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 李商隐《无题》.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无题(李商隐)课件 (共20张PPT)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无题(李商隐)课件 (共20张PPT)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 “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 的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 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概括颔联的内容: 爱情忠贞。 2.此为名句,理解“春蚕”和“蜡炬”两个意象的
二、无题诗界定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 名《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 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 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 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其 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 所以命名为“无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 是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1.上面两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面两句就转到对方女主人公 身上了,想象她别离后的生活。此联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虚写。设想爱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达出 情人怎样的心境?
“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 头发也散乱渐白,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 “夜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月光的凄 清和寒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
一、走近诗人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 又号樊南生,
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 名,称“小
李杜”。一生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相始末。 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25岁时举进士后。 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任为书 记,并把女儿嫁给他。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 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 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精品课件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精品课件

2、译读诗歌,理顺诗意。 译文:见面的机会难,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况且 又兼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 茧到死时丝才吐完, 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 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照镜,只担忧鬓发变色, 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 希望有青鸟 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2、写作背景
李商隐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 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恋,但两人的感 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内心又奔涌 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 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 深情无限。这首《无题》就是抒写他们两人 之间的恋情的诗。
1、读准字音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 答: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 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这句话的 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 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 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 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3、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 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 山”有何深意? 答: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 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 逾越的障碍。
无题
李商隐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 号玉溪 (谿)生,原籍怀州河内(今 河南沁阳)。晚 唐著名诗人,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 筠合称为 “温李”。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 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 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代 表作有《泊秦淮》《夜雨寄北》《贾生》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件【最新】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 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飞扬,飘扬。
酒店门口 挂的青色酒幌。
诗意: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房。青色的酒幌 飘扬在小桥流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 山岗。正是莺儿啼鸣,燕儿飞舞,蝶儿匆忙。
赏析:下片移步换景,从眼前的小园转向远处的茅堂小桥。“远 远围墙”四句,词人的视野由近及远。围墙、茅堂、青旗、 流水、小桥,动静相间,风光如画,引人遐想。”偶然乘 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词人 的怡然自得。“正莺儿啼”三句,又是特写春之一偶,以 “莺啼”“燕舞”“蝶忙”集中表现春的生命活力。“啼” “舞”“忙”三字精练准确,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无题板书设计内容首联情景交融映衬别离之悲颔联比喻谐音表达相思之深颈联想象丰富表白相思之苦尾联引用典故托鸟传达情意风格朦胧婉曲深情无限第2课时北宋有这样一个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名字叫秦观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简介
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李商隐以 “无题”为名写下了很多首诗,大多描写爱情,这首诗就是其中较为 著名的一首。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解读赏析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后一个“难”指分别时痛苦的心境。连用两个“难”字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有情人相思难解的愁苦。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采用了双关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蚕吐丝的“丝”谐 音相思的“思”,用春蚕吐丝,丝尽而死,蜡烛燃烧,烧尽泪止,来 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相思之苦,眷恋之深。

古诗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无题》ppt课件

古诗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无题》ppt课件

困 难
难受
春风
凄楚 之感
思 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 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蚕丝和蜡泪象 征爱情;而“死”、“泪”则暗示爱情 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赏析此句,思考这句为何现在用来 形容老师?
蚕一生只吃桑叶,到快要死的时候却 吐尽它那柔软、光滑、洁白的丝,世世代 代为人类造福。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 的诗句就被用来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là i qì ng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感悟诗意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 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 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 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 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 悠敲钟的回声。
诗中描写了那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 禅房、花木、山水
清 晨 入 古 寺
初日照高林
首联
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 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
禅房花木深
颔联
曲径通幽处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 物,以静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 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 一、在了解诗句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诗歌 的内容。 • 二、在这首诗中作者的感情前后有何变化? • 三、“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在 文中的作用? • 四、你是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 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现实意义的?

【高中语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ppt精品课件

春蚕到死丝方尽, 我对你的爱慕,像春蚕那样到死才能
将丝吐尽。我的眼泪哟,像蜡泪一样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到成灰则流淌不停。
晓镜但愁云鬓改, 别后,你早起对镜梳妆,惟恐容颜变老。 你夜间吟诗怀人,定会感到那天上洒下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来的月光,是多么凄清和寒冷。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所幸此去蓬山的路程不远, 拜托青鸟为我们互通音讯。
(1)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首句中两个“难” 字有何意蕴?
①首联选取了“东风无力”、“百花凋零” 的意象,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主人公的心境:由 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 分离的痛苦使他不堪忍受。 表达了诗人面对分别 时的无限凄凉、无奈。 ②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 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别亦难”——难以割舍, 痛苦得难以承受。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4)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借神话表达怎样的情感?
①运用了想象、联想的表现手法,选取 了“蓬山遥遥”、“青鸟殷勤”的意象。 ②“蓬莱”乃仙山,暗示着心中女主人 的可望而不可及。诗人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 心中女主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怀念,与诗的 开头照应。
如何理解诗歌的主题?
本诗写一对有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
(3)颈联选取了哪些意象?两句是 实写还是虚写?
①颈联选取了“晓妆对镜”、“月夜苦吟” 的意象。 ②虚写这两句通过作者的想象,由己方推及对 方,选取由晨妆、夜吟两个典型事例,虚写女方 早晨起来对镜梳妆时因思念恋人惟恐容颜变老, 晚上因思念女主人而睡不着觉,对月吟诗的种种 情景,抒写了双方都沉浸在无限痛苦的相思之中, 虽各在一方,而总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表现 出诗人对女主人公刻骨铭心的思念。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PPT1 苏教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PPT1 苏教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赋予 了它是什么意思?
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 执着追求。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 月光寒”中“晓镜”(早晨起来 梳妆)的是谁?“夜吟”的又是 谁? 女主人公愁的是什么?诗人为何 会觉“月光寒”?
蓬山原指西王母的住处,为什 么作者会说“此去无多路”? 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 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讯。这 是诗人的自我安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
前四句凄凉伤感,后四句则以昂 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点明对友 人赠诗的酬答,以意味深长的 “长精神”自勉作诗,同时委婉 地向友人表达了宽慰向上的劝告。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尾联紧扣题旨,,突出中心。酬答友 人赠诗之意,表明自己(白居易)身 处逆境而不敢消沉的积极生活态度。
不是听白居易唱歌,而是听到白居 易为作者吟诵的诗句;长精神。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1、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 残,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2、你是如何理解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 句的? “丝”即“思”,泪 也因思而落。以春蚕、 蜡炬为喻,说明我对 你的爱和思念至死不 变。
用自己的话讲讲诗人 描述了怎样的经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首联:我处在巴山楚水荒凉边远的 地方,二十三年一直被朝廷抛弃不 用。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PPT2 苏教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PPT2 苏教版

如何理解诗歌的主题?
本诗写一对有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
后的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
作者受党派之争的牵连,因而此诗也
隐含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苦闷。
练习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1、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诗中描写诗人刻骨相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 _______________ 3、本诗中借用神话传说,表达无望中的希望的诗句是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本诗中常用来表现为某项工作或事业奋斗、奉献一生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制作:lqhyc
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 无 题
【唐】刘禹锡
中唐诗人,洛阳人,哲 学家、政治家,字梦得,晚年 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于诗 与白居易合称为“刘白”,二 人唱和诗结集为《刘白唱和 集》。于文与柳宗元合称为 “刘柳”。作品有《刘宾客集》 《刘梦得文集 》。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yīn kān
品析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 尽时才停止流烛泪。“蚕丝”和“蜡泪”都 象征爱情;此联以象征的手法描写至死不渝 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精彩感人,古今传 诵。后人常引用这两句比喻:人们为某种理 想而执着追求,默默奉献。

李商隐《无题》(课件PPT;15页)

李商隐《无题》(课件PPT;15页)

写作特点
1.事件与场面的描写打破时空次序,随心 理活动交错展现。 2.比喻新奇贴切,心理描写深刻细致,场 面描写生动传神。
诗歌总结
《无题二首》是李商隐的组诗作品。这两首 诗体裁不同,第一首为七言律诗,第二首为七言 绝句。课文选的是第一首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 的一次豪门盛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 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着重抒写了主人公的心理 活动,事件与场面的描写打破了时空次序,随着 心理活动的路程交错展现。
无题
- 李商隐 -
作者简介
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 生,怀州河内人。晚唐诗人。他与 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 称为“温李” 。
诗题阐释
关于“无题”
这类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晦朦胧的爱情 诗。诗人的对象和恋情在当时是不能公开的,相 思无法直说,所以写得迷离;另一种则是借恋情 而寄托激愤,抒发感慨。
颈联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灯烛照红我们的面颊。
颈联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表现了昨日宴会的热闹气氛,衬托了人物 此刻的萧索孤独、黯然神伤。
尾联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惜美境不能常在,更鼓催人,我要应 差离去。我漂泊的身躯犹如飞蓬,随风飘转 在官府兰台。
谢谢观看
- THANK YOU -
阅读全诗,思考下列问题。
1.试用现代汉语阐释大意。 2.谈谈你对这首诗主题的初步认识。
无题
——李商隐
首联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颔联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颈联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尾联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诵读欣赏: 李商隐《无题》共21页

诵读欣赏: 李商隐《无题》共21页
诵读欣赏: 李商隐《无题》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PPT教学课件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PPT教学课件
无 题
李 商 隐
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杜甫其人。 2.背诵《无题》。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诗歌。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坚忍执着的精神。
2
走近作者
3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 号樊南生。因牛李党争,处于夹缝之 中的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为晚唐著 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 杜”。其“无题”诗以爱情为题材, 历代传诵不衰,但诗旨隐晦曲折,众 说纷纭,莫衷一是。其诗精于用典, 色彩瑰丽,寄托遥深。
6
研读赏析
7Leabharlann 理解诗意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风
凋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方、始:才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早起时对镜梳妆 改:指容颜变得憔悴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替、帮
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本已艰难,离别更是令人难受,又兼暮春时节,春风无力, 百花凋谢,让人更加伤感
16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寒
———写别后的担心 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设想):
晓镜(但愁)—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 夜吟(应觉)—更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
17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探望 你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 可即,难以知道你的音讯。希望有青鸟殷勤的替我探 望你,为我们传递消息。
14
“春蚕”“蜡炬”在这里仅仅是实写两种实物 吗?如果不是,作者又是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春蚕”“蜡炬”两个象征意象,运用了比 喻的手法,表现相思之深和对所爱的人至死 不渝的深情,形象贴切,含意隽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联: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概括首联内容:惜别之苦。 2.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第一个“难”为相见之“困难”,第二个“难” 为离别之“痛苦、难受”.
3.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营 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借景抒情。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情感目标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 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走近诗人
李商隐,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樊南子 ),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诗 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 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 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 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王爱其才,招 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 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 忧郁而死。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1.上面两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面两句就转到对方女主 人公身上了,想象她别离后的生活。此联在写法上有 何特点?
虚写。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从“应”
字可见。
2.“但愁云鬓改”怎样理解?“夜吟应觉月光寒”传
达出情人怎样的心境? “但愁云鬓改”,早晨起来,因为思念的愁苦,连头 发也散乱渐白,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之深。“夜 吟应觉月光寒”是诗人想象姑娘感到月光的凄清和寒 冷,传达出女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
四、无题诗代表作—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 东风:春风 ❖ 无力:没有力量 ❖ 残:凋谢 ❖ 但:只 ❖ 改:容颜变得憔悴 ❖ 为:替、帮
❖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东风无力挽留住百花凋残 。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干涸。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例如,中唐后期的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再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又有燃 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人格魅力。所以说“可以言情 ”也“可以喻道”。
艺术特色
❖ 1.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四联各有侧重,每一联都是一个抒 情角度。开头从相见时难写到离别,表现一对恋人刻骨铭心 的相思,痛苦难堪的真情;颔联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 贞不渝,九死不悔;颈联由己及推人,表现恋人双方苦苦思 念;尾联化用神话传说,写自己渴望相见的心愿。
例子:重病期间,周总理仍旧坚持工作,在他 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思考:有人说此诗为作者的政治寄托,也有人说此诗 纯写爱情,你以为呢?
❖ 由于是个语言的多义性以及我国古代“诗言志”的传 统,对诗歌的解读会存在一些分歧。李商隐的这首诗 ,一般都认为是写爱情的,但也有人认为是写给执政 人物,乞求他们援引的。虽有附会之嫌,但也不是没 有根据。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 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 》就开始出现的表现手法。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理解典故—— 见课后注释。 2.表意作用。
尾联用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能够与 亲人再次相见。
现在人们赋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什么样的新意?
⑴原意: 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⑵新意: 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 牺牲、奉献精神。
三、无题诗基调
浓烈而凄清构成了无题诗的情感基调。 所谓“浓烈”,是说它绝不作浮泛的情语。 所谓“凄清”,就是说,无论诗中的相思与 追求是怎样的一往情深、缠绵萦回,那结果 却总是伤怀,总是无望,总是迷茫。 这种基调除了有着时代内涵外,还打上了 诗人自己的烙印。诗人深爱妻子王氏,然而 婚后他辗转奔波、漂泊四方,夫妻长年分居。 正届中年,妻子溘然病逝,更使他蒙受了巨 大的痛苦。正是个人的不幸和社会上的爱情 悲剧互相融合,才形成了无题二首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声情并茂地朗诵。 2、理解和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 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的表现方法。
❖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 女道士宋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 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 妻子因病亡故。政治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 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二、无题诗界定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 常取名《无题》,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 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 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 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婉转沉 挚,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 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 题”,这是一类;还有一类无题诗,是用篇首 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1.概括颔联的内容: 爱情忠贞。 2.赏析名句。
对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 喻,用“丝”谐音“思”,双关,表现相 思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形象贴切,含意 隽永。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知识积累
古人写诗往往借同音字来表示另一种意 思。南朝民歌里使用的尤其多。例如: 拿莲子的“莲”代替怜爱的“怜”,拿 莲藕的“藕”代替佳偶的 “偶”。南 朝民歌《七日夜女歌》“桑蚕不作茧, 昼夜长悬丝。”便是借蚕儿挂下来的丝 比作情人心里的牵挂相思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