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及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及方法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沉淀形成的一种优良文化传统,通过开展相关教育工作,便于青少年了解国家历史,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思政课的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从教育目标来看,两者有一定的联系。
因此在思政课中,教师可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素质教育的落实。
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主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措施,以期为思政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教学方法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肩负起建设社会的责任。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利用优秀的文化精神为立德树人而服务。
为此可以充分挖掘两者的关联,在思政课课堂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也能运用文化精神引导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思政课堂中,一些教师采取传统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恰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思政课堂中,更加契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情感思想,激发他们产生共鸣。
触动学生内心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与教师沟通交流,吸收思政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思政课堂中,教师有选择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在互联网环境中,学生受到各种文化思想冲击,在思想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恰当引导,能够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解决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的同时使他们积极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
而思政课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底蕴。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方法与途径,以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借鉴经验。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传承与发扬,更好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史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内容。
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感悟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修养和行为习惯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启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字数:278】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的重要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际问题。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这一课题。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教学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是悠久历史的累累硕果。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各个阶段、各个领域。
由此可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化最深刻的认同,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更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质,培养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高校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一)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经过五千年的传承和积累,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有过辉煌的时刻,也有过黑暗的岁月。
但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华文化也走上了复兴之路;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和灿烂,能够深刻地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之美,从而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成长阶段,也是思想塑造的关键时期。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让广大青年对中华文化有深刻、全面的认识,也能加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二)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感文化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底线和基础。
在广大青年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他们坚定文化自信。
近年来,在流行的短视频中,不难发现外国街头的名族乐器表演、中国舞蹈及汉服表演等。
这些短视频的流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和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分析案例,揭示了地方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教学改进策略,探讨了其对思政课教学的启示和价值。
研究发现,地方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地方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和方法,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更多创新元素和活力。
通过本研究,可以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为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启示、实施路径、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改进策略、教学价值、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积淀,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融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涉及广泛、难度较大。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改革探索。
通过借鉴和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思想,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化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政治思想、理论知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政治教育功能。
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道德底蕴和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问题与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问题与路径研究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政课堂有效融入是提升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和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实际融入过程中存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融入内容层次浅显以及融入方式枯燥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立足教材发掘融入基点、改进融入方式实现两者有效融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思政课;有效融入;问题与路径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观与思政课育人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
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中思政课堂,是增强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效果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落实以文化人理念的必由之路。
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同时也是抵御错误文化思潮、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需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体系,但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单一的以教材上仅有的资源作为教学基点,很少拓展教材以外的优秀文化资源。
高中思政课教师对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主要表现在对互联网资源、本土资源和时政资源挖掘不深入。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倒逼着高中教师学习与使用网络资源,面对网络资源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应仔细甄别。
此外,教师对本土资源的认识大多局限于当地传统习俗与传统建筑,对当地语言、名人轶事等资源知之甚少。
因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才能使得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避免流于形式。
1.融入内容层次浅,片面单一在广度上,高中思政课程共包含四本必修教材,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时,大部分教师只在对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进行融入,而对其余教材比如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的融入很少,甚至是没有。
究其原因是《哲学与文化》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较为密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借鉴教材本身的资源,这也使得融入较为简单直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
·183··教育广角·一、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1.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德育发展的积极成果。
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预计将于今年9月出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将难入教材,正因为传统德育教育中仍具有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元素,所以将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优秀因素拿来今用符合社会思想动态发展趋势。
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来看,中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强调仁爱、追求和谐、重诚守信包含着当代社会主流价值的正直、诚信等,符合当前中国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对日益开放的校园环境、网络文化良莠不齐,这也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成为了社会现实需求。
2.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相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实践中继承和创新的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古代社会要实现的“大同”社会思想和民本思想可以说具有方向性的一致性;爱国主义和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则是中国优秀文化中“大一统”“自强不息”观念的直接成果;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文化中“人伦和谐”“以利从义”“行己有耻”的朴素荣辱观的继承和发扬。
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补充和创新都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1.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与社会衔接当前,经济、信息全球化,网络化快速发展,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的,但是,伴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一些不良的价值观也给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带来了思想上的困惑。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这就需要高校拓宽能将大学生与社会相衔接的有效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路径研究
218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路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文化自信尤为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重要基础。
人们的个性、气质、情操,靠文化培养;人们的崇高与渺小,靠文化赋予;人们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靠文化确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积淀,伦理道德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古为今用,德为育用,正是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凝心铸魂提供文化资源。
文化及其认同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稳定发展的纽带。
共同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将一个群体紧密团结起来,超越血缘、种族、地域的差异而构成稳固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归属感。
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发展,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供有效途径。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知识素养等因素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时代发展到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立德修业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德为先则互为融合。
爱国主义情怀则是思政课教师内在涵养,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思政课教师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有效途径思政课建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重要来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让思政课内容“活起来”,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成为学生终身获益的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诗词歌赋等等。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历史文化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历史的了解和认同,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这有助于凝聚民族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持。
其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伦理道德,讲究仁爱和社会责任,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道德观念,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注重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追求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以此开展诚信与守法的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再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如书画、音乐、剪纸等等。
通过欣赏、学习和创作这些艺术形式,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需要有一系列的路径建议。
首先,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立,将其纳入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比赛等,组织大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
再次,建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深入研究和学习的平台。
最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让传统文化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的文化素养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及实现路径
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及实现路径**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研究 (项目批准号:20B K S 028)的阶段性成果㊂乔惠波 李学双[内容提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可以使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运用,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几个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遵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规律,做到统筹推进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路径可以从融入内容㊁体系衔接㊁话语转换㊁方法创新㊁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推进,实现内容的融合和思想的共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㊂[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作者简介] 乔惠波,法学博士,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学双,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历经几千年未曾中断,是中华民族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㊁不断发展前行的力量源泉,必须加以继承和发展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的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深刻揭示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阶段的重要意义㊂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 思政课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是必然要求㊂要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结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传统文化素养㊂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具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及实现路径有内在契合性,在内容㊁原则㊁方法等方面具有许多相通之处㊂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㊂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很有益处㊂ [2]在思政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运用,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㊁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㊂1.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运用把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是中国革命㊁建设㊁改革百年历程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的长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㊂毛泽东很早就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他在1938年‘论新阶段“中强调: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㊂ [3]只有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中,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㊂邓小平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例如小康社会的提出即借鉴了传统文化中 小康 的概念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的 两个结合 ,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㊂为我们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把钥匙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㊂青年大学生不仅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应该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革命㊁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而且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应该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真正生根发芽㊁枝繁叶茂㊂要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线索,理解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基本逻辑㊂大学生只有在学习 两个结合 的过程中,才能深入理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才能同党坚定地站在一起㊂2.可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抵御西方文化侵蚀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的高度认同㊂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和西方文化的侵蚀,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㊂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㊂ 一个民族㊁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㊂ [4]年轻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民族遗产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国家㊁民族的文化根源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㊂文化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关键问题㊂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12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主持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将文化安全列于与政治安全㊁国土安全㊁军事安全㊁经济安全等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5]201㊂当前,我国文化安全形势不容乐观㊂西方一些国家以多种手段进行对外文化输出,向中国年轻人灌输西方社会的价值观,隐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㊂年轻人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他们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却对于我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视而不见避而不谈㊂所以,一定要正视文化安全问题,不能放任一些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的文化输出,不能任由西方文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㊂要树立起文化安全意识,充分运用我国数千年来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起文化安全的藩篱㊂3.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涵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目标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反映时代特征,代表着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文化内核㊂大学生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自我意识的反映和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㊂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根基和精神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其思想源头,两者之间具有历史的一致性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㊂文化的精髓是深层次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方向和性质㊂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底蕴和价值底色㊂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㊁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和道德提升㊂总之,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性㊂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㊂4.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当前,思政课教学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学生面对较为枯燥的思政课教学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和轻视心理,这既有思政课教师自身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也有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足的问题㊂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更新其内容和形式,成为思政课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课题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根和魂,凝聚了中国精神㊁中国智慧和中国信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前进的重要文化动因㊂主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有效性,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发挥的重要手段[6]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中不仅有丰富的道德资源,而且蕴藏着许多实现道德理想的方法指引,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㊁原则㊁方法等㊂如中国古人注重知行合一,形成了实现道德目标的方法论㊂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形象化㊁案例化,使思政课更加生动㊂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内容相互印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升他们对思政课的兴趣,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㊂2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及实现路径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笃行系统建设的思路㊂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顺利融入思政课,不至于偏离正确的方向㊂1.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原则思政课具有政治属性,即是指思政课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一政治属性㊂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㊂没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没有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政课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㊂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不是要放弃马克思主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引;离开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就无法真正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无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更加难以实现真正的融合㊂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阐释,才能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㊂比如古人的 天人合一 论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经过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相统一思想的改造,可以充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当中㊂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164㊂要坚决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批判,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创新㊂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则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㊁观点和方法为前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确立正确的政治导向㊂2.坚持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原则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政课当中[7]㊂思政课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它的课程设置㊁教育理念㊁教材建设㊁教学实施以及实际效果等都受其固有规律的支配[8]㊂思政课具有政治属性㊁科学属性㊁教育属性,其中的教育属性表明思政课要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㊂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古人道德修养的方式方法,但并不能替代现代教育教学规律㊂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浸润到大学生的心田,必须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的关系,从教育教学规律入手,着力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并创造性地转化为教学体系;做好融入的课堂设计㊁32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内容融合,使两者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㊂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按照教学规律上课,注意讲授内容的转化,既形象生动㊁又有理论深度,既能传承传统文化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㊂思政课教师要熟稔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各种传统文化内容随手拈来,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两者的无缝结合㊂二是需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材的目的出发,选择符合大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善于挖掘理论深度,注重思辨性;善于联系实际,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转化㊂三是需要尊重大学生教育主体地位,引导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㊂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想方设法开展思政课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开展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㊂3.坚持统筹推进的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需要各个方面通力配合,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统筹制定详细规划㊂从参与主体来讲,需要高校㊁思政教师㊁大学生多方面互动;从融入过程来讲,需要考虑融入内容㊁融入体系衔接㊁融入话语转化㊁融入方法创新等多方面的问题;从建设机制来讲,需要建立起相应的领导机制㊁激励机制㊁督导机制等㊂目前来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工作的系统性不强,导致融入还停留在表面,实效性较差㊂融入的参与者只是思政课教师,而顶层的规划㊁教材的修订㊁老师的培训㊁融入的方式等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㊂各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虽然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有些内容重复出现,各门课程之间缺乏整体规划,没有有机衔接与配合,难以使大学生全面㊁系统㊁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㊂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对思政课程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任务出台指导性意见,设计合理完善的融入方案㊂总之,要加强整体设计㊁系统推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㊁加强思政课教材建设㊁精心挑选教学内容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切实提高融入效果,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效果㊂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现路径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处于较为分散㊁无序的状态,存在着问题意识淡化㊁针对性不足㊁可行性较差等缺陷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当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统筹推进,从两者之间的契合性入手,做好内容的结合和精神的共鸣㊂具体来讲,就是要各方面加强协调配合,从融入内容㊁体系衔接㊁话语转换㊁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建设,寻找思政课教材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话语体系向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转化,从而提升融入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㊂1.精心选择融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㊁人文精神㊁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㊂ [9]中华4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则及实现路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库,蕴含着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丰富资源,应该依据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要求,择取合适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当中,既要注重内容的契合性,也要注重内容的深度㊂目前,高校思政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内容的选取上存在随意性,传统文化的内容散落在教材的部分章节和知识点中,没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导致融入内容的碎片化,融入的内容在结构上失衡㊂而且,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挖掘不够,对其所具有的当代价值诠释不深,导致效果不佳㊂因此,应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梳理㊁凝练和升华,树立整体意识,精心挑选符合思政课要求的内容,避免内容的重复㊂要充分挖掘和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丰富融入内容,增强融入内容的理论深度㊂要明确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选取标准,探索发现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思想观念㊁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教育资源㊂要把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㊁树立高尚道德情操㊁塑造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这些方面的内容,使之与思政课教材相结合㊂在这些方面,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如 民为邦本 协和万邦 仁者爱人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等等㊂2.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程体系的衔接和话语的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做好和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衔接和转化是困扰当前融入的重要因素㊂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何与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衔接现在基本是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决定,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㊂融入过程中存在着只做比附性论证而缺少系统性分析,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各流派的差异性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没有深入认识;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结合还停留在研究层面;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自身价值的创造性转化没有深入思考㊂所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体系向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转化,需要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寻找最佳契合点,找准切入点,做好体系的有效衔接,实现话语的转化㊂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在教材编写环节㊁教案设计环节㊁备课环节,做好体系的衔接,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印证,形成共同推动的协同效应㊂如概论 课程中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节,可以对 小康 一词结合传统文化进行讲授,在讲授传统文化当中的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出自‘诗经㊃大雅㊃民劳“)的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小康社会 内涵的转化㊂在讲授 共同富裕 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古代 大同社会 的理想进行讲授,但落脚点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该指出古代大同社会跟现在建设的共同富裕社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㊂要促进融入的话语转化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内容在话语习惯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㊂要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要促进二者的话语转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㊁符合思政课教学规律的话语体系,避免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理论 两张皮 的现象㊂目前存在话语转化过度㊁内容失真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欠佳,甚至误导教育对象㊂所以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实现自身的语境更新,也就是用现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话语来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52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神实质[10]㊂比如,我们在讲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时,要深入阐发 讲仁爱㊁重民本㊁守诚信㊁崇正义㊁尚和合㊁求大同 等核心思想理念在社会主义社会当中凝聚核心价值的重要作用,把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㊂3.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融入的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㊁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㊂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效果不佳,原因之一在于教学方式陈旧㊂应该针对不同的思政课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融入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专题式教学法㊁穿插式教学法㊁探究式教学法等方式,创新融入形式,提高教学效果㊂专题式教学可以集中讲授一定主题的内容,加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㊂比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跟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非常紧密,可以说这门课程就是一部中国道德史㊂所以,可以通过专题式教学的方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集中讲授,使大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㊂穿插式教学是指在思政课堂适时穿插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实现思政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㊂比如 概论 课在讲述 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时可穿插讲解中国古代以 知行合一 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观,古代思想家荀子曾提出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㊃儒效“),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提出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些都蕴含着知行合一的思想㊂探究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加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或案例,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究,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也能够使相关问题得到深入了解和认同,特别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㊂4.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思政课不仅仅是课内教学,而且需要课内课外协同联动㊂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㊂应该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拓宽实践途径,搭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㊂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所学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把其融入到第二课堂当中,做到课上学㊁课下做,课内课外互动,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当中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㊂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㊁经典名著阅读㊁专题讲座㊁诵读比赛㊁征文等活动,创新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提高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㊂可以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如宣传栏㊁校园广播站㊁校报㊁校园网站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㊂可以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㊁走向社会㊁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开展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历史文化遗址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的联系,让大学生感受祖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在社会实践中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代价值,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个人自我修养,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㊂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各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好端午节㊁重阳节㊁中秋节㊁春节等传统文化节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㊂6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路径建议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形成的宝贵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思想内涵。
传统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指导他们正确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1. 加强民族自信心。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和智慧。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使大学生更加自信自强,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崇尚仁爱、诚信、和谐等价值观念。
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勤奋向上的精神风貌,使他们能够具备更高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德修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
3. 提升文化素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独特风格。
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4. 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魂和灵。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在大学生中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精神、奉献精神等民族精神,引导他们始终保持对民族民族的尊重和喜爱,以实际行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回馈祖国和人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建议1. 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文化内涵、精神理念等,并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大思政课建设研究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大思政课建设研究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
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显性的、有形的器物文化,例如建筑、雕塑、书籍、画作、园林景观等,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过程和传承载体,而非物质文化则主要表现为隐性的、深层次的伦理道德、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能够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可以丰富课程思政的元素,让学生在了解我国文学、建筑、雕塑、绘画、习俗等相关知识的同时,汲取其所蕴含的传统道德与价值观,于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以系统的文化体系完善思政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涵盖哲学、法学、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的思政课堂上,感受到趣味性、人文性、知识性,以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传递,继而达到坚定价值取向、扩大视野、开拓思维、陶冶情操的目标,还可以多样的文化传递渠道增强思政课教学成效,让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正确道德观、价值观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作用与价值是不可否定、不可忽视的,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让高校思政课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频共振,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创新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将集中体现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承、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提升思政教育的魅力、扩大文化育人的作用,尝试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且在两者融合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其一,构建多重角色体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1. 引言1.1 现实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工科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扰。
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和消极情绪,不够重视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缺乏活力和吸引力,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工科院校办学特色发展,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1.2 问题意识在当今社会,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其次,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导致其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不够。
另外,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因此,如何有效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的提出,旨在引发对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深刻思考和探讨,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动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
工科院校作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更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它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高职院校思政教学中,如何将中华优秀文化与其高度融合,则成为目前教师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是无穷无尽的,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可以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创造出新的内涵,这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节日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艰苦的工作,只有在节日才能放松和娱乐,因此,他们创造了很多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文化性的节日庆祝活动[1]。
而这些节日文化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属于极具意义的文化珍品,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祖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同时,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还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课程的发展。
在各种各样的腐败思想肆意传播的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思政教学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是思政教学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提供不竭的源泉,是促进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方法。
同时,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其针对性很强,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开展。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对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里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也是走在第一线的实用人才,因此,他们是否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自身、公司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思政课程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基础课程,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美德,如孝顺、仁爱、忠诚、勤俭等,这些美德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和传承。
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美德受到了冲击和摧毁。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使其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和培养这些美德,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和践行。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热爱,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冲击和“世界村”现象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意义重大。
通过思政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特色,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能够促进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要求学生能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成为有道德和责任感的公民。
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准则,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①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题中之义,有利于增强学生历史自信,激发历史主动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典型特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提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第一,文化+师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第二,文化+课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第三,文化+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故事。
第四,文化+实践,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
第五,文化+场境,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氛围。
第六,文化+渠道,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途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研究;策略[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03-0017-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①范宜华(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济南25030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1]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入行”的必然选择。
基于此,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融入的有效策略,这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典型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融入高校思想教育,实现有机互融、共同生长,源于它们在结构上具有同质性,价值上具有同源性,发展上具有同向性。
深刻理解二者的契合性需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基本内涵和典型特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漫长历史阶段,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被后世所不断继承和发展,流传至今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
结合社会热点开展讨论式教学,深入浅出,循循善 诱,启发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开展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 改变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知识本位观,营造宽 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双向互动,与学生平等友好对 话。 构建新型教学反馈机制,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在考查 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 更应重点考查学生的文 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2022 年第 1 期 (总第 1377 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HEILONGJIANG EDUCATION(Theory & Practice)
No.1,2022 Serial No.1377
● 思政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融合
刘广浩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丰富 传统文化的内涵; 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 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互动。
三、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借鉴优秀传统教育思想, 贯彻因 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个性, 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披沙拣金,合理扬弃,精选文化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人类智慧,是 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否认的时代价值。 但 是,中华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其世界观和 方法论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局限性,不能简单地奉行“拿 来主义”,生搬硬套,全盘采用。 教师应该坚持科学扬弃的 态度,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 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利 用现代手段发扬光大。 对于带有历史局限性的、不适合新 时代学生学习的糟粕思想,要坚决舍弃。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受 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 响, 因而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陈旧过时或者已经成为糟 粕的东西。 这就要求师生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来进 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都拿到今天来照搬套用。 在选 择教学内容时,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选择符合 时代要求、贴近社会生活、易于为学生所掌握的优秀传统 文化内容。 (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选择良好教学方法 “教贵有法,法无定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 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广泛开展案例 式教学,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考 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精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案例,提高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大胆尝试体验式教学,充分调动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运用体验、感悟等方式增强 学生的探索能力, 鼓励学生将生活中形成的个体知识经 验融入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在不知 不觉中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
浅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应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质的时代新人。
本文将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路径展开论述。
一、意义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诗词文化、书画文化等。
传统文化对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领悟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包括仁爱、孝道、忠诚、诚信等传统美德。
这些传统美德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塑造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多元化视野和包容心态,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这对学生将来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二、路径1. 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播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播。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举办文化节、策划文化活动等形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2. 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积极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
通过选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文化名人的故事、古代智慧等,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深入学生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
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析
-044-2023年第26期(总第366期)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更迭中凝聚的智慧结晶,为无数中华儿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当前,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繁荣都离不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
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学优势,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做好思想政治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解析(一)革命时期凝聚的红色文化所谓红色文化,是指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带领的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在实现革命理想道路上所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财富,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这些都体现着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
革命战争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其中以无数革命先辈心血凝结而成的精神财富值得被一代又一代人铭记。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史,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当前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地支持社会主义,为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奠定基础[1]。
并且,红色文化中还蕴含着革命先辈勇于挑战强权和不畏艰难的优良品质,也能对学生的人格进行积极引导,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自古以来传承的节日文化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展缤纷多彩,中华传统节日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结晶,并且纵观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不与歌颂人民群众的辛勤劳作或者赞扬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有关。
例如,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其习俗有五:一是登高,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此时正值秋季,自然景色宜人,正是游历山间的好时节;二是在门前插上茱萸,驱除蚊虫;三是赏菊,在欣赏菊花的同时,采摘菊花酿制菊花酒;四是制作白米糕,又叫重阳糕,因为“糕”与“高”谐音,有步步高升的寓意;五是饮酒。
后来,重阳节和敬老爱老的活动密切相关,被定为“老人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摘要】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并分析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以及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有效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心。
结论部分将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思政课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教学、融入、研究、影响、现代社会、案例分析、自信心、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一部分,思政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人生和价值观。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的精神支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可以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统文化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精神养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成为了教育领域探索的热点之一。
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更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道德情操。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摘要:华夏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至今不曾中断的文明,从黄帝炎帝的氏族部落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王朝,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是我们民族之根,更是民族之魂。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叶相连,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教育,则成为了新时代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为了更好的贯彻并践行二十大精神,并同时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应当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到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堂中,让学生汲取文化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将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他们的内心,身体力行,不负使命,积极承载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近几年,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不断被发掘,其内容和形式也不断被创新。
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股“中国风”又刮了起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风靡全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但是还远远不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想产生更深层次宽领域的影响,最主要还是应该依托于教育领域。
然而,在推进这一实践性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些阻碍该进程前行的问题,而产生的这些问题则成为开展中学思政教育工作的掣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程文
来源:《祖国》2019年第11期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精髓所在,它不止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其效率和质量。
本文分析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探索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要求,最后研究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希望有助于学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当中。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思考; ;探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中凝结的智慧结晶,它蕴含着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当中必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
另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当中,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教学途径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因此学校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既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也符合当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方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比如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文化和精神,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可以运用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来达到引导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的目的,这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教学目标[1]。
另外,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曾经有专业人士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除了众多有影响的思想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儒家思想文化,而马克思主义则是近代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具指导性的思想文化。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能够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发展应用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沃土,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
做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相关人员也应当注意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在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想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效果。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应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它是达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并且坚持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一切事务的发展,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则存在着许多具备唯心主义色彩的文化内容,这就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而面对这一情况时,相关人员必须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相应的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的借鉴、转化,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效果[2]。
(二)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
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即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属性不发生变化。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因此应当对此给与充分的重视。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既要保证课程内容的政治教育特点,还需要凭借自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将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完美融合。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心理,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政治问题的介绍,还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使其认同国家的政治方针、政策等内容。
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来激发学生的相应情感和意志,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
当然,为了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學效果,教师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创新,这样能够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协调性。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探索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想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首先需要保证思想政治教师具有比较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二者的融合变的更加自然并且进一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3]。
如果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够深厚,那么其自身对于教材上的相关内容都不能做到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相关问题也无法给与合理的解答,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而想要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除了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外,还应当制定一定的考核评价措施对教师的传统文化掌握水平进行系统的考核评价。
另外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励教师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等途径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目的,使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传统文化知识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想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都非常丰富,但是并非所有传统文化的内容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相适应,部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当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崇的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差异,而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学会选择性的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一致的文化精髓,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三)进行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创新
学校还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教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依据,而想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首先需要对相关教材进行创新,有选择性的将传统文化内容加入到思想政治教材当中,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系统深入的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4]。
另外,教师还应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比如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增加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利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展开教学,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案例从多个角度来解析相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等,而在路径方面则是要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进行
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创新等,这样才能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保证其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47-48.
[2]蔡正丽.从何以可能到以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路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04):178-180+184.
[3]渠彦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性审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11):65-69+81.
[4]李治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J].学理论,2016,(11):232-233.
(课题信息:2017年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课题批准号:2017SZY096);作者简介:程文,廣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