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初中化学教学片段比赛第八单元 课题1
初中化学八单元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八单元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基本性质,掌握金属的特点和非金属的特点。
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及化学性质(与氧气和水反应)。
3. 掌握非金属的物理性质(电绝缘性、无光泽性、脆性)及化学性质(与氧气和水反应)。
4. 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应用领域及保护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金属和非金属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发现金属与非金属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
2. 授课内容:
(1)金属的性质
- 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
- 化学性质:与氧气和水反应。
(2)非金属的性质
- 物理性质:电绝缘性、无光泽性、脆性。
- 化学性质:与氧气和水反应。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非金属的性
质差异。
4. 讲解应用领域:介绍金属和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并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有效
保护金属和非金属。
5.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总结金属与非金属的特点和应用,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仍存在一些都准确理解的地方。
下节课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及应用。
初中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科目:化学年级:初中学段:下册单元:第八单元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检验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检验化学反应速率;2. 怎样利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控制反应速率。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温度计、计时器等;2. 实验物品:酵母、蔗糖、氧化亚铁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入本课主题,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探讨。
二、学习:1. 学生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 学生观看实验演示视频或进行实验操作,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检测方法;3. 学生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在小组内共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所得结论。
三、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影响因素来控制反应速率。
四、检测:教师设计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教师布置拓展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并写成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检测和拓展环节,能够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课题1、燃烧和灭火》说课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华北区、东北区)大赛说课一等奖:燃烧与灭火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化学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燃烧和灭火》,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质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在内容编排上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生再次体会,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同时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极其重要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对实验事实进行逆向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的形成。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了解易燃物易爆物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通过对易燃易爆物的学习,提高安全隐患意识●通过对燃烧和爆炸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通过对实验的再设计,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二、教学策略1、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大课的信息量。
2、学法:1)实验探究2)分析归纳3)自主学习3、设计思路探究灭火方法比直接探究燃烧条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调整了部分教学顺序,改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熄灭蜡烛入手,进一步探究灭火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逆向思考得出燃烧的条件,再利用实验对结论进行验证。
这样使新知识建立在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逆向思考的意识,敢于对实验从正反两方面去评价,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
初中化学八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八单元教案教学课题:化学八单元——化学反应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3. 能够分析并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反应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准备:1. 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2. 实验器材与化学药品;3. 课堂板书及音视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讲授化学反应基本概念(15分钟)1. 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分类;2. 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和意义。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20分钟)1. 分步教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 通过案例讲解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技巧。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5分钟)1.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反应;2. 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反应热量变化。
五、实验操作(20分钟)请学生进行一组关于化学反应的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六、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对生活和工业的重要意义。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方法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上册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组成、水的电解、氢气的性质等基本概念;(2)掌握水的电解实验操作步骤、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现象及结论;(3)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水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电解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电解原理及氢气的性质;(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途径,获取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水的组成:介绍水的基本概念,水的分子结构,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水的电解:讲解水的电解原理,水的电解过程,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现象及结论。
3. 氢气的性质:介绍氢气的基本性质,氢气的制备方法,氢气的用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及其性质;(2)水的电解过程及氢气的性质;(3)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水的现象。
2. 教学难点:(1)水的电解原理;(2)氢气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教学策略:(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水的电解过程;(2)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采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水的电解原理及氢气的性质。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原理等基本概念;(2)实验法: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氢气和氧气的生成;(3)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验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水的起源和分布;(2)提问:你们知道水可以电解吗?电解水会生成什么气体?2. 知识讲解:(1)讲解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原理;(2)介绍氢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及用途。
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设计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为了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项目式学习。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课本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并且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与意义,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提供重要的保障,凸显项目式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模式;初中化学;教学研究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设计项目式学习时,需要深入挖掘项目式教学模式的价值,结合初中化学的教学要求,关注学生各项思维的形成特点以及形成过程,提出有效的教学引导方案,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并从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为了使项目式教学模式能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教师要深入地把握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各项教育活动的实施提供重要的保证。
项目式教学属于全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提出驱动性问题,让学生依据任务和问题,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够符合预期的要求[1]。
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将化学学科知识融入项目学习中,以问题为主要导向,全面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打破原有的学习方式,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再根据教师提出来的引导方案深层次地把握核心知识的内涵,使学生学习能力能够得以充分的强化,突出项目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功能与价值。
二、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一)知识结构总结的学习项目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为了使项目教学模式能够得以有效地实施,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任务和课本重点知识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性探究以及学习,使每个学生学习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初中化学第8节课教案
初中化学第8节课教案课程名称:初中化学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组成、分子结构以及物理性质;2. 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等;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组成、分子结构及物理性质;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的理解;2.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解释。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二氧化碳气体瓶、水、澄清石灰水、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哪些知识?2.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包括它的组成、分子结构以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组成和分子结构1. 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结构为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2. 学生通过课本插图和课件,观察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模型,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 教师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等。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验证其不易溶于水的性质。
四、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二氧化碳与水、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二氧化碳的性质。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2. 收集有关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初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实施路径
初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实施路径摘要: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这一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以项目式为主要的基础,推动各项教学的顺利实施,使每个学生能够有清晰的探究任务,之后配合着教师所提供的学习素材朝着正确的方向而不断的探究,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认识到学习初中化学本身的快乐,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项目式实验;教学要点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开展项目式教学时,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加强化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相互连接,并且要多方位地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时间,使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理解能力,高效率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彰显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促进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
一、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重点(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有序的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块,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丰富的学习感想,按照教师提出来问题掌握着正确的方向而不断的努力,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激发学生当前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感受到学习初中化学的快乐之后,内心的积极情绪会逐渐地降低,并且在快乐的氛围中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1]。
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激发学生当前的好奇心,好奇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天性,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基础,当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会有充足动力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且解决在探究时所存在的各项矛盾,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以项目式教学为主要的基础,为学生布置带有趣味性的探究内容,同时还需要做好学生学习思维的化学引导,全面的激发和调动学生当前的探索欲望。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
初中化学选择第八题教案
初中化学选择第八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选择题的基本解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2. 通过分析第八题的题型特点,让学生巩固相关化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化学问题时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题第八题的题型特点及解题方法。
2. 相关化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3. 典型例题分析与讲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化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选择题第八题的题型特点:分析题目结构,让学生了解第八题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3. 知识回顾与巩固:讲解与第八题相关的化学知识,如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溶液浓度等,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
4. 典型例题分析与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实例讲解,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试卷,对他们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他们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价。
3.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2.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知识。
3. 练习题: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化学资料,为教学提供更多实例和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选择题第八题的解题技巧,提高他们的化学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明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三明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序号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A Fe 粉(Cu) CuSO4溶液B NaCl (沙子)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 Na2SO4溶液( Na2CO3) 过量稀盐酸D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CuCl2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A.A B.B C.C D.D2.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②中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C.③中紫外灯照射,消毒杀菌D.上述操作获得的直饮水为纯净物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水C.硫酸D.氯化钾4.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5.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先加适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硫酸,蒸发结晶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钾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过滤D 除去钢的中混有的少量锌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6.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氧气具有可燃性B.硫酸用于除铁锈: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C.洗洁精用于清洗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7.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技术B.化学与能源①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图像②用催化净化装置促进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转化①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②倡导大量使用高硫煤做燃料C.化学与医药D.化学与生产①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②用生石灰做补钙剂①用铁桶来盛放波尔多液②用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炼铁A.A B.B C.C D.D8.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B 除去Fe中的Cu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 区分NaOH和NH4NO3加水溶解,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D 鉴别NaCl和HCl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A.A B.B C.C D.D9.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A.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B.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C.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D.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于天平上10.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点燃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加热蒸发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点燃酒精灯12.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急救B.气焊C.作燃料D.动植物呼吸13.测得某溶液中仅含Na+、Mg2+、SO42-、Cl-四种离子,已知三种离子个数比为+2+-Na:Mg:Cl=4:5:8,若Na+的个数为4n,则SO42-个数为()A.2nB.3nC.6nD.8n14.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B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C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取样,分别足量加水,观察现象观察颜色D 酒精和水闻气气味取样,分别点燃A.A B.B C.C D.D15.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经测定,某溶液的pH=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________,则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aNO3、NaOH、Na2SO4中的________。
初中化学第8单元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第8单元讲解教案
主题: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4.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意义。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4.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化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二、讲解
1. 形成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并讲解定义。
2. 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讲解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4. 探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三、练习
学生进行速率的相关练习,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四、实验
老师安排一些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五、总结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七、反馈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
考核学生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三化学下学期8单元课题-PPT课件
3、合金与组成它的金属相比 硬度: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熔点: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
h
11
h
12
h
13
h
14
h
15
h
16
2、哪些金属可用来制造电线,为什么?
铜可以用来制造电线是因为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电
3、哪些金属可用来制造炊具,为什么?
铁可以可用来制造炊具是因为它传热快
4、哪些金属可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为什么?
金、银、铜、铝可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这是由于它
们有延展性,容易加工 h
7
3、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铅的硬度太小,而铁的硬度较大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与铜相比,银的价格较高,密度较大,因此导线用铜而不用银
h
9
1、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2、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 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 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h
10
二、合金 1、定义: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 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性质 2、铁的两种合金 生铁:含碳量2%~4.3%
h
8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 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最高,不易熔化,若用锡做灯丝,则由于锡的熔 点低而在使用时灯丝熔化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 怎么样?
铬是硬度最高的金属,镀在铁制品表面即耐磨、美观, 又防锈,延长使用寿命。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 耐用,日久,金脱落则铁又会生锈而缩短水龙头的使 用寿命
初中化学8单元课题二教案
初中化学8单元课题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仪器和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
2. 学习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学会正确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仪器和设备。
2.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
教学难点:1. 掌握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学会正确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烧杯、试管、量筒、坩埚等。
2. 实验材料: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铁等。
3. 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提出问题:你们在化学实验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讲解1. 讲解基本仪器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烧杯用来容纳溶液、试管用来加热反应等。
2. 讲解基本操作技术,如称量物质、混合溶液等。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督。
2.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实验技术。
四、总结1. 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经验和感受。
2. 总结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仪器和设备,以及基本操作技术。
五、课堂小结1. 督促学生整理实验器材和材料,保持实验台的整洁。
2. 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正确操作方法。
六、作业布置1. 同学们回家自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结果和体会等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实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学生将更加熟练地进行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质量。
初中化学第八题教案
初中化学第八题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中
课题:第八题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中的化合反应及其特征。
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3.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1. 化学方程式书写。
2. 化合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配平。
2.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控制。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试剂瓶等。
2. 教学课件。
3. 化学方程式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合反应,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化合反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3. 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合反应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并讨论影响因素。
4. 操练:让学生完成一些化学方程式的练习题,加深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教学延伸:
1. 给学生准备更多不同难度的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提高学生的书写和平衡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化合反应实验,引导他们深入探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提高化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方程式和化合反应的知识。
感谢大家的配合和努力!祝学生们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明市第八中学全国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9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1.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2.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等基本实验操作。
3.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及用途阅读课本第151—152页和第18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给出2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认识仪器,熟悉它们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 1-2 mL 。
三不要原则:实验室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护眼原则: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3.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 0.1 g 。
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称量已知量的药品先放砝码,再加减药品,直到天平平衡;称量未知量的药品先放药品,再放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物理中已讲过)4.连接仪器装置: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套入夹持在距离管口1/3处。
使用天平称量已知量的药品时先放砝码,称量未知量的药品时先放药品。
1.写出下列实验操作的主要仪器名称(只写一种)。
取用粉末或小颗粒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用量筒;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试管;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用集气瓶;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
2.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 )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 g的食盐B.用100 mL量筒量取8.76 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25.68 ℃D.用10 mL的量筒量取8.25 mL的水固体药品的取用阅读课本第18—1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向试管中加入块状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把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再缓慢直立,防止打破试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市初中化学教学片段比赛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
作者:三明市第三中学唐晓燕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文章录入日期:2006-12-15] [教学目标]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在交流与讨论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感受金属材料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归纳式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黄铜片、铜片、金属制品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2
纯金属
金属材料
合金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定义: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
二、合金
性能:比纯金属更优越
用途:比纯金属有更广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