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与无创对比评价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前后肺动脉压变化研究

合集下载

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含量变化观测

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含量变化观测
章体 玲 ,马 敏 ,左 明鲜 ,杨 芳 ,雷 芸 ,光雪峰
( 昆明医 学院 附属 延安 医院心 内科 ,云 南心血 管病 医院 ,云 南 昆明 6 0 5 ) 501
[ 摘要] 目的 观察室问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前后血清脑钠肽 ( rin tuec e t e N )浓度变化 ba a ir ippi ,B P n r t d
昆 明 医 学 院 学 报
2 1 , ( ) 4 ~4 0 0 8 :2 4
CN 3 一l 4 lR 5 O9 /
J u n l fKu m ig M e ia ie st o r a n n dc lUnv riy o
室 间隔缺 损 患儿介入 治疗 前后血 清脑钠 肽含 量 变化 观 测
Cha g s o r m a n Na r u e i pt d n Ch l r n wi h n e fSe u Br i t i r t cPe i e i id e t
Vent i ul r Se a f c f e and t a c t t r r c a pt lDe e tbe or af erTr ns a he e
F n t n l l si c t n Ac o dn ed g e f ihp e s r , t ep l n r r r r su eo ec i r n u c i a a sf ai . o C i o c r i gt t e r eo g r su e h u mo a y at yp e s r f h h l e oh h e t d
wa i i d i t r l l h , a d mo e a et r e lv l. Iso s r e au s<2 sd vde n onoma , i t n d r t h e e es t b e v d v l ewa g 0 mmHg, > 2 0 mmHg, a d >3 n 0 mmHg, r s e tv l . Beo e ta s ah trc o u e, ta s a h t rco u e i sa l e p cie y fr r n e t ee ls r r n c t ee ls r n tnt y, 2 o r n 4 h usa d 7 d y f rta s a h trco u e. t e s r m a sat r n c t ee ls r e h e t BNP Iv l r a u e . Th h n e fs r l e eswe eme s r d e c a g so eum BNP l v l eo e e es b fr

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研究

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研究

应 发生在用 药后。符合不 良反应 的发生类 型, 药后患者不良反 停
①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 衡 阳 4 10 20 1
少,同时疗效 显著 嗍 目前,我国采用 国产封堵器对膜部 V D展 。 S 重 > g; 2 膜 部 V D上缘 与主动脉瓣距 离 > 5k () S 2mm,与三尖瓣
以建 立 ,自股 静脉 沿导丝将输送鞘送 入右心室同 6 J . FR3 5导管对
3 讨 论
吻。并且对两侧导管展开操作 能够对输送鞘管进行牵引顺利利用
室缺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膜部 的小室缺 会轻度影 响
P S MV D至升主动脉,将输送鞘芯 ,6 J 35导管以及 超滑导丝撤 血 流动力学 ,预后较 好,然会 造成心腔扩大 及心律失常,引发感 FR . 。在 出,输 送鞘管 退 至主动脉瓣 —0选择合 适 的封堵 管 同传 送 器进 染 性心 内膜炎 或心力衰 竭等 ] 过去其 治疗 方法 为外科 手术 , F 行 连 接,完 全浸 入含 肝素 的生理 盐 水中将装 载器 拉入 ,再 插入 然 需要 体 外循 环,创 伤性 较大 ,住 院时 间较长 ,手术会 留有 明
目前 ,在临床上室 间隔缺损 (S ) 比较常见 的一种先 天性 V D为
声、
室造 影等方法对封堵器 的位 置进行确定, 是位置适 当, 若
心脏病 ,尤其以膜 部室 间隔缺损发病率最 高,一般传统治疗 方法 为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 , 介入方法对该 病症 的治疗越 来越广泛,
已经 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 _ 】 ] 。本次研究 出于对经导管介入治 疗 室间隔膜部缺 损 的可行 性、方法及疗 效进 行分析探讨 的 目的,
同时将超滑导丝送 至右心室,导丝沿着血流的方向到达肺动脉或

继发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电图改变与缺损大小的对比分析

继发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电图改变与缺损大小的对比分析

68% , 45 %) 记录介入封堵术 时球囊所 测 A D缺损 直径 、 S 右室壁 厚度 、 型 P波 3例( .2 ) 右室肥厚并右束支阻滞 2例 (.5 , 45% ; 4 0c 肺动脉压 ; 按小儿心电图诊断标准 分为正常心 电图、 室肥 三者并存 2例( .5 ) 缺损 直径 > . m者 三者并存 2例 右
2 结果
2 1 A D 患儿 心 电 图 改变 . S
右 室肥厚并肺 型 P波 2例( . 5 ) 右室肥厚并右束支阻滞 45% ,
2例 (. 5 , 者并厚 1例 ( . 7 ) 缺损 直径 > . m 45 %) 三 22% ; 40c 者, 心电图正常 1 (0 , 例 5 %) 右室肥厚 1 (0 。 例 5 %)
术前心 电 图正常 者 2 7例 ( 9 1 %) 右 室肥厚 4 3.3 , 7例 (
6 .2 , 8 1 %) 右束支 阻滞 1 1例 (1.4 ) 肺 型 P波 1 59% , 1例 (
1.4 ) 59% 。
3 讨论
室间隔缺损的心 电图改变与缺损大小有密切关系 已有报
术后 1 周心电图正常者为 2 8例 (4 . 9 ) 右室肥厚者 05% ,
4下 ] 3 ( 2 1%) 右束 支阻滞 4例 ( .9 ) 肺 型 P波 5例 道 【 , 面主要 以介人封堵术 中房 间 隔缺 损大小 与手术前后 6例 5 .7 , 90% ,
( 13 % ) 1.6 。
心 电图表现的关 系加 以讨论 。
术后半年心电 图正 常者 4 7例 (6. 2 , 8 1 %) 右室 肥厚 者 3 1 术前心 电图 .
测性意见 。方珐 依 据心电 图分为正常、 右室肥厚、 肺型 P波、 右束支阻滞四类 , 与介入时所测 A D S 小大 、 右室厚度 、 肺动脉压力进行对 比。结果 A D I m, 心电图多为正常  ̄ S 1 1 40 e S < . e 者,  ̄ 0 A D . ~ . m者 , 电图出现的右室肥厚 、 心 肺型 P 、 波 右束支 阻滞 的术后大 部分消 失 : S 4 0e A D> . m者 , 心电图均为右室肥厚 、 肺型 P 右束支 阻滞并存 , 波、 术后仍有大部分呈右室肥厚。 始论 A D心 电图改变可间接评 S 估缺损大小及 预后判定。

运用肌部室缺封堵器同期双封堵巨大多发性肺动静脉瘘1例报道

运用肌部室缺封堵器同期双封堵巨大多发性肺动静脉瘘1例报道

运用肌部室缺封堵器同期双封堵巨大多发性肺动静脉瘘1例报道张萍;韩海燕;刘晓桥;谭洪文;杨太【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08【总页数】3页(P1147-1149)【作者】张萍;韩海燕;刘晓桥;谭洪文;杨太【作者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阳550002;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内二科564700;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1采用介入封堵技术治疗肺动静脉瘘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通常使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或弹簧圈实施完成。

本文对1例巨大多发性肺动静脉瘘患者术中运用两个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同时期介入封堵治疗成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活动后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1年”入院。

10余年前因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于本院行介入封堵术,置入10 mm PDA封堵器1枚,当时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也未发现其他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的客观依据。

本次入院查体:P 140次/分, BP 149/86 mm Hg,口唇无发绀,双下肺可闻及少量粗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149次/分,房颤心律,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双下肢轻度水肿,无杵状指(趾)。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

心电图:房颤心律,多导联ST-T 改变。

心脏彩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改变;左房增大。

胸片提示右肺中叶及下叶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最大一处为28 mm×32 mm,肺动脉增宽,肺动脉段彭隆(图1)。

入院后查阅10余年前PDA手术影像,于侧位发现右中肺已有可疑密度增高影(图2)。

患者不吸氧指端氧饱和度92%。

诊断:(1)先天性心脏病PDA术后;(2)右肺血管畸形性质待定?(3)原发性高血压1级极高危组。

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正常。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研究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研究
现代医院 2 1 02年 4月第 l 2卷第 4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e Hopt r 02V l 2N d m sil 1 o 1 o a Ap 2 4
组 织 多普 勒 成像 评 价 室 间 隔缺 损 合 并 肺 动 脉 高 压 手 术 前 后 右 室 功 能 的研 究
h pr ni e r a da e o e t nb su o pe i ai ( D ) to s h t yi ldd5 a et w t V D y e e s nb f e n tr p r i yts e p l g g T I Me d T e u c e 6p t n i S t o o f ao i D rm n h sd nu i s h w r d i di oto r p acri e ae n s l u o a ey r sr ( A  ̄4 m g /: 3 P P< 0 e i d t w o s cod gt t s i s t i pl nr a r pe ue P P 0 m H ,i 3 ; A 4 e ve n gu n oh b l e y oc m yr s t
m H , 2 )Rgt etcl ntnws s s db w — ies n hcri rpy n D xmntni to m g n: 3 , i nru ruco a as s yT o d ni a e oa o ah dT I a i i h v i af i ee m ol c dg a e ao nw
D0PP E M AGI L Rl NG
SUN n a S a h n Pe gt o, HIXio o g,CHEN 西 ,e l ta
【 要】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评价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临床价 摘 值 。方 法 5 6例 V D 患者分 为 P +) ( = 3 和 P S H( 组 n 3 ) H(一) ( : 3 。应 用组 织 多普 勒成像 技 术 于手 术前 及 手 组 / 2) i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介入治疗 C D—V D操作简单 , H S 安全 有效 , 患者术后左 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善 明显 。
[ 关键 词] 先 天性心脏病 ; 介入 治疗 ; 左心功 能; 血流动力学 [ 中图分类号] R 5 1 1 4 . [ 文献标识码 ] A
o e t iu a e t l t o g n t l e r ie s : f v n rc l r s p a h c n e i a td s a e a h c a g s o f e t il u ci n a d h m o y a c h n e f lt v n rc e f n to n e d n mi s e
LU Xn一6 , IJn—y u C E i I i 0 L i o , H N Ja—h ,ta. eateto ado oai S re , i x e l H si l Ynh a a n e 1D p r n f C ri hrc u r N n i P o e o t , icun m t c gy ga p pa
tiu a e tlw t o g n tlh a t i a e M e h d 4 a in swi HD —VS e e d a n s d b h sc l x mi ain, h s — r lrs p a i c n e i e r d s s . c h a e to s 3 p t t t C e h D w r i g o e y p y ia a n t e o cet X
下降 ( 0 0 ) C P< . 5 , O术后 16个月较术前 明显下降 ( 、 P<00 ) 术后 1 .5 , 年继续下 降( 00 ) V术后 3d较术前 P< . 1 。S 明显下降 ( 0 0 ) 术后 3dE 、 S 明显变化 , 后 16个 月、 P< .5 , F F 无 术 、 1年 E 、S较术前显 著下 降( 0 0 ) FF P< .5 。结论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18例疗效评价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18例疗效评价
f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 介入 封堵 术; 超声心动 图; 造影
[ 中图分类号】R 6 5 ; R 8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1 ( c ) 一 0 0 4 5 一 O 2
先天性 心脏病是先 天性 畸形 中的一类 , 可影 响到儿 童生 长 发育及成人健 康。 先 天性 心脏病的病死率较 高。 随着治疗手段不 断发 展 , 介入 治疗在先天性病治疗措施 中逐 渐发展开来 。 采用介 入治疗 时避免 了外科手术 的巨大创伤 .避免 了可 能 出现的麻 醉 风险 , 且治 疗效果显著[ 1 】 。为了探讨介入封堵术 治疗先天性心 脏 病 临床效 果。 该 文选取该 院 2 0 0 9年 4 月一2 0 1 2年 4月收治 的先
临 床 医 学
C H l N A F O R E l G N M E D I C A L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2 1 8 例疗效评价
潘云席 胡 国春
云南省玉溪市人 民医院心 内科 , 云南玉溪
6 5 3 1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 介入封堵术治疗先 天性 心脏病临床效果 。方 法 选择该院先天性 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 共 2 1 8例 , 其 中动脉
2 结果
缺损 共 4 0例 , 年龄最 小为 3 . 2岁 , 最大为 4 0岁 ; 房 间隔缺损 8 0 例, 肺 动脉瓣 狭窄 1 8例 , 年龄最小 为 3 . 6岁 , 最 大为 6 6岁。
1 . 2 方 法
①8 0例 动脉导管 未闭患者封堵术均成 功。 其中l 例 巨大动 脉导管未 闭 患者 术后 出现头 晕 、胸闷等 急性左 心 衰竭 临 床症 状, 给 予强 心类药 物 、 利尿 剂等后 症状改 善 , 3 d后 心 衰症状 消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及并发症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及并发症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5 年 5 月第 14 卷增刊 J Intervent Radiol 2005 , Vol . 14 , Suppl
— 113 —
四 、自然过 程 据心脏缺 损大小 及肺 动脉压 而 定。
先心病既往外科手术 ,现今经导管非开胸法介 入治疗心血管畸形已成为可能 。先心病介入治疗是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先心病介入 治疗已和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电生理学等学科一样 , 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 。
手术全程为80min30480即刻技术成功率3目前全世界个国家开展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多中心研究自1977年开展这项技术至2004年10月已完成5万余例其中我院共完成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患者1000月戴汝平根据国内北京阜外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广州心研所小儿心脏中心北京安贞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301医院西京医院等七所大的医学中心的初步统计共完成4397例10余种先心病的介入性治疗进行初步分析报告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790例
15. 5 %
肺动脉瓣狭窄( PS)
13. 1 %
法乐四、五联症 ( F4 、F5) 13. 1 %
主动脉瓣狭窄(AS)
2.1 %
主动脉缩窄
0.7 %
三尖瓣闭锁( TA)
0.3 %
其他
10. 2 %
室间隔缺损 (VSD) 房间隔缺损 (ASD) 动脉导管未闭 (PDA) 肺动脉瓣狭窄 (PS) 主动脉缩窄 (CoA) 主动脉瓣狭窄 (AS) 法乐四联症 (F4) 大动脉错位 (TGA) 共干 三尖瓣闭锁 (TA) 其他
(九) 先心病术后肺动脉及分支狭窄 。 六、经导管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是常见的 先天性心脏病 ,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 。国内 统计 : 占先天 性心脏病的 21 %~26. 1 % , 男女比例 约为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301 医院) 统计占 先天性心脏病的 14. 48 % 。自 1974 年 King 等开发 房间隔封堵术 ,1979 年 Rashkind 成功应用 于临床 。 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陆续在广州 、杭州 、北京 邀请 Sideri s ( Sideri s 法) , 加 拿 大 Bensen ( Cardio2seal 法) 来华传授房间隔封堵术 。1997 年戴汝平经过考 察比较 ,将 Amplatzer 封堵器引进我国 ,本法在国内 广泛推 广。至 目前 共完 成 790 例 ,其 中主 要采 用 Amplatz 法 ,占 85 %。 (一) 房间隔缺损病理解剖分型 : (1) 中心型或中央型 (卵圆窝型或继发孔型又称 Ⅱ孔型) 。这是心房间隔缺损中最多见的一种 ,约占 全部病例的 80 %以上。缺损位于卵圆窝或其附近 , 周围为心房间隔组织 ,缺损面积一般较大 ,直径多为 1~4 cm。一般为单发 ,有时是多发的筛状小孔 。 (2) 上腔型 (静脉窦缺损) 为高位缺损。缺损位 于上腔静脉入口下方 ,下缘为房间隔 ,从上腔静脉回 流来的血液可以直接 流入左 、右心房 , 亦称高位缺 损 ,常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 。 (3) 下腔型缺损为低位缺损 。下缘缺乏心房间 隔组织 ,直达下腔静脉入口处。有较大的下腔静脉 瓣 ,手术时误为间隔下缘 ,缝合后产生下腔静脉引流 入左心房 。一般情况下 ,下腔静脉回流来的血液可 同时分流入两侧心房 ,亦称低位型缺损 。 (4) 原发孔型 。房缺近十字交叉处无间隔 ,房室 之间由左 、右房室瓣隔开 。 (5) 混合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缺损同时存在 ,心 房间隔几乎完全缺如 ,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单心房 畸形相似 ,有的称为单心房 。 (二)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肺动脉压力的测定及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肺动脉压力的测定及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肺动脉压力的测定及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发表时间:2019-03-15T16:21:33.0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作者:颜然然1 冯喜英2通讯作者久太2 [导读] 心肺调节代偿能力不足,导致患者肺小动脉因低氧高碳酸而痉挛,其收缩功能降低,最终均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

(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2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西宁810000)【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 Hypertension, PAH或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肺血流受限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类综合征(ACCF/AHA,2009)[1]。

PH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它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具体发病原因和机理至今不明。

在肺动脉高压中各级血管的内膜、中膜以及外膜的病理性改变,导致肺血管过度收缩、肺血管床重构、肺血管顺应性下降,使得右心室后负荷过重,临床上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增高,当静息状态下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力超过一定水平后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本文就肺动脉高压相关方面行一综合论述。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肺动脉压测量;[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346-01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由多种已知或未知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类综合征(ACCF/AHA,2009)。

PH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是目前最重要医疗卫生保健问题之一,不仅肺动脉高压本身可导致难以控制的右心衰竭,而且其他各类心脏疾病也可在病程中晚期因为合并PH而使预后更为恶劣[1]。

PH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具体发病原因和机理至今不明。

当前对其研究报道较多,就其有关形成机制整理综合如下。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外科修补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外科修补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变化的对比研究
C r o a c l rDie s o pi l Gu y n Gu z o 5 0 2, i a a di v s u a sa e H s t , i a g, i h u 5 0 0 Ch n ) a
Ab ta tOb et e To a po c h feto rn c t ee c lt n a d s r ia r cd rsi h ra me to e tiua src : jci v p r a h t eefc fta sah tro cu i n u gc lp o e u e n t etet n fv n r lr o c
பைடு நூலகம்
收 缩 末期 容 积 (JE V) 左 心 室 搏 出量 左 心 室 排 血 量 ( Vs 于 术 后 3 1 S 、 V L V) d即 显 示 明 显 减 小 , 随 观 察 时 间 延 长 而 进 一 步 改 善 ; 并 但 L F术后 随访 期 间 与 术 前 比较 均 无 明 显 变化 。介 入 治 疗组 与 外科 手 术 组 比较 各 项指 标 均 无 统计 学 差异 。 结论 介 入 封 堵 术 及 VE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室 间 隔缺 损 均 可迅 速 扭 转 血 流 动 力 学 改 变 , 效 改 善 左 心 室 功 能 。 有
关键 词 : 间 隔缺 损 ; 入封 堵 术 ; 脏 外 科 手 术 ; 室 介 心 心功 能 ; 流 动 力 学 血
中 图分 类 号 : 5 11 R 1 R 4 . ; 8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8 4 (0 8 2 —700 1 7-3 8 2 0 ) 32 1 2
Du i g t e f l w— p at r ta s a h t r o u g c lco s , l c s s t e p a l w a e o t a v l e a d p l n r av e rn h o l u f e r n c t e e r s r ia l u e i a l a e h e k fo r t f mi l av n u mo a y v l e d — o n r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在心内直视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在心内直视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在心内直视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后需用血管活性药治疗的患者应用有创动脉压力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在应用中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观察58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应用有创动脉压力监测,通过及早发现血压的变化,指导用药治疗,并制定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本组55例患者血压平稳后拔除置管,3例患者死亡后拔除置管,无一例出现并发症。

结论对于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后的患者,心脏及循环系统未完全稳定,外周血管强烈收缩或痉挛,自动化无创血压监测非常困难,而且会影响测量结果,而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则更为准确、方便。

但由于有创动脉压力监测为侵入性操作,在置管期间应及时观察、制定严密的护理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有创动脉压力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使用率。

【关键词】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心内直视术后患者;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invasive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on open heart surgery patients undergoing vasoactive drugs therapy and discuss the observing and nursing in application.Methods 58 cases of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were monitored on open heart surgery patients, guiding the medicine treatment through observation of blood pressure. Critical nursing scheme was made to avoi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 Results 55 cases of patients’invasive tubes were removed with smooth blood pressure, 3 cases of death, and no complication was found in 58 cases.Conclus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heart surgery in low temperature, circulation system is unstable,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s difficult and inaccurate because of the peripheral vasospasm. Therefore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s more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Since it is an invasive operation, critical nursing scheme should be made to avoi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 Timely observation is helpful to increas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Key words]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open heart surgery; nursing有创动脉压力(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监测是在周围动脉穿刺置管,通过压力传感器与监护仪连接,反映每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情况,可直接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1]。

介入封堵治疗小儿膜部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治疗小儿膜部室间隔缺损

着医 疗器 材 的改 进 . d J先 天性 心 脏病 mm,胸 片显 示 肺 血 呈 不 同 程 度 增 多 . 使 'L 心 动 脉造 影 , 观察 V D 的大 小 和 类 型 、 S S VD
的介 人 治疗 成 为 现实 。2 0 O 0年 G u等1 3 1 在 影呈 不 同程 度 增 大 。心 电 图 均 为 窦 性 心 上 缘 与 主 动脉 右冠 瓣 距 离 。取 出猪 尾 巴 美 国 完成 了 A pa e 膜 部 室 缺封堵 器 的 律 , 不 完 全 右 束 支 阻 滞 。 提 示 左 导 管 .送 人 右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导管 和 超 滑 m lzr t 3例 1例 7 S 动物 实验 并 进人 临 床使 用H 。我 院 自 20 室 高 电 压 。 术 中 肺 动 脉 收 缩 压 1 ~ 导 丝 到 左 心 室 .小 心 将 超 滑 导丝 经 V D 04
年 R s i n 研 制 封堵 器 材并 在婴 幼 儿动 均 可 在 胸 骨 左 缘 3 4肋 间 闻 及 Ⅲ~ 级 ahk d i ~ Ⅳ 1 _ P V D 封 堵 方 法 所 有 病 .1 M S 2
脉 导 管 未 闭 的介 人 治疗 中 取 得 成功 。从 收 缩 期 吹 风 样 杂音 .术 前 经 临 床 、心 电 例 复 合 静 脉 麻 醉下 穿刺 右侧 股 动 、 脉 . 静 15 /g , 此 , 天性 心脏 病 的介 人 治疗迅 速 发展 起 图 、 先 x线 胸 片 及 心 脏 彩 色 多 普 勒 ( C ) 肝 素 化 后 (2 uk ) 行 右 心 导 管 检 查 计 U G 来 。 堵 器治疗 先 天 性心 脏病 具有 操 作简 检 查 . 脏 彩 色 多普 勒测 量 P S 封 心 MV D直 径 算 Q / S 测 肺 动 脉 压 力 , 股 动 脉 送 人 PQ , 经 单、 回收方便 、 发症 少 等 优点 . 先 天性 28 65 ( 均 4 ± .) m, MV D上 缘 5 并 使 .~ . 平 . 21 m P S 4 F猪 尾 巴 导 管 到 左 心 室 .取 长 轴 斜 位 心脏 病介 人 治疗 迈上 了一个 新 台 阶口 。随 距 离 主 动 脉 右 冠 瓣 05 5 平 均 2 ± .) ( 前 斜 6 。 头 位 2 。 , 心 室 和 升 主 . ( ~ . 0 左 0 6 0加 0)左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术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先心病总数的20%以上。

目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一是体外循环(CPB)辅助下外科手术修补,二是经皮导管介入封堵。

近年,国内外学者融合传统外科手术和心导管介入治疗的技术特点,探索了在食道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的封堵器和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封堵VSD技术。

该技术一方面避免了CPB手术创伤和潜在并发症,另一方面又避免放射线辐射以及婴幼儿患者年龄和体重的限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500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了该手术而成功治愈,我国学者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该技术迅速得到推广应用。

但是截止目前,尚无有关经胸微创封堵VSD技术统一的临床应用指南;另外由于VSD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尤其是膜周部VSD 邻近主动脉瓣、三尖瓣和传导束;肌部VSD往往多发;干下VSD位于双动脉瓣下等等,许多问题常常困扰操作者,初学者更是如此。

因此迫切需要总结权威专家的实际经验和体会,形成共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此新技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经胸微创VSD封堵术的适应证和禁忌症1.1适应证1.1.1 年龄通常≥3月。

1.1.2 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单纯膜周VSD,1岁以内者VSD直径>4mm、<8mm。

1.1.3 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单纯肌部VSD,直径>3mm;多发肌部VSD。

1.1.4 干下型VSD不合并明显主动脉瓣脱垂者,1岁以内者VSD直径<6mm。

1.1.5 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1.1.6 心肌梗死或外伤后室间隔穿孔。

1.2禁忌症1.2.1 对位不良型VSD。

1.2.2 隔瓣后大型VSD。

1.2.3 合并明显主动脉瓣脱垂、伴主动脉瓣中度以上返流者。

1.2.4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腔内有赘生物。

1.2.5 合并需要同期CPB外科手术纠正的其他心血管畸形。

(但不包括合并VSD的复杂畸形需要利用该技术缩短CPB和阻断时间等的情形。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及评价

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及评价

检查缺损直径 3 1 m 缺损距主动脉右冠瓣 和三 — 0 m,
现状
尖瓣 211 11以上 , 1 1 成功率可达 9%, 8 严重并发症如房
经导管 闭合 V D 的临床 应用 已有近 2 年 历 S 0
史, 早期 曾经使用 R sk d装置、 a i E L封堵 ahi n Cr 0 A ds 器、i r 补片、 S es di 弹簧圈等材料闭合 V D S 。由于封堵
合 并 肺 动 脉 高 压 的 l床 应 用 . 人 放 射 学 杂志 ,04 1( : l 缶 介 20 ,34 )
( 日 20-7 l) 收稿 期: 60一O 0
1 9 1 . 7

_ 强i f

室 间隔缺损 的介入治疗及评价
秦永文 丁仲如


室间隔缺损( S 封堵术发展 简史及 应用 V D)
因镍钛合金封堵器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
V D介入 治疗例数 占全部介入治疗 病例 的半数 以 S
主动脉 瓣或房室瓣功能; 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 向分
流者 。
上, 部分 医院介入 中心治疗 的病例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已经超过外科
手术的病例数。05年全 国介入治疗先心病 l 20 万余 例, 中 V D 占3 %~ 0 如术前经胸超声心动 图 其 S 0 5 %。
室传 导阻滞的发生率为 l 2 %一%,但是绝大多数可 恢复, 需要安置永久性起搏器的不到 01 因此, . %。 介 入治疗 的安全性优于外科手术, 并发症 的发 生率低
于外科手术。经临床应用近 5 , 年 治疗万余例 , 已经
能证明其疗效和安全性 , 该方法 已 步被医患双方 逐

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血浆心钠素临床研究

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血浆心钠素临床研究

伴 P 组 及 对照组 ; 浆 ANP 浓度 随肺 动脉 高压程 度 的加 重 而升 高, H 血 与肺 动 脉 收缩 压 呈正相 关 ; ② V D 伴轻 、 重度 P 患儿 术后 第 5天其 血 浆 ANP表 达 均有 下 降 , 术前 相 比差 别具 有显 著性 差 S 中、 H 与
异。 结论 : D伴肺 血流 量增加及 肺动 脉 高压 时 , 示血 浆 ANP浓度 升 高, VS 显 并可做 为 患儿手术效 果评
t e p rp e a en s me s r d b a ii h e i h r lv is wa a u e y r d o mmu o s a n c i r n wi e t iu a e t l d f c e o e a d a t r n a s y i h l e t v n rc l r s p a e e t b f r n fe d h
Zha g Yue n W a q a n bi ng Yu i o LiHuie l ta
ABSTRACT Obe tv To su y t ec a g s o ls tiln tirtcp p ie ANP)i hlr n wi jc ie: t d h h n e fpa ma ara aru ei e td ( nc i e , n a s eut ① T ecn etai so l maANPi c i rnw t um nr ad umo ayb ps 12 3a d5d y.R s l: o h o cnrt n f a o ps hl e i p l o ay n d h
dif r nc fe e e wer o e f und be w e n t os r up n s x d a e. The c c nta in ofpls a a ra na ru e i p ie i t e h e g o s i e an g on e r to a m t il ti r tc pe td n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 术中右心导管检验测右室腔压力84mmHg; ♣ 肺动脉收缩压为28mmHg; ♣ 肺动脉瓣跨瓣压差52mmHg; ♣ 证实存在中度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压力并不
高。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第15页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术后跨肺动脉瓣压差为 19mmHg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第25页
♣ 外科治疗: 肺动脉瓣环切开成形术

动脉导管修补术
♣ 内科介入治疗: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第26页
♣ 病例3 特殊室间隔缺损患者
外院超声: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返流法)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第27页
♣ 三尖瓣返流速度受VSD左向右分流速度影响非常 大, 测出并不是真实右房、右室之间压差。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第28页
肺动脉瓣返流法估 测肺动脉舒张压
分流口压差法
(肱动脉收缩压为 125mmHg)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第29页
♣ 经验教训
♣ 开拓思绪,多角度、多方位思索! ♣ 仔细探查、排除一切可能影响原因! ♣ 切忌盲目使用三尖瓣返流法估测肺动脉压力!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第30页
学习教授们娴熟操作手法、对待每一个病例严谨 态度、缜密思维!
降低误诊、漏诊率! 更加好为患者服务!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第31页
减少误差提高超声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准确性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

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求助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原理),应该是根据三尖瓣反流.具体怎么算呢?等待回答,恳请帮助试试看:测出三尖瓣返流速度的同时,可显示压差,如果右房不大加10mmHg,如果右房大则加15mmHg.说的不一定对,听听大家的.谢谢,但我需要确切的.因为SCI文章要求写得很详细.没人应答?超声版太让人失望了,比我们心版的热情度差远了我帮助很多人解答问题,可没想到在这居然这么冷清,版主也有责任一般是测三尖瓣反流压差,若右房不大,一般加5,右房偏大,加10 ,右房增大,加15,只是我觉得好象超声上在数据上有很多地方不是很统一,不知其他战友怎么算的fixedsoldier我查了一下资料回答你:根据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计算出右室与右房之间的压力差(△P一4V。

),由于右室收缩压(SPvP)=右心房压(RAP)+Ap,其中RAP可根据颈静脉充盈的程度及有无右心衰竭来计算,一般定为常数10mmHg,右房轻度长大为12 mmHg,重度长大为15mmHg。

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肺动脉压力几乎等于右心室收缩压。

正常肺动脉压力15—30mmHg,>30mmHg为肺动脉高压。

不知战友所说确切为何。

超声多普勒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心腔间或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压差(PG),△P=4V2,V为血流峰值速度。

例如右室收缩压RVSP=△P+RAP,,△P为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用伯努利方程计算的右室与右房压差,RAP为右房压力,一般为10mmHg,要是右房增大或者颈静脉怒涨可加15mmHg。

4V平方不知怎么到就变成4V2了。

SCI文章不会要求具体的测量原理, 没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梗阻时, 肺动脉收缩压用三尖瓣返流压差法测量, 这所有心超工XXX都知道,SPAP=RVSP =返流压差+右房压关键是右房压力如何估计的. 前面网友说的用右房大小来粗略估计右房压, 这种用法已经很多年了,大家都觉得不错, 但某些情况下(如房颤时)右房大小并不一定与右房压呈正相关, 所以目前国外更倾向于用下腔静脉随呼吸变化的情况结合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频谱来判断的.请问fixedsoldier,您的研究是用的什么方法测的呢? 如果是您的手下在为您实施, 那就问他们是如何测的啊!肺动脉压力测定的方法有多种,超声检查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用简化伯努利方程计算很简便,现在彩超都能显示压差,在压差上加10(可根据右房的大小加5-15,各医院掌握也不一样),就是肺动脉收缩压。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心脏彩超和右心导管测压的对比研究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心脏彩超和右心导管测压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肺动脉压力的评估,目前临床上可通过心脏彩超和右心导管检查为主要检测手段,将两种方法检测的肺动脉压力进行对比,明确无创检查和无创检查所得的肺动脉压力是否有所区别。

【方法】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随机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6例PDA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9例,女性77例,年龄1~68岁,体重7.5~70 kg,术前检查证实为动脉导管未闭(PDA),接受检查项目如下:临床查体、心脏彩超检查、心导管检查等,并且证实并发存在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指征。

在选择研究对象之后,针对患者手术之前接受心脏超声和右心导管所检测的肺动脉压力进行对比。

【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接受超声心动图估测,其肺动脉收缩压力平均大小为47.41±21.62mmHg。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在测的右心导管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平均大小为47.72±23.07 mmHg,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故P值大于0.05。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经皮介入封堵术,肺动脉压力,超声心动图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out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It is currently clinically possible to compare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d etected by both echocardiography and 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pulmonary arteria l pressure between non-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tests.[Methods]males and 77 females, aged 1 to 68 year s, weighing 7.570 k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agnosis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was as f ollows: clinical examination, echocardiography,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nd the indication of percutaneous t ranscatheter closure for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After selection of study subjects, pulmonary arteries exa mined by echocardiography and right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were performed on patients prior to surgery. The pressure is contrasted.[Results]The mean systolic pressure of pulmonary artery was 47.41 ±21.62 m m Hg.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 mean systolic pressure of pulmonary artery in right cardiac catheterizatio n was 47.72 ±23.07mmH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Key words]: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echocardiography前言: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特指在一岁以后不能自行闭合的动脉导管。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对传导系统影响及其防治的相关研究进展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对传导系统影响及其防治的相关研究进展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对传导系统影响及其防治的相关研究进展唐立鸿;薛玉梅【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7(025)005【总页数】3页(P290-292)【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律失常;介入封堵术【作者】唐立鸿;薛玉梅【作者单位】510080广东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510080广东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1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 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中70%~80%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ventricularseptaldefect,PMVSD)[1]。

以往外科开胸手术是治疗VSD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研制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已成功应用于部分VSD患者封堵。

但由于PMVSD在解剖位置上与心脏传导系统毗邻,封堵术中、术后偶有传导系统阻滞(right bundle-branch block,RBBB)发生。

基于此,VSD介入治疗的指南所提到的适应证范围仍然较窄[1-2]。

为了减少介入相关的传导阻滞,本文主要就PMVSD介入封堵术对传导系统影响及其防治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VSD分型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

传统上分为四型:膜部或膜周部型,流出道型,肌小梁部型,流入道型。

而目前介入医生更倾向于解剖Kirklin分型:膜部(包括单纯膜部、三尖瓣隔瓣下型、膜周型),漏斗部(包括干下型、嵴内型),肌部。

解剖Kirklin分型与超声心动图影像的分型更为吻合,有利于介入适应证的选择。

在所有VSD类型中,PMVSD由于其解剖位置毗邻希浦系统,有可能在封堵术中及术后造成传导系统损伤。

因此,深入了解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与PMVSD部位的相关关系尤为重要。

不同类型的PMVSD患者其房室结、房室束及左右束支的解剖结构变异较大。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NT-proBNP变化及意义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NT-proBNP变化及意义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NT-proBNP变化及意义李丽;方臻飞;吕春美;朱丹【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10)7【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及与肺动脉压力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成功行介入封堵术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男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为4组: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 d、4 d、1月行经胸心脏彩超(TTE),记录各时间点肺动脉收缩压数值.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术前、术后1 d、4 d、1月、血NT-proBNP浓度含量变化,并分析与肺动脉压力相关性.结果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封堵术后第1天、第4天SPAP、NT-proBNP持续下降(P<0.05),以重度PAH组下降最明显.结论 PDA介入封堵术后NT-proBNP水平持续下降,其改变与术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相符.介入封堵术前后监测血浆NT-proBNP浓度可作为判断患者转归及预后的指标.【总页数】2页(P806-807)【作者】李丽;方臻飞;吕春美;朱丹【作者单位】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1;R265.2【相关文献】1.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及电压变化 [J], 李梅;赵胜2.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 [J], 沈群山;张刚成;姚艺;尚小珂3.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封堵术前后血清醛固酮变化与心肌重塑的关系 [J], 王萌;邢淑华;常亚彬;马妍4.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心功能变化的探讨 [J], 桑才华;杨天和;蔡运昌;刘晓桥;田翔;谭洪文5.血浆心钠素水平在反映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中的价值分析 [J], 罗红芳;谭慧莲;张腾;吕铁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创与无创对比评价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前后肺动脉压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6-02-25T16:27:12.85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唐峰杨天和杨永耀[导读] 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贵阳本研究利用心导管和超声心动图测压技术对650例成功行封堵治疗的VSD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随访中肺动脉压力进行评价,
唐峰杨天和杨永耀
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贵阳550002基金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G字[2012]7047号)【摘要】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650例成功施行介入治疗的VSD 患者,经导管测定术前及封堵后即刻肺动脉压力,并于介入术前当日、术后3天、1、3、6月分别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并进行对比.结果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显著正相关.①正常肺动脉压力组:PASP和PAMP在封堵即刻后及随访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②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封堵即刻后无明显变化,6月时与封堵前后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AMP在封堵即刻后升高,术后1月及6月与封堵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③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封堵即刻后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术后3天及随访中与封堵前比较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月较封堵后降低(P<0.05).结论1.导管测压与超声测压呈正相关性.2.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近、中期疗效确切.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术; 肺动脉压力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73-02
介入封堵术治疗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主要治疗方法之一[1].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VSD常见并发症,肺动脉压力是介入封堵术时机选择、判断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利用心导管和超声心动图测压技术对650例成功行封堵治疗的VSD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随访中肺动脉压力进行评价,探讨其变化规律,为VSD介入治疗提供疗效评价依据. 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6.11~2013.1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并成功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650例. 1.2方法1.2.1介入封堵仪器及器材介入封堵器材均采用国产VSD Amplatzer封堵器(上海记忆合金公司生产).超声测压采用美国GE公司VIVID7彩超仪, 探头频率2.5-3.5MHZ及3-5MHZ.
1.2.2心导管测压在封堵术前后用心导管由专人常规测定肺动脉压力,记录测值及压力曲线供分析.
1.2.3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于封堵术前及术后3天,1、3、6月由同一专职医师行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
1.2.4肺动脉压力比较对术前超声测压与导管测压值进行相关分析; 并对术前,术后3天,1、3、6月所测肺动脉压力值进行对比研究.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术前超声和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压力比较采用t检验,并对其两种方法所测值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封堵前后及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参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超声和导管测肺动脉压力值相关分析PH 定义是PASP超过30mmHg和(或)PAMP超过20mmHg,同时需包括肺毛细血管锲压 ≤15mmHg[3].根据压力大小程度分组:轻度 PH (30mmHg≤PASP ﹤50mmHg;20mmHg≤PAMP ﹤30mmHg);中度PH (50mmHg≤PASP ﹤70mmHg;30mmHg≤PAMP ﹤50mmHg);重度 PH (PASP≥70mmHg;PAMP≥50mmHg). 对封堵前超声和心导管测值进行成组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示PASP(r=0.809,P<0.05)和PAMP(r=0.818,P<0.05)均显著正相关.2VSD 介入封堵前后及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比较PASP在封堵即刻后无明显变化,术后3天及随访期间与封堵前后比较均降低(P<0.05).见表1. 表1室间隔缺损封堵前后不同随访时间肺动脉压力的改变(X±s,n=650)
注:▲与介入封堵前比较P<0.05;◆与介入封堵后比较P<0.053讨论
3.1肺动脉压力的测定及导管法与超声法测肺动脉压力值相关性分析PH 是VSD主要并发症,其诊断依靠肺动脉压力测定.本研究在随访中采用的是无创超声法,为使其具有可比性,对超声测值和“金标准”(导管法测值)需进行相关分析.本研究结果为显著正相关,表明经超声评价肺动脉压力可靠.目前超声测值方法较多,我们采用准确性较高、普遍使用的肺动脉血流频谱法,并根据直线相关方程算出肺动脉压力. 3.2伴PH 的VSD肺动脉压力比较对封堵前后及随访中对肺动脉压力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变化规律及机制,为先心病介入治疗提供疗效评价的理论依据.国内外文献对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系统研究尚少见,因此系统研究及分组分度后研究其变化规律有着重要意义.VSD合并PH 病理上分4级,临床I、II级肺血管病变属可逆性改变,III、IV 级肺血管病变已达到不可逆阶段,应视为手术禁忌证.PH 按其性质分为动力性和阻力性,通过封堵试验可以很好地鉴别两种不同性质.VSD合并PH 的发病机制为右心输出量增加和肺循环血量增多,使肺动脉压力升高;促使平滑肌细胞肥厚和结构组织蛋白合成增加,导致肺血管重构.早期肺血管阻力呈功能性增高,逐渐肺血管发生组织学改变,形成肺血管阻力性病变,可使右心压力逐步升高超过左心压力,而转变为右向左分流,形成艾森曼格综合症.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的负荷增加.右室容量负荷增加引起右室扩张,RVEF增大,肺血流量增加,肺动脉扩张,从而使肺动脉压力升高.室水平分流到右室再经肺循环返回到左室的血流量增多,左心容量明显增加,导致左房、左室显著增大,左室几何构型改变, 呈现高容量负荷.左心室的收缩力在心功能代偿期呈现高动力状态,分流到右室的量会加大,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肺动脉压力是VSD 手术时机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对合并PH 的VSD 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在伴PH 的VSD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1] 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8[ -253.2] MasuraJ,WalshKP ,ThanopoulousB.etal.CatheterclosureofmodGeratetolargersizedpatentductusarteriosususinganewAmplatzerducGt,occluder:immediateandshorttermresults[J].JAmCollCardid,1998 [ 31(4):878~882.3] 冷晓萍,田家玮,应用多普勒超声肺动脉频谱参数法估测先心病肺动脉压力与术中实测值对照.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7):877-879. [4] 陈树宝,张玉奇.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1):853-8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