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浅谈如何在一年级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情操
美术老师教师心得体会
美术老师教师心得体会(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美术老师教师心得体会美术老师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美术其实是一种文化学习,老师们需要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要陶冶学生们的情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陶冶审美情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陶冶审美情操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新时期教育大纲的时代要求。
因此,通过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到处存在着美与丑、对与错的对比。
学生的情感天真,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自己内心的理解和渴求。
但由于他们质朴,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缺乏理性的认识,所以在美术课堂的审美引导极其重要。
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
如果在课堂能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悟,感受美的真谛。
一、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爱好的老师,如若使学生喜欢美术课堂,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入手,因此老师要经常跟学生互动,同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美术作品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要加以赞赏,鼓励他们。
带学生去科技馆或美术馆。
让他们了解那些艺术品以及艺术大师的成就,可以激发学生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另外,可从学生的不同爱好意向出发,从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绘画人物,那就在人像绘画对其进行引导;有些学生喜欢画山水画,那就在山水画方面鼓励他,帮助他。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观察和判断美的能力。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对美的感受也不尽相似,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学生,他们的审美感受力,仅仅是通过眼睛输入大脑的直接反应,他们缺少一定的观察,由此也少了一分判断。
因而,当学生在美与丑、对与错的对立事物中意识模糊时,老师则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判断和向往。
为此,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观察静态美到观察动态美,从观察自然美到观察社会美,从观察外在形式美到体验内心精神美,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小学美术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令人不太满意的地方。
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程式化,教材处理简单化,课堂气氛异常沉闷,教学结构单一,教学语言平淡,作业内容呆板等等。
怎样让美术课既富有浓郁美感又具有育人功能呢?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合理创设课堂气氛,优化组合课堂教学结构,讲究教学语言艺术,精心设计作业形式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处理教材许多美术教师认为,小学美术课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学习绘画技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爱国热情,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仅侧重于讲授绘画的方式方法,而忽略了教材的艺术性处理。
对教材的处理也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上,也就是将课本上的学习内容演变成自己的教学流程,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
其实,教材的处理应在遵循课堂教学总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发挥教师的独创性,对教材进行特殊性处理和艺术性加工。
二、营造课堂气氛美术课和其它科目相比,有其独特性,是属于一门轻松愉快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相互传递是全方位的。
因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必须不断地进行多向交流。
当这种交流传递形成良性循环时,学生的个性就能得以充分展示。
教学双方也随之产生良好的效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努力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愉悦心理,掌握各种美术技能。
即使有些同学美术基础功底比较差,但只要我们用赏识的目光、鼓励的言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就能让学生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并能转化成进步的动力,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优化教学结构课堂结构最优化,是指正确处理课堂教学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时间分配得当,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育美陶情 ——摭谈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操的陶冶
育美陶情——摭谈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操的陶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是美术课程的首要价值。
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感情的载体,而美术特有的直观形象与符号最容易唤起人们的情感体验。
情感性同样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质,它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更重要的是,美术课程本身就直接培养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即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在近几年的美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摸索了几条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的教学思路,略加缕述。
一、发现自我空间激发审美情趣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学生对自己经历过的事物的亲切感更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探索发现,并能够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发现美、创造美。
例如,我们学习《春天的畅想》一课,我把学生领到村边的田野(我校地处农村),让学生尽情地去观察、去发现,学生们就像出笼的鸟儿一下子飞回到自己的天地中,饱览着春天熠熠的新色;品嗅着春风和着花香的自然芬芳;聆听着嫩芽枝头欢快小鸟的歌唱,正应了王夫之的名句“景以情合”。
他们发现着美、感受着美,并激动着,用自己的画笔将这些美记录下来。
于是蓦然感悟:美就在自己身边。
在《基础图案》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将家中有装饰图案的衣服、沙发靠垫、桌布等家居装饰物带进课堂,课堂上学生展示着自己家的装饰物,探讨着这些装饰物的图案和色彩,进而延伸到它们的装饰效果,学生们拿着自己家的东西,亲切、自信而又略带满足感的分析着,在这样亲和的氛围中,我们探讨出图案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组合方式,也探讨出了装饰图案色彩的组合规律,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
因此说,在学生自己的生活空间里为学生营造课堂情景,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二、走进文化情境寻求多元美感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所依托的文化情境、条件。
著名的理论学家贡布里希将情境作为正确解读图像的三个变量之一。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美术教育,能够启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那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美术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条件之一。
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美术教室的布置,使其成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
美术教室里可以摆放一些学生的作品,或者是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室的墙壁上可以张贴一些美术作品或者是一些美术知识,供学生观看学习。
美术教育环境也包括生活环境,学校可以在学校周边或者是校园内设置一些艺术品,如雕塑等,使学生在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艺术,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
二、注重情感体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教育是一门情感的教育,学生在创作和观赏艺术作品时,应该能够体验到美的情感和内涵。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感性的艺术作品或者是艺术故事,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在创作中,学生也应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他们在艺术中找到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注重观察和感知观察和感知是审美的基础。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写生,或者是在教室内观察一些具体的事物,如水果、花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事物的形态、颜色和结构。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赏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去感受作品所表现的美和意境。
通过观察和感知,可以让学生对美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样化的艺术体验。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等。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从而培养他们对不同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希望对美术教师有所帮助。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美术课堂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因此,我们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理想场所。
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能力。
通过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
同时,我们还需要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注重艺术教育的综合性美术课堂应该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互融合,实现艺术教育的综合性。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学习诗歌赏析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在科学课堂上可以通过绘画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我们可以使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美术知识。
四、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美术课堂不仅仅是画画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和创作思路。
通过观摩和分析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德和品质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德和品质。
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情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注重品格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良好品质。
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美术课堂的教学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创作。
同时,我们还需要鼓励学生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特分享给大家。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美术创作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我通过设置观察练习和写生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细致描绘。
例如,我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观察一些自然环境中的景物,让他们注意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特点,然后再进行简单的素描练习。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细致认知。
二、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材料供学生选择和运用。
在创作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发散思维,突破常规束缚。
例如,在进行画面构图时,我会鼓励学生不拘一格,鼓励他们尝试与众不同的构图方式,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三、开展美术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和自信心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与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作品,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技巧。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是非常重要的。
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具。
例如,在教学色彩运用时,我会使用色彩轮和色彩示意图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知识。
在教学绘画技巧时,我会提供一些绘画步骤和技巧的示范,教学生们如何进行绘画。
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五、关注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点,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导言: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美术教学,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张贴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美的元素。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进行艺术创作。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题材,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独特创意。
三、注重学生的观察力培养观察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生活动,让他们观察和感受自然界的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艺术作品,分析其中的构图、色彩和细节等要素。
通过这些观察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度。
四、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艺术创作不仅仅是观察和模仿,更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绘画交流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赞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他们学会通过艺术作品传递自己的内心世界。
五、注重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品鉴赏活动,让他们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通过这些欣赏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鉴赏力。
六、注重学生的批判能力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美术教学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那么,美术教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提供多样化的艺术素材美术教学的第一步,在于为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艺术素材。
教师们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
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力量。
通过接触和欣赏艺术作品,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喜爱,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注重观察力的培养艺术创作的基础离不开对事物的观察。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通过绘画、写生等形式将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出来。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朵花,并试着描绘花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细节的敏感性,从而增强审美情趣。
三、鼓励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作任务,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艺术创作。
例如,让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制作一幅画,或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进行绘画。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四、开展绘画技巧的训练除了培养审美情趣,美术教学还应该注重小学生绘画技巧的训练。
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基本技巧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从画线开始,让学生学会掌握直线、曲线和波浪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
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绘制基本的几何形状和颜色的运用等。
通过这样的技巧训练,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
五、培养艺术欣赏的习惯审美情趣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培养艺术欣赏的习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是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更是美术课程价值的具体体现。
所以,为了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也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展示美术课程的价值,陶冶学生的情操,以使学生在轻松、高效的美术课堂中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小学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美术课堂关注的仅是学生“画”的技巧的培养和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低,根本不利于美术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
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陶冶学生的情操,如何展现美术教与学的价值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美术课堂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情感的培养所谓的情感中包括:爱国主义、亲情观念、环保意识等等,这些都是情感中所体现的,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来对学生的道德感进行培养,进而,在展现美术课程的存在价值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有意识的借助恰当的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画人像》时,由于这是一堂写生课,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肖像画的画法。
但是,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何陶冶学生的情操呢?在本人看来,我们可以以“解放军”这一人物形象为例,引导学生进行画人像活动。
首先,借助直观教学法来让学生对“解放军”这一人物形象有所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张张不同形象的解放军,比如:在抗洪第一线的解放军、泥潭训练的解放军、冲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解放军、抗击雪灾的解放军等等,一张张图片不仅向学生展示了解放军的形象,并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传递解放军不畏艰辛的精神等等,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对自己所想到的解放军叔叔进行描绘下来。
从美术课堂中培养孩子审美情操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从美术课堂中培养孩子审美情操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2023年,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美术课堂中,除了学习基础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操。
以下是我在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中的总结和思考。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是美术课堂中最重要的一环。
只有创设一个舒适、安静、富有创造性的环境,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教室环境的布置我将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空间,墙上挂着孩子们的作品和名人名言,墙边还有一些美术书籍和工具。
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2、严格的纪律要求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我的纪律要求比较严格。
我会要求孩子安静、认真听讲,不允许随意走动或者喧哗。
在这样的纪律要求下,孩子们更容易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3、鼓励和赞扬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勇于尝试、敢于表达,同时在他们做出好作品时给予及时的赞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影响孩子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我的教学方式比较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
1、讲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我会采用讲授的方式,让孩子们明确学习目标和方法。
同时我会引导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学会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方向。
2、展示展示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我经常会在课堂上展示优秀的作品,让孩子们从优秀作品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3、讨论美术教学中,通过讨论能够让孩子们在交流中理解和吸收知识。
我会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美术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实践操作。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孩子们才能够真正地掌握技能和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会让孩子们亲手实践,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到乐趣与成就感。
同时,为了提高实践操作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充足的绘画材料优质的绘画材料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必要条件。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指学生在接触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从中获得艺术欣赏和审美能力的过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
第二,创设艺术氛围。
艺术氛围是指创造有利于学生接触艺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美术角落,陈列学生的作品和一些艺术品,为学生创造一个艺术氛围。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活动和比赛,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从艺术作品中发现美的元素和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使学生在思考中培养审美情趣。
第四,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活动。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活动,可以增加学生接触艺术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艺术造诣。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美术创作比赛、美术作品展示等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美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第五,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的魅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
第六,鼓励学生广泛涉猎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类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培养他们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阅读艺术相关的书籍等方式,了解和欣赏各类艺术作品,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
第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
美术一年级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有幸担任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已有半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见证了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成长与变化。
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美术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美术教学中,我深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方法:1.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美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2. 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如绘画、手工、欣赏等,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在美术创作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欣赏美、感受美。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1. 注重示范。
在教授绘画技巧时,我亲自示范,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绘画步骤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 适当引导。
在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时,我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绘画水平。
3. 鼓励实践。
在课堂上,我鼓励孩子们多动手实践,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作为教师,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1. 了解学生。
在教学中,我努力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2. 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我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取得进步。
3. 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个人创作,更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1. 举办团队绘画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分析
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老师应该发挥领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鼓励和促进,让学生从审美情趣中显示潜力,让他们明白美术作品不是仅仅靠写写画画而已,而是更能表达出艺术家的高超审美情趣和情感之余。
首先,应引导学生从实践中领悟审美情趣。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本着诗意与感悟,自主创作,从自己的绘画瞬间中体会审美情趣的源头。
其次,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应开展不同的交流合作活动,倾听学生的看法,让学生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交流想法,由实践总结准则,从而加深学生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再次,在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学生自然的审美情操,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感,自主从中找寻不同色彩和抽象构图,从而更好地去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和审美理解。
最后,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接受艺术文化熏陶,让学生能现场的见证创作完整的美术作品,从而更好地学会审美情趣的分析和体会。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以上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年级美术优秀教学心得随笔5篇
一年级美术优秀教学心得随笔5篇美术学科已经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综合性的变化。
新的学期,在现有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深入地进行。
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结合生活中的艺术,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采用学校提出的三段式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现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我只担任高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鉴赏赏,绘画,工艺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①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②课堂教学活动。
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
四、教材分析处理:1、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经验总结
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经验总结2023年,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年的教学。
在这一年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一年级的孩子们是如此纯真、可爱,也是如此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对广大教育者有所启发。
一、建立良好的关系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开始,是孩子走入学校大门的第一步。
对于他们来说,学校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
因此,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孩子们对我和这个学校产生信任和依恋。
在每一堂课开始前,我都会打招呼,问候每一个孩子,并认真倾听他们的小故事。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快地获得孩子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关注和认可。
二、注重情感教育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把重点放在情感上,让孩子们去感受、去体会。
例如,在教学绘画的时候,我会使用诸如“温柔”、“细心”、“友爱”、“和谐”等词汇,来描述他们的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追求。
三、激发创意和想象力一年级的孩子们往往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提供更多的自我表达的机会。
例如,在绘画课上,我会要求孩子们自己想象并绘制一幅他们心中的梦境。
在我的指导下,他们会勇于尝试,画出一些惊人的作品。
这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能够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
四、注重个性化教学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和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考虑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做到针对性教学。
例如,在线条课程中,我会提供多种不同的练习方式,让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
这样的个性化教学,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美术教学,需要我们注重情感教育、个性化教学和创新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围绕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展开探讨。
一、注重情感体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注重情感体验。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形象的再现,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
通过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体验到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二、激发想象力想象力是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因素。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和观赏美术作品时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可以引导学生在观赏一幅画作时,让他们想象画中人物的故事,或者想象自己在画中的场景中会发生什么故事。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创作和表现,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创作来感受美术的魅力。
可以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手工创作,或者让他们在户外写生,感受自然景物的美丽,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美术作品所传达的美的意蕴,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注重艺术教育的系统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教育的系统性。
学生需要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才能够真正领略到美术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
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经典的艺术作品,让他们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从而开拓自己的审美视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趣是人们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是一种对美的意识和鉴别美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美术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情感的表达,而对美的感受则需要学生对情感的敏感和表达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画展、观看优秀美术作品的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从感官上进行美的体验,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设计和组合等活动,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保持对美的热爱和创作的积极性。
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注和认知。
美术作品常常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注和认知也是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描绘身边的自然景物,了解不同地域的人文特点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和认知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美,从而培养他们对环境的敬畏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注和认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懂得欣赏和创造美。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趣陶冶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趣陶冶摘要: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价值,首先指出美术教育要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情趣陶冶极为重要,对小学生进行情趣陶冶极副操作性,只要注重好陶冶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就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情趣陶冶可操作性角色定位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大都只注重学生的美术技能的习得,而忽视或轻视他们的良好的情趣的陶冶。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关于美术课程的价值的第一条就指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趣陶冶已不容轻视。
一、在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情趣陶冶的重要性情趣包含性情、感情、兴趣、志趣等内容。
儿童的情趣既有天性的童趣,又有后天习得性的社会情感和各种学习兴趣及理想、志趣。
我们理解的情趣陶冶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有情趣的活动。
因此,情趣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追求人格健全,提高综合素质的情感教育。
它要求整个美术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的潜能开发,是社会适应能力的早期培养。
情感理论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性学习的关键时期。
”这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时,不仅能产生积极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
因此,我们在情趣陶冶的探索时,十分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指对事物运行结果的兴趣。
我们对本校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问及“喜欢不喜欢美术课”时,其中有98名学生表示“喜欢”,当问及他们“为什么对美术学科感兴趣”时,他们的回答依次是①美术课轻松、活泼;②美术是一种艺术,美术课在传播艺术;③美术课上教师的范画有艺术性;④美术课能陶冶人的情操;⑤学美术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一年级美术教学体会
一年级美术教学体会
作为一年级美术教学的老师,我有以下一些体会:
1. 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喜欢用手去创造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愿意尝试新的艺术技巧和材料,对美术作品充满了热情和欣赏力。
2. 需要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美术,他们的基本技能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如画线条、填充颜色、剪纸等。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在绘画技巧上得到提高。
3.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尽管一年级的学生的绘画技巧还不够完善,但我们要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
通过自由创作,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画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画出自己眼中的世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创设艺术氛围和展示平台。
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我们可以创设艺术氛围,如装饰美术教室、举办美术展览等。
同时,我们也要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一年级的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论文之浅谈如何在一年级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情操
这学期因为学校工作需要,我接手了一年级美术教学任务。
同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体会到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而且要美化学生的心灵。
我正在从以下方面进行实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今的小学生被称之为“小皇帝”,就是因为被家长宠爱,从小养成为
所欲为、不讲民主、不尊重他人的坏习气。
因此,教师不但要敢于接受学生正确的意见,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且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从而培养学生从小讲民主的健康心态。
“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是新课标确立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之一。
其中蕴含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表现与创造。
我们时常会觉得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扮演着既是“美的使者”又是“丑的化身”。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在日常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美的小天使。
针对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我通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他们的日常行为。
美术课后的场景是令老师头疼的,凌乱的地面,天女散花的纸张……有时只有几个女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收拾着。
看着这样情形,我在教学时故意穿插几个环节来引导怎样讲究卫生,自己的事要自己完成等等,学生在我的启发下现在习惯正逐步变好了。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美术课得不到学校、家长、甚至是孩子们的重视,美术教师也就无所谓了。
特别是在小学,教师在美术课中放任自流的现象很普遍。
但是经过实际课堂教学以后我觉得,美术对孩子们来说是是非常重要的将会影响他们一生。
我们既要让孩子享受到宽松的氛围,又要在我们自由的课堂中展现行为之美。
所以首先要说我们要有一定的标准,在标准的课堂中去鼓励孩子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教师自己尊重了自己,孩子们才会尊重你。
好多教副科的老师抱怨现在课难上,学生不听话。
难上课只能说是教师的观念没转变,把自己始终摆在神圣的位子,拉不下身价,融不到学生当中去,学生对你肯定不欢迎。
我教书十年有余,不管是什么课从不马虎,用心去教学,年年效果都不错,每次上课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欢迎我觉得好满足。
自从当任教导主任以来,我把自己的每堂课作为教学研究,探讨适合我校的教学方法。
在一年级美术教学课堂中我先引导,再让孩子们小声地“自说自画”,让他们与自己画面中的人物对话,让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解放,当他们沉浸在自己绘画的世界中时,同时得到了享受,才能画得好。
三、轻松引导课堂教学
美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能使学生学习到从绘画到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使学生感受美,让学生学得轻松,在学习绘画的途中,再也不是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的情景,每一个美术教师给学生创造的是一个欢乐的课堂气氛,不但是绘画技能的学习也是体会绘画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应该在学生认识水平上下工夫,在趣味上做文章。
为达到趣味性效果,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以若干个趣点来连接教学过程,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上《鱼儿游游》这一课时,从一开始以“找朋友”游戏的形式导入,引到小鱼怎样游玩找朋友?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闪光点,使学生的心都凝聚在其中。
接着应创设疑问、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索中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表现中丰富艺术语言,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艺术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最后引入评价机制,通过自评、他评、教师评等游戏方式,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体会美术活动
所带来的“快感”。
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也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题材的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和平、爱集体、爱劳动、爱学校、爱社会主义美好生活,保护地球的良好习惯。
除了教材上的内容我还结合学生实际增加了一些内容如《美丽的国旗》、《我的校园》、《地球妈妈》、《爸爸、妈妈和我》
以及布置教室等。
这样,从宏观的美到微观的美,从视觉世界的美到精神世界的美,一步一步地形成体系来加强学生的审美观。
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审美观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对我们美术教师来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我们比其他科目的要求更高了一层,也许得不到家长的支持,也许没有足够的重视,但作为审美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修养,因为我们要在“美”的名义下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