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与日本古代历史像的关系

合集下载

扶桑神话与日本民族起源——《山海经》中远古神话的新发现

扶桑神话与日本民族起源——《山海经》中远古神话的新发现

扶桑神话与日本民族起源——《山海经》中远古神话的新发现本文摘自何新著《诸神的起源》本文写1986年内容提要本文作者近年来通过对中国远古神话的研究,特别是对《山海经》的研究,发现《山海经》中有关扶桑的记载远比《梁书》扶桑记为早。

并认为早在远古时代,中日便在地理上有密切的交通,帝尧时代就有大陆移民奔赴日本探寻日所出处;《山海经》并非荒诞之作,乃是一部关于远古山川海陆和地理、人文、氏族、物产情况的有价值著作。

扶桑,是中国远古传说中一棵与太阳有关的神木。

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记载,日本岛上古代列国中,很早就有以“扶桑”自称的国名或族名。

但中日之间建立关系,根据正史(《汉书》、《三国志》)的记录,目前所知不早于汉代。

然而,扶桑神话的产生却很早,在《山海经》中记述尤多。

我最近对《山海经》以及中国古代东方的史地情况作了一些考察,结果,获得了一些意外的发现。

由此,不仅可以确证中国古代之所谓“扶桑”的神话,与日本的富士山信仰有关,而且可以断定《山海经》中“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两章,所记内容基本是远古时代日本海和日本列岛的地理、氏族、人文情况。

令人惊异的是,其中多数记述,竟可以与汉、唐、明以下关于日本的信史相参证,还可以与日本海及日本列岛周围的地理情况相参证。

由此,我们可以对日本文化起源、日本民族史以及中日文化和关系史,对《山海经》的史地文献价值,以至远古华夏人的海地观念、地学知识,都获得某种新的认识。

兹将所见,证述如下,供有兴趣的海内外读者研究、参考。

一、关于扶桑国的论争关于“扶桑”的地望所在,可以说是历史上遗留下的一个远古地理之谜。

近代广为流行的一种见解,认为其地与美洲墨西哥有关。

始倡此说的是法国人金捏(De.Guignes),他于1761年提交的一个研究报告中说:根据中国史书,在公元5世纪时,中国已有僧人到达扶桑,而扶桑,他认为就是墨西哥(按金捏所说的中国史书,指《梁书》“扶桑传”)。

在中国学者中较早响应此说的是章太炎,他在所著《文始》中也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人教版九上历史(2018部编版)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九上历史(2018部编版)第11课 古代日本课件(共32张ppt)

第11课 古代日本
日本地处东亚,是中国的近邻。古代日本被称为“扶桑国”, 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那么 这个岛国有着怎样的历史?你想了解古代日本的情况吗?你想知道 古代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吗?学完本课,你将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大概 的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武士道
国家
镰仓幕府 镰仓幕府(1185-1333),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 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源赖朝在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 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一族,并逼迫在源平之 战中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兄弟源义经自杀,达到了 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之战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 作家信浓前司行长据此写成历史小说《平家物语》。 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 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 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 源赖朝 “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 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教,形成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 支柱“武士道”。
探究点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集团形成的背景是什么?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 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 不入”的特权。 (2)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幕府统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 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唐: 明: 清: 民国:
遣唐使 倭寇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拜认了 第二位老师)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 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古代典籍中“扶桑”与日本的关系考

古代典籍中“扶桑”与日本的关系考

2019年2月20日Feb.20 2019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第39卷第2期Vol.39 No.2doi :10.3969/j.issn .1008-9640.2019.02.005古代典籍中“扶桑”与日本的关系考李雪冰(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学界关于“扶桑”与日本关系的争议颇多,根据《辞海》的释义,"扶桑” 一词“后相沿用为日本的代称”,对于该说法的可靠性,笔者从古代典籍中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隋唐至近代的史书及诗文为据, 以证明“扶桑”与日本关联性极大,且以“扶桑”代称日本的说法自古有之,而非始于近代。

关键词:扶桑;日本;扶桑国中图分类号:H131; K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 ( 2019 ) 02-0010-02《文史知识》1997年第2期“读书札记”栏刊载汪 玉刚先生《扶桑与日本》一文.文中引述王元化先生《思 辨随笔》里两处论及“扶桑”与日本关系的文字,并得出结论:“我国古代典籍包括唐诗中的扶桑.都不是指 日本国而是别有含义,皆是泛指东方,’扶桑’指代日 本仅是近代的事,《辞海•扶桑》条释文里’相沿用为 日本的代称’的说法是颇为含糊的”。

笔者以为,这些结论与古代典籍的记载不甚相符,对《辞海》中关于“扶 桑”的解释也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因而有必要对扶桑与日本的关系进行深入考证。

一、史籍中对“扶桑”的记载第六版《辞海》中的“扶桑” 一词,第二词条描述为:“古国名。

《梁书•扶桑国传》:’扶桑在大汉国 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按其方位,约相当于日本,故后相沿用为日本的代称。

”《辞海》中的这条解释虽在多次修订中得以保留,但与 早期的版本还是存在差别的,原来的释义为“我国对日本的旧称。

《南史•东夷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 余里’按地在东海之外,相当于日本的方向,故相沿为日本的代称。

古人为什么称日本为“扶桑”?

古人为什么称日本为“扶桑”?

古人为什么称日本为“扶桑”?扶桑是古书里记载的一种树名,在《山海经》里最早提到这种树。

传说中,太阳出于扶桑之下,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因此有时也用“扶桑”指太阳。

据说扶桑树最高可长达四十多米,叶子略像桑叶,春季花朵与叶同放。

喜欢阳光,多生于山麓河谷,秋叶鲜红。

汉唐时人所认为的“扶桑树”,多指这种巨树。

扶桑还是古书中记载的一个国名,《梁书?扶桑国传》中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史书上还说扶桑国人以扶桑果实为食,以树皮绩布为衣,以扶桑皮为纸。

扶桑国按照方位来说,约相当于日本,因此后世就用扶桑作为日本的代称。

从“日本”的字面意思来看,“本”字,具有草木本根的涵义;以“日本”为名,就寓有太阳、太阳树本根之所在的意思。

在日本岛上的古代列国中,很早就有以“扶桑”自称的国名或族名,这正是以太阳所在的神树之地而自命。

日本人的这种观念,反映出上古时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所共有的一种宇宙结构观念。

日本的古称——倭国韩剧《大长今》中称呼日本人为倭寇,熟识历史的人都知道明代亦有此称。

这种叫法和日本的古称有关。

古人称日本为倭国,亦称倭奴国,而“寇”则是对于盗匪或侵扰国境者的泛称。

称呼日本人为“倭”、“倭人”,是古代中国对日本的泛称。

这个说法首见于《山海经》,其后的《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这可能就指以日本北九州为中心的许多小部落国家。

倭国和中国建交很早,早在汉代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就派使臣到汉朝进贡,光武帝还赐了一枚印玺。

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日本的福冈市志贺岛出土,上刻有“汉委奴国王”的文字,证实了史书的记载。

但是一般认为,“委(倭)奴国”只是北九州博多附近的傩县。

后来为了称代方便,将日本简称为“倭”,到了646年大化革新后称“大倭国”。

扶桑是日本?

扶桑是日本?
最后,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即如何理解“汤谷上有扶桑”之“上”字,如果把它错误地理解为“在汤谷这地方的范围内”,那只能说“扶桑”这种大木在汤谷,又在黑齿北。这自然不合情理,且无法与上文“下有汤谷”相对应。此“下”字只能理解为“南”,此“上”字亦唯有释为“北”方合文意。
综上所述,《山海经·海外东经》提供了“扶桑”的相对地望,即它在黑齿国以北。
研究扶桑问题的学者主要有二派。
一、 持“扶桑国”地处美洲说派。早在1761年,法国汉学家J.De Guignes提出了名叫Recherches sur les Navigations des Chinois du cté dé l Amérique的报告;1972年,美国Henriette Mertz在Chicago发表了Pale Ink, Two Ancient Records of Chinese Exploration in America这本著作。在长达二百余年的历史里,E.P.Vining的《无名的哥伦布》集其大成,全书八百多页,被日本著名学者桑原骘藏称为“不得不认为一部杰作”。他们都认为“扶桑国”地处美洲,是中国人发现了美洲。
1831年,德国东方学家J.H.Klaproth用法文发表了题为Recherches sur le pays de Fou Sangmentionné dans les livres Chinois et pris mal propos une partie de l Amérique的论文,在承认《梁书》记载大体可信的同时,否定慧深所传的真实性。提出扶桑不在美洲。荷兰汉学家G.Schlegel同意此说,1892年发表论文,题为Problmées géographiquses. Les peuples étrangers chez les historiens chinois. I FouSang kouo, Le Pays de Fousang,此文有冯承钧译文,即《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第一卷中的《扶桑国考证》,提出了扶桑即日本或库页岛的说法。

冷知识|为什么古代中国把日本称为“扶桑”

冷知识|为什么古代中国把日本称为“扶桑”

冷知识|为什么古代中国把日本称为“扶桑”宋代诗人蔡襄作《耕园驿佛桑花》:“溪馆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媚行人。

可怜万木调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

清艳衣沾云表露,幽香时过辙中尘。

名园不肯争颜色,灼灼夭桃野水滨。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种名为佛桑的灌木植物。

佛桑又名扶桑、佛槿等,因为它的叶子像桑叶,而且花朵硕大,四季开花,所以人们叫它为扶桑。

在古书上,我们也称日本为扶桑,这与扶桑花有关吗?的确如此。

《山海经》中说,太阳从扶桑树下升起,因而认为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扶桑也就有了指代太阳的意思。

但是太阳所倚的神木究竟在哪里,并没有资料明确记载。

屈原有诗曰:“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汉朝王逸注释说:“扶桑,日所扶木也。

”明确指出扶桑木在日本。

将日本国名拆开解释,“日”有太阳的意思,而“本”则有草木根,事物本源的意思。

所以,按照古书注释,“日本”正是太阳所出的地方。

而在日本,很早就有地方以扶桑自称。

《南齐书·东南夷传赞》中说:“东夷海外,碣石、扶桑。

”因而,中国人便把日本称为扶桑国。

但是,《梁书·扶桑国传》却有如下记载:“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里……扶桑国者,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于是,有人据此否认日本就是扶桑国的说法。

因为根据当时的国家方位推算,日本与扶桑国不吻合;而且一些古籍中,日本被称作倭奴国,倭奴与扶桑是两个地方。

所以他们认为,古书中所谓的扶桑,指的是现在美洲的墨西哥。

同时,墨西哥出土的一些文物,与中国古籍所载吻合,使这个观点更有说服力。

尽管如此,大部分中国人还是相信,日本就是扶桑国。

扩展阅读:倭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后来,在戚继光等人的率领下,明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巨大胜利。

那么倭寇指的是谁,倭又指的是哪里呢?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将日本诸岛称为“倭”,而当时的日本人也没有否定这一说法。

因而,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一直被称为倭奴国。

有关扶桑树的传说和故事

有关扶桑树的传说和故事

有关扶桑树的传说和故事
扶桑树,是一棵被许多古代传说和故事所围绕的神奇树木。

据说,扶桑树是日本神话中的一种神树,被认为是连接地球与天界的桥梁,具有神秘的力量和特殊的意义。

据传扶桑树生长在天界,树姿高大挺拔,枝叶繁茂。

它的果实被称为“不倒翁果”,象征着长寿和不朽。

根据传说,每当一位神仙食用了这种果实,便可以延年益寿,永远保持青春。

因此,许多神仙都向往扶桑树,并期盼着能够得到不倒翁果的滋养。

故事中提到了一棵扶桑树在地球上的生长,这棵树被称为“天人之桥”。

据说,这棵扶桑树的顶端连接着天界,树根则深入地下,扎根于地球。

人类可以通过扶桑树的树干和树枝进入天界,与神仙进行交流和互动。

关于扶桑树的故事还讲述了一个年老的渔夫,他一直想寻找扶桑树,希望通过它找到不朽的生命。

在漫长的旅途中,他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但他坚持不懈地追寻着。

最终,他找到了扶桑树,得到了不倒翁果。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就可以得到宝贵的财富和美好的未来。

扶桑树的传说和故事在日本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影响。

它象征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永不放弃。

同时,扶桑树也被赋予了祈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期望。

总结起来,扶桑树的传说和故事形成了一个关于神奇树木的美丽传统,它向人们传达了追逐梦想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这些故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和想象的空间,更激励和鼓舞着人们在生活中努力奋斗,并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扶桑国是哪个国家,是日本吗?倭国周成王日本梁书海外东经

扶桑国是哪个国家,是日本吗?倭国周成王日本梁书海外东经

扶桑国是哪个国家,是日本吗?倭国周成王日本梁书海外东经唐代姚思廉所撰《梁书》中记载道:南朝齐永元元年(499),慧深和尚从位于中国东方几万里的“扶桑国”归来,这个国家因盛产扶桑木而得名。

扶桑国,人们通常想到的是日本,还有“东渡扶桑”之说。

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扶桑不是指日本,中国自古对日本的称呼为“ 倭国”。

如果不是日本,那么扶桑国又是指哪里呢?东渡扶桑又如何解释?持'日本”说认为,扶桑是中国远古传说中一棵与太阳有关的神木。

《海外东经》记:“汤谷上有扶桑。

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

”其中指明了扶桑的所在地,为“黑齿国”北。

那么古东方历史地理中,是否的确有一个黑齿国?如果有,此国位置在哪里?经考查,在史书中确实有过这么一个地方,周成王时,即有黑齿国人献白鹿、白马。

而据考证日本古民俗确有崇奉白鹿、白马的风俗,黑齿国所在地,就在今日的日本列岛上。

当时虽有称日本为“倭国”,而且同一部山海经也记载了倭国,但并不排除黑齿国也在日本诸岛上,因为“倭国”也只是个小范围的国家,当时代表不了全日本。

明李言恭《日本考》记述,直到明代,日本贵族尚普遍流行染牙成黑齿为贵的风俗。

他还记述了染牙方法。

所以黑齿国在现在日本之内。

然而,近代广为流行的见解认为“扶桑国”与墨西哥有关。

始倡此说的是法国人金涅,他于1761年提交的一个研究报告中说:根据中国史书,在公元5世纪时,中国己有僧人到达扶桑,而扶桑,他认为就是墨西哥。

在中国学者中较早响应此说的是章太炎,他在所著《文始》中也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据说,所谓扶桑木,就是古代墨西哥人所谓“龙舌兰”。

它到处生长,高达36尺。

墨西哥人日常饮食和衣料等,无不仰仗于这种植物。

在墨西哥北部地区,古代有巨大的野牛,角很长。

这同样符合《梁书》的记载。

那么,慧深是怎样到墨西哥去的呢?根据慧深记录的航线,先向东北航行,然后转向正东,最后折向东南到达扶桑国,很明显,他是利用季候风和海洋环流到达了目的地。

陈以鉴:一衣带水话扶桑(上)

陈以鉴:一衣带水话扶桑(上)

陈以鉴:一衣带水话扶桑(上)一衣带水话扶桑(上)——悦达出租员工日本纪行作者:陈以鉴图片:选自网络2018年3月5日、10日盐城市悦达出租汽车有限公司组织部分员工先后分两批赴日本进行旅游考察。

日本,亦称东瀛,中国古籍中称之为扶桑。

扶桑原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名。

后来,《梁书·诸夷传·扶桑国》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这是我国历史书中第一次述及这里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家政体、法律宗教、风土物产,等等。

因神话传说的影响,扶桑究属何处,是有争议的,有说是古墨西哥,也有说是山东曲阜。

今专指日本已无异议。

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除北海道曾有过他族以外,清一色的是大和民族。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上曾经有过较长时间的和平相处,唐代更是中日邦交的辉煌时期。

明代以后,我东南沿海迭遭倭寇骚扰。

到了近代,日本屡屡侵我疆土,戮我同胞,特别是“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这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避开民族仇恨,在民间正常的国际往来中,我们踏上了日本国土,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行程。

一、奈良小识赴日旅游考察第一批员工为副总经理夏群林夫妇及陈以鉴、陈传松一行四人,第二批为总经理夏群标及徐银春、邵银、商粉华一行四人。

两拨人的行程大致相同,均是乘坐“春秋航空公司”飞大阪的航班。

第二批四人中途与先期到达的董事长夏秦会合。

3月6日我们旅游考察的第一站,是位于日本纪伊半岛中央的奈良。

公元710年至794年,奈良曾经一度是日本的首都,称为“平城京”。

“平城京”是仿效中国唐代的长安城而建造的大规模国际都城,西方的文化、艺术、建筑等经过“丝绸之路”也输入到这里。

在佛教传到日本的公元6世纪至8世纪期间,奈良一直作为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而繁荣。

作为古老的文化城市,奈良拥有众多的古寺神社和历史文物,享有“社寺之都”的称号,被日本国民视为“精神故乡”。

这里是日本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存有以东大寺、法隆寺、春日大社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及佛教建筑、佛象雕刻、国立博物馆等许多国宝和重要文化遗产。

“扶桑”讨论综合评述

“扶桑”讨论综合评述

扶桑”讨论综合评述2朱近年来我国报刊上常把扶烝国作为日本国的别称。

关于“扶桑”'的今地,在中外学术界,长期以来是有争议的。

主褻的有墨西哥 国说与日本国说两种。

这毘把这两种说法及其有关问题作一简单的综合介绍,并略谈我 的一些看法。

r “美洲说”唐朝以来一般都认为"扶桑"指的是日本国。

1752年法国汉学家徳•吉尼(一译歧尼, 徳经.金勒,工De Guignes)根据中国古籍可 能是《文献通考》的材料,于172年在法罔文史学院提出题为《美洲海岸中国人航迹之 寻究》(RetharchEs sur ies Txn.vigations 打朋Chinoisdu cot6 de FAmerique)的报告①,称其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曾发见纪元五世纪末已有中国僧人至扶桑国,扶桑者,即今美洲的墨西哥,作出了“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的论* 万达了美洲,美洲的历史將要重写了。

根据考尔逖(Henri Cordier)《中国学书目》(Bibliotheca Sirdca)第四册和第五册所 录,从1761年起至1921年止,法、德、英、意. 俄、日、美、荷、印度等国学者在这方面所写的学术论文和专著达三十余种之多②。

其中赞成派方面最著名的著作,当推1885年艾•文宁(E. R Vining)所写的《无名的哥伦布》一 书。

日本汉学家桑原鹭藏认为「关于十九世 纪发表扶桑国的论文,可分美洲说与非美洲说之二大派,比较起来,前说实占优势。

而这 主张扶桑国为美洲说的代表,即是文宁所著《无名的哥伦布》一书,文宁集先贤所说,更加以自己研究而成此书。

全书共约八百页,不 得不认为一部杰作/③这一讨论,也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和兴趣。

解放前不但多同意吉尼和文宁的说法,而且还把时间提早。

如1908年章炳麟发表 的《法显发见西半球说沢 根据《佛国记》法显南海航行遇风漂至耶婆提国的史实,认为耶关于“扶桑国"的记载,早见于《梁书•诸 夷传沢 以后的《南史•夷貂传沢《通典*东夷传沢《通志•四夷传沢《文献通考•四裔 考》等所载之扶桑都是根堵《梁书・诸夷传》饲。

人教版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共17张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1课古代日本共17张课件
B “转折点”主要体现在这次改革( )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情境引入
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国花吗?你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国 家吗? 日本的樱花
日本地处东亚,是中国的近邻。古代日本被称为 “扶桑国”,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是个岛国,国 土有限,资源匮乏,那么这个岛国有着怎样的历史?你 想了解古代日本的情况吗?你想知道古代中国和日本的 关系吗?学完本课,你将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 人的忠实奴仆。
课堂训练
1、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
C 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A.天皇
B.国王
C.大王
D.将军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
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
B 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
镰仓幕府
镰仓幕府(1185-1333),是日本幕府政
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源赖朝在
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
平清盛一族,并逼迫在源平之战中为自己立下
了汗马功劳的兄弟源义经自杀,达到了自己一
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之战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
作家信浓前司行长据此写成历史小说《平家物
语》。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集团含义: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 成一种血缘关系和__主_从__制____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 成为“_武__士__”。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大的首 领,组成大的_武__士__集__团____。 2、幕府统治建立: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 _源__赖__朝__获得“_征__夷__大__将__军__”称号,设_幕__府_于镰仓。日 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_幕__府__统__治___时期。 3、幕府统治影响:(1)幕府首领_征__夷__大__将__军___名义上由 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武__士__阶__层_手中; (2)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一套展现武士阶层 道德与行为规范的_武__士__道___。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 _国__家___,而是他的主公。

扶桑树和日本的渊源来历

扶桑树和日本的渊源来历

扶桑树和日本的渊源来历扶桑树和日本的渊源来历花木君扶桑树又称为朱槿、佛桑。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

扶桑产我国福建、广东、云南、台湾、浙江南部和四川等省区,喜光,阴处也可生长,但少开花。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水分过多时叶易黄落。

扶桑花色鲜艳,花大形美,品种繁多,四季开花不绝,是很好的绿化植物。

扶桑树和扶桑是什么关系呢?扶桑什么时候变成了日本的称谓呢?据《梁书·诸夷传·扶桑国》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南齐书·东南夷传赞》:“东夷海外,碣石、扶桑。

”。

于是有人考据,古代扶桑应该是指美洲墨西哥,因为古玛雅人栽种很多扶桑树,更尊崇其中一株古树为树神。

而且墨西哥确实在中原大陆以东两万里处,因而扶桑指的是墨西哥。

玛雅文明从中外交流史来看,秦朝徐福东渡建国,后来汉朝有丝绸之路,海上交流也必定不少。

东晋时佛教名僧山西临汾人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然后从海路经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岛回到山东,历经15年,书成记载沿途风光的《佛国记》,说明古代航海技术十分先进,但是要和两万余里的墨西哥相互交流还值得商榷。

法显据有人考据,公元五世纪“和尚慧深曾经东渡美洲”,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口的拉克布拉达广场上,有一座中国帆船到港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000多年前到达当地的一艘中国帆船,其所述的年代正好与《梁书》中所记载的“慧深东渡美洲”的时间相一致。

但是如何实现两万余里海路航行,现在一直是个问号,缺乏事实证据,因此《梁书》记载似乎应该是指日本岛颇符合事实。

日本古代称为倭国,是我们对其称谓,但是日本人不这样叫自己。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称日本为“倭”或“倭国”。

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

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

七世纪后半叶,日本遣唐史将其国名改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其后沿用,成为日本的正式国名。

风帆万里向扶桑叙述的历史事件

风帆万里向扶桑叙述的历史事件

风帆万里向扶桑叙述的历史事件"风帆万里"向"扶桑"叙述的历史事件,是指明朝和日本之间的一段历史故事,发生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的时期,也被称为"明朝使日本事件"。

在那个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往非常频繁。

由于日本的物产管理体制不如中国严格,同时中国的瓷器、茶叶、纺织品等物资也深受日本人喜爱,而且日本向中国交纳的贡品被定为一种重要的象征形式。

所以,很多中国的贵族和一些有结交关系的商人都前往日本。

然而,明朝政府曾经多次尝试在日本建立政治影响力,未能如愿。

直到明朝派遣了著名的海军将领郑和,在多次东南亚航海的过程中顺带到达了日本。

之后,明朝确立了与日本频繁通商的关系,并委派了大批使节前往日本进行外交往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1420-1421年间,明朝派遣了一支庞大的远航舰队前往日本,它由知名的骏马良(江金)、胡文辉、张文定、王文成和李靖等将领带领,其中活跃的人物以"风帆万里"向"扶桑"叙述的历史事件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

这支舰队在三个月内航行了往返3600多公里的距离,向日本展示了明朝的规模和实力。

他们在日本停留期间,也开展了多种外交活动,比如传授知识、颁发封赏等。

"风帆万里"向"扶桑"叙述的历史事件,可能是指庞大的舰队和多次往返中的一个片段,但具体的情况并不是特别清楚。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种说法,但它确实反映了当时船队的远航历程。

总之,这次远航舰队的行动对明朝的海外政策影响重大,开辟了史上不同寻常的航海纪录和贸易往来,也让日本对中国及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

"风帆万里"向"扶桑"叙述的历史事件,成为了中国和日本关系中不可磨灭的一段经历,也成为了中日之间互相了解的桥梁之一。

古代扶桑指的是什么?

古代扶桑指的是什么?

古代扶桑指的是什么?
现在说的“扶桑”,那都是日本没问题。

不过从古至今,“扶桑”的概念有个变化的过程。

最早的“扶桑”是《山海经》中的记载,《山海经·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扶桑就是一种树木的名字,具体是在汤谷、十日一带。

但是《山海经》一书包含巫术色彩,所指的区域难以用现代地名考证。

《海经》一书大约是作者心中的世界地理,那么扶桑应该就在东方。

接下来在《淮南子》等博物学著作也出现了“扶桑”,但是都更多只是存在于想象中。

真正写入正史的是《梁书》,说的是僧人慧深到达过这个扶桑国。

根据慧深的说法,扶桑在中国以东三万里,国家多产扶桑树。

那么这个扶桑究竟在哪里呢?如果是中国以东一万五千公里,那么可以到达美洲了,所以不少学者认为慧深到了墨西哥,那就是发现美洲大陆第一人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以慧深的条件,不可能到达墨西哥,“三万里”更多只是夸张说法。

应该还是在东、北亚一带,可能只是日本群岛、库页岛或者朝鲜半岛附近某个岛屿。

而更多人应该是倾向于日本,所以“扶桑”这个词渐渐成为日本的指代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扶桑的诗语

扶桑的诗语

扶桑的诗语
(最新版)
目录
1.扶桑的诗语简介
2.扶桑诗语的起源和发展
3.扶桑诗语的特点
4.扶桑诗语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扶桑,是古代对日本的称呼,而扶桑的诗语指的是日本古典诗歌。

日本古典诗歌起源于公元 7 世纪,受到我国唐朝诗歌的影响,有着浓厚的汉文化底蕴。

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扶桑诗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诗歌传统。

扶桑诗语的起源和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看。

首先,公元 7 世纪,日本开始大量吸收唐朝文化,其中包括诗歌。

这一时期,日本诗歌的风格和内容都受到了唐朝诗歌的深刻影响,被称为“汉诗”。

随后,公元 9 世纪至 12 世纪,日本诗歌逐渐摆脱了汉诗的束缚,开始形成独具日本特色的诗歌风格,如“和歌”。

最后,公元 13 世纪至 16 世纪,日本诗歌进入了“俳句”时代,诗歌形式更加简练,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扶桑诗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本古典诗歌在形式上讲究音韵和押韵,以及诗歌的行数和字数。

例如,“和歌”一般为五七七的句式,而“俳句”则通常为五七五的句式。

其次,在主题上,扶桑诗语多以自然景物、四季变化、爱情、人生哲理等为主题,充满了浓厚的日本文化特色。

再次,扶桑诗语注重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追求诗歌与绘画、音乐等艺术的完美结合。

扶桑诗语的影响和价值在于,它不仅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扶桑诗语已经成为日本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着日本诗歌的辉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世界观。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中国正史中的日本国名辩素材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中国正史中的日本国名辩素材

中国正史中的日本国名辩中国和日本有着两千多年的交流历史。

中日两国都有着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

传说毕竟是传说,不可与正史混为一谈,但是这一传说所反映的古代中国人东渡日本的史实是不应该忽视的。

在秦汉甚至更早,就有中国人从大陆或是朝鲜半岛利用日本海之左旋回流东渡到日本,或是从吴越地区利用北上之暖流直航日本。

而日本人来到中国的记述最早可信的是《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后汉书》中也有日本遣使来中国的记载,并有1784年日本福冈县以为农民在修整田地时偶然发现的“汉委奴国王金印”为证,其后有关日本的记载屡见与史册。

那么在各个时期编著的史书中对于日本的称呼都是什么?他们的来历和意义又是什么?关于此,已经有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今年来更是出现了一些比较奇特的见解。

本文试图从我国正史的记载出发,梳理一下前辈学者的观点,并希望得到一些新的看法。

一、“倭”从《汉书·地理志》开始,我国正史中一直用“倭”来称呼日本。

直到《旧唐书·东夷传》,才出现“日本”这一国名。

不过在《汉书·地理志》之前,在最晚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倭”的描述:“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

”虽然《山海经》是一部近乎神话的著作,但是根据这一句话和其下一句“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

列阳属燕。

”的说法,《山海经·海内北经》中的“倭”从地理位置上看,也与日本相近。

中国古代为什么称呼日本为“倭”呢?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与邪马台国有关。

其理由是在现代日本语中“邪马台”念做“やまたい”(Yamatai)而“倭”和“大和”都念做“やまと”(Yamato),两者发音非常之接近。

甚至有人就此认为邪马台国、大和国、和“倭”就是同一回事。

因此中国古代对外族的称呼多用译音,所以这种看法看似颇有道理。

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中国正史中所记载的“邪马台国”和“倭”绝不是一回事。

其一,所指不同。

“扶桑”国到底在哪里?

“扶桑”国到底在哪里?

“扶桑”国到底在哪里?林屋公子今天说到“扶桑之国”,一般认为是日本的代称。

那么,“扶桑国”真的就在日本吗?还真不一定。

史书中的“扶桑国”我们来看看历史记载是怎么说的。

“扶桑国”最早见于《二十四史》的《梁书·诸夷传》。

《梁书》的作者是唐代的姚察、姚思廉父子,《诸夷传》讲的是南朝梁(502—557年)时世界各国的情况,其中就提到早在南朝齐永元元年(499年),就有一位叫慧深的僧侣到达荆州,他自称来自大汉国以东两万余里的扶桑國。

慧深对荆州人详细介绍了扶桑的风土人情。

扶桑国为什么叫扶桑呢?因为这里盛产一种扶桑树。

扶桑叶长得像桐叶,初生时像笋,扶桑人以初生扶桑叶为食。

它的果实像红色的梨子,树皮还可以织布作棉,扶桑人还用树皮当纸写字。

此外扶桑还产桑梨、葡萄。

不产铁,但产铜,国人对金银也不看重。

畜牧最普遍的是鹿,但运输主要靠一种长角牛,牛角上可以承载二十斛米那么重的东西。

扶桑国的国王叫乙祁,第一等贵族叫大对卢,第二贵族叫小对卢,第三等贵族叫纳咄沙。

国王每十年换五次衣服,头两年穿青衣,接下来两年穿红衣,然后两年穿黄衣,再往后两年穿白衣,最后两年穿黑衣。

这个国家没有城郭、赋税和战争、兵器,但有法律和监狱,根据犯人不同罪行,有本人不许当官、子孙不许当官、子孙七代不许当官三种处罚。

在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西域曾有五个僧侣云游到扶桑,从此扶桑也信奉佛教。

至于扶桑国的婚姻,由男方在女方家门口搭建小屋,早晚为女家洒扫劳作。

如果经过一年女子不满意,那么可以驱逐男子;如果满意才与男子结婚,而婚礼仪式却与中国基本相同。

父母去世后,儿子守丧七日不进食;祖父母去世,五日不进食;兄弟叔伯姑姊妹去世,三日不进食。

设置灵位作为鬼神象征,守丧的人早晚祭奠,但不需要穿丧服。

国王继承王位之后,三年内不处理政事,以表示对前朝的尊重。

可见,这个神秘的扶桑看似非常遥远,却又有不少习俗类似中国。

那么,“大汉国以东两万余里”的扶桑国会是今天的哪个国家呢?墨西哥、日本还是库页岛?根据《诸夷传》,倭国东北七千余里有文身国,大汉国又在文身国以东五千余里。

从考古学角度看中日文化交流

从考古学角度看中日文化交流

从考古学角度看中日文化交流张中一湖南岳阳博物馆,馆长研究员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流长,早在一万二千年前,从日本列岛上的旧石器时期文化与中国大陆的旧石器时期文化内涵大体相同,说明二者之间有必然的交流。

到了新石器时期,由于两国隔海交通不便,文化交流中断,日本列岛人类的原始文化朝着适应海岛生活的方向进展,与大陆中国的原始文化始显现不同。

但是,这种不同在新石器时期初期不十分明显。

因此,日本列岛上新石器初期文化与中国大陆新石器初期文化仍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石器的制作方式、用料、器型等,都是继承中国大陆旧石器时期文化而进展起来的。

原始陶器的胎质、纹饰、火候、烧制方式也大致相同。

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又称绳文陶器文化,以陶器上的绳纹为主要特征,其存在时间与中国大陆绳纹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止于西汉前期的时代亦是吻合的。

如日本北九州绳文文化晚期遗址中曾发现一种表面经过仔细磨光的黑色陶器,日本学者贺川光夫认为,这是受了中国龙山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1]。

但我认为,这种黑陶与中国龙山文化的黑陶不但有时代的差异,而且用料不同,作风也不同,差距甚大。

相反,它与长江流域楚文化中的亮黑衣陶的风格较为相似,说它是受了楚文化(包括吴、越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则比较切合实际。

又如,1981年,日本山形县饱海郡三崎山出过一件铜刀,从地层上看,属绳文文化晚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其与中国殷商时期青铜刀形式大致相似[2]。

1985年,在日本东北的青森县东津轻郡今津遗址中又发现了一个商或西周的鬲相似的“鬲形绳纹土器”。

而出土的日本绳文文化前期精致的漆梳[3]、晚期竹木胎的漆容器和漆弓等[4],其制作方法和施漆风格均与中国先秦时代漆器相同。

先秦时代,日本被称为“倭”。

东汉王充《论衡》:“成王之时,越常献雉,倭人贡畅”。

“畅”与“@①”通假,即古代祭祀用的酒。

成王属西周时代,可知其时“倭”已与周王朝有交往关系,倭国常向周成王贡献祭神的美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书上还说扶桑国人以扶桑果实为食,以树皮绩布为衣,以 扶桑皮为纸。扶桑国按照方位来说,相当于日本,因此后世 就用扶桑作为日本的代称。在现在,宝贺寿男贺大和岩雄也 支持这种说法。
三、中日历史交往的“扶桑之地”
另外在《梁书》中的记载,公元 520-527 年间,僧人慧 深从名为扶桑国的地方而来。关于“扶桑”所指的地理位置, 可以说是一个远古地理之谜。因为在正式开展交流活动之前, 对“扶桑”的推测都是单方面地依照著者所描述的地理位置。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加深,僧人、遣使官员的往来,也为扶 桑的所在之地提供了依据。《梁书》(选自《全唐诗》)中 记载,公元 520-527 年间,僧人慧深从名为“扶桑国”的地 方而来。书中记录了慧深的描述16 年 第 36 期(总第 554 期)
“扶桑”与日本古代历史像的关系
陈珍珠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摘 要:“扶桑”古时传说为与太阳有关的神木。在中国传说中指的是一种巨大的树,其也被称作扶木、扶桑木、 扶桑树,也指该树所生长的国家,有时候也有扶桑国的称呼。有人认为扶桑就是日本的别称,指的是日本国,日本人 也接受这样的称呼,自称为“扶桑国”。在日本与中国的历史交往中,“扶桑”在方向上大致指的是中国的东方的位 置,然而对于是否就是指日本,还存在争议。笔者根据“扶桑”一词在古书中所出现的年代和所指的内容进行分析。 从《山海经》等传说的描述中先确定其所指的大致位置,另外引用唐代诸位诗人在中日文化交往中,文人墨客为日本 友人所著的送别诗,来为“扶桑”的具体位置进行引证。
二、“扶桑”的意象
古代汉语中“扶桑”二字记作“榑桑”。东汉时期许慎 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榑桑”记载道:
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从木传声。——卷六、 木部
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象形。——卷六、 叒部
这从字面的构型上解释了“扶桑”代表着植物和东方两 个意向,另外,在日本的史料中,平田笃胤(1776-1843)在 其所著的《大扶桑国考》中,就以“乙祁”称呼“仁贤天皇”, 中国传说中所出现的“扶桑”就是指日本(也有一种说法是 指“扶桑国”这种文字是“神代文字”)。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 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 皆载于鸟。 另外还有郭璞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 洲》记载:“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 大二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 根据以上的史料记载,对于“扶桑”作为一种植物,描 述了其生长地理位置。“扶桑”在史料中被广泛运用和提及, 在《山海经》中仅仅作为一种植物的象征出现。根据后来的《梁 书·扶桑国传》(该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 梁皇朝(502—557 年)五十余年的史事)中记载: 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 故以为名。 从书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从古代开始“扶桑”一词不 仅作为一种植物,还作为一种东方的象征,从地理位置来看, 与当时的日本国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在《淮南子》(又 名《淮南鸿烈》,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 的一部哲学著作、杂家作品)中“扶桑”一词被多次提及。 日出于阳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 爰始将行,是谓胐明。——天文训 陽穀扶桑在东方。——坠形训 朝发扶桑,日入落棠。——览冥训 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引用《史记》卷 114 司马相如 列传第 57《汤谷》也同样提及:“海外经云,汤谷在黑齿北,
收稿日期:2016-12-15 作者简介:陈珍珠(1990-),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259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广角镜】 Wide-angle Lens
12 下 2016 年 第 36 期(总第 554 期)
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 年),倭奴国就派使臣到汉朝进贡。 另外,在日本平安时期的民间历史书有《扶桑略记》等。
《山海经》等史料为“扶桑”具体所指的地理位置提供 了良好的依据。而唐代之前,都是根据神话或者单一的描述 去叙述“扶桑”的意思。据史料记载,“扶桑”确实与“东 方”“日出”等紧密相关。其后的《汉书·地理志》又有记载: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这可能就指以日本北九州为 中心的许多小部落国家。倭国和中国建交很早,早在汉代光
扶桑国在昔未闻也。普通中有道人称自彼而至,其言元 本尤悉,故并录焉……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 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 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 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棉。 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无兵甲,不攻战。 其国法,有南北狱。若犯轻者入南狱,重罪者入北狱。有赦 则赦南狱,不赦北狱。在北狱者,男女相配,生男八岁为奴, 生女九岁为婢。犯罪之身,至死不出。
上有扶桑木,水中十日所浴。张揖云,日所出也。许慎云, 热如汤。”其中对于黑齿国的位置在《山海经》中指的是“青 丘国”的北部。然而对于“黑齿国”到底在哪里,据《周书·王 会》记载:“周成王时,即有黑齿国人人贡,献白鹿、白马。” 对此,《梁书》记载道:“其南有侏儒国,人长三四尺,又 南黑齿国,裸国,去倭四千余里,船行可一年至”。此处所 述“去倭四千余里”,即距离日本国 1 700km 的地方。根据《魏 志倭人传》所记载:“女王国东渡海千余里复有国皆倭种。 又有侏儒国在其南人长三四尺去女王四千余里,又有裸国黑 齿国复在其东南船行一年可至。”黑齿国的地望,就在今日 的日本列岛上。
关键词:扶桑;日本;山海经;唐诗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6-0259-02
一、关于扶桑的各种考据
“扶桑”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先秦古籍《山海经》中, 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中有:
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 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