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国钱币学
认识人民币优秀课件
认识人民币优秀课件xx年xx月xx日•人民币的简介•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兑换目录•人民币的收藏价值•人民币的鉴别方法•总结01人民币的简介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在古代社会就开始使用了。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天然贝和布帛等实物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金属货币和纸币。
古代货币的起源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币逐渐成为全国性的货币。
人民币的起源人民币的起源0102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共有12个品种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1个品种,取消了第一套人民币中的大面额货币,增加了小面额货币。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共有7个品种,采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具有较高的防伪性能。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共有9个品种,增加了50元和100元两种大面额货币。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共有6个品种,取消了2元纸币,增加了1元硬币。
人民币的发展030405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人民币作为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在国际上也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人民币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和使用。
人民币的重要地位02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人民币单位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角、分。
面值种类人民币有不同面值,如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
人民币的面值旧版人民币旧版人民币包括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三套人民币。
新版人民币新版人民币包括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
人民币的版本真伪识别人民币的真伪可以通过水印、安全线、防伪油墨、微缩文字等方面进行识别。
中国的货币文化
三、货币实例
27、明朝钱币
三、货币实例
27、明朝钱币
28、清朝钱币
三、货币实例
28、清朝钱币
三、货币实例
28、清朝钱币
三、货币实例
28、清朝钱币
四、我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
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 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 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 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 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三、货币实例
3、刀币
4、齐刀
三、货币实例
5、尖首刀 6、燕明刀
三、货币实例
7、磬折刀 1)齐刀
2)六字刀
三、货币实例
8、三字刀 1)赵刀
2)郢 爰
三、货币实例
2)郢 爰
9、圜钱
圜钱
三、货币实例
9、圜钱
三、货币实例
9、圜钱
10、尖 足 布
三、货币实例
11、空 首 布
三、货币实例
12、空 首 布
2、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 “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亍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 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亍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货形状 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乊分,也是我国早期一 种青铜铸币。 3、西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亍纺轮戒玉壁演化而来。 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戓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 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 状态。 4、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 ” 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 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 量货币,是戓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乊,春秋戓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 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戓、渔猎、制陶,纺织 不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不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 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不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 求幵相应促迚币制出现统一不标准化趋势。
钱币学概述
钱币学概述一、钱币学的定义钱币学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说:钱币学是从文化的意义上对钱币开展研究的一门学科。
包括对钱币实物的研究,也包括对钱币实物内在所蕴藏的,或者说是钱币背后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的研究。
钱币学的宗旨,是要对古往今来的钱币做科学研究。
首先要对它们的真伪做出鉴定,对它们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做出符合实情的,正确的判定,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的研究。
从这个意义上讲,钱币鉴定是钱币学研究的基础,或者说是钱币学研究的基本功。
在钱币学中,钱币应该是货币和货币文化衍生物的总称。
钱币的主体是货币,在货币诞生的时候,货币文化的“衍生物”和它结伴而来,又伴随着货币的足迹,和货币一起演变、发展。
它们虽然是货币的孪生兄弟,但不能行使货币的职能,它们和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是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货币文化共同酿造的产物。
最初的货币——实物货币,是具有两重性的,它们既行使实物货币的职能,同时也保留着它们自身带来的实用价值。
譬如海贝取得实物货币的地位以后,仍然是一种装饰品,仍然是一种神器,据说妇女在生育的时候,手中握一枚宝贝,可以保佑顺产,保佑母子平安,所以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
实物货币的两重性便是货币和货币文化衍生物的源头。
同样的道理,黄金是财富的象征,是天然的货币,同时,黄金也可以打制饰件,打制工艺品,还可以用作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
古钱学家把历史上曾经作为货币发行的古钱称之为“正用品”,把它们文化意义上的衍生物称之为“非正用品”,非正用品又被称之为“压胜钱”。
压胜钱的原名应该是“厌胜钱”。
金属铸币诞生以后,厌胜钱的内含和民俗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不断扩大,于是有了吉语钱、游戏钱、赏钱、宫钱、信钱、瘗钱、冥钱……。
各种不同的门类,它们的材质、器形和制作也随之有所变化。
因为它们始起于厌胜钱,所以后来也就把非正用品的古钱统称之为“厌胜钱”,即“压胜钱”。
因为它们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所以现在有人也把它们称之为民俗钱。
人民币知识点总结
人民币知识点总结一、人民币的基本概念1、定义: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和管理。
2、单位: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角、分为辅币单位。
1 元= 10 角,1 角= 10 分。
二、人民币的发行历史1、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 1948 年 12 月 1 日,统一了各解放区的货币。
2、第二套人民币:1955 年 3 月 1 日发行,对旧币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3、第三套人民币:1962 年 4 月 20 日开始发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第四套人民币:1987 年 4 月 27 日发行,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5、第五套人民币:1999 年 10 月 1 日发行,至今仍在流通使用,不断进行改版和优化。
三、人民币的票面特征1、图案设计: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伟大成就等。
2、防伪技术:包括水印、安全线、凹印技术、荧光油墨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防伪能力。
四、人民币的流通和管理1、流通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广泛流通,是经济活动中的主要支付手段。
2、货币回笼与投放: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人民币的流通量,以保持货币市场的稳定。
3、反假币工作:严厉打击制造、贩卖假币的犯罪行为,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五、人民币的汇率1、汇率形成机制:逐步从固定汇率制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转变。
2、汇率对经济的影响:影响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物价水平等方面。
六、人民币的国际化1、进程: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结算、储备货币等方面的地位不断提高。
2、意义: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七、爱护人民币1、正确使用:不故意损坏、涂鸦人民币。
2、妥善保管:防止人民币受潮、火灾、被盗等情况。
八、人民币的未来发展1、数字化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可能会对人民币的形式和使用方式产生影响。
2、国际地位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古钱币入门书籍
古钱币入门书籍
如果想入门古钱币,可以先阅读以下这些书籍:
1.《中国古代货币通史》: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史和种类,是一本权威性很高的书籍。
2.《中国历代钱币大全》:该书把中国历代钱币进行了分类,每个品种都有详细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入门书籍。
3.《中华银元大典》:该书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银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除了介绍银元的种类外,本书还对银元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4.《中国古代金银器与钱币》:该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金银器和钱币,重点讲解了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和美学特点,对于想了解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读者很有价值。
5.《中国钱币学入门》:该书是一本面向初学者的入门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钱币的基础知识,包括钱币的种类、收藏方法等方面内容,读后可以对中国古代钱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初学者了解中国古代钱币的基本知识和收藏方法,但对于深入研究和鉴定古钱币,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中国钱币的演变》课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稀有和珍 贵的钱币逐渐成为收藏家们的追
逐对象,其价值不断攀升。
钱币市场的行情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经济环境、政策调整和 市场需求等,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
收藏家们通过拍卖会、私人交易 和钱币市场等渠道进行交易,推
动了钱币市场的繁荣发展。
钱币的鉴赏与鉴别方法
鉴赏钱币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铸造 工艺、图案设计和文字书法等方面的 知识。
02
03
人民币的起源
人民币诞生于1948年,是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 货币。
人民币的发展历程
从第一套人民币到第五套 人民币,人民币的版面、 材质和防伪技术不断升级 。
人民币的历史意义
人民币的发行结束了中国 货币混乱的历史,统一了 中国的货币体系,促进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币的特点与分类
人民币的特点
现代钱币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防伪技 术,如水印、安全线、荧光油墨等, 以确保货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随着假币和电子支付的普及,人民币 的防伪技术需要不断升级,以应对新 的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人民币的 防伪技术将更加先进,同时数字货币 的发展也将成为趋势。
Part
05
中国钱币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中国钱币的演变》 ppt课件
• 中国钱币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 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程 • 中国近代钱币的演变 • 中国现代钱币的发展与现状 • 中国钱币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目录
Part
01
中国钱币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起源与背景
起源
中国钱币起源于商周时期,最初 是以贝作为交换媒介,后来逐渐 发展为金属货币。
钱币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钱币文化
0.618,黄金分割率,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 哥拉斯于2500多年前发现的。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后 人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在艺术史上,在建筑、书法、 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有充分体现,几乎所有的杰出作品都不谋 而合地验证了这一著名的黄金分割率,有人曾断言:“宇宙万 物,凡符合黄金分割律的总是最美的形体。”在秦汉时代,虽 然人们还根本不知道黄金分割率这个概念,但人们在制造用于 商品交换媒介的钱币时,黄金分割率的法则却早已体现了出来, 因为按这样的比例制造出来的钱币,最美观,而且用起来会更 加得心应手。
三国时期刘备在四川铸造的“直百五铢” 钱
方孔圆钱的地名钱文,最早的是蜀汉时期的背“为”字 的“直百五铢”。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取西蜀,因军 用不足,在益州犍为郡始铸 “直百五铢” ,背文“为”字 即铸地“犍为”。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安史之乱后,社会经 济遭到极大破坏,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武宗李炎下令 废天下佛寺.销毁铜佛像和寺庙各种法物铜器,用来铸造钱币, 并令诸道观察.增设钱坊,铸“开元通宝”,被称为“会昌开 元”。这种开元通宝的背面,除铸“昌”字代表年号外,都铸 有表示该钱铸造地(钱监)的地名,分别有京、洛、益、蓝、襄、 越、宣、洪、潭、润、兖、鄂、平、兴、梁、广、福、丹、桂、 永、梓、荆等22个造币州府。这一史实从侧面反映了唐武宗贬 佛、排佛的力度和解决当时流通中货币短缺、钱荒严重问题的 决心和举措,有一箭双雕之效。
古铜钱化学成份分类
在古铜钱中使用最多的是青铜(纯铜(cu)与锡(Sn)的合金) 。 其次是紫铜钱(又称纯铜,古代含铜量约在96%至99%,呈紫红 色 )。到明清时期才使用黄铜钱(含锌3-40% )。古代俗称的白 铜钱实际上是含锡量多些而矣,基本上不是有意生产砷白铜钱, 明代以后就可生产铜镍合金 。
《中国钱币的历史》课件
这是关于中国钱币历史的PPT课件。我将带您回顾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 介绍各个历代的货币制度及其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领域!
原始货币的出现
石器时代
最早出现的原始货币是石器, 用于交换商品和支付劳动。
青铜时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青铜成为 一种重要的贸易媒介。
其他材料
除了石器和青铜,还有许多 其他材料被用作原始货币, 如贝壳、布币等。
商代货币的发展
贝币
贝币是商代最早使用的一种货币形式,是用贝壳制 成的。
玉器货币
玉器货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货币的进一步发展和繁 荣。
金、银器货币
商代后期,金、银成为重要的贸易媒介,货币形式 更加多样化。
货币统一制度的实行
1
我国历代货币制度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清时期的货币制度
1
清代货币制度演变
2
清代货币制度逐渐稳定,铸币业得到了
蓬勃发展。
3
明代货币制度演变
明代货币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为后期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
民国货币制度
民国时期,货币制度面临着各种变革和 挑战。
新中国的货币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
建国后,中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货币体系,发行了 人民币。
经济改革开放以后的货币发展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给货币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和挑战。
钱币收藏及保护
1 钱币收藏价值
钱币作为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2 钱币保护的意义
保护钱币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3 钱币收藏保护的方法
通过正确的收藏、展示和保管方式来保护钱币的完整性和价值。
中国货币史
宋元货币
御书钱 年号钱
纸币
两宋的铜铸币以采用年号为显著特点。据考证年号首创于汉武帝,而“年号钱”始于十六国时四川成都李寿 的“汉兴钱”。最后一枚年号钱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铸行的“洪宪元年,当十铜元”。此钱随袁世凯垮台,存在不 到四个月。“年号钱”因铸有年号,标明铸造时间,使人在考证古币年代时可一目了然,这在钱币形式发展上是 一个进步。历朝年号钱中宋、明、清三朝的钱币最容易收集。
清代发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 钞又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 四种。发行纸币开始有库银准备金、钞本来凭证。
人民币
1
第一套
2
第二套
3
第三套
4
第四套
5
第五套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 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 元券4种、元券2种。
宋哲宗年间司马光和苏东坡用篆、行两种书法写过对文钱“元裕通宝”。使宋朝流行书币币对文钱。擅长书 法的皇帝在钱文上书写的“御书钱”。宋朝年号御书钱流行。此钱文风到明朝有变。
北宋的纸币主要有交子,南宋有会子、关子。
元代曾铸行过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中国古代是较突出的。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原钞本不许 挪用,纸钞发行量有严格限制。但元末政治腐败,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 1:。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 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 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 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教学文稿
01
钱”,如“开元通宝”。
元代则以纸币为主,金 属货币较少见。
03
清代钱币有“康熙通宝 ”、“乾隆通宝”等, 同时清代晚期出现了机
制铜元。
05
宋代钱币种类繁多,有 “宋元通宝”、“太平
通宝”等。
02
明代钱币有“洪武通宝 ”、“永乐通宝”等。
04
钱币的材质、形制与文字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币的材质逐 渐丰富,除了铜、铁、金等金属 外,还出现了铅、锡、锌等合金
钱币上的文字、图案与历史事件
文字
中国钱币上刻有各种文字,如汉 字、少数民族文字等,这些文字 记录了历史事件、人物事迹和时 代背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图案
钱币上的图案精美,寓意深远, 如龙、凤、狮子、麒麟等传统吉 祥图案,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历史事件
钱币上还记录了一些重要的历史 事件,如战争、政治变革等,通 过研究这些事件,可以了解当时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钱币的材质、图案与版别的变化
材质变化
版别变化
中国近代钱币的材质经历了铜、铁、 镍等材质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 期的技术发展。
为了防伪和区分不同地区或不同发行 机构,中国近代钱币存在多种版别, 如中央版、地方版、军阀版等。
图案变化
钱币图案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文化和 政治的变迁,如人物、花卉、动物等 图案的演变。
电子货币的发展与趋势
电子货币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货币逐渐成为 现代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电子货币 通过电子支付系统进行交易,方便快 捷,提高了交易效率。
电子货币的趋势
未来,随着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技术 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的应用场景将 更加广泛,安全性、便捷性和智能化 程度也将不断提高。
中国货币发展史ppt完整版2024新版
THANKS
感谢观看
早期铸币与称量货币并行发展
铸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铸造自己的货币,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铸币体系。这些铸币大多以铜为 主,形状各异,重量和成色也不尽相同。
称量货币
与铸币并行发展的是称量货币,即以金属块或金属条的形式进行交易。交易时需要根据金属的 重量和成色来确定其价值。称量货币在流通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和制度。
2008-2017年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 审慎管理。
金融市场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
01 金融产品创新
货币市场基金、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创新丰富了 市场投资工具,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
02 金融科技发展
移动支付、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发展改变了金融交 易方式,提高了货币政策执行效率。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将绿色金融纳入货币政策框架,支持可持续 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06
总结: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中国货币发展史回顾
古代货币
起源于商周时期的贝币,逐渐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圜钱等。秦始皇统一六 国后,推行半两钱,奠定了中国圆形方孔钱的形制。
近代货币
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银元逐渐取代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发行了具有 现代意义的法定货币——银元。
中国货币发展史ppt 完整版
目录
• 货币起源与早期形态 • 秦汉至隋唐时期货币制度演变 • 宋元明清时期纸币与金属货币并行
发展 • 近现代中国货币体系变革与演进 • 当代中国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 • 总结: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01
货币起源与早期形态
中国钱币学会
团体会员
学会现有团体会员44个,各级会员约6万2千人,是国际钱币学委员会(INC)的正式成员。
组织章程
(1999年 2月9日常务理事会通过修改,2002年 4月 9日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确认)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钱币学会NS)。
业务范围
(一)发展团体和个人会员,建设一支以钱币专家、学者为骨干的群众性的会员队伍; (二)收集整理中外钱币实物和有关学术资料; (三)组织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 (四)开展群众性集币活动,普及钱币知识,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五)编辑和协助出版与本会业务有关的出版物。评选优秀学术成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六)指导团体会员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反映和支持广大会员的合理意见和要求; (七)参加国际钱币学术团体的有关活动,加强同各国和地区钱币学术团体及专家学者的友好交往与学术交 流; (八)宣传、贯彻有关金融、文物法律、法规,协助有关部门加强钱币文物的抢救、保护工作; (九)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钱币鉴定工作。宣传普及流通货币的防伪技术知识,配合有关方面开展人民币反假 斗争; (十)依法开展经营性活动和有偿服务活动。配合主管部门培育、引导和发展钱币市场。
理事成员
名誉理事长:李贵鲜 顾问:童赠银殷介炎史纪良周文重 理事长:马德伦 副理事长:叶英男(常务)杨洁篪郭利根李克穆屠光绍 张文彬李学勤戴志强庞则义黄锡全(法人代表) 秘书长:黄锡全(兼) 副秘书长:金德平周卫荣王永生 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学勤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锡全戴志强姚朔民周卫荣
组织事记
中国钱币学会大事记 1979年 5月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原则通过“关于开展历史货币工作的几点建议”,决定加强历史货币的收集、整理和研 究工作,并建议“发起组织全国历史货币学会”。 6月中国人民银行组成历史货币临时领导机构,下设历史货币组,挂靠印制局,负责日常工作。 6月7日首都各大报纸报导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关于收集整理历史货币重大意义的谈话,并同时发表“人民银 行表彰渠汇川捐献历史货币的爱国行动”的消息。 1980年 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重申开展历史货币工作的意义,明确任务是(1)继续接受民间的历史货币捐 赠,做好收集整理工作。(2)筹办历史货币展览。(3)编辑历史货币图册。(4)搞好对外经销方案。 5月中国人民银行在镇江召开14省、市分行有关同志座谈会,了解情况,宣讲开展历史货币工作的意义。 12月25日《中国历史货币展览》在北京印钞厂内部展出,接待银行、文博等各界参观。
人民币知识介绍_ppt
第五套人民币简介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 10月1日在全国发行第五 套(1999年版)人民币 100元券。 新版人民币共有100元、 50元、20元、10元、5元、 1元、5角和1角八个券种。 第五套人民币首先发行 的100元券主色调为红色, 票幅长155mm、宽725
【 】
26
4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20日开始陆续发行的。 1965年版正面图案为“人民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的十元券。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4月20日至1980年 4月15日,经过18年的逐步调整,共陆续发行过13个品种。
5
• 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80版 人民币。 • 第四套人民币辅币有1角、2角和5角三种。 • 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六种, 主辅币共九种。 • 在第三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增加发行了50元和100元 两个券别。
21
识别假币要点之一
• 水印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和50 元人像水印
第五套人民币20元花 卉水印
22
识别假币要点之一
• 安全线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 第五套人民币20
23
识别假币要点之一
• 光变油墨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 第五套人民币50元
24
识别假币要点之二
1、摸人像、盲文点、中国 人民银行行名等处是否 有凹凸感。 2、摸纸币是否薄厚适中,挺 括度好。
• 白水印:位于正面双色异形横号码下方,迎光透视,可看到水印“50”字样。 • 凹印手感线:正面主景图案右侧,有一组自上而下规则排列的线纹,采用雕刻凹版 印刷工艺印制,用手指触摸,有极强的凹凸感。
菊
中国钱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领导名单
中国钱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领导名单中国钱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领导名单名誉理事长: 李贵鲜顾问:童赠银殷介炎史纪良周文重理事长:马德伦副理事长:叶英男(常务)杨洁篪郭利根李克穆屠光绍张文彬李学勤戴志强庞则义黄锡全(法人代表)秘书长:黄锡全(兼)副秘书长:金德平周卫荣王永生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学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锡全戴志强姚朔民周卫荣中国钱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排名以姓氏笔划为序)姓名省市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1 丁运洲北京男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副总经理2 马经广州男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3 马林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4 马德伦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5 王珂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6 王武钰北京男首都博物馆副馆长7 王敬东北京男中国金融工会副主席8 叶英男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9 刘伟建新疆男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支行长10 刘庆柱北京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11 刘贵生西安男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12 孙工声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13 朱凤瀚北京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4 许罗德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15 吴荣曾北京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6 宋兴国沈阳男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17 张静武汉女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18 张双想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19 张文彬北京男国家文物局原局长20 张福荣北京男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21 李龙北京男中国金币总公司董事长22 李超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23 李克穆北京男中国保监会副主席24 李学勤北京男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25 李明昌成都男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26 杜金富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司长27 杨子强济南男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28 杨国中重庆男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任29 杨洁篪北京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30 汪洋北京男《金融时报》社社长31 单建生北京男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理32 周战地北京女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33 周载群北京男中国银行副行长34 呼和少布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35 庞则义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党委书记36 林铁钢北京男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37 罗熹北京男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38 罗哲夫北京男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39 金琦北京女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40 姚朔民北京男《中国钱币》杂志主编41 胡平西上海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42 胡正衡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司司长43 贺林北京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总经理44 唐旭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45 敖惠诚北京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董事长46 郭庆平天津男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47 郭利根北京男中国银监会副主席48 高崇文北京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49 屠光绍北京男中国证监会副主席50 梁贻斌北京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原部长51 黄锡全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52 彭志坚广东男广东省银监局局长53 董琦北京男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54 韩平北京女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主任55 裘锡圭上海男复旦大学中文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56 穆怀朋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57 戴志强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参事中国钱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誉理事名单(排名以姓氏笔划为序)姓名省市性别工作单位及职务1 马飞海上海男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2 马志飞江苏男中国人民银行原江苏省分行行长3 马茂宗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原基本建设司司长4 尹成友北京男中国金币总公司原总经理5 王敏山东男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6 王贵忱广东男广东省博物馆原副馆长7 王重山山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原山西省分行副行长8 车迎新北京男中国光大集团监事会主席9 石雷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原计划局副局长10 石金祥河南男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支巡视员11 刘子章北京男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12 刘世安北京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原党委书记13 吕济民北京男故宫博物院原院长14 安新民江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原江西省分行副行长15 朱纯德北京男中国金币总公司原副总经理16 许慧君北京女中央财经大学教授17 吴平广东男中国人民银行原广东省分行副行长18 张弘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原货币发行司司长19 张文耀甘肃男中国人民银行原甘肃省分行副行长20 张长玉江苏女中国人民银行原江苏省分行副行长21 张功平北京男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原主任22 张季琦北京男中国钱币学会原副秘书长23 张德勤北京男国家文物局原局长24 李实宁夏男宁夏银监局局长25 李虹浙江女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支副行长26 李世成重庆男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副主任27 李永和四川男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28 李树存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原货币发行司司长29 李蕴祺河北男河北银监局局长30 杨世源山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支原行长31 杨秉超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原印制局局长32 杨勇伟江苏男钱币收藏家33 汪斌安徽男中国人民银行原安徽省分行行长34 沈宁上海男中国人民银行原上海分行货币金银处处长35 陈伯发广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原广西区分行副行长36 陈尊祥陕西男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原主任37 周世敏北京女中国人民银行原金融研究所副所长38 周芝石上海男中国人民银行原上海分行副行长39 欧珠朗杰西藏男中国人民银行原西藏自治区分行行长40 段引玲北京女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原局长41 祝守为天津男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原巡视员42 胡国瑞河南男中国人民银行原河南省分行总经济师43 赵宁夫河南男中国人民银行原河南省分行总经济师44 赵会元河南男中国人民银行原河南省分行副行长45 赵志华内蒙男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支行长46 倪健鹤福建男中国人民银行原福建省分行副行长47 唐双宁北京男中国银监会副主席48 夏立平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原货币发行司司长49 徐耀中北京男《金融时报》原副总编50 晏露蓉福建女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支副行长51 殷毅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原印制局局长52 袁明祥云南男中国人民银行原云南省分行副行长53 黄朝治上海男中国人民银行原上海分行副行长54 程远业云南男中国人民银行原云南省分行行长55 雷家政湖南男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支副行长56 雷滇生云南男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支原行长中国钱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名单(排名以姓氏笔划为序)姓名省市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1 丁孟北京男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2 丁运洲北京男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副总经理3 于华云南女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支副行长4 于廷明甘肃男甘肃省钱币博物馆副馆长5 于英辉上海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副主任6 马林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7 马经广东男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8 马清林北京男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9 马德伦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10 乌拉西图内蒙男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11 公柏青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方泉斋集币服务部经理12 孔繁峙北京男北京市文物局局长13 方昕四川男中国人民银行南充市中支行长14 方增平安徽男中国人民银行安庆市中支副行长15 王川辽宁男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货币金银处处长16 王平贵州女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支行长17 王安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18 王珂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19 王允庭上海男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银行博物馆馆长20 王永生北京男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处长21 王妃嫣福建女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支副行长22 王利平浙江男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支副行长23 王赤宇广东男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货币金银处处长24 王武钰北京男首都博物馆副馆长25 王春生吉林男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支副行长26 王雪阳北京女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副处长27 王敬东北京男中国金融工会副主席28 王裕巽上海男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29 计承江河南男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支行长30 车宏伟北京男深圳国宝金币制造厂厂长31 叶世昌上海男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32 叶英男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33 由少平山东男山东省文物局局长34 石刚新疆男钱币收藏家35 刘军山西男山西博物院副院长36 刘洁山东女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支纪委书记37 刘森河南男河南省钱币学会秘书长38 刘仁伍海南男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支行长39 刘伟建新疆男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支行长40 刘庆柱北京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41 刘廷辉四川女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42 刘建民山西男山西省钱币学会副理事长43 刘诗中江西男江西省博物馆副馆长44 刘贤军山东男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货币金银处处长45 刘春声北京男中国民生银行培训中心处长46 刘贵生陕西男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47 刘振堂北京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伊朗大使48 刘效存安徽男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49 孙华北京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50 孙工声江苏男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51 师小群陕西男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副处长52 朱凤瀚北京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53 朱进忠西藏男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支办公室主任54 米地西藏男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55 纪兵辽宁男辽宁省博物馆馆长56 许罗德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57 严思勃西藏男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支行长58 吴元丰北京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主任59 吴良宝吉林男吉林大学考古系副教授60 吴荣曾北京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61 吴福环新疆男新疆社会科学院院长62 吴镇锋陕西男陕西省考古所原副所长63 宋连山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支副行长64 宋兴国辽宁男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65 宋建荣福建男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支副行长66 宋新朝北京男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67 张弛河北男河北省钱币学会秘书长68 张锋陕西男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货币金银处处长69 张静湖北女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70 张双想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71 张文彬北京男国家文物局原局长72 张志峰甘肃男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支副行长73 张春季北京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钱币协会秘书长74 张健建北京男上海造币厂党委书记75 张崇丰江苏男苏州银监局副局长76 张银仓河南男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支行长77 张福荣北京男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78 李龙北京男中国金币总公司董事长79 李彬广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支副行长80 李超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81 李文茂天津男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纪委书记82 李世才湖南男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支纪委书记83 李克穆北京男中国保监会副主席84 李志东北京男北京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85 李学勤北京男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86 李建文山东男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纪委书记87 李建华青海男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88 李建丽河北女河北省博物馆副馆长89 李明昌四川男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90 李前堂宁夏男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91 李素荣北京女中国钱币博物馆办公室主任92 李朝远上海男上海博物馆副馆长93 杜迎伟河南男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支副行长94 杜金富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司长95 杨枫湖北男湖北省钱币学会副秘书长96 杨超安徽男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支货币金银处副处长97 杨子强山东男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98 杨小平云南男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支行长99 杨伟中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副主任100 杨国中重庆男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任101 杨洁篪北京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02 汪洋北京男《金融时报》社社长103 沈鸣镝上海男上海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104 肖杰贵州男贵州省钱币学会副会长105 邵广华广西男广西钱币学会秘书长106 邵延进河北男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支副行长107 陈平江苏女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108 陈志上海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服务一部主任109 陈浩浙江男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110 陈仁华安徽男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支副行长111 陈玉华海南男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112 陈光荣浙江男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113 陈宝山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助理巡视员114 单建生北京男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理115 周俊贵州男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支办公室主任116 周一凡广东男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工会主任117 周卫荣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118 周战地北京女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119 周振海吉林男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支行长120 周载群北京男中国银行副行长121 周逢民黑龙江男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支行长122 呼和少布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123 孟来亮山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124 孟宪民北京男中国文物研究所党委书记125 庞则义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党委书记126 易都佑北京男中国金币总公司长城硬币公司总经理127 林绍麒海南男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支副行长128 林铁钢北京男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129欧阳卫民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主任130 罗丰宁夏男宁夏考古研究所所长131 罗熹北京男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132 罗伯川广东男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支行长133 罗哲夫北京男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134 范卫红江苏女江苏省钱币学会副秘书长135 郁忠昌江苏男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支副行长136 郑仁甲北京男中华书局辞书编辑部主任137 郑炳林甘肃男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138 金琦北京女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139 金德平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保管部主任140 姚朔民北京男《中国钱币》杂志主编141 姜风旭辽宁男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支副行长142 姜念思辽宁男沈阳故宫博物院原书记143 查全亚江苏男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144 柯卡生广东男广东银监局副局长145 柳家顺黑龙江男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146 段玲重庆女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副主任147 段成东宁夏男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支副行长148 洪家发江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149 胡平西上海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150 胡正衡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司司长151 胡远莉湖北女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金银处处长152 贺林北京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总经理153 赵文波北京女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154 赵晓明陕西男西安市钱币学会秘书长155 钟敏江西男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支行长156 唐旭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157 唐刚卯湖北男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158 敖惠诚北京男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董事长159 索郎西藏男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支副行长160 翁礼华浙江男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161 袁林陕西男陕西省钱币学会常务理事162 袁庆春陕西男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163 袁南征北京男国家文物局助理巡视员164 贾克佳内蒙女内蒙古钱币学会秘书长165 郭云喜江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支副行长166 郭庆平天津男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167 郭利根北京男中国银监会副主席168 顾青北京男中华书局副总编169 顾佩兰上海女上海市钱币学会秘书长170 高大伦四川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171 高小琼江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支行长172 高桂云北京女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退休)173 高崇文北京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174 高聪明北京男《中国钱币》杂志编辑部主任175 屠光绍北京男中国证监会副主席176 梁雯广西男广西钱币博物馆馆长177 梁贻斌北京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部原部长178 梁新安陕西男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179 梅建军北京男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80 盛春新疆男新疆自治区文物局局长181 黄代坤湖北男湖北省钱币学会会长182 黄启善广西男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调研员(原馆长)183 黄志刚新疆男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支钱币博物馆副馆长184 黄晓东重庆男重庆博物馆副馆长185 黄锡全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186 傅先义湖北男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支副行长187 彭志坚广东男广东银监局局长188 曾正慧四川男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货币金银处副处长189 葛华勇北京男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办公室副执董190 董江北京男沈阳造币厂厂长191 董琦北京男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192 董国滨黑龙江男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支副行长193 韩平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业管理部主任194 韩钊陕西女陕西省文物局对外交流中心主任195 韩园湖北女湖北省钱币学会副秘书长196 韩玉民青海男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支副行长197 鲁文生山东男山东省博物馆馆长198 裘锡圭上海男复旦大学中文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199 赖晓华北京女北京康银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 雷一忠云南男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支金融研究处处长201 缪玉成甘肃男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202 蔡运章河南男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203 阚佩福建男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204 翦宁北京女中国国家博物馆保管部副研究员205 额尔德尼内蒙男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支副行长206 穆怀朋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207 戴志强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参事208 魏平湖南男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支货币金银处处长中国钱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学术委员名单(排名以姓氏笔划为序)姓名省市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1 万明北京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2 马飞海上海男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3 马德和香港男香港钱币研究会会长4 巴家云四川男四川省钱币学会副秘书长5 王琳辽宁男大连市旅顺口区旅游局研究室主任6 王永生北京男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处长7 王纪洁北京女中国钱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8 王昌燧北京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9 王贵忱广东男广东省博物馆原副馆长10 王雪农河北男山海关长城博物馆馆长11 叶世昌上海男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12 石长有河北男廊坊市公安局原副局长13 石永士河北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14 关汉亨香港男香港钱币研究会15 刘森河南男河南省钱币学会秘书长16 刘和惠安徽男安徽省博物馆研究员17 刘宗汉北京男中华书局编审18 刘建民山西男山西省钱币学会副理事长19 刘敬扬福建男福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20 华觉明北京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21 孙仲文云南男云南省钱币学会秘书长22 孙敬明山东男山东省潍坊博物馆研究员23 朱华山西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24 朱凤瀚北京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25 朱纯德北京男中国金币总公司原副总经理26 朱进忠西藏男中国人民银行拉萨中支办公室主任27 许树信北京男中国金融出版社原总编28 齐宗佑天津男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29 何琳仪安徽男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30 吴小红北京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31 吴兴汉安徽男安徽省博物馆副研究员32 吴自权江西男中国人民银行原江西省分行高级经济师33 吴荣曾北京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34 吴振武吉林男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35 吴福环新疆男新疆社会科学院院长36 张弛河北男河北省钱币学会秘书长37 张颔山西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38 张文芳内蒙古女内蒙古钱币学会副秘书长39 张永康云南男云南省文物局副局长40 张伟琴四川女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副研究员41 张光明山东男山东省博淄市文物局副局长42 张季琦北京男中国钱币学会原副秘书长43 张铁山北京男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字系副教授44 张惠信台湾男台湾商业银行原襄理45 张新知黑龙江男黑龙江省商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46 李凤翔云南男云南省钱币学会副秘书长47 李如森吉林男吉林大学考古系教授48 李延祥北京男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教授49 李学勤北京男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50 李晓萍浙江女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51 李铁生内蒙古男内蒙古钱币学会顾问52 杜金娥天津女天津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53 杨枫湖北男湖北省钱币学会副秘书长54 杨秉超北京男中国人民银行原印制局局长55 杨富学甘肃男敦煌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所长56 杨鲁安内蒙古男内蒙古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57 邵磊江苏男南京市博物馆助理研究员58 邹志谅江苏男苏州市钱币学会副秘书长59 陈浩浙江男浙江省博物馆常务副馆长60 陈文涛台湾男中华集币协会理事长61 陈丽琼重庆女重庆博物馆研究员62 陈显丹四川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63 陈炳应甘肃男甘肃省博物馆资料中心原主任64 陈悟年甘肃男原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金融研究所65 陈尊祥陕西男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保管部原主任66 周祥上海男上海博物馆研究员67 周卫荣北京男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68 周世荣湖南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69 周世敏北京女中国人民银行原金融研究所副所长70 周延龄陕西男陕西省第二纺织医院主任检验师71 周忠明江苏男江苏银监局局长72 林梅村北京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73 罗丰宁夏男宁夏考古研究所所长74 罗西章陕西男陕西省周原博物馆原馆长75 罗运环湖北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钱币学学科
钱币学学科
钱币学是一门涉及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学科,主要探讨货币的起源、发展、演变和作用。
钱币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各种形式的货币,以及货币流通、汇率、通货膨胀等与货币相关的问题。
在钱币学中,金属货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材料、制成特定形状并刻有特定标识的货币,例如古代的黄金和银币,以及现代的硬币。
金属货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例如中国的古铜钱、罗马帝国的银币和金币等。
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是一种较新的货币形式。
纸币是由政府或央行发行的、以纸张为材料的货币,它可以代替金属货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
第一张纸币的发明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时期,而现代纸币则起源于欧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使用的一种货币形式。
电子货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交易的货币,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
电子货币的兴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交易。
总之,钱币学研究广泛,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多样化。
从货币的起源和发展,到货币的流通和作用,钱币学为我们展示了货币的世界,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
钱币学和金属冶铸史
钱币学和金属冶铸史
中国有着悠久的钱币史,从古至今,钱币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被用来支付商品交易,流通货币,作为一种货币工具,钱币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中国还有悠久的金属冶铸史。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金属冶铸技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当时以铜制品为主,其中有装饰品和钱币。
中国古代钱币技术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早期钱币是由铜制成,后来演变为银制,发展至今,银铜系列货币已经发展成几大类,如朱砂钱、宣统钱、清代钱币、中华民国及共和国钱币、新时期民国钱币和解放后钱币。
中国金属冶铸技术在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了青金石铜铸铁工艺,而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中,金属冶铸技术也不断得到改善,不断进步,从古至今,中国金属冶铸产品有很多,如铜器、铁器、银器、紫铜器和铅器等,其中铜器和铁器是中国传统金属冶铸技术的主要成果,他们在实用性和装饰性都是很强的。
此外,中国人民还以非常精细的工艺制造银币,像宣统式、光绪式、民国式等,这些银币都是中国历史上发展壮大的见证。
中国有着悠久的钱币学和金属冶铸史,它们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不断地发展壮大着,在钱币史和金属冶铸史中,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它们不仅在商业活动中流通,更犹如历史的见证,见证着中国古今的发展历程,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陈的货币
1.陈五铢:文帝562年铸,一文当旧钱 (鹅眼钱)十文,对币制有所调整。
2.太货六铢:宣帝 579年铸,居南朝 钱币之冠。
三、北朝货币
(一)北魏货币
1.太和五铢:495年铸,任由私铸,钱体 大小不一,通行于京师一带。
2.永平“五铢”:宣武帝永平三年铸, 面文“五铢” ,铜质粗劣,文字漶 漫。
形制如开皇五铢,面文“五铢”,字 体细小,制作较精。
中国钱币学
社会学院 石诺
第九节 两晋、南北朝、隋货币
一、两晋、十六国货币
(一)西晋、东晋货币 1.西晋:沿用汉魏五铢钱,未铸新钱。 2.东晋:沿用孙吴旧钱,轻重杂行。
(1)大者谓之“比轮” (2)中者谓之“四文” (3)“沈郎钱”
(二)十六国货币
1.汉兴:成汉李寿 改年号“汉兴”,铸 汉兴钱 。这是我 国最早的以帝王年 号命名的货币。
2.丰货:319年, 羯族首领石勒 建立后赵政权, 铸“丰货”钱 。
3.大夏真兴:大夏国真兴元(419年)铸。
“大夏”为国号,“真兴”为年号, 是把国号与年号同铸一个钱币的首例。
4.凉造新泉:西晋末年前凉张轨铸
“凉造新泉”钱,文字瘦小端正, 自成风格。
二、南朝货币
(一)刘宋货币
1.四铢:宋文帝430年立钱署,铸“四铢” 钱,形制仿汉五铢钱 。
3.永安“五铢”:孝庄帝永安二年 铸。面文“永安五株” ,制作工
整。
(二)东、西魏货币:都沿用 “永安五铢”。
1. 东魏孝静帝改铸一次,仍为“永 安五铢”。
2.东魏永安五铢与北魏永安五铢形 制不易辩识。
(三)北齐货币:文宣帝天保四年
改铸“常平五铢”。
(四)北周货币
1.布泉:北周武帝561年铸,与五铢钱 并行,一枚当五铢钱五枚。
2.孝建四铢:宋孝武帝454年铸,正面文
为“孝建”,背文为“四铢”,方穿 较大,钱体大小不一,“孝建”篆文 笔势飞动。
3.永光、景和、两铢 :废帝永光元年 (465年)铸“永光”和“两铢”钱。同 年改年号“景和”,465年又铸 “景和” 钱。
(二)萧齐货币
(三)萧梁货币
1.五铢 (两品并行) (1)天监“五铢”:重如其文。 面、背皆有内、外郭,铸造工整。
(2)公式女钱:梁朝官铸的无外 轮的钱 。
天监“五铢”
公式女钱
2.“五铢”铁钱 :梁武帝523年铸“五铢”
铁钱,背有四出纹。这是我国历史上 大规模铸行铁钱的第一次。
3.二柱“五铢”:梁元帝 553~555年
间铸,方孔较大,正面穿之上下各 铸一星纹,故称“二柱五铢”。
4. 四柱“五铢”:梁敬帝 557年改铸。 钱文“五铢”,面穿上下加背穿上 下共四星点,谓之四柱。
2.五行大布:北周武帝 574年铸,面 文“五行大布”,以一当布泉十。
3.永通万国:孝静帝579年铸,面文“永
通万国”,是当时工艺水平及造型艺 术的典范作品。
拜占庭金币
波斯萨珊朝银币
续铢
驺虞峙钱
四、隋代货币
1.开皇“五铢”: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年)铸,故5~618年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