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谈话法初探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对话法
去思考 、 去归纳 。 这就是提 问产生 的 “ 跳一跳 , 尤 其是重视 学生在课 堂上提 出的问题——学 生质疑 。所 以 ,我们要 善待学生 的提 问,更
三 、 问题 的提 出应 具 有 一定 的连 续性
是 记 忆 性 问题 ,二 是 发 展 性 问 题 。记 忆 性 摘桃子”的效应。
能力 以及学生 的综合语 文素养 。阅读能 力的 准 了方 向。重点解决 了 ,教学 的任 务也就 落 度也明显的优 于学 习水平较低 的学 生。 提高是一个 长期而漫长 的过程 ,我们必 须打 实 了。
破常规 的教学模式 :在 阅读课上 只注重知识
我 们 不 难看 出 :教 师 对 于 学 生 的 应答
浅谈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 问对话法
口 四川省广安友谊 中学 冯 卜芳
阅读 教学 课 是 初 中语 文 教 学 的 基本 课 对此 ,我不禁产 生疑惑 :那 么多 的问题 都是 并很少 对他们进行 鼓励或给 出提示性 思考的 型 ,它在整个 初 中语 文教学 中起 着至关重要 有 效 的 吗?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的作 用 何 在 方 向 ,多数教 师会 直接点 明正确 的答 案 。可
如今 , “ 满 堂灌”经 常被 “ 满堂 问” 的 态度关 系着班级学 习的氛 围和师生之 间亲和
的传输 ,反复地讲解 ,答 案 的纠错 等等 。却 教 学模 式所取代 。因此 ,提高 课堂提 问的有 力 。对 于勇于 回答 问题和 回答正确 的学 生 , 忽视 了把 语文最重 要的学 习阅读 方法传授 给 效 性 、针对性 是 当务之 急。课堂教学 巾的提 我们 教师要给 予表扬 ;对 于回答错误 的学生 学生 ,使 其最终 未能学会 自我 阅读 、分 析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探索(二)(通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中学语文对话教学探索(二)七。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的评价1.总要求语文对话教学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与提高的过程,积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评价的内容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除关注学业成绩外,还要重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重点应放在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对话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对对话本质的把握。
不能把对话的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作为唯一或最主要的评价指标。
评价时要做到四重:①重过程。
评价学生对话成果的价值取向重点是学生参与对话的过程,诸如学生的兴趣、方法、习惯、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的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②重应用。
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占有材料的方法,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品味、揣摩、感悟、体验、探究、写作等多种途径进行对话。
重视学生是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网络;能否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③重体验。
重视对话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态度,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重视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领悟和体验,对对话过程的体验,在对话中不仅发展了语言、思维能力,又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④重全员参加。
对话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全员参加,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得到开发。
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
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高中语文对话教学初探
高 中语文对话教学初探
云 南 省 曲靖 市 会 泽县 茚 旺 高级 中学( 6 5 4 2 0 0 )冯 萍
[ 摘
一
要] 所谓 “ 对 话” , 是指 “ 教师 与学生, 学生 与文本之 间, 不存 在认识 与被认 识, 灌输 与被灌输, 征服 与被 征服 的关 系, 而是
种平 等的, 民主的, 充 满理 解 的, 建 设性 的互动交流关 系。 ” 在 对话 中, “ 人 们不是探讨 一个确定 的主题” , 而是“ 想搞 清楚某些共 同
一
事实 , 道理 和主 张 , 接受 文本 所传递 的相 关信 息 , 推断 相关 的 会 , 就会走 向极端 。因此 , 解 读文本 , 不能一 味求新求异 , 不 能 知识 内容 。 如《 时 间与空间 的旅 行》 , 不仅要 了解 时空 旅行 的一 因为提倡 平等 ,民主的教育理 念而无原 则地肯定 学生漫无 边 些常 识 , 还 要探 讨有关 的新课题 ( 如① 我们现 在所用 的化学 推 际的理解 ,切忌 用当代意识 来评价文本 。要恰 当合理地对 待
发火 花 。 生从 剧本 的内容去分 析: 如果有 真爱 , 那 么当知道 鲁的真实 身 2 . 2 挖 掘 内容 宏 富之处 。如 《 荷 塘月 色》 是传统 名篇 . 对 文 章 份时 , 为什 么是 “ 严厉 ” 的表情和无 情的 活语如 果没有真 爱 , 为 的理 解有 所不 同 , 较有 代表 性 的如 ①是 政治 文 , 反 映作者 “ 对 何又要保 持 以前 家居的现状 。 ⑨探 究发现——求 同存异 , 使 学 当时 白色恐怖 的严酷现实 的不满 ” 。 ②表达 “ 世 人皆醉我独 醒” 生形成对 知识 的深刻理解 , 可 以以“ 周朴 园对鲁侍 萍是否 有真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探索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探索摘要: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
究其实质,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味、境界及价值的教学。
那么,初中语文对话性教学该如何实施呢?关键词: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特点话题“根本”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
究其实质,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味、境界及价值的教学。
那么,初中语文对话性教学该如何实施呢?一、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1、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
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
教师不是学生的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
对话与过去的“谈话法”截然不同。
过去的谈话法,虽然表面上是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但骨子里教师仍然是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权威。
教师的提问是有“底牌”的,学生的回答不过是猜测教师的“底牌”而已,最后还是要由教师一锤定音。
2、互动性。
教学既然是一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应当是互动的,是双向的交流。
通过互动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
3、初中语文对话教学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对话状态下的语文教学,是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展开的,它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对话教学就要给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之间充满爱心、富有差异和个性的对话平台。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对话”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对话”语文教学作为对学生语言能力、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对话”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话,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引入“对话”,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借助对话,活跃课堂氛围初中语文教学中,适时引入对话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对话,例如“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同学之间的对话”、“小说中的对话”等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
通过对话,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增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更好地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和情感,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二、通过对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适时引入对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角色对话、情景对话、辩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话,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增强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语言错误,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三、利用对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入对话,可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文学人物对话、作者和读者对话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意义等内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通过对话,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情感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话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情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社会、感悟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中“谈话”的艺术
初中语文教学中“谈话”的艺术作者:黄春梅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3期契科夫说:“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仅仅将精力投注在书的音符中,还要与学生进行谈话。
谈话要具有艺术性,这表现在它的启发性、充满美感、具有科学的说服力之上。
一、进行一次让学生措手不及的启发性谈话,发掘学生潜在思维能力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才是天生具备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培养学生这种应变的能力,进行一次让学生措手不及的启发性谈话,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迅速的进行谈话内容的捕捉,以及谈话的应对。
通过学生的回答反馈,教师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文本的阅读效果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接下来教学方向及内容的安排。
当然,这种谈话方式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学生,经过卒不及防的问答,学生的大脑迅速进行信息编码,长此以往,其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以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为例,这首诗作于军阀混战时期,当时诗人面对半殖民半封建的统治,表现出极度的内心苦闷。
但是诗人并没有丧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他将这种复杂的希求光明到来的感情倾注在诗中,便成就了这首《天上的街市》。
在教学之初,教师便可进行一次让学生措手不及的启发性的谈话来导入本首诗。
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出这首诗的标题之后,便随意叫起一个学生,被叫起的学生表现出很错愕的神态,教师便可微笑的说:“我们将这首诗的标题作为中心点,来谈谈,可以吗?”学生当然不会拒绝,但内心仍是忐忑不安的,大脑也是一片空白,不明白教师的用意,在这种不进行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的谈话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也最能挖掘一个人的潜力,同时也最能深刻人对谈话内容的印象。
师:“天上有街市吗?”生:“没有”师:“那天上有什么?”生:“有星星、有月亮、有云彩、有太阳”师:“你说的这些与街市有联系吗?”生:“应该有”师:“什么联系?”学生思考片刻,联合以前阅读的经验说:“象征的联系”。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对话教学的实施方法
上 演 ? 文 给 了 你 什 么 样的 启 示 ? 要 求 学 本 并 生 从 视 频 和 课 文 中 去 寻 求 答 案 。 生 们 置 学
பைடு நூலகம்
文教学 中的一 些误 区 , 在课堂对 话教学 的 过 程 中 , 们 要 重 视 和 关 注 课 堂 对 话 的过 我 程, 这样才能学会学 习和学会对话 。
1 目前初 中语 文课 堂中对话教学的实 施 现 状
目前 , 国 内初 中语 文 对 话 教 学 模式 还 在 处 于起步推广 阶段 , 些 教9 有 币没有 参 透 对 话 教 学 的 原 则 与 目的 , 是 应 新课 改 的 改 只 革 要 求 , 风 走 形 式 而 已。 具 体 的 教学 实 跟 在 践 中 , 话 教 学 的 效 率 并 不 高 , 是 简单 的 对 只 将 对 话 教 学 归 结 为 教 师 问 学 生 答 , 目 的 盲 在 课 堂 上 进 行 对 话 , 有 构 建 出 一 个 和 谐 没 民 主 的 对 话 环 境 , 有 放 下 教 师 高 高 在 上 没 的架 子 , 略 了教 学 中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忽 依 然 没有改变学生 “ 灌输 ” 被动局面 , 被 的 使 对 话 教 学 中存 在 诸 多误 区 。 有 的 教 师 在 如 课 堂中设置 了大大 小小近几 十个问题 , 但 仔细算下来大多问题的答案都是“ ” “ 是 、 不 是 ” “ 、 不对 ” 问题设 置 的过 于 浅 层 , 、 对” “ , 以 至 于 失 去 了对 话 教 学的 意 义 I 有 的 教 师 还 在课堂上 只与成绩 好的学生 进行交流 , 对 话 只 局 限 在 少 数 的 优 秀 学 生 身 上 , 似 教 看 学 精 彩 , 程 流 畅 , 却 忽 略 了教 学 的 全 面 过 但 性 ・ 些语 文 课 堂 上 缺 乏平 等 的 对 话 条 件 , 有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课堂模式探讨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课堂模式探讨对话是师生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它不仅是简单的口语交会,更是视界、精神、情感和感情的碰撞。
如何掌握对话技巧以促进对话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而对话模式的选择则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本文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对话模式作简要分析。
语文教学活动相比于其他学科教学更注重对话,因为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选择不同的对话形式来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师生交流的有效度,对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主题式对话教学在教学中,通过一个主问题或是关键点来创设一个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和作者进行交流,从“对话”中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丰富意蕴的教学方式被称之为主题式对话教学。
主题式对话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多环节模式,摒弃复杂的问题设置,而以主问题来引出文章的关键点,让学生围绕关键点进行自主地探究学习。
在主问题的引导下,教师以描述性话语和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中,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
它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初读感知,抓住文本的关键点在这一环节中,重点是让学生对文本有初步感知从而为主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打下基础。
初读课文时需要解决基本的文学常识和生字词一类问题,否则对主问题的解决将设下障碍。
如在《变色龙》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自学生字词”来对学生进行生字词的检测,再以“填空”来对作者和基本生字词的掌握进行检测,接着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二创设主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对话这是主题式对话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以主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以对话形式来阐述文本的意蕴。
同时,还需要以引导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文本的主题、人物形象等内容。
同样是在《变色龙》的教学中,当对生字词和基本的文学常识有了掌握,接下来便是对奥楚蔑洛夫形象的掌握。
教师以主问题“奥楚蔑洛夫最善变,课文中描写了他的几次变化?每次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勾画出相应的词句并作简单解释。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法
试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法说到对话式的教学,我不由得想起了希腊的大学者、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他教授弟子经常采用的就是对话式。
他对弟子实施教育,一无固定的课堂,二无固定的教材。
或在田头,或在街道,因地制宜,随机施教。
他往往让弟子们先去体验,然后再通过与弟子的对话,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有所领悟。
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这种对话式的教学呢?我以为关键在于调整好阅读教学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阅读教学,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教师先通过钻研文本,把文本的内容全弄明白了,诸如可以分成几段,各段的段落大意该怎么概括,中心思想是什么,写作特点是什么,等等。
然后根据自己的钻研所得写成教案,在课堂上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贯彻自己的教案,将自己的钻研所得灌输给学生。
文本学生是懂了,但不是读懂的,而是听懂的。
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渠道不畅。
(具体表现在学生读书的时间甚少。
过去我曾就此做过调查,平均起来每节课学生用于读书的时间仅5~6分钟。
)教师用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不能称为“对话”,只能算是“传话”。
阅读教学不是先生讲学生听,不是单方面的灌输。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我们应当以这样的理念来调整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我们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
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
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不是单方面地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而是学生与文本“对话”。
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
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
有人将阅读活动比喻成“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很有见地的。
基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而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
可以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理解,进行平等的、无偏见的、无权威的交流。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对话法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对话法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效的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写、读、写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在阅读课上只注重知识的传输,反复地讲解,答案的纠错等等。
却忽视了把语文最重要的学习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其最终未能学会自我阅读、分析、理解、答题等方法,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明显。
因此,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学会阅读、会学阅读,这样才能让师生从繁重的阅读教学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其轻松愉快地阅读与理解。
学生要掌握阅读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习技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阅读教学的方法多式多样,笔者在此浅谈一种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对话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
教师的提问在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提问的积极作用在于: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激起学生从事有一定难度的智力劳动;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支架式”的帮助,将学生个人的思考或集体的讨论引向深入。
一般说来,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记忆性问题,二是发展性问题。
记忆性问题只要求学生回忆、再现具体的事实或信息,只回答“谁”、“是什么”、“对”、“不对”。
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所提出的相关问题:鲁迅先生的原名是什么?他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哪里人?等等。
发展性问题往往需要经由理解、比较、联想、想象、重组等心智活动,对事实作出推理、判断和评价,或者是把已有知识运用于心的情境。
例如: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提出:人中的”我”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学生要想回答出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作出综合的思考与判断。
教师要善于提问,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一、问题的提出应具有具体的针对性曾听了一节公开课《台阶》——典型的“问答式课”。
初中语文交往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交往教学方法初探初中语文交往教学方法初探导语:语文交往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本文将就初中语文交往教学方法进行初探,以期为教师在该领域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一、了解语文交往教学的概念与目标语文交往教学是一种以语言交往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初中语文交往教学的特点1. 注重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语文交往教学强调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并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对话。
2. 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语文交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语言要素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调学生的合作与创造能力培养语文交往教学鼓励学生的合作和创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初中语文交往教学方法的实施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互动和协作,共同完成一些任务和课题。
同时,学生在合作中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3. 交互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通过提问、解答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四、初中语文交往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口语训练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和能力,例如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中学语文谈话法初探
中学语文谈话法初探人的最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是尊重和自我实现。
对话教学中师生是彼此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的关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平等意识。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为师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满足了师生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
这样在对话教学中感受自我实现和确证自我实现。
彼此在语文对话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共同成长,迈向幸福人生。
在这深层次的动因激励下,语文教师就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语文课堂对话教学。
在讲读教学中,师生间或学生间需要经常地进行信息交流,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不少教学方法都体现了这种精神,本文谈谈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问答的双向交流活动以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便于沟通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语言,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
我国古代,孔子曾在一定意义上运用过谈话法向弟子们讲学。
《论语》就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谈话论学的实录。
“导而弗牵”是运用谈话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如果谈话的内容能激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并经过他们自己的推理获得思考的成果,那就是“导”,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教师所提的问题,谈话的结果是教师暗示或强加的,那就是“牵”。
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一、面对全体学生,精心设计谈话的题目,有计划、有控制地朝着定向目标发展。
例如《三峡》一课,作者通过三峡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祖国河山的雄奇壮丽,阅读分析这一课,就可以依据教材的思路设计以下的题目:1、作者写三峡,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作者所写的三峡的形势特点是怎样的?3、作者怎样描写三峡夏天的景色?4、作者怎样描写三峡春、冬时节的景色?5、三峡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感觉?作者是怎样描写的?6、作者写四时不同的景色是怎样结尾的?运用谈话法的关键是掌握发问的艺术。
提出的问题要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新探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新探谈话法是一种广泛运用于日常交流中的方式,它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能够使信息传递更加直接、生动,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谈话法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本文将探讨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提出一些新的思考和实践。
一、谈话法在课堂讨论中的应用谈话法可以在语文课堂的讨论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可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阅读课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二、谈话法在写作指导中的应用谈话法也可以在作文指导中得到应用。
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写作思路和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例如,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写作时的意图和困惑,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这种对话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三、谈话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谈话法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应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本。
例如,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文本中的重要观点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困惑和难点,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四、谈话法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谈话法也可以在口语表达中得到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例如,在口语表达课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让他们模仿和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口语表达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新探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新探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谈话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逐渐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谈话法以其灵活多样、互动性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谈话法的定义、运用方法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谈话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互动、自由交流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比传统的单向讲授,谈话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非常灵活多样。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谈话方式。
比如,在讲解文本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的问题,提高写作水平;在文学赏析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欣赏文学作品,并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显著的。
首先,通过谈话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
而谈话法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力。
谈话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谈话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思考和表达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他人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新探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新探近年来,教育界对于语文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谈话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谈话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话和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对其优势进行分析。
谈话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谈话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谈话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谈话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对话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学生能够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参与讨论,学生还能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谈话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和观点。
这种思辨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谈话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谈话法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谈话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谈话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同时,学生也应该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相信谈话法能够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谈话法初探
人的最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是尊重和自我实现。
对话教学中师生是彼此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的关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平等意识。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为师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满足了师生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
这样在对话教学中感受自我实现和确证自我实现。
彼此在语文对话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共同成长,迈向幸福人生。
在这深层次的动因激励下,语文教师就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语文课堂对话教学。
在讲读教学中,师生间或学生间需要经常地进行信息交流,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不少教学方法都体现了这种精神,本文谈谈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问答的双向交流活动以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便于沟通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语言,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
我国古代,孔子曾在一定意义上运用过谈话法向弟子们讲学。
《论语》就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谈话论学的实录。
“导而弗牵”是运用谈话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如果谈话的内容能激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并经过他们自己的推理获得思考的成果,那就是“导”,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教师所提的问题,谈话的结果是教师暗示或强加的,那就是“牵”。
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面对全体学生,精心设计谈话的题目,有计划、有控制地朝着定向目标发展。
例如《三峡》一课,作者通过三峡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祖国河山的雄奇壮丽,阅读分析这一课,就可以依据教材的思路设计以下的题目:
1、作者写三峡,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作者所写的三峡的形势特点是怎样的?
3、作者怎样描写三峡夏天的景色?
4、作者怎样描写三峡春、冬时节的景色?
5、三峡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感觉?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6、作者写四时不同的景色是怎样结尾的?运用谈话法的关键是掌握发问的艺术。
提出的问题要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二、立足教学,注意课堂提问的阶段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运用谈话法,固然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其核心问题,仍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它能力的发展,是通过“读”带起来的。
为此,有的教师对课堂提问作了如下的概括、划分,可供参考。
释题阶段,宜用激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课文的兴趣。
初读阶段,宜用总体式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层次段落和大意。
提问必须有利于学生掌握课言语的梗概和主线,着眼于全篇和整体。
讲读阶段,宜用连锁式和比较式提问,引导学生紧扣文章的思路,抓住特点、难点,从词句到文章内容,逐步感知和理解课文。
采用连锁式提问时,可针对某一重点、难点,先提出一两个较大的问题,再化为若干个小问题,使小问题犹如锁链,环环相扣,最后说明一个到两个较大的问题。
在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时,用比较式提问较好。
总结阶段,宜用概括式提问。
提出一些综合、概括方面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和写法,重点放在概括能力的培养上。
巩固阶段,宜用引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思考、想象,分析、综合、重点放在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上。
另外,运用谈话法时,也不一定总是一味的回答、答问。
如能适当结合其它方法,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话愿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本身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初中语文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对话愿望,使学生产生浓烈求知欲望,主动积极的去探索、去学习,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对话互动都是在一定情境中生发出来的。
如在学习《雷电颂》这一课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们观看屈原的记录片及电影,在观看后,教师有意提出几个问题:屈原为何要抱石沉江?他到底遭遇了什么忧虑?并要求学生从电影和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学生们置问题于其中,纷纷敞开心胸,你一言我一语的进行双向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要想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提问是关键。
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古人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无论任何人看待问题总会存在片面性,而学生更是缺乏人生经验,看待问题只会更加片面。
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间的对话,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识。
这种对话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索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而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如《智取生辰纲》一课,智多星吴用与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两个传奇人物,教师完全有必要让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探讨这两位大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
当然,学生讨论之中可能产生观点上的分歧,教师不需要特别斧正,而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根据。
课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通过阅读《水浒传》相关内容、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进一步补充和修正自己的观点,然后进一步探讨和陈述自己的看法。
这个过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善自我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