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三大主流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重点知识点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区别: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习得有所不同。
2.共同的习得条件: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都受到认知、社会、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输入假设: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输入来构建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
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1.初始期: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处于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语言规则的不熟悉,需要借助外语教学材料和教师的指导。
2.中期:学习者开始积累语言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但仍然存在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准确等问题。
3.发展期: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个阶段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
4.准母语期: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已经达到与母语相近的程度,几乎能够毫无困难地实现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第二语言习得影响因素1.基础能力:个体的智力、工作记忆、认知能力等对第二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2.学习策略: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也对习得效果产生影响。
3.情感因素:学习者对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感态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习得过程产生影响。
4.环境因素: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影响。
四、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策略1.输出与输入平衡:教师应当提供足够的输入,同时鼓励学习者进行口语和书面的输出。
2.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习者能够在与他人进行互动中提高第二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3.语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来提高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效果。
4.个性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习得情况,并且在实际的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所借鉴。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一、对比分析假说(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代表:拉多定义:第一语言习惯迁移问题。
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负迁移。
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
主张: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重点和难点,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
影响:积极:听说法和是视听法,特别是句型替换练习的理论基础。
消极:根本缺陷——否认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忽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二、中介语假说代表:塞林克基础: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定义: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随着学习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特点:1.中介语在其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2.中介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3.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律尚未完全掌握,所做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
4.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在语音上易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意义:是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
把第二语言获得看做是一个逐渐积累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做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
三、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代表:科德《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反映内在大纲偏误定义: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章绪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指人们在掌握其母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外语来发展其语言水平的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因为它对于个人成长、社会交往和全球化趋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三个主要理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和教育应用等方面,来展开对于该话题的分析和探讨。
第二章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比较在探讨第二语言习得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第一语言习得,并比较其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差异。
第一语言习得是指儿童从出生开始逐渐掌握其母语的过程,而第二语言习得则是指在已经掌握母语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输入、积极参与等手段来学习和使用外语。
相比较于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从学习者的年龄、认知能力、习得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通常来说,成年人学习外语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习得效果与其母语水平相关。
此外,学习者所处的环境、文化背景、语言输入等也会影响其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
第三章第二语言习得的三个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主要关注三种理论:语言输入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语言输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通过接触和使用语言输入来学习和掌握外语。
这种理论强调语言输入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训练。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参与社交交流来学习外语。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过程,通过与他人互动来获得语言输入、反馈和指导,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认知发展理论则从学习者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来考虑语言习得的过程。
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会影响其对语言输入和学习策略的理解和运用,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第四章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除了学习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列举几种影响因素:1. 个人因素。
学习者的年龄、性别、个性、天赋、母语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其语言习得的效果。
2. 环境因素。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在学习一种新语言时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语言的认知、语法、词汇、语音以及语用等方面。
在语言学领域,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来解释和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首先,有一些主流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克拉申的互动式习得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社交互动和交际活动来实现的。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互动和交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使用,从而逐渐习得新语言。
此外,还有斯蒂芬·克拉舍
的监管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监管和处理来实现的。
学习者会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处理来逐渐习得新语言。
在实践方面,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
其中最常见的是语言课堂教学。
在语言课堂中,老师会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材来帮助学生学习新语言,如语法练习、口语对话、听力训练等。
此外,还有语言交换和实践活动。
通过与母语为目标语言的人进行语言交换,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实践和运用新语言。
同时,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旅行等,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融入目标语言的环境,提高语言能力。
除此之外,个体差异也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的年龄、学习动机、学习环境等都会对语言习得产生影响。
因此,教学者需要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
总的来说,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又可以验证和完善理论。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专业的二语习得研究
专业的二语习得研究二语习得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经历的过程和获取第二语言知识的途径。
它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旨在探究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专业的二语习得研究。
一. 理论与方法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理论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理论框架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馈来建立条件反射,而认知理论则强调学习者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对于知识获取的影响。
另外,社会文化理论指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语境参与来实现的。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
二. 影响因素与策略二语习得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背景、动机、学习环境等。
例如,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更容易掌握发音和语法规则,而成年人在词汇和语用方面具有优势。
此外,学习者的背景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到他们对第二语言的学习。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学习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提高二语习得的效果。
第一,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通过参与实际语言使用的场景,学习者可以不断磨练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通过参加语言交流活动、观看外语电影等方式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运用认知策略。
学习者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和策略来加强记忆、理解和应用第二语言。
例如,通过语言分类、联想等方法来提高词汇记忆;通过阅读和听力材料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第三,寻求反馈和纠正。
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需要及时获得反馈,并根据反馈及时纠正错误。
教师和同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给予学习者及时的纠正和建议。
三. 应用与实践专业的二语习得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学术理论层面,也应当与实践相结合,为实际教学提供指导。
教育机构和语言培训机构可以根据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制定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二语习得效果。
首先,教学者应根据学生的二语习得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关注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二语习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模式。
本文将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主要理论模式以及其发展趋势。
一、行为主义模式行为主义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行为主义者提出了语言习得是通过接受刺激和产生反应来完成的理论观点。
斯金纳(Skinner)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模仿和奖惩来习得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行为主义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逐渐被否定。
研究人员发现,语言习得并非仅仅是通过刺激和响应形成条件反射来完成的,还涉及到认知、情感和交际等多方面的因素。
行为主义模式逐渐被认为是过于简单和机械的,无法全面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过程。
二、认知模式认知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另一重要理论模式。
认知模式认为语言习得是基于认知结构和过程的,语言学习者通过不断地接受和加工信息来完成语言习得。
在认知模式中,语言学习者被视为信息处理系统,他们通过认知过程来理解和习得目标语言。
认知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者通过实验和调查来探讨语言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策略,以及这些过程和策略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认知模式还促进了对语言习得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例如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系统和虚拟语言学习环境等。
认知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认知模式倾向于过分强调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认知模式较少关注语言习得的社会和情感因素,无法全面解释语言习得的复杂性。
三、社会文化模式社会文化模式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新兴理论模式。
社会文化模式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来习得目标语言。
在社会文化模式中,语言学习被视为是一种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互动的过程,语言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和参与交际来完成语言习得。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个领域,理论模式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
本文将介绍四个主要的二语习得研究理论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1. 内在语言模式理论内在语言模式理论认为,语言能力是生来就有的,二语习得是一种自然的、内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外界的帮助、干预和指导。
内在语言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诺姆·查姆斯基。
他认为,语言是人类大脑内置的能力,人类大脑中有一种“语音理解器”和“语言产生器”,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只要暴露在语言环境中。
然而,这种理论模式已经被大多数二语习得研究者所否定。
尽管第二语言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但是要想真正掌握语言,仍然需要外界的帮助。
2. 表示性模式理论表示性模式理论认为,二语习得是一个表示性的过程。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需要形成一种心理表征,这种表征代表了语言中的概念、规则和结构。
换句话说,学习者需要从词、短语、句子和语篇中提炼出一些重要的东西,并把它们储存在心理表征中。
表示性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帕尼尼。
他是古代印度语法学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语言学家之一。
今天,表示性模式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二语习得领域。
通过了解表征的结构和特点,语言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二语言能力。
3. 交互式模式理论交互式模式理论认为,二语习得是一个互动和社会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周围的人互动和交流,从中学习语言。
换句话说,二语习得是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和交流过程。
交互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霍华德·加德纳。
他强调了学生与其他人交流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今天的二语习得研究中,交互式模式理论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这种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与其他人交互的重要性,并指导我们在二语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4. 社会心理模式理论社会心理模式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社会环境有关。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探索学习、使用、理解和教授第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在这一领域中,有许多理论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路径和思路。
本文将探讨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以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来介绍传统语言习得理论。
传统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本能的过程,人们在面对语言输入时会自然地习得语言。
这一理论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主要受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
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刺激-响应-强化的过程来实现的,即人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反馈来逐渐习得语言。
在这一理论模式下,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模仿、重复和奖励来实现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这一模式逐渐受到了挑战。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传统语言习得理论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逐渐趋向于发展为认知语言习得理论。
认知语言习得理论充分考虑了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强调了个体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该理论模式认为语言习得不仅仅是通过模仿和奖惩来实现的,更加强调了学习者在接受语言输入的通过思维加工和认知规律的应用来习得语言。
认知语言习得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假设,比如输入假设、产出假设、近似假设等,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并且,在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分支理论,比如交互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社会认知语言习得理论等,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研究视角。
情感情感语言习得理论则从情感情感的角度探讨了语言习得。
该理论认为情感和情感是语言习得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和情感体验会影响其语言习得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情感情感语言习得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者开始从情感情感角度出发,探讨了语言焦虑、情感投入、情感调节等问题,为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思考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思考发表时间:2011-12-23T15:45:00.62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10月下期供稿作者:王红羽[导读] 有从心理学角度讨论的,也有从社会学角度、神经语言学角度、外语教学角度等角度讨论的。
王红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0-0121-02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流派众多,并有多维化发展的趋势。
各种流派观点各异,但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本文主要就其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问题。
关键词:二语习得;流派;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非常复杂,其理论众多,观点各异。
Rod Ellis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书的导论部分,就曾指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向多维化发展,研究的理论来源和研究视角也是各种各样。
有从心理学角度讨论的,也有从社会学角度、神经语言学角度、外语教学角度等角度讨论的。
下文主要探讨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流派的观点及笔者个人的一些问题和见解。
一、普遍语法理论普遍语法理论强调先天的语言机制及语言共同的规律性对语言习得的作用。
Chomsky认为,语言习得是一定的语言经历激发心理器官(即普遍语法)的生长。
语言知识不是学会的,它们是作为核心的普遍语法原则存在于大脑之中,是生物性天赋的一部分,无需学习,也不能违反。
它强调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一种建立语言参数值的过程。
普遍语法理论将第一及第二语言中的语言规律与特性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联系起来去解释习得现象。
这一角度既新颖又有意义。
这一假设力图证实第二语言来自一个独立的语言机制而不是认知系统。
这一理论的优点在于它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建立在了最新语言学理论基础上,重新引起研究者对语言迁移现象的认识及重新评价。
总体来看,这一理论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普遍语法理论强调语言的共性,但是语言是有个体差异的,语言也是在变化之中的,所以语言的相关性能很好地预示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似乎不太可靠。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
一、对比分析假说(行为主义:刺激强化形成习惯)代表:拉多定义:第一语言习惯迁移问题。
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负迁移。
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
主张: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重点和难点,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
影响:积极:听说法和是视听法,特别是句型替换练习的理论基础。
消极:根本缺陷否认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忽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二、中介语假说代表:塞林克基础: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定义: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随着学习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特点:1、中介语在其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2、中介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3、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律尚未完全掌握,所做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
4、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在语音上易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意义:是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
把第二语言获得看做是一个逐渐积
累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做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把语言习得过程完全等同于文化适应过程,把文化适应理解为对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未必全面。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摘要】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通过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旨在深入探讨不同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语言习得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机制实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的认知过程在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文化理论将语言习得视为社会文化实践的一部分;交互主义理论强调语言习得是在社交互动中发生的。
本文还探讨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包括跨学科研究、技术手段的应用等。
二语习得研究在不同理论模式的指导下不断取得新成果,未来仍有许多发展空间等待探索。
【关键词】二语习得研究、理论模式、发展趋势、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交互主义理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总结成果、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习得研究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语言习得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背景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对于二语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强调语言学习是一种习得积累的过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达到语言能力的提高。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开始转向关注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探讨语言习得的内在规律和机制。
社会文化理论的兴起则使研究者开始关注语言习得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强调语言习得是与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
交互主义理论更是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通过互动和交流获得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使用和交际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这些不同的理论模式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引领着二语习得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这一部分将对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模式和历史发展做一个简要的概述,为之后的内容展开铺垫。
1.2 研究目的二语习得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变化和发展,以揭示二语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不同理论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二语习得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二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语习得三大主流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222 -校园英语 /二语习得三大主流理论的比较与分析四川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王玲【摘要】二语习得主要研究学生在习得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其他语言。
关于该研究主要有三大理论,即强调环境在塑造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环境论,重视学生先天特性的先天论,以及把学习者的内在特性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论。
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相互作用论为二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即语言学习的内因和外因应当同时并重。
【关键词】二语习得 环境论 先天论 相互作用论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涉及许多相互关联因素的复杂过程,它研究的是学生在习得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其他语言。
到目前为止,关于二语习得研究主要有三大派别,即强调环境在塑造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环境论(Environmentalist Theories),重视学生先天特性的先天论(Nativist Theories),以及把学习者的内在特性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list Theories)。
这些理论为人们加深对二语习得的认识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视角,下面是本文对这些理论的简要探讨。
一、二语习得三大主要理论1.环境论。
环境论认为环境因素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联结主义和文化适应模式等理论在讨论二语习得时都非常重视环境的作用。
行为主义(Behaviorism)认为语言学习是模仿、练习、反馈和习惯形成的结果。
根据行为学家的观点,所有的学习都是以同样的过程进行的。
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形成文字和物体或事件之间的“关联”,通过重复强化这些关联经验。
学习者模仿正确就会获得鼓励,或收到反馈以纠正他们的错误。
行为主义者把二语学习者视为“语言生产机器”,而语言环境则被看作是关键的决定因素。
联结主义者(connectionists)也把二语习得大部分归因于环境的作用,而不是学习者本身固有的内在能力,并主张人与生俱来就是很简单的学习力,没有任何具体的语言结构。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是指个体在母语习得之后,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过程。
这一领域涉及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旨在探究学习者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有效地习得第二语言。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
通过刺激-反应机制,学习者对环境中的语言输入做出反应,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在教学中,这一理论强调模仿和重复练习,如语音训练和句型操练,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
学习者需要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
在教学上,认知理论倡导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策略训练,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语言。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社会互动和文化参与的结果。
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掌握语言。
这一理论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提倡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和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语言能力。
输入假说输入假说由斯蒂芬·克拉申提出,主张学习者通过理解略高于当前水平的语言输入(i+1)来习得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这意味着教师应提供足够多的可理解输入,如听力和阅读材料,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输出假说输出假说由梅瑞尔·斯温提出,强调语言产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学习者通过尝试使用目标语言来检验自己的假设,并通过反馈进行调整。
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和写作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应用实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论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可以设计模仿练习;根据认知理论,可以设置问题解决任务;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根据输入假说,可以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根据输出假说,可以安排演讲和写作作业。
二语习得通俗讲解_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和误区分析_漏屋_精简速览版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分析(漏屋)一、理论篇克氏理论:“二语习得”概要12岁以下的儿童到了国外环境.无论基础.只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每天几小时.外语就讲得非常流利了.和当地人几乎一样好.没有一点口音。
其实掌握母语也只用了这么长的时间。
研究表明.儿童是“习得(acquisition)”外语.获得过程是:猜测 > 形成条件反射 > 建立语言区 > 实现语言思维。
成人是“学得(learning)”外语.过程是:记忆 > 记忆区 > 知识。
克拉申(Stephen.D.krashen)认为:语言的掌握.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在“可理解的”真实语句发生(即我们前面探讨的有效的声音.也就是可以懂意思的外语)下实现的;都是在放松的不反感的条件下接受的;它不需要“有意识地”学习.训练和使用语法知识;它不能一夜速成.开始时会比较慢.说的能力比听的能力实现得晚。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针对以上语言实现的特点来设计的。
他的理论由以下五大支柱组成.被他称为五个“假说”。
五个假说不分先后.分量不同.下面一一说明:1.“习得-学得”差异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成人是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途径逐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的。
第一条途径是“语言习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第二条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习得的结果是潜意识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结果是对语言结构有意识的掌握。
该假设认为.成年人并未失去儿童学语言的能力。
克拉申进一步指出.如果给予非常理想的条件.成人掌握语言的能力还要比儿童强些。
而别人在旁帮你纠正错误.对你的语言掌握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2. 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这一假设认为.无论儿童或成人.语法结构的习得实际上是按可以预测的一定顺序进行的。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主要探讨非母语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规律。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四个主要的理论模式,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模式、认知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和社会文化模式。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这些理论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早阶段,它主要关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外部刺激和反馈。
根据行为主义模式,学习者通过重复和模仿等方式,逐渐习得语言能力。
行为主义模式忽略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内在规律,因此受到了批评。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模式逐渐兴起。
认知模式强调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和思维活动。
学习者通过构建意义和理解语言规则来习得语言。
认知模式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记忆和认知过程等方面,探讨二语习得的内在机制。
尽管认知模式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它忽略了社会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社会互动模式强调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和对话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性。
社会互动模式认为,学习者通过与母语者或其他学习者的互动,获得输入和反馈,从而促进语言习得。
社会互动模式借鉴了社会学和语言社会化理论的观点,将语言习得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
社会互动模式强调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参与度和对话能力。
社会文化模式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发展方向,它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背景。
社会文化模式认为,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融入社会文化,获得语言能力。
社会文化模式关注学习者的身份认同、意义构建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重点从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和语用交际。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不仅需要学会语法结构,还需要掌握语言功能和运用技巧。
研究方法从实验室研究转向自然环境中的研究。
实验室的研究虽然能够控制变量,但与现实情境有一定的差异。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 语言得理论
1.1. 自然得理论
自然得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得过程类似于儿童研究母语的过程。
它强调通过暴露于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交流和接受反馈来培养语言能力。
这种理论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与母语者的互动来获得正确的语言输入。
1.2. 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得是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它强调了社会互动对于语言得的重要性,尤其是与社区成员之间的参与和合作。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得需要通过参与实际的交流和语言应用来获得。
2. 心理得理论
2.1. 认知心理理论
认知心理理论认为,语言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它关注个体内部的认知机制和处理过程,如记忆、注意力、推理等。
这种理论认为,通过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和分析,个体可以逐渐掌握第二语言。
2.2.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的社会性。
它认为语言得不仅仅是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还需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语言行为来研究。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互动和社会认知对于语言得至关重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每个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解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设计。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致力于探讨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为语言教学和语言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四个重要的理论模式,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和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理论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早期理论模式之一,它强调通过重复和强化来促进语言的习得。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语言学习是一种习得行为,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和奖惩来掌握第二语言。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行为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语言教学方法上,例如重复教学、奖惩机制等。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地位逐渐被认知心理学所取代。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认知结构和信息加工等。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语言习得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思维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认知心理学理论促进了语言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通过任务型教学和语言输入法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认知心理学理论还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眼动追踪技术和脑成像技术在研究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应用。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语言习得的影响。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语言习得是一种由社会文化因素塑造的活动,学习者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得语言能力。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社会文化理论引领了语言习得环境的设计,例如提倡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言教学和学习。
社会文化理论还推动了语言教学方法的变革,例如强调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根据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语言习得是一种非线性、自组织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实现语言习得。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促进了对语言习得过程的整体性认识,提倡从动态、整体和非线性的角度研究语言习得。
二语习得“三大假说”与任务型教学-精选教育文档
⼆语习得“三⼤假说”与任务型教学-精选教育⽂档⼆语习得“三⼤假说”与任务型教学1.引⾔任务型语⾔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第⼆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重要的语⾔习得模式和外语教学理论成果。
它以完成具体任务的欲望为动⼒,以⽤语⾔做事作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任务成果体现教学的成效。
⼆语习得指的是“在⾃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门语⾔的过程”。
就学科教学来说,任务型教学作为第⼆语⾔教学途径,⼆语习得研究对其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任务型教学借鉴了⼆语习得“三⼤假说”的基本理论,对⼆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式,建构了⾃⼰第⼆语⾔教与学的理论框架。
2.“任务”的界定任务型语⾔教学中最关键的概念是“任务”。
能否正确理解并实施任务型语⾔教学,很⼤程度上取决于对任务的本质及特征的认识。
Nunan(1989)认为任务是⼀项必须涉及语⾔的活动,它的整体⽬标是激发学习者使⽤所学的语⾔,所以应该是以语⾔“意义”为中⼼的。
Ellis(2003)给任务下的定义很简单,却指出任务最本质的东西,“任务是那些主要以表达意义为⽬的的语⾔运⽤活动”。
不涉及真正意义交流的活动,不能称为任务。
任务型活动不同于⼀般的课堂练习活动,它侧重于对学⽣完成交际任务能⼒和策略的培养,是有意义的交际性活动,⽽不仅仅是⼀种机械性的语⾔操练。
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的语进⾏的有交际⽬的的活动,在“⽤语⾔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是⼀种互动的过程。
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尽⼒调动各种语⾔和⾮语⾔资源进⾏“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的。
任务往往有⼀个⾮语⾔的结果,衡量⼀个任务是否成功,要看这个任务有没有⼀个结果。
3.⼆语习得“三个假说”与任务型教学任务的作⽤在于提供语⾔的输⼊和输出加⼯,这对于语⾔习得是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习得三大主流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作者:王玲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5期
【摘要】二语习得主要研究学生在习得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其他语言。
关于该研究主要有三大理论,即强调环境在塑造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环境论,重视学生先天特性的先天论,以及把学习者的内在特性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论。
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相互作用论为二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即语言学习的内因和外因应当同时并重。
【关键词】二语习得环境论先天论相互作用论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涉及许多相互关联因素的复杂过程,它研究的是学生在习得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其他语言。
到目前为止,关于二语习得研究主要有三大派别,即强调环境在塑造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的环境论(Environmentalist Theories),重视学生先天特性的先天论(Nativist Theories),以及把学习者的内在特性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list Theories)。
这些理论为人们加深对二语习得的认识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视角,下面是本文对这些理论的简要探讨。
一、二语习得三大主要理论
1.环境论。
环境论认为环境因素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联结主义和文化适应模式等理论在讨论二语习得时都非常重视环境的作用。
行为主义(Behaviorism)认为语言学习是模仿、练习、反馈和习惯形成的结果。
根据行为学家的观点,所有的学习都是以同样的过程进行的。
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形成文字和物体或事件之间的“关联”,通过重复强化这些关联经验。
学习者模仿正确就会获得鼓励,或收到反馈以纠正他们的错误。
行为主义者把二语学习者视为“语言生产机器”,而语言环境则被看作是关键的决定因素。
联结主义者(connectionists)也把二语习得大部分归因于环境的作用,而不是学习者本身固有的内在能力,并主张人与生俱来就是很简单的学习力,没有任何具体的语言结构。
他们认为学习者通过接触成千上万的语言例子,最终学会逐步建立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
因此,语言输入被看作语言知识的主要来源。
Schumann 提出文化适应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
文化适应是由学习者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社会和心理距离的程度来确定。
社会和心理距离通过确定学习者与目标语的接触量,以及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接受程度来影响二语习得的效果,即第二语言习得取决于
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接触、适应、接受和趋同程度。
因此文化适应模型是通过简单地在输入(语言环境)和学习者想要获得的语言基本使用功能来解释二语习得。
2.先天论。
先天论认为语言习得,包括第二语言习得,是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的产物。
他们的观点是既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能够了解和掌握某种语言规则,而这种规则却是他们无法从接触到的语言输入中获得的,那么这种规则只能来自于人类大脑中固有的语言习得机制。
先天论者认为,足够语言输入并不能完全满足语言学习产生的条件,输入仅仅被看作是激活内部机制的刺激。
Andersen认为二语习得是两个普通力量的结果,即本土化(nativization)和异化(denativization)。
本土化包括同化(assimilation),即学习者输入符合自己内在的二语习得体制。
学习者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建构假设从而简化学习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者“内部机制”发挥的作用较大。
乔姆斯基及其支持者认为,遗传基因赋予人类普遍的语言知识。
假如没有这种天赋,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习得都将是不可能的。
乔氏认为,儿童头脑中存在着一个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
例如,只要营养和运动练习足够,每个孩子都能走路,语言习得也是如此,不是刻意教会的。
语言输入被看作是一个触发器来激活先天的知识。
虽然乔姆斯基并没有具体阐述他的理论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普遍语法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角。
因此,先天论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内在因素。
3.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试图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先天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来阐释二语习得的本质。
学习者的内部机制决定和影响语言的输入。
他们认为学习者需要的并不一定是简化的语言形式,而是有机会与其他发言者进行互动,通过这样引导他们彼此明白相互间的交流内容。
同Krashen的综合输入理论一样,谈话内容的适当调整可以促进理解。
因此,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学习者如何在交流互动中获得关于语言的新知识。
相互作用论主要以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主张的建构主义为基础。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内外因的相互作用。
因此该理论认为二语习得是主体因素与客观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环境论和先天论不同,相互作用论试图结合二者的某些观点来阐释语言学习的本质。
二、关于三种理论的比较
对于以上三种二语习得理论很难断定哪个最完美,因为每一个理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环境理论强调语言环境,即刺激和反馈两方面很重要。
一些学者对此提出疑问,主要是因为它无法解释语言习得中一些更加复杂的语言现象。
至于先天论,它最大限度地减弱了语言环境的作用,并主要通过学习者的内部处理机制来阐释语言习得。
这种观点的批评者认为,仅仅知道知识的最终状态是不够的,我们应更关注达到这一状态的步骤和过程。
最后,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的发展是与生俱来的内部机制和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语言习得来源于学习者和他的对话者的协同努力,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
然而,相互作用论的反对者认为,有很多学习者需要知道的东西是单纯的输入无法满足的,并且其对学习者实际上是如何学习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在笔者看来,与前面两种理论相比,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显然更具说服力。
毫无疑问,二语习得要依赖输入和学习者吸收这些输入,然而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论还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输入的内化吸收,以及融入到已有的中介语体系中。
简而言之,环境论和先天论缺少的是对环境和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解释。
所以笔者认为,相互作用论的观点相对较全面,原因在于它结合了前两种理论的优势,同时重视了外部因素(语言环境)和内部因素(先天机制)两方面。
这与哲学的观点也不谋而合,即事物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外因是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只有同时考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我们才能在语言习得中获得良好效果。
例如,有些人留学欧美国家后,其英语口语通常会有很大进步,他们的语音和语调会更地道。
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这是难以实现的。
当然,也有一些曾留学海外的人,归来后语言没有明显进步。
为什么呢?这可能要归因于其先天机制——语言学能(language aptitude)。
语言学能一般是指人们学习第二语言时所呈现的相对稳定的专门能力倾向,这种能力不包括智力、兴趣和动机等其它变量。
它在我们的语言习得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例如,笔者本科学习期间班上有一个来自江苏的同学不到半年的时间就会讲一口流利的重庆方言,标准程度几乎可以和本地人媲美。
而同等环境条件下,班上其他来自外省的同学在讲重庆方言时却无法达到如此好的流畅度。
因此,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下,具有较高语言学能的学习者在语言习得方面会更加轻松和顺利。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三大主要理论,即环境论、先天论和相互作用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二语习得的本质和过程。
虽然相互作用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相对全面的观点显然比前面二者更具说服力。
同时,它对于我们改进外语教学也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如把提高语言输入的数量与质量(外部因素)和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内部因素)二者并重。
因此,就目前来看,相互作用论是用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相对比较理想的理论。
参考文献:
[1]Lightbown,Patsy M.and Spada,Nina.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陈红平,刘维.文化适应模式与中国人的二语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31).
[3]Ellis,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4]莫琼.二语习得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