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x线摄影.
医学影像学各部位影像学图
头颅CT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颅内 结构,但存在辐射损伤的风险。
详细描述
头颅CT能够清晰地显示脑组织、脑室、 脑池等结构,对于脑出血、脑梗死、 颅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适用人群
适用于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等 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前评估。
头颅MRI
总结词
头颅MRI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头部进行扫描,通 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影像,用于观察颅脑内部结构的一种检 查方法。
四肢影像学图
四肢X线片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判断骨折、关节脱位等骨骼病变。
详细描述
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四肢骨骼的结构和病变。 通过X线片,医生可以诊断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等疾病,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四肢CT
总结词
用于观察骨骼和软组织的细节,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腹部X线片主要用于观察腹部脏器的形态和位置,如胃肠道、肝脏、胆囊、胰腺等。它可以显示脏器的轮廓、大 小、密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肿块或钙化灶。腹部X线片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但敏感度较低,对于早期病变 可能难以发现。
腹部CT
总结词
腹部CT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详细检查的影像学方法。
胸部X线片
总结词
胸部X线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 观察胸部结构和病变。
详细描述
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肺部、胸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 病变,常用于检查肺炎、肺结核、肺癌、胸腔积液等疾 病。X线片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分辨率 较低,对一些微小病变的检出能力有限。
胸部CT
总结词
胸部CT是一种断层扫描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显示胸部结构和病变。
头颅X线摄影
头
颅
解剖及概述
X
线
玢 王
摄
弘
影
刘 大明 卢
一
黄石 市 中心 医院放射科 (3o 0 450)
、
头颅 骨 由 2 块 形状各 异的不规 则骨 3
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 、容纳和保护脑 、服 ,耳 、鼻等
重要器官 头颅骨的连 接方式是缝或软骨 ,主要 的缝 有 :冠 状缝 、矢状缝 、人宇缝 、鳞 状缝 。同时它还有几个台气的骨
质称气窦 ( 额窦 、筛 窦 、蝶 窦及 上颌 窭 ,它们都 与鼻 腔相 通 、称 副鼻窦 ) ,颞骨 的乳 突也有 气窦。下颁骨 是头颅 中唯
一
能活动的骨,其关节突与颧骨的下颌 凹形 成关节 ,称颞颌
关节。
薄 层 C 扫 描 叠 加 重 建 技 术 T
在 后 颅
姜
头颅骨 由两大 部分构成 :其 中脑颅 骨 8块 、面 颅骨 l 5 块 ,成对 的有 :顶骨 、颞 骨、上颁 骨 、颧骨 、腭 骨 、泪 骨、 下鼻甲骨及鼻骨。单个的有 :枕骨、蝶骨 、筛骨 、额骨 、犁
者辐射量愈大 ,因此应根据 骨节伪影的严 翦程度及病灶大小 选择适 当的扫描层厚 ,常采用 2 mm。 —5 运用该方法 .本组共 24例后颅 凹骨节伪影均得到明显 7 抑制或减少 .空 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均 明显提高 、同时 增 加了病灶 检 出率、减少 了漏诊 及误诊 率 ,临 床应用 效果 显 著。其操作过程简单易行 。我们认 为在后 颅凹 扫描 中该
机器设备 :西门子 S OMA OM A T R—S R型 ( 扫描 TA
机。
度大。欲获得某 一局部解 剖的 清晰 X线影像 ,常需借助 工 具 、角度板 等多种方法 ;甚 至 x线 中心 射线 的倾斜来避 免 颅骨重叠产生的影像失 真 、变形及遮盖。它要求放射技术 工 作者十分熟悉 头颅 的 x线解剖 ;以及 掌握 头颅 各种体表 标
X线摄影规范
X线摄影规范-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X线摄影规范【摄影前准备】头颅、胸部、四肢等部位不需要特殊准备。
腹部、下部脊柱、骨盆和尿路等部位摄影时,要事先进行肠道准备以清除肠道内容物,否则影响诊断。
【摄影步骤】1.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摄片部位。
2.确定摄片部位。
3.依据检查部位的实际大小选择适当的照射视野。
4.胸部、腹部、脊柱、骨盆和头颅等较厚的部位,需使用滤线栅。
5.除去衣物或身体部位上能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质,如发卡、金属饰物、膏药和辅料等。
6.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如焦点大小、千伏、毫安、时间、焦-片距等。
7.摆好体位、对准中心点、调整曝光视野、手动曝光。
【注意事项】1.骨关节系统⑴患者处于最舒适体位。
⑵摄影部位与数据采集板长轴平行,置于数据采集板中心。
⑶拍摄范围要全,要包括软组织。
四肢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腰椎要包括下部胸椎,胸椎要包括下部颈椎或上部腰椎。
⑷两侧对称的部位,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拍摄对侧。
⑸任何部位都要有正、侧两个摄影位置,必要时还要拍摄斜位、切线位和轴位。
⑹单侧摄影需在胶片显着位置标明方向。
2.胸部⑴常规采用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怀疑气胸或支气管异物时,可同时摄深呼气相以资对别。
⑵使用滤线栅。
摄影距离150~180cm。
短时间、高千伏曝光。
3.腹部⑴摄片前清除肠内容物。
⑵曝光时屏气,使用滤线栅,摄影距离100cm。
⑶必要时检查当日禁食及禁服任何药物。
⑷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他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影),如有需进行处理。
2。
头颅常用x线摄影
上颌窦 鼻腔
上颌牙 下颌牙
乳突 下颌小头
下颌支部 喙突
下颌角 下颌体部 颏部
l 摄影目的:观察鼓室、鼓窦、乳突蜂房、 乙状窦及听骨的情况
l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外耳孔置胶片上后三分之一 处,瞳间孔垂直暗盒
l 中 心 线:足向25°角,从对侧外耳孔上 7cm与后1.5cm交叉处入射
l 摄影目的:观察颅骨的骨质、对称性、 骨板厚度及颅内的情况
l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前额 和鼻部紧贴台面,两侧外耳 孔与床面等距,听眦线与台 面垂直
l 中 心 线:眉间中点
外板 顶骨 冠状缝
蝶骨小翼 眶上裂 内听道
乳突尖部 鼻中隔
内板 矢状缝
人字缝 额骨
额窦 眼眶 颧骨 上颌窦 鼻甲 上颌骨
乳突蜂窝 鼓窦 外耳道 内耳道
锥体后缘
髁状突 鼓室壁
锥体前缘
R
L
R
L
珍爱生命远离疾病 且行且珍惜
谢谢
l 中 心 线:足向23°角,从枕外粗隆上方 6~7cm处经鼻根射入胶片
额窦 眶上裂 筛窦
上颌窦
眼眶 岩骨嵴
l 摄影目的:观察下颌骨升支及颞颌关节 的正位情况
l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颅 正中面垂直暗盒中线,前额 和鼻尖紧贴暗盒
l 中 心 线:对准嘴唇垂直射入 l 照片显示:下颌骨升支及颞颌关节
乙状窦
鼓室 外耳孔
导静脉 乳突尖
乳突气房 乳突窦 内耳道 髁状突 蝶窦
l 摄影目的:观察内外耳道、鼓窦、岩骨、 下颌骨髁状突的情况
l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 转向患侧,正中面与暗盒成 45°角,外耳孔置胶片的上后 方1/3处,听眦线垂直台面
头颅正侧位片
头颅正侧位片头颅正侧位片介绍:头颅正侧位片是对头颅进行X线摄片,用于观察体内有无异常的状况,对多种疾病有提示的作用。
头颅正侧位片正常值:标准前后位像上岩骨与眼眶重叠,矢状缝应成一条直线与蝶骨嵴垂直,居颅骨之正中。
头颅正侧位片临床意义:异常结果::①颅脑先天发育和后天因素所致头颅的大小与外形异常。
儿童头颅的增大可见于各种脑积水征,儿童佝偻病、婴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成人的头颅增大多见于垂体嗜酸细胞腺瘤,常伴有该病的其它特征如蝶鞍的扩大、副鼻窦扩大、颅骨增厚、枕外粗隆肥大、下颌前突等。
头颅的狭小则多见于大脑发育障碍、狭颅症等。
由于涉及的颅缝不同可形成各种头颅的畸形,如舟状头、尖头、短头、偏头等;②颅内压力增高。
颅缝分裂与囟门增宽是幼儿、儿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成人颅内压增高引起蝶鞍的骨质吸收和扩大。
骨质变化开始于后床突和鞍背,表现为骨质疏松模糊。
进一步加重时,鞍底亦萎缩吸收,鞍背和后床突可完全破坏消失,蝶鞍扩大类似鞍内肿瘤所引起的改变,但鞍背并不向后竖起,前床突和鞍结节的形态保持正常;③颅内病理性钙化。
脑寄生虫病、脑膜及脑的结核、脑肿瘤及某些脑部退行性病变(结节性硬化)可出现病理性钙化灶;④局限性骨质破坏和增生。
颅骨的破坏缺损常见开放性颅脑损伤、先天性颅骨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颅内上皮样囊肿、颅脑手术后及某些溶骨性的颅骨病变,如颅骨结核、炎症、转移瘤和肉芽肿等。
颅骨的局限性增厚见于颅骨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及某些成骨性的肿瘤,如颅骨血管瘤、颅骨成骨骨肉瘤等;⑤颅颈交界的畸形。
如扁平颅底、颅底凹陷症时,齿状突高过腭枕线3mm以上。
需要检查的人群:脑部有异常疼痛的人群,有头晕,头部畸形的人群。
头颅正侧位片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孕妇,青少年。
检查前禁忌:X射线有一定辐射,需要作好心理准备。
治疗诊断要求必须做X射线检查,应穿戴铅保护用品。
应对非受照部位,特别是性腺、甲状腺等对X射线反应敏感的部位进行防护,穿戴防护设备。
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X线摄影检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颅骨X线摄影【习惯证】1.头颅先天性疾病。
2.颅骨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外伤。
4.钙化性颅内占位疾病。
5.颅内压增高症。
【禁忌证】临床疑有颅底骨折病人,不宜做颅底—颏顶位检查。
颅骨——后前正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臂置于头部两旁。
2.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3.两侧耳垂根部与台面等距,下颌稍内收,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4.暗盒上缘超过头顶3cm,下缘包含部分下颌骨。
5.使用滤线器或者滤线栅摄影。
摄影距离为lOOcm。
6.中心线经枕外隆凸,通过眉间垂直射入暗盒。
【注意事项】病人俯卧有困难,也可使用仰卧位摄影。
【评价标准】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选,可见内耳道影。
【质控要点】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2.中心线垂直通过后枕粗隆。
颅骨——侧位【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紧贴床面。
对侧前胸抬起,肘部弯曲,用前臂支撑身体。
2.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间线与床面垂直,下颁略收。
3.胶片上缘超出头顶,下缘包含部分下颌骨。
4.使用滤线器或者滤线栅摄影。
摄影距离为lOOcm。
.5.中心线经蝶鞍,即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射入。
【注意事项】使用滤线器摄影。
【评价标准】1.蝶骨嵴、乳突重选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迭;2.蝶鞍前/后状突重合无双边显示;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质控要点】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
颅底——颏顶位【习惯证】1.颅底先天性疾病。
2.颅底骨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颅内疾病所致颅底病变。
4.内听道、鼻旁窦、颧骨等病变。
【禁忌证】临床疑有颅底骨折病人,不宜做颅底—颏顶位检查。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背部用棉枕或者沙袋垫高,髋关节与膝关节弯曲。
头部X线摄影技术
PAGE 24
轴侧斜位:乳突梅氏位
PAGE 25
轴侧斜位:乳突斯氏位
PAGE 26
病变显示: 用于检查颞骨乳突部。 摄影体位 : 调整颏,使IOML垂直于IR。 将头旋转45°(中型颅)使兴趣侧位于下方(评价头颅的外形以确定需要旋转的角
度)。 CR对准乳突下区域和IR。 中心线:向足侧成角12°,中心对准外耳道上后7~10cm,下1.25cm。
照野边缘位于颅骨边缘。
前后轴位(汤氏位)
PAGE 8
侧位
PAGE 9
病变显示:
对外伤患者需要采用侧位水平投照,显示蝶窦内的气液平面,
这是颅底骨折继发颅内出血的征象。
摄影体位 :
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转,患侧靠近床面;
近床侧上肢内旋置于身后,对侧屈肘将肩部抬高,近床侧伸直,对侧屈曲以支撑身体;
保持瞳间线垂直于检查床/活动片架表面。
中心线:向足端倾斜25°角射入胶片中心。
轴侧斜位:乳突许氏位
PAGE 17
轴侧斜位:乳突许氏位
PAGE 18
X线片标准: 结构显示:靠近IR的乳突气房和骨迷路在侧位上显示出来。 定位:①兴趣乳突(下方)不与对侧乳突重叠(上方)。②颞下颌关节位于兴
趣乳突的前方。③耳廓不与乳突重叠。 投照野和CR:感兴趣侧乳突气房位于投照区域的中心,中心位于EAM的后部。 人头颅横径17cm时,中心线经过对侧外耳孔后1.5cm、上7cm处射入胶片中
PAGE 3
后前位
PAGE 4
X线片标准: 结构显示:显示额骨、鸡冠、内耳道、额窦和前组筛窦、岩嵴、蝶骨大翼和小
翼以及鞍背。 定位:①斜眶线到每侧颅外缘的距离相等表示没有旋转。②岩嵴充满眶腔,重
叠于眶上区域。③后床突和前床突位于筛窦的上方。 投照野和CR:①整个颅骨如图显示,鼻根点位于中心。②投照野边缘位于颅
X线体层摄影技术在头颅五官方面的应用
在 头颅五 官方面的应 用效果 。方法 : 收治 5 0例 头颅五 官疾病患者 x线体层摄 影检
查 的 患者 , 根 据 不 同 的体 层 位 置 选择 不 同 的 角度 进 行 拍 摄 。 结 果 : 额 骨乳 突侧 位 体 层 1例 诊 断 为 中 耳 乳 突 炎 。视 神 经 孔 体 层 1例 患 者 视 神 经 孔 及 眶后 壁 骨 质 结 果
讨 论
层拍 摄 患 者 中, 未见异 常 7例 , 1例 考 虑
听神 经瘤。6例 下颌 骨 和颞 颌 关 节体层 中, 颞颔 关节脱位 1例 , 颞颌 关节髁 状 突 骨折 2例 , 下颌 骨 骨肿 瘤 1 例, 下颌 骨 骨
折 2例 。 1 5例 副 鼻 窦体 层 患 者 额 窦 病 变 2例 , 上 颌 窦 腔 狭 小 黏 膜 肥 厚 5例 , 上 颌 窦 囊肿 6例 , 上 颌 窦 癌 2例 。 l 7例 茎 突
孑 L 体层 ( T h e o p t i c f o r a m e n b o d y l a y e r ) 1例
( 2 . 0 %) , 喉部前后 位体层 ( T h r o a t a n t e r o —
p o s t e r i o r l a y e r ) 2例 ( 4 . 0 %) , 内听道 体层
( 1 6 . 0 %) , 下颌骨和颞颌 关节 体层 ( Ma n —
d i b l e a n d t e m p o r o ma n d i b u l a r j o i n t l a y e r ) 6
变。喉部 前后 位体 层 2例患者中 , 未发 现
异常。8例 内听道体 层拍摄 患者 中 , 未见 异 常 7例 , 1例考 虑 听神 经瘤 。6例 下颌 骨 和颞 颌 关 节 体层 中 , 颞颔关节脱位 1 例, 颞 颌关 节髁 状突 骨折 2例 , 下颌 骨骨
X线摄影位置学头颅五官摄影位置
X线摄影位置学头颅五官摄影位置X线摄影位置学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并确定在进行X线摄影时头颅五官的摄影位置。
正确的摄影位置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影像,为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必要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选择和相关注意事项。
1. 头部背正位头部背正位是头部X线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位。
在这种位下,患者面相上方,头部背靠于胶片或数字化摄影机,使头颅与垂直中线平行,头部伸直,面部与胶片或相机平行。
头部背正位适用于一般头颅疾病的查找。
2. 头部正侧位头部正侧位既包括侧位还包括正位。
在头部正侧位下,患者一侧面相上方,头部与垂直中线平行,面部靠近胶片或相机,另一侧面呈正位。
头部正侧位适用于颅骨外伤、脑内肿瘤等的检查,能够提供更多的解剖信息。
3. 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选择的注意事项(1)患者的年龄和病情对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儿童、老年人或患有特殊病症的患者,需要在选择头颅五官摄影位置时慎重考虑相关因素,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与患者的合作配合也是选择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X线摄影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摆好正确的姿势。
如果患者无法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位置摆放,则可能导致影像不清晰或体位不准确,影响诊断结果。
(3)由于头部摄影具有一定的侧面投射角度,需要医生在选择摄影位置时考虑头部摄影的标准,并确保头颅在X线束中心位置,减少辐射剂量。
(4)不同的疾病需要选择不同的摄影位置。
例如,头部扁平骨折摄影时,需要选择双侧斜位;颞骨关节炎摄影时需选择开口位。
总之,头颅五官摄影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疾病和患者情况进行判断,确保摄影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生在选择摄影位置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合作配合、侧面投射角度以及疾病类型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注意辐射剂量控制,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通过合理、准确的头颅五官摄影位置选择,我们能够获得更细节、更准确的头部影像,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辅助诊断依据,有力地推动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头部X线摄影体位及临床意义
头部X线摄影体位及临床意义(⼀)头颅后前位(正位)1.摄影⽬的观察颅⾻的⾻质、对称性、⾻板厚度及颅内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肘弯曲,双⼿放于头颅两侧,前额和⿐部紧贴台⾯,正中⽮状⾯与台⾯垂直(两侧外⽿孔与床⾯等距),听眦线与台⾯垂直。
3.中⼼线对准枕外粗隆垂直射⼊。
(⼆)头颅侧位1.摄影⽬的观察颅⾻的⾻质、⾻缝及蝶鞍的形态、⼤⼩及颅内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部紧贴台⾯,被检侧上肢⾃然放于⾝旁,对侧屈肘⽀撑下颌,瞳间线垂直于床⾯,正中⽮状⾯与台⾯平⾏(眉间与枕外粗隆到台⾯等距)。
3.中⼼线从外⽿孔前上⽅各2.5cm处垂直射⼊。
(三)颧⼸颌顶位1.摄影⽬的观察双侧颧⼸、颅底各⾻的形态、⾻质及各孔⼤⼩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背向坐在摄影架前,⾯对X线管,头后仰,头顶紧靠探测器,两外⽿孔与探测器等距,头颈部尽量向后仰,使听眶线平⾏探测器(还可⽤仰卧位)。
3.中⼼线对准两下颌⾓的联线中点并垂直于听眦线射⼊。
(四)颧⼸顶颌位1.摄影⽬的观察颧⼸⾻折的情况。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双⼿屈肘放于两侧,颏部前伸,头部尽量后仰,两外⽿孔与探测器等距,下颌紧贴床⾯(还可⽤坐位)。
3.中⼼线倾斜⼀定的⾓度与听眦线垂直射⼊。
(五)汤⽒位(Towne位)汤⽒位⼜称颞⾻岩部前后斜位。
1.摄影⽬的观察枕⾻及顶⾻后部、颞⾻岩部、枕⾻⼤孔及鞍背床突的情况,主要⽤于脑⾎管造影。
2.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颏部内收,听眦线与台⾯垂直,两外⽿孔与台⾯等距,双臂⾃然放于⾝旁。
3.中⼼线向⾜侧倾斜30°⾓,从眉间上⽅10cm处射⼊。
(六)蝶鞍侧位1.摄影⽬的观察垂体病变侵及蝶鞍、蝶窦的情况,常⽤于垂体病变的检查。
2.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侧转,被检侧的⽿部紧贴台⾯,上肢⾃然放在⾝旁,对侧上肢屈肘,⼿半握拳⽀撑颏部,瞳间线垂直台⾯。
3.中⼼线与头颅侧位相同。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演示文稿
第93页,共108页。
(二)腹 部
第94页,共108页。
• 包括腹腔、盆腔、腹膜后腔。 • 腹部平片主要用于急腹症的首选检查,常
用的摄影位置有仰卧前后位、仰卧水平侧 位、侧卧水平正位、站立位、侧位、倒立 正侧位等。 • 其次是泌尿系统摄片。
第95页,共108页。
• 腹部摄片要注意:
①摄片前后清除肠内容物; ②曝光时屏气; ③必要时,检查当日要禁食及禁服任何药
物;
④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它 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影)。 如有须进行处理。
第96页,共108页。
1. 腹 部 前 后 位
• 病人取仰卧位。 身体的正中面对 台面中线。中心 线对准胸骨剑突 与耻骨联合连线 的中点。
第97页,共108页。
2. 腹部站立前后位
• 病人取立位,身 体正中矢状面与 摄片架中线重合, 上缘平第四前肋, 中心线对准脐部 水平垂直射入胶 片。
第30页,共108页。
③ 下部脊柱摄影前要清除肠内容物及
排尿; ④ 脊柱多采用前后位和侧位,必要时
须加摄斜位片。如外伤、脊椎病等 ⑤必须用滤线设备吸收散射线
⑥ 拍摄脊柱片时必须深吸气后曝光 ★
⑦ 胸腰段及骶骨侧位的摄影条件 ★
第31页,共108页。
1. 第1和第2颈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此位置能从口腔中 显示寰椎、枢椎和寰枢关节及齿状 突影像。
第26页,共108页。
第27页,共108页。
第28页,共108页。
(二 )脊 柱 骨
第29页,共108页。
脊柱骨:
• 脊柱的范围大,部位深,椎体数目多,有 生理弯曲存在。
摄影时要注意: • ①矫正生理弯曲,尽量减少影像失真; • ②除第1、2颈椎外,其他颈椎、胸椎、
正常头颅X线解剖——头颅平片后前位
2021/10/10
20
良 好 的 观 察 顺 序 2
2021/10/10
21
正常消化道造影X线解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食管钡餐造影
2021/10/10
22
正常消化道造影X线解剖——胃 十二指肠钡餐造影:粘膜像
2021/10/10
23
正常消化道造影X线解剖——胃 十二指肠钡餐造影:充盈像
2021/10/10
11
正常脊柱X线解剖——颈椎平片前后位
2021/10/10
12
正常脊柱X线解剖——环、枢椎平片张口位
2021/10/10
13
正常脊柱X线解剖——颈椎平片侧位
2021/10/10
14
正常脊柱X线解剖——颈椎平片斜位
2021/10/10
15
正常脊柱X线解剖 腰椎平片正位
2021/10/10
16
正常头颅X线解剖——头颅平片后前位
2021/10/10
1
正常头颅X线解剖——头颅平片侧位
2021/10/10
2
正常胸部X线解剖——胸部平片后前位
2021/10/10
3
正常胸部X线解剖——胸部平片侧位
2021/10/10
4
正常上肢X线解剖——肩关节平片前后位
2021/10/10
5
正常上肢X线解剖——肘关节平片正、侧位
2021/10/10
17
❖ 腰椎平片侧位 ❖ 正常脊柱X线解剖
2021/10/10
18
腰椎侧位5大观察要点
1、椎体边缘:骨质破坏时椎体边缘模 糊不清。 2、椎间隙:结核常有椎间隙改变。 3、椎体后缘弧线:注意有无脊柱不稳。 4、棘突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
放射医学技术士《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头颅X线摄影时最常用的体位是()A.(江南博哥)正侧位B.切线位C.上下轴位D.颌顶位E.梅氏位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头颅正侧位为最常用的头颅摄影体位。
[单选题]2.胶片的标准储存温度为()A.10~15℃B.15~18℃C.18~22℃D.20~25℃E.22~26℃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胶片的标准储存温度为10~15℃。
[单选题]5.放大摄影利用的原理为几何放大,其中最关键的是加大了()A.肢片距B.焦片距C.焦肢距D.焦点的尺寸E.胶片的尺寸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在焦片距一定的情况下,肢片距越大,产生的放大效果越明显。
[单选题]6.摄影时需要连续均匀呼吸的体位是()A.胸部正位体层摄影B.胸部正位片C.胸椎正位片D.胸骨斜位片E.胸椎侧位片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胸骨斜位片避免了纵隔及胸椎的重叠,曝光时连续均匀的呼吸为的是让肺组织模糊,胸骨更清晰。
[单选题]7.下列人体部位X线摄影中,所需管电压最高的为()A.头颅侧位片B.腰椎正位C.骨盆正位D.肩关节正位E.股骨正位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此处为胸腹交界处,腹部厚度及密度较大的地方,所以摄影时管电压较高。
[单选题]8.一般头型中,听眦线与听鼻线的夹角为()A.12°B.15°C.18°D.25°E.35°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听眦线与听鼻线的夹角为25°。
[单选题]9.关于不能伸直的肘关节正位摄影的原则是()A.将前臂平放在摄影床上B.将上臂平放在摄影床上C.病人怎么舒服就怎么放D.将肘关节中心放在摄影位置中心,使前臂及上臂与床形成的夹角相等E.按常规摄影中的肘关节正位的方法摆放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对肘关节不能伸直的患者,一般将尺骨鹰嘴部位放于摄影中心,让前臂与肱骨与台面的夹角相等,这样才能较好地显示正位肘关节。
[单选题]10.四肢摄影时用的焦片距为()A.40cmB.50cmC.60cmD.80cmE.100cm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四肢摄影的焦片距一般以100cm比较适宜。
3-9头颅摄影
乳突窦入口 上鼓室
颞颌关节 中鼓室 骨性外耳道前壁 后壁 岩锥 乳突枕骨缝 乳突小房 乳突窦 乙状窦壁
乳突尖端
图2-2-3-1 伦氏位
七、乳突梅氏位(乳突双45°角位)
1、临床应用 用于观察外耳道后壁、鼓室、鼓窦及 颞骨岩部的前后缘,是临床诊断胆脂瘤的 常用位置。 2、体位分析 (1)取仰卧位,头部转向被检侧,顶面观, 矢状面与床面成45°角;侧面观,听眦线 与床面中线垂直,使被检侧颞骨岩部的长 径与胶片垂直。
窦硬膜角
鼓室盖 乳突窦
乙状窦前壁
内、外耳道 颞颌关节
乳突小房 茎突
图2-2-3-4 许氏位
六、乳突伦氏位(乳突35°角侧位)
1、临床应用 用于观察鼓室上隐窝、鼓窦、 鼓窦入口、中耳听骨及乳突小房, 是临床诊断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的常用位置。常规摄取双侧,以对 比观察。
2、体位分析 (1)头颅呈俯卧标准侧位,被检侧 贴近床面,减少放大失真。 (2)为充分显示鼓窦区.上鼓室及鼓 窦入口,中心射线向足侧倾斜35° 角,将对侧颞骨在许氏位基础上投 影于被检侧的更下方,以避开重叠。
十、颅底轴位
体位:仰卧,背部垫高,两手放在身 旁,双腿弯曲,两脚踏在床面上,保 持身体稳定。头部后仰,并垂直,水 平面尽量与床面平行。 中心线: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与水 平面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显示部位:两侧的颞骨岩部,颧骨对 称的颅底影像
鼻中隔 颧弓
口底与筛 窦颌窦 上
翼突 鼻咽腔投 影 蝶骨体
骨桥
上鼓室 鼓室 颞颌关节
乙状窦壁
乳突窦 乳突窦入口 外耳道 岩部
图2-2-3-2 梅氏位
八、柯氏位(副鼻窦后前23°角位)
1、临床应用 用于观察额窦.前组筛窦,眼眶及眶上裂 亦可显示,是鼻旁窦常用的摄影位置。 2、体位分析 (1)取俯卧后前位,使副鼻窦贴近胶片,减 少放大失真。 (2)顶面观,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 床面中心重合,使双侧副鼻窦及眼眶对称显示, 侧面观听眦线垂直床面。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精选ppt
• 拍摄胸部片时要注意: • ①深吸气后曝光; • ②要用远距离(2m)和短时间(1/20s
或更短)摄影; • ③胸部后前位、侧位与心脏大血管前
位、侧位拍摄时,位置摆法相同,不 同的是后者中心线较低,要对准第6胸 椎,则显影更好,以下不再重复介绍。
第15章 人体各部位
X线摄影
精选ppt
一、骨骼系统
(一)头颅骨投照位置
精选ppt
头颅骨:
头部的解剖较复杂,多种组织居于颅内, 互相重叠。欲使某一部位清晰显示,必须 将头颅的摄影位置摆正确。为了摆放位置 方便,摄影位置准确,必须应用头部的一
些重要的定位点和标准联线。
①瞳间线:为左右瞳孔间的联线或左右外 眦角联线。
精选ppt
• 腹部摄片要注意: ①摄片前后清除肠内容物; ②曝光时屏气; ③必要时,检查当日要禁食及禁服任何
药物; ④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
它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 影)。如有须进行处理。
精选ppt
1. 腹 部 前 后 位
• 病人取仰卧位。 身体的正中面对 台面中线。中心 线对准胸骨剑突 与耻骨联合连线 的中点。
精选ppt
9. 肘 关 节 侧 位
精选ppt
10. 肱 骨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被检侧上臂紧
暗盒。前后位
时手臂伸直,
手掌向上。侧
位时肘关节弯
曲,前臂内转
成侧位姿势。
中心线均对准
肱骨中点。
精选ppt
11. 肱 骨 侧 位
精选ppt
12. 肩 关 节 前 后 位
病人取仰卧位。 肩胛骨喙突对准 台面中线,肩部 紧靠台面。手臂 伸直,手掌向上。 中心线对准喙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
前 颧骨
上颌窦
鼻甲
位
上颌骨
下颌骨
头 颅 后 前 位
R
头颅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颅骨的骨质、骨缝及蝶 鞍的形态、大小及颅内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 转,被检侧耳部紧贴台面, 被检侧上肢防于身旁,对侧 屈肘支撑下颌,瞳间线垂直 于床面
中 心 线:外耳孔上前方2.5cm处
头 颅 侧 位
R
右 乳 突 梅 氏 位
R
L
双
侧
乳
突
许
R
L
氏
梅
氏
位
颞颌关节张闭口位
摄影目的:观察颞颌关节的骨质、功能 及关节腔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体位与许氏位相同,分别摄取 双侧张、闭口位进行对比
中 心 线:足向25°角,从对侧外耳孔 上 7cm与后1.5cm交叉处入射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 转向患侧,正中面与暗盒成 45°角,外耳孔置胶片的上
后 方1/3处,听眦线垂直台面
中 心 线:足向45°角,对侧额部入射
乳突梅氏位(双45°角)
耳廓软骨
乳突蜂窝 鼓窦 外耳道 内耳道
锥体后缘
乳 突 梅 髁状突 氏 鼓室壁 位 锥体前缘
L
左 乳 突 梅 氏 位
中 心 线:足向23°角,从枕外粗隆上 方 6~7cm处经鼻根射入胶片
眼 眶 后 前 位
眼眶后前位
额窦 眶上裂 筛窦
上颌窦
眼眶
眼
岩骨嵴
眶 后
前
位
眼 眶 后 前 位
R
鼻骨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鼻骨骨折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
转,一侧上肢屈肘,使头颅 矢状面与摄影床面平行,瞳 间线垂直于台面 中 心 线:鼻根下方2cm处 照片显示:鼻骨侧位影像清晰显示
头颅后前位
摄影目的:观察颅骨的骨质、对称性、 骨板厚度及颅内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前额 和鼻部紧贴台面,两侧外耳 孔与床面等距,听眦线与台 面垂直
中 心 线:眉间中点
头颅后前位
外板 顶骨 冠状缝
蝶骨小翼 眶上裂 内听道
乳突尖部 鼻中隔
内板 矢状缝
人字缝
额骨
பைடு நூலகம்
头
额窦
颅
眼眶
额窦
眼眶 眶上裂 筛窦 岩骨嵴
上颌窦
柯氏位
副 鼻 窦 柯 氏 位
R
副鼻窦瓦氏位(37°)
摄影目的:观察上颌窦、额窦、前后组 筛窦、上颌骨的骨质及形态
摄影体位:病人坐于摄影架前,双手扶 住摄影架,头后仰,颏部接 触暗盒,鼻尖与暗盒相距约 0.5~1.5cm,听眦线与暗盒成 37°角
副 鼻 窦 瓦 氏 位
副 鼻 窦 瓦 氏 位
额窦 眼眶 筛窦 上颌窦
下颌骨
岩骨 乳突
瓦氏位
瓦 氏 位
R
下颌骨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下颌骨升支及颞颌关节 的正位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床上,头颅 正中面垂直暗盒中线,前额 和鼻尖紧贴暗盒
中 心 线:对准嘴唇垂直射入 照片显示:下颌骨升支及颞颌关节
下颌骨正位
头颅侧位
冠状缝
额窦 鼻骨 筛窦 上颌窦 上颌骨
下颌骨
外板 内板 板障
人字缝 蝶鞍 蝶窦 枕骨 髁状突
颈椎
头 颅 左 侧 位
L
头 颅 右 侧 位
R
颧弓颌顶位
摄影目的:观察颅底各骨的形态、骨质、 颧骨弓及各孔的大小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双肩 与床的上缘平行,头后仰, 头顶向下,两外耳孔与胶片 等距,颈部尽量伸直,使颅 顶紧贴胶片(还可用坐位)
颞 颌 关 节 张 闭 口 位
下颌关节凹 关节结节
下颌关节间隙 下颌小头 下颌切迹 外耳孔
颞颌关节闭口位
下颌关节凹 下颌小头
外耳孔
颞颌关节张口位
颞
颌
关
R
节
张
闭
口
位
L
眼眶后前位
摄影目的:观察眼眶的形态、大小及异 物定位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站立于摄影台前,前额 和鼻尖与暗盒接触,头颅正 中面与暗盒垂直,两侧外耳 孔与暗盒之间等距
R
颞骨岩部前后斜位(汤氏位)
摄影目的:观察枕骨及顶骨后部、颞骨 岩部、枕骨大孔及鞍背床突
摄影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颏部 内收,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双臂 自然放于身旁
中 心 线:足向30°角,眉间上方10cm 处
头颅汤氏位(Towne´s)
头 颅 汤 氏 位
冠状缝
中 心 线:足向25°角,从对侧外耳孔 上 7cm与后1.5cm交叉处入射
乳 突 许 氏 位
乙状窦 鼓室
外耳孔 导静脉 乳突尖
乳突气房 乳突窦 内耳道 髁状突 蝶窦
乳突许氏位
L
左 乳 突 许 氏 位
R
右 乳 突 许 氏 位
乳突梅氏位
摄影目的:观察内外耳道、鼓窦、岩骨、 下颌骨髁状突的情况
鼻骨侧位
鼻
鼻骨
骨
侧
位
R
鼻 骨 侧 位
副鼻窦柯氏位(23°)
摄影目的:观察额窦、筛窦、眼眶、眶 上裂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摄影台上,双手放 头颅两侧,下颏与鼻尖紧贴 暗盒,听眦线与暗盒成45 °
中 心 线:枕骨粗隆上3cm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额窦及前组筛窦显示清晰
副鼻窦柯氏位
头颅X线检查
放射科
大纲
头部的标准平面 头颅的标准联线 头颅的检查技术
头部的标准平面
矢状面:将头颅分成左右两半的平面 正中面:头颅正中的一个矢状面 水平面:两眼眶下缘至两外耳孔上缘所
成的平面 垂直面:经过两外耳孔中心与水平面垂
直的平面
头颅的标准联线
听眦线:外耳孔与外眼角的联线 听眉线:外耳孔与眉间的联线 听眶线: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联线 瞳间线:两瞳孔间(外眼角)的联线 听鼻线:外耳孔与鼻翼下缘的联线 听口线:外耳孔与口角的联线
鼓室窦 内听道 枕骨大孔 前床突
头颅汤氏位
人字缝
枕骨 鞍背 颧弓 茎突
头 颅 汤 氏 位
R
乳突许氏位
摄影目的:观察鼓室、鼓窦、乳突蜂房、 乙状窦及听骨的情况
摄影体位: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将头 侧转,被检侧靠胶片,耳廓 前折,对侧手握拳支撑颏部 外耳孔置胶片上后三分之一 处,瞳间孔垂直暗盒
中心线:头向 15°角,与听眦 线垂直
照片显示:
筛窦、蝶窦、卵 圆孔、棘孔、内 听道、颈动脉孔、 颞骨岩部、颧骨 弓及枕骨大孔显 示清晰
颧弓颌顶位(卧位)
颧 弓 颌 顶 位 坐 位
颧骨 筛骨垂直板
蝶窦 卵圆孔
枕骨大孔
鼻中隔
上颌窦 下颌骨 颧弓 颈动脉管 内听道 乳突
颧 弓 颌 顶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