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情景默写 答案
文化经典研读论语情景式默写

• 4、孔子和学生谈话时说到了自己的志向,这三 句话表现了孔子博大的仁爱思想: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其中子路的志向是 •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颜渊的志向是 • 愿无伐善,无施劳。 • 5、孔子与弟子讲述什么是“仁”,怎样做带能 达到仁的境界的四句话: •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4、老子用水的柔弱可以攻强来要求君主要 谦卑地下才可以使国家安定永保君位: •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 天下王。 • 5、柔能胜强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只是没人能 做到: •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 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老子》情景式默写
• 1、老子说可从无中观察宇宙的微妙,从有 中观察万物的极限的四句话: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2、老子从对立的观念中推论他的治国之道 “无为而治” ,并且阐述了如何去做的六 句话: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 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 成而弗居。 • 3、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仁义等道德 规范的六句话: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 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论语》情景式默写
• 1、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 2、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说话谨慎,做 事敏捷,并且能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是其中之 一。这两句话是: •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 3、孔子用山水类比和描写仁智的六句话是: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
论语情景默写及答案

论语情景默写及答案1.“《<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有要切合实际地多想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中,孔子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和自己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曾子认为“士”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并解释其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要以端正的态度去求学,不可不懂装懂。
7.《论语》中,孔子认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从中有新的理解与体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述而》中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附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名句情景式默写题】汇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孔子用问句来引导弟子表达治国思想和措施的句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瑾。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规矩。
4、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把内忧外困的千乘之国治理得“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5、孔子对子路治国理念的态度“夫子哂之。
”6、冉有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7、冉有认为自己治理国家的效果是“可使足民。
”8、赤在回答中表明自己政治志向的句子是“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9、面对老师的追问,曾皙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
”孔子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回答道“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0、曾皙所描绘的盛世图景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1、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春服既成”,成人和童子十几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然后“咏而归”。
12、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以后追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孔子解答:亦各言其志也已矣!1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可以看出。
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中可以看出。
公西华更谦虚,从“非曰能之,愿学焉。
”中可以看出。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的动作中可以看出。
《先秦诸子》之《论语》情景式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课后要求背诵内容(红色为原文,黑色为情景式):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情景式默写《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表达聪明的人要正视自己的无知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说做人不讲诚信的句子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借助松柏来表达什么是君子的句子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
《论语十二章》《劝学》情景默写答案

01《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答案
1.人而不仁,如礼何?
2.人而不仁,如乐何?
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8.任重而道远
9.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10.吾止也。
吾往也
1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夫子自道也
13.其恕乎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可以群,可以怨
16.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8.敏于事而慎于言
19.就有道而正焉
20.克己复礼为仁
2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02《劝学》理解性默写答案
1.学不可以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论语十二章》挖空训练及情境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挖空训练及情境默写(含答案)一、挖空训练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二、情境默写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论语>十二章》里,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挖孔与情景默写

《论语》十则挖孔与情景默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怒,怨恨),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旧的知识)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dài,危险)。
”(《为政》)④子曰:“由,诲(huì,教导,明示)女(通“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这)知(通“智”,聪明)也。
” (《为政》)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⑦子曰:“见贤思齐(相同)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hóng)毅(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衰落)也。
”(《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shù,原谅,宽容)乎!己所不欲(想做的事情),勿施(施加)于人。
” (《卫灵公》) 理解背诵:(1)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7)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1班情景默写

高考第1篇情境背诵
班级:姓名:座号:
1.《论语十则》中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生活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句子是:,,,。
4、
5
6、《论语十则》中教导我们要虚心好学和自觉自修的句子是::,,,。
7.《论语十则》中论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是:,,
8、《论语十则》中用来警示领导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的句子是:,。
9、论语中说明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句子
是:,。
10、《论语十则》中论说志当存高远且努力实践之的句子是:
,。
,
,。
答案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 《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写出《论语》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6. 《论语》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27. 《论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8.《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9. 《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