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

7.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燃烧一定包含化学变化C.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D.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2. 2019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3.下列经典诗句所表达的意思中不涉及燃烧反应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能通过燃料的燃烧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A.油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6.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③开始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图1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7. 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通过振荡塑料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时“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白磷熄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含答案

7.1《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狭小的空间B.与氧气接触C.温度达到着火点D.物质具有可燃性2.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4.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

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5.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6.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锅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的原理之一是( )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着火点7.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8.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10.下列灭火的措施中,采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自身着火点以下的是( )A.木柴着火时,用沙子覆盖B.森林起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D.煤气灶着火时,喷洒二氧化碳干粉1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12.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3.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B.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14.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7.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1.小欧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

纸船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纸不是可燃物B.纸没有与氧气接触C.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D.水能灭火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②说明物体燃烧需要氧气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棒,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A.补充氧气B.升高铁丝温度C.增加可燃物D.升高铁丝着火点4.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汽油,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汽油有挥发性B.汽油是液态C.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D.没有与氧气接触5.王宁同学从资料中查得白磷的着火点是40℃,他将一小块白磷放入80℃的水中,并用导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吹气,结果白磷燃烧了起来。

除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一因素外,上述热水中白磷燃烧的可能原因是()A.嘴吹出的气体中仍含有可支持燃烧的氧气B.白磷这一可燃物特别容易燃烧C.嘴吹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也可支持燃烧 D.吹气时产生的水蒸气使白磷燃烧6.一场大火有时是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的。

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小聪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通过用力上下振荡锥形瓶,可以看到白磷燃烧水火相容的场景,停止振荡则火焰熄灭。

该实验直接说明燃烧需要()A.必须用力上下振荡B.与氧气(或空气)接触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要有可燃物8.电影《赤壁》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

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

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同步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同步测试(含答案)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 ①③⑤B. ③④⑤C. ①②D. ②④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酒和醋的酿造B. 动植物的呼吸C. 蜡烛燃烧D. 食物腐烂3.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氨气B. 氢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4.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A. B.C. D.5.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 减少酒精的挥发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下列有关易燃、易爆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B.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只要不影响工作,个人可以吸烟C. 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D. 在有易燃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7.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8.用化学原理解释下列词语,其中不合理的是()A. 钻木取火——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C. 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D.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9.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 Q点B. P点C. N点D. M点10.老师为大家演示了一个兴趣实验,将一张浸有酒精的棉手帕点燃,然后甩动手帕,当大火熄灭以后,手帕完好无损,你认为手帕没有燃烧的原因是()A. 酒精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B. 棉手帕不是可燃物C. 温度没有达到棉手帕着火点D. 手帕没有与氧气接触11.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 不慎将酒精灯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1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二、填空题13.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锅炉爆炸 C.白磷自燃 D.灯泡发光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呼吸作用 B.火药爆炸 C.食物腐败 D.钢铁生锈3.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等变化的相同点是()A.都发光发热B.温度都必须达到物质的着火点C.都能引发爆炸D.都是氧化反应4.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的部分是()A.焰心 B.内焰 C.外焰 D.都一样5.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B.燃烧后一定有气体生成C.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D.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6.下列物质中,受热后可以得到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B.氯酸钾C.水D.高锰酸钾7.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另三种不同,这种物质是( )A.氧化镁B.氧化铜C.五氧化二磷D.氯酸钾8.下列气体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二氧化硫B .氧气C .空气D .氮气9.下列变化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A .胆矾研碎B .冰融化为水C .火药爆炸D .淡蓝色液氧变为无色氧气10.下列反应中,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A +B +C +++.石灰石生石灰二氧化碳.铝氧气氧化铝.铜氧气水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高温−→−−−→−−→− D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B .氯酸钾中包含有氧气,一加热氧气就放出来了C .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均是化学变化D .有气体放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二、填空题1.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由此可知,灭火的原理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中:①人的呼吸作用;②在空气中点燃镁条;③把浸渍了液氧的木屑密封点燃;④浸有白磷的滤纸晾置在空气中,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由缓慢氧化能引发自燃的是_____,发生爆炸的是_____,发生燃烧的是_____(用序号表示)。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一)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一)新人教版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一)1.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拔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窗户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2.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加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

图7-2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3.一辆客车夜间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打开所有的车厢,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C.让所有的乘客集中到车厢的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的部位4.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因为人员在密集、高速行驶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伤害。

在物品○1蔗糖、○2酒精、○3烟花爆竹、○4汽油、煤油中不能随身携带的是( )A.○1○2○3 B.○1○3○4 C.○2○3○4 D.○1○2○3○4 5.在家中酒精炉中存有未燃尽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酒精是液态的 B.没有达到着火点C.酒精没有挥发性 D.没有与氧气接触6.下列场所贴有等消防标志的是()○1煤矿、○2油库、○3面粉厂、○4煤气站。

A.○1○2○4 B.○1○3○4 C.○2○3○4 D.○1○2○3○4 7.住宅楼和商场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作用是(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防止燃烧产生污染气体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 D.水能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8.物质燃烧应具备三个条件,人们常称为火三角。

如图7-3所示,在三角形的三个边里分别填上三个条件,灭火时,只要消除其中个条件即可灭火。

9.图7-4是几种消防标志,其中解释与标识不一致的是,在加油站应张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1.用家庭燃气炉灶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的方法原理是( )A.吹灭火焰,使燃气与空气隔绝B.关闭出气阀,使可燃物迅速与O2隔离C.喷水降低燃气温度至自身着火点以下D.关闭出气阀,使温度降到其自身着火点以下2.将铁丝放在空气中无论怎样加热,铁丝只是发红,不会燃烧,而将烧红的铁丝放在盛氧气的集气瓶内,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因为铁丝放在空气中不会达到它的着火点B.因为空气中含有灭火剂二氧化碳C.铁丝的着火点太高D.集气瓶内氧气浓度大,扩大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同一时刻,一定的空间内,铁丝与氧气分子碰撞的次数大大地增多,使燃烧反应能剧烈地发生3.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B.用打火机照明,找原因,赶快排除产生气体的故障C.拉开电灯开关,照着打电话,报110D.杜绝一切火种,不能打开任何电源开关,及时打开门窗,通风并疏散室内人员4.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火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下列措施不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降低油井温度B.降低石油着火点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D.用沙子扑灭5.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木柴是可燃物C、温度易达到木柴的着火点D、散热快6.热水中的白磷及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两种实验现象描述都正确的是()A、前者与后者都不能燃烧B、前者开始不燃烧,到一定时间后才燃烧C、前者不燃烧,后者燃烧D、前者与后者都能燃烧7.扑灭图书馆中图书失火应用的灭火器是----------------------------------()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 D.用水扑灭8.如果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里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A、氧气不够B、空间站里温度太低C、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D、达不到着火点9.要将一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它气体,下列物质在集气瓶中燃烧可达到此目的是-------------------------------------------------- ()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10.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①N2和O2②H2和空气③煤气和空气④面粉尘和空气⑤CO和H2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2.2003年10月21日,南京炼油厂一油库汽油罐泄漏,遇一拖拉机行驶至附近,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时油罐起火爆炸。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

4.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A.B.C.D.2.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3.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7.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8.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A.SO和CO B.CO和CO C.CO D.SO和CO2 2 2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10.下列爆炸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冬天里,供暖锅炉的爆炸B.煤矿里,“瓦斯”气体的爆炸C.面粉厂里,面粉粉尘的爆炸D.节日里,烟花爆竹的爆炸11.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天然气和空气D.氢气和天然气12.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3.(2013息县模拟)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为什么?1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填化学式);(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因为.15.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1)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2)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16.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式为.2016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4.1 燃烧与灭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无关,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火灾逃生的应急措施判断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A错误;B、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B正确;C、煤气的可燃性,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或加热易爆炸,煤气灶漏气时易引发燃烧或爆炸,要采取预防,不能立即逃离,故C错误;D、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D错误.故选B.【点评】燃烧和灭火对人的生产、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防护措施,对我们利用燃烧,防止火灾带来的灾难有指导性意义.3.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可燃物的热值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因这样的变化而改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般是固定的,所以该变化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固定,这样的改变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4.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加热器皿-酒精灯;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酒精灯的用法考虑;C、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D、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考虑.【解答】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会因为液滴飞溅出来而伤人,故A说法正确;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火灾,故B说法正确;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C说法正确;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用电,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两查、两禁一不可;掌握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来考虑本题;B、根据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来考虑;C、根据水的作用考虑;D、根据燃烧的条件考虑.【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氧气,故A正确;B、因为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故B正确;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二是隔绝空气,故C错误;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D【点评】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物质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解答】解: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B.【点评】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氧气的支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或氧气充足时可发生完全燃烧,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氧气不足时则发生不完全燃烧.7.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溶洞里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C、沼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D、液化石油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解: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偏高.故选项正确;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安全常识方面的知识,要充分理解爆炸的含义,即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8.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A.SO和CO B.CO和CO C.CO D.SO和CO2 2 2 2【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物质.【解答】解:硫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硫,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含硫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不一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正确.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在阳光下暴晒发生的爆炸就是物理变化.正确.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因为化纤类衣服摩擦时容易产生火花.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和爆炸等方面的内容.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10.下列爆炸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冬天里,供暖锅炉的爆炸B.煤矿里,“瓦斯”气体的爆炸C.面粉厂里,面粉粉尘的爆炸D.节日里,烟花爆竹的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供暖锅炉的爆炸是因为锅炉受热不均或压强过高造成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瓦斯”气体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C、面粉粉尘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烟花爆竹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1.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天然气和空气D.氢气和天然气【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要发生爆炸需满足的条件有:有可燃性气体且达爆炸极限、有足够的支持燃烧的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A、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C、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空气中氧气能支持燃烧,点燃时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C正确;D、氢气和天然气都是可燃性气体,二者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熟知发生爆炸的条件即可正确解题.12.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解答】解:A、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有些爆炸是化学变化:如鞭炮爆炸.故说法错误.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故说法正确.C、爆炸不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如轮胎爆炸.故说法错误.D、爆炸不一定是缓慢氧化的结果,有些是剧烈燃烧引起的爆炸,有些是由于气体彭胀引起的爆炸,是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爆炸分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爆炸和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伴随发光发热现象,而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不一定发光发热.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3.(2013息县模拟)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为什么?【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促进燃烧的方法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解答】解: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煤燃烧得更快、更充分.【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N(填化学式);2(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CO(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H.压4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因为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物质是氧气和氮气;汽油等燃料燃烧不充分时能够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解答】解:(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氮气.故填:N.2(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故填:CO.(3)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甲烷.故填:CH.4因为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所以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禁止烟火的标志.故填: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空气和天然气等物质的组成和可燃性气体的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1)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2)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煤燃烧时能够放出热量,从而使环境的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燃烧时的火焰是蓝色的;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解答】解:(1)木材燃烧放出热量,煤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时,煤就燃烧起来.(2)燃烧放热,使周围的煤达到着火点,燃烧旺盛.(3)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热的碳还原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能够发出蓝色火焰.(4)增加空气量,从而使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促进煤的燃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促进可燃物燃烧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从温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减少污染.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空气);【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式为KOH.。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带答案)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2.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D. 高楼着火,不能乘坐电梯逃离3.如表所示灭火措施中,利用移开可燃物原理的是()将部分树木砍掉形成倒进CO2盖上灯帽用高压水枪喷水隔离带A B C DA. AB. BC. CD. D4.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动植物的呼吸B. 醋的酿造C. 酒精勾兑成酒D. 农家肥腐熟5.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 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D. 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6.如图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图标是()A. B.C. D.7.炒菜锅中的油着火时,熄灭的最好方法是()A. 浇水B. 撒沙土C. 盖上锅盖D. 使用灭火器8.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 用嘴吹灭B. 用湿抹布盖灭C. 用水冲灭D. 用灭火器扑灭9.当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你会立即采取的办法是()A. 打开排气扇B. 立即打119报警C. 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D. 向屋里各处洒水,使煤气被水吸收10.将下列各组气体的混合气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H2、CO2B. CO、CO2C. H2、O2D. N2、O211.学习化学使我们对一些图标有了认识,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应标注的图标是()A. B. C. D.12.下列有关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油箱着火应该用水灭火B. 晚上在家中闻到有天然气泄露的怪味时应立即开灯检查C. 棉纱厂要将堆积的棉纱经常翻动,目的是防止棉纱缓慢氧化引发自燃D. 蜂窝煤煤粉加工车间应紧闭门窗并少开通风设备,防止粉尘泄露污染空气13.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氮气B. 天然气C. 氢气D. 面粉粉尘14.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①氮气和氧气②氢气和空气③煤气和空气④面粉尘和空气⑤一氧化碳和氢气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15.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 H2、CO2B. CO、O2C. H2、COD. CO、N216.如图,将两只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卷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3分)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档案室内资料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2.(3分)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C.隔绝空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3.(3分)在野外游玩禁止乱扔烟头,以防发生火灾.你认为烟头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提供氧气B.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4.(3分)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5.(3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6.(3分)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7.(3分)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A.用水泼灭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C.用扇子扇灭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8.(3分)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9.(3分)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10.(3分)燃烧是指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反应.11.(3分)在、、和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12.(3分)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1)钻木取火.(2)煽风点火.(3)水火不容.(4)杯水车薪.(5)釜底抽薪_.13.(3分)灭火的原理有,,.14.(3分)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7.1_燃烧和灭火_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7.1_燃烧和灭火_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2. 学校组织学生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篝火晚会结束后,同学们立即用附近的沙土覆盖余火.用上述方法灭火依据的原理是()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3. 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A.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B.增加集聚的热量C.降低柴禾的着火点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D.发现燃气泄漏时,立即打排气扇5. 通常的火灾是用水扑灭的,对这一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水遇火蒸发而吸热,有助于降低正在燃烧的物质的温度,使温度迅速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水能起到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的作用C.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水能直接降低正在燃烧的物质的温度,最终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6.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7. 学习化学的重要目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火焰C.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等)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D.面粉加工厂、加油站严禁烟火8. 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9.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共同特点是()①氧化反应②发光③放热④化合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④D.②③10.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接触氧气少D.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11. 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不会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会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会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二是________.12. 日常生活中,灭火的方法很多,下列实例各自采用的原理是: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盖上锅盖的原理是:________.菜炒熟了,关掉阀门的原理是:________.13. 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份)、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等,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报警器(如图所示).(1)如果某家庭用的是天然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________ (填“”或“”)图安装,原因是________.(2)如果厨房里发生燃气泄漏,能否开灯检查?________.(能或不能)(3)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_______ (填“空气”或“燃原因是什么?①________;②________.15. 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分别是(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16. 张飞家使用了天然气为燃料的管道燃气.为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家中安装了如图所示报警器.请回答:(1)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运输到用户家时,必须先将管道内充满 ,填充 的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使天然气燃烧更旺 .使天然气与氧气完全隔绝(2)如果夜间听到报警器报鸣,你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打开电灯检查 .打开排气扇 .开窗通风 .关闭阀门.17. 请关注以下两则新闻:①“西气东输”工程将给部分地区的居民送去质优价廉的天然气.② 年 月,河南太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第②则新闻,你认为发生瓦斯爆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上面两则新闻说明,化学物质(如上述所说的天然气)可造福于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出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________.18. 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因(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________;(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________;(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数林砍掉形成隔离带________.19.(10分) 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相同,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请举例说明.(2)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的因素有哪些?项实验实热水中未燃烧的白带火星的木条伸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燃烧的蜡烛由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7.1 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答案】D【考点】水的净化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据此解答;.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结合“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用明矾净水的原理解答;.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4.下列探究的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着火点二非选择题1.燃烧是指___________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反应。

2.燃烧的条件:(1)________;(2)可燃物与____________接触;(3)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___(也叫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1)清除________或使________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______________;(3)使温度降到________以下。

4.常用灭火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4.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A.B.C.D.2.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3.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7.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8.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B.CO2和CO C.CO D.SO2和CO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10.下列爆炸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冬天里,供暖锅炉的爆炸B.煤矿里,“瓦斯”气体的爆炸C.面粉厂里,面粉粉尘的爆炸D.节日里,烟花爆竹的爆炸11.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天然气和空气D.氢气和天然气12.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3.(2013•息县模拟)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为什么?14.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 (填化学式);(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 (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因为 .15.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1)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2)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16.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式为 .2016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 4.1 燃烧与灭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无关,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有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火灾逃生的应急措施判断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A错误;B、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B正确;C、煤气的可燃性,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或加热易爆炸,煤气灶漏气时易引发燃烧或爆炸,要采取预防,不能立即逃离,故C错误;D、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D错误.故选B.【点评】燃烧和灭火对人的生产、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防护措施,对我们利用燃烧,防止火灾带来的灾难有指导性意义.3.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这种变化是为了促进可燃物燃烧,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等,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可燃物的热值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会因这样的变化而改变;B、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一般是固定的,所以该变化不能降低煤的着火点;C、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固定,这样的改变不会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煤球”到“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能够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4.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加热器皿-酒精灯;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酒精灯的用法考虑;C、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D、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考虑.【解答】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会因为液滴飞溅出来而伤人,故A说法正确;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火灾,故B说法正确;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C说法正确;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用电,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两查、两禁一不可;掌握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5.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是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来考虑本题;B、根据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来考虑;C、根据水的作用考虑;D、根据燃烧的条件考虑.【解答】解:A、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氧气,故A正确;B、因为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故B正确;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二是隔绝空气,故C错误;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D【点评】要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物质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解答】解: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B.【点评】可燃物燃烧通常需要氧气的支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或氧气充足时可发生完全燃烧,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氧气不足时则发生不完全燃烧.7.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B、溶洞里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C、沼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D、液化石油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解答】解: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偏高.故选项正确;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安全常识方面的知识,要充分理解爆炸的含义,即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8.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B.CO2和CO C.CO D.SO2和CO【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物质.【解答】解:硫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硫,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含硫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不一定发生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正确.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轮胎在阳光下暴晒发生的爆炸就是物理变化.正确.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因为化纤类衣服摩擦时容易产生火花.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和爆炸等方面的内容.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急剧膨胀,就会发生爆炸.10.下列爆炸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冬天里,供暖锅炉的爆炸B.煤矿里,“瓦斯”气体的爆炸C.面粉厂里,面粉粉尘的爆炸D.节日里,烟花爆竹的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供暖锅炉的爆炸是因为锅炉受热不均或压强过高造成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瓦斯”气体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C、面粉粉尘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烟花爆竹的爆炸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1.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氮气B.二氧化碳和氧气C.天然气和空气D.氢气和天然气【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要发生爆炸需满足的条件有:有可燃性气体且达爆炸极限、有足够的支持燃烧的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A、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不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C、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空气中氧气能支持燃烧,点燃时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C正确;D、氢气和天然气都是可燃性气体,二者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熟知发生爆炸的条件即可正确解题.12.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解答】解:A、有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轮胎爆炸.有些爆炸是化学变化:如鞭炮爆炸.故说法错误.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故说法正确.C、爆炸不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如轮胎爆炸.故说法错误.D、爆炸不一定是缓慢氧化的结果,有些是剧烈燃烧引起的爆炸,有些是由于气体彭胀引起的爆炸,是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爆炸分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爆炸和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化学爆炸伴随发光发热现象,而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不一定发光发热.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13.(2013•息县模拟)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为什么?【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促进燃烧的方法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解答】解: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煤燃烧得更快、更充分.【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 N2 (填化学式);(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 CO (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CH4 .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因为 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物质是氧气和氮气;汽油等燃料燃烧不充分时能够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解答】解:(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氮气.故填:N2.(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故填:CO.(3)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甲烷.故填:CH4.因为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所以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禁止烟火的标志.故填: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空气和天然气等物质的组成和可燃性气体的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中的原理.(1)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2)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煤燃烧时能够放出热量,从而使环境的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燃烧时的火焰是蓝色的;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解答】解:(1)木材燃烧放出热量,煤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时,煤就燃烧起来.(2)燃烧放热,使周围的煤达到着火点,燃烧旺盛.(3)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热的碳还原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能够发出蓝色火焰.(4)增加空气量,从而使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促进煤的燃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促进可燃物燃烧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从温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减少污染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擦干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氧气(空气)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式为 KOH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知识回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交流讨论](1)对比图一、图二,图二把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可以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造成空气污染;从水中取出的试管外壁沾有水,直接进行加热易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2)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而没能和氧气接触,燃烧需要氧气支持,试管内应提供燃烧需要的氧气;[综合应用]燃烧所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钾的燃烧说明反应放出了热量使钾的温度升高至着火点;钾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氢氧化钾.【解答】解:【知识回忆】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交流讨论](1)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生直接排入空气;取出的试管壁上有水,应擦干后再进行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答案为:减少污染(环保);擦干;(2)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故答案为:氧气(空气);【综合应用】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钾的温度达到钾物质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碱类物质的由金属与氢氧根组成的特点,可判断钾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钾,同时放出氢气;故答案为:放热;KOH.【点评】根据燃烧所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对实验中物质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影响燃烧发生的因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7.1 燃烧和灭火 同步习题(含解析)

7.1 燃烧和灭火同步习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不是燃烧所需的条件是()A.可燃物B.可燃物与水接触C.可燃物与空气接触D.温度达到着火点2.寿宁粉丝含有淀粉,点燃粉丝,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A.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B.热空气增大了粉丝的着火点C.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D.粉丝还含有其他物质,阻止它继续燃烧3.小红对蜡烛燃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会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实验②中,蜡烛燃烧一会儿后,看到白瓷板出现上黑色的小颗粒,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C.实验③中,细木棍与火焰接触的两端颜色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D.实验④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这一性质4.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有发光放热现象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D.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可能燃烧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运动员急促呼吸B.粮食酿酒C.蜡烛燃烧D.镁条发黑6.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档案资料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C.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灭7.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两处均不燃烧B.红磷不燃是因为没有接触氧气C.此实验能验证燃烧所需的条件D.管口小气球可防止生成产物污染环境8.下列及其解释不相符的是()A.金属镁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可燃物的性质不同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氧气含量不同C.蜂窝煤比煤块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与氧气接触面积不同D.火柴头向下比向上放置燃烧个剧烈﹣﹣﹣﹣﹣﹣﹣火柴头向上放置与氧气接触面积小9.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

第四章第1节燃烧与灭火(一)【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要点燃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2.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A.较高的温度B.充足的氧气C.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D.温度达到可让物的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3.某物质在空气中当温度低于150℃时不能燃烧,则它的着火点()A.高于150℃B.高于或等于150℃C.为150℃D.不低于150℃4.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着的木条熄灭B.燃烧更旺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5.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燃气公司未把一些固体杂质去除干净B.通气阀开得太大C.通风孔太小,空气不足从而使燃气不能完全燃烧D.通过调节点火开关的大小就可以改善6.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 B.CO2和CO C.CO D.SO2和CO7.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8.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A.二氧化碳B.氮气C.空气D.氮气或者二氧化碳9.家居装修时,装饰材料会释放出一种叫甲醛(CH2O)的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 D.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10.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是40℃)能够燃烧的是()A.白磷放在39℃的温水里B.白磷放在冷水里C.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D.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并向白磷附近通氧气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钠(NaO) B.氢氧化镁(MgOH)C.氯化锌(ZnCl2)D.碳酸钾(KCO3)12.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这是因为()A.木材是可燃物 B.散热快C.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D.降低木材的着火点13.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 6H2O。

初中化学九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

初中化学九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焚烧和灭火5分钟训练1.焚烧是指 ________与 ________发生的一种 ________、 ________的强烈的 ________反响。

思路解读 :本题考察焚烧的观点,合适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2.灭火的原理:(1) ________ 、 (2) ________ 、 (3) ________ ,三个条件只要具备一个。

思路解读 :本题依照焚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答案: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余物件隔绝隔断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1) 泡沫灭火器的反响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

(2)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一定严格恪守相关规定,绝不一样意违章操作。

思路解读 :要考虑药品的价钱、反响速率。

答案: (1)Al 2(SO4)3 +6NaHCO 3====2Al(OH) 3↓ +6CO2↑ +3Na2 SO4(2)生产运输使用储存10分钟训练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以下灭火举措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焚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息灭丛林大火时设置隔绝带。

(3)釜底抽薪。

(4)息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焚烧的化学药品上息灭火焰。

思路解读 :本题考察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①隔断空气②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

答案: (1)隔断空气(2)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3)将可燃物撤退焚烧区(4)隔断空气(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断空气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持续焚烧,其原由是(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湿润,不易持续焚烧D. 火柴梗接触氧气少思路解读 :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焚烧不可以获取充分的氧气,故易于答案: D3.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批水的主要作用是( )A. 隔断空气B. 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D. 使水变为水蒸气以挥发思路解读 :用水灭火,主假如水蒸发,产生大批的水蒸气,汲取大批热量而使得火焰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使火焰熄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1节燃烧与灭火(一)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
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要点燃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
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
A.较高的温度B.充足的氧气
C.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D.温度达到可让物的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
3.某物质在空气中当温度低于150℃时不能燃烧,则它的着火点()
A.高于150℃B.高于或等于150℃C.为150℃D.不低于150℃
4.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着的木条熄灭B.燃烧更旺
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
5.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燃气公司未把一些固体杂质去除干净B.通气阀开得太大
C.通风孔太小,空气不足从而使燃气不能完全燃烧
D.通过调节点火开关的大小就可以改善
6.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 B.CO2和CO C.CO D.SO2和CO
7.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
8.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空气D.氮气或者二氧化碳
9.家居装修时,装饰材料会释放出一种叫甲醛(CH2O)的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C.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 D.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
10.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是40℃)能够燃烧的是()
A.白磷放在39℃的温水里B.白磷放在冷水里
C.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D.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并向白磷附近通氧气
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钠(NaO) B.氢氧化镁(MgOH)C.氯化锌(ZnCl2)D.碳酸钾(KCO3)12.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这是因为()
A.木材是可燃物 B.散热快
C.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D.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13.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 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
14.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

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A
C.

15
A
C
D
16.下列因素中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是()
①可燃物的性质;②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③氧气的浓度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
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2.写出下列符号表达式:
(1)镁带燃烧:;(2)铁丝燃烧:;(4)铜加热:;(5)木炭燃烧:;(6)
(8
3
2
2
4.
其中
(1
(2
比是。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三.简答题
1(1)把一块棉布手帕浸入由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而成的液体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并轻轻地来回抖动手帕,火焰熄灭
后,发现手帕并没有被烧坏。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用火柴能点燃蜡烛,而不能点燃煤球,为什么?
四计算
1、完全分解6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最多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