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三级体系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 2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填空题1.三种常见的数据模型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将系统的开发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与维护。
3.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通信子网两个子网构成。
4.数据流程图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外部实体、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
5.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的中文含义是:物料需求计划、BSP的中文含义是:企业系统规划。
6.系统实施中的系统切换方式主要有: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及分段切换。
7.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主要有:完备性检验、一致性检验及无冗余性检验。
1.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
2.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_ 决策_具有价值。
3. 计算机的网络的功能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负荷均衡和分布处理。
4.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三级:战略级、决策及、执行级。
5.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包括四部分内容:信息源、信息管理者、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
6. 传统DSS有三个主要部件:数据库、模型库、和会话部件。
7.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Ⅱ的中文含义是:制造资源计划、ERP的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
1.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信息处理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信息传输系统则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2.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和作业管理等三个层次。
3.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
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记录、文件和数据库。
4. 所谓数据的物理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
而数据的逻辑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5.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等几种。
1.管理信息定义为: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2.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
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
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引言数据库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在数据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体系结构。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分别是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我将详细介绍每个级别的含义、作用和关系,并通过实例来说明。
一、外模式1.1 定义外模式是数据库的最高级别,也是用户直接接触到的部分。
它定义了用户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访问的方式和视图。
外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义,不同的用户可以拥有不同的外模式。
1.2 作用外模式的作用是将数据库的复杂性隐藏起来,为用户提供简单和易用的界面。
通过外模式,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而不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内部结构和存储方式。
1.3 实例以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例,不同的用户可能需要查看不同的信息。
例如,一位学生只需要查看自己的成绩和课程信息,而一位教师可能需要查看所有学生的成绩和课程信息。
在这个系统中,可以为每个用户定义不同的外模式,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概念模式2.1 定义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中间级别,它定义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数据之间的关系。
概念模式是对外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映射,它将外模式中的视图转换为对内模式的操作。
2.2 作用概念模式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整体的、一致的视图,以方便数据库管理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概念模式,管理员可以定义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以及对它们的操作和约束。
2.3 实例继续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例,概念模式可以定义学生、课程和成绩之间的关系。
管理员可以定义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并设置成绩的约束条件,如只允许输入合法的分数范围。
三、内模式3.1 定义内模式是数据库的最低级别,它定义了数据库的内部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储方式。
内模式描述了数据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包括数据的存储位置、文件的组织和索引的结构等。
3.2 作用内模式的作用是将概念模式转换为实际的存储方式,以提高数据库的存取效率。
数据库应用技术复习题
数据库应用技术复习题数据库应用技术复习题一、选择题1.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2. 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是( B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3.信息的数据表示形式是( D )A.只能是文字B.只能是声音C.只能是图形D.上述皆可4.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之间的关系是( D C )A.两者是一回事B.两者之间无关C.数据管理是数据处理的基本环节D.数据处理是数据管理的基本环节 ?5.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 A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6.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D )A.I 和 IIB.只有 IIC.II 和 IIID.只有 I7.DBMS是( D )A.数据库B.数据库系统C.数据库应用软件D.数据库管理软件8.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 C )A.系统分析员B.程序员C.数据库管理员D.操作员9.下述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的是( D )A.完整性约束说明B.定义数据库模式C.数据库安全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10.提供数据库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库维护功能的软件称为( C )A.OSB.DSC.DBMSD.DBS1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A.数据共享B.数据完整性C.数据冗余度高D.数据独立性高12.下面列出的条目中,不属于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特点的是( D )A.数据的结构化 B.数据的冗余度小 C.较高的数据独立性D.程序的标准化13.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下面不是数据库存取功能模块的是( C )A.事务管理程序模块 B.数据更新程序模块 C.交互式程序查询模块 D.查询处理程序模块14.在下面所列出的条目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的是( D )A.数据库定义 B.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C.数据库的存取 D.数据库和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1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内模式有( A )A.1个 B.2个 C.3个 D.任意多个16.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A.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D.存储模式17.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C )A.模式B.物理模式C.子模式D.内模式18.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A.模式与外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D.三层模式19.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B.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C.模式D.三级模式20.下述那一条不属于概念模型应具备的性质( D )A.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 B.易于交流和理解C.易于变动D.在计算机中实现的效率高21.常见的数据模型是( A )A.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B.概念模型、实体模型、关系模型C.对象模型、外部模型、内部模型D.逻辑模型、概念模型、关系模型22.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的模型是( A )A.网状模型B.关系模型C.层次模型D.以上都有23.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D )A.记录长度B.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之间的联系24.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 C )A.1:1关系B.1:m关系C.m:n关系D.1:1和1:m关系25.层次数据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A )A.树B.图C.索引D.关系26.层次模型实现数据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B )A.连接B.指针C.公共属性D.关系27.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 D )A.树B.图C.索引D.关系28.下面关于关系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B.行与列交叉点不允许有多个值C.表中的一列称为一个属性D.表中任意两行可能相同29.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简化程序员和数据库开发建立工作的模型是( B )A.网状模型B.关系模型C.层次模型D.以上都有30.关系数据库中的投影操作是指从关系中( B )A. 抽出特定记录B.抽出特定字段C.建立相应的影像D.建立相应的图形31.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形成一个新的数据库文件的操作是( C )A.投影操作B.连接操作C.选择操作D.复制操作32.关系代数中的连接操作是由( B )A.选择和投影操作组合而成B.选择和笛卡尔积操作组合而成C.投影、选择、笛卡尔积操作组合而成D.投影和笛卡尔积操作组合而成33.设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结构,由属于S但不属于R的元组构成的关系,记为( C )A.R﹣SB.S﹣RC.R∪SD.S∩S34.已知关系R和S,R∩S等价于( B )A.(R﹣S)﹣SB.S﹣(S﹣R)C.(S﹣R)﹣RD.S﹣(R﹣S)35.当关系R和S做自然联接时,能够保留R中不满足连接条件元组的操作是( A )A.左外联接B.右外联接C.内部连接D.全外联接36."元数据"是指( A )A.数据结构的描述B.数据项的描述C.数据的来源 D.基本数据37.在数据库系统中,空值是( D )A.0B.空格C.空字符串D.不确定38.实体完整性规则约束( B )A.侯选关键字B.主关键字C.外关键字D.超关键字39.SQl语言是()的语言,易学习( B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导航化40.SQl语言是( C )A.层次数据库语言B.网络数据库语言C.关系数据库语言D.非数据库语言41.SQL语言是( D )A.高级语言B.宿主语言C.汇编语言D.非过程化语言42.SQL语言具有的功能是( B )A.关系规范化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数据查询C.数据库系统设计D.能绘制E-R图43.在SQL语言查询语句中,WHERE子句实现关系代数的( B )A.投影运算B.选择运算C.连接运算D.交运算44.在SQL语言的SELECT语句中,能实现投影操作的是( A )A.SELECT B.FROM C.WHERE D.GROUP BY 45.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 A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C.应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46.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 A )A.插入、删除和数据冗余问题而引入的B.提高查询速度问题而引入的C.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问题而引入的D.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问题而引入的47.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 C )A.数据的不一致性的缺欠B.结构不合理的缺欠C.冗余度大的缺欠D.数据丢失的缺欠48.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 C )A.0个 B.1个 C.1个或多个 D.多个49.数据库设计可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内容,“为哪些关系,在哪些属性上建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 C )设计阶段。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及解答
第 1 章数据库系统概论1.1复习纲要本章介绍的主要内容:·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1.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数据管理技术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
1.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从事计算工作,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由程序员考虑与安排。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数据不长期保存;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系统中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
2. 文件系统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系统中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其主要特点: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可长期存储在磁盘上,供相应的程序多次存取;数据文件可脱离程序而独立存在,使得数据与程序之间具有设备独立性。
如果数据文件结构发生变化时,则对应的操作程序必须修改。
即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缺乏数据独立性,并且数据冗余度大。
数据之间联系弱,无法实施数据统一管理标准。
这些都是文件系统管理的主要缺陷。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70年代初开始,计算机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大量数据,使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主要特点:·采用数据模型组织和管理数据,不仅有效地描述了数据本身的特性,而且描述了之间的联系。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即数据格式、大小等发生了改变,使得应用程序不受影响。
·数据共享程度更高,冗余度比较小。
·由DBMS软件提供了对数据统一控制功能,如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恢复功能。
·由DBMS软件提供了用户方便使用的接口。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是目前计算机管理数据的高级阶段,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1.1.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构建数据库结构的基础,在构建时要经历从概念模型设计到DB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转换过程。
因此,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类共4种,两类为概念模型和结构模型,其中结构模型又分为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和内部模型三种。
数据库综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通信工程数据库综述摘要:“数据库”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当时美军为作战指挥需要将收集到的各种情报存储在计算机中,并且称之为—数据库。
而DBMS是数据库主要的工作模式之一,下面我们会介绍他的工作方式,而基于VB的网络数据库将是我们这次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
关键词:数据库;DBMS;Microsoft SQL Server1、引言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格式化数据库(以层次和网状数据库为代表),经典数据库(以关系数据库和后关系数据库为代表)和新型数据库(以对象数据库和XML数据库等为代表)的三代发展演变。
4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已经被人们所认识与理解。
首先数据库技术已经形成相对完整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成为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重要基础与技术核心,造就了C.W.Bachman、E.F.Codd和J.Gray三位图灵大奖得主;其次,数据库带动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软件产业——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和相关技术工具与解决方案,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冲击和推动作用,表现出非凡的生产力效应;再者,数据库研究和开发领域的各项成就推动了其他众多计算机理论与应用领域的进步,对于这些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成为各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与技术基础。
进入新世纪,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强化数据库基础教育与应用训练显得非常必要和十分迫切。
IEEE/ACM颁布的CC2005(Computing Curricula2005)将数据管理和实践列为大学计算机教学全部5个方向(计算机工程CE、计算机科学CS、信息系统IS、信息技术IT和软件工程RE)的必须内容。
2、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当时美军为作战指挥需要将收集到的各种情报存储在计算机中,并且称之为—数据库。
起初只是将其简单看作一个个存储数据文件的电子容器。
随着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人们沿用并逐步引申了数据库概念,给予这个名词以更为合理与深层的意义。
数据库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数据(DB):数据实际上是描述事物的符号纪录。
2.数据库: 数据库实际上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从文件系统的视角上看去,文件是无结构的,文件只是一个字节流,因此,我们经常把文件叫做流式文件,实际上文件的数据是有结构的,数据的结构需要程序员通过编写程序来建立和维护。
4.数据库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联机事务处理(OLTP),联机分析处理(OLAP).联机事务处理解决了组织结构业务自动化问题,而联机分析处理帮助管理层更好的分析组织结构的运站情况。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类重要的软件,由一组程序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库的定义、数据操作。
提供给用户一个简明的接口,实现事务处理等。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的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7.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查询处理器存储管理器8.层次结构:应用层语言翻译层数据存取层数据存储层操作系统数据库9.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的系统,有四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应用系统用户。
10. 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1)决定数据库中要存储的数据及数据结构(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3)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1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12.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的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他们包含两类:一类是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
一类是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
13. 数据操作:数据库主要有检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操作。
14.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都要满足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15.三种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中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其中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统称为非关系模型。
数据库原理选择填空题
数据库原理选择填空题第⼀章习题⼀、选择题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C)。
A)DB包含DBS和DBMS B)DBMS包含DBS和DBC)DBS包含DB和DBMS D)没有任何关系2.数据库系统的核⼼是(B)。
A)数据模型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员3.数据独⽴性是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特点之⼀,所谓数据独⽴性是指(D)。
A)数据与程序独⽴存放B)不同的数据被存放在不同的⽂件中C)不同的数据只能被队友的应⽤程序所使⽤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4.⽤树形结构表⽰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C)。
A)关系模型B)⽹状模型C)层次模型D)以上三个都是5.?商品与顾客?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般是(D)。
A)⼀对⼀B)⼀对多C)多对⼀D)多对多6.在E-R图中,⽤来表⽰实体的图形是(A)。
A)矩形B)椭圆形C)菱形D)三⾓形7.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中,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和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的是(A)。
A)数据定义语⾔B)数据转换语⾔C)数据操纵语⾔D)数据控制语⾔8.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中,下列不属于三级模式的是(B)。
A)内模式B)抽象模式C)外模式D)概念模式9.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语⾔中,负责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功能的是(D)。
A)数据定义语⾔B)数据转换语⾔C)数据操纵语⾔D)数据控制语⾔10.下⾯关于数据库系统叙述正确的是(B)。
A)数据库系统避免了⼀切冗余B)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C)数据库系统⽐⽂件能管理更多的数据D)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致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数据库技术的根本⽬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个能满⾜⽤户要求,性能良好的数据库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致D)数据库系统是⼀个独⽴的系统,但是需要操作系统的⽀持12.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中,负责数据的查询及增、删、改等操作的是(D)。
自考《数据库系统原理》填空题总结
第一章节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1.文件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是指(设备)独立性。
2.在数据库方式下的信息处理中,(数据)占据了中心位置。
3.DBMS是位于(用户)和(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点,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5.DBS中,用户的数据和磁盘中的数据之间转换由(DBMS)实现。
6.在层次、网状模型中,用(指针)导航数据;而在关系模型中,用(关键码)导航数据。
7.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
8.DBS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数据字典)。
9.DBS的全局结构体现了其(模块功能)结构。
10.DBMS为应用程序运行时开辟的 DB系统缓冲区,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模式转换)。
11.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12.在数据的人工管理阶段,程序与数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3.定义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工作由(DBA)完成。
14.数据独立性的好处是(数据存储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的使用)。
15.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使用户能抽象地使用数据,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
16.概念设计阶段用到实体、实体集、属性和实体标识符等4个术语;逻辑设计阶段用到字段、记录、文件和关键码等4个术语;第二章节数据库设计和 ER模型1.ER数据模型一般在数据(概念设计)阶段使用。
2.“为哪些表,在哪些字段上,建立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数据库设计中的(物理设计)阶段。
3.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的,数据模型有(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两类,ER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
4.数据实施阶段包括两项重要的工作,一项是数据(载入),另一项是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5.ER图向关系模型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键)。
6.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对一个给定的(基本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合适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参考答案
5.DBS 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
6.DBA 的职责是什么? 答:
五、综合应用题
-8-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3.2 一、 名词解释
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二维表格即关系) ;数据操作(其理论依据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完整性规 则(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完整性) 。 1.数据结构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实体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表示;其逻辑结构就是二维表格。 2.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其理论依据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数据库主要有检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和修改)两大类操作。在关系模型中必须定义 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 (1)常用的关系操作 包括:选择(Select) 、 除(Divide) 、 投影(Project) 、 并(Union) 连接(Join) 、 交(Intersection) 、 删除(Delete) 、
-1-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3.1 一、名词解释
数据库技术基础
DBMS: DBS:
DB:
数据模型:
-2-
安徽工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92 汪亚非
层次模型: 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称之为层次模型: ⑴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根结点) ⑵ 根以外的其余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 网状模型: 满足下面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 ⑴ 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 ⑵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⑶ 两个结点之间可以有多重关系; ⑷ 一个结点有到自身的关系。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可以看作用一张二维表格来描述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每一列称为属性或字段;每 一行称为元组或记录。用关系模式来描述。关系模型既能反映属性间一对一的联系,又能反映 属性间一对多的联系,还能反映属性间多对多的联系。 物理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及其应用》复习题
《数据库及其应用》复习题1.简要解释以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语言(DDL、DML)。
2.数据库系统阶段中数据管理的特点有哪些?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数据冗余小、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使用方便的用户接口、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3.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是怎样的?三级模式分别是谁的视图?在用户到数据库之间,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分成了三个层次: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内部模型。
4.DBMS是一个什么样的软件?它包括哪些主要功能?P8DBMS是数据系统中专门用来管理数据的软件,它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是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接口。
DBMS为用户提供了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和各种数据控制。
5.数据的完整性包括哪几方面?P9正确性和一致性6.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什么?(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7.简要解释以下名词:实体、属性、实体集、关键码、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P13-15 实体:实体是事物的抽象。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任何事物统称为实体。
属性:通常实体具有很多特性,每一特性称为属性。
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关键码:能惟一标识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字段(或几个字段的给、组合)称为记录的关键码,简称为键。
一对一联系:简记为1:1,对于不同型实体集A和B,如果A中的一个实体最多只与B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则称A和B两实体为1:1联系。
一对多联系:简记为1:n,如果实体集A中至少有一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多于一个的实体有联系(可以是零个、一个或多个),则称A对B为1:n联系。
多对多联系:简记为m:n,如果两个不同型实体集中,任何一方一个实体都与另一方多于一个实体相联系,则称为m:n联系。
8.描述概念模型的常用方法是什么?E—R图的主要元素有哪些?实体联系模型。
主要元素:实体、联系、属性。
数据库技术复习题
数据库技术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 )。
A) 数据独立性 B) 数据安全性 C) 结构规范化 D) 操作可行性2.假定学生关系是S(SNO,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NO,CNAME,CREDIT)学生选课关系是SC(SNO,CNO,GRADE)要查找选修“数据库”课程的女学生的姓名,将涉及到的关系是( D )A) S B) C,SC B) S,SC D) S,C,SC3.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第一范式,即满足( D )。
A)每个非码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B)主码属性唯一标识关系中的的元组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4.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 C )阶段的任务。
A) 需求分析 B) 概念设计 C) 逻辑设计 D) 物理设计5.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A )A. 外模式B. 概念模式C. 内模式D. 存储模式6.子模式DDL用来描述( B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7.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B )A. 相互调用B. DBMS调用OSC. OS调用DBMSD. 并发运行8.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 )A. ∪,-,×,π和σB. ∪,-,∞,π和σC. ∪,∩,×,π和σD. ∪,∩,∞,π和σ9.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和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D )A. 左外联接B. 右外联接C. 外部并D. 外联接10.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 (null) 的是( C )A. SUM (列名)B. MAX (列名)C. COUNT ( * )D. AVG (列名)11.设关系模式R (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B→C},则分解ρ = {AB,BC}相对于F( A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阶段作业与期末考试试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阶段作业1:1. 下面系统中不属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______。
A. OracleB. MS SQL ServerC. IMSD. DB21. 下列软件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_____。
A. UNIXB. ORACLEC. FOXPROD. SQL SERVER1. 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DBS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软件和_____。
A. 系统分析员B. 程序员C. 数据库管理员D. 操作员1. 对某个具体的数据库应用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E-R 图是唯一的B. 数据模型是唯一的C. 数据库文件是唯一的D. 以上三个都不是唯一的1. 以下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的是____________。
A. 硬件系统B.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C. 数据库管理员(DBA)D. 文件系统1. 下列四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B.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C. 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D. 数据库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1. 与文件管理系统相比,______不是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A. 数据结构化B. 访问速度快C. 数据独立性D. 冗余度可控1.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关系数据库特点的是_______。
A. 数据冗余小B. 数据独立性高C. 数据共享性好D. 多用户访问1. 根据关系数据基于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特征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_____。
A. 只存在一对多的实体关系,以图形方式来表示B. 以二维表格结构来保存数据,在关系表中不允许有重复行存在C. 能体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但不能体现一对一的关系D. 关系模型数据库是数据库发展的最初阶段1.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模型是______。
A. 关系模型B. 网状模型C. 层次模型D. 以上三个都是1. 关系数据库用______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A. 树结构B. 网结构C. 二维表D. 线性表阶段作业2:1. 在E-R概念模型中,一个学生是实体,学生实体可由学号,姓名,性别等属性组成,那么性别的取值范围是实体的_____。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数据库的体系结构1.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为三级:外部级、概念级和内部级(图),这个结构称为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有时亦称为三级模式结构或数据抽象的三个级别。
虽然现在DBMS的产品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工作,但大多数系统在总的体系结构上都具有三级结构的特征。
从某个角度看到的数据特性,称为数据视图(Data View)。
外部级最接近用户,是单个用户所能看到的数据特性,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外模式。
概念级涉及到所有用户的数据定义,也就是全局性的数据视图,全局数据视图的描述称概念模式。
内部级最接近于物理存储设备,涉及到物理数据存储的结构,物理存储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内模式。
图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
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去做,用户只要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这样就减轻了用户使用系统的负担。
三级结构之间往往差别很大,为了实现这三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三级结构之间提供两个层次的映象(Mapping):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
这里的模式是概念模式的简称。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即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图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2.三级结构和两级映象(1)概念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
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还包含记录间联系、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数据按外模式的描述提供给用户,按内模式的描述存储在磁盘中,而概念模式提供了连接这两级的相对稳定的中间点,并使得两级中任何一级的改变都不受另一级的牵制。
概念模式必须不涉及到存储结构、访问技术等细节,只有这样,概念模式才能达到物理数据独立性。
概念模式简称为模式。
(2)外模式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数据库知识点
数据库要点第一章1、信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属性和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的,可被感知的数据表现形式。
2、数据:反映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记录,是信息的载体。
3、数据表现的三种类型:数值型数据,对客观事物进行定量记录的符号;字符型数据,对客观事物进行定性记录的符号;特殊性数据,对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和过程进行记录的符号。
4、数据处理的概念: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也称为信息处理。
5、数据处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特点: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缺少独立性;数据不能共享);文件系统阶段(特点:数据长期保存;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数据文件形式多样化;数据文件不再只从属于一个应用程序;仍有一定的数据冗余;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整体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具有很高的数据独立性;完备的数据控制功能)6、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人们可以通过事物不同的属性和运动状态对事物加以区别,描述事物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事物可以是个体的、集体的、具体的、抽象的。
7、信息世界: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反映。
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描述。
8、计算机世界:是信息世界的数据化。
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反映,在这里用数据模型来表示。
9、抽象转换→→→→10、模型: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的抽象与模拟。
11、数据模型:是一种抽象模型。
是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组织的结构和形式,是对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描述,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的约束。
12、四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最早采用的数据模型,通过从属关系结构来表示数据间的联系,层次模型是有向“树”结构(图)。
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扩展,表示多个从属关系的层次结构,呈现一种交叉关系的网络结构,网状模型是有向图结构(图)。
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第1章-DB技术概论_Z_New
27
1.2.2 数据库三级模式
3.内模式 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是物理级数据库,这是数 据库的低层表示,它描述数据的实际存储组织,是 最接近于物理存储的级,又称内部视图。由内部记 录组成。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仅仅是对数据的描述,而数据实际 上只存在于物理层。物理级数据库并不是真正的物理 存储,而是最接近于物理存储的级。
8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与传统数据库系统相比,当今新型数据库系统都继 承了传统数据库的理论和技术,但又不是传统的数 据库;在整体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基 本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成为当今数 据库大家族的重要成员;而传统数据库在理论和技 术上发展得最为成熟、应用效果最好、应用面最广 泛,其核心技术、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经验 等仍然是整个数据库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
5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第二代:关系数据库系统
• 1970年,IBM公司职员E.F.Codd发表了题为“大 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了 数据库的关系模型,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 论基础,为此获得了1981年的ACM图灵奖。 关系模型建立在数学中“关系”的基础上,有坚 实的关系代数作基础。对用户而言,关系数据库 就是一组二维表。这种直观明了的数据组织形式 ,又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很快就得以推广 使用。
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 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组成。
• 一般在不会引起混淆时,常常把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 数据库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见下图。
22
1.2.1 常用术语
用户 用户 应用系统 DBMS 操作系统 DBA 用户
DB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内容提要:Visual Foxpro是目前微机上流行采用了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大大简化了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本章是全书的基础,讨论了一些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主要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及其设计概述、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1信息、数据及数据处理1)信息信息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形态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
2)数据数据是信息的符号化表示。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
它包括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1.2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顾名思义,是存放数据的仓库。
它是按一定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外部存储介质上的,有结构,可共享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结构化好,冗余度小,数据独立性高,共享性高和易于扩充等特点。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它为用户提供了大量描述(建立)数据库、操纵(检索、排序、索引、显示、统计计算等)数据库和维护(修改、追加、删除等)数据库的方法和命令。
而且它还能自动控制数据库的安全,及数据库的数据完整。
比如:Visual FoxPro 6.0,SQL Server,Oracle等系统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定义功能(2) 数据操纵功能(3) 数据控制功能(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在于存储和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它主要由数据、硬件、软件和用户四部分构成。
1.3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在应用需求的推动下,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四个阶段。
2018年自学考试《数据库系统原理》填空题总结
第一章节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1.文件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是指(设备)独立性。
2.在数据库方式下的信息处理中,(数据)占据了中心位置。
3.DBMS是位于(用户)和(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4.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点,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5.DBS中,用户的数据和磁盘中的数据之间转换由(DBMS)实现。
6.在层次、网状模型中,用(指针)导航数据;而在关系模型中,用(关键码)导航数据。
7.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
8.DBS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数据字典)。
9.DBS的全局结构体现了其(模块功能)结构。
10.DBMS为应用程序运行时开辟的DB系统缓冲区,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模式转换)。
11.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12.在数据的人工管理阶段,程序与数据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3.定义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工作由(DBA)完成。
14.数据独立性的好处是(数据存储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的使用)。
15.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使用户能抽象地使用数据,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
16.概念设计阶段用到实体、实体集、属性和实体标识符等4个术语;逻辑设计阶段用到字段、记录、文件和关键码等4个术语;第二章节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1.ER数据模型一般在数据(概念设计)阶段使用。
2.“为哪些表,在哪些字段上,建立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数据库设计中的(物理设计)阶段。
3.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的,数据模型有(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两类,ER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
4.数据实施阶段包括两项重要的工作,一项是数据(载入),另一项是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5.ER图向关系模型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成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键)。
6.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对一个给定的(基本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合适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
应用1 用户接口 词法及语法分析 查询分解和优化 分布式事务管理 并发控制 恢复 局 部 DBMS 节点 k 数据目录 应用n
通信管理
计算机网络 节点 I 节点 j
4)并行式DBS(Parallel DBS)
现在数据库的数据量急剧提高,巨型数据库的容量已达到 “太拉”级(1太拉为1012,记作T),此时要求事务处理速度极 快,每秒达数千个事务才能胜任系统运行。集中式和C/S式 DBS都不能应付这种环境。并行计算机系统能解决这个问题。 并行系统使用多个CPU和多个磁盘进行并行操作,提高数据 处理和I/O速度。 并行处理时,许多操作同时进行,而不是采用分时的方法。 在大规模并行系统中,CPU不是几个,而是数千个。即使在 商用并行系统中,CPU也可达数百个。
3.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 )
3.3.1 DBMS的工作模式
数据请求 应用程序 数据(处理结果) 数据(处理结果) DBMS 数据(查询结果) 数据(查询结果) 低层指令 DB
DBMS的工作模式如下: (1)接受应用程序的数据请求和处理请求。 (2)将用户的数据请求转换成复杂的机器代码。 (3)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4)从对数据库的操作中接受查询结果。 (5)对查询结果进行处理(格式转换)。 (6)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3)逻辑数据库
以外部模式为框架的数据库称为逻辑数据库。 它是数据库结构的最外一层,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 因而也称为用户数据库或用户视图。
3.1.4 数据模式与数据模型的关系
数据模式与数据模型有着密切联系,通常概念模式和子模式 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 系模型等)上。 另一方面数据模式与数据模型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数据模 式是一个数据库的基于特定数据模型的结构定义,它是数据 模型中有关数据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所以仅是数据模 型的一部分。 由于数据模式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性,因此将它作为一个 专门术语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只 和定义、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模式,也是唯 一的,但建立在数据库系统之上的应用则是非 常广泛、多样的,所以对应的外模式不是唯一 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
两级映像
•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数据库在三个级别 (层次) 上的抽象,使用户能够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 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物理表示和存 储。 •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之间往往差别很大,为 了实现这3个抽象级别的联系和转换,DBMS在 三级结构之间提供了两个层次的映像(Mapping): 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像、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 所谓映像是一种对应规则,它指出了映像双方 是如何进行转换的。
用户应用程序根据外模式进行数据操作, 通过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射,定义和建立某个外 模式与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将外模式与模式联系 起来,当模式放生改变时,只要改变其映射,就 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可以 保持不变;另一方面,通过模式/内模式映射, 定义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模式)与存储结构(内模 式)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 使,只需要改变模式/内模式映射,就能保持模 式不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保持不变。
数据库三级体系结构
数据库的结构分为三级:面向用户和应 用程序员的用户级、面向建立和维护数据 库人员的概念级、面向系统程序员的物理 级。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模式, 物理级对应内模式,使不同级别的用户对 数据库形成不同的视图。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概念模式 内模式 外模式
概念模式
概念模式(Conceptual Schema)简称模式,又称 数据库模式、逻辑模式。它由数据库设计 者综合所有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 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 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全局视图)。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描述, 而不是数据库本身,它是装配数据的一个 结构框架。
一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概念模式,它是DBS三 级模式结构的中间层,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 储细节和硬件环境,也与具有的应用程序及设 计程序语言无关。
外模式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简称子模式,又称用户 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含应用程序员和最终 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 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 用户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接口。 它是某个或某几个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 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 模式是从模式导出的一个子集,包含模式中允 许特定用户使用的那部分数据。
•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 外模式是概念模式的一个逻辑子集
内模式
•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是 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和底层描述, 是数据库最低一级的逻辑描述,它描述了 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在内模式 中定义了数据项、记录、键、索引和存取路 径等所有数据的物理组织以及优化性能、响 应时间和存储空间需求等信息,还规定了记 录的位置、块的大小和溢出区等。数据是否 加密、压缩存储等内容也可在内模式中加以 说明。
它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的数据模 式描述语言(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DDL) 来描述、定义的,体现、反应了数据库系统 (DBS)的整体观。 • 定义概念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 构(例如数据记录由哪些字段构成,字段的名 称、类型、取值范围等),还要定义数据之间 的联系以及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等 内容要求。 •
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像
• 外模式/概念模式定义了各个外模式与概念 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 • 对应于同一个概念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 外模式/概念模式映像,它定义了该外模式 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
• 概念模式/内模式映像定义了数据库全局逻 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