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生活中的教育
润物细无声 教育
润物细无声教育
1.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润物细无声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教育理念,它追求的是把教育变得轻松愉悦、有效高效。
润物细无声的核心理念在于教师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智慧来源,而是应该像潜水员一样潜入海底,不断寻找学生们的需求和想法,然后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实现自己的目标。
2.如何实践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其次,教师应该开放心态,不断学习并尝试新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最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是单向的,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应该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并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润物细无声教育的益处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性化和情感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更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此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也更加容易满足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从而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总之,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注重学生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它强调音乐与艺术,注重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非常适合于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培养具有创新和人道主义精神的青年人。
《润物细无声》-谈幼儿随机教育
“润物细无声”——谈幼儿随机教育幼儿教育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是所有知识和习惯的启蒙。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幼儿教育主要是注重对幼儿的行为养成进行教育和引导,所以我们应该开展随机教育,在一日活动中,在幼儿的游戏中抓住教育时机临时组织教育,因为随机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情境性、直观性,所以更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幼儿园的生活丰富多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存在着大量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抓住这些生活中的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强化幼儿的行为养成。
一次,中午吃饭时,源源把不喜欢吃的胡萝卜都挑了出来,一块也没吃。
这时我意识到应该针对这种现象展开随机教育,于是我对源源说,“源源,为什么把胡萝卜都挑出来啊?”“老师,我不喜欢胡萝卜的味道。
”“那源源知不知道胡萝卜最有营养了,吃胡萝卜对身体特别好呢?”源源摇了摇头。
“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在所有的蔬菜里都能找到,所以我们不能偏食,挑食,这样我们才能身体棒棒,对不对啊源源?”源源歪着头听了老师的话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老师,以后我不再挑食了。
”果然,从那以后,源源很少挑食了。
二、游戏中的随机教育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组织幼儿做游戏,殊不知,游戏中可以将幼儿的优点、缺点都展现无遗,抓住游戏中幼儿的优缺点展开教育,可以使幼儿在玩中接受随机教育,效果十分不错。
有一次,我带领孩子们在游戏区玩娃娃家游戏贝贝和和金金扮演的客人去旺旺扮演的主人家做客,旺旺热情好客,把自己的玩具都拿出来与贝贝和和金金一起玩。
但是贝贝和和金金离开旺旺家的时候却没有帮旺旺一起把玩具收拾到原来的地方。
旺旺收拾完玩具以后,嘟囔道,“再也不叫他俩来我家玩了!”这时,我把贝贝和和金金叫到一边问他们,“主人旺旺招待的怎么样啊?”“她可好了!我们一起玩得很开心。
”“但是旺旺有点不开心,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
”“旺旺把玩具都拿出来跟你们一起玩,你们走之前也应该跟她一起把玩具归位啊,这样不但显示了我们的礼貌,也减轻了主人的负担,对不对呀?”“老师,我们错了,下次我们一定会帮旺旺收拾玩具。
润物细无声 ———教育的境界
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境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角色,肩负着比一般教师更重的责任。
因此,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现在学生的教育管理越来越难开展,特别是职校生,纪律性差,学习目的性不强,班主任工作就更加吃力。
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切实有效,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办法,从而推进班集体建设。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
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
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
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
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教法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本人自从2010 年10 月份中途接手了一个大专班,是个全男生的班级。
本人接班以来尽心尽责地推进班集体建设,管理好班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将自己的工作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勉。
1 开好主题班会,引领班级,树立班风学风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是我非常重视的一次教育契机。
班会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
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生往往不同程度的存在厌学心理,缺乏学习兴趣,所以开学第一次主题班会,就是如何培养学习兴趣的问题。
班会的切入点,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起他们的兴趣。
很多学生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教学内容,班主任更有责任抓习惯的常规训练。
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习惯和复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要结合学科,长抓不懈。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泰戈尔说:“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这句话常常让我深思,它让我想到了踏雪轻无痕,船过水无痕;让我想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让鹅卵石臻于圆滑美丽的是柔弱的河水,让品行人格臻于温润美好的是温和而博大的力量。
这道出了“润物细无声”无痕教育理念。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如水且歌且舞的,温柔、舒适而不流露痕迹。
真正的教育是师生之间的交流;真正的教育是无语的师生感动;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杜甫吟诵春雨,说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也想歌咏这“无声”“无痕”的教育方式,它该是一种教育境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快乐的最高境界。
虽然雨季来临的乡间小路,充满着泥泞,但雨后的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也是令人寻味的!只有这“无声”“无痕”的教育方式,我们才能对学生少一点苛刻,少一点责备,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爱。
然而,我们可能只看到更多时候班主任教育的水无痕,使学生一天比一天完美,而没有意识到,来自学生心灵的泉水也涤荡滋润着我们班主任的灵魂,使我们的事业日臻完美。
前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需要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教育者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感觉,必须热爱美、创造美、维护美。
”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教师与学生就如水与鹅卵石,且歌且舞,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所写,我觉得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是很有启发性的,特别是担任多年班主任的我,受益匪浅。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力量,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和桥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那么在做班主任工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呢?这就是关键所在,现在,我就谈谈我个人多年以来的经验:一、教师要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马教授曾经说过,“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
”也就是说,我们班主任的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班主任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表率作用胜过滔滔不绝的说教,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
例如: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电视、手机等高科技走进千家万户,学生所受到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手机的诱惑,不次于当于当年的鸭片毒瘾,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好榜样,在学生面前,不玩手机游戏,不看手机电影等。
二、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平时要多爱护和多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只有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指点迷津。
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我认为,要做到这些,也许并不是很难,但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
三、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曾经,有个快退休的老班主任说过: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润物细无声: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润物细无声: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价值观,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影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1.榜样示范教师是学生最为重要的榜样之一。
教师的言传身教、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有责任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2.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通过情感交流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注,从而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
3.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轻易评价和批评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验操作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开展竞赛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5.培养自信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信心状况,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或者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6.引导探索探索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或者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科领域和实践经验。
7.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师润物细无声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有幸与大家分享一个话题——教师润物细无声。
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承载着无数家庭和国家的希望。
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用我们的爱心、智慧和汗水,为孩子们的人生奠基。
而“润物细无声”,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
一、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润物细无声”,源于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像春雨一样,悄然无声地滋润万物,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
教师润物细无声,即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引导、启迪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健康成长。
二、教师润物细无声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品德教师润物细无声,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润物细无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提高学习效果。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润物细无声,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4.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教师润物细无声,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爱学生,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温暖,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三、如何做到教师润物细无声1. 爱心教育教师首先要具备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
2. 耐心引导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有耐心,面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要善于引导,帮助他们改正,而不是一味地指责。
3. 细心观察教师要学会观察,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润物细无声——家庭教育的点滴感悟
润物细无声——家庭教育的点滴感悟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母亲,我深刻地意识到,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去教育孩子。
首先,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从孩子自身的兴趣出发,引导他们去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去参加美术课程,或者给他们提供一些绘画素材,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
其次,润物细无声地传递家庭价值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例如如何看待爱心、友谊、诚实等,来传递家庭的价值观。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些价值观念,从而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润物细无声地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不但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支持,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
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从而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去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传递家庭的价值观念,并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
优秀的下一代,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润物细无声的用法
润物细无声的用法
润物细无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技术能够平稳、悄无声息
地改善和提升事物的状态,而不引起较大的骚动或影响。
这个短语不仅仅可以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描述科学技术、环境保护、教育等许多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的用法表达了对细致、温和且不显眼的改善的赞赏。
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注重细节、不张扬但有效的家庭管理方法是润物细无声的。
这可能意味着这种方法能够以一种平稳的方式帮助家庭成员建立和谐、健康的环境,而不需要强制改变或持续的指导。
润物细无声的用法也可以用于描述科学技术的发展。
例如,一个新的环保技术
可能能够在不引起社会大范围关注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或降低污染物排放。
这种技术的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在于其实施过程平稳且逐渐改善了环境问题,而无需大规模的宣传或引起公众的焦虑。
润物细无声的用法还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
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可能是
指不过度强调考试和竞争,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这种教育方法通常遵循渐进和稳定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而不是追求一时的成绩和奖项。
总而言之,润物细无声的用法可以涵盖很多领域,用来形容那些能够悄然改善
事物状态的行为或技术。
不论是个人行为、科技创新还是教育方法,润物细无声的特点都强调了细致和平稳的改善,以此来建立和谐、健康的环境。
家教心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家教心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
在家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含义。
首先,作为家教,我们应该像夜风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
我们不能给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而应该给予学生安心和信任。
只有在学生感到舒适和放松的环境中,他们才能更好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和指导。
其次,我们在家教过程中要“润物细无声”。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传授学术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梦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在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地倾听和理解他们的声音,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最后,作为家教,我们不仅要“随风潜入夜”,还要有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力。
我们应该敢于呼风唤雨,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和引导者。
我们要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引导他们自己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乐趣。
总而言之,作为家教,我们要像夜风一样温柔和谐地融入学生的生活,用无声的润物之力滋养他们的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家教的作用,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我不是个话多的人,即使面对孩子,我也不会喋喋不休,唠唠叨叨。
我喜欢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我之所以推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因为我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家长的榜样力量最能影响孩子的未来。
而唠叨、说教是一种刻意地、耳提面命式的教育,没有人会喜欢整天被提溜着数落和讲道理,所以这种方式不但没有好的作用,甚至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知识和价值观,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这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育方式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实现。
例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行为、言语、情绪等来影响孩子,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习惯和品格。
同时,父母也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同时也需要父母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要尽量避免过度批评和责备孩子,而是要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
同时,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总之,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需要父母用心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小事来影响和引导孩子。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影响,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干扰、打扰,通过微小而坚定的引导,让学生在无形中完成学习目标。
这种教育方式旨在让学生更自主、更负责任地学习和生活。
本文将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的特点、优势和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的特点1、注重引导,不加强制。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不会采取命令式教育方式,而是通过言传身教、举例说明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事方法和道德品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习惯。
2、评价标准明确。
虽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不会像传统教育方式那样强调成绩排名,但是它依然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通常是学校或者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的,旨在给学生提供参照和目标。
3、注重个性化。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格和天赋特长,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的优势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不会强行灌输知识,而是采用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发的学习欲望和动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力,通过悄悄的引导与协助,让学生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逐渐习得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效率。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通常会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进行个性化设计,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况,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有效。
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的实践方法1、建立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建立同学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信任和合作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分享、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中发挥出更大的学习效益。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潜移默化。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因此,教育更需要学生的被动性变主动性。
这个问题也是教育同仁倍加关注的学术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提倡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正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提高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掌握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本领。
教育方法观教育方法观是指人们在创造、设计和选择教育方法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论是何种教育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
1、注入式教育方法观注入式教育方法观在中西方的封建社会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非常流行。
在这种教育方法观的指导下,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任意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习主体——学生的能动作用,把学生视为被动的装知识的容器。
教师在教育中仅仅起到现成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作用,学生则起信息接受和储存的作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止学生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和个性的张扬。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把教育的目的仅放在掌握知识层面。
教育方法上,片面强调教师外在的注入、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教师的启发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等。
2、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出现在奴隶社会,在中国集中体现在孔子的教育方法中,在西方以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
孔子主张,在这种情况下,要帮助学生弄清他要弄清的道理,理清其思路,使之能表达清楚。
孔子启发式的条件是“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则要另外选择其他的途径。
因此,有人说他主张“叩则鸣,不叩则不鸣”,即学生问才作答,不问则不作答。
这就是传统的启发式教育方法观。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也称产婆术,是西方最早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的代表。
他主张教师不要把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应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和获取知识。
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
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内容提要:如何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呢?一、德育活动是土壤。
二、平等沟通是桥梁。
三、生活空间是关键。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艺术,但愿它们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追求。
关键词:追求教育境界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一直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说教、灌输传授等是德育的主要方法。
因而,德育的痕迹十分明显,德育的实效大打折扣。
与此相对的,是我们一直提倡的“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方式,它要求教育不能居高临下,不可师道尊严,不要枯燥说教,不宜呆板灌输。
要的是民主平等,要的是自主渗透,要的是走进学生心灵。
那么,如何去追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呢?一、德育活动是土壤。
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育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
抽象空洞的道德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的,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规则,这比多少话语都管用。
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发现学生中存有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便展开了“体验残疾”的活动。
有的学生蒙上眼睛,体验盲人的黑暗生活,感受盲人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灯,以前总嫌妈妈唠叨的学生选择了体验盲哑人的生活,顿觉妈妈的唠叨是那么亲切;爱取笑别人残疾的同学绑上自己一条腿,拿起拐杖时,才体验到残疾人心灵的痛苦与创伤。
在活动时,大家虽然模仿的角色各不相同,但都获得了一个共同感受:残疾人生活不容易。
在体验交流会上,大家争先恐后地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自学成才的张海迪、乐观进取的桑兰、身残志坚的戴碧容……,这些榜样深深地打动了每名学生的心,从此以后,歧视、取笑残疾人的现象没有了。
大家都自觉行动起来,与学校的智残、体残儿童结成手拉手伙伴,协助他们料理日常生活和学习。
就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活动,让每个参与者感受到了身体健全的幸福,也感受到了人间的真爱。
这样的教育,把教育者的意图蕴藏在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教育。
当然,德育活动是没有模式可循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只要我们积极参与其中,德育活动这片土壤,就会永远鲜活,永远年轻。
润物细无声 思政
润物细无声思政润物细无声,思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塑造和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在一个社会中,润物细无声思政的力量是强大而持久的。
通过无声的行动和细微的影响,可以达到引导人们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什么是润物细无声思政,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润物细无声思政的内涵和特点润物细无声,是一种温和而不张扬的教育方式。
它不是通过强制或命令来进行的,而是通过点滴的感染和潜移默化来实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往往忽略了一些微小的事物或细节,但正是这些微小的事物和细节,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观念。
思政则是指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和影响人们的思想,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润物细无声思政的特点在于其隐蔽性和持久性。
它并不像一些宣传和宣扬那样表面的强调,而是通过种种微妙而隐蔽的方式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悄悄发挥作用。
这种悄无声息的思政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塑造健康的人格和道德。
二、润物细无声思政的实践和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润物细无声思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比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在社会治理中,领导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带动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润物细无声思政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法制化、社会化的现代社会中,法律虽然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最基本方式,但是法律只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不能彻底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润物细无声思政则是通过内在的道德和伦理规范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之自觉地遵守法律和规范,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如何发挥润物细无声思政的作用要发挥润物细无声思政的作用,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成语,它来自于《庄子》中的一段文字:“且润物无声,似润物细微,丝毫之间不可不化也。
故君子尚韵声而无形,形者,常固也。
故用色之夺眼,民之夺心,色彰形消,神隐其实,万物或存或毙,未始有始,尽未有尽,此则天地之道也。
”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做事不张扬,但效果却非常显著,就如同水雨润物一样,无声无息却让万物生机勃勃。
这句成语所表达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它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一定需要大张旗鼓,有时候细致的工作也能带来巨大的成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找到很多符合“润物细无声”思想的例子。
比如说一位优秀的老师,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需要大声喧哗,只需用心教育,耐心倾听,就能够让学生茁壮成长;再比如有些志愿者工作,他们默默无闻地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却让身边的邻居和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这些例子都是充分诠释了“润物细无声”思想的价值和力量。
在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也可以学习“润物细无声”的思想。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把事情做得很大,做得很引人注目,才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自己的满足感。
但是其实实际上,很多时候,那些没有争辩、不争权的人,往往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赞誉。
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仅仅通过嘴皮子上的功夫。
“润物细无声”思想也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一定需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有时候,细致的工作,耐心的积累,才能够获得更长远的成功。
在学习上,“润物细无声”也给我们以启示,学习过程中应该耐心钻研,细致分析,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使之成为己用。
“润物细无声”还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谦逊、低调的人。
外表张扬的人,不一定就是成功和幸福的,而内心坦诚、低调的人往往更有内涵,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润物细无声”这句成语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告诉我们,有时候不一定需要张扬,静静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管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管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管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源自古代中国思想家孔子的智慧,即:"管理润物细无声,谓之百里之行;管理滴水之善,谓之千里之行。
" 这种千年古训说明了良好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教育是一种慢性投入,对孩子们施加了持续而有效的影响。
管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有责任感、担当、自律、深入思考和为人处世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
它崇尚整体性、顺应性和规划性,重视每一个细节,尊重孩子的发展过程,聚焦孩子的内心世界。
它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生活规律,从而让他们能够根据学习的环境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
管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还可以通过激励孩子去不断锻炼自己,用健康、乐观、实事求是的思想,及时批评失误,激励巩固良好习惯。
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引孩子正确的人生发展,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助力孩子实现成就感,引导孩子营造一个真正有利于学习生活的环境。
实践管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必须以爱为根本,以信任为基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尊重孩子的软实力。
前景宽广的孩子,有责任感、有担当,才能收获更多精彩的未来。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铁路学校韩萍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因此,教育更需要学生的被动性变主动性,如何转化这种局势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同仁倍加关注的学术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者提倡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正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提高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掌握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本领。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让学生记生字,背词语解释,背诗句意思,经常硬性的去要求他们去死记硬背一些书上的东西,却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语文素养的养成。
而语文素养的养成,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去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
语文教学中的无痕教育,应该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意,创设语境,从各个方面去着手。
记得一次一次公开课《秋天的雨》,我让学生们把前一天准备的秋天的朋友带到课堂上了,(手绘贴画)强调孩子自由随意地把自己的朋友张贴到黑板上,孩子很兴奋这种方式,当孩子坐定的那一刻,老师提问:刚刚你们都跑到讲台前来,拥挤吗?有没有碰到其他的同学呀?可以用我们本节课的一个词语来代替吗?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出“你挤我碰”。
那么孩子们你们在回头看看黑板,你们的粘贴的图片,你们能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描述一下吗?“五彩缤纷”孩子们的回答,给了我最好的诠释,心灵的慰藉!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就理解了词意,也正是我所要的课堂效果,我此刻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幸福感!杜甫吟诵春雨,说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也想歌咏这“无声”“无痕”的教育方式,它该是一种教育境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快乐的最高境界。
我祈愿这教育的雨季早点来临,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片乐土。
虽然雨季来临的乡间小路,充满着泥泞,但雨后的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也是令人寻味的!。
以润物细无声为题的作文围绕老师教育方面
以润物细无声为题的作文围绕老师教育方面在我们漫长的求学之旅中,总有那么一些老师,他们的教诲如同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却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我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位老师,她姓王,是我初中时期的语文老师。
王老师身材娇小,总是穿着一身素净的连衣裙,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记得刚上初中时,我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尤其是作文,总是写得平淡无奇,缺乏情感和深度。
每次作文发下来,看着那鲜红的评语和不太理想的分数,我的内心都充满了失落和沮丧。
然而,王老师并没有对我加以责备,而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引导着我。
有一次作文课,她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我绞尽脑汁,写了一篇自己觉得还算不错的文章交了上去。
没想到,在作文讲评的时候,王老师居然把我的作文当作了反面教材。
当时,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王老师并没有一味地批评我,而是拿着我的作文,一句一句地分析。
“你看啊,你写‘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这太笼统啦,没有细节,读者感受不到春天的美呀。
你得写花开得怎么样,是‘娇艳欲滴’还是‘含苞待放’?草绿得像什么,是‘像柔软的绿毯’还是‘像充满生机的翡翠’?”王老师的声音轻柔而又耐心,她的眼神里没有一丝责备,满满的都是鼓励和期待。
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努力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加生动。
每次写作文之前,我都会想一想王老师的话,用心去描绘每一个场景,每一种感受。
王老师批改作文也特别认真。
她的评语总是写得密密麻麻,不仅指出问题,还会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有时候,她甚至会在我的作文旁边画上一些小图案,比如一朵小花或者一个笑脸,让我在感受到她的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她的关爱和鼓励。
除了作文,王老师在课堂上也总有办法让我们沉浸在语文的世界里。
她讲古诗词的时候,不是简单地让我们背诵和翻译,而是给我们讲述诗人的生平故事,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诗人创作时的心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物细无声——生活中的教育
各位师长、各位同学及家长,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学校能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想法。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不仅在身心发育上从儿童变成了青少年,而且有了不同数量级的自由的时间、信息获取渠道、自我独立意识。
初中是孩子价值观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养成的重要、关键时期。
小学阶段的呵护式教育,无法继续也不可能继续了。
结合这个阶段的特殊性,我认为作为家长除了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课程教育外,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做一个有情操、遵纪守法的人
孩子们除了在学校、家庭,开始逐步独立接触社会,有了更多的信息渠道,被输入的信息良莠不齐。
我们很难,也不可能将孩子与这些信息渠道完全隔离。
能做的就是关注、管理这些信息渠道,帮助孩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一个一个具体的事情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懂法、畏法、尊法。
例如:讲一个例子,你可以结合自身发生的选取。
比如帮助其选择书籍。
有些漫画丑化老师,讲学生恶搞老师的,摒弃之,树立尊重师长的价值观。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积极向上,是孩子成长的内驱力。
有,不待扬鞭自奋蹄;无,千磨万击“愚钝”,任尔东西南北风。
而在积极向上这一内驱力的塑造上,家长的以身作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对工作是否勤奋用心、对生活是否热忱认真,几乎决定着孩子是否有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的基因。
哪怕是家庭生活的琐事,也能对孩子的品性形成重要的影响。
例如,家庭环境卫生,我认为一个对自己生活环境“讲究”的人,将比一个很容易“将就”的人更难以接受自己的学习成绩、工作业绩、学识胆识泯然众人。
所以,我坚持用较多的精力保持家庭整洁、有序,并严格要求孩子,意在树立孩子对自身所处环境的高品质要求,远离“将就”。
三、培养辨析能力,做一个能独立思考、有独立人格的人
辨析能力,是好的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认为具备较强的辨析能力对于孩子能否在今后的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优秀的人异常重要。
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发表意见,逐步增强辨别、分析能力,不唯唯诺诺、不人云亦云,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才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有独立的见解;有独立的见解,才能有独立的人格。
为了孩子的辨析能力,请我们诱导孩子参与一些事情、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而不是不要随意打断、谴责胡思乱想。
经常聊一些有趣的话题,让孩子自己找答案,发表意见和孩子一起讨论。
例如:为何宋之后,中国首都基本上转移到北京了?共同欣赏一首诗词、画作,一起聊聊感受见解等。
作为家长,我们都经历过初中,家长的期许、分数的压力每个孩子都有清楚的感受,相信也都“压力山大”。
我刚才所讲的内容,不是倡导大家给孩子去讲什么道理,做什么专门的功课,而是在生活相处中润物无声,“悄悄地”进行的。
上述就是我对孩子初中阶段教育的一些思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