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学案:4.7《齐桓晋文之事》(鲁人版必修5)

合集下载

鲁人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齐桓晋文之事》word导学案

鲁人版语文必修五第7课《齐桓晋文之事》word导学案

7.《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御:抵御,——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易:换。

宜:适宜——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哩。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乃:是。

——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

D.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独:难道。

——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施于禽兽,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2.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难道。

——难道您要拿起武器,危害您的臣下和士兵,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B.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见:看见。

见:被。

——一车木柴看不见,是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您不愿广施恩泽。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及:推及。

——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缘:攀登。

——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3.多义词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吴广素爱人爱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喜欢、喜爱⎧⎨⎪⎩⎪B.明明足以察秋毫之未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清楚、明白。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贤明的。

⎧⎨⎪⎩⎪C.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称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理。

任重道远道路。

⎧⎨⎪⎩⎪D.寡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君主自称。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守寡。

寡固不可以敌众少。

⎧⎨⎪⎩⎪4.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7《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2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7《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2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问题导学1.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获得齐宣王的信任的?3.“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齐宣王去“大欲”的?自主探究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文法导析1.善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运用比喻,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如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2.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排比的运用,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既在内容上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丰沛。

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等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3.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好的文学笔法。

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孟子》中的另一个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是这样,逼真而传神。

技法导练导练目标请自定论题,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段文字,来表明你的认识与感受。

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入世;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他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4.7《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第2课时(07版鲁人必修五)

4.7《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第2课时(07版鲁人必修五)

第二课时一、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孟子成功说服齐宣王的原因?教师准备:1、抓住“以羊易牛”这件事,充分肯定齐宣王的不忍之心,引起他的共鸣,激起他的兴趣。

(为齐王辩解)齐王的反映足以证明这一招的成功:王悦,于心有戚戚焉我们概括为——找准切入点,激发兴趣。

2、借助“以羊易牛”,另寻角度,借题发挥点醒齐王,之所以没有称王天下,是因为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鼓起齐王对行王道的信心。

(为百姓辩解)(先纵后擒)3、成功运用比喻,形象生动的说明道理,深入浅出,容易接受。

(1)一组比喻:力举百钧不能举羽明察秋毫不见舆薪不为非不能恩及禽兽不保百姓推恩(2)一组比喻:挟太山超北海不能为长者折枝不为(3)一个比喻:缘木求鱼比喻现在崇尚武力主张征战求征服天下是不可能的。

4、抓住心理,反面击破“王请度之”之后,孟子知道齐王并不能立即欣然接受王道的根本原因是希望用武力征服天下,所以必须消除他的这种想法,于是用事例和道理分析了以少敌多,以弱胜强是不可能的,并且还将有严重后果,在吓倒齐王后顺势描绘了王道的威力。

征战霸道缘木求鱼后果严重仁政王道轻而易举前途光明小结:总之,孟子从开始的尴尬不和谐的谈话开始,抓住事情,引起共鸣;多方设喻,形象说明;反面剖析。

运用了多种手段,成功的让齐王接受了自己的理念,全文迂回曲折,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二、学习文章最后一节,思考孟子提出得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概括起来说有哪两个大方面。

1、字词(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象一般人,只要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

(2)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百姓的勾当呢?(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礼仪呢?(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果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从没有过。

2、概括两个方面的措施。

(1)制民之产(2)重视教育3、小结:最后其实孟子说的就是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措施。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学案:第四单元 第7课 齐桓晋文之事 含答案 精品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学案:第四单元 第7课 齐桓晋文之事 含答案 精品

7齐桓晋文之事孤高而又热爱和平的孟子孟子是孤独高傲的。

他认为“人皆可成尧舜”。

他高举“民贵君轻”的旗帜,他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无不闪烁着朴素的民本色彩。

只要大家肯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他还把人民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尊重人,把人从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大概也发端于此,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

孟子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

他反对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

他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他反对的恰是那种以兼并、掠夺来统一天下的非正义战争。

他用“得道”与“失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论述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出一兵一卒,就能威慑敌人,那是何等自信,对于现代治国方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用人方面,他主张,君主应先听民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这种用人观,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下,不失为一条良策。

若此,干部选拔中的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裙带风、任人唯亲等皆可杜绝,我们深为孟子的远见卓识叹服。

论奋进在人生旅程中,常常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快去创造,创造才有收获。

只要你一息尚存,就要努力创造!我曾有过企望,企望机遇的到来。

那个声音告诉我:机遇只垂青于不懈奋斗的人,等待会丧失青春年华。

我曾因不得志而叹息。

那个声音又在说:慨叹是弱者,奋进才有用武之地。

我有过失误之后的捶胸顿足。

那个声音又在说:振作起来,重新选择新的目标,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新内容。

我有过名落孙山的失望,我感到疲倦,感到前途茫然。

那个声音又在说:莫沮丧,成才的路有千万条。

我陷入过困境,甚至一蹶不振。

冥寂中,那个声音又在说:困难是人生的教科书,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我饱受过病残之苦,苦闷中想了却一生。

那个声音又在说:你还有生命,只要壮志在胸,就会不负有限生命。

人生有无数考题,答案却只有一个——奋进!人生没有停靠站,自我本身永远是一个出发点。

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

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

高三语文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译文原文《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晋侯入于齐,齐侯问曰:‘臣有五事欲请于先君名臣,先君不能纳我,今臣请于君。

’晋侯曰:‘请言之,吾必尽言之。

’齐侯曰:‘昔者,先君有罪于楚,晋国救之。

先君不能报晋国之劳,以旦暮之累散。

晋国由是亡,此先君之罪也。

故臣以为先君之事不可以居于《公羊传》。

臣闻国有常法,两君有累散之务,则有洪范之说。

先君不报晋国之难,亦不能自解。

请问曰:晋国既无补于先君,惜哉!则使君将何以莅之?’” “第二曰:鲁夫人无子,先君举宋公而立之。

宋公十有二年,先君没。

今鲁夫人死之十年,鲁不得为萧。

夫人有宗庙,男女同之。

若鲁服于宋之君,则所属之地,归于鲁矣。

今鲁服于其庶子,不服于其君。

以夫人之故,而为庶人之用,是不替也。

请问曰:君将何以莅之?” “第三曰:先君为楚伐郑,破其北门,而后赐其田宅之地于楚人,以为永固之计。

故臣以为,先君之事不可以居于《左传》矣。

不然,楚人虽得田宅之地,其也贵之乎?请问曰:君将何以莅之?” “第四曰:西鄙有陆地百里,先君使田於楚,业千户,其租入之所,晋年子多受之。

其後,晋有难,晋年子胜之,而使先君之墓墓于西鄙,以示不识敬死者之名。

故臣以为,先君之事不可以居于《春秋》矣,请问曰:君将何以莅之?” “第五曰:先君贵国之人,使固吏,城鄢陵,雒邑,恐其叛。

固何以堪其民哉?是故有《管辂之诰》。

由此观之,苟君不能自明伐罪,而曰我以先君之故,不可轻矣,请问曰:君将汰之乎?”译文《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晋侯纳见齐侯时,齐侯提出了五个问题,他曾希望在先前的君王名臣面前提出但没有被接受,但是齐侯今天向晋侯提出这些问题。

晋侯表示:“请提,我必全部回答。

”齐侯说:“从前,先王犯有罪行被楚国惩罚,晋国曾援助先王。

然而,当先王无法回报晋国的恩情并加重债务之时,晋国为此灭亡。

这是先王的罪行。

我认为这件事不能载入《公羊传》中,我听说国家有常规、两国有债务,对于累散之事,就有所谓的洪范之说。

高中语文_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实词(若、为)、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熟读文本,把握孟子论述的观点和政治理想。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学生在课下预习时自主完成学案问题,包括重点字音、重点实词(若、为)、词类活用(类型、意义)、特殊句式(主谓倒装等)、名句默写、重点句子翻译。

(详见学案)课上教师汇总学生学案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问题探究】课上重点展示和交流以下问题:1、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2、文本中比喻和排比的作用?3、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明确孟子的中心观点是希望齐宣王能“保民而王”。

为此,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

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但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拓展提升】以“仁者无敌”为话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议论文片段。

展示学生优秀习作,引导学生明确完整的议论文文段的写作公式:议论文段=观点句+阐释句+叙例句+分析句+总结句。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最后展示教师下水诗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掌握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具备了自学文言文的基本能力,所以课上完全没有必要照本宣科的为学生讲解文言知识。

只要在课上有效检查和监督的情况下,可以放心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课下依据导学案自学并掌握基础知识。

课上,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能力提升上,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含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自测】一、诵读文本,结合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的梳理(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3、王说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盖亦反其本矣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0、是罔民也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危士臣3、朝秦楚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6、轻暖不足于体与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8、寡固不可以敌众9、弱固不可以敌强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13、刑于寡妻:14、然后从而刑之15、是罔民也(三)特殊句式1.百姓之不见保2.臣未之闻也3、莫之能御也4、未之有也5、何由知吾可也6、牛何之7、何以异8、夫子之谓也9、然则一羽之不举10、舆薪之不见10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四)重要虚词1、之(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夫子之谓也(5)牛何之?(6)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以(1)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无以,则王乎?(3)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4)挟太山以超北海……(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7)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8)以羊易之。

(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3、而(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文档:第4单元 7 齐桓晋文之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文档:第4单元 7 齐桓晋文之事 Word版含答案

7 齐桓晋文之事本课话题——仁爱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

这段话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通过对比,孟子进一步强调“推恩”于民的重要性。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莫振高——化作光明烛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

“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

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

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

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 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司马光2.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先从别人开始。

——(英国)狄更斯3.对于一个病人来说,仁爱、温和、兄弟般的同情,有时甚至比药物更灵。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案:必修语文《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2.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入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讲解文章: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重点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分析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3.分析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问题,例如作者为何要引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来论述君子之道。

4.讨论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分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总结: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概括齐桓晋文之事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六、课堂作业1.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总结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

2.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分析问题的方式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的作业设计旨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孟子》,体悟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

2.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熟练翻译课文。

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现象,熟练翻译本文,体会比喻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高中语文教案教案:《齐桓晋文之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

2.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并做到朗读流畅。

3.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理解文章主旨思想。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课文《齐桓晋文之事》原文。

2.教学工具:PPT、多媒体设备。

3.教学环境:教室。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齐桓晋文之事》的背景与作者。

2.提问学生:你们对《齐桓晋文之事》有什么了解?第二步:课文解读1.分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2.教师解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与结构,并提问学生,确保学生理解课文。

第三步: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齐桓公与晋文公的政治手段和方法的异同。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齐桓公和晋文公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他们的政治手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第四步:拓展延伸1.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齐桓晋文之事》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学生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第五步:归纳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课文中的一些问题。

2.让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感想。

第六步:课堂小结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2.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答题情况来进行评价。

2.通过听课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主要通过课文解读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但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发言机会较少,下节课应该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

2.上课过程中存在一些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下节课需要采用更多的互动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主动性。

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鲁教版必修5.doc

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鲁教版必修5.doc

7《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学习重难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过程:一、关于孟子:1、孟子其人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

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4、《孟子》的时代意义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苹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

鲁教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和译文

鲁教版必修五《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和译文

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

高二语文教案-《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高二语文教案-《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学习难点】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方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涉及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孟子论辩的艺术魅力,并学有所用。

【知识链接】孟子思想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诵读孟子名言:1、仁则荣,不仁则辱。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一、背景介绍齐桓公和晋文公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两位伟大君主,他们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齐桓公和晋文公开创了天子之道,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仁君”。

他们的治国思想和领导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治国策略和领导方法,了解古代君主的儒家思想和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学习内容1. 齐桓公的治国策略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

他认为,君主要取得民心,就必须实行仁政,关注人民的生活。

因此,他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如减轻赋税,取消苛捐杂税,推行土地制度等,使齐国的经济和民生得到了发展。

在外交上,齐桓公主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认为君主要听从各方面意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他也注重孔子的教育思想,提拔贤能,面护天下英才,并将之招揽归来,这些人成为了齐国的重要手下,促进了齐国的繁荣与发展。

2. 晋文公的领导方式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

他认为,君主要有德行,才能取信于民。

因此,晋文公崇尚儒家之道,重视仁爱、诚信等人情德性,平衡各地利益,维护公正和团结,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晋文公也注重军事实力,加强国防,发展经济,积累人才,不断扩张国土。

他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强化中央集权,使晋国成为了五霸之一,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学习重点•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背景和治国理念;•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核心政策,如土地制度、税收改革等;•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政治和军事实践;•学习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和思维。

五、学习方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如《史记》等;•讨论和辩论,探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治国策略和领导方式的优点和缺陷;•参观相关的历史遗迹,如齐国故都临淄城、晋阳故城等。

六、学习评价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治国策略和领导方式,从中获得启示和启发,掌握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质。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以天下为己任 第7课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鲁人版必修5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以天下为己任 第7课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鲁人版必修5

7齐桓晋文之事孤高而又热爱和平的孟子孟子是孤独高傲的。

他认为“人皆可成尧舜”。

他高举“民贵君轻”的旗帜,他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无不闪烁着朴素的民本色彩。

只要大家肯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他还把人民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尊重人,把人从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大概也发端于此,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

孟子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

他反对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

他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他反对的恰是那种以兼并、掠夺来统一天下的非正义战争。

他用“得道”与“失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论述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出一兵一卒,就能威慑敌人,那是何等自信,对于现代治国方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用人方面,他主张,君主应先听民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这种用人观,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下,不失为一条良策。

若此,干部选拔中的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裙带风、任人唯亲等皆可杜绝,我们深为孟子的远见卓识叹服。

论奋进在人生旅程中,常常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快去创造,创造才有收获。

只要你一息尚存,就要努力创造!我曾有过企望,企望机遇的到来。

那个声音告诉我:机遇只垂青于不懈奋斗的人,等待会丧失青春年华。

我曾因不得志而叹息。

那个声音又在说:慨叹是弱者,奋进才有用武之地。

我有过失误之后的捶胸顿足。

那个声音又在说:振作起来,重新选择新的目标,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新内容。

我有过名落孙山的失望,我感到疲倦,感到前途茫然。

那个声音又在说:莫沮丧,成才的路有千万条。

我陷入过困境,甚至一蹶不振。

冥寂中,那个声音又在说:困难是人生的教科书,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我饱受过病残之苦,苦闷中想了却一生。

那个声音又在说:你还有生命,只要壮志在胸,就会不负有限生命。

人生有无数考题,答案却只有一个——奋进!人生没有停靠站,自我本身永远是一个出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学习难点】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方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涉及到的文言基础知识较多,同学们要反复诵读,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在此基础上深刻领会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孟子论辩的艺术魅力,并学有所用。

【知识链接】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写作背景: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

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

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诵读孟子名言:
1、仁则荣,不仁则辱。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学习过程】
一、梳理文意:准确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加点的为重点字词,划横线的为特殊句式)。

1、阅读“齐宣王问曰……可”这部分对话。

(1)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2)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阅读“何由知吾可也?……君子远庖厨也。


(1)王见之,曰:牛何之?
(2)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阅读“王说……王请度之。


(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乎?
(3)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阅读“抑王兴甲兵……其若是,孰能御之。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2)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也。

5、阅读“吾惛……结尾”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此惟救死惟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品味:
本文中孟子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什么?
三、探究与对话:
(1)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的?(从孟子的论辩艺术角度来分析)(2)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你能否发现孟子思想的影子?
四、作业布置: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友情提示:1、注意文段中关键的词:妻子:妻子儿女;之:往;比:等到;反:通“返”;馁:饥饿。

2、注意文段中关键的句子:则如之何?译为:该怎么办呢?
五、课堂小结: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

它的主要内容是写劝说放弃,采纳“”的政治主张的经过。

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主张,鲜明地表现了《孟子》因势利导,善于的写作特点。

六、学习反思
【知识卡片】兼词及其用法
古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

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的有“诸”、“焉、“曷”、“盍”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

下面,把常用兼词的具体用法介绍一下。

“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词“之”和介词“于”两个词,而用在句尾时,则见代词“之”和语气词“乎”两个词。

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2)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 。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庄暴见孟子》)。

句(1)(2)的“诸”为“之于”的合词,而句(3)的“诸”为“之乎”的合词。

“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又可兼“于彼”。

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盍”、“曷”(“曷”通“盍”)两词都是兼疑问代词“何”和否定副词“不”两个词。

如:(1)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2)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之!(《尚书·汤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