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合集下载

简说日本文学史

简说日本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的分期日本历史经历了大和(三世纪至七世纪)、奈良(710—794)、平安(794一1192)、镰仓(1192一1333)、南北朝(1334-1392)、室町(1392—1600)、江户(1600~1868)、明治(1868—1912)、大正(1912一1926)、昭和(1926—1988)、平成(1989-)等朝代。

古代文学.包括奈良时代和平安王朝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期古代处于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大和时代的口头文学,奈良时代确立起借用汉字汉文的书面文学。

氏族时代的英雄故事和传说说,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被记录下来,同时创作了开日本汉诗文先河的《怀风藻》和《凌云集》等。

《万叶集》集录长歌二百六十余首,短歌四千余首,深刻地表现了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社会变革的状貌,成为奈良文学的顶峰。

延历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迁至平安京,文学随之进入王朝时代。

《古今和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为敕撰集之始。

除短歌外,物语在这一时代也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字津保物语》等“虚构物语”和《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歌物语”,以及集两者大成者的《源氏物语》。

这一时代随笔、日记文学也很发达,代表作有《枕草子》、《蜻蛉日记》等。

中世、近世文学,包括镰仓、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文学。

日本中世纪是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

武士阶级的兴衰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

日本称镰仓、室町时代为“中世”,称江户时代为“近世”,前者以日本封建社会的确立与发展为标志,后者以封建社会由鼎盛走向衰落为标志。

镰仓、室阿时代表现武士阶级战斗历史的军纪文学流传甚广,出现了《平家物语》、《义经记》、《太平记》等。

随笔、纪行、日记文学受隐遁思想影响,代表作有鸭长明的《方文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等。

镰仓时期在后鸟羽院主持下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表达了“余清”、“妖艳”的美。

其后和歌诗坛出现了二条、京极、冷泉三家的长期对立。

日本文学史简述

日本文学史简述

中世文学

中世:源頼朝による鎌倉幕府創設から徳 川家康による江戸幕府まで 1192~1603 鎌倉(神奈川県東部)時代・室町(東京都 中央区北部)時代


中世時代

軍記物語:保元・平治の乱に始まり、平氏 の滅亡・承久の変などを経て、政権は武士 階級のものとなっていく。こうした時代相を 反映して『保元物語』『平治物語』『平家物 語』『源平盛衰記』などの軍記物語が生み 出されていく。
一一世紀後半になり

特徴:摂関政治は無力化し、藤原氏も力を失って いく。特に白河法皇によって成された院政は摂関 政治も行われなくなる。この公家社会の内部分 裂によって、武士階級が実力を持つようになって いく。この時期に、物語に関しては、『夜中の寝 覚』『浜松中納言物語』、短編集『堤中納言物語』、 歴史物語『大鏡』、日記に関しては、『更級日記』 が注目されよう。こうした公家的な文学に対して、 庶民の事も記した『今昔物語』、庶民の間で歌わ れた歌謡の集成『梁塵秘抄』も生み出されている。

中世文学
代表作品: 1361年頃 曽我物語(真名本) 軍記 1376年以前 増鏡 軍記 1400年 風姿花伝 世阿弥 能 1411年頃 義経記 軍記 1463年 ささめごと 心敬 連歌 1467年 吾妻問答 宗祇 連歌 1472年 花鳥余情 一条兼良 注釈 1476年 竹林抄 宗祇 連歌 1488年 水無瀬三吟百韻 宗祇・肖柏・宋長 連歌 1495年 新撰莵玖波集 一条冬良・宗祇 准勅撰連歌撰集 1499年 竹馬狂吟集 俳諧 1518年 閑吟集 歌謡
中世文学

なお、この時代は政権が武士階級に移っ たとはいえ、まだ文学の担い手は『新古今 集』を編纂するなどした貴族にあった。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五)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五)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韬光 大连外国语学院
日语知识 THE KNOWLEDGE OF JAPANESE LANGUAGE 2005(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三)[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5(1) 2.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四)[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5(2) 3.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二)[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4(12) 4.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八)[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4(8) 5.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七)[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5(5) 6.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六)[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5(4) 7.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4(10) 8.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七)[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4(7) 9.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十一)[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4(11) 10. 韬光 日本文学史概述(九)[期刊论文]-日语知识2004(9)
r笛擎焦攀.亦称r籀黎麓攀.(1767~ 1848),师事r笛策繁磋.。r蔑擎.最初也曾发
市井民间,为日本文人的‘器笨.创作提供了广阔 表r蠢袈耘.作品,后来转向改写r嚣笨.小说,最
的空间。r莆南嚣笨。的主要创作特征便是对上 终成为r翟南器笨。的首席代表作家。主要代表
述我国白话小说的单纯模仿或‘豁檠J,有些作品 作品有:描写r4鞯。罄铂。在r鬻f鬻。生活事迹
才能以一个真正的’麓f笑J的视角来观察无常世
事、芸芸众生。更由于其文风大胆、坦率奔放,故
其笔下人物特征鲜明.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反映
建社会的束缚,开始追求现实生活中的享乐,r攀
了现实町人社会的生活风俗。基于’蔷麓.在近
世文学史上的巨大贡献,也有学者将其与r耘芭

日本文学史考试重点(上代-近世)

日本文学史考试重点(上代-近世)

一、上代文学1、上代文学:平安京迁都(794)以前的文学,发生在“大和地区”,也称为“奈良时代文学”。

2、先土器时代→绳文时代→采集生活→弥生时代→共同体社会3、“祭”→神圣的词章→歌谣和神话→口承文学(咒语、原始歌谣、神话传说)4、大和朝廷+百济→汉字传入:口头传承→文字记载(歌谣定型化、神话散文化)5、圣德太子+苏我马子:“宪法十七条”,大化改新→律令制度6、推古朝→万叶假名7、佛教→飞鸟文化、白凤文化、天平文化8、【古事记(日本最早书籍)】【日本书纪(第一部敕撰正史)】【风土记】【万叶集(最早和歌集)】【怀风藻(最古汉诗集)】(1)古事记A、天武天皇、稗田阿礼、天明天皇、太安万侣B、上中下三卷:上卷→神代(神话、传说),中卷→神武天皇(第1代)~应神天皇(第15代),下卷→仁德天皇(第16代)~推古天皇(第33代)(帝记)a、上卷:高天原神话、出云神话、天孙降临神话、筑紫神话b、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大八洲c、三贵子=天照大神+月读尊+须佐之男命C、和汉混淆文体:古汉语、变体汉文、假名注音相杂(2)日本书纪A、舍人亲王B、神代卷+帝记(神武天皇~持统天皇)C、正文→唐代风格的古汉文,仿照中国正史编写的编年体史书D、目的:宣扬国威、实现对外宣传(3)记纪歌谣A、形成于“万叶集”之前,不是独立编撰成书的歌谣集,是最早的和歌群B、歌体自由,无固定格律(五、七句为主,四、六句为次)C、长歌、短歌、片歌、旋头歌D、三类:恋歌(最多)、战争歌和事变歌(叙事性强)、酒歌和欢乐歌(4)风土记A、天明天皇、地方志B、五国风土记:常陆风土记、播磨风土记、出云风土记(最完整)、肥前风土记、丰后风土记C、古代汉语或变体汉文写作D、五项内容:郡乡地名、郡内物产、土地情况、山川原野名称由来、旧闻轶事(5)万叶集A、日本最早诗歌总集,抒情诗的源头B、仁德天皇的皇后~淳仁天皇C、万叶:万言叶;万世;万叶D、编者:橘诸兄、大伴家持E、作者:柿本人麻吕、高市黑人、山上忆良、高桥虫麻吕、山部赤人、大伴旅人、大伴家持、大伴坂上郎女、额田王F、歌体:定型歌,大部分是短歌;长歌、反歌、旋头歌、佛足石歌G、万叶假名=男假名=真假名:借汉字的音或义记录日本文字的音H、内容:三大类→杂歌、相闻、挽歌;其他→譬喻歌、东歌、防人歌、问答歌I、四时期a、舒明天皇~壬申之乱* 记纪歌谣从叙事性向抒情性发展;* 定型和歌形成期;* 歌风:雄浑、朴素、明快,感情真挚自然* 代表歌人:舒明天皇(天皇登香具山之时御制歌)、额田王(女歌人)、天智天皇、天武天皇b、壬申之乱~迁都平城京* 和歌逐渐进入文学领域* 代表歌人:柿本人麻吕(与山部赤人并称“歌圣”,擅长长歌)、高市黑人(短歌)、大津皇子、大伯皇女、志贵皇子c、迁都平城京~天平5年* 多元化* 代表歌人:山上忆良(贫穷问答歌、思子等歌一首并序)、大伴旅人、山部赤人(“歌圣”、富士山“千古绝唱”)* 山部赤人之后短歌迎来全盛期d、天平6年~天平宝字3年* 和歌出现明显的游戏文章的倾向,歌风专注于技巧* 代表歌人:大伴家持* 万叶和歌进入衰退期:和歌形式固定,内容走向个人世界,歌风柔美,缺乏独创性(6)怀风藻A、歌→日本诗歌→倭歌→歌人;诗→汉诗→诗人B、淡海三船C、最早的汉诗集(第一部在纯文学领域接受中国文化及汉诗影响的诗集)D、体裁多为五言体,均为题咏作E、大津皇子、藤原不比等F、前后两期:受六朝影响;受初唐影响G、影响平安初期三大敕撰汉诗集【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9、祝词及宣命(“言灵信仰“的产物)(1)宣命:奉天皇敕令向臣民宣布政令时用的语言A、宣命体(汉文记录的成为“诏敕”)B、【续日本书纪】收录宣命最多(2)祝词:祭祀神祗时向神上奏所用的语言A、【延喜式】保存祝词最完全的法典B、结构:序(神话传说,重叙事)+结(祈愿,重抒情)二、中古文学1、中古文学:平安迁都~镰仓幕府建立,中心是平安京(京都),创作核心是藤原氏为主的贵族,也称为“平安时代文学”。

20110819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讲义-综述

20110819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讲义-综述

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讲义-综述课程简介:学分2 ;学时2 ;教材:《日本古典文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学对象:2005级学生教学内容:以教材《日本古典文学入门》为中心,理解并欣赏从奈良时代(公元7世纪)到江户时代(1603-1867)的部分有代表性的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穿插介绍日本古文语法及日本古代文化知识。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一般性古文,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

考核方法:依照学校学生手册规定,平时分占30——40%,考试成绩占60-70%,考勤扣分在平时成绩中扣除,旷课及请假总数超过6次,取消考试资格。

导论为何学习古典文学?1,为了学好现代日语。

现代日语是由古日语发展演进而成,在现代日语中还保留着古日语的残留影响。

当今的日本文学作品,政论文献中,依然时常引用日本古典名著的段落,章节,典故等,日语古语仍然影响着现代日本的语言与文学。

2,更好了解日本人日本文化对于日语专业学生是必须了解的一种异文化。

“知其然”,不如“知其所以然”,日本现代文化演变自日本古代文化,而了解日本古代文化的最好途径就是古代文献的阅读。

通过阅读古代文献中的主要部分――古典文学,读者能够了解古代日本人的实际生活场景,精神生活,感情生活等等,而这些了解必然能够提高对现代日本人的认识。

如何学习古典文学?准备工具书:古语词典,广辞苑,古典文学词典。

学习文语语法。

了解相关背景。

第一节日语文语语法一,日语的口语与书面语语言一般分为用声音表示的口头语言和用文字表示的书面语言。

日本人民最初只有口头语言,自从创造“假名“以后,日语就开始产生了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有资料表明,日本在平安时代(8世纪末-12世纪末)中期以前时,书面语和口头语是一致的,从那时起书面语比较固定,变化不大。

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口头语表达也就随着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与书面语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越来越大。

到了镰仓,室町时代(12世纪末-16世纪初)两者的差别就十分明显了。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 早期历史 (1)2. 封建社会 (1)3. 近代社会 (1)4. 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 上古文学 (1)2. 中古文学 (2)3. 中世纪文学 (2)4. 近世文学 (2)5. 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 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 记纪歌谣 (3)2. 《万叶集》 (3)3. 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 物语文学 (4)2. .................................................................. 说话43. 日记文学 (4)4. .................................................................. 随笔4二、韵文. (5)1. .................................................................. 汉诗52. .................................................................. 和歌53. .................................................................. 歌谣5三、艺能. (5)1. .................................................................. 雅乐52. .................................................................. 田乐53. .................................................................. 猿乐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 物语文学 (6)2. .................................................................. 说话63. .................................................................. 随笔64. .......................................................................................................................... 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 和歌 (7)2. 连歌 (7)3. 歌谣 (7)4. 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 俳谐 (8)2. 狂歌 (8)3. 川柳 (8)4. ................................................................... 和歌85. ................................................................... 国学8二、戏曲. (8)1. 净琉璃 (8)2. 歌舞伎 (8)三、小说. (8)1. 假名草子 (8)2. 浮世草子 (8)3. ................................................................... 读本94. 洒落本 (9)5. 人情本 (9)6. 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 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 一一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一一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一一3世纪)古坟时代(300 —— 600)2. 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 ―― 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 —— 1334)南北朝时代(1334 ―― 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 1603) 1江户时代(1603 —— 1868)3. 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 1945)4. 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 1988)平成时代(1988 ――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 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 < 日>上代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复习笔记摘要目录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一、日本历史分期 (1)1.早期历史 (1)2.封建社会 (1)3.近代社会 (1)4.战后社会 (1)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1.上古文学 (1)2.中古文学 (2)3.中世纪文学 (2)4.近世文学 (2)5.近代文学 (2)第一章上古文学 (3)一、散文 (3)1. 神话等 (3)2.祭祀文学 (3)二、韵文 (3)1.记纪歌谣 (3)2.《万叶集》 (3)3.汉诗文 (3)第二章中古文学 (4)一、散文 (4)1.物语文学 (4)2.说话 (4)3.日记文学 (4)4.随笔 (4)二、韵文 (5)1.汉诗 (5)2.和歌 (5)3.歌谣 (5)三、艺能 (5)1.雅乐 (5)2.田乐 (5)3.猿乐 (5)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一、散文 (6)1.物语文学 (6)2.说话 (6)3.随笔 (6)4.日记.纪行(游记) (6)二、韵文 (7)1.和歌 (7)2.连歌 (7)3.歌谣 (7)4.汉诗文 (7)第四章近世文学 (8)一、诗歌 (8)1.俳谐 (8)2.狂歌 (8)3.川柳 (8)4.和歌 (8)5.国学 (8)二、戏曲 (8)1.净琉璃 (8)2.歌舞伎 (8)三、小说 (8)1.假名草子 (8)2.浮世草子 (8)3.读本 (9)4.洒落本 (9)5.人情本 (9)6.滑稽本 (9)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一、日本历史分期1.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古坟时代(300——600)2.封建社会飞鸟时代(600——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0)镰仓时代(1190——1334)南北朝时代(1334——1392)室町时代(1392——1573)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江户时代(1603——1868)3.近代社会明治时代(1868——1912)大正时代(1912——1926)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4.战后社会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平成时代(1988——今)二、日本文学史分期1.上古文学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1室町时代末期和安土桃山时代合称“战国时代”。

2.中古文学以平安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9世纪到12世纪(<日>中古文学)。

3.中世纪文学以镰仓·室町时代为主,时间跨度在12世纪到16世纪(<日>中世文学)。

4.近世文学以江户时代为主,时间跨度在17世纪到19世纪(<日>近世文学)。

5.近代文学日本文学史一般将明治维新以来的文学统称为“近代文学”或“近现代文学”,近代与现代的时间界限不明晰,具体分期以参考书为准。

第一章上古文学一、散文1. 神话等(1)《古事记》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文学作品。

作者是天武天皇时代的太安万侣。

(2)《日本书纪》日本最早的官方编撰的史书,编年体写就。

作者是舍人亲王。

(3)《风土记》是一系列作品的总称,现存五风土记。

为以后的《高桥式文》和《古语拾遗》奠定了文学基础。

(4)《日本霊异记》日本最老的佛教说话集。

作者是僧人景戒。

2.祭祀文学(1)祝词:现存祝词共28篇,其中27篇存于《延喜式》,另有藤原赖长所著《台记》中的《中臣寿词》1篇。

全部使用“宣明书”写就。

(2)宣明:天皇的诏书,代表作略。

二、韵文1.记纪歌谣(1)《万叶集》、《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中收录了部分歌谣。

(2)佛足石歌:药师寺的佛足石歌碑上刻有歌谣21首。

(3)《琴歌谱》是使用万叶假名写就的21首歌谣。

2.《万叶集》《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歌集。

分为杂歌、相闻、挽歌三部分。

(1)第一期:以额田王为代表的女流诗人。

(2)第二期:由柿本人麻吕完成。

(3)第三期:主要歌人有山上忆良、大伟旅人、山部赤人和高桥虫麻吕等。

(4)第四期:与后期的《古今和歌集》很接近,主要歌人有大伴家持等。

※东歌:反应东国百姓生活的和歌,现存230首。

※防人歌:反映了被派到北九州的士兵的生活。

3.汉诗文(1)《怀风藻》是日本最早的汉诗集。

(2)《歌经标式》是一部诗论。

第二章中古文学一、散文1.物语文学(1)作物语(文人创作的物语)《竹取物语》是最早的物语作品,作者不详。

《宇津保物语》是最早的长篇物语,作者不详。

《落窪物语》日本的“灰姑娘”。

(2)歌物语《伊势物语》主人公为昔男,作者不详。

《平中物语》主人公是平贞文《大和物语》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

(3)历史物语《荣华物语》是最早的历史物语,作者是赤染卫门。

“四镜”:《大镜》、《今镜》、《增镜》、《水镜》(后两个出现在中世纪)。

(4)《源氏物语》日本的“红楼梦”。

作者紫式部,是作物语、歌物语和日记文学的结合产物。

2.说话主要作品是《今昔物语集》,对后世影响很大。

3.日记文学(1)《土佐日记》使用假名写成,模仿女性作家的笔触。

作者纪贯之为男性。

(2)《蜻蛉日记》是最早的“女手日记”2,作者是藤原道纲之母。

(3)《更级日记》作者是菅原孝标之女。

(4)《和泉式部日记》作者是和泉式部。

(5)《紫式部日记》作者是紫式部。

4.随笔主要作品是《枕草子》,作者是清少纳言(女性)。

与《源氏物语》合称“平安文学双璧”。

2即女性写的日记。

二、韵文1.汉诗代表作品是三部敕撰汉诗集:《凌云集》作者小野岑守、《文华秀丽集》作者藤原冬嗣、《经国集》作者良岑安世。

2.和歌(1)《古今和歌集》简称《古今集》,是醍醐天皇时代的敕撰和歌集。

第一期:作者均不可考。

第二期:以在原业平、小野小町为代表的“六歌仙”时代。

第三期:撰者时代,主要的编撰者为:纪友则、纪贯之、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

(2)三代集《古今集》与《后撰集》(梨壶五人)、《拾遗集》(藤原公任、敕撰)合称“三代集”。

(3)八代集三代集与《后拾遗集》(藤原通俊等)、《金菜集》(源俊赖)、《词花集》(源显辅)、《千载集》(藤原俊成)、《新古今和歌集》(编于中世纪)合称“八代集”。

3.歌谣主要代表作品是《梁尘秘抄》。

此外,韵文中还有歌合、歌论、郎咏、今样等文学样式。

三、艺能1.雅乐传自唐朝和新罗,伴舞演奏的也叫“舞乐”。

2.田乐从民间收集的音乐形式。

3.猿乐不仅有音乐,还融合了其他元素,成为后世“能”和“狂言”两种艺术形式的发端。

第三章中世纪文学一、散文1.物语文学(1)军记物语主要有《保元物语》、《平治物语》、《平家物语》(日本的“三国演义”)、《太平记》、《义经记》、《曾我物语》等。

作者均失考。

(2)历史物语《水镜》补充了《大镜》之前的历史。

《增镜》作者是二条良基等。

(3)史论主要有《愚管抄》(慈圆)、《神皇正统记》(北畠亲房)等。

(4)拟古物语主要有《无名草子》、《风叶和歌集》、《住吉物语》、《松浦宫物语》,前两个作品已散佚。

(5)御伽草子主要是一些短篇物语,后世发展为“浮世草子”。

代表作有《文正草子》、《浦岛太郎》、《酒吞童子》、《一寸法师》等。

2.说话(1)反映世俗的作品有:《古事谈》、《宇治拾遗物语》、《十训抄》、《古今著问集》。

(2)佛教说话集有:《宝物集》(平康赖)、《发心集》·《闲居集》(鸭长明)、《撰抄集》(托名西行而著)等。

3.随笔(1)《方丈记》作者鸭长明。

(2)《徒然草》作者吉田兼好。

以上2部作品与《枕草子》合称“古典文学三大随笔”。

4.日记·纪行(游记)(略)二、韵文1.和歌(1)歌集《新古今和歌集》也叫做《新古今集》,编者是藤原定家等六人。

《百人一首》由藤原定家编撰,后人修订。

《金槐和歌集》编者是源实朝,是一部私家集。

※十三代集:是《新古今集》之后的十三部敕撰和歌集的总称。

(2)歌论主要有《古来风体抄》(藤原俊成)、《近代秀歌》《每月抄》(藤原定家)、《无名抄》(鸭长明)、《正徹物语》(正徹的言论集)。

※藤原定家相关的作品:《新古今集》(编者之一)、《新敕撰集》、《拾遗愚草》(家集)、《明月记》(日记)。

2.连歌(1)歌集《菟玖波集》作者二条,最早的连歌集。

《水无赖三吟百韵》作者肖柏、宗长。

最杰出的的连歌作品。

《新撰菟玖波集》作者山崎宗鉴。

《守武千句》作者荒木田守武。

(2)歌论《应安新式》作者二条,统一了连歌的格式。

《筑波问答》作者二条,提倡“幽玄”。

《ささめごと》作者心敬,提倡“寂”、“冷”、“艳”。

3.歌谣这时期的歌谣主要是“早歌”,有《安曲集》、《闲吟集》等。

4.汉诗文汉诗文主要代表是“五山文学”。

第四章近世文学一、诗歌1.俳谐(1)贞门派的主要代表是松永贞德,代表作品是《犬子集》、《俳谐御伞》。

(2)谈林派的代表人物是西山宗因和井原西鹤。

(3)蕉风的主要代表是松尾芭蕉,其作品有《冬日》、《猿笠蓑》、游记《深处的小路》。

(4)天明派的代表人物是与谢芜村,其作品有《春风马堤曲》、《玉藻集》等。

(5)幕末代表有小林一茶,作品有《我春集》、《病日记》。

2.狂歌《万载狂歌集》(四方赤良)3.川柳《俳风柳多留》(柄井川柳)4.和歌这时期的和歌代表是桂园派,有《桂园一枝》(香川景树)5.国学代表人物是本居宣长,提倡“物哀文学”,作品有《源氏物语玉小栉》、《古事记传》等。

二、戏曲1.净琉璃净琉璃的代表作家是近松门左卫门,作品有《世继曾我》、《出世景清》。

世话物《曾我崎心中》、《女杀油地狱》等。

2.歌舞伎主要代表有竹河默阿弥。

三、小说1.假名草子主要代表有浅井了意的《浮世物语》、《御伽婢子》。

2.浮世草子代表作家是井原西鹤,他的作品有《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好色五人女》、《日本永代藏》、《世间胸算用》等。

3.读本(1)上田秋成:《雨月物语》、《春雨物语》(2)龙泽马琴:《南总里见八犬传》、《椿说弓张月》4.洒落本山东京传:《通言总篱》、《近世奇迹考》。

5.人情本为永春水:《春色梅儿誉美》、《春色辰巳园》6.滑稽本(1)十返舍一九:《东海道中膝栗毛》。

(2)式亭三马:《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