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09劝学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9劝学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9 劝学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靛.青(diàn)跂.望(zhì)驽.马十驾(nú)B.鳝.鱼(shàn)舟楫.(jí)锲.而不舍(qiè)木直中.绳(zhòng)C.须臾.(yú)跬.步(guǐ)骐骥.(jì)以为轮(róu)D.槁暴.(pù)省.亲(shěng)蟹螯.(áo)金石可镂.(lòu)思路解析:A项,“跂”应读“qǐ”;C项,“跬”应读“kuǐ”;D项,“省”应读“xǐng”。
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规:规则。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
思路解析:C项,“规”,圆规。
答案:C3.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思路解析:①句为宾语前置,②句为介词结构后置。
③句中的“马之千里者”和④句中的“庙堂之高”与例句中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样,都是定语后置。
答案:D4.根据提示填空。
(1)对于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经验是:,。
(2)《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 9 劝 学 Word版含答案
9劝学本课话题——积累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作者运用两个比喻从反面论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的道理。
学习需要积累,学习成绩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它是长期寒冷积累而成的。
此中寄寓深刻的道理: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结果。
2.马克思写《资本论》马克思阅读1 500多种书,留下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了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终于完成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资本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爱因斯坦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以为轮( ) 槁暴( )( )就砺.( ) 参省..( )( )知.明( ) 须臾.( )跂.而望( ) 金石可镂.( )其曲中.规( ) 舆.马( )舟楫.( ) 跬.步( )骐骥..( )( ) 驽.马( )锲.而不舍( ) 螯.( )蛇鳝.( )【答案】 róu ɡǎo pù lì cān xǐnɡ zhì yú qǐ lòu zhòn ɡyú jíkuǐ qí jì nú qiè áo shà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以为轮(“”通“煣”,使弯曲)(2)虽有槁暴(“有”通“又”)(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而⎩⎨⎧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连词,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关系)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关系)(2)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圣心备焉.(句末语气词,不译)(3)于⎩⎨⎧取之于.蓝(介词,从)而寒于.水(介词,比)先俟于.门外(介词,在)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 (4)利⎩⎨⎧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动词,使……快,走得快) (5)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形容词,明达)神明.自得(名词,智慧) (6)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动词,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形容词,与世隔绝的)以为妙绝.(形容词,极点)寡人地绝.兵远(形容词,僻远,极远的)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木直中绳,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 (3)其曲.中规(形容词用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得快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8)积善.成德(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 (9)用心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高中语文3.9劝学(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3)从而说明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第三部分(第5~7段):议政: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2.课文的第3段论述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其论证层次怎样?
论述问题
论述了学习对于君子成长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压缩语段的能力。单句的概念是一个句子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其他的成分可作为长单句的枝叶成分。本题的重点是要找出长单句的主语,“他”指代的是“荀子”,把“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改作为定语,“提出思想”是谓语和宾语,把其他成分作为“思想”的定语。(该题难点是“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需要交换叙述角度。)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基础检测试题(学生版,含答案)——茹清平
《劝学》基础检测试题试题设计:茹清平一、选择题(100分,每小题5分)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知.(zhī)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驽.(nú)马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2.对下边句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己,通“矣”,罢了)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zhi,通“智”,智慧) D.君子生.非异也(生xing,通“性”,资质,禀赋)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兼词,“于之”,从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B.驾驶;工作,事情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量词;功能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断,断绝B.超越,超过C.拒绝D.横渡,横穿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9.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
今常用义为:加入)B.声非加疾也(疾:强,宏亮。
今常用义为:疾病,或快)C.蟹六跪而二螯(跪:脚或腿。
今指动词“跪下”的“跪”)D.金就砺则利(金:黄金。
今指刀剑等金属制品)10.下列句子,"而"的用法与"吾恂恂而起"的"而"相同的一组是:( )A.知明而行无过矣B.吾尝终日而思矣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对下列文言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
高中语文专题09劝学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09 劝学(讲)【学习要点】1.探究文章的内容和手法。
☆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文章的内容手法。
【探究活动】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
【教师释疑】本文运用比喻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只要把这些比喻之间的关系理清了,课文的内容也就能理解得比较透彻,找比喻句是为了归纳文章的内容。
【讨论明确】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4.木受绳则直。
5.金就砺则利。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1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20个比喻句中的①至⑤是用来阐明学习的意义的,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禀性,能够使人获取知识、增长才干;⑥至⑩是用来阐明学习的作用的,利用外物,效果明显,学习能够弥补不足;至是用来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至从正反两方面阐明学的方法,强调逐步积累;至从正反两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强调坚持;至也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专心致志。
【探究活动】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学习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
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教师释疑】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明确理由。
【讨论明确】从一般意义来说,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没有过时,无论是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还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荀子的思想都值得继承和借鉴。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含答案
第9课劝学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学习的名句。
对此,荀子《劝学》中就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美字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赏美文《劝学》读后感《劝学》第一句话就说“学不可以已”,这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
也只有不断地学,才能青出于蓝。
不断向学,能增长见识,远离愚昧无知;坚持向学,能完善自身,远离低俗平庸;诚敬向学,能明辨是非,远离随波逐流。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向学之人身上,言辞语气、举手投足之间都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如素雅之幽兰,散发沁人的清香。
孜孜求学、潜心钻研的人,他们不一定是伟人,但绝对是有修养有内涵的人,一定是真诚谦虚的人,也会是自尊自信的人。
如果将他们与市井之人的低俗、贪恋名利之人的势利、庸俗之人的麻木相比,会更加突出他们那一种由内而外表现出来的令人赞叹的气质。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一生下来就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然后,在芸芸众生之中,每个人的智力与学识、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不相同。
很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他们掌握知识的丰富度不同。
即使天资聪慧,如果怠惰于学,也会一事无成,王安石笔下的仲永就是前车之鉴。
相反即使天生愚钝,如果肯刻苦学习,他也可以取得成就。
人教出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39 劝学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鉴赏:该诗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诗歌明白如话,第一、二句形象地描写了男儿读书废寝忘食的情景。
第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警醒男儿要珍惜少壮年华,发愤苦读、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以后再想读书就迟了。
诗歌铿锵有力,短短的28个字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鉴赏:这首诗的主旨是劝少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既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此典,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限时15分钟)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 靛.青(diàn)其曲中.规(zhōnɡ) 参省.(xǐnɡ)B.跂.而望(qì) 埃.土(āi)金就砺.(lì) 骐.骥(jì)C.跬.步(kuǐ) 舆.马(yú)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D.用心躁.也(zào) 须臾.(yú)句读.(dòu) 参.省乎己(cēn)解析:A项,中zhònɡ;C项,镂lòu;D项,参cān。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解析:A项中“”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劝学习题含解析3
劝学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木受.绳则直受:经.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迅速。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利用。
D。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备:具备,完备.项,“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荀子,名况,春秋时期思想家,时人尊称为荀卿,《荀子》是其代表作,现存32篇。
B.跬步,半步,古时称人行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故半步叫“跬"。
C.“驽马十驾"的“驾”是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十驾”在文中比喻很远的路程。
D.“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在本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项,表述错误,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学生必能胜过老师的道理,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B。
“学不可以已”起统领全篇的作用,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C.“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比喻都用来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高中语文专题09劝学(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09 劝学(测)(满分45分,时间45分钟)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19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答案】A【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
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高中语文 专题09 劝学(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09 劝学(练)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古今异。
A项“博学”,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
C项“寄托”,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
D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选出对下面句中划线的“一”和“十”判断正确的一项()①骐骥一跃②用心一也③不能十步④驽马十驾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答案】D【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式一般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判断句等。
ACD三项是介词结构后置,B项没有特殊句式。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特点。
4.下边划线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智应为知;暴读pù;假读jiǎ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字字音字形。
5.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②善假于.物也③寡人之于.国也④屈原至于.江滨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D.②④⑥【答案】D【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高中语文专题09劝学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09 劝学(测)(满分45分,时间45分钟)姓名班级分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每小题3分,共9分)荀子和韩非子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述,不做价值评价。
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性恶》)在荀子看来,人的好利之心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争斗与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恶”。
由此,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荀子将人“好利”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最终对人性做了“恶”的价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以利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遍本性,因此,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
但是,与荀子直接将人性的“好利恶害”界定为“恶”不同,韩非子没有把“善”与“恶”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
对于人“好利恶害”的本能需要,韩非子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事实描述,不作道德评价,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
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荀子与韩非子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荀子提出“逆性”的观点,主张对人性加以改造,“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要通过“礼义”、“法度”,对人的自利本性进行“正之”、“导之”。
高中语文专题09劝学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09 劝学(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舆.马(yú)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爪.牙(zhǎo)C.镂.金(lóu)弩.马(nǔ)生.非异(xìng)洞穴.(xué)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二螯.(áo)参省.乎己(xǐn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字音。
A项中“楫”应读为jí;C项中“镂”应读作lòu,“驽”应读作nú;D 项中“锲”应读作qiè。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答案】C【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道德高尚的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
常用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固定句式等。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 第3单元 9 劝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第3单元9 劝学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9 劝 学一、读准字音(1)中.绳(zhòng) (2)(róu) (3)槁暴..(gǎo pù) (4)砺.石(lì) (5)参省..(cān xǐng) (6)跂.(qǐ) (7)螯.(áo) (8)舟楫.(jí) (9)蛟.龙(jiāo) (10)跬.步(kuǐ) (11)骐骥..(qí jì) (12)驽.马(nú) (13)锲.而不舍(qiè) (14)镂.空(lòu) (15)蛇鳝.(shàn) 二、辨识通假(1)以为轮(“〞通“煣〞,使弯曲)(2)虽有槁暴(“有〞通“又〞)(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三、一词多义(1)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②群响毕绝.〔《口技》〕〔动词,停止〕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世隔绝的〕④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副词,非常〕 (2)假⎩⎪⎨⎪⎧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借助,利用〕②乃悟前狼假.寐 〔《狼》〕〔动词,假装〕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动词,借〕(3)而⎩⎪⎨⎪⎧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却〕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而且〕③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④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 (4)焉⎩⎪⎨⎪⎧①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②圣心备焉.〔语气词〕③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代词,哪里〕 四、词类活用(1)木直中绳,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2)其曲.中规(形容词用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3)故木受绳那么直.(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直)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 (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8)积善.成德(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10)用心一.也(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五、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义:广泛地学习。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3单元9劝学学业分层测评Word版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 (九)[基础稳固层 ]1.以下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B.声非加疾也加:增添.C.而绝江河绝:横渡.D.锲而舍之锲:刻.【分析】 B 项,加:更为。
【答案】B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水为之,而寒于水.日参省乎己③君子博学而.④吾尝整天而思矣.A.①②同样,③④不一样B.①②不一样,③④同样C.①②不一样,③④不一样D.①②同样,③④同样【分析】于:①介词,从;②介词,比。
而:③连词,表递进;④连词,表修饰。
【答案】C3.找出与“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导学号:39282070】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望者,专心躁也【分析】C 项,与题干中的句式同样,都是定语后置句。
A 项,宾语前置句;B 项,状语后置句; D 项,判断句。
【答案】C4.以下相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有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严寒而成冰等案例为喻加以说明,充足表达了“学不可以够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一样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荀子认为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而思虑则是无关紧要的。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看法,富裕深刻的真理性,它启迪和鼓舞人们利用外物来提高人的能力。
【分析】 C 项,作者并无否认思虑的重要性,“日参省乎己”自己就是思考。
【答案】C5.将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持之以恒,金石可镂。
译文:【答案】 (1)借助船只的人,其实不是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劝学(测)
(满分45分,时间45分钟)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19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答案】A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
“在这里”。
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
C项中“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这种倾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的特别清楚。
(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解析】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12分)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①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
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②亡焉。
然则从③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钩木必将待櫽栝④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砺然后利。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今人无师法,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饬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令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为礼义者为.小人。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
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
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注】①伪:通“为”,人为努力。
②文理:礼法。
③从:通“纵”,纵容。
④櫽栝: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