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杜如晦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新唐书》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新唐书》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孔戣(kuí),字君严,擢进士第。
郑滑卢群辟为判官,群卒,摄总留务。
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入为侍御史,累擢谏议大夫。
中人刘希光受赇二十万缗,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为淮南监军。
太子舍人李涉知帝意,投匦上言承璀有功不可弃。
戣得副章,不肯受,面质让之。
涉更因左右以闻,戣劾奏涉结近幸,营罔上听。
有诏斥涉峡州司马,宦宠侧目,人为危之,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俄兼太子侍读,改给事中。
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坐赃,狱寝不下;博陵崔易简杀从父兄,鞫状具。
京兆尹左右之,翻其情。
戣慷慨论正,贬少和,杀易简,夺尹三月俸。
再迁尚书左丞。
信州刺史李位好黄老道,数祠祷,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
戣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有司。
”诏还御史台。
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
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
会岭南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曰:“尝论罢蚶菜?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
”度以戣对,即拜岭南节度使。
既至,免属州逋负十八万缗、米八万斛、黄金税岁八百两。
先是,属刺史俸率三万,又不时给,皆取部中自衣食。
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
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左丞,以老自乞。
雅善韩愈,愈嗟叹,即上疏言:“《礼》:大夫七十致仕。
今戣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义,而有贪贤之美。
”不报。
以礼部尚书致仕,岁致羊酒如汉征士礼。
卒,年七十三。
赠兵部尚书,谥曰贞。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蚶菜:即蚶子,肉味鲜美,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B.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C.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D.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文言文《新唐书杜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吉林辽源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
5.吉林省辽源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共20分)牧,字牧之,善属文。
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
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
擢监察御吏,移疾分司东都,以弟耾病弃官。
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是时,刘从谏守泽路,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
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术,复失山东。
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
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
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遂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
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
”德裕善之。
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
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
今若以忠式、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
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
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
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
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
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
卒,年五十。
初,牧梦人告曰:“尔应名毕。
”复梦书“皎皎白驹”字,或曰“过隙也”。
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
”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
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节选自《新唐书》)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B.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C.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D.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一般是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所取,《礼记》上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2023新高考」《贞观政要》(节选)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答案译文(广东六校)
(广东省六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0分)贞观..元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致治之本,惟在于审。
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使官员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
”玄龄等由是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
太宗从之,因谓玄龄曰:“自此倘有乐工杂类术逾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令诸衣冠..以为耻。
”贞观二年,太宗谓右仆射封德彝曰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比来命卿举贤未尝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安寄对曰:“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太宗曰:“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
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德彝惭赧而退。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
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
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
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
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
”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
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
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
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
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后必有太平。
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
公等既不知贤,朕又不可遍识,日复一日,无得人之理。
今欲令人自举,于事何如?”魏征对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且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恐长浇竞之风,不可令其自举。
2021届高考文言实词:文言高频实词 同类词归纳 “高频文言实词”分组练
文言实词干货合集:文言高频实词+同类词归纳 +“高频文言实词”分组练2021高三文言文高频词、同类词归纳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赋税),也可以做名词“税款”。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冒着死罪来禀告您)”,“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你可以把齐桓晋文的事情讲给我听听吗)”。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如:党同伐异。
16.矫:假托,假传。
比如:矫旨,矫诏。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如: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4、谠言:正直之言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官职人物常用词语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重难点11 文言文翻译-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讲与练(新高考附答案和解析)
重难点11 文言文翻译试题1.翻译的总原则是“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
(字字翻译)“达”,要求通顺。
(特殊句式、省略等)“雅”,要求优美。
2.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留、删、补、调、换、增、固定词语。
留:①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朝代、年号、帝号、谥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爵位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②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语法结构,不随意变换词序句序。
删:对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一些虚词,翻译时应删除。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词、有些倒装结构的标志词、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补:文言文中省略句较多,省略主语(尤其是暗换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翻译时将省略内容增添进去,以求句子完整,语意明了。
调:调指句式的调整,尤其是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行调整,使句子畅达。
换:换,即替换,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词语基本上按照“换”的原则进行翻译,这些词语是文言文翻译时做主要得分点。
增:可以理解为组词,古汉语多用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
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
固定词语:古汉语的一些固定词语要有相应的翻译。
如:“所以”“是故”“无以”等。
新高考沿用了两道翻译的考查方式,每道题4分,共8分。
基本上把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变换等方面的知识点考查到。
一、【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文言文阅读李善长,字百室。
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礼之。
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祖起于布衣,知人善任,五载成帝业。
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
法其所为,天下足定也。
”太祖称善。
从下滁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
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
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
《宋史·范仲淹传》(节选)挖空精读翻译
《宋史·范仲淹传》(节选)挖空精读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仲淹,字希文。
少有志操,既长(),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泛通《六经》,长()于《易》。
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文化常识梳理】1、应天府:宋朝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登基即位后,因发迹于"宋州",遂改国号为"宋"。
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以帝业肇基之地(始创基业)升宋州为应天府。
2、【典故“断齑划粥”】范仲淹年轻时,父母早死,生活艰苦,但很好学,据说曾寄住长白山僧舍勤奋读书。
宋僧文莹编撰的《湘山野录》描述他当时清贫的生活情况道:仲淹“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划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jī〕数十茎,啖〔dàn〕之。
(他每天煮二升小米的粥,凉过一夜,粥在钵子里凝结了,第二天,就用刀把粥划成四块,早晚两餐,各取两块;也没有什么下饭的菜,只是切些咸菜,切得长长的,一回切几十根,每顿就吃这个。
)”这就是范仲淹“断齑划粥”的故事。
后来人们就以“断齑划粥”形容节俭刻苦的生活,也说作“长齑冷饭。
3、《六经》:4、举进士第:5、游士:古代从事游说活动的人,如战国时期的说客;泛指云游四方以谋生的文人。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
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
乃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
【文化常识梳理】1、宫掖:宫室;宫廷(掖:掖庭,皇宫中的旁舍)。
《旧唐书·杜如晦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
曾祖皎,周(北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
高祖徽,周河内太守。
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
父咤,隋昌州长史。
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
隋大业中以常调①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
今欲汝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
”遂补滏阳尉,寻弃官而归。
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
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
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
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若大王守籓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
”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
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
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其见重如此。
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
”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
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
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
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赐特依旧。
太宗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
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
寻薨,年四十六。
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
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其后太宗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歔欷令送御馔以祭焉。
明年如晦亡日,太宗复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
杜如晦传
政治、世人与史书三者的紧密结合: 当人物生平事迹与政治相遇,成为了该人物进入历史 范畴的最重要因素,即以政治生涯取代了人物生平。
入唐以来:
太宗平京师: 秦王府兵曹参军 → 陕州总管府长史 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 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 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 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大惊曰:“尔不 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 ——《旧唐书〃杜如晦本传》
新唐书之记杜如晦之弟、叔、及其后人事: 除丰富人物形象之意,则更多在于杜如晦之 政治遗产在其家族之考量,即杜如晦其数代家族 在整个唐史范畴内的兴衰,其核心则是记其族。
则宋修新唐书,以政治世家之兴衰为叙,其 间政治意味更为显著。
如晦与唐
新旧唐书间,杜如晦本传之论赞虽各有 不同,但共同表达的则是“贤君良相,共致 升平”的中国传统的政治理想,亦是杜如晦 之于唐代乃及中国社会之最大的政治遗产。
“有”与“无”
——有关新旧唐书间杜如晦传之猜想
提 纲
一、如晦之先世
二、如晦一生
三、如晦之身后 四、如晦与唐
新唐军, 遂州刺史。”
杜徽
祖
“有名周、 隋间。”
“周河内太守。”
“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 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
杜 如 晦 之 先 世
杜果
父
杜吒
“隋昌州太守。”
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 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尔。” ——《旧唐书〃杜如晦本传》 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谓一人不可总数职, 阴秽讽如晦等。 ——《新唐书〃杜如晦本传》
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 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宝封千三百户。
文言文《新唐书》《资治通鉴》阅读练习及答案(海南文昌2021-2022学年高三下4月考)
海南文昌市部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段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材料一: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
及取天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高祖屡许以为太子。
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
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
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
八月甲子,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节选自《新唐书》)材料二:上校猎城南,太子、秦、齐王皆从,上命三子驰射角胜。
建成有胡马肥壮而喜蹶以授世民曰此马甚骏弟善骑试乘之世民乘以逐鹿马蹶世民跃立于数步之外马起复乘之如是者三。
顾谓宇文士及曰:“彼欲以此见杀,死生有命,庸何伤乎!”建成闻之,因令妃嫔谮之于上曰:“秦王自言,我有天命,岂有浪死!”上大怒,召世民入,责之曰:“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一何急邪!”会有司奏突厥入寇,上乃改容,劳勉世民,命之冠带,与谋突厥。
上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鸠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谮诉世民于上。
元吉密请杀秦王曰:“但应速杀,何患无锌!”房玄龄、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共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庚申,世民伏兵于玄武门。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世民从而呼之,射建成杀之。
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
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
癸亥,立世民为皇太子。
又诏:“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八月,诏传位于太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材料三:立嫡以长,礼之正也。
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
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
《张自新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张自新传》原文及译文赏析第1篇:《张自新传》原文及译文赏析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方简,无文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弱冠,授徒他所。
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
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
与之语,不答。
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
予尝以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张自新传》的原文及译文赏析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方简,无文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黧黑。
最新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览)
最新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览)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
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
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
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
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
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x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x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人物传记高频词汇
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总结1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2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2、(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3、(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4、(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5、(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6、(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7、(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8、(7)太尉:军事首脑。
9、(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10、(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1、(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2、(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3、(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4、(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5、(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6、(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新唐书•杜甫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亲问。
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
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
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崔旰等乱,前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
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意君,人皆怜之。
垃在岳阳。
有集六十卷,今传。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粉,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
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伟,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甫乃厌余。
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来有如子美者。
”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理解及答案《新唐书·杜甫传》阅读理解及答案杜甫,字子美,京兆人。
少贫不自振。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
擢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先,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亲问。
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不复问。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饥,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拾橡粟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
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
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
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
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坟在岳阳。
有集六十卷,今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迨审言以文章显迨:等到 B.先鸣数子先:首先C.罪细不宜免大臣细:小 D.适耒阳:去、往2.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陛下其忍弃乎其正色邪 B.则臣之述作之二虫又何知C.武以世旧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D.为设牛炙白酒难为俗人言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有先人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十一代,但杜甫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在秦州时,甚至要负薪拾橡粟自给。
【诗歌鉴赏】新旧唐书萧传原文翻译
【诗歌鉴赏】新旧唐书?萧?传原文翻译新唐书?萧?传原文萧?,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
九岁,封新安王。
国除,以女兄为隋晋王妃,故入长安。
?爱经术,善属文。
性鲠急,鄙远浮华。
尝以刘孝标《辩命论》诡悖不经,乃著论非之,以为:"人禀天地而生而谓之命,至吉凶祸福则系诸人。
今一于命,非先王所以教人者。
"通儒柳顾言、诸葛颍叹曰:"是足针孝标膏肓矣!"晋王为太子,授右千牛。
即帝位,妃为后,而?浸亲宠,频迁尚衣奉御、检校左翊卫鹰扬郎将。
感末疾,不呼医,曰:"天若假吾余年,因得为遁阶矣!"后闻,责谓曰:"尔亡国后不安小官,而高为怪语,罪不测。
"?复治疾,良已。
拜内史侍郎,数言事忤旨,稍见忌。
帝至雁门,为突厥所围,?谋曰:"夷俗,可贺敦与兵马事,况义成公主以帝女为之。
若走一介使镌喻,宜不战而解。
又众商陛下已平突厥,方复事辽东,故怠不肯战。
愿下诏赦高丽,专讨突厥,则人自奋矣。
"帝从之。
既而主诡辞谓突厥,果解围去。
然帝素意伐辽,又衔?以谋?其机,谓群臣曰:"突厥何能为,?乘未解时乃绐恐我!"遂出?为河池郡守。
部有钞贼万人,吏不制,?募勇敢士击降之,悉捐赀畜赐有功。
又击走薛举众数万。
高祖入京师,招之,挈郡自归,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
秦王领右元帅,攻洛阳,署?府司马。
武德元年迁内史令,帝委以枢管,内外百务悉关决。
或引升御榻,呼曰萧郎。
?自力孜孜,抑过绳违无所惮。
上便宜,每见纳用。
手诏曰:"得公言,社稷所赖,朕既宝之,故赐黄金一函,公其勿辞。
"是岁,州置七职,秦王为雍州牧,以?为州都督。
诏尝下中书,未即行,帝让其稽,?曰:"隋季内史诏敕多违舛,百司不知所承。
今朝廷初基,所以安危者系号令。
比承一诏,必覆审,使先后不谬,始得下,此所以稽留也。
"帝曰:"若尔,朕何忧乎?"初,?关内田宅悉赐勋家,至是,还给之。
新唐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新唐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新唐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①。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②,戒③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④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⑤缣与之。
(选自《新唐书》,有删减)
【注释】①迹接于道,络绎不绝。
②缣(jiān),细绢,可用作货币。
③戒,命令。
④委,放下。
⑤举,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远近慕其行()⑵会里人郑俶欲葬亲()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12.不能体现阳城在当时颇有声望的一项是(2分)
A.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B.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C.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
D.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13. 选文详写的这件事展现了阳城为人的一些特点,以下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博学多才 B.处事公正 C.不畏权贵 D.扶危济困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10.⑴品行/品德(2分)⑵正好/恰巧(2分)
11. 阳城知道了他这样的情况后,把全部细绢都送给了他。
(关键词:其,然,举,与,之)(3分)
12.D(2分)
13.D(3分)。
杜如晦文言文翻译
杜如晦文言文翻译1. 杜如晦京兆万年人也文言文翻译杜如晦,祖籍陕西万年。
武德初年,担任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就被提升为陕州总管长史。
当时秦王府中人才济济,外迂的人也非常多,对此,李世民表示忧虑。
记室房玄龄说:“王府中的幕僚离开得多,这并不值得惋惜。
可是杜如晦非常能干,有见识,是辅佐帝王的良才。
如果您只做一个守住领地的藩王,那么用不着他,可是如果您要统领四海,那么非此人不可。
”太宗从此便对杜如晦以礼相待,视为心腹,经常让他参与密谋。
当时,权力之争激烈,战事很多,每次杜如晦都能为太宗出谋划策,提出良好的建议,令人十分佩服。
后来,他被封为天策府从事中郎,兼任文学馆学士。
在平定太子的叛乱中,杜如晦和房玄龄功劳最大,杜如晦被提升为太子右庶子。
不久又迁任兵部尚书,封为蔡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他担任检校侍中。
贞观三年,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任吏部选事。
他和房玄龄共同掌管朝廷的政务,有关修筑宫殿的规模、典章制度等事情,都由二人商议决定,二人的政绩深得人们的称道,说起当时的良相,人们就会以“房谋杜断”加以赞许。
2. 以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这篇文言文翻译,急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
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
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
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
父亲生病绵延十个月,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不曾脱衣服睡过一次好觉。
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
太宗一见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
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
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申重结合,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
玄龄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
文字简约义理丰厚。
一开始就不用草稿。
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阅读练习及答案资治通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二月,戊寅,以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以尚书右丞魏征守秘书监,参预朝政。
玄龄明达吏事,辅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用法宽平,闻人有善,若己有之,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
与杜如晦引拔士类,常如不及。
至于台阁规模,皆二人所定。
上每与玄龄谋事,必曰:“非如晦不能决。
”及如晦至,卒用玄龄之策。
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
玄龄虽蒙宠待,或以事被谴,辄累日诣朝堂,稽颡请罪,恐惧若无所容。
房玄龄尝以微谴归第,褚遂良上疏,以为:“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
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绅同尤,不可遐弃。
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
”上遽召出之,顷之,玄龄复避位还家。
久之,上幸芙蓉园,玄龄敕子弟汛扫门庭,曰:“乘舆且至!”有顷,上果幸其第,因载玄龄还宫。
癸未,以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
时房玄龄留守京师,有自京师来者,上问:“玄龄何言?”对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但云李纬美髭鬓。
”帝遽改除纬洛州刺史。
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唯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
”乃上表谏,以为:“陛下功名威德亦可足矣,拓地开疆亦可止矣。
今驱无罪之士卒,委之锋刃之下,使肝脑涂地,独不足愍乎!向使高丽违失臣节,诛之可也:侵扰百姓,灭之可也:他日能为中国患,除之可也。
今无此三条而坐烦中国,愿陛下许高丽自新,罢应募之众,自然华夷庆赖,远肃迩安。
臣旦夕入地,傥蒙录此哀鸣,死且不朽!”玄龄之遗爱尚上女高阳公主,上谓公主曰:“彼病笃如此,尚能忧我国家。
”上自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
癸卯,薨。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B.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C.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D.盖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二人深相得/同心徇国/故唐世称贤相者/推房杜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新唐书 唐俭传》《辽史 马得臣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唐俭)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
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
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
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
(节选自《新唐书·唐俭传》)材料二:圣宗即位,皇太后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
上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
及扈从伐宋,进言:“降不可杀,亡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别议。
”诏从之。
俄兼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
时上击鞠无度,上书谏曰:“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东宫,幸列侍从,今又得侍圣读,未有裨补圣明。
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
臣闻唐太宗侍太上皇宴罢,则挽辇至内殿;玄宗与兄弟欢饮,尽家人礼。
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谓至孝。
臣更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道,比隆二帝矣。
臣又闻二帝耽玩经史,数引公卿讲学,至于日昃。
故当时天下翕然向风,以隆文治。
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章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二帝之治,不难致矣。
臣又闻太宗射豕,唐俭谏之;玄宗臂鹰,韩休言之;二帝莫不乐从。
今陛下以球马为乐,愚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钺言之:窃以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
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
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
傥陛下不以臣言为迂少赐省览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也。
”书奏,帝嘉叹良久。
(节选自《辽史·马得臣传》)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傥陛下A不以臣言B为迂C少赐D省览E天下F之福G群臣H之愿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祚,本意指福、赐福,帝位,还指保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
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
隋大业中,预吏部选,侍郎高孝基异之,曰: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
因补滏阳尉,弃官去。
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寻徙陕州总管府长史。
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
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
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幕府。
从征伐,常参帷幄机秘。
方多事,裁处无留,僚属共才之,莫见所涯。
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食三千户,别食益州千三百户。
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进位尚书右仆射。
与玄龄共管朝政,引士贤者,下不肖,咸得职。
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谓一人不可总数职,阴剀讽如晦等。
帝曰: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师合欲以此离间吾君臣邪?久之,以疾辞职,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
会病力,诏皇太子就问,帝亲至其家,抚之梗塞。
薨,年四十六,帝哭为恸,赠开府仪同三司。
及葬,加司空,谥曰成。
手诏虞世南勒文于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
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
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房、杜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如晦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去者虽多,不足吝吝:可惜.B.僚属共才之才:认为有才能C.医候之使道相属属:嘱咐D.及葬,加司空,谥曰成谥:据一生品德行为而评定称号 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杜如晦深受太宗器重的一项是(3分)①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②因表留幕府③总监东宫兵,进位尚书右仆射④裁处无留,僚属共才之⑤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⑥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如晦年轻时有大志,能决断。
在参加吏部预选时得到高孝基的称赞,认为他有栋梁之才。
B.由于得到房玄龄的举荐,杜如晦深受唐太宗重用。
后来担任宰相,出谋划策,制定宪章制度,成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
C.许多同僚对杜如晦的才能十分称赞。
但也有人对他深受皇帝的器重有异议,上书说一个人不可兼任几个职位,暗中讽喻杜如晦等人,受到唐太宗的斥责。
D.杜如晦英年早逝,皇帝非常痛惜。
在他死后加官爵,赐谥号,并且亲自撰文表示哀悼。
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10分)(1)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2)与玄龄共管朝政,引士贤者,下不肖,咸得职。
参考答案1.C2.C3.D4.(10分,每小题5分)(1)大王如果终生守住自己的封地,杜如晦没有什么用处;但想要管理整个国家,放弃杜如晦就没有可以跟你一起建功立业的人。
(得分点:守藩,无所事,经营,共功者,句意)(2)杜如晦与玄龄一起掌管朝政,推举贤能的士子,降没才能的官员的职位,让他们都得到恰当的职位。
(得分点:引,士贤者的定语后置,下不肖,得职,句意)王徽字昭文,京兆人(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光颜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狄仁杰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新唐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赵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高俭字士廉,渤海人(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刘禹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韩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李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王及善,洺州邯郸人(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窦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新唐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新唐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屈突通新唐书阅读答案翻译韦处厚传新唐书阅读答案翻译新唐书王琚传阅读答案翻译新唐书司空图传阅读答案翻译【参考译文】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
年轻时英气勃发,性格豪爽,喜欢读书,自己风流倜傥,胸中怀大志,面对事情能果断。
隋朝大业年间,参加吏部的选拔,吏部侍郎高孝基认为他有大才,对他说:你应当是栋梁之才,有大用,希望保持美好的德行。
于是补授他担任滏阳县尉,杜如晦弃官离开。
唐高祖平定京城,秦王推举杜如晦担任秦王府兵曹参
军,不久外调陕州人总管府长史。
当时秦王府属官大多外调,秦王担忧。
房玄龄说:离开的人虽然多,但不值得可惜,但杜如晦是能够辅佐大王您的大才。
大王如果终生守住自己的封地,杜如晦没有什么用处;但想要管理整个国家,放弃杜如晦就没有可以跟你一起建功立业的人。
秦王大惊说:如果您不说。
我差点失去了他!于是上表把杜如晦留在了幕府。
杜如晦跟随秦王征战讨伐,经常参与谋划机密大事。
当时正值事务多,如晦裁决处理事情没有保留,同僚属官一起认为他有大才,(他的才华)看不见边际。
秦王封为皇太子,被授予授左庶子,升任兵部尚书,进封为蔡国公,食邑三千户,同时食邑益州千三百户。
不久任检校侍中,加任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进位尚书右仆射。
杜如晦与玄龄一起掌管朝政,推举贤能的士子,没才能的官员降职,让他们都得到恰当的职位。
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认为一人不可以执掌几个职位,暗中指责劝谏如晦等人。
唐太宗说:玄龄、如晦不是凭借着以前的功勋提拔的,只是他们的才能可以跟我一起治理天下,师合想要用这来离间吾我们君臣的关系吗?很久以后,因为生病辞去了官职,唐太宗下诏像原来一样供给他俸禄并送到他的府邸,太宗派出的医生和看望他的使者在路途中一个接一个。
恰逢他的病加重,太宗下诏书让皇太子亲自问候,太宗亲自来到他家中看望他,声音哽咽的抚慰他。
死了,享年四十六,皇帝为他哭的非常悲伤,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到他落葬,追加为司空,谥曰成。
亲自下诏书虞世南在墓碑上刻上碑文,让他表达自己对杜如晦沉痛悼念的意思。
在杜如晦担任宰相时,国家刚刚安定,官府体系,规章制度,全都是他和房玄龄两人讨论决定的。
每当在皇帝处讨论事务,房玄龄一定会说:不是杜如晦就没有人可以谋划这件事。
等到杜如晦来到,最终还是用房玄龄的计策。
因为杜如晦长于决断而房玄龄擅长谋划,两人非常了解,所以能同心协力,来辅佐皇上,当世之人说起良相,一定是称赞房杜。
王徽字昭文,京兆人(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光颜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狄仁杰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新唐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赵憬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高俭字士廉,渤海人(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李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刘禹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韩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新唐书·李最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王及善,洺州邯郸人(新唐书)阅读答案附翻译窦群,字丹列,京兆金城人(新唐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新唐书) 阅读答案附翻译屈突通新唐书阅读答案翻译韦处厚传新唐书阅读答案翻译新唐书王琚传阅读答案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