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2.1动与静》教案(新版)沪科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2.1动与静
《2.1动与静》教案一、课前知识准备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________的世界,宇宙中的一切,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处在________之中。
(答案:运动运动)2.很多诗人曾用优美的诗句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你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名师解读点拨知识点1:运动的世界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我们就生活在茫茫宇宙中一颗被称为地球的行星上;地壳运动产生了高山和峡谷;江河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带来了四季更替和昼夜分明;骆驼凭深浅不一的脚印在沙漠留下运动的踪迹;飞机用美丽如虹的弧线,在碧空中划出运动的轨迹;轮船以扇形的水流,在沧海中冲出运动的印记;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人类更是无时无刻不用运动阐述生命的价值…….说明:______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______着,即运动是_________.(答案:运动运动绝对的)知识点2:运动的描述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以各种形式展示着运动,而人类感受运动,认识运动,描述运动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健儿用舒展的肢体诠释运动…….那么你能否说出一些描述运动的词语、诗句、音乐、绘画……?物理学家们是如何认识运动的? 物理科学的研究发现了运动的相同之处在于:位置发生了改变.于是科学家们就建立起一个描述运动特征的基本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
机械运动: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位置的________(答案:改变)【拓展】除了机械运动之外,自然界的运动种类还有很多,例如:生命的运动、社会的运动、宏观的运动、微观的运动等等。
参照物:我们在描述物体位置是否改变时,总是有意无意地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这个事先被选定做为______的物体,在物理学中称为参照物。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2.1动与静教案
第一节动与静本节内容描述的是自然界的机械运动,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能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和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本节内容是运动学最基础的课程,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在各类考试中,尤其是各地历年中考中重点考查的是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世界和运动的描述,主要讲述不同的运动形式及人类文化中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从而引出科学描述运动的方法。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运动的概念及研究机械运动时对参照物的选择,教学难点是结合具体问题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教学中不提倡单纯的说教,提倡运用多媒体手段,多视角向学生展示运动的世界。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参与教学活动。
如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描述运动的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作品并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一些小实验,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
学习本节知识时,可通过日常生活观察到的运动和静止的现象,在老师指导下结合身边的一些物品做一些与运动有关的小实验,进行分析与思考,来理解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并认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时,它的运动情况不同,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有关知识,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精彩纷呈的特技运动效果。
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难点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多媒体播放设备、机械运动演示课件等。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2.1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2.1动与静在设计这节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动与静”时,我的意图是希望通过简单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动”与“静”的概念,并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运动和静止物体。
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感知,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1.理解动与静的概念;2.学会辨别运动和静止物体;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让孩子们判断物体的动与静是一个难点,因为他们需要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重点,因为这是理解更复杂物理概念的基础。
一、情境引入:我通过播放一段动画,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动画中的物体是动的还是静的,以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理论知识讲解:我通过展示动植物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然后我简要讲解动与静的概念。
三、实践活动: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有一辆玩具汽车、小球、斜坡和桌面。
孩子们需要用这些工具,让汽车和小球进行不同的运动,并判断它们的运动状态。
四、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实践活动,并讨论他们是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课后反思:我认为这节课的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活动,他们能够理解和辨别动与静的概念。
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对参照物的概念理解不够,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今后的课堂上,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动与静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运动和静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参照物的概念: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参照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我发现有些孩子在活动中对参照物的概念理解不够,导致判断结果出现错误。
这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讲解和巩固的知识点。
二、实践活动的设计:实践活动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 教案设计
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教学案教学目标:一,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二,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三,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选择,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四,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让学生观看图片星系的运动,太阳系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及地球板块的运动,生活中的运动等,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世界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并且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你能举出那些在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吗?飞翔的小鸟、飞驰的汽车、流动的空气,人在跑步、钟的指针转动……三,、运动的描述(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歌词来表现节奏。
(4)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例(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四,三个概念:1. 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被选作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3.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五,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的三个过程: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六,例题讲解:例1、描述一位乘电梯上述的乘客的运动。
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如果选择电梯的轿厢为参照物,乘客是()的。
例2、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例题3、“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的向后退去……”请写出上文中的描述各选择了什么作为参照物?红日升起();车奔驰();“我”静靠();树后退:()七,交流与讨论:1. 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 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是以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是以___为参照物。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1 动与静-精选文档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2.1动与静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对实验的分析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2.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竞赛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绘画。
教学过程一、运动的世界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多角度展示运动的世界,并配有音乐和朗诵,(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
我们就生活在这满天星斗中一颗称为地球的行星上。
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
地壳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
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看:清晨晨练的人们,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二、运动的描述师:在物理学家把运动归纳成定律之前,人们就开始用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描述运动。
1.词汇与运动。
师:我们词汇中有大量关于运动的词,对于不同类型的运动有不同的词表示。
请你说出与上升运动、下降运动、快速运动、缓慢运动、回转运动、振动等与运动有关的词汇,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请大家举手抢答。
生甲:升起、升高、爬升、跳跃……(上升运动)生乙:下落、下降、下沉、降落、下潜、垂落、下跌、急降、扑通坠落、倒下、摇摇欲坠、低垂……(下降运动)生丙:急旋、回旋、转动、环行、兜圈子、旋转、扭转、自转、绕转、盘旋……(回转运动)生丁:摆动、振动、抖动、摇动、颠簸、颤动、摇晃、颤抖、晃动、波动……(振动运动)生戊:小跑、飞奔、驰骋、跑步、迈进、漫步、蹓跶、爬行、蹒跚、跳起、前进、急速、飞速、迟缓、缓慢……按小组发言进行统计,当场评出第一轮抢答获胜小组。
2.1动与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世界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天体的运动、植物的生长、地壳的运动、火山的喷发、大脑的思维、人的生老病死、病菌的传播等都是运动的存在形式。
(2)了解人们对运动世界的多种描述方式,会用自已擅长的方式描述运动(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
(3)知道物理学家是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朴素的描述运动到科学的描述运动的人类认知过程,了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2)体会从纷纭的现象中认识事物共同本质特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天、地、人的运动世界中感悟世界的美;从人类对运动世界的描述中感悟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认识怎样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机械运动。
2、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步骤】1、引入新课经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物理世界的新奇与美丽,也了解了前人在探索物理奥秘的经历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共同走进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精彩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身边似乎有一个“小虫子”,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德国制造的一颗子弹。
【讨论】法国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2、新课教学(1)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①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运动世界:【欣赏】-- --视频:运动的世界【思考】:运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能举出那些在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吗?请学生讨论对运动的认识: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飞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地壳的运动,大陆板块的碰撞产生了地球上的高山和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沟壑和平原;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水城威尼斯在不段下沉师生达成共识: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2.1动与静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2.1动与静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深明白,孩子们的认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幼儿园课程,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化教学法,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与静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体验、互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动与静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动与静的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动与静的概念。
难点: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动与静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小车、玩具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动与静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观察与体验(10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领取一个小车和一些玩具,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动与静的概念。
3. 互动游戏(10分钟)通过卡片游戏,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动与静的概念。
4. 创作与表达(10分钟)让孩子们用画笔和画纸,创作一幅动与静的画,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教师对每个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动与静的概念。
难点: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动与静的概念。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和游戏化教学法,让孩子们生动有趣地了解了动与静的概念,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同时,孩子们在创作和表达的过程中,也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在课后,我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增强家校互动。
2.1动与静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2.1动与静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教案:2.1动与静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动与静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动与静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与静的概念,知道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与静的概念,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难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运用动与静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PPT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2. 讲解:讲解动与静的概念,解释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6.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动与静的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动与静的概念,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时的特点。
难点: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运用动与静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动与静的概念,是否能够正确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否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判断它们是运动还是静止,并尝试解释原因。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深刻理解动与静的概念。
我选择的实例都是贴近生活的,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2.1动与静2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2.1动与静2教案:动与静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观察、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运动和静止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木板、滑轮、尺子。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2. 实验一: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小车、木板和滑轮搭建一个简单的滑轮组,然后测量不同高度下滑轮组的速度,观察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3. 实验二: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尺子测量自己与教室墙壁的距离,然后墙壁作为参照物,观察自己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变化,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活动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运动和静止的特点。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验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
但部分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并尝试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例如,观察公交车上的乘客在启动、刹车和转弯时的身体动态,分析其原因。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 静与动 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会解释相关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体验并认识选择不同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时,它的运动情况不同,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理性的认识,有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会进行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教学难点 1.能科学的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二、【教学流程】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1.【趣味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身边似乎有一个“小虫子”,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德国制造的一颗子弹.飞行员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本领,徒手抓住一颗子弹呢?你们能做到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新课一、运动的世界PPT展示:宇宙的运动;太阳系的运行;地壳运动;跨栏者;奔跑的狗等。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
生活中有静止的物体吗?生:黑板、讲桌、书课、凳子、师:这些物体是绝对静止的吗?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了解人们对于运动的描述。
二、运动的描述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在描述运动。
动画展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图片展示。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莫扎特)4.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想想议议:讨论:花花运动了吗?如何判断的?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位置的改变就称为运动。
教师指出:(一)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1动与静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2.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绘画。
教学过程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相等,卫星在轨道上绕行速度约为,人们用天文望远镜仰望卫星,看到他仿佛挂在太空静止不动,卫星虽然绕地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觉得他静止不动。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底动没动?一、运动的世界PPT展示运动的飞机,候鸟、豹子、运动员图片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一切物体都在不停运动......科学家是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自然界中的物体运动有多种形式,机械运动只研究与物体位置变化有关的问题。
参照物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歌词来表现节奏。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观看PPT(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一、判断物体运动的标准研究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二、参照物的选择原则1.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
3.一旦被选定的参照物假定是静止的。
4.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观看PPT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2.1 动与静 教案
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飞舞的萤虫、奔驰的骏马、刺破夜空的流星、角逐的足球健儿、地球、地球上的树木等。
二、讲授新课:1.运动的世界。
引导:观察图2-1、2-2、2-3三幅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运动的静止的?(2)有没有哪位同学认为有静止的物体?2.运动的描述。
过渡:既然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人们是如何描述运动的?不同的人描述:(1)音乐家;用录音机播放《流水》乐曲。
(2)画家:观看图2-5;哪一位同学能画一个具有动感的画面?提出问题:科学家是如何描述运动的呢?小实验:(1)学生A不动,学生B从A面前走过。
我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学生A不动,学生B不动,同学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学生A与学生B了一起运动,且速度相同,同学们说B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同学们想一想: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在本次实验中它是谁?3.课本讨论与交流:想一想:小明为什么说花花静止不动,又说花花运动,这说明了运动与静止具有怎样的关系?想一想: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又是怎样巧妙利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为我们服务?三、课堂小结:总结本节内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教学设计
2.1 动与静【运动的世界】1.介绍宇宙师: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什么是宇宙呢?我国古代《淮南子•原道训》书中说:(出现字幕)“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 也就是说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用现代的话说:出现字幕)“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师: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家伽莫夫于1946年创立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出现字幕)。
他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前,宇宙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以很大的速度运动,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
后来相继出现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2.宇宙在运动①多媒体出现星系图像(书图2-1)。
师:大爆炸形成的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运离我们而去。
师:目前人类测量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
太阳系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②多媒体出现太阳系图像。
请同学们看,这就是太阳系。
中间是太阳,周围有九大行星绕它运动。
这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教师指示)师:请同学们再看。
③多媒体出现自转与公转的地球图像。
这是太阳,这是地球。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
正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出现字幕)使地球上不断发生日落日出、月盈月亏、星转斗移、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等自然现象。
④多媒体出现大陆板块的运动图像。
师: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壳内的物质也在运动。
地壳的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
正是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
3.生命在于运动请同学们再看:⑤多媒体出现动物奔跑图像。
师:图画中出现一个什么情景?生:动物在奔跑。
师:我们再看一段录相。
⑥多媒体出现奥运会径赛(刘翔)图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2.1动与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2章的第1节,主题为“动与静”。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掌握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2. 学习参照物的概念,并理解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中的作用。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学会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
2. 通过学习参照物,让学生理解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中的作用,并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
2. 教学重点: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静止的定义。
2. 知识讲解: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参照物的概念,并讲解如何选择参照物。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参照物选择方法七、作业设计1. 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并说明理由:(1)教室里的桌子(2)停在路边的汽车(3)飞翔的鸟儿答案:(1)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桌子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2)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3)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鸟儿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
2.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并说明理由:(1)坐在火车上的乘客(2)地球绕太阳转答案:(1)以火车为参照物,乘客与火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2.1动与静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2.1动与静一、教学内容1. 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 参照物的选择:讲解如何选择参照物,以及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3. 运动的判断:教授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掌握参照物的选择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
2. 教学重点:运动的判断,以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片、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笔记本、三角板、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判断它们的运动状态。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不同的参照物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2. 讲解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通过PPT展示相关实例,讲解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3. 讲解参照物的选择:讲解如何选择参照物,以及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运动的判断:教授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解释原因。
6.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静止与运动的相对性2. 参照物的选择3. 运动的判断七、作业设计(1)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2)教室里悬挂的钟表;(3)书桌上的文具盒。
(1)坐在教室里的学生;(2)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运动。
答案:1. (1)静止;(2)静止;(3)静止。
2. (1)运动;(2)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静止与运动是相对的,关键在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素养。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一节《动与静》教案2 (新版)沪科版
2.1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学生活动中不断强化与同学(他人)的协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去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与静”。
教学方法:交流与讨论。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视频:孙悟空腾云驾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提问:“孙悟空扮演者六小玲童真能腾云驾雾吗?”新课教学:1、运动的世界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1)、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
看图:2-1文字:1950年前后,伽莫夫建立了热大爆炸的观念: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
大约180亿年前,最初的宇宙是由超高温、高密度的“一点”爆炸而成,以后各星系会无限膨胀。
46亿年前太阳系行星形成。
1965年, 有观测证据有力地支持大爆炸模型。
视频:宇宙运动(2)、地壳的运动。
看图:2-2大陆板块的碰撞产生了地球上的高山和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沟壑和平原;水城威尼斯在不段下沉。
(3)、生命在于运动看图:2-3视频:刘翔破世界记录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生:上学的学生、下班的工人、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飞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
想一想:我们平时又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呢?2、人文视野中运动的描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如:(学生举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新)沪科版物理《2.1动与静》公开课(教案)
2.1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一、运动的世界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
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
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
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果应会更好
D、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总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a)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b)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分析
上面的三个场景中有不少的物体,我们看
书包对李明位置不变
小王对自行车位置不变静止
坐椅对汽车位置不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运动形式,知道自然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
1.创设相对运动或静止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物理的志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物体物体
李明对学校位置改变
自行车对树木位置改变运动
汽车对电线杆位置改变
物体物体
(4)概括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学生思考讨论。
同学们讨论: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呢?
小结:
机械运动的定义
参照物的定义
学生思考。
进行适当的解释
问: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
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5分钟。
提问:小明为什么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原来花花的位置发生的改变。
告诉学生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设疑提问讨论
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很感兴趣
一、新
课
教
学
1.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 Nhomakorabea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请看图2-1—图2-3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2、运动的描述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感受物理现象的奥妙。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课教学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如: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看图2-4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告诉学生我国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乐曲。如中国十大名曲。
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科学描述物体运动、静止的方法。
教学难点
科学描述物体运动、静止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观看图片等与提问想结合。
学习方
法指引
探究式教学
教学资源及媒体
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1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复习
引入
多媒体展示:飞舞的萤虫、奔驰的骏马、刺破夜空的流星、角逐的足球健儿、地球、地球上的树木等。
会基本的判断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
预设
新课教学
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讨论分析
A、先讨论课本图2-3,提问学生回答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C、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教学反思
一、亮点:多媒体多视角向学生展示运动的世界,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相互展示并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查找自己的得失,
二、不足:对于参照物学生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
找不足,
三、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不足,使教学更加完美。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能从阅读中找到答案
课堂
小结
一、运动的世界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2.参照物: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
总结本节收获。
(让学生展示效果更好)
学生可以小结
作
业
布
置
1.傍晚时分,张华同学带着宠物狗“花花”在公园里散步,“花花”很听话,寸步不离地跟在张华同学后面,此过程中,以张华同学为参照物,“花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路边的树木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动与静
课标要求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知道科学描述物体运动、静止的方法;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
这是八年级物理教材(沪科版)中第一节概念课,对学习物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同时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习惯、方法的养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使学生能认识并理解有关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等物理概念是很重要的。教好这节课也将为学生学好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北京奥运会赛况将采用地球同步卫星直播,同步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地球上空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三者均可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概括实验结论。
能完成
二、新知识预习
书面作业:P161、2、3、4、5、6预习作业:第二节同步自主学习
补充练习
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