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学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习目标】1、归纳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知道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的分封制的对比,理解分封制的瓦解,了解王室的衰微,培养对比分析思维能力。

3、明确春秋的霸主,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总结诸侯争霸的原因;分析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讨论分析评价春秋争霸,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重难点】重点:春秋时期的农业;春秋争霸难点:春秋争霸的特点和影响5影响【合作探究】1.怎么正确评价春秋争霸战争。

2.春秋时期的主要战场刚好在黄河中下游流域,连年的战争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思维延伸】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①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土地私有化。

②为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③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2.春秋争霸的原因和实质。

①原因:1)周王室衰微,2)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②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3.正确评价春秋争霸战争。

春秋争霸战争既有消极性又有积极性:消极性:春秋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使人民流离失所,生产遭到破坏。

积极性:1)在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减少,呈现统一的趋势。

2)战争使人口迁移频繁,从而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3)为了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因此对春秋争霸战争不应该完全否定,而是应该辩证对待。

4.齐桓公:任用贤能,革新强国------改革晋文公:遵守诺言,跃居霸主---------诚信-楚庄王:改过自新,问鼎中原---------努力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雪耻复国-------毅力5.分封制的演变西周开始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而遭到破坏战国时期,完全崩溃秦统一六国后,被废除6.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王派代表参加,说明了周天子认可了齐桓公的实力,反映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被承认。

第6课 戊戌变法学案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学案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戊戌变法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3.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善于向西方国家学习、勇于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重点难点】重点:1.公车上书2.“百日维新”的内容。

难点: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背景:年春,《》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领导人:、。

(3)内容:上书光绪帝,请求、、。

(4)影响:拉开了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

2.百日维新(1)开始: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2)内容:(3)结果:慈溪太后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六人被捕遇害,史称“”。

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失败,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4)影响:戊戌变法在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合作探究】1.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2.在戊戌政变的当日,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逃亡日本公使馆,但谭嗣同不愿逃走,最终被捕牺牲,终年33岁。

有人认为,谭嗣同应该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有材烧”;有人认为,谭嗣同死得光荣,激励了全国民众的爱国之心。

请你发表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

【当堂达标】1.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A.鸦片战争的炮声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甲午战争的惨败D.中华民国的成立2.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曾国藩康有为邹容陈独秀A B C D3.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七年历史上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学案

七年历史上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学案

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七年历史上册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学案课型:新授主备人:邹平审核:时间:2013年9月【学习目标】1.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了解西周的阶级结构。

2.了解夏商西周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主要手段;暴力镇压与礼仪教化相结合。

【学习流程】一、自学交流:(一)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和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

(二)贵族、平民与奴隶2、夏商西周以____的亲疏作为区分尊卑等级的依据,、、属于统治阶级;平民隶属于贵族,他们拥有和,是农业和的主要劳动者;奴隶主要来源于和,他们毫无人身自由。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3、、是夏商西周维持社会秩序,调整人民矛盾的主要手段。

二、展示探究三、点拨归纳1.今天的人民军队被称为“钢铁长城”,保卫祖国的安宁。

夏商西周的军队所起的作用主要为()A.对外征战 B.对内镇压 C.对外征战,对内镇压 D.操练材料补充:1、烽火戏诸侯:2、管鲍之交:鲍叔牙和管仲都是春秋时期很有才能的人,少时二人经商分利时,管仲曾欺哄鲍叔牙,多分给自己一些,鲍叔牙则因他家贫,不以为言。

后来,两个好友分属齐国两个敌对的政治势力,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失败身亡,管仲被囚身问罪。

鲍叔牙劝说桓公,立管仲为相。

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后以“管鲍之交”指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

3、退避三舍:4、一鸣惊人:战国时,齐威王沉湎于酒色,国政混乱,诸侯并侵,危在旦夕,而左右大臣又不敢劝谏。

滑稽善辩的淳于髡(kǚn),知道齐威王爱听隐语,便去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知道这是在讽谏自己,便说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以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亲自率兵应战,夺回了失去的国土。

后以“一呜惊人”比喻平时默默无闻,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学案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学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学案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核心素养】1.识读《战国形势图》,指出战国七雄的位置,说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认识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与利弊(时空观念)2.分析商鞅变法,认识秦国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唯物史观)3.认识都江堰的结构与作用,感受都江堰体现出的古代智慧,培养国家认同感(家国情怀)【知识梳理】一、战国七雄观察《战国形势图》,“战国七雄”指哪七个诸侯国?是如何形成的?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战役?这一时期的战争性质发生了什么转变?1.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形成: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三家分晋);齐国国君之位被大夫田氏所夺取(田氏代齐)。

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郢之战、长平之战等。

4.战争性质: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

二、商鞅变法研读史料,“商君”是谁?他推行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人物:商鞅。

2.目的:富国强兵,为稳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3.措施: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4.作用: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1.结合右图器物,分析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农业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等手工业发展可观商业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2.右侧的石像是谁?他因什么功绩被人铭记?“天府”是哪一地点?分析“天府”出现的原因。

(1)人物: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2)功绩:主持在岷江上修建都江堰。

部编七上历史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

部编七上历史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

导学案班级姓名第组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3.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二、自主预习1. 和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也先后北上称霸。

3. 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霸主。

4. 作为一个独立兵种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个重要变化。

三、合作探究1. 分析材料,你知道春秋争霸出现的原因吗?“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周本纪》2.对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你如何看待?四、随堂演练1.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春秋时期开始于()A.公元前841年B.公元前771年C.公元前770年D.公元前476年导学案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

”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4.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地位衰微D.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5.“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A.巩固了周王室B.给社会带来了灾难C.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人教版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人教版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人教版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第六课《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掌握秦始皇的统治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统一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3. 通过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2. 秦始皇的统治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秦国如何在战国混战中崛起并统一中国;2. 秦始皇的改革政策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地图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秦始皇的秦兵马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这些士兵是为了什么而制作的?引出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过程(30分钟)1. 学习秦国的崛起和统一过程,通过PPT讲解介绍秦国的发展和统一战争的过程。

2. 学习秦始皇的统治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通过讲解和讨论理解秦始皇的改革政策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利用地图资料展示秦朝的版图和统一后的地理状况,让学生对秦朝的疆域变化有更直观的了解。

三、互动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探讨秦始皇的改革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展示讨论成果。

2. 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并和学生互动讨论。

四、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以“秦王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为题,写一篇短文。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秦朝建立和统一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PPT讲解、讨论和互动等多种方式展开,学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但在互动环节,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表面现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初中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 春秋争霸 学案

初中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 春秋争霸 学案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第6课 春秋争霸【目标要求】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和春秋五霸, 理解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2. 通过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培养用联系、开展的观点对待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学习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认识到国兴靠治而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课堂热身】活动1活动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合作探究】探究一:春秋五霸活动1:阅读教材,结合已学知识,填写知识表格活动2: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完成问答题材料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材料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材料三:“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请答复:〔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两段材料说明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有何变化?〔2〕结合材料三思考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阅读教材,说说此时期诸侯争的是什么?〔3〕记一记:在争霸过程中,先后出现五位霸主,请你按时间顺序记住“春秋五霸〞探究二:春秋争霸活动1:阅读教材,分析图片和文字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在书32页地图上圈出“春秋五霸〞所在诸侯国:齐、晋、楚、吴、越。

材料一:孔子评价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材料二: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靠近海,交通兴旺,适宜开展盐业、渔业经济兴旺。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说齐桓公得以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3〕孔子给予管仲如此高的评价,请你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说说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4〕标志“桓公霸诸侯〞的事件是什么?活动2:根据要求,完成对应思考题 〔1〕连一连:齐桓公 管鲍之交 晋文公 尊王攘夷 楚庄王 退避三舍 吴王阖闾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任用孙武〔2〕说一说:你能给同学们说说连线题中涉及的人物和故事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1) 议一议:你认为什么是春秋五霸成功的原因?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4〕评一评:请你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进展评价。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二单元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习目标】(1)重点:齐、晋称霸;(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自学】1.人物:①西周灭亡,建立东周的是_________。

②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齐任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

④战国初,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______取代原国君,建立______齐国。

2.地点:①东周都城迁至_________。

②齐国在今_________北部。

晋国强盛时,南方楚国势力已发展到_________。

晋楚双方在_______大战,大败楚军。

③在下图上填上战国七雄的位置,并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战役地点也标出来。

3.时间:①东周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_年。

②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是在公元前_________中期。

公元前_________后期,晋楚双方于城濮进行决战。

③公元前_________年,秦赵之间进行了一次激烈战争。

【合作学习与探究】探究一: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结合常理、上述图片及所学知识分析讨论,从正反两方面评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时期战争目的战争规模代表战役春秋【课堂检测】1.东周开始于()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2.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3.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4.“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5.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A.伍子胥B.勾践C.孙武D.夫差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7.“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8.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王D.周幽王9.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10.“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D.楚、魏、秦11.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②燕③楚④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2.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预习学案 华东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预习学案 华东师

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学习目标】1.了解今天汉字与甲骨文的历史渊源;2.感受古代青铜器的精湛艺术;了解青铜器的含义、代表作品、后世影响。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知识提要】1.甲骨文2.青铜器【课前预习】1.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

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为卜辞,这种文字就叫做____________。

殷墟出土的这种文字对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

2.闻名于世的青铜器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

商朝工匠已经能够对各种器物硬度的不同要求,调配铜和锡的比例。

殷墟出土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如下图)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分组讨论】1.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2.商朝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自我检测】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A、有了官吏B、有了确切纪年C、有了吏书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2.有一天,小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

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隶书或小篆B、小篆或楷书C、金文或隶书D、甲骨文或金文3.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③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形式④只是一种符号,还不是一种成熟的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5.《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6.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的主要成分包括 ( )①铁②铜③铅④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在青铜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为“青铜文化”,青铜文化又成为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该文明是指()A、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C、黄帝时期D、夏、商、西周时期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任务】【教学流程】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1】铁器牛耕阅读课本第27页“相关史事”,回答: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观察图片“春秋铁农具”“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分组讨论:铁器牛耕的出现带来哪些变化?【问题2】史料记载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载齐国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材料二:《管子·地数》载齐国“聚庸而煮盐”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收入之一材料三:图片《长沙春秋楚墓漆棺、漆木车》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哪些行业的迅速发展?【问题3】阅读课本第27页课本正文,总结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对这一现象的出现你有何认识?二、王室衰微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组讨论,认识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师:指导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加强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增强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

明确在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化的经济基础上,上层建筑的政治制度随之变化。

师:出示材料,利用文献资料和文物图片活化教学,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指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答题。

生:分析材料,准确作答。

生:阅读课文,概括经济发展的表现师:指导学生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方面总结,充分认识铁器牛耕的使用对生产力发展的划时代意义,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

师: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对比分析周王室的实力变化,理解这些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基础变化后,政治制度相应变化的必然。

生:观察图表,比较变化,观察表格,回答从西周到东周,周王室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这些变化的认识?分析课本第28页“材料研读”,这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们怎样的倾向?这使国家处于什么状态?三、诸侯争霸【问题1】诸侯登场观察图片《春秋争霸形势图》,找一找图中参与争霸战争的诸侯国有哪些?分组活动:找优势,成霸业诸侯争霸,最终依靠的还是综合国力和软实力的较量,请选取一个诸侯国,从地理位置、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分析该国能成就霸业的优势是什么?【问题2】“尊王攘夷”思考:“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诸侯争霸时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其真实目的是什么?【问题3】纷争300年课堂活动:争霸利弊辩论《孟子·尽心下》云:“春秋无义战”,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灭国杀人,带来灾难与痛苦;也有人认为春秋争霸促进了局部统一和民族交融,有进步意义。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含答案)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

理解春秋时期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变化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学习难点】有所发展。

7.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和也先后北上争霸。

8.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不断扩展,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3)、王室衰微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来源:Zxxk.Co5)、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6)、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1、简述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1)农业上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兴修水利工程;手工业规模扩大农业化程度提高;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其影响。

(2)掌握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其影响。

(2)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的过程。

2.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民族危机的严重?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其影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4. 课堂讲解: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撰写一篇关于戊戌变法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其影响,掌握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过程。

在课堂讲解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更加活跃。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争》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通过分析春秋战争的影响等,初步学会辩证的看待历史现象。

2.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初步培养学生解读、运用史料的能力,再次了解论从史出的历史学基本原则。

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改革,离不开人才。

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

【学习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文公争霸;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一、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学案》P15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总结分析,在课本第31页做笔记)2.你怎样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请结合材料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材料一:据《春秋》一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就多达483次。

楚国攻打宋国时,都城内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荒野一片,人民流离失所。

晋楚邲之战时,晋军败退河西,自相砍杀,船中得断指成棒,河水为之变色。

材料二:春秋初期的100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春秋末期的10多个诸侯国。

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使秦国加快了统一步伐,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3.结合材料比较春秋战争和战国战争的不同特点材料一: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出动兵力两万左右,楚出动兵力四万左右。

晋军和楚军相遇,楚军一进攻,晋文公立刻退避三舍,到了城濮,晋军假装败退。

楚军中了晋军埋伏,晋军被杀的七零八落。

晋文公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学案课件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学案课件 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
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⑨ 统一中国 奠 ⁠ 定了基础
农业
冶铁技术迅速提高,铁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多,铁器 发展
的使用日趋普遍;⑩ 牛耕 得 ⁠ 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 原因
明显进步

影响 农业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造就

了商业的繁荣
发 展
手工业
⑪ 分工 更⁠ 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 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手工业发展可观
【示例】春秋时期,官府通讯依靠的“驿传”,每三十里设置休包替 换的站点。战国时期,各国“驿传”普遍改为每五十里设置站点,用快马 通信,可以日行千里,传送文书和政令的速度明显提高。据此可知,战 国时期各国( C )
A. 兼并战争日益频繁 B. 变法取得巨大成功 C. 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D. 文化交流日趋增多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比较
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目的 争霸(成为霸主)
兼并(统一全国)
战争特点 时间短、规模小、次数少 时间长 、规模大、战争频繁
称霸方式
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 主地位
强者兼并弱者,进而统一全国
影响 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国家走向统一
1. 图1是商鞅方升,印证了商鞅变法统一 度量衡 这一举措。通过 ⁠
(1)确立⑥ 县制 ,⁠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政治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⑦ 户籍 制⁠ 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经济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⑧ 度量衡 ⁠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 作用 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

初中第6课历史教案

初中第6课历史教案

初中第6课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初中历史第6课的内容并掌握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讲解初中历史第6课的内容,传授相关知识。

2. 难点:让学生理解和吸收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课本:初中历史教材第6课内容。

2. 教具:教学投影仪、幻灯片。

3. 学具:学生笔记本电脑、纸笔。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述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讲解:老师用教学投影仪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逐步讲解相关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积
极参与讨论。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或讨论互相学习,巩固课堂内容并相互交流。

4. 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和题目。

2. 总结课堂内容,做好笔记。

3. 阅读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书籍,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初中历史第6课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效果比较
明显。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需要
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第一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第一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认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变革。

2.知道东周王室衰微,了解西周制度的逐渐瓦解。

3.讲述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影响,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自主学习】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1(22.3.二、王室衰微1.原因:社会动荡,2.表现(1(2(33.影响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1.背景(1)由于政治、经济发展______,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

(2)_____间的矛盾有所发展。

2.名义:以“_______”的名义争夺霸主地位。

3.表现(1)_____(春秋时期首霸)、晋文公、_____、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

(2)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4.影响(1)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_______不断扩展。

(2)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

【当堂达标】1.(玉林中考)右图所示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器物。

据此可以判断,春秋时期()A.铁制器物开始出现B.铁制武器种类丰富C.铁制农具已经使用D.铁器已经取代铜器2.(娄底中考)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A.打制石器B.骨耜C.青铜铲D.铁农具3.春秋时期,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其中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除此之外,还表现在( )A.玉器雕刻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B.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C.海外贸易兴盛D.集市上出现了纸币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衰微D.周天子势力强于诸侯5.《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民到于今受其赐”的意思是什么?
学后反思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______年,周_______迁都_____,东周开始。东周分为_____和______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争霸战争。著名的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齐桓公以______为相,改革内政和军制;以“____________”为号召,扩充疆界。在公元前___世纪后期的________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①晋文公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③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④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1)齐桓公任用管仲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2)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6.公元前___年的秦赵________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了。
二、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总结出自己的答案)
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检测(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本部分检测内容)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吴王夫差
大王镇中心初中导学案
年级
7
科目
历史
周次
4
执笔人
课时学案序号
6
班级
课题
6.春秋战国的纷争
备课组长审核
学校审核
姓名
教师寄语
没有极限,只有超越
学习目标
1.春秋大国争霸2.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学习重点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学习难点
七雄并立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请同学们对照预习题纲预习课本,标划重难点)
3.春秋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_____________;出现了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
二.战国七雄
4.战国初年,形成了_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
5.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发生了______之战、_______之战等。
2.晋楚争霸的主要战役是( )A.马陵之战濮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
3.长平之战发生于( )
A.公元前770年B.公元前7世纪中期C.公元前260年D.公元前7世纪后期
4.“三家分晋”指的是( )A.韩、齐、楚B.赵、燕、齐C.秦、魏、燕D.韩、赵、魏
5.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主要是因为( )
C.维护弱小国家的经济利益D.协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8.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主要著名的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②长平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马陵之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在齐桓公争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
A.姜尚B.伊尹C.管仲D.孙武
10.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
①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②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③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④周王室力量衰微,威信扫地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
6.下列诸侯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宋国B.晋国C.齐国D.吴国
7.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B.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