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会考高频考点总结复习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会考高频考点总结复习大全
第一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第一节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和细胞
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的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进行呼吸及排出体内废物
B、生长: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成熟
C、生殖
D、遗传与变异
E、应激性(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F、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3.生物与人类关系:A、人类生存离不开生物B、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
C、人类生产活动离不开生物
D、人类健康离不开生物4.没有生物,就没有人类的一切。

5、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作用。

(2)细胞质: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

(3)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

(4)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和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5)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液泡:具有调节细胞内渗透压的作用,促进与
外界气体、养料交换。

花、叶、果实的颜色,除绿色之外,大多由液泡内细胞液中的色素所产生,常见的是花青素。

花瓣、果实和叶片上的一些红色或蓝色,常常是花青素所显示的颜色。

7、生物有: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

(水稻、猫、人等)
8、细胞分裂:(1)定义: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2)意义:产生新个体;是细胞数目增加;产生生殖细胞
9、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变化过程。

10、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
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并且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最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和称系统。

11、A、植物组织:
⑴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⑵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⑶营养组织:能贮藏或合成营养物质。

⑷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

⑸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

B、动物和人的主要组织:
⑴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⑵结缔组织:有支持、连结、保护和营养作用。

⑶肌肉组织:能收缩、舒张产生运动。

⑷神经组织: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12、植物器官:⑴营养器官:根、茎、叶;⑵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3、人和多数动物: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体内废物、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调节作用,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生殖系统——生殖等。

14、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A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15、放大镜使用方法:(1)物体固定,移动放大镜(2)放大镜固定,移动物体
16、显微镜的结构与用法
(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物镜转换器等(如图)
1)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
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
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2)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3)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

图象观察:例:“上“就是把“上”转180度(或先上下对称,把得到的图象左右对称,所得图像就是观察到的图象),如“P”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d”(上下对称得b,b再左右对称,得d)
使用方法: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
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17、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1)用洁净的纱布清洁载玻片和盖玻片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浓度为0.9%),防止细胞吸水胀破】(3)将观察的生物标本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5)如需要染色,则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染色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色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第二节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物的分类
(1)分类的意义:地球上的生物约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

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必须对它们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分类。

(2)分类的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3)分类的依据: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
2、种群、群落和植被
1)种群:在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虽然年龄、性别、形态及品种上的差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物种。

一定区域内的生物有多个种群。

同种生物个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和功能,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2)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森林群落、池塘群落)
3)植被: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被群落。

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生物与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大气、土壤等);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1)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作用;
2)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
3)水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
4)空气、土壤、温度、气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蚂蚁、蜜蜂的分工合作
种内斗争: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关系。

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得益,如果使两者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继续生存(藻类与真菌关系)
例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根是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依存。

寄生: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蛔虫、吸血虫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

竞争:水稻和杂草生活在一起时为争夺阳光、水分、空间而竞争。

捕食:草食动物兔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狼以兔等为食。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和生活方式,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形态和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如植物根尖结构,小肠结构等
(2)形态和结构与生活方式的适应,如保护色(昆虫、北极狐、熊等)警戒色(毒蛇、黄蜂等),拟态(竹节虫、枯叶蝶)
4、生态系统:
(1)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

它与群落的根本区别在于含有非生物因素。

(2)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空气、水、矿物质、热量等
2)生产者:绿色植物
3)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4)分解者: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腐生动物等
(3)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食物链: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表示方法为:生产者—消费者,如兔子吃草,表示为:兔子—草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3)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物质是不断循环的,能量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在各自的数量和比例上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种调节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越高。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5)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和。

地球上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5、人类与生态环境
(1)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和启示
1)危害:过度消耗地球生物圈资源,产生资源和能源问题;地球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地球生态,引发各种灾害和生态危机
2)启示: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限,人口的增长必须符合生态规律。

(2)保护生物多样性
1)自然保护的意义:人类要改造自然,更要保护自然。

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使生物圈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实施自然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自然保护的措施:植树造林,建立三北防护林等十大林业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生物等自然资源;立法保护生物资源;建立环保机构,加强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6、生态瓶:生态系统稳定性,要受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为了探索人工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组成,使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可以多设计几组
对照实验,每个对照实验中,只变动其中一种因素。

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1、绿色植物的根、茎、叶结构
1)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
⑴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⑵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

⑶伸长区: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⑷根毛区: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分。

2)植物茎主要由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构成
韧皮部:①筛管: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将制造的有机物由上向下运输到茎和根);
②韧皮纤维:有支持作用,使茎不易折断。

形成层: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茎不断加粗是形成层活动结果。

无形成层的植物不能够长粗,如水稻、小麦等一年生植物。

木质部:①导管:将运输水、无机盐的通道(将水、无机盐由下向上运输到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②木纤维:有支持作用,树木坚硬原因靠木纤维作用。

髓:茎中心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养料作用。

3)叶的结构主要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表皮有保护作用,叶肉有制造和贮藏营养的作用,叶脉有输导和支持的作用。

2、无机盐植物生长的作用
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
根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渗透吸水):根吸水和失水与根毛细胞和土壤溶液的浓度差有关.水会从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土壤溶液高的地方.
烧苗:由于一次性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增大,导致根失水而萎蔫.
运输:导管
利用:约1%用于光合作用
散失:约99%用于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中的水变为水蒸气通过叶表皮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现象。

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是根吸水的动力 ②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③可降低叶面的温度
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光、温度、空气流动、湿度等。

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

蒸腾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茎、叶导管→叶肉细胞→气孔→空气
气孔和保卫细胞
保卫细胞:表皮细胞是一种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

无叶绿体,对叶起保护作用。

表皮上还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

控制气孔的开启与闭合。

气孔:内有叶绿体。

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是气孔。

1)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控制的,是CO2、O2和蒸腾作用散水进出的门户
2)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气孔闭合。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淀粉,并释放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意义
1)物质转变:将简单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如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能量转变:讲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是大气中的CO2和O2含量相对稳定。

5、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指活细胞在酶的参与下,吸入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6、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1)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2)合理密植: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提高农作物的的产量,应尽量让阳光照射到农作物上,少照射到地面上,并尽量避免农作物之间的相互遮光。

3)种子处理:成熟的活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利于种子的储藏,可采用低温、干燥等方法以降低呼吸作用
8、【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
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叶片遮光:对一部分叶片的处理及目的:把一片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罩,即让这部分叶片无光照,而另一部分不遮罩,有光照。

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阳光下,进行遮罩的叶片的实验是对照试验,既无光和有光形成对照。

3)脱色: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方法: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

隔水加热的原因:酒精有挥发性,直接加热容易燃烧起火,隔水加热可以避免,另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逐渐溶解叶绿素,叶片呈黄色。

4)检验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的方法:向叶片上滴加碘液(棕色),变蓝的部位表示进行了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因为淀粉遇碘变蓝。

预期结果:没有遮罩的叶片部分变蓝,遮罩的部分不变蓝。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

5)结论: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供自己利用外,还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第二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人体的消化
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组成:A、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B、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功能:消化食物(蛋白质、糖类、脂肪),吸收营养物质
2、食物消化吸收过程
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

②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③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总结: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场所(小肠内壁有肠腺。

可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小肠很长(5~6米)可增加消化、吸收时间;小肠内壁有皱襞,可增加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细胞组成,便于物质交换。

) 3、生物催化剂———酶
(1)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2)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 等
(4)与人体有关的消化道、消化腺和消化酶等几项内容列表如下: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二、人体的呼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其温暖、湿润、清洁。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许多肺泡组成。

1、气体交换
2、气体的运输:氧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的。

3、细胞呼吸: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

三、人体的血液和循环
(一)心脏和血管
1、心脏分为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四个腔室,内有动脉瓣和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血管:血管:①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血管。

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
部分送回心脏血管。

③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最慢
静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随氧分离时,颜色暗红。

“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
(二)血液循环
1、动力:心脏的收缩
2、规律: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按一定方向流动
3、途径: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率:指单位时间内心脏的跳动次数(成年人75次/分,正常60-100次/分)
心输出量:心室收缩时向动脉血管输出血液的数量。

心输出量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心脏血管输出血液的数量。

脉博:心脏的一张一缩的博动,象波浪一样沿着动脉管壁向远处传播。

脉博每分钟次数与心跳次数相同。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管壁所产生的压力。

(一般所说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数值。

测量位置:上臂肱动脉;单位:千帕。

(通常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成年人12.0-18.7千帕/8.0-12.0千帕或90-140mmgh/60-90毫米汞柱)
(三)血液
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红蛋白: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炎症:白细胞数目突然增加很多。

不易止血:血小板过少
2、骨髓的造血功能
1)人体内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2)少量骨髓捐献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

人体的造血组织有很强代偿功能,当抽取部分骨髓后,造血干细胞会加快增值,在一两周内恢复原来的水平。

因此,捐献者不仅不会影响自身的造血功能,反而使自身造血系统得到锻炼,更具备了生命活力。

(四)人体内ABO血型系统与输血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人的血量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其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行1、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

2、输血原则:输同型血。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异型间输血可以在一定血型之间进行(如图)。

但必须输得少而慢,否则会发生凝聚成团,从而危及生命。

(五)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小现象
四、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
1、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将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通过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基本单位:肾单位
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结构:⑴肾小体:a、肾小球;b、肾小囊。

⑵肾小管。

2、尿的形成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是尿的排出是间断的3、血浆、原尿、尿液的异同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废物: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尿素形成尿液流向输尿管。

病变:1)在无外伤的情况下,人的尿液中同时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那么这个人的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有可能是发炎)。

2)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4、尿的的排出
排泄:生物体把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无机盐排出体外过程。

排泄途径:⑴呼吸系统:二氧化碳、水汽;⑵皮肤的汗腺: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⑶泌尿系统:以尿形式排出废物和多余水、无机盐。

五、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生物的主要类群
1、细菌、真菌和病毒
1)细菌:单细胞个体,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

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含有遗传
物质的核区组成(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的还有鞭毛、荚膜、芽孢等
部分组成。

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

芽孢(100°C沸水要煮3小时
才会死亡):抵抗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

2)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三类。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呈椭圆形。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菌丝。

真君没有
叶绿体,必须依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3)病毒:极微小只有最小细菌1%,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

病毒形态:球形、杆状、蝌蚪状。

病毒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组成外壳和核酸组成核心。

病毒生命活动特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需寄生在其生物的细胞里。

2、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根据种子的有无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藻类、苔藓、蕨类属于非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水中、潮湿①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②植物体里都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占地球40%)③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水里。

代表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等
苔藓植物:潮湿地带、矮小。

①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

②苔藓植物在生殖过程中形成胚,胚受母体的保护。

③受精过程必须借助于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代表植物:墙藓、葫芦藓、地钱。

蕨类植物:山林、田野阴湿环境里。

主要特征:①植物体具有、茎、叶,并且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②多数形成孢子囊群,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代表植物:芒萁、肾蕨、海金沙、满江红、金毛狗等。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750种,我国280种)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而裸露在外面。

主要特征:①能够产生种子。

胚珠没有子房壁包被,因而种子也没有果皮包被而裸露。

②根、茎、叶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体外的水。

代表植物:马尾松、松、柏、杉、苏铁等。

被子植物:(25万种约占所有植物一半以上)主要特征:①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包被在子房里,结成的种子包被在果皮里,不裸露出来,故称为被子植物。

②植物体结构完善,多数具有导管。

③受精过程不需要体外的水,受精方式为双受精。

被子植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

3、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
可以将所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五大类群:①鱼类;②两栖类;③爬行类;④鸟类;⑤哺乳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