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震撼式教育

合集下载

教育案例—— 心灵的震憾——自罚

教育案例—— 心灵的震憾——自罚

心灵的震憾——自罚背景:学生自习课不守纪律的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自从初一我带上这个班起,我就一直追求让我的学生能够做到自律。

我曾经也制定了一些班规班法、班级公约,也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想了好多办法,但都好景不长,坚持不下来。

实在没办法,年轻的我就狠狠把学生批评一顿,有时似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纪律确实做的很好,也让我很欣慰。

但是,一旦有些同学不自觉,打破了安静的自习氛围,就很难再恢复平静了。

案例:一天,我在自己带的班级看晚自习,教室里很安静。

临近中考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看书、复习。

突然,我的手机发出了振动,我拿出一看,原来是一位家长打来的电话。

于是,我起身离开教室,去外面接听电话(我们教室是平房)。

这位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

一转眼,十分钟过去了,那位家长还是说个没完。

终于聊完了,我准备回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却发现学生已经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了,我一下怒火就上来了。

我猛地推开门,怒气冲冲地站在教室门口,喧闹声嘎然而止,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又低下了头,好似在等待着什么。

当时我怒火上冲,想揪出几个来大骂一顿,但又没盯住是谁吵的比较历害。

而此时另一股力量也在不断提醒我,要冷静,要冷静。

我铁青着脸,一句话不说,站在门口,看着他们。

对这些学生的不自觉我非常恼怒,但是我努力地压制着怒火,控制着自己。

因为无数次经验教训告诉我,在最生气的时候把学生痛骂一顿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一旦说出什么过分的话,冷静下来之后还需要去做工作弥补,其实非常不合算。

可是,今晚学生的表现的确非常不好,一定要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大的教训,让他们真正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我该怎么办呢?在足足沉默了好几分钟之后,我终于开始说话了:“刚才我只不过去接了我们班一位同学家长的电话,你们就这么吵,我非常生气,也非常难过,不是生你们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

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这两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我的话音低沉而缓慢,听到这话,同学们的头压得更低了,教室里静的连喘气声都能听到。

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看完深受震撼

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看完深受震撼

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看完深受震撼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是对生命的尊重。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某医学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位男士在海边散步,注意到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

被困的小鱼尽管近在海边,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然而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就会干涸而死。

这位男士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浅水洼里捡起小鱼,扔回大海。

男士禁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还大海。

其实,这个故事恰好对应了泰戈尔老人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因此,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让学生拥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很显然,人类有兽性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

教育者的目的是使人的灵魂得到锻炼,克服兽性而转化向天使的一面。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这是教育久远而宏大的终极旨趣。

否则,你拥有的知识愈多,对人类,对生命的危害愈大。

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李政道博士的一位高足卢刚,因论文奖落选,嫉恨、失望困绕着的他,竟然开枪打死了4位太空物理学家,继而仇杀了自己的获奖同学。

河南宣化一位16岁少年刘某因与女友吵架,竟然丧心病狂地开着轿车朝行人一路碾轧,致使2死13伤。

什么是“震撼式”教育

什么是“震撼式”教育

什么是“震撼式”教育作者:万玮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5期“震撼式”教育突出体现了“震撼”的作用,它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如同醍醐醐灌顶,直指人心。

它不是潺潺溪水细细流淌,也不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而是暴风骤雨电闪雷鸣。

它或者在一瞬间让人豁然开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或者让人在痛苦中反思,痛定思痛,奋发图强。

要给“震撼式”教育下定义,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究竟什么是教育,不同的教育家也有不同的理解。

柏拉图说:“教育是一种灵魂转向的艺术。

”马克思、恩格斯说:“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哈沃德·加德纳说:“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

”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黄全愈说:“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福建的教育学者张文质说:“教育最终成全的是人的解放。

解放一个人就是要把他从各种障碍——偏见、暴政、歧视中解脱出来。

”湖南师大的年轻教授刘铁芳说:“学生乃是有着与教师同样的独立人格和独特生命的个体性存在,学校教育不是技术化的训练,而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个人的相互理解、交流、对话而实现师生生命的相遇相容,达到个体人格精神的积极建构。

“震撼教育”

“震撼教育”
谨以上例试从内容和方式两方面阐述震撼教育的过程。
首先是内容。震撼是震撼学生的心灵,试图唤醒良知,澄清道德观念,强调人生责任,明确行为准则。所选材料可从两方面罗列。一是问题行为性质、后果的合理夸张,对其人生观念、人生价值的合理批判,反面案例的枚举和类比,冲垮其虚幻中的理想世界。一旦学生带着虚幻的观念在现实世界中碰壁之后,往往是精神体系的崩溃和人生的毁灭之时。相反,如果人为地让其理想在教师面前成功地破灭,往往是教育的最佳契机。二是亲情、友情、人性和美好人生境界的彰显,强化成功案例与其逆反行为的反差,勾起其迷途知返的心理期待。报效国家、报效社会的大道理带有很强的说教色彩,对问题学生来说太虚无。学生耳熟能详的名人故事对他们来说太遥远,而充满智慧与震撼意义的平凡人的故事很有说服力,教师本人的故事或教师见证的故事更具真实性、吸引力而易于接受。对问题学生的期望不能太高,只要他们能够具备正常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观念,我们就功德圆满了。
总之,震撼教育不是先愤怒激将后启发感动的机械组合。不同的问题学生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震撼教育的过程亦是与学生心理状态及其变化的较量。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震撼的角度、素材和手段,营造震撼的氛围和场景,且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变化。同时,任何教育方式对问题学生来说,都不可能一劳永逸,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相对较易,但克服其薄弱的意志力往往需长期的努力,这是德育工作者今后的工作方向。
其次是方式。上述情景问题学生在生活中不是没有遇到,没有发挥其感化作用的原因,主观上固然是问题学生缺乏认知的心理机制,客观上是缺乏外力的施予。当然,教师是这个外力的主要施予者。只有教师扮演适当的角色,才能让教育不打折扣。教师应有正确的、完整的情感外露、喜怒哀乐恨骂皆成教育。教师可以义正词严,但不等于丧失亲和力。教师可以痛心疾首,但不等于没有人文关怀。应该让学生知道,教师是帮助者,而不是教训者。震撼教育当然不等于完全拉长了面孔和粗大的喉咙。适时的失望、期待、陶醉、憧憬等情绪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达亦是一种无声的震撼。这对教师本身的情绪控制力是一种考验。

真正的教育举例

真正的教育举例

真正的教育举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真正的教育,在我看来,是一种能够让人获益终生的珍贵财富。

它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文凭,而是帮助人们发展个人潜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不是只关乎知识,更重要的是关乎品德和人格的塑造。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探讨真正的教育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未来的。

真正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去寻找答案。

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关于物理运动的难题,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讨和解答。

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思路,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让他获得了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真正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复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困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变得尤为重要。

一个学校开展了一次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们去社区服务中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还学会了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心和责任感,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人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学校开展了一次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课题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协调自己的角色、倾听他人的意见、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背后的道理和力量,为他们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的教育应该综合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原创]让人震撼的衡水教育(宽版)

[原创]让人震撼的衡水教育(宽版)
让人震撼的衡水教育
———
石家庄学习有感
一、基本情况:
3月7日— 11日,我和赵军珂校长一行前往石家庄 参加了由普通高中教育考试评价研究中心、北京国教 博览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全国高三教学管理研讨暨衡 水中学衡水二中考察会。 3月8日上午听取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原统计处长、 著名高考研究专家、被誉为“科学应考第一人”、“ 高考教练”理论创始人相阳老师作的《把握高考改革 的历史机遇,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报告。下午实 地考察了石家庄精英中学,听取了石家庄精英中学高 效“6+1”课堂一节语文课;然后听取了校长李金池 作的《建设优质品牌学校的思考和实践》的报告。
课堂流程2
先讲后练
第1步,老师结合学案先讲考点——类型题(命题 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题型) 第2步,讲解题方法、步骤 第3步,学生练习,做出答案 第4步,学生答案展示(对例、错例)找根源,判分数。 第5步,学生再次整理解题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如此精细的教研安排和如此扎实的教研活动是我 从教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繁复精细的习题组编流程 和如此精细的课堂操作流程是我多年担任高三语文教 学以来第一次见到。我听了436班(高三1文科实验 班)一节古诗词习题讲评课(是按课堂流程1操作 的),一节课共处理了6首古诗词12道题目,学生课 堂展示交流非常活跃,所有的问题基本上是在老师的 点拨引导下由学生完成的。他们如此精细的工作作风, 积极的备考态度,科学的操作过程,高效的课堂效果 令我震撼。
震撼三:氛围
一是环境氛围 我们在衡水中学和衡水二中的三天,从早晨到晚上,校园是那 样的静,没有一点浮华嘈杂之感,虽在闹市,却仿佛是远离尘世 的一片净土。校园干净、整洁、美丽。在如此干净整洁的校园中 ,人的心灵也会随之纯净,不染纤尘。学校的教室几乎都有窗户 对着楼道。参观学习的人在走道里走过,拍照、录像、驻足观看 ,窗外人影攒动。但是,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向外张望,每个学 生都专心致志的学习。从听课的课堂上来看,学生的状态很好, 没有一个趴在桌子上,没有一个人搞小动作,更没有在教室里睡 觉的人。从高一到高三,从一楼到六楼,都是如此。 二是激励氛围 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的校园,到处都是激励学生的标语、图片 、场景。先看436班(文科实验1班)教室内的喷绘标语:

令人感动的十个教育案例

令人感动的十个教育案例

令人感动的十个教育案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教育细节

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教育细节

【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教育细节】:1、说话先讲礼貌回答大人的问话时,要用“是的,阿姨”或“不,老师”这样的尊称。

2、眼神沟通很重要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

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发言时,要确保其他所有的同学转身看着他,专心听他发言;发言没结束,绝不允许其他的同学举手补充。

只要用眼睛盯着老师,根本就走不了神。

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作用,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要努力训练学生对学校里那些不是教师的大人们表达谢意。

例如去餐厅就餐时,学生们在队列里不能说话,轮到自己时,必须用眼睛看着餐厅师傅,并说“我可以要……吗?”还要挨个对师傅说“谢谢”。

3、真诚祝贺获胜者鼓掌至少要持续三秒钟的时间。

教室里应该有这样一种相互支持的氛围、一种同志之爱。

同学们彼此互相鼓励。

每天晚上孩子们都要完成一份阅读的作业,第二天早上,会针对这篇阅读的文章让学生做一份试卷。

4、相互支持创奇迹引导学生用一种充满尊重和支持的表达方式,对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赞同或否定的意见。

“我同意约翰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莎拉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我觉得……”或者“我认为维克多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发言或拿别人的发言开玩笑。

训练:聆听别人的发言,并且从别人的发言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

5、满招损,谦受益引导学生保持自信,并不失谦逊。

如果可能的话,让别人意识到你的能力要比自夸强的多。

“怎样失败得体面”?任何一场比赛,我们都必须竭尽全力,输了就是输了,别为自己找台阶。

6、主动询问表关心像他们对你感兴趣一样,你也对他们感兴趣。

7、打喷嚏时捂住嘴咳嗽、打喷嚏或打嗝时,应当转过头去,并用整只手捂住嘴巴,然后应该说句“对不起”。

8、不良姿态惹人厌不要撇嘴并同发出“呲”的声音,不要翻白眼,也不要表现出任何不尊重别人的态度。

9、“谢谢”传递好心情我递给你东西的时候,你要在接东西的三秒内说“谢谢”。

十大经典教育案例

十大经典教育案例

【家长】十大经典教育案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微博]、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

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

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

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震撼教育领导发言稿

震撼教育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深感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在此,我想就“震撼教育”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震撼教育的内涵。

震撼教育,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具有震撼力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实现自我超越。

那么,如何开展震撼教育呢?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震撼教育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需求,把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

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创新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震撼教育强调,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震撼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震撼教育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支撑。

我们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

五、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震撼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最后,我想说,震撼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如何把生活融入在教育教学中-精选作文

如何把生活融入在教育教学中-精选作文

如何把生活融入在教育教学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可见,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它通过学生的体验施教,不见学校、教师和教材,但处处又似乎是学校、教师和教材。

在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新课程理念的表达虽是林林总总,但就我个人体会而言,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

这就要求一切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都要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都必须与学生一起来进行。

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融入生活,把教育教学和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呢?结合自己不成熟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一、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学生品味生活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承认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因此,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的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并且主动参与的学习生活场景,更重要的是要把生动形象的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激励学生活动参与,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学生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学会生活,从而使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

例如在讲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我以一组优美的图片导入――美丽的自然风光、奇妙的动植物,同时辅助以背景音乐,让学生去感知生命为世界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图画再现情境,使学生视听等感观充分调动起来,在形象可感的情境中体验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可贵,激发起学生内心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二、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评判生活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从思想品德教学来说,学生既是受教育的主体,又是健康成长的主体。

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启发学生多思、多说、多做,让学生自己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生活中的两难问题。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指导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指导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指导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

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创立了崭新的教育学说——“生活即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

1、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这些是陶行知亲自阐述的教育思想,读来耐人寻味,让我明白了教育要引导幼儿走进生活,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

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读着陶行知先生感受着他纯朴的理论,更让我震撼的是,像这样“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其实就是陶行知在生活和实践中得出来的,他也是用自己的行动成就证明了他的观点。

2、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反对权威的“学校即社会”,而提倡社会即学校。

主张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社会中,让孩子们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如此可以使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更多、更广、更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

“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作为中心。

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幼儿。

”“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

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

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

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

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

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这是陶行知在这本书中的一段话。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

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育。

反思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园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

《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

《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1看这本书是一次偶然,那是第一次跟着思品组在书吧看到的。

利用一节课时间简短的看了几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它是一本需要静心深思的书。

书中关于儿童精神的思考,对于教师们是富有启发的。

我个人认为这是关于儿童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书中始终贯穿了一股的逻辑与理性的力量,字里行间里饱含着作者对于教育与文化的人文情素。

只是需要这是一本需要读者在静心去读用心去读才可品出其味道的书。

二、要做一名好老师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幸运。

这是一本所有老师看过之后都应该反思的书。

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太多没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了,?他们眼中,学生就是分为两种:好生和差生。

可是,这个世上没有“差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

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幸事!看了几篇,这也是我的一点体会。

《班主任兵法3 -震撼教育36计》读后感2那天,一看到《班主任兵法3——震撼教育36计》,就让我想到《孙子兵法》,激发了我阅读此书的兴趣。

万老师《班主任兵法》里的三十六计,取名形象,与《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却大相径庭。

书中众多的教学案例对我影响很大,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也使我茅塞顿开。

书中提到,震撼教育应当以下三个特征:一、教育设计聚焦于教育目的;二、教育者的心灵受到感动或者震动;三、教育的效果是在一瞬间实现的。

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无不体现万玮老师超乎常人的智慧。

拜读完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我也从中受到一些启示:一、要热爱学生无论是万老师还是历代教育家,都是强调老师应以爱学生为前提的。

只有爱学生,才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能想方设法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去影响学生,才会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

第1招把“不吼不叫教育男孩”当作一种使命大多数妈妈在教育男孩的时候,都会采取吼叫的方式,一是源于说话习惯,二是追求当时震撼性的教育效果。

但是,吼叫教育不仅会给男孩带来恐慌,也会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对于男孩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而“不吼不叫”是可以有效地激发男孩发挥各种潜力的最佳教育方式。

不吼不叫,是妈妈必须掌握的教育智慧。

近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一个词——零吼叫,就是用不吼不叫的方法把孩子教养好。

这个“零吼叫”教养强调的是教育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安抚自己的焦虑情绪上,而不是用近似吼叫的方式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那么,我们做妈妈的肯定就会质疑,不吼不叫的教养效果一定胜过吼叫吗?只要能起到教育孩子、警示孩子的目的,何必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吼叫呢?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一声吼叫往往会比轻声慢语地讲道理管用啊!“零吼叫”或“不吼不叫”的教养方式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把这种教育方式当作使命呢?“使命”意味着无条件的承担,我们有必要把“零吼叫”教养模式当成使命吗?我们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吼叫?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吼叫?吼叫之后的结果是什么?妈妈打开冰箱的时候,儿子阿吉也凑了过来。

阿吉踮着脚摸了摸鸡蛋,正想拿一个鸡蛋看看,妈妈突然大声说:“哎呀,别拿鸡蛋,你会把鸡蛋打碎的。

”阿吉听到妈妈的吼叫,先一惊,然后赶快把手缩了回去。

阿吉的妈妈为什么会吼叫?因为不想让儿子打碎鸡蛋!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形,妈妈还会对阿吉吼叫吗?肯定会,因为吼叫起到了作用。

除了想制止男孩的行为之外,当男孩把我们惹得“暴跳如雷”时,我们只能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苦口婆心地教导他,而他却屡教不改时,我们还怎么能忍住不发火?所以,引发吼叫的根源往往是男孩的所作所为不符合我们的心意,激发了我们的愤怒情绪,我们又急切地希望他能够服从我们的指令,于是我们的音量增大了,语速加快了,面目变得狰狞了。

由此可以看出:愤怒情绪和想控制男孩的想法,使我们不得不吼叫。

安全震撼教育

安全震撼教育

谢谢观看 再 见!
安全意识教育的方式
01
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让学习者从他 人的经验中获益,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03
02
听力训练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习者对危险声音 的识别能力,增强危机处理能力。
04
视频教学
通过视听方式传播安全知识,更生动 直观地展示事故发生的场景与结果,
引起学习者的重视。
01 提高警惕性
01
03
学习培训
参加应急处置培训课程
02
经验总结
及时总结教训和经验
04
定期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
●05
第5章 安全意识树立教育
安全意识树立教育
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涵盖了人们 对危险和风险的认知、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对安全行 为的态度。在企业中,树立安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通 过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起良 好的安全文化氛围。Fra bibliotek●04
第4章 应急处置教育
应急处置教育的重要性
在灾难来临时,应急处置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 不仅能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应急处置能力,还能有效减 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应急处置教育意 义重大,可以在危难时刻拯救更多生命。为了提高应 急处置能力,人们需要学习如何快速反应、有效协作 以及保证生命安全。
03 网络安全
注意个人信息安全,防范网络诈骗
教育科技的应用
在线课程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安全 教育 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
虚拟实验
模拟现实场景进行安全演 练
增强实践能力
智能设备
利用智能设备保障个人 安全

留在我心底的震撼

留在我心底的震撼

留在我心底的震撼
那是一张触目惊心的脸,那是一系列令人毛骨
悚然的事件,这一切,深深地震撼了我。

那一天,我一个人去上课,看见一些没有双脚
的人趴在一个木板上乞讨,我见他们十分可怜就
把身上的零钱给了他们。

上完课后,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那个人,十分奇怪的是他现在竟然
可以直立行走了,当时我就十分惊讶,他是如何
站起来的。

又有一次,在我放学走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
个男人向一个小女孩走了过去,讨要钱财。

小女
孩不给那个男的钱,那个男人就直接把手伸进了
小女孩的包中,硬是抢作文了几十元钱,收入自
己的囊中,后来又接二连三去抢了好几个人的钱,抢完之后把头仰向了天空,大声地笑了几声,得
意之情溢于言表,待到有警笛传来的时候,他才
偷偷地跑向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巷子里,我看清了
这些人的真面目,不由得一惊。

还有一次,一个小乞丐向我请求买他一枝花,
我不买,他就一直追着我,还不时地挥舞拳头,
大喊大叫吓唬我。

这一系列的人和事,让我感到了社会的丑恶,强烈地震撼了我,于是我让这些震撼留在心底,时刻提醒自己警惕这些恶人,要学会自我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震撼式教育作者:万玮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6期震撼式教育是理性思考的产物。

一个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常常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模拟他的反应。

这样,他就可以甄别哪些教育方式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了。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年纪很大了,行事方式非常强悍。

她一切以“我”为主,尽最大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比如说当她上午第一节上完课之后,会立刻布置当天的作业,并且要求科代表在下午上课之前就将作业收齐交至她办公室,于是在接下来其他老师的课上会有很多学生不听讲而偷偷地做她的作业。

再比如班主任正利用班会课在教室里讲事情时,她会突然拿着一份名单冲进教室,高声点一些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名字,并提出一些要求,而对尴尬且恼怒地站在一旁的班主任毫不在意。

老师们对她意见很大,有些人选择了容忍,有些人则会忍不住与她发生争执,她毫不退让。

有一次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对付她她气得跳起来,找领导告状。

领导劝她,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事事都要斤斤计较呢?她回答说,年轻时因为太老实吃过亏,所以这一辈子不再让人。

她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奉为信条,无论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并且因为年长的缘故,常常倚老卖老,摆老资格,校领导也拿她无可奈何。

她的性情后来因为一件事情而戏剧性地发生了改变。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部分教师体检,那年轮到她。

体检的结果非常糟糕,医生说她的某个部位长了一个瘤,需要进一步作检验确诊,讲话的口气十分冰冷严肃,似乎连让她准备后事的意思都有了。

听到这一消息,她感觉五雷轰顶,万念俱灰,短短几天,就苍老了许多。

学校领导给她联系了本市最好的一家大医院去作进一步检查。

从得知长了肿瘤到大医院的确诊结果出来,前后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她仿佛过了半辈子。

检查的结果是虚惊一场,肿瘤是良性的,在大医院做了一个小手术进行了切除,一切无碍。

出院之后再回到学校,她像是变了一个人,为人处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争强好胜,而是恬淡平和。

她自己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校园网上。

她说,经过这场变故,她看透了生死,一旦看透了生死,以前那些她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就都无足轻重了。

她的性情发生了改变,小医院的一个不太人道的医生的一次误诊改变了她的人生观。

作为她的同事,我庆幸她的转变,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我想起以前那么多领导和老师想尽各种办法去做她的思想工作,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招致她的怨恨,现在倒好,生活的一个玩笑解决了所有问题。

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我看到了转变一个人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我们抱怨一名学生很难教育、一个人无法改变的时候,教育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这种可能性而已。

如果这位老师的遭遇是命运设计好的话,命运无疑是一位很好的震撼式教育的实施者,因为它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情景安排,让这位老师感悟到了人生的道理,收到了教育者所期望的效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常常不敢或不愿意使用震撼式教育,原因很简单,他们首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虽然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聪明可爱,大人是发自内心地喜爱孩子,惩罚的手便常常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

我有一次跟一位同事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位同事刚刚做母亲不久。

我对她说,中国的母亲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喜欢“打地”,孩子摔倒了,哇哇大哭,母亲连忙把孩子抱起来,然后就用扫帚或者棍子一边敲地面,一边说:“都怪地不好,把宝宝弄疼了。

”于是小孩子破涕为笑。

可是西方的家庭是怎么应对类似情况的呢?一个小孩子在公园里摔倒了,哇哇大哭,他的母亲在一边冷静地说:“汤姆,起来!”孩子不愿起来,趴在地上哭,母亲催促道:“勇敢一点,自己爬起来!”孩子不甘心,还是不动。

母亲严肃地说:“汤姆,这是妈妈最后一次提醒你了,自己起来!”汤姆看到母亲这么坚决,只好很无奈地慢慢自己爬起来走到母亲身边,母亲认真地跟他说:“汤姆,看看你刚才的样子,哪里像一个男子汉!”这个“男子汉”多大呢?才两岁而已!类似这样的故事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读到或听到。

我跟同事说:“负责任的下一代就需要这样培养,所以,下一次你的宝宝如果摔倒了,一定要让他自己爬起来。

”不料之前还连连点头称是的她却为难地说:“那我舍不得!再说了,孩子如果摔倒了我不去扶,不要说老人了,就是我老公知道了也要骂我的!”一句“舍不得”,让多少大好的教育时机被错过!曾经有一位家长费尽千辛万苦找到我,请我帮他的孩子出谋划策。

他的儿子刚读初一就已经转了三个学校,都是很好的学校,进去读书都是托了关系,也都因为严重违反了校纪而不得不再转学。

“你分析过原因吗?”我问家长。

“他的本质不坏,也就是有点调皮捣蛋而已。

”家长说。

“你准备一直转下去吗?”“转一所好一点的学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家长说。

原因很清楚了。

家长中年得子,抗拒不住地宠。

宠的结果就是儿子长成一个“小霸王”。

“再过两年,大约你都控制不住他了。

”我后来建议他,不要再把孩子转到常规学校了,不妨送到“行走学校”试试,让孩子吃点苦,也许能悟出点人生的真谛。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这是人之常情。

发展心理学说,孩子的一半来自于遗传,另一半来自于后天的塑造,但我们的教育常常不正确地塑造孩子。

喜欢孩子的时候抱着乱亲,当着孩子的面说什么话都不避讳,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犯一点小错就大发雷霆……把我们自己放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的价值观、心理结构大概也会畸形。

一名理性的教育者应当总是在探究教育的可能性,在《班主任兵法》系列中,我探讨了面对一些问题孩子时教育的可能性。

我总是在思考孩子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改变他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可操作性。

我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反复,总有足够的耐心,希望能够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成长的种子,然后创造一切机会让它们生根、发芽。

有一天一位家长告诉我,暑期放弃度假,专门带着还在读初中的孩子到美国的名校兜了一圈,向他介绍这些学校的历史和优势,回来后感到孩子起了明显的变化,人生目标一下子明确了。

“你播下了一颗种子。

”我对他说。

“你真的是为孩子好吗?那就要培养他的品质,而不是无度地满足他的物质要求。

”这是我对另一位家长的劝告,“当你不停地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你不是在满足他,而是在满足你自己的一种情感需求。

孩子可能并不需要这件东西,但你给他买过后心理却平衡了。

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想一想,怎样做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呢?”震撼式教育是理性思考的产物。

一个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常常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模拟他的反应。

这样,他就可以甄别哪些教育方式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了。

余世维博士是台湾著名的管理培训大师,他常常为MBA作管理学讲座与培训。

笔者有一次聆听了他的一场管理学讲座,在这个讲座中,他举了一个家庭教育的例子。

这个例子,笔者认为是震撼式教育的经典案例。

怎么样治小孩子不吃饭的毛病?小孩子都不喜欢吃饭,我家女儿也是一样的。

我就跟我太太说:“要修理,年纪到了,可以开始修理了。

”我把我的计划取了个名字,叫作“春风演习”。

我挑了一个周末,对太太说:“‘春风演习’开始!”那天黄昏的时候,女儿坐在客厅,我去叫她。

她的小名叫阿乖,我说:“阿乖,吃饭了!”她坐在那里看《米老鼠和唐老鸭》,没有听到。

我就跟我太太说:“演习开始!饭菜统统吃光。

”因为那天是有计划的,所以饭菜只煮了我们两个人的份。

结果《米老鼠和唐老鸭》看完了,我那个女儿下来,看到我太太在洗碗,大吃一惊:“怎么现在洗碗?”“吃过了。

”“吃过了?我还没有吃呀!”“抱歉,我们还以为你不饿呢。

”“那我怎么办?”“没什么怎么办,明天早上再吃呗。

”后来她就到她妈妈那里,轻轻地拉她妈妈的裙子,小声说:“妈妈,还有没有吃的东西?”她妈说:“没有。

”她不相信,就去开冰箱,一看,空的。

原来我们早就计划好了,冰箱前一天清空了。

她妈说:“忍耐一点。

”她跑到二楼去,哭了,幽幽地哭。

女人就是女人,太太问我:“怎么办?”我说:“面对敌人,绝对不能手软!怎能功亏一篑?”我太太只好忍住。

我们两个人回到卧室,我读我的书,她批她的作文。

我太太是中学语文老师。

我的女儿跑到二楼她自己的房间,哭了一会儿,大概哭累了,就睡着了。

我太太上去的时候,她已经睡着了,我太太就帮她把被子盖上,没想到,到了半夜,她跑到我们房间里。

我其实料到她会来的,因为她忍不住的。

我就看到她站在我们床前,拉住她妈妈的手,说:“妈,我要死了。

”我太太打算坐起来,我就在棉被里拉住她,意思是说:都已经到这种时候了,岂能前功尽弃?我太太没有办法,就对她说:“上去吧,天快要亮了。

”她只好又上去,又幽幽地哭。

我太太几乎要忍不住了,我就安慰她说:“放心,天就要亮了,死不掉的。

”结果,天刚蒙蒙亮,我太太从床上一跃而起,直奔厨房,准备做早饭给女儿吃。

却发现有一个“鬼”,已经坐在里面了!原来是我女儿,她一手拿刀,一手拿叉:“我已经错过一顿了,绝对不能再错过这顿了!”从此以后,一直到女儿长大,她吃饭从来都是只叫一次,马上就来,绝对不用叫第二次。

在这个案例中,小孩子不吃饭的毛病被迅速治好了,而且再也没有复发。

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小孩子不肯吃饭。

答案很简单,他们吃饭的时候根本就不饿。

现在一般人家生活条件普遍较好,大人也都很宠爱自己的孩子,在吃的方面通常都会满足他们,于是小孩子平时吃的东西很多,到了吃饭的时间反而没什么胃口。

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母亲喂了孩子一口饭,孩子便跑到一边去玩,而母亲端着饭碗跟在孩子后面喂的情景。

余世维显然非常清楚他的女儿阿乖不肯吃饭的原因,既然她从来不知道“饿”的滋味是什么,那就让她体验一次!于是他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女儿阿乖品尝了一次饿肚子的滋味。

可以想像,阿乖那一夜经受了怎样的煎熬!原来饿的滋味是那样的难受!那一夜的经历在她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记忆,一生难忘,所以以后每一次叫吃饭的时候,她都会立即前往,不愿再重蹈覆辙。

(责编晓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