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抗震设计及抗震加固技术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随着交通发展的迅猛,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公路工程中,桥梁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建筑结构,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
在建造和维护桥梁时,抗震设计与加固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抗震设计在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桥梁的抗震设计是一项重要工作,旨在确保桥梁在地震时承受震荡力的能力,并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抗震设计需要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地震密度、桥梁结构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进行地震活动性评估,确定设计地震等级和地震设计加速度,根据不同地震等级确定桥梁的抗震设防烈度。
然后,进行地震影响评估,确定桥梁结构的地震破坏性及破坏模式,以及地震荷载的作用情况。
最后,根据地震设计参数,进行桥梁的抗震设计,计算结构的抗震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确保桥梁在地震情况下的安全性。
抗震设计的关键是合理选择和布置材料和构造形式,以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例如,采用优质的抗震材料,增加结构的耐震性,使用桥梁隔震装置,减少地震荷载的传递,加强桥墩和桥梁支座等部位的抗震性能,都是有效的抗震设计方法。
二、加固设计在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对于已有的老旧桥梁,为了提高其抗震能力、延长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加固设计。
加固设计的目标是增强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提高桥梁的承载和变形能力。
在进行加固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现有桥梁的结构评估,分析其受力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根据结构评估结果,确定加固方案,包括加固的部位、材料选择和加固方法等。
加固的常见方法包括添置加固、粘贴加固、包裹加固等。
在具体的加固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监测,确保加固后的桥梁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队伍需要具备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采用适当的工艺和设备,保证加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总结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是保障桥梁结构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抗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地震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构造形式,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桥梁工程中的抗震设计
桥梁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抗震是桥梁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桥梁的抗震设计更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桥梁工程中的抗震设计原理和方法。
一、地震力的分析和计算抗震设计首先需要对地震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地震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影响桥梁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地震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地震烈度、震源距离、土壤条件等多个因素,并结合地震学和土木工程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预测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
二、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1. 抗震设计的目标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目标是在地震波作用下,保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性。
一般来说,桥梁的主要抗震性能指标包括位移限值、加速度限值和应力限值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桥梁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确定相应的指标,以确保桥梁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2. 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包括弹性设计、弹塑性设计和减震设计等。
弹性设计是指在地震荷载下,结构仍然处于弹性状态,通过控制应力、位移等参数,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弹塑性设计考虑了结构的塑性变形能力,在超出弹性阶段后,通过合理的塑性形变控制,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
减震设计是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将地震力转化为其他形式消耗,从而减小结构的震动反应。
三、桥梁基础的抗震设计桥梁基础是支撑整个桥梁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抗震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到地震力传递、土壤的动力特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桥梁基础的抗震设计可以采用加固和加深基础、选用合适的基础形式等方法,以提高基础的抗震性能。
四、监测与维护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初始设计阶段,还需要在桥梁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内进行监测和维护。
通过实时监测桥梁的工作状态和结构响应,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桥梁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是确保桥梁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地震力分析和计算、结构和基础的抗震设计,以及监测和维护工作,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桥梁工程中的抗震与防震设计
桥梁工程中的抗震与防震设计桥梁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连接着交通运输网络,促进着经济的发展。
然而,地震是一个可能给桥梁带来严重破坏的自然灾害。
因此,在桥梁的设计与建设中,抗震与防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桥梁工程中的抗震与防震设计的一些关键点。
首先,了解地震特性是进行抗震设计的基础。
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具有短时间、高能量的特点。
地震的产生与地震带、板块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进行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时,需要对该地区的地震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地震频率、地震波形等参数。
只有了解了地震的特性,才能设计出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桥梁结构。
其次,采用适当的结构措施来增强桥梁的抗震性能。
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是由桥梁的整体刚度和阻尼特性决定的。
为了增强桥梁的刚度,可以采用增加横向刚度的措施,如加大横向梁的剖面积分、增加横向联络梁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增加纵向刚度的措施,如设置纵向墩柱、加深桥墩基础等。
通过增加桥梁的刚度,可以使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从而减小破坏的可能性。
另外,在桥墩的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地震的影响。
桥墩是桥梁结构中的承重单元,地震作用下易受到破坏。
为了增强桥墩的抗震性能,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设置抗震支撑、加固基础等。
此外,在选择桥墩的材料时,也需要考虑其抗震性能。
一些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桥墩的承载能力。
在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震后维修与重建的可能性。
即使采用了先进的抗震设计措施,桥梁在地震作用下仍然有可能受损。
因此,在进行桥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震后维修与重建的可能性。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式,使得桥梁的部分结构可以快速更换与维修。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桥梁的部分结构更容易拆卸与更换。
这样一来,即使发生地震破坏,桥梁的维修与重建也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
桥梁工程中的地震设计与抗震设防
桥梁工程中的地震设计与抗震设防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而在桥梁工程中,地震的影响更加显著,因为桥梁承载了交通运输的重要任务,一旦发生地震,不仅会对桥梁本身造成破坏,还会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桥梁工程中的地震设计与抗震设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地震设计是桥梁工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在设计阶段,工程师需要考虑到桥梁所处区域的地震烈度,以及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通过研究历史地震数据和震源机制,可以得出地震的震级和频率。
在桥梁的设计参数中,地震荷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地震荷载是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工程师需要根据桥梁的跨径、结构形式等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断面形状,以提高桥梁的地震承载能力。
其次,桥梁工程中的抗震设防包括了多个方面。
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中一项重要的抗震措施是增加桥梁的自振周期。
自振周期是指桥梁在地震荷载下产生的频率,如果自振周期与地震波的周期相近,将导致共振现象的发生,从而造成桥梁的破坏。
为了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工程师可以通过调整桥梁的支座刚度或者采用适当的减震技术来增加桥梁的自振周期。
除了自振周期的调整,桥梁还需要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在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材料和构件的强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同时,结构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也是抗震设防的关键。
工程师需要确保桥墩、桥梁梁、支座等构件之间有良好的连接,以使整个桥梁形成一个强而稳定的整体。
此外,为了增加桥梁的抗震能力,可以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加劲梁、设立横向抗震支撑等。
此外,预应力技术也是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
通过在桥梁设计和施工中引入预应力,可以增加桥梁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预应力技术的核心是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加张拉力或压应力,使桥梁内部产生良好的应力分布。
这种应力分布不仅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还可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从而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综上所述,地震设计与抗震设防在桥梁工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浅谈桥梁的抗震加固措施
浅谈桥梁的抗震加固措施摘要桥梁加固技术是目前桥梁工程的新话题,选择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法是保证桥梁加固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依据。
本文就结合当前桥梁加固的现状,对桥梁常见病害及其成因、加固主要技术途径及加固方案的确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桥梁加固提供一些经验,对旧桥加固方法的选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桥梁;抗震;病害成因;加固措施1 桥梁抗震调查1)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大于等于0.10g地区公路桥梁调查的重点是上、下部结构抗震薄弱部位。
(1)上部结构的薄弱部位,有下列各处:梁式桥:跨中、横梁、支座;拱桥:拱顶、拱1/4跨径处、拱脚及腹拱与立柱连接处;其它形式桥梁:除跨中和支座部位处,还有设计部门提出的抗震薄弱部位。
(2)下部结构的薄弱部位,有下列各处:墩台帽、墩、台、基础等相互结合的部位及截面的部位;水中墩(桩)干湿交替风化严重的部位;基础冲刷严重的部位;混凝土桥墩的混凝土工作缝处。
2)地震区桥梁震害一般有下列情况:(1)在梁、板桥中,主梁纵、横向位移及落梁,撞击造成梁端损坏;(2)在拱桥中,拱上建筑局部挤坏、腹拱与立柱连结处开裂或脱落;拱圈变形、开裂;拱脚移位、开裂等;(3)支座倾倒、脱落,锚固螺栓拔出或剪断、销钉损坏、滚轴脱离;(4)基础下沉、滑移、倾斜,断裂;桥台胸墙开裂、剪断、墩台身及桩柱开裂;地基土液化,地基承载力降低。
2 桥梁的抗震加固1)防止顺桥向(纵向)落梁的抗震加固措施,可采取下列方法:(1)加固桥台胸墙或重做钢筋混凝土胸墙,在梁端和胸墙间填塞缓冲材料(如沥青油毡或橡胶垫),也可安装防落梁装置;(2)设置纵向挡块,在墩台帽上增设锚栓、挡块,组止梁纵向位移;(3)固定主梁(板):用卡架把梁(板)固定在桥墩上。
卡架与梁(板)或墩之间填塞橡胶、油毡;板端钻孔固定。
采用油毡支座的板梁,可在每片板梁上钻孔至墩、台帽内、放入螺栓,固定端填以环氧砂浆,活动端应扩孔并填以弹性材料,以利温差伸缩,最后上紧螺帽;悬臂梁端固定。
浅谈桥梁抗震加固技术
露塑』堡凰.浅谈桥梁抗震加固技术贾悦张倩(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5)喃要]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强度大,频率高,并且分布范图广。
桥粱作为交通生命线的枢纽工程,一旦遭受地震破坏。
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并影响震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使得人们对桥梁的抗震l生能越来越重视.。
桥梁抗震挫能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新建桥梁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二是时现役桥梁的抗震加固。
日期】抗震加固;加固技术随着公路桥梁的建设不断发展,桥梁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环,多为我国国省干线公路交通网上的关键点,当地震发生时,直接造成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近些年,发生的如1976年唐山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要地震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均非常惨重,也都造成了公路和铁路桥梁的严重毁坏。
我们公路行业目前正在忪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苗(JT J004—89)采用等单一的设防标准,没有采取足够的构造措施来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延性,也没有采用能力设计的思想来防l E桥墩等构件的剪切破坏。
因此,对于我国地震区已修建桥梁,按照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进行抗震性能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结构连接件的维护根据笔者的施工经验,施工单位只重视桥梁施上的质量主控环节,养护单位则重视桥梁整体线型打车舒适度等使用性能,往往忽视桥梁支承连接件的性能质量。
当桥梁上、下部结构产生支承连接件不能承受的相对位移时,支承连接件便可能失效,往往导致梁体坠毁。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对桥梁支座、伸缩缝等连接构件进行维护。
目前国内外的通常做法是增加支承面宽度、在简支的相邻粱间安装限位装置;在伸缩缝等上部接缝处采用挡块、连梁装置等措施:采用减隔震支座及耗能装置耗散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能量、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在桥梁使用期间应对支座定蒯佥查与维护,对于伸缩缝应随时清除缝内杂物。
浅谈桥梁结构抗震分析及抗震措施
浅谈桥梁结构抗震分析及抗震措施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近二十多年来,大批桥梁雨后春笋般涌现,确保桥梁在可能发生的地震中安全可靠运营,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减轻震灾带来的经济损失,且设计上又不过于保守,成为工程界日益关注的话题。
在桥梁设计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来减小乃至避免地震对桥梁破坏,降低经济损失。
关键词:抗震;桥梁设计;抗震措施1 震害形式“前车之鉴,后世之师”,通过对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桥梁破坏的调查与研究,桥梁震害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1 支撑连接部件(支座)震害支座在地震中破坏形式有锚固螺栓拔出、剪断、支座位移、活动支座脱落等且支座破坏又会引起连锁反应如伸缩缝、挡块破坏、甚至落梁危险等。
1.2 上部结构震害受地震水平力作用桥梁上部结构在纵横向及扭转发生移位。
主要表现形式有梁体间脱离、错位、顶撞;大位移会使梁体超出墩台支撑面造成落梁(如汶川百花大桥、庙子坪大桥落梁)。
落梁的毁坏性是巨大的特别是顺桥向的,梁体掉下来会直接砸到墩台,造成不可修复性的破坏。
1.3 下部结构震害分为桥墩和基础的破坏,该震害是由于桥梁受到较大水平力,瞬时反复振动导致薄弱截面产生破坏而引起的。
1.3.1 桥墩破坏经大量震害实例调查研究,柔性桥墩的长细比较大多为弯曲破坏(延性破坏),表现形式为:混凝土开裂、压溃、钢筋裸露与压弯并会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原因主要是由于横向约束箍筋配置不足、间距过大,纵向钢筋搭接或焊接不足、失效,钢筋锚固长度不足,箍筋端部没有弯钩等;粗矮墩的长细比小多为剪切破坏(脆性破坏)。
表现形式为:混凝土大裂缝、钢筋切断等,原因主要是由于墩柱抗剪强度和横向箍筋配置不足等。
1.3.2 基础破坏基础破坏主要是基础移位、场地土液化、不均匀沉降或是上部结构的惯性力影响引起桩基剪断、弯曲破坏等。
2 桥梁抗震设计与措施汶川地震后调查显示干线公路桥梁震后破坏程度远小于地方道路桥梁,主要是因为干线桥梁采用了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且结构安全富裕较多,事实表明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减轻震害,而所耗费的工程代价比较低,因此抗震构造措施在常规桥梁抗震设计作用重大。
浅谈桥梁的抗震设计
浅谈桥梁的抗震设计论文导读: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高架桥等受到损坏,会使后续救助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为了保障人民财产的安全及公路桥梁设施的完好,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在桥梁设计中应充分重视抗震设计。
该法在当前桥梁抗震设计中经常用到,桥墩延性减震是将桥墩某些部位设计得具有足够的延性,以便在强震作用下使这些部位形成稳定的延性塑性铰产生弹塑性变形来延长结构周期、耗散地震能量。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灾害会使大量地面建筑物和各种设施遭到破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甚至严重地阻断交通。
铁路桥梁、公路桥梁、城市高架桥等受到损坏,会使后续救助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为了保障人民财产的安全及公路桥梁设施的完好,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在桥梁设计中应充分重视抗震设计。
1.桥梁震害现象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了发生过一系列较大的地震,有许多桥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通过对这些震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震害特点及产生原因,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1地基与基础破坏。
地基破坏主要是指因砂土液化、不均匀沉降及稳定性不够等因素引起的地层水平滑移,下沉、断裂,进而导致结构物的破坏,震害较重。
基础的破坏与地基的破坏紧密相关,当结构周围的地基受到地震作用强度降低时,基础就会发生沉降或滑移,桩基础可能发生剪断、倾斜破坏,进而引起墩台倾斜、倒塌或折断。
1.2桥台沉陷。
当地震作用下,由于桥台后填土与桥台并非完全固结,桥台填土的纵向土压力增大,桥梁与桥台之间的冲撞会产生相当大的被动土压力,使桥台有向桥跨方向移动的趋势。
由于桥面的支撑作用,桥台将以桥台顶端为支点产生竖向旋转,从而导致基础破坏。
论文检测。
若桥台基础建造在液化土上,则可能引起桥台垂直沉陷,最终导致桥台因承受过大的扭矩而破坏。
1.3墩柱破坏。
墩柱破坏主要包括弯曲强度不足、弯曲延性不足、纵筋搭接区的抗弯能力以及剪切强度不足等。
浅谈桥梁抗震设计
浅谈桥梁抗震设计在我国地震发生比较频繁,在地震的过程中桥梁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影响道路的通行。
我们在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抗震设计,减少地震对桥梁的破坏。
标签:桥梁;抗震;设计【Abstract】In China earthquake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course of the earthquake in the bridge would have been severely damaged,affecting access roads. We designed the bridge seismic design process to reduce earthquake damage to bridges.【Key Words】bridge; earthquake; design1、前言在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若不进行抗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增加道路的维护和施工的费用。
因此,在桥梁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考充分考虑桥梁的抗震设计,增加桥梁的抗震能力,减少桥梁在地震中的损坏。
2、地震对桥梁的影响同建筑结构相比,桥梁对地震的影响更为敏感。
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因为其结构体系内部一般为高次超静定,在某些承重构件损坏时,可以用多余约束继续承载,因此,后果不一定是灾难性的。
但是,桥梁结构通常为静定结构或低次超静定,一个或几个构件损坏,整个结构就会破坏,因此,在地震来临时,桥梁会显得更加脆弱。
地震对桥梁结构物的影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场地与结构物的相对位移产生的强制变形;一种是场地运动引起的结构物震动。
前者由于强制变形产生的超静定内力或过大的相对变形影响结构物的安全性,而后者则是以惯性力的形式把地震荷载加到结构物上,从而使结构物承受超过其极限承载能力的外荷载,导致桥梁损坏或倒塌。
大量震害资料显示:地基失效是桥梁基础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
3、桥梁抗震设防原则3.1桥梁现行规范抗震设防原则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设计准则是制定规范的最重要之处,它决定了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采用的设计地震动水平和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
桥梁抗震设计及抗震加固技术探讨
桥梁抗震设计及抗震加固技术探讨引言随着我国现在化城市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线路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公路交通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同时,也是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
桥梁工程是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在保障公路通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一旦地震使交通线路瘫痪,将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不便。
大跨度桥梁是交通运输的关键枢纽,对其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确保其抗震安全性意义深远。
一、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发展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反应比较复杂,相应的抗震设计也比较复杂。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大多数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只适用于中等跨径的桥梁,超过使用范围的大跨度桥梁则无规范可循。
我国公路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规范仍在初步阶段,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地震工程专家提出了分级设防的抗震设计思想,一般可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地震烈度7度以上地区的新建桥梁都必须抗震设防。
其中,最主要的建议是要采用两水平的抗震设计方法,即要求结构在两个概率水平的地震作用下,分别达到两个不同的性能标准。
二、抗震设计“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分类设防抗震设计思想已广为接受,而能力设计思想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接受。
能力设计思想要求在一座桥梁内部建立合理的强度级配,以保证地震破坏只发生在预定的部位,而且是可控制的。
具体来说,要选择理想的塑性铰位置并进行仔细的配筋设计以保证其延性抗震能力;而不利的塑性铰位置或破坏机制(脆性破坏)则要通过提供足够的强度加以避免。
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应分两阶段进行:1)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抗震概念设计,选择一个较理想的抗震结构体系;2)在初步或技术设计阶段进行延性抗震设计,并根据能力设计思想进行抗震能力验算,必要时进行减、隔震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1、抗震概念设计对结构抗震设计来说,“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为重要。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与设防浅析
关键词: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设防措施当前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适当的借鉴其他地区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面的经验,根据本地区的桥梁结构特点设置相对应的抗震设计方案,从而使得桥梁本身的抗震系数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了解桥梁抗震设计的要点以及设防的措施,从而使得桥梁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1桥梁抗震结构概述在进行桥梁抗震结构设计之前,需要了解桥梁抗震结构本身的特点,从而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撑。
桥梁工程属于当前时代下重要的建设工程,抗震系数的提高影响了桥梁工程本身的稳定性,在抗震设计中,主要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相关内容来进行日常的设计,选择正确的设计思想,从整体性角度构建完整结构总方案,细致性地进行结构设计,从而达到抗震效果,合理性的抗震设计要在刚度和强度上满足相关标准,并且实现强度和刚度的最佳组合,使得桥梁的抗震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1]。
桥梁属于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如果被破坏不仅会影响人们正常出行,还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更加科学而有序地进行桥梁抗震结构设计,从以往的设计经验来看,一些桥梁经常会出现开裂和混凝土剥落等问题,严重时内部钢筋也会出现裸露情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更加科学而有序地开展桥梁抗震设计,为后续的使用提供重要基础。
2桥梁结构的震害研究2.1原因地震对于桥梁结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很容易导致桥梁结构出现损坏的问题,使得桥梁安全性和质量无法满足相关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和设防的重视程度,并且还需要了解桥梁结构出现震害的原因。
桥梁结构震害包括桥梁振动和场地相对位移变化,产生了强制性的变形,在场地运动的引力下,惯性会将地震作用于加载强硬结构中,而出现桥梁结构振动问题。
其次还会由于场地的位移而引起,在场地位移下不通过强制性变形,形成了超静定内力使得桥梁结构出现变形情况,在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问题,使得安全性很难得到有效保障,比如桥墩的开裂和倾斜等等,由于地震对于桥梁结构的破坏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其中的表现形式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在地震发生后会使桥梁出现位移,对各个节点造成严重影响,节点的承载力和角度发生一定变化,那么会使桥梁本身出现相互碰撞问题,一部分桥梁会出现整体隆起。
浅谈桥梁抗震设计
浅谈桥梁抗震设计
但桥梁容易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使交通中断。
本文简单介绍了地震形成的原因及对桥梁造成的危害,并对桥梁抗震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地震形成桥梁破坏结构抗震计算抗震设计抗震措施桥梁抗震是为避免桥梁遭受地震的破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最近20余年来,全球的多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了非常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桥梁工程在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切断了震区交通生命线,造成救灾工作的巨大困难,使次生灾害加重,从而导致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现代化城市,随着人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线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一旦地震使交通线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的生命财产以及间接经济损失也将会越来越巨大。
多次破坏性地震一再显示了桥梁工程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也一再显示了对桥梁工程进行正确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一、地震概述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与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
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构造地震。
其中构造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涉及的范围最广,释放的能量最大,造成的危害也最大,是地震工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构造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应力在某一地区逐渐增加,岩石变形也不断增加,到一定时候,在岩石比较薄弱的地方突然发生断裂错动,部分应变能突然释放,其中一部分能量一波的形式在地层中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就产生地震。
一次地震的大小是由震级。
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探讨
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探讨摘要:桥梁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抗震救灾与交通运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桥梁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将会在地震灾害来临时导致交通中断,增加救援的难度,后续交通运输也面临诸多问题,重新建设也会耗费大量成本。
因此,桥梁设计中必须要注重抗震设计,积极采用抗震设计方式与加固技术措施,延长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抗震性能。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加固技术引言在桥梁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统一工作标准,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强化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力度,确保有效完成各方面的设计工作。
积极采用先进的加固技术,将钢筋、部件等加固技术应用在桥梁工程中,转变传统的加固技术方式和形式,延长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形成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1抗震加固概念在结构施工前,桥梁的抗震设计更为重要。
由于不同等级的地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以假定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模型与实际建成情况不同,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安全性,需要对桥梁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
如应注意桥梁上下结构连接部位的抗震设计,包括桥墩的类型、支座的位置和支座类型的选择,以确保桥梁具有稳定的抗震结构体系。
为了确保桥梁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提高其抗震性能,需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冲击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构设计与相应的弱震点结构相结合。
必要时,可在适当位置增设钢筋或改变结构设计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加强桥梁整体结构与上部结构的连续性,能够有效防止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断裂,保证构件空间整体性能。
平面构件及三维结构构件在设计时必须保证桥梁几何尺寸、刚度及其连接的协调一致性,从而提高桥梁的整体抗震性能。
桥梁结构的损伤是由于其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强烈振动导致的,因此抗震设计可以从降低地基结构的震动入手,提高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延性,提高施工质量。
在恒荷载和刚度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延性可以达到有效的抗震目标。
这是因为提高刚度可以减小结构的变形,增加强度和延性可有效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探讨
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探讨摘要: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我国许多地区经常发生地震灾害,对当地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基础设施和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影响。
尤其是桥梁,作为保证正常交通的基础,往往在地震灾害中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抗震设计策略和必要的加固技术。
在此背景下,探讨桥梁抗震设计策略和常用加固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桥梁抗震设计;加固技术引言目前,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适当借鉴其他地区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经验,根据当地桥梁结构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抗震设计方案,从而全面提高桥梁本身的抗震系数。
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了解桥梁抗震设计和加固技术的要点,以便全面提高桥梁设计效果。
1桥梁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在桥梁设计中,我们应该重视其自身的抗震性能。
从桥梁设计的具体情况来看,要做好减震隔震设计。
一般来说,桥梁的隔震设计主要以隔振器为主。
使用隔震器可以有效地延长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水平地震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抗震效果。
桥梁的抗震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保护桥梁的整体结构,而且还能够提升桥梁工程的经济效益。
桥梁的抗震设计不仅不会增加施工成本,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桥梁质量,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加强抗震设计,以便让桥梁拥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避免遇地震时不被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交通运输,有利于后续地震救援工作的开展。
对桥梁进行抗震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设单位应当对此给予重视。
2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第一、桥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地形结构,桥梁建筑的设计规模和设计标准,严格根据当地地震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频率和后果,选择适宜的桥梁结构型式和基础形式。
其次,桥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向有利于抗震的方向发展,桥梁建筑结构要统一,避免高桥墩和两跨两组合的结构形式,不利于抵抗振动波。
桥梁设计也应采取减轻上部结构自重的方式,使整个桥梁结构工程呈现整体抗震的有利形式。
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及抗震加固技术探讨
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及抗震加固技术探讨在桥梁抗震设计以及加固技术的处理中,要形成综合技术的全面应用,其中,在整体设计以及荷载设计的过程中,要形成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的有效方法,并在加固处理的过程中将产生很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大跨度桥梁的工程施工以及抗震方法进行分析,形成抗震设计的优化以及加固技术的全面跟进。
标签: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技术在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建设中,要形成对抗震与加固处理的有效技术创新,在全面實现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加大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的运用,对于提升大跨度桥梁的安全与稳定性能都将有很大的作用。
1、大跨度桥梁与抗震设计以及加固处理的有效需求1.1 大跨度桥梁建设的整体需要在目前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中,要形成荷载能力的全面提升,其中,综合大跨度桥梁在弹性支撑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桥梁轴力的提升,这样可以实现整个承载能力的全面优化。
在当前大跨度桥梁的施工设计与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需求就是在抗震效果与加固处理的技术上,因此,如何提升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的优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可以全面实现桥梁的安全性能。
1.2 抗震设计与加固技术的融入性通过结合对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承载力的整体分析,在延长大跨度桥梁整体使用期限的基础上,要围绕抗震指数以及加固处理技术形成多方面的技术探索,在确保大跨度桥梁安全性能与加固抗震需求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抗震设计中的相关内容,强调桥梁结构的整体应用价值,在改善大跨度桥梁加固设计的基础上,对于整个桥梁的实践运用价值都将有很大的价值,因此,在大跨度桥梁施工中,要全面落实好抗震与加固处理技术的综合性能,更好的实现整个加固技术在运行中的综合效果。
2、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2.1 抗震设计的整体性在大跨度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关系到很多的方面,尤其是在整个技术控制与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对于锚固、索结构等技术上的创新,就要形成大跨度桥梁在抗震设计上的各个参数,才能形成加固技术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桥梁抗震设计及抗震加固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桥梁的震害原因,并探讨分析了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抗震加固技术,以提高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
关键词:震害;桥梁抗震设计;抗震加固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公路交通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同时,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尤其是近几年不断发生各种等级的地震。
在地震发生时,不仅会有大量的地面建筑物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或倒塌,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造成交通中断。
若作为抗震救灾生命线工程之一的公路交通(尤其是铁路桥梁、城市高架、公路桥梁等公路工程的咽喉要道)受到较大损坏,将会给后续救助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
此外,目前我国公路行业采用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等,这些标准都比较单一,且没有采用能力设计的思想和足够的构造措施来防止桥墩等构件的剪切破坏和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延性。
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探讨分析了桥梁抗震设计及加固技术,以提高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
桥梁的震害原因
结合国内外以往的地震,大部分桥梁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分析其震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桥台震害。
其主要表现为桥台与路基一起滑动并移向河心,以致桥头、重力式桥台的胸腔及桩柱式桥台的桩柱不同程度沉降、开裂、倾斜和折断等。
另外,桥头的沉降会导致翼墙损坏并开裂,而重力式桥台胸腔开裂会引起整个台体被移动并下沉。
桥墩震害。
在地震力作用下桥墩会不同程度的倾斜、沉降、滑移、开裂、剪断和钢筋裸露扭曲。
支座震害。
根据以往工作经验,会发现某些桥梁的支座设计并未充分考虑抗震的需求,如某些支座形式和材料上存在缺陷、在构造上连接与支挡等构造措施不足等,以致支座在地震力作用下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和位移。
地基与基础震害。
在地震力作用下地基中的砂土会被液化,以致地基失效,基础沉降或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地面较大变形,地层发生水平滑移、下层、断裂等。
地基与基础震害会使桥梁发生坍塌,给震后修复工作带来困难。
梁的震害。
梁的震害主要是有桥台震害、桥墩震害、支座震害等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主梁坠落,这也是最严重的震害现象。
桥梁的抗震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
由于地震的发生存在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因素,同时结构计算模型需要假定结果且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以致“计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较难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对于结构抗震设计来说,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概念设计”其实比“计算设计”更加重要。
而良好的“概念设计”将直接影响着结构抗震性能。
良好的“概念设计”必须是,在设计桥梁方案阶段应根据功能要求、静力分析和桥梁的抗震性能等取舍抗震结构体系。
在抗震概念设计时,应重视上、下部结构连接部位和过渡孔处连接部位的设计及塑性铰预期部位和桥墩形式的选取;应对动力特性进行简单的分析、对地震反应进行评估,接着结合结构设计对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构造设计及是否能通过配筋等进行进一步地分析。
以分别保证桥梁结构的经济性、抗震安全性和在桥址处的场地条件下所选择的结构体系是良好的结构体系。
最后,应根据分析结果对抗震性能的优劣进行综合性评判,再决定是否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
延性抗震设计。
桥梁的抗震设计主要是反复进行①仔细地对预期会出现的塑性铰部位进行配筋设计;②为保证抗震安全性应分析并验算整个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这两个阶段,直到通过抗震能力验算。
桥梁减、隔震设计。
此设计可以较好地提高桥梁抗震能力,并且具有简便、先进、经济等优点。
此种设计的装置主要是通过对结构的能量耗散能力的增大或者增大结构主要振型周期使其落在能量较少的范围内两种措施使结构地震反应减少。
在进行减、隔震设计时应充分结合结构特点和场地地震波频率特性,选用适合的设置方案、相应参数、及减隔震装置,并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进行合理地分配。
桥梁的抗震加固技术
对于处于地震多发区的已经修建的桥梁,应根据更为先进的设计思想对
其进行抗震性能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考虑是否应给予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
维护结构连接件
当支承连接件不能承受桥梁上、下部结构产生的相对位移时可能会失去相应的作用,并导致梁体坠毁。
而这种情况往往都是由施工单位和养护单位在桥梁支承连接件的性能质量的重视度不够所引起的。
因此,我们应定期对桥梁支座、伸缩缝等连接构件进行维护。
在国内目前采用较多的维护方法有采用挡块、连梁装置等安装于伸缩缝等上部接缝处;安装限位装置于简支的相邻梁间;为耗散作用于机构的地震能量增加耗能装置及减隔震支座;增加支承面的宽度等措施。
此外,在桥梁使用期间定期检查并维护支座时应随时清除伸缩缝内的杂物。
加固上部结构
加固上部结构主要有粘贴钢板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和结构体系转换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主要在梁板桥的主梁底部出现严重横向裂缝时使用。
在粘贴钢板、钢筋或纤维时应特别注意粘贴位置,即粘贴位置应尽量远离中性轴加固区。
同时还应注意黏结剂的性能以保证锚固的可靠性;增加截面加固法主要是增设钢筋在桥梁下部以提高主梁的抗弯能力。
同时,如果增设的钢筋较多可考虑将主梁下部的截面面积增大以避免超筋构件的出现。
另外,应设置锚固筋、传力销、剪力键等可靠的连接物在新老结构材料之间以避免增加的重量破坏原截面;结构体系转换法主要指将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设置在简支梁的梁端,使相邻两主梁连起来就可形成多跨连续梁,进而达到提高桥梁承载力的目的。
加固下部结构
下部结构的加固主要有柱罩、填充墙、连梁、加固支座、加固帽梁、桥台和加固基础等措施。
填充墙具有提高柱的横向能力和限制柱的横向位移等特点,可用于多柱桥梁;连梁可提高混凝土排架的横向能力。
连梁可置于排架底部标高处替代墩帽,也可置于地面标高和排架底部标高之间的某个位置以调整特定排架的横向刚度;一直以来支座都是地震中受损最容易的部位,而为加固支座现在一般都采用隔震支座加固桥梁的方式,此外还有用铅芯橡胶支座或者缆索与弹性支座配套使用代替弹性支座的方法;帽梁加固方法最常见的是给现有帽梁增设垫板;桥台加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支座延长装置,二是用木材、混凝土或钢筋填塞夹缝,后者采用较多;通常基础加固的方法是增设覆盖层、均匀增加基础、增加接触面积或将基础锚固于土中等。
结论
总之,桥梁的抗震设计及抗震加固技术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设计学科较多,各工程师应加深对地震机理的认识,努力克服并推广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面临的困难,逐步提高并完善桥梁结构物的各项功能合桥梁抗震构造,同时,应结合我国公路桥梁的特点,摸索并推广一些适合我国公路桥梁的抗震加固技术,以较好地达到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