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2.1城市空间结构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学会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2、掌握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判断城市功能区并且解释理由4、掌握中心地理论的内容二、核心问题:1、城市区位分析2、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掌握功能区的特点,依据功能区的特点,学会判断功能区2)依据影响功能区布局的因素,判断功能区并解释其成因3)分析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4)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形态及其影响因素3、中心地理论三、重难点分析(一)重点:1、城市区位分析2、中心地理论(二)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四、课时安排:4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集宁这个较大城市,那么什么是城市呢?城市有什么特点呢?(二)讲授新课一、城市的含义及其特点:1、含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产业,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的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密集性);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比较高(高效性);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动态性)(与乡村相比)(承转)提问:我国的大城市大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城市的分布(布局、选址)受那些因素的影响?二、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关系(影响事物布局在这里的影响因素)思考1:地理事物有哪些,可以分为几大类?(承转)区位因素就是影响某一事物布局(分布)在这里的因素2、城市区位分析1)自然地理区位:①地理位置:②气候----人的分布---城市(中低纬度地区,沿海200km范围内居住60%以上的人口)③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便于农耕,有利于发展交通,便于联系;节省建筑投资,最适宜人居住高原:低纬地区,城市建在高原面上,例如巴西高原—凉爽中高纬地区,城市建在河谷地区,例如太原建在汾河谷地,青藏高原的城市—河谷地区④河流:提供水;防御功能;水运;河谷地区,土壤肥沃,适合农耕两河交汇处---重庆(嘉陵江)、宜宾(岷江)、攀枝花(雅龚江)、武汉(汉水)通航段的起点和终点(长江宜宾---上海),注意:河流的起点,一般无城市过河点:伦敦;赣州河流入海口:上海河流的曲流处,河心岛,建城市,河流起到防御功能2)人文区位①资源---开采资源,吸引人迁移,建立城市,目前存在转型的问题②交通---交通枢纽、交通干线两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GIS软件,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如土地利用比例、建筑密度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等。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设想: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其主动探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问题。
-设想: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城市中心往往是商业区?”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4.结合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
2.教学内容: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进行补充和提问。通过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进行地图阅读和分析练习。
教学过程:提供不同类型的城市地图,如平面图、立体图、遥感影像图等,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进行指导,提高其地图阅读能力。
2.学会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如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
-掌握不同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如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城市规划等。
-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提高地图阅读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分布规律。
-学会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地图,如平面图、立体图、遥感影像图等。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2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图2.1)。
3.类型划分:成都城市形态图兰州城市形态图重庆城市形态图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
(图2.2)(2)功能分区的特点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地理必修2人教版 -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课时计划课题: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和类型2、分析和理解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4、分析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特点【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解决方法:讲述、分析判断、举例说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缺勤登记:【板书设计】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概念2、城市形态的类型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4、功能区比较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讲述:上一章,我们学习并了解了《人口的变化》明确了人口和人口变化的问题.提出问题:人口在地表空间的集聚形式是什么?聚落有哪两类主要形式?人类在聚落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多年生产生活之后人类最重要的反思是什么?人类反思的结果是什么?明确:人文地理的学习思路【新课教学】点题: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舞台──城市!观察书P18及图2.1:“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合作讨论问题:什么是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形态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制约城市形态的条件主要是什么?描述福州城市外部形态的特征,分析其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列表比较总结.【板书】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形态是指城市所占据的一定空间和城市所形成的外部轮廓形状2、城市形态的类型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提出问题】不同地表上的城市其形态不同,使什么原因影响气城市形态的形成?【教师小结】学生学、思过程设计回忆上一章的内容紧跟老师思路:形成与强化:人文地理的学习思路翻开课本18页,准备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出问题:不同地表上的城市其形态不同,使什么原因影响气城市形态的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形因素和其影响的河流和交通线影响着城市形态的形成!【新课教学】阅读P18-19面,思考:1、按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用地分为哪些类型?2、什么是集聚效应? 【板书】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只是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所占的比例较低而已. 【新课教学】主要功能区比较【作业设计】P21“活动” 强调“整体-局部-整体”的认识事物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方法.课 时 计 划阅读图2.2,思考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中国心人哪种功能为主,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课题: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型:新课【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那大家想一下,我们连江县城这三大功能区是怎么分布的呢?福州又是怎么分布这些功能区呢?【小结】有的城市商业区集中在城市中心,有的却比较分散;有的工业区离市中心较近,有的却较远;住宅区有的紧靠工业区,有的却远离工业区.【新课教学】一、城市地域结构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 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图2.8)(本部分建议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商区市中平意图阅读P22面,思考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中国心人哪种功能为主,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2)其他因素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阅读图2.8,思考图中所示的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游地带的远郊区3.卫生防护带【作业设计】P24面活动题【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二2.1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共52张ppt)
C处地租最低,工业支付地租的 能力最弱,工业区布局在此可降低 成本,又可减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
结合材料二分析市中心O处
(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 A、B、C、D、E、F处,以及
地价格(地租)越低。交通便捷程度 M处地租的高低及原因。
对土地租金的影响比距离市中心的 市 中 心 (O) 处 : 因 有 多
城市地域 范围
各功能用 地关系
城市发展初期 城市发展中后期
狭小
扩大
混杂布置, 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工业发展 方向
原因
在市中心形成 市区的工厂企
工业自然团聚
业纷纷外迁
以市场交通等
为了降低成本
优势吸引引起
保护环境
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市中心,1.加重了职工上 下班时的交通压力;2.工业区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
盛行单一风向——下风向
多种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对水污染的工业: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对土地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风向与城市规划
①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
工厂布局在下风向
居
全年西风 民
工
区
厂
居民布局在上风向
上风向 下风向
②季风区(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工厂布局在盛行风向垂直方向
的郊外
工厂区
工厂区
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风向玫瑰图
N W
D G E AA
F
C
城区 E
H
B
S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1~3题。 1.此图属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中的
( B)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七、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 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 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 市热岛。
八、焚风效应
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 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 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 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 湿度也显著减少。亚洲的阿尔泰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的落基山东坡等都是 著名的焚风出现区。中国不少地区有焚风,比较明显的如天山南坡,太行山东坡, 大兴安岭东坡的焚风现象,其增温影响甚至在多年月平均气温直减率上也可促使作 物、水果早熟,强大的焚风可造成干热风害和森林火灾。冬季强焚风可引起山区雪 崩等。
2.交通便捷程度: 交通便捷程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 越低。城市内不同区位的土地交通便捷程度不同, 地租高低也就相应的存在差异。如下图所示:
城内地租立体分布图
地租最高峰
地租次高峰
城市环线与 公路干线交 汇处
区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学案2课时一、学习目标1.结合都市地图,说说不同都市土地利用的类型。
2.通过对比,说出都市功能区的形成、特点及类型。
3.联系实例,分析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说出其变化过程。
第一课时完成优化方案P24基础梳理自学导引完成优化方案P25探究一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摸索:1、都市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2、要紧都市功能区有哪些?它们的形状及特点分别是什么?完成优化方案P28同步测控 1 ,2小题第二课时完成优化方案P26探究二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摸索:3、阻碍地租高低的因素要紧有哪些?优化方案P27例2完成优化方案P28同步测控3—6小题,风向玫瑰图的判读技巧“风向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依照各方向风的显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从外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犹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如图一),确实是风向玫瑰图。
由于该图的形状形似玫瑰花朵,故名“风向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在气象统计、都市规划、工业布局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例如,把居民区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把污染大气的工厂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方向;在季风气候区,污染大气的工厂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对都市的污染。
【判读技巧】1、判定风向风向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向即风的来向,是指从别处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如图二中,①表示北风,②表示西风;图三中,③表示东北风,④表示西南风。
2、判定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刻内各种风向显现的次数占所有观看次数的百分比。
图中线段最长者,即别处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其为当地主导风向;别处到中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小,其为当地最小风频。
如图二中,①线段最长,为当地的主导风向;②线段最短,为当地的最小风频。
假如当地的主导风向相反,则为季风风向,如图三中,其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2_1_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分化
在城市地域结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往往出现某 些住宅区临近工业区或商业区的现象,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 因,说明其可能影响及改善措施。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③为了寻找交通通达度高的地区
④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二、综合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 互联系,又避免互相干扰,从而保证城市的各项活动正常、有序 地进行。一般地说,最主要是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创造卫生、舒适和安宁的居住环境,居 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排放废气和废水 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居 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③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以减小对住宅区的污 染;卫生防护带是指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隔开一定距离,其可以 是空地、水域或草地、林地;在卫生防护带内可以布置少数人使 用的或非长期停留的市政工程构筑物,如消防车库、停车场等。
(2)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 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 局,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的风向、河流流向等来判断。 ①根据材料信息,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 中的风向标等判断风向。 ②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③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 应接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word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都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人文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分三部分:都市形状、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其中,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明白得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差不多知识。
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都市与都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紧密的“都市形状”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
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都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情形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时期差不多学习了许多关于都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行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存了一定的都市感性认识。
高中时期的要紧目标,确实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都市进行理性的摸索,进而明白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四、教学目标1.明白得都市空间结构的概念2.了解都市重要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3.明白得都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缘故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都市的几个重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2.形成都市空间结构的缘故教学难点:形成都市空间结构的经济缘故六、教学预备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七、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附录:读图摸索图2.2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点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共37张PPT)
区位: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CBD——中心商务区 (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主要
特征:
①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白天人流与车流川流不息, 热闹非凡;晚上人流明显减少,到了深夜甚至空无一人。
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递减 商业变化最陡,说明其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最剧烈
OA:商业区 AB住宅区 BC工业区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用 地 要 占地少,要求 占地多,要求方 工业生产占地较
求
最大程度的接 便上下班,又要 大,地租占成本
近消费群体 方便购物
的比例很高
受 距 市 最大。因而位 较小。因而位于 最小。在距市中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常州市的工业分布
工业区一般 分布在最小风频 的上风向或与常 年盛行风向垂直 的郊外、河流的 下游,以减少对 市区的污染。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功能区 形 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
高 级 城市外缘,与
占地面积大, 是城市的主要
质量上中高级与低 级住宅区的分化;
住宅区
高坡、文化区 联系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0.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
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地理因素的影响
11.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2-1),最合理的是 ()
12.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2017版必修2地理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精品教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本章规划城市作为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口集中的主要聚落形式。
本章从城市的等级、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角度分析与城市有关的问题。
本章共分三节。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本节教材分两部分: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
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对照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发现,本节教材并未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作专门的讨论,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补充这部分内容。
考虑到课时关系,在补充这一内容时,不必进行过详细的分析,可在讨论完“城市形态”或“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后,举一两个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适当讨论即可。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按照人口规模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也越大。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材通过案例来说明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因素仅仅是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的。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会自然形成一定的等级体系。
中心地理论是关于城市服务范围的理想模式,现实中的城市等级体系虽然不会呈现理想的结构,但仍具有理论上得出的空间分布规律。
该理论在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运用这一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和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教学重点:1.城市的地域形态;2.城市地域结构特点;3.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
3.类型划分:观察:成都、兰州、重庆的行政图,地形图(1)三座城市的城市形态有什么区别?(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3)这三种城市形态各有什么利弊?(学生讨论)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一、教学目标1、了解都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2、明确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及阻碍地租高低的要紧因素;3 、明白得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并归纳阻碍都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要紧涉及的是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连续。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1、重点(1)明确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及阻碍地租高低的要紧因素;(2)明白得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2、难点明白得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一)课程导入(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都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了解了都市要紧的功能区包括了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不同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就构成了都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也确实是形成了都市地域结构。
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学习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24,完成自主学习的咨询题。
(二)自主学习(15′)1、具有代表性的都市地域结构有哪三种?(1分)设置意图:知识性咨询题,让学生了解都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差不多类型。
2、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要紧因素是___________,此因素关于土地利用来讲,确实是指________的高低,其阻碍因素要紧包括__________ 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
(7分)设置意图:探究性咨询题,让学生明确阻碍都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地租高低的要紧因素,从而体会经济因素的阻碍力。
3、读图2.7,完成读图摸索题。
(5分)设置意图:探究性咨询题,提升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让学生明白得距市中心的距离对要紧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的阻碍。
4、读图2.8,讲讲除了地租外,都市地域结构还受哪些因素的阻碍。
(2分)设置意图:知识性咨询题,通过读图归纳阻碍都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
(三)小组讨论(5′)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规律;2、阻碍都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城市地域形状的构成与天文环境的关系。
2.熟习城市地域功用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剖析各功用区的构成、开展进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3.剖析历史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行政要素等在城市地域功用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而愈加深上天看法城市地域功用分区的普通规律。
【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状;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要素在城市地域功用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状的构成与天文环境的关系。
经济要素在城市地域功用分区中的作用。
【教具预备】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拟剖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寓居、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集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状,而且在每个城市外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征的外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明天要学习的2.1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状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外形。
2.城市形状的构成与它所处的天文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构成集中开展的城市形状——平原地域;分分开展的城市形状——山区或丘陵地域〔由于城市用地比拟破碎〕(图2.1)。
3.类型划分:国的华盛顿昌等。
成都城市形状图兰州城市形状图重庆城市形状图二、城市土地应用和功用分区1.城市土地应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用分区〔1〕构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应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应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反的,这就会招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应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构成了不同的功用区构成功用区。
(图2.2)〔2〕功用分区的特点①功用区之间无明白的界限②某一种功用区以某种土地应用方式为主,能够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2.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
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
2、明确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3 、理解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并归纳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涉及的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延续。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
1、重点
(1)明确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2)理解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2、难点
理解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一)课程导入(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了解了城市主要的功能区包括了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不同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就构成了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也就是形成了城市地域结构。
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学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24,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5′)
1、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哪三种?(1分)
设置意图:知识性问题,让学生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此因素对于土地利用来说,就是指
________的高低,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
(7
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明确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从而体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力。
3、读图2.7,完成读图思考题。
(5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图文转化能力,让学生理解距市中心的距离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付租能力的影响。
4、读图2.8,说说除了地租外,城市地域结构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分)
设置意图:知识性问题,通过读图归纳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
(三)小组讨论(5′)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规律;
2、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四)展示交流(12′)
展示时应合理划分问题,避免一个人或一个小组包揽所有题目,另外,尽量保证机会均等,每个小组一节课就回答一次问题为好,对于特别积极的小组予以表扬,但要向其提议把机会让给其他还没有回答问题的小组。
通过这个环节,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了,还不能解决的,教师作为精讲内容进行讲解,并视情况适当延伸问题。
1、地租高低的影响因素
(1)交通的便捷程度;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2、在OA段,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可能成为商业区;
在AB段,住宅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可能成为住宅区;
在BC段,工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可能成为工业区。
3、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其他因素还有:工资水平、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以及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等。
(五)拓展练习(5′)
1、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A 功能区是同类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B 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C 每个功能区只有一个功能
D 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2、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因素的影响
B 经济因素的影响
C 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 地理因素的影响
(六)课后作业
新坐标
四、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