于《诗经》中的民谣诗。

19、《诗经》最富特色的结构形式:重章叠句。

20、“赋、比、兴”最早出自《周礼·春官》。

21、“国风”中最长的诗歌:《豳风·七月》。

22、“诗经”的三种流传: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23、周代编年体记事古史的通称《春秋》。

24、我国古代叙事散文成熟的标志:《左传》。

25、春秋三传:《公羊传》《左传》《谷梁传》。

26、我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27、《左传》的记录年代: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

28、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29、《尚书》的组成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30、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又称《春秋外传》《左氏外传》)。

31、《战国策》的体裁:国别体史书。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对于准备专升本考试的同学来说,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科目。

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对于提升成绩、顺利升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梳理一下专升本语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1、诗词诗词的发展脉络: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了解各个时期诗词的特点和代表作家作品。

重点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

要熟悉他们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代表作品,如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

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理解诗意、分析意象、把握意境、体会情感等。

通过对诗词的语言、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2、散文先秦散文:诸子百家的作品,如《论语》《孟子》《庄子》等,掌握其思想内涵和文学特色。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了解他们的散文风格和代表作品,如欧阳修的平易流畅、苏轼的汪洋恣肆。

古代散文的写作技巧:如叙事、议论、抒情的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3、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熟悉其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其他古代小说: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了解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现代文学1、诗歌新月派、象征派、现代派等诗歌流派的特点和代表诗人,如徐志摩、戴望舒等。

诗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探索人生意义等。

2、小说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理解其对国民性的批判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3、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等散文家的作品,体会其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三、外国文学1、古希腊罗马文学了解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等的文学成就和文化价值。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认识人文主义思想在文学中的体现。

3、 19 世纪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分析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索。

专升本语文必考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必考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必考知识点一、文学常识。

1. 先秦文学。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 按音乐性质分为风(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 先秦散文。

- 历史散文。

- 诸子散文。

- 儒家。

- 道家。

2. 汉代文学。

- 汉赋。

- 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

- 汉代诗歌。

3. 魏晋南北朝文学。

- 建安文学。

-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

- 陶渊明。

- 南北朝民歌。

- 文学理论批评。

4. 唐代文学。

- 唐诗。

- 初唐。

- 盛唐。

- 山水田园诗派。

- 边塞诗派。

- 李白。

- 杜甫。

- 中唐。

- 晚唐。

5. 宋代文学。

- 宋词。

- 北宋。

- 南宋。

- 宋诗。

- 宋代诗歌与唐诗相比,具有理趣的特点。

- 宋代散文。

6. 元代文学。

- 元曲。

-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 散曲。

- 杂剧。

7. 明代文学。

- 明代小说。

- 长篇小说。

- 短篇小说。

- 明代戏剧。

8. 清代文学。

- 清代小说。

- 长篇小说。

- 短篇小说。

- 清代诗歌。

- 清代诗歌流派众多,如神韵派(王士祯)、格调派(沈德潜)、肌理派(翁方纲)、性灵派(袁枚)等。

- 清代散文。

- 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等。

他们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散文风格简洁平淡。

二、文言文阅读。

1. 实词。

- 古今异义。

- 如“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仅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 一词多义。

- 以“绝”为例,“绝巘多生怪柏”(极)、“沿溯阻绝”(断绝)、“哀转久绝”(消失)。

- 词类活用。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重点(全)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重点(全)

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

专升本语文知识点专升本考试对于许多专科生来说是一次提升学历、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重要机会。

而语文作为其中的必考科目,掌握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以下就为大家梳理一些专升本语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文学1、诗词了解各个朝代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风格。

比如,唐代的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掌握诗词的格律,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能够赏析诗词的意境、情感、表现手法等。

2、散文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等,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学特色。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

3、小说四大名著是重点,要熟悉其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了解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

二、现代文学1、诗歌了解现代诗人如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等的诗作,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和时代特征。

掌握现代诗歌的形式和表现手法。

2、散文鲁迅的散文,如《朝花夕拾》,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文风。

朱自清、冰心等作家的散文,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

3、小说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分析其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社会意义。

三、文学理论1、文学的定义、分类和特征清楚文学的不同分类方式,如按照体裁、题材、表现手法等分类。

理解文学的形象性、情感性、语言性等特征。

2、文学创作方法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创作方法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产生背景和主要观点。

四、文言文阅读1、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实词如“爱”“安”“被”等的多种含义。

重点虚词如“之”“而”“以”等的用法。

2、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3、文言文的翻译技巧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准确理解原文意思,用通顺的现代汉语表达。

五、现代文阅读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通过分析标题、开头结尾、关键语句等,把握文章的主题。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关系了解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常见结构,以及段落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中国古代文学要点总结(专升本)

中国古代文学要点总结(专升本)

中国古代文学要点总结(专升本)第一单元: 先秦文学 (1)第二单元:汉代文学 (5)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学 (7)第四单元:唐代文学 (9)第五单元:宋代文学 (14)第六单元:元明清文学 (16)第一单元先秦文学一、《诗经》二、历史散文三、诸子散文四、《楚辞》《诗经》一、概说1.诗集的编纂与传播作品数量:305篇时间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6百年间。

四家诗:汉朝传授的齐诗、鲁诗、韩诗(今文经学)、毛诗(古文学派)2.作品的分类和内容六义:风、雅、颂(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赋、比、兴(按表现方法的不同分)风,带有地方色彩的乐调。

风诗160篇,采自15个地方,多为东周的民歌。

作品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民俗风情,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

雅,周王朝的正声乐章。

雅诗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多为京畿官民所作。

作品大都产生于西周后期,较多政治讽谕诗。

颂,宗庙祭祀的乐曲。

颂诗40篇,有周颂、鲁颂、商颂。

作品主要是对统治者歌功颂德。

赋,对事或物直接的叙述、描写。

比,各种形象的比喻。

兴,用在一首或一章的开头,咏眼前的景物以抒心中的情思,类似联想,也兼有比喻义和象征义, 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二、作品特点1.《秦风•兼葭》怀人诗重章叠句2.《卫风•氓》弃妇诗叙事艺术: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安排跌宕叙述结构完整三、《诗经》的地位和影响1.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2.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发达的基础历史散文(《左传.晋楚城濮之战》)一、概说1.史书的分类左史记言:《尚书》《国语》右史记事:《春秋》《左传》《战国策》记述体例:编年体和国别体2.历史散文的勃兴社会剧变,政治现实需要历史借鉴。

文化下移,私人著述活跃。

二、《佐传》1.史学价值中国第一部私修的编年体史书(原称《左氏春秋》,全称《春秋左氏传》)0 记载详实,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春秋时代的社会面貌。

2.文学特性中国第一部叙事性的长篇著述,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①叙事周详曲折。

精通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

精通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

精通专升本语文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风格和特点古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戏曲等形式,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

2.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包括了诗经、楚辞、乐府诗等。

古代诗歌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典型,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传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特点的文学形式,其代表作品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

古代散文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古代戏曲古代戏曲是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戏剧艺术,代表作品包括《京剧》、《越剧》、《昆曲》等。

古代戏曲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现代文学跨越了传统与当代的界限,以多样性、开放性、前卫性、现代性为特点。

现代文学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当代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2. 现代诗歌现代诗歌以其个性化、表现力强、形式多样的特点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包括了《雪兰诗选》、《海子诗选》、《北岛诗选》等。

现代诗歌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3. 现代散文现代散文以其个性化、唯美、感性的特点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包括了《沉默的大多数》、《呐喊》、《长恨歌》等。

现代散文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现代小说现代小说以其广泛的题材、深刻的思想、鲜明的个性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代表作品包括了《鲁迅全集》、《茅盾全集》、《叶圣陶全集》等。

现代小说以其对于社会生活和人性的深刻剖析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学常识1. 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是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反映和表现,其基本概念包括了文学的内涵、特点、形式和风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要点总结(专升本)第一单元: 先秦文学 (1)第二单元:汉代文学 (5)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学 (7)第四单元:唐代文学 (9)第五单元:宋代文学 (14)第六单元:元明清文学 (16)第一单元先秦文学一、《诗经》二、历史散文三、诸子散文四、《楚辞》《诗经》一、概说1.诗集的编纂与传播作品数量:305篇时间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6百年间。

四家诗:汉朝传授的齐诗、鲁诗、韩诗(今文经学)、毛诗(古文学派)2.作品的分类和内容六义:风、雅、颂(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赋、比、兴(按表现方法的不同分)风,带有地方色彩的乐调。

风诗160篇,采自15个地方,多为东周的民歌。

作品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民俗风情,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

雅,周王朝的正声乐章。

雅诗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多为京畿官民所作。

作品大都产生于西周后期,较多政治讽谕诗。

颂,宗庙祭祀的乐曲。

颂诗40篇,有周颂、鲁颂、商颂。

作品主要是对统治者歌功颂德。

赋,对事或物直接的叙述、描写。

比,各种形象的比喻。

兴,用在一首或一章的开头,咏眼前的景物以抒心中的情思,类似联想,也兼有比喻义和象征义, 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二、作品特点1.《秦风•兼葭》怀人诗重章叠句2.《卫风•氓》弃妇诗叙事艺术: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安排跌宕叙述结构完整三、《诗经》的地位和影响1.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2.奠定了中国抒情文学发达的基础历史散文(《左传.晋楚城濮之战》)一、概说1.史书的分类左史记言:《尚书》《国语》右史记事:《春秋》《左传》《战国策》记述体例:编年体和国别体2.历史散文的勃兴社会剧变,政治现实需要历史借鉴。

文化下移,私人著述活跃。

二、《佐传》1.史学价值中国第一部私修的编年体史书(原称《左氏春秋》,全称《春秋左氏传》)0 记载详实,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春秋时代的社会面貌。

2.文学特性中国第一部叙事性的长篇著述,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①叙事周详曲折。

②情节细致生动。

③语言简洁精炼。

3.对后世的影响为史传文学开拓路子为散文创作树立典范为戏剧小说提供养料诸子散文(《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一、概说1.诸子散文的勃兴士阶层的出现,形成各个学派。

社会的剧变,导致百家争鸣。

2.诸子散文的发展第一阶段春秋至战国初期,简单的语录体——《论语》《老子》第二阶段战国中期,语录体向论说体过渡一一《孟子》《庄子》第三阶段战国后期,发展为成熟的论说体——《荀子》《韩非子》二、《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1.内容要点:•辩论双方的观点农家:与民并耕而治孟子:大人劳心,小人劳力。

•孟子从三个方面批判农家的观点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国家治理的必要性事物性质的差异性2.艺术特点:①说理严密。

讲究类比推理,又层层论证,彳艮有逻辑力量。

②气势充溢。

感情激越,又多用排比句式,读之有一种波澜壮阔的美感。

③语言雄肆。

雄辨滔滔,辞锋犀利而又酣畅淋漓,行文似一气呵成。

《楚辞》(《九歌•湘夫人》)一、概说1.楚辞的产生物产丰饶、山川迷蒙的地理环境相信鬼神、重视祭祀的风间习俗句式较长、声韵悠扬的南方乐歌2.楚辞的特征形式介于诗、文之间(不合乐,但押韵而有强烈的节奏感)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二、屈原主要作品的内容1.《离骚》,前半部分反复倾诉对现实的忧愤,后半部分通过神游天国,展现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最后以死来完成对祖国、对自己人格的忠诚。

2.《天问》,对宇宙自然、社会历史、神话传说等一连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表现出怀疑传统的大胆精神,探索真理的强烈追求。

3.《九章》,后人辑录的一组作品,片断式地记录一时一地的流放生活和思想感情,风格比较朴实。

4.《九歌》,根据楚地民间祭歌改写而成,共11篇,充满楚文化所保留的神话色彩,以神灵的形象表现人的情感。

三、艺术成就及影响①强烈的感情。

②丰富的想象。

③瑰奇的比兴。

④华美的语言。

《诗经》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国风"中的民歌)《楚辞》开创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风骚“共同构成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第二单元:汉代文学一、乐府民歌二、古诗十九首三、《史记》乐府民歌(《孤儿行》)一、乐府诗的特点乐府:朝廷掌管音乐的机构。

乐府诗:乐府釆来配曲演唱的歌辞。

乐府民歌:乐府诗中采自民间的歌辞。

《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的最完备的乐府诗歌总集汉乐府大都保存在其中“相和歌辞“一类。

二、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1.自由多样的形式2.质朴自然的风格3.生动的叙事手法无名氏古诗(《行行重行行》)一、《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都是东汉末年游宦洛阳的失意文人,作品主要抒写失志伤时、相思离别,并以人生短暂为主旋律,体现了人的觉醒。

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1.抒情伤感,真切动人。

2.托物寄情,委婉含蓄。

3.语言自然,浅近隽永。

《史记》(《李将军列传》)一、概说1.《史记》的史学价值一“史家之绝唱"①体制的创新:“纪传体”的叙述框架(本纪、世家、列传、书、表)②识见的高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③实录的精神:“不虚美,不隐恶”2.《史记》的文学精神一“无韵之《离骚》“①推崇屈原的人格品质和文学成就②发愤著书以抒写内心郁结的情不③充满批判现实的精神。

二、艺术成就1.特点①丰富多釆的人物形象。

②生动有致的叙事方式。

③变化自然的语言艺术。

2.影响①奠定了传记文学的基础。

②沾溉了戏曲小说的创作。

③树立了散文写作的典范。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诗:曹操、陶渊明、谢眺二、赋:王粲《登楼赋》三、文:李密《陈情表》诗一、建安诗歌1.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开始有质的突破,文学受到普遍重视。

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集团,刺激了文学的兴盛。

诗歌创作以五言为主,致力于人的表现,美的创造。

2.建安风骨一种感情表现鲜明爽朗、语言表达质朴有力的审美风格。

3.代表诗人:"三曹”和"七子"。

代表诗人是曹植。

其诗前期多表现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后期多表现备遭迫害的人生苦闷,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最有风骨的是曹操。

其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直率古朴,又气韵沉雄,显示出一个乱世英雄慷慨悲凉的个性特色。

《短歌行》思想内容:抒发思贤若渴之情,表现一统天下之志。

艺术特点:①慷慨悲歌,直抒胸臆。

②音情顿挫,质朴有力。

二、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十“精卫衔微木”)。

1.田园诗人的一面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找自己生命的寄托和归宿,并用诗歌咏委运自然的生活,创造出一种冲淡平和、萧散清远的风格,具有返朴归真的自然美。

2.“金刚怒目”的一面陶渊明也在诗中表现自己壮怀成空的悲凉,《读山海经》之类的诗激荡着一股不平之气,可见他雄心未泯,并没有真正忘怀一切。

三、新体诗和谢眺1.南北朝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元嘉时代,新的山水题材,新的表现手法,追求辞藻美。

永明时代,进而讲究声韵美,提出“声律说",并将声律与对偶结合起来,形成新体诗。

•新体诗有以下三个特点,为唐代近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①诗歌平仄交替的声律。

②对偶工整的诗句。

③长短适中的篇幅2.代表诗人谢眺擅写山水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比,画面敷色较淡,而诗情更浓,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在风格上也由富丽精工转向清新秀逸,开了新风气。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思想内容:去国怀乡的伤感。

艺术特点:①写景之美,抒情之悲,两相交融。

②体现了新体诗的特点。

赋一、建安赋风的变化和汉代以苑猎、京都两大题材为主的体物大赋相比,建安赋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而成为抒情小赋。

在题材上,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

在体制上,篇幅短小成为主要形式。

在风格上,大大增强了抒情的成分。

二、王粲《登楼赋》思想内容:思乡及怀才不遇的苦闷艺术特点:①变化灵动的写景②真切动人的抒情一、魏晋文章的骈化东汉以来,文章写作因在修辞上大量运用对偶句,开始出现骈化的倾向,至魏晋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

骈文在艺术上崇尚雅丽,多用典故,铺排辞藻,讲究声律。

二、李密《陈情表》思想内容:上陈辞不应诏的情理。

艺术特点:①言孝在情在理,情以动人,理以服人。

②行文时骈时散,骈而整丽,散而流畅。

第四单元:唐代文学一、初唐诗歌:陈子昂、张若虚二、盛唐诗歌: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李白三、中唐诗歌:杜甫、元白诗派、韩孟诗派四、晚唐诗歌:杜牧、李商隐五、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初唐诗歌一、唐诗兴盛的原因1.经济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2.政治开放,科举使中下层文人崛起于社会。

3.思想自由,儒、道、佛兼容并蓄。

4.文化融合,扩大了文人的视野。

二、初唐健康诗风的确立1.“初唐四杰”,以激昂的情调和冈帷的气息挑战宫廷文学,同时在诗歌形式上也努力开拓创新。

2.陈子昂,提倡恢复汉魏风骨,明朗刚健地表现对社会人生的强烈关困开盛唐诗歌的风骨峻爽。

3.张若虚,在诗中歌唱青春,感悟人生,情深韵长,开盛唐诗歌的兴象玲珑。

《春江花月夜》:完成了宫体诗的自赎①清丽的画意②浓郁的诗情②深邃的哲理盛唐诗歌一、盛唐气象1.唐朝社会的全盛时代2.唐诗发展的全盛时期3.盛唐气象:时代精神在诗歌中的体现。

雄浑壮丽、阔大开朗的境界。

浪漫热烈之情和清水芙蓉之美的交织。

二、山水田园诗派1.山水田园诗的兴起①繁荣的社会经济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

②文人隐逸田园、悠游山水,作为拥抱生活的一种方式。

2.孟浩然最早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擅五律,风格清湛。

《临洞庭湖上张丞相》①作为干谒诗:委婉得体②作为山水诗:风骨兴象兼备。

3.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成就最高,既能大笔挥洒,又善精细刻画,特别擅长表现大自然中生机充盈的宁静。

多才多艺,在诗歌创作上也兼善各体诗。

《山居秋暝》①诗情:向往隐逸,传达诗人对自然的微妙感受。

②画意:虚实远近的布局、空间的层次感、色彩的搭配、清新明净的语言。

三、边塞诗派1.边塞诗盛行的原因•战争的频繁。

•文人的功业理想。

•社会对战争带来的问题的深切关注。

2.边塞诗人的创作诗人:有王之涣、王昌龄、崔景页、李願等,代表诗人为高适、岑参。

作品:或抒发自己的立功壮志,或描写将士的英雄气概,或批评统治者穷兵跋武,或表现征夫思妇相思之情。

3.岑参多年的边塞生活经历,又性格好奇,想象力丰富,充满积极乐观的浪漫精神,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边塞诗的新境界。

擅长七古。

《走马川行》思想内容:送人出征之作。

艺术特点:①意奇:构思布局,一路想象。

②语奇:描述形容,不同凡响。

③韵奇:句句用韵,三句一转。

四、李白浪漫的性格,浪漫的诗篇,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新的境界,也最能体现盛唐诗歌的风韵魅力。

1.思想性格——“诗仙":一方面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而超凡脱俗,另一方面憧憬壮丽人生而显英风豪气,使李白及其诗带有一种自由潇洒、超脱飘逸的韵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