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考试必备
心理学简答题及论述题
心理学2007年试题简答题1.简述“尝试式教学水平”的基本特征。
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积累进行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
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P44强调人的所有行为系由“需求”所引起,需求又有高低层次之分。
“自我实现”即发挥“潜能”是人的最高级心理需求,教育要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
一个充分发挥潜能的人(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进步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其积极作用。
他把“潜能”看做是人的内在价值,正如健壮者能运用他的肌肉一样。
人有智力就趋向于进行创造活动,一个人的能力要求被运用和发挥,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自我实现”的实质就是充分地、完善地发挥人的价值或潜能。
3.列举三个说明感知组合律的例子。
4.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P2281.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2.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4.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德;5.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6.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8.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5.简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
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二,主动交往;第三,移情论述题1.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教育意义。
①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②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③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④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习论注重验室实验。
2.请根据性格特征的结构,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009年试题简答题1.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
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2.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心理学是讨论人的心理发生和进展逻辑的科学。
2.观看法在自然条件下,试验者通过自已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铺助手段,有目的、有方案地观看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讨论人的心理活动逻辑的办法。
3.试验室试验法是在试验室内,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借助特地仪器对被试举行试验的办法。
4.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
5.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6.动力定型是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
是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反应。
7.互相诱导是在大恼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的活动,叫做神经过程的互相诱导。
8.感觉是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感觉。
9.差别感觉阈限是人们把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10.观看是一种特别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1.记忆是过去阅历在人脑中反应的心理过程。
12.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就是记忆表象。
13.忘记是当识记正确时,因为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发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就是忘记。
14.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从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后摄抑制。
15.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
16.想象(1)无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举行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
(2)故意想象.按照某种目的,自觉地举行的想象,叫做故意想象。
17.功能固着是只知道认识事物通常的用途,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
18.思维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一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映,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愿用习惯程序问题。
19.原型启发是以类似事物为原形,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0.注重是心理活动对一定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21.注重策略是指对自己故意注重的认知和调控。
心理学简答题或论述题
简答题或论述题注意1.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主体本身的状态:主体的需要和兴趣,主体的情绪状态。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明确活动目的:有意注意是一种由预定目的的注意,活动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引起和保持;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目标和结果的兴趣,它在引起有意注意中起重要作用,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保持有意注意;同干扰作斗争:有意注意具有意志特征,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知觉1.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性: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的知觉特性;选择性:把少数事物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反映的知觉特性;整体性:将知觉对象中的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知觉为统一的整体的知觉特性;恒常性:指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2.图形的组织原则:接近性原则:其他条件相同时,彼此接近的元素倾向于组成图形;封闭性原则:倾向于封闭的元素容易组成图形;相似性原则:相似的元素容易组成图形;良好连续性原则:形成一个连续轮廓的元素倾向于组织成图形记忆1.影响记忆的效果的因素:识记任务,活动性质,识记材料,识记方法2.艾宾浩斯德遗忘曲线所表现出来的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刚学过以后遗忘得很快,而后,遗忘就逐渐缓慢下来,到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
思维与想象1.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尝试法,爬山法,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2.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专门知识,问题情境,功能固着,定势,证实偏见,动机和情绪,性格特征,人际关系。
动机1.驱力—诱因理论: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
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5个简答、论述题
普通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5个简答、论述题一、产生无意注意的条件客观因素,即刺激本身的特点:①刺激的强度;②刺激物的对比性;③新异性;④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
主观因素,即人本身的状态:①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②精神状态;③需要和兴趣。
二、产生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
如:课前要预习。
(2)合理组织活动。
如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做笔记等。
(3)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外在的刺激和机体的状态(疾病、疲劳、心理状态)等都可能干扰当前活动。
(5)过去知识的影响。
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容易理解,有意注意就易维持。
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力)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习善于组织自己的注意力2、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3、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4、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己排除干扰的能力5、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针对学生注意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四、注意规律的应用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使教学方法、形式、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引起学生的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首先,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其次,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最后,运用注意规律改变教学方法。
学生的有意注意不能保持太久,教师必须运用注意规律改变教学方法,把课上的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困难去成学习任务。
五、观察力的培养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三、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人格结构包括: (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
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
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1。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
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2。
简述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答: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
也就是说,教育要考虑到个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考虑到学习的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3。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答:首先,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有动机必有与之相伴随的目的,反之亦然;其次,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的,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最后,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4.奥苏伯尔的三种同化模式。
答:(1)类属同化;(2)总括同化;(3)并列结合性同化。
☆.个性的性格特征。
答:(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6.教师应具备哪些特殊能力?答:(1)教师的表达能力;(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3)教师的教育机智;(4)教师的独创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
8.简述竞争和合作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答:1、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2、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3、对信息交流的影响。
4、对自我情绪体验的影响。
5、对自尊的影响。
6、对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的形式有哪些?答:(1)合理化(2)投射(3)否认(4)压抑(5)反向作用(6)转移(7)认同(8)抵消(9)补偿(10)升华☆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答:(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
(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
(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10。
鲁滨逊的SQ3R五步阅读方法.答: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11。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考试必备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与研究程序: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程序包括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与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做出结论。
2.观察法的优缺点:优;被视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可作为前期研究。
缺: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3.个体研究法与其优缺点:个体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优: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缺:所收集的材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调查法与其优缺点: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优: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5.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思想: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6.精神分析学派的价值和局限: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中继续得到应用,而且对个性冬季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
局限:弗洛伊德宣扬泛性论,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7.简述脑和智商的关系:脑为智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又塑造了天才的独特的脑的结构8.简述脑潜能的开发途径:a 大脑的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的空间B挖掘大脑的潜力。
9.脑的性别差异:A成熟时间上B智力方面 C脑结构上D大脑左半球受损后,女性不如男性明显10.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A按性质:原则性和非原则性B表现形式:双趋动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和双避动机(既怕学习又怕老师),趋避动机(既想当干部又怕耽误学习)1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一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二种避免失败的动机12.学习动机与其基本结构: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心里状态。
一是认知的内驱力,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附属的内驱力13.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一是取决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个体行为的质量14.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积极意义:A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B是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C揭示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心理学简答题及论述题
心理学2007年试题简答题1.简述“尝试式教学水平”的基本特征。
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积累进行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
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P44强调人的所有行为系由“需求”所引起,需求又有高低层次之分。
“自我实现”即发挥“潜能”是人的最高级心理需求,教育要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
一个充分发挥潜能的人(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进步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其积极作用。
他把“潜能”看做是人的内在价值,正如健壮者能运用他的肌肉一样。
人有智力就趋向于进行创造活动,一个人的能力要求被运用和发挥,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自我实现”的实质就是充分地、完善地发挥人的价值或潜能。
3.列举三个说明感知组合律的例子。
4.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P2281.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2.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4.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德;5.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6.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8.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5.简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
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二,主动交往;第三,移情论述题1.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教育意义。
①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②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③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④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习论注重验室实验。
2.请根据性格特征的结构,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009年试题简答题1.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
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2.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潮安县教师竞争上岗考试资料)第一章绪论二、简答题1、简述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试析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其内容?答1)、普通心理学它既概括各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成为各分支心理学,理论基础。
2)、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老年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3)、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往期产生、变化规律。
4)、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变化规律。
5)、认识心理学研究人的认识过程。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展趋势?答1)、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或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结合使用;2)、重视使用量表和仪器的定量研究,又重视使用理论分析和思维方式的定性研究;3)、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指导心理学的研究;4)、概率论和模糊数学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中;5)、电子计算机技术也为心理学工作者所普遍应用。
三、问答题1、高师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学心理学?答:高师学生是未来的中学教师,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因此,学习中学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学教育与教学的心理问题能力,对于每个高师生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就必须了解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不同特点,根据这些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实行因材施教,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克服其个性方面存在的缺点。
(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掌握认识过程的规律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知识,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迅速地牢固地掌握各种科学知识技能,并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为了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掌握心理和学习心理的有关知识,才能深化教学改革,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总而言之,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中学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学好中学心理学。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心理学》简答题。
论述题题库试卷一简答题1.简述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的器官;(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2。
简述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论述题1.论述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
心理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通过掌握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能自觉地实施有效地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3)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2。
结合实际论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1)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2)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3)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4)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5)联系实际。
试卷二简答题1。
简要说明注意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意识倾向特征,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2)特点:①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②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③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3)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信息整合加工作用;③维持(保持)功能;④调节与监督功能;⑤预测与预见功能。
2.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心理学简答及论述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简答题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进展而展开的一个系统的过程,该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个要素。
有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交织在一起构成的。
2.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教师认识如何适地教学?答:1.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提供多种方法。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一旦出现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原因。
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从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发展。
2.有助于教师准确的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些什么?答: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例如,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难度既要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既要适合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能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这些因素将会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等部分中加以研究。
4.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答:(1)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出现了几本翻译介绍和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书。
(2)建国前,某些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学科心理尤其是汉语教学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3)建国后,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
(4)60年代前期,在学科心理学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中断。
70年代后期,重新复苏繁荣,编写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重点1、简述奥苏贝尔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不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要求学生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化。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唯一区别是学习内容由学习者去发现。
因此,发现学习可以是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也可以涉及运用、问题解决、创造。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注重掌握学科的结构,而不是现成的答案,必然会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因此,他认为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其中发现的方法和发现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
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强调学校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联系:都认为学习不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都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重点2、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要:1、个体、环境和行为时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
三者相互双向影响,影响的强度可能因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2、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观察学习在在人类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而言,受奖的榜样行为更易被观察者所模仿。
3、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观察学习受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支配。
重点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1心理学各流派主要观点和特征。
答: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研究的是意识结构,认为把意识的内容分解成一些基本元素后,再找他们之间的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特征:1冯特用实验室方法分析人的心里结构,2强调内省方法,3忽视了意识的最主要特征,意识的连续性。
机能主义心理学,观点:1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2心里学的研究不应该局限在实验室里,要考虑人如何调整行为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
特征:1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还有杜威等人,2强调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所以叫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1华生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2华生认为强化很重要,只要找到其中的联系,给予适当的强化就可以控制改变人的行为,3斯金纳的理论对华生的理论有所发展,并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特征:1代表人物美国华生1913年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里学》标志行为主义的诞生。
2华生只强调行为,否认心理,意识。
3它的影响深远。
格式塔心理学,观点:1研究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
特征:创始人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2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作为一种学派重视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在当时很有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观点:1弗洛伊德认为不研究人的心里不能达到治病的目标,2人除了有意识的活动外还有无意识的活动3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特征:1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创始人是奥地利弗洛伊德,2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在下意识中的作用,在我国更受到过长期的批判。
3精神分析的方法至今任然被用,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1注重人的独特性,2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特征:1二十世纪中期被提出,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2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有,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理解和领会,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心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常见的知觉恒常发表 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1.认知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也称知觉学习,学习者主要任务是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或借助标志每个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试图“理解”任务及要求,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方式的表象,并在活动中调节和控制动作。
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首先掌握构成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在前一段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局部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的最后阶段,一连串的动作系列已经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的差异,但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吴正态分布(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3)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方面(4)特殊能力的差异,是指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5)能力的性别差异,男女能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男女的能力结构存在差异答:1.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
一、简答题(一)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
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解释和说明。
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预测和控制。
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
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
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
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二)例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1)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同的意识状态:①睡眠与梦。
②催眠。
③白日梦和幻想。
④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2)意识的作用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本身具有的功能,对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因此,人可以将心理活动集中在即刻目标信息上。
②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③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④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三)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1)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①适应性运动。
人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
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
② 理变化。
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甚至可能暂时停止。
而紧张注意时,心跳则会加快,拳头握紧。
心理学可能考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心理学可能考的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2。
简述学生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学生认知差异包括认知方式的差异,如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智力的差异等。
(2)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迁移。
在教学中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如程序教学.3.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关于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4。
简述学习的含义。
(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5.简述桑代克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规律.(1)练习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2)效果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3)准备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当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6.简述巴甫洛夫经典型条件反射的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刺激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及研究程序: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程序包括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做出结论。
2.观察法的优缺点:优;被视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可作为前期研究。
缺: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3.个体研究法及其优缺点:个体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优: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缺:所收集的材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调查法及其优缺点: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优: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5.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思想: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6.精神分析学派的价值和局限: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中继续得到应用,而且对个性冬季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
局限:弗洛伊德宣扬泛性论,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7.简述脑和智商的关系:脑为智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又塑造了天才的独特的脑的结构8.简述脑潜能的开发途径:a 大脑的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的空间B挖掘大脑的潜力。
9.脑的性别差异:A成熟时间上B智力方面C脑结构上D大脑左半球受损后,女性不如男性明显10.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A按性质:原则性和非原则性B表现形式:双趋动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和双避动机(既怕学习又怕老师),趋避动机(既想当干部又怕耽误学习)1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一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二种避免失败的动机1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心里状态。
一是认知的内驱力,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附属的内驱力13.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一是取决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个体行为的质量14.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积极意义:A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B是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C揭示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缺陷:A脱离显示生活实践去看待人性B没有从分认识到高级学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C为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16.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17.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18.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19.概念形成的策略: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博弈性聚焦20.问题解决策略:算法策略和启发法21.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22.影响遗忘的因素和增强记忆的方法:影响因素:A时间因素B识记材料重要C识记材料的性质d位置的影响E材料的数量。
增强方法: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23.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评价刺激物对个体需要的符合程度,它是个体对刺激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决定因素。
认知过程中伴随着情绪体验。
24.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情绪具有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以及感染性功能三个方面25.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正确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理性的适应生活,寻找身边的快乐。
26.情绪与行为的关系:主要有先天关联性和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27.暴怒情绪的控制:1自我意识的暴露2对暴露情绪进行归因3寻求制怒的方法28.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桑代克认为学习能力在23岁左右到高峰,一直到45岁,之后学习能力就下降。
布卢姆认为人的智力17岁水平为100%,5岁以前达到50%,5-8岁又可增长30%,剩余的是8-17岁获得的。
贝利的研究表明13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发展期,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达到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所下降,他的研究结果被绘制智力成长曲线29.智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途径1教育和教学中的智力开发a学科教育中的智力开发b元认知与智力开发c自我效能感与智力开发2特定的智力开发训练a波诺的方案b:“应用智力”法案cPIFS方案30.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的环境2实施教育创新3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A智力激励法B信息交合法C联想法D综摄法31.常用的智力测验表:1斯坦福-比钠量表2美国陆军测验32.超长儿童与低常儿童的界定:超常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在79以下33.奥尔波特个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他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艾森克找出了更稳定的特质,这两种特质在不同人身上就可能形成四种典型的组合,不过后来他又提出了第三种特质,即精神质34.社会认知理论关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论: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35.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后来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生全程课划分五个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
36.投射式测验的特点及包含的主要类型:投射式测验通常有详尽的评分手册,由专业人员来实测和解释,但是评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或直觉性。
类型: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37.气质的含义及其类型:含义:是指那些主要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早年就表现出来,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
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血质,抑郁质。
38.青少年发展的特点:1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和不可逆转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发展的关键期39.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影响: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因素。
40.埃里克森的毕生心理社会发展观及阶段特征1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a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b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c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阶段特征:第一阶段:婴儿期,任务是获得性人敢,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任务获得自主感,第三:学前期任务是获得主动感,第四:学龄期,任务是获得勤奋感,第五青春期,任务建立自我统一感,第六,成人早期避免孤独感,第七成年中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第八成年晚期获得综合的完善感。
41.青少年心里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青年初期:占重要位置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她们不仅能比较客观的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的表现自我4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最终答案。
2学生观建构注意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教师观建构主义更愿意吧教师堪称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43.教学过程中怎么样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迁移:1改善心智功能2传授基本知识3有效的知道4提高迁移的意识性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6设计情境性教学44.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奥苏泊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着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个人认知结构在组织方式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可利用性,课辨别性和稳定性。
45.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1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2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4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5向学生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46.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47.教师的威信的形成和建立途径:随着学生对教师德才方面的逐渐了解,师生之间情感的日益加深和融洽,教师威信就有“不自觉威信”发展成了自觉威信了,这才是真正的威信。
途径1培养自身良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的仪表4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48.教师的角色有: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和教育科研人员49.讨论法及其运用技巧:指学生根据教师突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活着歇息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的观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1讨论的议题要明确2讨论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3充分发挥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4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50.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1详细分析并讨论问题2知道学生正确表征问题3指导学生学安泽问题的有效方法4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5通过大声思维提供专家示范51.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1 增强课堂教学中情感投入2采取民主的两道方式对待学生3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2.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1对交流的信息的理解越一致越好2沟通双方都要有交往的冤枉和兴趣3双方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4要选用适当的信息通道传递信息5要重视选择性注意对沟通的影响6沟通要有及时的信息反应7沟通过程没有受到主客观不良因素的干扰,保证信息真实可靠53.人际印象形成的主要特点:1一致性倾向2好坏评价是形成印象的根本依据3中心特性左右着印象的变化54.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1群体因素2个体3情境55.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影响:群体成员之间能建立和保持友好协调的人际关系,个体的活动效率因此也提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竞争能够使个体增强自己的主题意识,激发强烈的行为动机,同样可以大大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56.行为归因偏差:1观察着-行为者偏差2自利偏差57.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台湾学者黄坚厚的心里健康标准1乐于工作2是有朋友3能悦纳自己4能与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
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1对自己有信心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3喜欢与人交往4具有良好的心里适应能力58.学校心里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发展性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59.列出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方式: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为主,以少数学生为对象的以矫治辅导为主。
途径:设专门的心里健康课程,将心里辅导荣誉班级团队活动之中,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团体辅导60.加涅对学习的分类:1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61.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A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B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有:A创设问题情境B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62.常用的自陈式测验及其特点:1 16PF适合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2WPQ涉及的人格唯独较少,容易掌握,施测方便3MMPI主要用于心理异常诊断,在精神医学界及其有关心理健康的工作中使用较多也常用科学研究63.惩罚的目标及实施的原则:目的:出来直至某种不当行为的消极穆德之外,还带有使受罚着知错能改的积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