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 崎 病-重庆市儿童医院课件2009
合集下载
《儿科疾病川崎病》PPT课件
家长密切配合
异常情况处理
家长应按时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复查和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如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告 知医生患儿的病史和治疗情况。
05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预后评估指标和方法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患儿发热、皮疹、黏膜充血等症状是否 缓解或消失。
实验室检查指标
评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 指标的变化趋势。
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整合优势资源,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服务。
降低复发率策略部署
加强随访
对治愈后的患儿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 处理复发迹象。
心理干预
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心理干预,减轻他们的心 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生活指导
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的日常生活,增强患 儿体质,降低复发风险。
疫苗接种
鼓励患儿接种相关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 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其他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可根据病 情需要选择使用,以进一 步评估病情和并发症情况
03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一般治疗原则及措施
控制炎症
减轻血管炎症损伤,防止冠状动 脉瘤形成及血栓性阻塞。
对症处理
控制高热、抗惊厥、降低颅内压、 补充液体及保护肝脏等。
加强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预 防继发感染。
《儿科疾病川崎病》PPT课 件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 护理管理与康复指导 •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疾病概述
川崎病定义与命名
定义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 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
川崎病课件ppt课件
• 本症与渗出性多形红斑不同之点为:①眼、唇、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 形成;②皮疹不包括水疱和结痂。
• 本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之处为:①皮疹在面部不显著;②白细胞 总数及血小板一般升高;③抗核抗体阴性。④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男 孩多见。
.
27
鉴别诊断
• 本症与婴儿型结节性多动脉类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MCLS的发病 率较多,病程产短,预后较好。这两种病的相互关系尚待研究。
• 3.其他(环境污染、化学药品)
.
5
病理改变
• 基本病理: • 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或者全层血管炎,
涉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小型动脉 为重,好发于冠状动脉。
.
6
病程分期
• Ⅰ期:约1~2周,其特点为:①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 及其周围的发炎;②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围的发炎;③淋 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的浸润及局部水肿。
.
26
鉴别诊断
• 应与各种出疹性传染病、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结炎、类风湿病以及其 它结缔组织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炎心脏炎互相鉴别。
• 本症与猩红热不同之点为:①皮疹在发病后第3天才开始;②皮疹形 态接近麻疹和多形红斑;③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时期;④青 霉素无疗效。
• 本症与幼年类风湿病不同之处为:①发热期较短,皮疹较短暂;②手 足硬肿,显示常跖潮红;③类风湿因子阴性。
.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2ege
川崎富作先生
.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3ege
概述
• 好发于婴幼儿(1-2岁多见) • 小于5岁的占80% • 男:女 1.5:1 • 冬春季节为高峰期(12-5月发病较多) • 有自限性 • 多数康复,预后良好 • 约15%-20%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改变
• 本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之处为:①皮疹在面部不显著;②白细胞 总数及血小板一般升高;③抗核抗体阴性。④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男 孩多见。
.
27
鉴别诊断
• 本症与婴儿型结节性多动脉类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MCLS的发病 率较多,病程产短,预后较好。这两种病的相互关系尚待研究。
• 3.其他(环境污染、化学药品)
.
5
病理改变
• 基本病理: • 血管周围炎、血管内膜炎或者全层血管炎,
涉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小型动脉 为重,好发于冠状动脉。
.
6
病程分期
• Ⅰ期:约1~2周,其特点为:①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 及其周围的发炎;②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围的发炎;③淋 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的浸润及局部水肿。
.
26
鉴别诊断
• 应与各种出疹性传染病、病毒感染、急性淋巴结炎、类风湿病以及其 它结缔组织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炎心脏炎互相鉴别。
• 本症与猩红热不同之点为:①皮疹在发病后第3天才开始;②皮疹形 态接近麻疹和多形红斑;③好发年龄是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时期;④青 霉素无疗效。
• 本症与幼年类风湿病不同之处为:①发热期较短,皮疹较短暂;②手 足硬肿,显示常跖潮红;③类风湿因子阴性。
.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2ege
川崎富作先生
.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3ege
概述
• 好发于婴幼儿(1-2岁多见) • 小于5岁的占80% • 男:女 1.5:1 • 冬春季节为高峰期(12-5月发病较多) • 有自限性 • 多数康复,预后良好 • 约15%-20%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改变
川崎病讲课ppt课件
保持卫生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 与他人共用餐具等,以降 低感染风险。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 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 孩子的免疫力,降低患病 风险。
护理方法
观察病情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 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 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 就医。
遵医嘱治疗
一旦确诊为川崎病,应遵 医嘱治疗,按时服药、定 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 有效控制。
患者及家属应严格遵守医生的 诊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
查。
注意药物副作用
了解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及
时向医生反映。
关注心血管健康
长期关注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 况,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
动图等相关检查。
03
川崎病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接种疫苗
接种针对川崎病的疫苗是 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家 长应按照免疫计划及时为 孩子接种。
调整生活方式
孩子在患病期间应保持充 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 绪。
家庭护理指导
心理支持
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支持,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
根据医生的建议,为孩子提供适宜 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均衡。
日常护避免交叉感染。
病变。
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 入,特别是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补充。
休息与护理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加 强口腔和皮肤护理,预
防继发感染。
随访观察
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特别是心血管系
统的检查。
治疗注意事项
川崎病课件
Kobayashi T,et al.Prediction of 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 unresponsiveness in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Circulation 2006,113:2606-2612
不完全性川崎病
发热5天以上,另有2-3条主征
临床表现
(三)口腔黏膜病变
• 发病后24-48小时出现 • 持续9-12天 • 与眼充血时间相近 • 草莓舌 • 口唇黏膜及皮肤交界处皲裂
口唇皲裂 草莓舌
临床表现
(四)四肢变化
•急性期:手足末梢出现红斑,硬肿 •恢复期:指趾端脱屑
肢端硬性肿胀 肢端膜状脱屑
肛周脱皮
临床表现
(五)多形性皮疹
• 发热后数天,于手足硬肿周期出现 • 多形性红色皮疹:播散性红斑、丘疹、斑丘疹、偶有小
脓疱;可相似于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 • 全身性分布 • 持续5-7天 • 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硬结
临床表现
(六)颈部淋巴结肿大
• 70%病人发生,发病后1-2天出现持续约10天 • 颈淋巴结肿大1.5cm以上 • 多单侧发生 • 非化脓性,触痛不明显 • 偶有颌下弥漫性肿胀,可能被误诊为“腮腺炎”
二、IVIG治疗时机: • 目前推荐治疗时机为发病后10 天内(病程5-7天) • 治疗于病程5天内者,可能需要再次IVIG • 如果KD早期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在发病后的10 d
仍可考虑应用IVIG
川崎病对IVIG治疗无反应
• 在川崎病早期,给予IVIG治疗后36h 发热不退(体温> 38.9℃)或退 热2一7d后再现发热并伴至少一项川崎病主要临床特征,称之为 IVIG无反应型
不完全性川崎病
发热5天以上,另有2-3条主征
临床表现
(三)口腔黏膜病变
• 发病后24-48小时出现 • 持续9-12天 • 与眼充血时间相近 • 草莓舌 • 口唇黏膜及皮肤交界处皲裂
口唇皲裂 草莓舌
临床表现
(四)四肢变化
•急性期:手足末梢出现红斑,硬肿 •恢复期:指趾端脱屑
肢端硬性肿胀 肢端膜状脱屑
肛周脱皮
临床表现
(五)多形性皮疹
• 发热后数天,于手足硬肿周期出现 • 多形性红色皮疹:播散性红斑、丘疹、斑丘疹、偶有小
脓疱;可相似于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 • 全身性分布 • 持续5-7天 • 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硬结
临床表现
(六)颈部淋巴结肿大
• 70%病人发生,发病后1-2天出现持续约10天 • 颈淋巴结肿大1.5cm以上 • 多单侧发生 • 非化脓性,触痛不明显 • 偶有颌下弥漫性肿胀,可能被误诊为“腮腺炎”
二、IVIG治疗时机: • 目前推荐治疗时机为发病后10 天内(病程5-7天) • 治疗于病程5天内者,可能需要再次IVIG • 如果KD早期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在发病后的10 d
仍可考虑应用IVIG
川崎病对IVIG治疗无反应
• 在川崎病早期,给予IVIG治疗后36h 发热不退(体温> 38.9℃)或退 热2一7d后再现发热并伴至少一项川崎病主要临床特征,称之为 IVIG无反应型
小儿川崎病PPT课件
16
4、其他脏器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有心脏损害,急性期卧床休息 , 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密切监测面色、精神状态、心率、心律、心音。 &每4h测心率一次,发现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率增快时, 及时做心电图、彩超检查,以明确心脏损害的程度。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
19
20
17
5、饮食护理
&患儿发热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时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 流质。 &食物易温凉,少量多餐。 &体温恢复正常后,食欲多有改善,则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 生素的饮食,有利于机体迅速康复。
18
6、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对抗血管炎症和对抗血小 板凝集,常采用阿司匹林和静注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宜饭后服药,观察大便的性质。 &静注丙球开始30min内应缓慢滴注8~10gtt/min,注 意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及过敏反应。
15
3、皮肤、淋巴结的观察与护理
&全身性皮疹----在3~7天内自行消退无色素沉着。 &患儿指趾端有红肿,红肿消退后见片状膜样脱屑, 严重者颈部、腹股沟、肛周皮肤也出现大面积脱皮。 &对半脱痂皮----净剪子剪除,不能强行斯脱,防止出 血和继发感染。 &肛周皮肤发红----涂红霉素软膏,每次便后清洗臀部,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
5
6
7
8
9
10
三、并发症
1、心脏血管系统,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急性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导致心脏衰竭 或心律不齐。 2、关节痛或关节炎 3、胆囊水肿 4、肠道假性阻塞 5、无菌性脑膜炎 6、肝功能指数上升、黄疸、腹泻、血清白蛋白降低等
11
4、其他脏器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有心脏损害,急性期卧床休息 , 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密切监测面色、精神状态、心率、心律、心音。 &每4h测心率一次,发现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率增快时, 及时做心电图、彩超检查,以明确心脏损害的程度。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
19
20
17
5、饮食护理
&患儿发热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时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 流质。 &食物易温凉,少量多餐。 &体温恢复正常后,食欲多有改善,则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 生素的饮食,有利于机体迅速康复。
18
6、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是对抗血管炎症和对抗血小 板凝集,常采用阿司匹林和静注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宜饭后服药,观察大便的性质。 &静注丙球开始30min内应缓慢滴注8~10gtt/min,注 意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及过敏反应。
15
3、皮肤、淋巴结的观察与护理
&全身性皮疹----在3~7天内自行消退无色素沉着。 &患儿指趾端有红肿,红肿消退后见片状膜样脱屑, 严重者颈部、腹股沟、肛周皮肤也出现大面积脱皮。 &对半脱痂皮----净剪子剪除,不能强行斯脱,防止出 血和继发感染。 &肛周皮肤发红----涂红霉素软膏,每次便后清洗臀部,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
5
6
7
8
9
10
三、并发症
1、心脏血管系统,是造成川崎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急性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导致心脏衰竭 或心律不齐。 2、关节痛或关节炎 3、胆囊水肿 4、肠道假性阻塞 5、无菌性脑膜炎 6、肝功能指数上升、黄疸、腹泻、血清白蛋白降低等
11
川崎病 ppt课件
3、 心血管症状的观察: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变 化,注意有无心悸、头晕、出汗、烦躁不安等症状,必要时做超声心 动图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冠状动脉栓塞或动脉瘤,做好抢救准备。
4、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多饮水。
ppt课件
6
5、 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儿,尽可能减轻心理压力。
2、观察皮肤黏膜变化:
口腔护理:该病患儿口腔及咽部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加之高热时口腔 温度适合细菌生长易发生感染。因此给予口腔护理一日两次,有溃疡 时涂金达液,口唇干裂时涂石蜡油以保持湿润。
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渣屑,保持皮肤清洁,衣服柔软,指 趾端有膜状脱皮时反复告诫患儿及家长不要人为撕拉损伤皮肤完整性, 应让受损皮肤自行脱落。
川崎病
小儿心脏
ppt课件
1
川崎病(KD)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道,又称皮肤粘膜淋 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 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所引起的冠脉扩 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发病 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男多于女。
ppt课件
7
6、用药观察
⑴ 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胃粘膜,出现上腹不适、恶心等 不良反应,所以一定在饭后服用,另外此药可抑制血小板 凝集和减少凝血酶原而引起出血,在服药期间注意避免擦 伤,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防止鼻出血。
⑵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开始时缓慢滴注,15分钟后无不 良反应可逐渐增加速度,速度不宜过快。滴注过程中,注 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等,如 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ppt课件
川崎病ppt课件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川崎病
1
川崎病
•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 多见于儿童,好发于4岁以内的婴幼儿,以
男孩居多, • 发病季节以4~9月为多。
川崎病
2
病 因-感染学说
• 从患儿的咽部、淋巴结、血中都可以分离到溶 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根据日本MLNS研究委员会标准:凡有5项以上符合,即可诊断本 病。
川崎病
16
鉴别诊断
• 猩红热:根据起病急骤、典型皮疹、帕氏线、口周苍 白圈,结合全身发热、咽痛、扁桃腺炎、抗生素治疗 有效等特点,与川崎病容易鉴别。
• 重症多形红斑:尽管本病有发热、皮疹及粘膜损害, 但是皮肤和粘膜的大疱、糜烂、渗出、结痂是本病的 重要特征,而川崎病的皮损比较干燥,没有渗出的表 现。
舒张期杂音、奔马律。 • EKG可有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塞等相应变化。 • 心脏病变为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尸检均有冠状
动脉病变,如冠状动脉炎、动脉瘤、血栓形成、 心肌梗塞等。
川崎病
12
临床表现
• 其他:有些患儿有胃肠道症状、关 节痛、咳嗽、脑膜刺激症状等。
川崎病
13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显著增高,可达1 ~ 2万以上, 核左移,可出现中毒颗粒。
川崎病
17
鉴别诊断
• 幼儿型类风湿关节炎:本病尽管有手足肿胀, 但是皮疹一过性、关节受累严重、病程长等容 易与川崎病鉴别。
• 婴儿多动脉炎:发病率低,一般在尸体解剖后 诊断,而川崎病其特殊的表现,两者容易鉴别。
川崎病
18
治疗
• 原则:应用抗炎症及抗凝固药物治疗,关键 是防止冠状动脉并发症。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川崎病
1
川崎病
•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 多见于儿童,好发于4岁以内的婴幼儿,以
男孩居多, • 发病季节以4~9月为多。
川崎病
2
病 因-感染学说
• 从患儿的咽部、淋巴结、血中都可以分离到溶 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根据日本MLNS研究委员会标准:凡有5项以上符合,即可诊断本 病。
川崎病
16
鉴别诊断
• 猩红热:根据起病急骤、典型皮疹、帕氏线、口周苍 白圈,结合全身发热、咽痛、扁桃腺炎、抗生素治疗 有效等特点,与川崎病容易鉴别。
• 重症多形红斑:尽管本病有发热、皮疹及粘膜损害, 但是皮肤和粘膜的大疱、糜烂、渗出、结痂是本病的 重要特征,而川崎病的皮损比较干燥,没有渗出的表 现。
舒张期杂音、奔马律。 • EKG可有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塞等相应变化。 • 心脏病变为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尸检均有冠状
动脉病变,如冠状动脉炎、动脉瘤、血栓形成、 心肌梗塞等。
川崎病
12
临床表现
• 其他:有些患儿有胃肠道症状、关 节痛、咳嗽、脑膜刺激症状等。
川崎病
13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显著增高,可达1 ~ 2万以上, 核左移,可出现中毒颗粒。
川崎病
17
鉴别诊断
• 幼儿型类风湿关节炎:本病尽管有手足肿胀, 但是皮疹一过性、关节受累严重、病程长等容 易与川崎病鉴别。
• 婴儿多动脉炎:发病率低,一般在尸体解剖后 诊断,而川崎病其特殊的表现,两者容易鉴别。
川崎病
18
治疗
• 原则:应用抗炎症及抗凝固药物治疗,关键 是防止冠状动脉并发症。
儿童川崎病的诊治-PPT课件.ppt33
依据心血管并发症危险水平的随访及管理
危 险 分 级 药物疗法 Ⅰ(在疾病的各期 阿司匹林维持量3-5mgkg 均无冠脉病变) 应用至3个月
Ⅱ(暂时冠脉扩张 在急性期消失)
身 体 活 动 在起初 6~8周受限
Ⅲ(小至中型冠状
动脉瘤) Ⅳ(1个巨大冠状 动脉瘤或多个动脉 瘤,但无血管阻
随访和诊断试验 创伤性治疗 除非怀疑心脏病,否则分别于发病1个月 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发病后5年内每 无须做 年各随访复查1次,检查内容包括心脏超声 心电图 血小板,必要时复查血沉 在起初 6~8 周受限 除非怀疑心脏病,否则分别于发病1个月。 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发病后5年内每 无须做 年各随访复查1次,检查内容包括心脏超声 心电图 血小板 10 岁以内患儿在起初 发病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发病 6~8 周受限,10~20 后5年内每年各随访复查1次,检查内容包 无须做 岁患者通过每隔1年 括心脏超声。心电图。根据病情进行心肌灌注 的应激试验来指导身体 同位素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禁止任何运动 出院后在药物治疗期间每月定期随访复查 若应激试验或超 病情稳定后改为每3个月随访1次 声心动描记术显 随访内容同上加Holter 示有狭窄发生,则 按冠状动脉阻塞处理 禁止任何运动 出院后在药物治疗期间每月定期随访复查 血管成形术 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3个月随访1次, 导管介入 随访内容同上 出院后在药物治疗期间每月定期随访复查 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3个月随访1次, 随访内容同上 血管成形术 介入或心脏 移植
。
抗凝治疗
4.磺达肝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活化因子Ⅹ选择性抑制 剂。其抗栓活性是抗凝血酶Ⅲ(ATⅢ)介导的对因子Ⅹa 选择性抑制的结果。 5.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腔内有活动性血 栓,口服华法林 3~6 个月;合并心房颤动者;不能耐受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者,可长期服用华法林,维持 INR 2~2.5。若需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 时,需注意出血的风险,严密监测 INR,缩短监测间隔。
川崎病讲课ppt课件
川崎病讲课教学
川崎病( KD)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 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 日本小儿科教授川崎富作1967年首先报道
发病病因机理
病因未明,推测与以下因素有关: 感染:β-溶血琏球菌,EB病毒。 免疫反应:急性期都有免疫失调的情况,可能与一定宿 主感染多种病原引发的免疫介导有关。 其他:与药物,化学元素物质过于敏感有关。
鉴别诊断 Fra bibliotek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抗生素治疗有效) 渗出性多形红斑(婴儿少见)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无眼结合膜充血,无 口唇发红,无手足硬肿等) 猩红热(发热当日或次日出疹,呈粟粒样均匀丘疹,青霉素治 疗有效)
急性期治疗
控制炎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
1) 口服阿司匹林:第一周给药比在以后给药动脉瘤发病率要下降, 但需剂量较大:每天30-50mg/kg(日本剂量,美国为80-100mg/kg), 甚至达到每天50-100mg/kg ,常用前者剂量,一般用到热退后减量至 5mg/kg.d持续用药至症状消退,皮疹、手足、ESR正常,一般需用1-3 个月。有冠脉扩张者长时间用阿斯匹林至冠脉内径<3mm。 2)丙种球蛋白: ①经典用法:400mg/kg.d×5天; ②大剂量法:1.0g/kg.d×2天,此法临床最常用,最经济,一般第一 天后可退热; ③特大剂量法:2.0g/kg.d×1天,此法对发病5-7天的病人,用此剂 量可迅速控制急性期炎症。 3)皮质激素
超声
急性期可见心包积液,左室内径增大,二 尖瓣,主动脉瓣返流 可有冠状动脉异常,如扩张,瘤,狭窄等
心电图
早期示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ST-T变化
川崎病( KD)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 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 日本小儿科教授川崎富作1967年首先报道
发病病因机理
病因未明,推测与以下因素有关: 感染:β-溶血琏球菌,EB病毒。 免疫反应:急性期都有免疫失调的情况,可能与一定宿 主感染多种病原引发的免疫介导有关。 其他:与药物,化学元素物质过于敏感有关。
鉴别诊断 Fra bibliotek败血症(血培养阳性,抗生素治疗有效) 渗出性多形红斑(婴儿少见)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无眼结合膜充血,无 口唇发红,无手足硬肿等) 猩红热(发热当日或次日出疹,呈粟粒样均匀丘疹,青霉素治 疗有效)
急性期治疗
控制炎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
1) 口服阿司匹林:第一周给药比在以后给药动脉瘤发病率要下降, 但需剂量较大:每天30-50mg/kg(日本剂量,美国为80-100mg/kg), 甚至达到每天50-100mg/kg ,常用前者剂量,一般用到热退后减量至 5mg/kg.d持续用药至症状消退,皮疹、手足、ESR正常,一般需用1-3 个月。有冠脉扩张者长时间用阿斯匹林至冠脉内径<3mm。 2)丙种球蛋白: ①经典用法:400mg/kg.d×5天; ②大剂量法:1.0g/kg.d×2天,此法临床最常用,最经济,一般第一 天后可退热; ③特大剂量法:2.0g/kg.d×1天,此法对发病5-7天的病人,用此剂 量可迅速控制急性期炎症。 3)皮质激素
超声
急性期可见心包积液,左室内径增大,二 尖瓣,主动脉瓣返流 可有冠状动脉异常,如扩张,瘤,狭窄等
心电图
早期示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ST-T变化
川崎病(儿科 ppt课件
中大动脉周围炎。
• Ⅱ期:10~26天,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中动脉
全层血管炎为突出。
• Ⅲ期:27~60天,中动脉发生肉芽肿及血栓,
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内膜增厚,冠状动脉分支 可全部或部分阻塞。
• Ⅳ期:数月及更长的时间,急性血管炎基本消
失,狭窄阻塞的血管可能修复,心肌可能遗留 永久的疤痕。
临床表现
•
•
•
临床表现
一. 主要表现
A. 发热持续5天或以上 B. 1.皮肤改变:多形性皮疹 ,• 以躯干为主,
无疱疹及结痂. 2.双侧结膜充血(无渗出物)
3.口腔粘膜改变:杨梅舌,口唇红、皲裂 . 4.肢体末端:掌、足底潮红,指、趾硬肿,
2~3周后脱皮,以指、趾 与甲床交界处明显.
5. 颈部:常为单侧淋巴结肿大(非化脓 性)直径0.5~ 1.5 cm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neous lymphnode syndrome MCLS )
川崎病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 的急性发热性出疹 性• 疾病,已取代风湿 热成为我国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 要病因之一。心肌梗塞是主要的死因。
1967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现世界各 地均有报告。
SGOT , TNF 。 尿液及脑脊液:WBC , 但细菌培养(-)
EKG:
ST段及T波改变,Q-T间期延长,
R波和T波下降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 线索 彩超心脏:冠状血管病变,RCA病变 多见,近端多见
•
•
超声心动图检查
冠状动脉瘤扩大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
特殊检查所见
•
9 岁男孩患川崎病: 心导管检查(冠状动脉 造影):见右冠状动脉 一长条形动脉瘤(黑色 箭头) 注意:管径突然改变 (红色箭头)
• Ⅱ期:10~26天,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及中动脉
全层血管炎为突出。
• Ⅲ期:27~60天,中动脉发生肉芽肿及血栓,
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内膜增厚,冠状动脉分支 可全部或部分阻塞。
• Ⅳ期:数月及更长的时间,急性血管炎基本消
失,狭窄阻塞的血管可能修复,心肌可能遗留 永久的疤痕。
临床表现
•
•
•
临床表现
一. 主要表现
A. 发热持续5天或以上 B. 1.皮肤改变:多形性皮疹 ,• 以躯干为主,
无疱疹及结痂. 2.双侧结膜充血(无渗出物)
3.口腔粘膜改变:杨梅舌,口唇红、皲裂 . 4.肢体末端:掌、足底潮红,指、趾硬肿,
2~3周后脱皮,以指、趾 与甲床交界处明显.
5. 颈部:常为单侧淋巴结肿大(非化脓 性)直径0.5~ 1.5 cm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neous lymphnode syndrome MCLS )
川崎病
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 的急性发热性出疹 性• 疾病,已取代风湿 热成为我国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 要病因之一。心肌梗塞是主要的死因。
1967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现世界各 地均有报告。
SGOT , TNF 。 尿液及脑脊液:WBC , 但细菌培养(-)
EKG:
ST段及T波改变,Q-T间期延长,
R波和T波下降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 线索 彩超心脏:冠状血管病变,RCA病变 多见,近端多见
•
•
超声心动图检查
冠状动脉瘤扩大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
特殊检查所见
•
9 岁男孩患川崎病: 心导管检查(冠状动脉 造影):见右冠状动脉 一长条形动脉瘤(黑色 箭头) 注意:管径突然改变 (红色箭头)
小儿川崎病PPT课件
3、皮质激素的应用需谨慎 并发严重心肌炎 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后高热不退 可应用皮质激素,不宜单独使用
4、其他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 (2)对症治疗 补液、控制心率、纠正
心律失常、溶栓、护肝等 (3)冠脉病变治疗 PTCA、安置支架、
冠脉搭桥术
随访 恢复后半年-1年需随访 冠状动脉病变,长期随访 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
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 大为特点的血管炎综合征。又称皮肤粘膜 淋巴结综合征。常累及心血管系统,是儿 童期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50%在2y内发病,80%病例在5y内 四季均可发病,4-5月份和11-1月份 发病相对较多
病因
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
Ⅳ期 40天后 心肌瘢痕形成,中动脉狭窄、钙化,
临床表现
(一)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95% 稽流热或弛张热,1-2周。 2、双侧眼球结膜充血:90% 发热3-4天后出现 3、口腔粘膜改变:90% 口唇皸裂、结痂、潮红; 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口腔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 4、不定形皮疹:95% 发热1-3天后出现 躯干部 多,热退后皮疹退,不发生水疱和痂皮
(三)尿液:白细胞增多,脓尿。 脑脊液: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为主。
诊断
诊断标准: 1、持续发热5天以上 2、结合膜充血 3、口唇鲜红、皲裂、杨梅舌 4、手足硬肿、掌趾红斑、指趾脱皮 5、多形性红斑样皮疹 6、颈淋巴结肿大
符合5项(需包括发热)可确诊
符合3或4项标准
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明有冠状 动脉瘤 超声心动图见冠状动脉壁辉度增强 排除其他感染也可诊断川崎病
1、阿斯匹林 30—50mg/kg·d,热退 后减为5-10mg/kg·d。至症状消失, 血沉正常。共8-12周。 冠状动脉扩张: 加 潘生丁3-5mg/kg·d 维生素E20-30mg/kg·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治疗 -- 控制炎症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 ) 1~2g/kg, 8~12hr 注完,在发病 天内使用 注完,在发病10天内使用 ~ ~ ◇ 阿司匹林 30 ~50mg/kg/d, 热退后 天渐减为 ~ 5mg 热退后3天渐减为 天渐减为3 /kg/d,持续 6 ~ 8周,冠状动脉损害者应延 , 周 长治疗 ◇ 糖皮质激素 不宜单独使用 -- 抗血小板聚集 潘生丁( 每日3 潘生丁(dipyridamole) 每日 ~ 5mg/kg -- 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
UAB微型公园(春休期间) 微型公园(春休期间) 微型公园
提 纲 • • • • • • • •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发热:持续1 周或更长, 391.发热:持续1-2周或更长,达39-400C 发热 2.双眼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 2.双眼球结合膜充血, 双眼球结合膜充血 3.口唇及口腔粘膜出血 杨梅舌, 口唇及口腔粘膜出血, 3.口唇及口腔粘膜出血,杨梅舌,唇皲裂 4.掌跖红斑 肢端硬性水肿, 掌跖红斑, 4.掌跖红斑,肢端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 端膜状脱 皮,重者指趾甲可脱落 5.多形性皮疹 弥漫性红斑, 多形性皮疹, 5.多形性皮疹,弥漫性红斑,肛周红斑和 脱皮 6.颈淋巴结肿大 6.颈淋巴结肿大 7.其他 无菌性脑膜炎,消化道症状, 其他: 7.其他:无菌性脑膜炎,消化道症状, 心血管表现 心血管表现
川 崎 病 Kawasaki Disease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syndrome)
4/14/2005
Xiaodong Zhao
川崎教授与重庆医科大学大儿童医院医生在一起
提 纲 • • • • • • • •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阿司匹林在川崎病恢复期的用量是 A. B. C. D. E. 每天3 5mg/kg,持续6 每天3-5mg/kg,持续6-8周 每天3 5mg/kg,持续3 每天3-5mg/kg,持续3-5周 每天10mg/kg, 持续4 10mg/kg 每天10mg/kg, 持续4-6周 每天10mg/kg, 持续3 10mg/kg 每天10mg/kg, 持续3-5周 每天20mg/kg 持续10 20mg/kg, 10周 每天20mg/kg, 持续10周
提 纲 • • • • • • • •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 概述 *
为全身性血管炎, 为全身性血管炎,主要影响中动脉 --1967年以前称为婴儿结节性多动脉炎 --1967年以前称为婴儿结节性多动脉炎 1967 --1967年川崎( Kawasaki)在 --1967年川崎(Tomisaku Kawasaki)在 1967年川崎 日本对本病作了详细报导 --按临床表现又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 --按临床表现又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 合征 --全世界均有发病,以亚洲为主, --全世界均有发病,以亚洲为主,美国 全世界均有发病 每年3000例 日本已有15万病儿 每年3000例,日本已有15万病儿 3000 15
பைடு நூலகம்
MHC
TCR
病因和发病机制
超抗原 ↓ T 淋巴细胞↑(凋亡↓) ↓ ILILTNFIL-1,IL-6,TNF-α↑( P53↓) ↓↓ 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 B 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凋亡↓) ↓↓ 自身抗体 ↓ ↓ 血管内皮细胞 炎症因子 ↓ ↓ 粘附分子(ICAM 1,ELAM(ICAM粘附分子(ICAM-1,ELAM-1,MHCII) ↓↓ 血管壁损害
超抗原学说 Ag mimic MHC Superantigen Ag T cells
TCR Vβ2 chain
CD40 CD40L
Ag:抗原,
APCs
B7
T cells
CD28
Super-antigen:超抗原,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TCR:T细胞受体 TCR V β chain:T细胞受体可变区β链
• 概述
1976年我国首例川崎病报导 年我国首例川崎病报导, -- 1976年我国首例川崎病报导,发病 率逐年增多, 率逐年增多,呈散发或小流行 -- 80%为5岁以下,平均发病年龄1.5 80%为 岁以下,平均发病年龄1.5 岁,男女=1.5:1 男女=1.5:1 20%的病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的病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 20%的病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在 日本和美国是首位继发性心脏病
不足5 不足5项,而有冠状动脉损害者也可确诊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败血症 ◆ 渗出性多型红斑 ◆ 幼年型内风湿性关节炎 全身起病型) (全身起病型)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化脓性淋巴结炎
◆
亚拉巴马州立公园
提 纲
•
• • • • • • •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以预 防冠状动脉损害的用药方案是 A. 发病10天左右,1-2克/kg, 一次滴注 发病10天左右, 10天左右 发病10天以内, 10天以内 B. 发病10天以内,1-2克/kg, 发病10天以内, 10天以内 C. 发病10天以内,1-2克/kg, 共2 次 发病14天左右,400mg/kg, 14天左右 D. 发病14天左右,400mg/kg, 发病14天以内, 14天以内 E. 发病14天以内,400mg/kg, 一次滴注 隔日一次, 隔日一次, 连用5 连用5天 连用5 连用5天
华盛顿植物园内的中药植物
提 纲
•
• • • • • • •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预后
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 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 * 未经治疗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为 20%~25%,病死率<0.1%。 20%~25%,病死率<0.1%。 病死率 50%的冠状动脉瘤于 的冠状动脉瘤于1 年内消失, * 50%的冠状动脉瘤于1~2年内消失, 但可留有管壁增厚和功能异常 成人冠状动脉心脏病?)。 (成人冠状动脉心脏病?)。 复发率为1% 2%。 1%~ * 复发率为1%~2%。
亚特兰大奥林匹克公园
提 纲
•
• • • • • • •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病理 病理 血管炎,累及小, 血管炎,累及小,中,大动脉,易累及冠状动脉 大动脉, --I --I 1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 期: 1-2周,大,中,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白 细胞浸润和水肿; 淋巴细胞为主; 细胞浸润和水肿;以T淋巴细胞为主;
香港大学儿科系四十周年系庆学术活动
提 纲
•
• • • • • • •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因:流行病学、 --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支持感染 病因 立克次体、 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立克次体、丙酸 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逆转录病毒),但均未能证实。 ),但均未能证实 逆转录病毒),但均未能证实。 --发病机制:微生物超抗原激活具有遗传易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感性患儿的T细胞,引发异常免疫反应, 感性患儿的T细胞,引发异常免疫反应,导 致免疫性损伤。 致免疫性损伤。 超抗原包括葡萄球菌肠毒素, 超抗原包括葡萄球菌肠毒素, 链球菌红斑毒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素,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
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A. B. C. D. E. 糖皮质激素 阿司匹林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以预 防冠状动脉损害的用药方案是 发病10天左右, 10天左右 A. 发病10天左右,1-2克/kg, 一次滴注 发病10天以内, 10天以内 B. 发病10天以内,1-2克/kg, 发病10天以内, 10天以内 C. 发病10天以内,1-2克/kg, 共2 次 发病14天左右,400mg/kg, 14天左右 D. 发病14天左右,400mg/kg, 发病14天以内, 14天以内 E. 发病14天以内,400mg/kg, 一次滴注 隔日一次, 隔日一次, 连用5 连用5天 连用5 连用5天
结合膜炎
草莓舌
肢端硬性肿胀
唇皲裂
肢端甲下膜状脱屑
皮肤损害—多型红斑
颈淋巴结重大
疫苗接种处皮疹加重
接种处皮疹加重
正常
左右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瘤
动态超声图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 ■ 1岁内男婴 ■ 发热2周以上 ■ 血沉 > 100mm/hr 或持续4周以上 ■ 有体动脉瘤 --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 冠状动脉瘤 > 8mm ■ 呈囊状/连珠状/香肠状 ■ 急性期发热 > 3周 ■ 年龄 > 2岁 ■ 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多发生于1~6 周,发生率 15%~25%
发生率1%~2%,多于1年 内(2~4周)。 多无临床表现。
加州硅谷公园
提 纲 • • • • • • • •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 血液学检查:WBC↑,中性粒细胞↑和核左移;轻度贫 血液学检查: 和核左移; 血;2-3周时血小板↑;急性期反应物(CRP,SR)。 周时血小板 急性期反应物( , )。 -- 免疫学检查:血清 免疫学检查:血清IgG ↑, IgA↑, IgM↑,IgE↑; CIC↑; IL-6↑,IL-1↑,TNF-α ↑。 -- 心电图:ST-T改变,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图象。 心电图: 改变, 改变 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图象。 -- 胸片:肺纹理增多,模糊或有片状影,心影可扩大。 胸片:肺纹理增多,模糊或有片状影,心影可扩大。 -- 超声心动图(2~3周):可见心包积液,左室增大, 超声心动图( ~ 周):可见心包积液 左室增大, 可见心包积液, 返流;可有冠状动脉扩大,狭窄和瘤形成。 返流;可有冠状动脉扩大,狭窄和瘤形成。 -- 冠状动脉造影:可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冠状动脉造影:可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