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电缆_一般规定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的设计规则
![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的设计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086f7dd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6.png)
引言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将建成一万两千多公里的高速铁路,由于无绝缘轨道电路在技术和经济上的显现出的巨大优势,在高速新线的建设中采用将是必然趋势。
在现场的应用中,Z P W -2000A 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有其明显的优势,ZP 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是在法国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的技术再开发,为了解决同频不同根、同根不同频的技术难题,特研制出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SPTP),这样可以保证同频信号在同根电缆中传输以及同根电缆可以传输同频率的信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区间电缆根数过多的问题[1]。
传输距离可达到10km。
铁路内屏蔽信号电缆初基本型外还有阻燃型、防白蚁型、耐寒性、高屏蔽性等用于特殊环境的产品。
在电缆制造工艺方面,新技术条件规定,绝缘导电线芯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皮-泡-皮物理泡发三层共挤技术。
1.2电缆的使用特性(1)电缆的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2)电缆敷设的环境不低于-10℃;(3)电缆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应不超过70℃;(4)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5)电缆机械强度高、防腐蚀、耐寒性好、抗冲击力强;(6)电缆屏蔽线组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可提高线组间的抗干扰能力[2]。
2 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设计规则2.1工程设计中对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芯数的优化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工程设计中对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芯数进行了优化,除增加部分电缆类型外,缆芯结构中的28A、33A、37A、42A电缆的组成有变化,并取消33B、37B、42B三种规格,见表1。
注:(1)P表示带屏蔽星绞组;(2)备用芯线在更换至少一对频率芯线时,仍能满足移频信号设备频率使用的要求;(3)A、B型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的备用芯线中(除8芯电缆)应有一个屏蔽星绞组;(4)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用于非移频信号设备时,其备用芯线数与综合扭绞信号电缆相同;(5)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中的非屏蔽星绞组及普通芯线,可用于非移频信号设备及其备用芯线;2.2工程设计中的基本要求(1)用于2000A轨道电路,选用的电缆在8芯以下时,可采用SPTYW及SPTYWL型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见表2。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电缆工程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电缆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e78ffa6e011ca300a6c390c1.png)
铁道信号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电缆工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信号电缆工程。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安全确保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设计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租赁生活房屋以及料库,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信号电缆线路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对电缆径路进行定测,定测结果作为施工依据,电缆工程施工坚持“三检制度”,并做好检测记录;电缆回填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为了确保工期,信号工程各工序采取平行与流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施工,工序间采取合理的搭接,施工程序如下:电缆线路径路复测→电缆采购→到货检验→电缆单盘测试→开挖电缆沟→敷设电缆→电缆防护→电缆接续→电气特性测试→回填夯实→埋设电缆标→箱盒安装。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常规部分的施工方法,选择已成熟的施工工法、施工工艺进行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部分的施工,参照新设备提供商提供的安装规范,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5.施工要求电缆工程5.1 一般规定5.1.1 工程所采用电缆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5.1.2 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盘是否完整、无破损、无机械损伤、钢带外护层无破损开裂、硬化变质现象。
5.1.3 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电气特性测试:5.2 电缆沟要求5.2.1 普通土敷设单层电缆时,沟深不得少于750mm。
5.2.2 普通土敷多层电缆时,沟深不得少于850mm。
5.2.3 穿越道口或公路等处的沟深应大于本电缆沟深200mm,且有钢管防护。
5.2.4 使用电缆槽时,正常情况下槽盖上面距地面不得少于500mm。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室内设备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室内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cadad8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8.png)
8.5 电缆引入
引至信号楼或继电器室的电缆应符合下列求 1 电缆引入后的储备量应排列整齐,盘放在电
缆坑内。 2 设电缆房的车站,备用电缆应整齐地盘放在
专用电缆支架上。 3 电缆引入电缆柜转弯时,应均匀圆滑、整齐
美观不得有硬弯或背扣现象。 4 电缆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分段固定. 5 电缆终端应有标明去向的铭牌。
• 9.3.7 安装后的闭塞设备,进行通电 试验时,应动作正常;在错误操纵情 况下,不得发生错误动作现象。
9.4
计轴设备
9.4.1 计轴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
9.4.2 计轴站间闭塞应在进站信号机内 方2~3m处安装计轴设备。
12
信号电源设备
12.1
一般规定
交流电源引至 信号楼或车站值班 员室部分,应由电 力专业施工单位施 工。
2 基础埋设时,其基础顶面距地面和轨面高度 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处应平整、无积水。
3 设备安装前,应检查配线正确,焊线无脱焊 现象。
4 电缆引入应固定,排列整齐,配线绑把整齐。
自动闭塞设备
9.2.2 设备类 型,轨旁或轨道 中间设备的安装 应正确。
9.2.3 设备安 装后,应进行通 电试验,检查测 试,确认设备工 作正常。
4 走线架(槽)与机架涂漆颜色应协调 一致。
8.3.3 组合及继电器安装后,应书写名称, 字迹端正、清楚。
8.3.4 装设微机和独立电子设备机柜的房间 按设计要求装设防静电地板。
8.4 分线端子盘(柜)
➢8.4.1 分线端子盘(柜)的类型、安装位置及 盘柜上的端子编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8.4.2 分线端子盘(柜)安装在夹墙内时,应 用角钢固定在墙上,安装应端正、乎直、牢 固。
铁路信号技术标准
![铁路信号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ebe3c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c.png)
铁路信号技术标准------改造--⾄--段信号⼯程施⼯技术标准(交底)--------------项⽬部----年-⽉⽬录总则 (4)⼀、有关规定 (4)⼆、施⼯⼯艺标准 (6)1、电缆⼯程 (6)1.1⼀般规定 (6)1.2电缆沟要求 (7)1.3电缆径路及敷设技术要求 (7)1.4敷设电缆的施⼯程序 (8)1.5电缆防护 (8)1.6电缆接续 (9)1.7电缆标设置 (9)2、室外箱盒安装 (10)2.1站内、区间(⾮桥梁)箱盒安装 (10) 2.2桥梁上箱盒安装 (12)2.3室外设备及配线 (12)3、信号机的安装 (13)3.1⼀般规定 (13)3.2桥梁上信号机安装 (15)4、轨道电路 (15)4.1钢轨绝缘安装 (15)4.2站内轨道电路 (15)4.3ZPW-2000A⽆绝缘轨道电路 (16) 4.4桥梁上电⽓绝缘节处设备布置 (20) 4.5调谐区禁停标志牌安装 (21)4.6机械绝缘节处设备的安装 (21)4.7补偿电容的安装 (22)4.8室外设备防雷及地线 (23)4.9轨道横向连接及设置标准 (24)5、安装装置 (24)5.1ZD型电动转辙装置安装 (25)5.2电液转辙装置安装 (25)6、防雷、接地、油漆、硬⾯化 (25)6.1设备防雷、接地 (25)6.2综合地⽹设置 (26)6.3信号楼接地母线设置⽅案 (27)6.4防雷其他要求 (27)6.5信号机设备油漆 (28)6.6设备硬⾯化 (28)6.7信号设备名称书写 (28)7、室内⼯程⼯艺要求 (29)7.1⼀般规定 (29)7.2机柜安装 (29)7.3电源屏安装 (30)7.4室内布线 (30)7.5电缆引⼊ (31)------改造--⾄--(不含)段信号⼯程由----------------------------项⽬部施⼯。
为保证⼯程质量,施⼯中严格按《施⼯规范》、《技规》、《维规》、《验标》的要求进⾏施⼯总则:1、根据铁道部《信号维护规则》业务管理第5.4.3条规定:所有器材必须经过维修单位测试合格⽅可上道安装使⽤。
铁路信号电缆技术标准-铁道部部标
![铁路信号电缆技术标准-铁道部部标](https://img.taocdn.com/s3/m/1e54a9f552d380eb63946d23.png)
铁路信号电缆技术标准-铁道部部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准TB 1472-83综合护套、铝护套信号电缆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500V直流电压1000V及以下的室外固定敷设电缆。
1 引言1.1 适用的温度条件1.1.1 线芯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应不超过70?。
1.1.2 电缆在温度–40,60?时使用。
1.1.3 普通护套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耐寒护套不低于–10?的条件下敷设时无须预热。
1.2 屏蔽作用1.2.1 综合护套、铝护套均有屏蔽作用。
均适用于经过计算需要设置屏蔽电缆的电气化区段。
1.2.2 综合护套带铠装的电缆,当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为35,200V,km时,电缆的屏蔽系数,小于或等于0.8。
1.2.3 铝护套带铠装的电缆,当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为35,200V,km时,电缆的理想屏系数,小于或等于0.3。
1.3 弯曲半径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1.4 适用的频率范围1.4.1 综合扭绞的扭绞线对适用于音频范围以内的设备,也可用于一般的工频以下或直流设备。
1.4.2 普通型结构适用于工频以下或直流设备。
2 品种规格2.1 综合护套信号电缆2.1.1 综合护套普通型信号电缆的型号如表1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83—03—05发布 1983—10—01实施1TB 1472—83表1型号名称敷设条件规格聚乙烯绝缘、综合护套、聚敷设在槽、管中能承受一般3、4、5、7、9、12、14、16、PYAV 氯乙烯外护套信号电缆的机械外力 19、21、24聚乙烯绝缘、综合护套、耐27、30、33、37、42、44、48、同上,适用于寒冷地区 PYAVH 寒聚氯乙烯外护套信号电缆 52、56、61聚乙烯绝缘、综合护套、内敷设在土壤及槽、管中能承 PYAV29 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套信号受较大的外力电缆聚乙烯绝缘、综合护套、内 PYAVH29 同上,适用于寒冷地区钢带铠装、耐寒聚氯乙烯外护套信号电缆2.1.2 综合护套综合扭绞信号电缆的型号如表2所示:表2型号名称敷设条件规格4(1×4)6(3×2) 聚乙烯绝缘、综合扭绞、综合护敷设在槽、管中能承PZYAV 8(4×2) 套、聚氯乙烯外护套信号电缆受一般的机械外力9(4×2,1)12(3×4)14(3×4,2)16(4×4) 聚乙烯绝缘、综合扭绞、综合护同上,适用于寒冷地PZYAVH19(4×4,3) 套、耐寒聚氯乙烯外护套信号电缆区21(4×4,5)24(5×4,1×2,2)28(7×4)30(7×4,2) 聚乙烯绝缘、综合扭绞、综合护敷设在土壤及槽、管PZYAV29 33(7×4×5) 套、内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护套中能承受较大的机械37(7×4,3×2,3) 信号电缆外力42(7×4,4×2,6)44(7×4,4×2,8)48(12×4) 聚乙烯绝缘、综合扭绞、综合护同上,适用于寒冷地PZYAVH2952(12×4,4) 套、内钢带铠装、耐寒聚氯乙烯外区56(14×4) 护套信号电缆61(14×4,5) 2.2 铝护套信号电缆2.2.1 铝护套普通型信号电缆型号如表3如示:2TB 1472—83表3型号名称敷设条件规格聚乙烯绝缘、铝护套、聚氯乙敷设在土壤及槽、管中能承3、4、5、7、9、12、 PYLV 烯外护套信号电缆受一般的机械外力 14、16、19、21、24、聚乙烯绝缘、铝护套、耐寒聚27、30、33、37、45、同上,适用于寒冷地区PYLVH 氯乙烯外护套信号电缆 44、48、52、56、61聚乙烯绝缘、铝护套、钢带铠敷设在土壤及槽、管中能承装二级外护层、聚氯乙烯外护套受较大的机械外力 PYLV22信号电缆聚乙烯绝缘、铝护套、钢带铠同上,适用于寒冷地区装二级外护层、耐寒聚氯乙烯外PYLVH22护套信号电缆2.2.2 铝护套综合扭绞信号电缆的型号如表4所示:表4型号名称敷设条件格规4(1×4) 6(3×2) 聚乙烯绝缘、综合扭绞、铝护套、敷设在土壤及槽、管中PZYLV 8(4×2) 聚氯乙烯外护套信号电缆能承受一般的机械外力9(4×2,11) 12(3×4)14(3×4,2) 16(4×4) 聚乙烯绝缘、综合扭绞、铝护套、PZYLVH 同上,适用于寒冷地区19(4×4,3) 耐寒聚氯乙烯外护套信号电缆21(4×4,5) 24(5×4,1×2,2)28(7×4)聚乙烯绝缘、综合扭绞、铝护套、30(7×4,2) 敷设在土壤及槽、管中PZYLV 钢带铠装二级外护层、聚氯乙烯外33(7×4,5) 22能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护套信号电缆37(7×4,3×2,3)42(7×4,4×2,6)44(7×4,4×2,8) 聚乙烯绝缘、综合扭绞、铝护套、48(12×4) PZYLVH 钢带铠装二级外护层、耐寒聚氯乙同上,适用于寒冷地区52(12×4,4) 22 烯外护套信号电缆56(14×4)61(14×4,5)2.3 型号的编制原则及意义以一机部的电缆型号编制为原则,并参考通信电缆的型号进行编制。
铁路信号电缆施工工艺标准规定
![铁路信号电缆施工工艺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16bcc21b7360b4c2e3f64d9.png)
铁路信号电缆施工工艺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在广铁(集团)公司管内的铁路信号电缆施工,从源头预防信号设备故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铁路信号电缆使用规定第二条 ZPW—2000系列自动闭塞轨道区段以及2000系列的站内电码化设备采用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计轴设备、应答器使用专用数字信号电缆,其它设备应采用综合护套或铝护套信号电缆等非数字信号电缆。
第三条电化区段主干信号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电化区段与非电化区段连接的站(场)联电缆应采用铝护套信号电缆。
第四条 ZPW—2000系列采用的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应遵循以下使用原则1.两个频率相同的发送与接收不能采用同一根电缆。
2.两个频率相同发送(接收)不能设置在同一屏蔽四线组内。
3.电缆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相同频率的发送或接收时,该电缆需采用内屏蔽电缆。
4.电缆中各发送、各接收频率均不相同时,可采用非内屏蔽电缆,但线对必须按4线组对角线成对使用。
5.内屏蔽电缆有2对以上的备用芯线时,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内屏蔽4芯组。
第五条轨道电路发送、接收电缆应成对使用。
第三章铁路信号电缆径路选择原则第六条铁路信号电缆敷设前,由施工单位会同工务段、电务段、通信段等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共同确认敷设径路。
第七条两设备间距离最短,通过股道及障碍物最少,利于施工及维修方便。
第八条避开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改、扩建处。
第九条避免在道岔的岔尖、辙岔心和钢轨接头处穿越股道。
第十条避免通过碱、酸、盐性等有化学腐蚀物质的地带,各种管道径路复杂地带。
第十一条避免通过土壤松软容易塌陷的地带,以及坚石、池沼、污水坑等处。
第十二条电缆径路与铁路平行时,距最近轨底边缘的距离,在线路外侧L为2m。
如路基宽度不够时,在保证轨底边缘与电缆间斜面距离不小于2m的情况下,L可减至不小于1.7m。
在线路间,L为1.6m。
若线路间距为4.5m,此项距离L可减至不小于1.5m。
距铁路边排水沟边沿不小于1000mm。
信号电缆维护、防护管理办法
![信号电缆维护、防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ce428783c4bb4cf6ecd110.png)
信号电缆维护、防护管理办法为了认真落实铁道部铁运[2000]14号文件以及部、公司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加强信号电缆的日常维护管理和相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切实保证行车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总则1.1 信号电缆是行车命令执行、联接各种信号设备,实现联锁功能和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是信号联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运输段要高度重视信号电缆的安全运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提高在跨越式发展和新的运输生产形势下强化信号电缆维护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关于电缆质量、维护管理和安全防护的要求,并进行分解和细化,把确保信号电缆安全运用责任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和每一个岗位。
1.3 运输段对电缆设备的安全运用,负有维护和管理责任和重要的防护责任,对因失修、失管、失控造成的电缆设备故障或外界损坏,应视情节追究责任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2.电缆质量2.l 新信号电缆的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二等以上站场敷设信号电缆,应垒砌深500mm的电缆沟,敷设电缆后沟内填满沙子并加盖板;其他站场内的干线信号电缆采用水泥槽防护,水泥槽盖板距地面不少于300mm,分支电缆埋设深度不少于700mm,无法满足时采用水泥槽进行防护;区间信号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少于800mm;遇有石质地带,埋设深度不少于500mm,并应采取槽钢(钢管)或水泥槽等有效防护措施。
(2)电缆径路应选择地形平坦和土质良好的地带,“符合”两端设备间距离较短、通过股道及障碍较少、施工及维修方便的原则,同时应避开酸、碱、污水、盐聚集、石灰质、土质松软和承受重压可能发生严重塌陷以及垃圾存放处等危险地带。
(3)电缆径路应尽量保持直线。
如有弯曲时,电缆弯曲半径应为其电缆外径的15倍以上,并不得损伤电缆的钢带和绝缘物。
2.2 敷设电缆遇有下列情况时,应采取以下针对性防护措施(如砂、砖、水泥槽、钢管等),确保电缆不受损伤:(1)电缆穿越轨道或公路时,防护管两端伸出轨枕或公路边沿不得少于500mm,穿越轨道时埋于石渣底部地面下的深度不少于300mm;(2)电缆穿越桥涵、隧道时,应用钢管、槽钢或水泥槽进行防护,隧道内也可以使用悬挂方式, 但必须确保支架、钢吊线、吊钩等构件良好;(3)电缆过水沟、水渠或不得已必须设于明处时,应用钢管或槽钢进行防护;(4)电缆通过取土坑、居民点、地下排水沟及必须减少电缆埋设深度时,应在电缆上、下各附设软土(砂)l00mm,并采取敷砖或水泥槽、槽钢的防护方式;(5)电缆使用钢管或槽钢进行防护时,两端弯曲角度不少于120度,并深入地面500mm以上,电缆引出端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被钢管或槽钢边沿损伤。
铁路施工规范信号电缆工程
![铁路施工规范信号电缆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0be5eb76a20029bd642dc1.png)
电缆边缘至管道 边缘
宜2000
电缆边缘至树干 边缘
表7.3.9 信号电缆与其他管线、建筑交叉、平行的防护标准
序
号
相关设施名称ຫໍສະໝຸດ 防护材料与方法信号电缆位置(mm) 垂直、平行距离 测量起止点
层次 垂直 平行
7
电力电缆(大于500V) 同沟平行垂直距离小 于500
信号电缆用管、槽防 护,电力电缆不防护
上
并注明埋深、电缆编号。
♦ . 4 电缆穿越障碍物(如大型管路、高压电缆等)
而需标明电缆实际路径的适当地点。
7.3 电缆防护
7.3 电缆防护
• 7.3.1 直埋电缆应采用软土防护。当通过铁 路、公路、桥梁、隧道、管道、水沟、路肩、 坚石、土质不良等地区或由于条件限制,必 须减少电缆敷设深度的地方,以及与其他电 缆或管道交叉时,应采取不同的防护方式。
• 7.3.7 电缆通过隧道时,采用悬挂或 电缆槽防护符合设计要求。
• 7.3.8 电缆穿过水沟、水渠时,应用 钢管防护。
• 7.3.9 信号电缆与其他管线、建筑交 叉、平行的防护标准,应符合表7.3.9 的规定。
表7.3.9 信号电缆与其他管线、建筑交叉、平行的防护标准
序 号
相关设施名称
防护材料与方法
钢管上边缘或电缆 槽盖至管道下边缘
软土(砂)、砖:交叉点两侧各 1000 mm上、下软土(砂)、100 上 mm,上、下敷砖
信号电缆下边缘至 管道上边缘
软土(砂)、砖:交叉点两侧各
2
其他管道交叉垂直 1000 mm 距离小于500 mm
电缆槽:交叉点两侧各1500 mm (任选一种)
下 ≥300
上
下
2 信号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任一芯线 对地绝缘电阻,使用500V兆欧表(或高阻 兆欧表)测试,每千米不得小于500MΩ 。
铁路信号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
![铁路信号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f8e47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9.png)
信号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一、室外电缆工程1)、挖电缆沟1.电缆经路选择在路基边坡坡脚外1米内,防护栏之内,遇特殊情况可选择在路肩上,但绝对不允许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外挖沟敷设电缆.对因条件限制不能设在护网或围墙内(de)电缆,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在电缆沟上部安装警示板,并在其上加倍设置电缆标和警示牌密度.2.电缆沟直、低平,沟内无石块和容易损伤电缆(de)杂物.3.电缆沟深度:(1)站内路肩米(电缆曹防护、钢管防护地段沟深同),区间和路基下(de)站内电缆沟米.(2)穿越股道、公路(de)沟深和引入电缆沟深度相同(股道下防护管上面距路基土面不得少于米).4.平行于股道(de)干线电缆距最近钢轨轨底(de)距离:(1)在线路外侧,应不少于2米(当路基宽度不够时,在保证轨底边缘与电缆(de)斜面距离不少于2米(de)原则下,此距离可减至不少于米.(2)在线路间不少于米(线间距为米时,不得少于米).2)、电缆敷设:1.信号设备所采用(de)电缆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2.电缆允许在任何水平差(de)径路上敷设,敷设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少于:(1)全塑电缆为其外径10倍.(2)铠装电缆为其外径15倍.3.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电缆敷设后及接续配线前,进行施工测试;接续配线前(de)测试数据,做为电缆隐蔽工程测试记录.4.电缆应缓和(de)敷设在沟内,使其有一定(de)自然弯曲,其附加长度,一般包括:(1)室内储备量为5米(另加实际引入和做头所需长度);(2)设备间电缆每端出土及做头各2米;(3)桥、较大涵洞、隧道两端储备量各不少于5米,并能满足电缆热胀冷缩(de)需要.桥面上电缆槽及桥两端采用防护钢管外水泥包封.5.电缆尽量不接续,购货前,测量好实际长度订购.不得以时,站内地上接续,区间地下接头盒接续.地下接续后不得回填,每站全部地下接续完毕后,经现场测试、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并及时埋设接头标.6.电缆沟内敷设多根电缆时,需排列整齐,互不交叉,如需分层敷设时,其上下层间距不得少于米.7.电缆标、警示牌设置原则v:直线段每50米设置一个电缆埋设标,再隔50米设置一个警示牌,再隔50米设置一个电缆标,以此类推.下列处所应埋设电缆标:(1)电缆在转向及分支处无电缆盒时;(2)电缆长度超过50米(de)直线中间点;(3)电缆地下接头处,其标桩应有"接续标"字样,并注明埋深、电缆编号,竣工图要有显示.(4)电缆穿越障碍物时(如大型管道、高压电缆等) 过轨、公路、干河需在适当地点标明电缆路径.8.纽绞电缆敷设前应确认A、B端,并注明标志.9.电缆警示牌采用路局指定(de)专用大理石标牌.3)、电缆防护1.站内范围干线电缆应全部采用水泥槽或阻燃材料电缆槽防护,电缆槽平整,接头无缝隙.电缆槽要留有三分之一空余量.埋深为上盖距地面450米.槽内电缆应排列整齐、互不交叉.2.电缆穿越铁路(包括预留线路)(de)地方,选用钢管(或PVC管)防护,防护管两端应各超出枕木头不少于米.防护管(de)内径应为电缆外径(de)倍以上.电缆穿过防护管后,应用麻布条缠包堵严电缆管口.防护管两端头挖(de)比电缆沟底略深一些,防止日后防护管受力下沉,管口上部割伤电缆,出土应注意堆放,勿污染石喳.防护管平置于沟底,用沥青麻布片封堵两边管口,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回填石喳捣固.3.电缆穿越公路敷设时.应用钢管防护.防护管两端应伸出公路边沿各1米.4.电缆过桥、涵两端外漏(de)防护钢管及向桥涵方向2米范围内,必须采用水泥包封处理,电缆经路上外漏(de)防护钢管,必须采用水泥包封处理.电缆防护地段作黑白相间(de)斑马线明示.5.电缆穿过水沟、水渠敷时,一般以钢管防护.同时,为了防火,须采取水泥封堵防护措施.6.过桥涵、路堑(de)要全部贯通砖砌(或水泥电缆槽防护),并油饰斑马线,外挂电缆钢槽、铁管防护,且在桥涵两端入地处砖砌和水泥砌实并油饰斑马线,桥头折角处进行特殊处理,防止电缆管角磨损造成混线、接地.7.电缆与热力管、煤气管、燃料管交叉时,可用钢管防护;8.电缆与地下其他管道交叉时,其防护要求:(1)交叉点(de)垂直距离不少于时,应采用软土(砂)砖防护,防护长度为两端伸出交叉点1米;(2)电缆在其他管道下面通过时,电缆沟底可不加砖防护.若在其他管道上面通过时,电缆四周均应加砖防护.防护长度为两端各伸出交叉点1米.9.电缆与建筑物、管道平行敷设时(de)防护要求:(1)电缆与地下建筑物接近时,应保持互相间距离不小于米,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则采用防护措施,一般采用软土(砂)砖防护或管道防护;(2)不准将电缆敷设在热力管、煤气管、液体燃料管(de)上面或下面(交叉除外),当与上述管道平行敷设时,其防护要求:距热力管一般不少于2米.当小于2米而大于米时,电缆与热力管道间需装隔热材料防护;距煤气管道液体燃料管道一般不小于1米;距上下水管一般不小于米.当小于米时,应采用软土(砂)砖防护.10.信号电缆不得与电力电缆同沟敷设,距离不小于米;交叉敷设时,信号电缆也应在上面,其交叉点垂直距离不得小于米.若小于米时,采用管道防护.管道两端应各伸出交叉点1米,管道与电力电缆(de)距离应有米以上(de)间距.11.信号电缆与信号电缆交叉时,其交叉点垂直距离应不小于米,并用软土隔离.12.从路基坡脚下到路基上(de)电缆埋深不小于米,并砌砂浆片石护坡,其砂浆片石宽度不小于上下电缆沟长度(de)二分之一.13.电气化区段电缆钢带和铝护套应可靠接地,不得存在虚接和打火现象;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屏蔽层应可靠接地.二、箱盒安装电缆做头、配线1.采用防盗型箱盒,各种箱、盒无破损裂纹,打磨光滑,箱盒盖严密、通风(设有对流通风孔)、防潮作用良好.箱盖外加支撑架,盖内有"严禁放物"红色字样,有二次防尘玻璃.2.轨道电路送受端均采用变压器箱,变压器箱或电缆盒基础顶面与钢轨顶面平.变压器箱或电缆盒突出边缘距线路轨头内侧应不小于米,变压器箱盖均向所属线路外侧方向开.3.作为中间接续(de)电缆盒、方向盒安装,一般与轨道平行,基础顶面应露出地面米,并应排水良好,尽量减少对过往车辆(de)影响.4.电动转辙机用电缆盒,一般安装在岔前,引入口向岔后方向,基础顶面与钢轨底面平.5.轨道电路变压器箱或电缆盒基础顶面与钢轨顶面平.电化区段扼流变顶面与变压器箱平,钢轨侧与变压器箱齐,距绝缘节两端距离均匀排列.为保证大机清筛作业,轨道箱距钢轨外沿不少于米,箱线、扼流变线适当加长.6.电缆盒、变压器箱引入孔亦应用胶堵封严.采用冷封胶灌注,空余胶室也灌注,胶面应整洁明亮.进出口胶堵防护.灌注绝缘胶后(de)胶面应整洁明亮,胶面高度可低于电缆护套5-10mm.7.各种箱、盒端子编号:(1)HZ-12、HZ-24电缆盒端子编号,从基础开始,顺时针方向编号;(2)方向电缆盒编号,面对继电器室,以“1点钟”位置为1号端子,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1号端子注明标记;(3)变压器箱端子编号,靠箱子边为奇数,靠设备边为偶数,站在箱子引线口一侧,自右向左依次编号;8.电缆做头、配线统一整齐.箱、盒内干净无杂物,芯线不得损伤,线头要紧固.方向盒主电缆做成喷泉状,付电缆在箱壁盘大圈(分体式方向盒在板上),每根电缆挂电缆去向牌.9.一个端子柱上允许最多上三个线头,并用垫圈隔开,每个端子柱上都应有两个螺母紧固.引入口要堵塞或堵板完好.箱内配线附有配线图,电缆芯线应有明显(de)编号铭牌和来去向铭牌.10.信号箱盒电缆走线孔使用密封胶进行封堵,箱盒采用橡胶盘根.11.电缆对接盒两方向电缆型号芯线数应一致,备用电缆按设计图上在端子柱上(芯线全部对接于端子上).12.信号设备电缆,自机械室室外分线盘至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终端盒贯通一对芯线并绘制备用电缆配线图,电缆上端子标牌明示.竣工图一并绘制.13.电缆配线增加辅助线环,线头套3mm套管.辅助线环上下有垫片.14.箱盒内端子铭牌齐全.有塑封配线图和接线图.高柱信号机变压器箱基础顶面与轨要平,箱子边缘距机柱450mm.15.矮型出站信号机变压器箱与基础间采用45°斜面法兰盘焊接钢管连接.16.方向盒基础与轨道平行,基础顶面应露出地面300-400,并应排水良好,设置在对过往车辆无影响地段.多个方向盒在一起时,排列整齐,两盒间距300mm.三、地面固定信号机安装1)、信号机安装一般要求1.信号机(de)规格、型号和灯光配置应符合设计.机构(de)零部件应完整无破损,电缆金属护套应进行屏蔽连接.2.透镜式色式信号机(de)透视孔完好,灯室互不串光,并不因外光反射而造成错误显示.3.信号机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有关规定和现场定测位置(de)要求.有条件(de)应使信号机突出边缘距线路轨头内侧不小于米.4.各部螺丝无松动,螺丝不滑扣,螺帽须拧固,螺栓应伸出螺帽外,最少与螺帽平.5.箱盒器材完好,并固定牢固.高柱信号机号码采用60×40㎜(de)大号字体反光号码牌,安装在机柱正面,距轨面两米(de)地方,矮型信号机写在信号机构(de)背面盖上,见维规.6.信号机上道前,必须经过检测车间显示激光调整,区间信号机改双灯单丝灯座,站内列车和重点部位调车信号机采用一体化点灯单元.7.信号机点灯变压器采用XDZ或BXC点灯单元.8.信号机同时点两个灯及以上时,XJF220液压断路器容量不小于1A.信号机及箱盒硬化面完好,整洁,排水良好.2)、高柱色灯信号机安装1.高柱信号机采用铝合金机构;同一机柱上安装(de)多机构,灯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引导信号机构、机柱下附调车信号机构及表示器除外);机构托架应水平.机构安装方向应使连续显示距离达到最远.2.水泥信号机柱(de)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使用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裂缝宽度与损坏程度超过下列规定者,不得使用;裂缝宽度超过1㎜者;裂缝宽度虽在㎜内,但整圈裂通,并超过两处,且裂缝之间距离又小于500㎜者;混凝土面损伤、脱落、并纵向主筋外露者;机柱碰伤至弯曲最大失度超过L/200者(L为机柱长度).各项裂缝宽度,均以机柱按两规定支点(距两端平放(de)实测数字为准.3.信号机柱应垂直于地面装设,其倾斜量在距钢轨面5米高处向下放垂线时,在轨面处(de)水平距离不大于36㎜.泥水柱顶端须封闭,不进雨雪.4.信号机(de)机柱、梯子、机构安装,均不得侵入建筑限界,机柱埋深均应符合规定.(埋深为机柱全长18~20%).5.设在路基面狭窄、坡度较陡地点(de)信号机,应采用片石、水泥砂浆砌围,砌围边缘距信号机边缘不得小于800㎜.6.当土壤含水量较大或可塑性(de)砂质粘土,土质不好时,机柱坑底应增设混凝土底盘或夯填碎石,防止机柱沉陷.7.高柱信号机(de)机构下方应装有作业台,机构门不缺油,按照电化区段标准接地,安全地线连接贯通地线,连接牢固符合要求.8.信号机梯子(de)规格应与机柱配套使用;信号机梯子使用镀锌型,梯子无弯曲、变形、伤残、锈蚀等现象;梯子中心与机柱中心一致;支架水平;梯子安装方向与所属线路中心线路垂直.9.信号机及其附属变压器箱(或电缆盒)培土方正平坦,边坡坡度为45°左右,培土高度为变压器箱(或电缆盒)基础面以下150±50㎜,机柱根培土直径不小于1200㎜,并夯实.10.高柱列车信号机采用铝合金组合式机构.采用反光牌标志.3)、矮型色灯信号机安装1.矮型信号机基础应埋设平稳,基础面应高出所属线路250±50㎜,其倾斜量在300㎜间距处不超过10㎜.2.矮型信号机培土方正平坦,培土高度为基础面以下500±50㎜,培土顶面边缘距基础边缘400㎜左右,边坡坡度倾斜为45°左右.4)、信号机配线要求1.信号机配线:信号机机柱线采用电缆引入;一般配线采用48×㎜2多股阻燃绝缘软线,条件线应采用同其相对应(de)灯光颜色一致(de)配线,线条应无中间接头和绝缘破皮现象,并套以塑料软管防护;线头无病害;线把邦扎整齐,线把在机柱、箱、盒进出口处应设有防护.2.一个端子柱上允许最多上三个线头,并用垫圈隔开,每个端子柱上都应有两个螺母禁固.3.变压器箱内配线颜色与灯光颜色同,线把加铁线套塑料管主筋,在端子板下方绕箱壁走线把.四、轨道电路1)、绝缘设置原则1.在轨道电路区段内(de)轨距保持杆、道岔连接杆、道岔连接垫板、尖端杆,各种转辙机设备(de)安装装置和其他具有导电性能(de)连接两钢轨(de)配件,均应安装绝缘,轨道电路区段(de)各种绝缘装置,应保证绝缘良好,钢轨绝缘(de)各零件应齐全、完整无损,螺栓应拧紧.2.轨道绝缘(de)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信号机处(de)两钢轨绝缘当不能设在同一坐标处时,进站、接车进路及调车信号机处(de)钢轨绝缘可装在信号机前方或后方1米(de)范围内;出站和单线或复线自动闭塞区间(de)单置通过色灯信号机处(de)钢轨绝缘,可装在信号机前方1米或后方米(de)范围内.3.调车区段轨道电路(de)两钢轨绝缘,应并列安装时,错开(de)距离(死区段)不得大于米.4.两相邻死区段间(de)间隔,,或与死区段相邻(de)轨道电路(de)间隔,不宜小于18米;当死区段(de)长度小于米时,上述间隔允许小于18米,但不得小于15米.5.电化区段(de)交叉渡线菱形部分轨道电路死区间长度不大于米.(是必须实地测量纳入原始记录控制).6.安装在警冲标内方(de)钢轨绝缘,除渡线外,应安装在距警冲标计算位置不小于米,距警冲标实际位置不大于4米(de)地点.当不得已必须安装在警冲标内方小于米地点时,应按侵入限界考虑.7.钢轨绝缘采用高强度绝缘,每个绝缘垫处使用双垫,安装应做到钢轨、槽型绝缘、鱼尾板之间吻合.螺栓平直紧固,绝缘零部件齐全无损伤.钢轨接头处(de)轨道绝缘、其顶面与钢轨面齐平.8.电气集中联锁车站(de)牵出线、机待线、出库线入口处(de)调车信号机前方,设有轨道电路时,其长度不得小于50米.9.专用线入口处(de)调车信号机前方,应有不小于400米长(de)电码化区段.10.在半自动闭塞区段(de)电气集中联锁车站,接近区段(de)钢轨绝缘,宜安装在预告信号机前方100米处.11.异型钢轨接头处,不得安装钢轨绝缘.12.在平交道口公路路面处,不得安装钢轨绝缘.应安装在距公路路面两侧2米外(de)适当地点.13.在锁闭进路进行调车(de)车站,调车进路,岔前钢轨绝缘,应安装在距尖轨前最近(de)基本轨接缝处.2)、道岔绝缘安装1.道岔绝缘(de)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螺栓平直紧固,绝缘垫采用高强度双垫.2.设有电码化设备(de)道岔区段,钢轨极性绝缘不宜安装在正线上.3)、轨道接续线安装1.钢轨接续线采用双套苏式勾线.2.钢轨接续线铆接应牢固,无伤痕.塞钉不打弯,塞钉打入深度至少与钢轨平,以露出钢轨内侧1-5㎜为宜.4)、钢轨引接线安装1.钢轨引接线使用双线,采用小水泥双枕固定方式.箱盒侧,过轨处采用黄油抹,橡皮胶或电缆外皮包扎.小水泥枕上用两个直径10㎜螺丝加扣件固定引接线.2.钢轨引接线沿枕木部分,应平直固定良好.3.钢轨引接线与变压器箱,电缆盒连接时,应将螺母拧紧,不得有松动现象.结缘片、管应完整无破损现象,并性能良好.内侧应加直径6㎜镀锌大铁垫和弹簧垫.4.钢轨引接线使用双根、防腐、防混等阻线.采用过轨卡子固定方式.箱盒侧、过轨处采用黄油涂抹,橡胶皮或电缆外皮包扎.无挂网地段,全部采用电气化标准箱盒引接线.钢轨引接线与变压器箱、电缆盒连接时,箱、盒内外侧应加直径6㎜镀锌大铁垫和镀锌弹簧垫.5.为保证大机清筛作业,轨道箱距钢轨外沿不少于米,箱线、扼流变线适当加长. (UM71)区段(de)引接线用70㎜2,(de)钢线与钢包铜线并用方式(一钢一铜)或采用双钢线.7.电化区段横向连接线采用双根95㎜2护套铝绞线并埋设入地;扼流变压器增设中心连接板辅线,采用46㎜2包胶钢绞线.5)、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设备安装1.安装在送、受电端箱盒内(de)各类器材、元件,质量良好,排列整齐,安装牢固,室外轨道保险采用HA-MAG/SA-B液压断容器,箱内器材出厂铭牌齐全.变压器有端子使用说明.2.箱、盒内设备间配线一般采用48×㎜2多股阻燃绝缘软线,配线不破、不老化,整洁、绑扎整齐,中间无断股、线头无病害.3.相邻两轨道电路区段(de)极性(相位)应交叉布置.4.轨道电路箱、盒用大小号字体按用途(de)代号书写在箱、盒盖上并注明轨道电路(de)送、受电端,参照现行违规.5.送、受电箱、盒周围硬面化良好,整洁无杂草,排水作用良好.6.轨道电路防雷采用路局推广使用(de)综合防雷器材.7.补偿电容采用铁道部CRCC认证(de)密封无维护型组合电容(带防护盒).8.扼流变压器采用开气隙扼流变压器、室内配合使用HF4-25防护盒.五、道岔转辙装置安装1)、道岔安装装置1.统一采用125×80×12㎜(de)角钢镀锌安装装置.2.道岔转辙装置(de)安装符合安装标准要求:(1)固定长角钢(de)铁应与钢轨密贴(腹部除外);(2)长绞钢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型道岔中心线垂直;(3)固定道岔转辙设备(de)短角钢应与长角钢垂直;(4)密贴调整杆、表示杆(或封闭杆)、尖端杆与长角钢之间应平行,其偏差前后各不超过20㎜(系指尖端杆至长基础角钢(de)两端因钢轨爬行而引起(de)位移);(5)道岔转辙设备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型道岔对称中心线平行,其偏移不得超过10㎜(系指转辙机外壳纵侧面两端与基本轨垂直距离(de)偏差);(6)密贴调整杆动作时,其空动距离不得小于5㎜,调整丝扣(de)露出螺母外部分,两边长度大致相等;(7)角钢安装防止与轨底垫板(滑床板)摩抗混电,绝缘板伸出铁垫板不超过5㎜复式交分可允许少装中间位置(de)一块L铁,但角钢与轨底要有绝缘防护;(8)复示交分道岔L铁及小垫板安装时倒角位置确认正确,保证小垫板与轨底基本密贴;(9)各种连接杆调整丝扣余量,不得小于10㎜.(10)各种曲线连接杆(de)曲折量不得大于100㎜,曲折角不应大于30° .3.各种螺栓应紧固,无滑扣,螺栓应满帽,丝扣高出螺帽不超过10㎜,各部螺母、铁垫片、弹簧垫圈、开口销应齐全完好.2)、电动转辙机安装1.电动转辙机安装前应检查其各部件及外壳是否完整无损,防尘、防水性能良好.(做专用检查表(de)原始记录).2.电动转辙机(de)动作杆和密贴调整杆应安装在同一直线上,并平行于道岔第一连接杆.3.摩擦连接器(de)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1)道岔在正常转换时,不空转;(2)道岔尖轨因故不能转动或转换中途遇阻时,应使电动机空转;(3)当道岔转换终了时,应使电动机空转,不至因骤然停止而损坏机件.4.在道岔第一连接杆处(de)尖轨和基本轨之间插入厚4㎜宽20㎜(de)试验板时,道岔不得封闭.(做原始试验记录表)5.道岔动作电流、摩擦电流大小适当.(做原始试验记录表)6.电动、电液转辙机必须经过电务段检修车间出所方可上道使用.(入所检验后又检测证).3)、转辙机配线及其它1.转辙机引出线采用带钢丝(de)胶皮管.2.电动转辙机配线使用48×㎜2截面积(de)多股阻燃铜芯塑料线,配线不破、不老化、整洁、绑扎良好、线头无病害;导线与电动转辙机(de)活动部分不摩卡;一个端子柱允许最多上三个线头,并用垫圈隔开,每个端子上有两个螺母紧固.转辙机、电缆盒引入线口采用胶赌防护.盒内应有结、配线图,并落实图实相符.3.道岔表示电路中(de)硒盒用耐高压(de)4只整流双串双并二极管组成整流盒,固定在电缆盒端子上.必须经过电务段检修车间出所方可上道使用.4.转辙机(de)编号用大号体60×40书写在机盖中间位置并在转辙机(de)防尘板上标明道岔定位位置时动作杆伸出、拉入状态(de)箭头符号.5.电动转辙机及箱盒硬面化完好,角钢不得与硬面接触,至少有20㎜以上间隔,各转换部分通路良好,无卡阻、无积水、无冰冻、无杂草,通路清理石渣不超过半槽.6.电动转辙机与密贴调整杆连接销上须安装防窜卡.7.同步安装道岔缺口检测装置,配线整齐,安装牢固.8.提速转辙机及外锁装置装设防护罩.六、防雷接地1.防雷接地装置、安全接地装置和设备接地装置按设计要求装设,信号与通信、电力设备(de)接地装置应分别设置.2.下列设备应装设安全地线:车站(de)控制台、各种机架、电源屏等设备.现场凡距接触网带电部分5米以内(de)高柱信号机、各种复示器、继电器箱、道口控制盘等带电设备.3.接地体和引接线应焊接牢固.接地电阻值符合标准.4.按照综合防雷标准设置地线,信号房屋按综合防雷要求完成.5.各站按部颁要求设置综合防雷,信号机械室房屋安装避雷网、避雷针、接地环线,微机联锁车站安装法拉第屏蔽笼.骆峰枢纽站场安装避雷针.七、交流电力牵引区段信号设备1.电力牵引区段接触网带电体5米以内(de)信号机金属体边缘与接触网带电部分间距,均不得少于2000㎜,距回流线不得小于700㎜.2.电力牵引区段(de)进站、通过信号机构可安装在钢轨侧,进站信号机(de)引导机构与第二位机构中心距离为720㎜,第一位与第二位机为1200㎜.3.站内高柱信号机和信号托架等设备(de)安全地线,应用地缆将每个机构分别于信号梯子连接.通过信号梯子接至贯通地线.信号机号码牌金属体、作业台接地.4.钢轨回流线采用双根75㎜2塑套铝绞线,电缆槽防护,埋设深度不少于700㎜.5.扼流变压器增设中心连接板辅线,采用46㎜2包胶钢绞线.6.扼流变压器连接线采用双根防混、防腐等阻线,采用小枕木固定牢固,过轨采用卡子固定.7.扼流变压器引接线、中心连接板、箱盒引接线采用黄油涂抹,橡胶皮包扎.8.区间按设计增加空扼流,按设计进行简单横向连接和完全横向连接,横向连接线采用双根70㎜2(de)铜缆或双根95㎜2(de)橡胶护套铝绞线.过道钢轨防护.9.简单横向连接防雷单元按设计型号设置,固定在另加(de)终端盒上.八、室内设备安装1)、电缆引入及分线盘安装(1)电缆引入后(de)储备量应排列整齐,盘放在电缆井内.(2)室外电缆引入时不得有硬弯或背扣,电缆排列整齐,避免交叉,电缆在柜内分段固定,电缆终端固定在分线盘下方.。
电缆敷设一般规定
![电缆敷设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aea8ebb2f60ddccdb38a051.png)
电缆敷设规定1.1 一般规定1.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1.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1.1.3同一通道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1.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1.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1.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铁路信号电缆说明介绍
![铁路信号电缆说明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66ae080aa00b52acfc7cae8.png)
铁路信号电缆说明1、电缆用途本产品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750V或直流1100V铁路信号系统轨道电路、列控自动装置和超速防护系统地面设备、计轴、车站电码化、微机联锁、计算机监测、调度集中、调度监督、大功率电动转辙机等有关信号控制装置和设备之间传输控制信息,监测信息和电能,可做为DMIS底层系统数字信息和业务电话的传输通道。
当用于ZPW—2000、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自动闭塞时,传输距离可达10km。
其中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对传输四线组进行了单独屏蔽(分A型、B型,结构及电缆组序排列见示意图),因而提高了电缆近端串音衰减,有效解决了在同根电缆内传输相同频率的铁路信号信息时,各传输线组之间的干扰防卫问题。
达到信号系统及设备之间,同缆同数量级电平的同频信息及最高2Mbit/s数字信息传输。
同时可在铁路电气化和非电气化区段使用。
本电缆除基本型外还有阻燃型、防白蚁型、耐寒型、高屏蔽型等用于特殊环境的产品。
在电缆制造工艺方面,电缆主要原材料选用与IEC国际标准规定基本一致。
绝缘导电线芯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皮-泡-皮物理发泡三层共挤技术。
2、电缆使用特性2.1 电缆导体长期工作温度不超过70℃; Use of the cable The product is suitable for signal system track circuit for railway with rated voltage AC 750V or DC 1100V, train controlling automatic equipment and ground equipment of super-speed guarding system, axle counting system, station code, microcomputer interlocking, micro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 and transmitting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monitoring information or power between signal equip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such as some high-power electro-motive switch. The cable can be served as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DMIS skeleton information, business telephone or local communication.The cable is suitable for ZPW-2000 and UM71 non-insulated rail circuit automatic blocking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10km transmission. Inner screen digital signal cable for railway, make separated shielding for transmit quad group (divided into A and B type, see the cable group's arrange the sketch map in structure), so increased near-end cross-talk attenuation of cable, effectively solved interference and defend problem in transmit line groups while transmit the railway signal information of the same frequency with the one cable. It has the transmit ability of same frequency of samelevel in one cable and transmit up to 2Mbit/s digital information between signal system and equipment. It can be used in section with electrifiedThere are flame-retardant, anti-termite, cold-resistant and high screening types cables for special environmentIn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 of the cable, the exertion of cable main material stipulate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uch as IEC. Insulating core adopt with international state-of –the arts physical foamed skin-foam-skin 3-layer coating co-extruded technology.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The long-term working temperature of conductor is not more than 70℃;2.2电缆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2.3电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2.4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塑料护套、综合护套、铝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非铠装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铠装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0倍;2.5电缆机械强度高、防腐蚀、耐寒性能好,抗冲击力强;2.6电缆屏蔽线组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可提高线组间的抗干扰能力。
铁路信号电缆标准
![铁路信号电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d6d1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7.png)
铁路信号电缆的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来规定。
具体的标准内容可能会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组成:铁路信号电缆一般由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等组成。
其中,导体应采用铜线,绝缘层应采用优质PVC或PE材料,屏蔽层应采用铜带或铜网织物,并应确保接地良好。
护套应采用阻燃、耐磨损、耐老化等性能优良的材料。
电气性能:铁路信号电缆的电气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如直流电阻、绝缘电阻、电容耦合系数等指标。
在满足基本通信传输功能的同时,还应具备传输模拟信号(如1MHz)、数字信号(如2Mbit/s)以及交流750V或直流1100V电力的功能。
使用环境:铁路信号电缆的使用环境应满足一定的条件。
例如,电缆的导体长期工作温度通常不超过70℃,使用环境的温度为-40℃~60℃,敷设时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
同时,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也有一定的要求,如非铠装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0倍。
传输衰减和阻抗:铁路信号电缆的传输衰减和阻抗等通信传输指标也是标准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指标会直接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
安全可靠性:铁路信号电缆还应满足安全可靠性的要求,如具备一定的防火、防水、防老化等性能,能够满足长时间的使用需求。
总的来说,铁路信号电缆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规范,它不仅规定了电缆的结构和电气性能,还对电缆的使用环境、传输衰减和阻抗、安全可靠性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信号电缆技术规格书
![信号电缆技术规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b26fb8331b765ce04081434.png)
综合护套铁路信号电缆一、技术要求总体原那么:产品需经省部级鉴定或技术审查,符合TB/T2473·3-93和TB/T2476·3-93的有关规定。
(一)电缆应用范围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500V或直流1000V以下传输铁路信号、音频信号或自动信号装置的控制电路。
〔二〕电缆名称聚乙烯绝缘综合护套钢带铠装聚乙烯外护套铁路信号电缆。
〔三〕电缆型号PTYA23〔四〕技术标准1.电缆的规格及参考外径表:2.工作条件2.1电缆的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2.2电缆导体长期工作温度不超过70℃;2.3电缆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适用于需要设置屏蔽电缆的电气化区段;2.4电缆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五〕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1.导体:采用软圆铜线2.绝缘2.1绝缘应采用聚乙烯塑料,并制成红、绿、白、兰四种颜色;2.2绝缘标称厚度为,允许偏差为。
3.线组3.1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单线绞合而成;3.2星形四线组由四根不同颜色的绝缘线芯绞合而成,不同绞合节距的星形四线组应疏绕不同颜色的非吸湿性丝或带;3.3对线组和星形四线组均为左向绞合,其绞合节距应不大于300mm;4.缆芯4.1除四芯电缆外,其它规格缆芯外层绞合方向均为右向,相邻层绞合方向相反;4.2缆芯外绕包一层适宜的包带,绕包重叠率为带宽的10~20%;5.综合护套5.1复合带的纵包与挤包聚乙烯层一次完成,统称为综合护套;5.2复合带纵包重叠局部应不小于6mm,9芯以下电缆的纵包重叠局部宽度应不小于带宽的20%,接缝处圆整。
6.电缆的电气性能7.理想屏蔽系数在频率为50Hz,9芯及以下电缆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为50~200v/km,12芯及以上电缆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为35~200v/km时,综合护套信号电缆的理想屏蔽系数应不大于。
〔五〕电缆交货长度1.500m及以上的电缆不少于总交货长度的50%;短段电缆交货长度不超过总交货长度的5%;12芯以下短段电缆长度为50~250m;12芯及以上短段为100~300m;2.电缆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0.5%;3.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以任何长度电缆交货。
细则-信号电缆
![细则-信号电缆](https://img.taocdn.com/s3/m/d8bf56c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b.png)
“四电”甲供物资产品抽样检验细则编号:GTJ(TH)-304-078-2018信号电缆--铁路信号电缆、非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V1.0)2018年12月01日发布 2018年12月01日实施中铁检验认证中心(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 适用范围本细则规定了信号电缆铁路产品“四电”甲供物资抽样检验(以下简称“抽样检验”)检验的全部项目;适用于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对信号电缆铁路产品的抽样检验。
2 检验依据2.1 判定依据TB/T 2476.1~.4-2017 铁路信号电缆TB/T 3100.1~.5-2017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 3100.6-2017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6部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招标技术规格书及供需双方约定的其他技术文件2.2 检测依据TB/T 2476.1~.4-2017 铁路信号电缆TB/T 3100.1~.5-2017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 3100.6-2017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6部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3 抽样3.1抽样方案3.1.1 铁路信号电缆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四电”系统集成甲供物资标准化采购文件(试行)》(铁总物资〔2018〕107号)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的抽检合同进行,抽样基数产品应全部封样。
每种类别基数每10 盘(不足10盘按10盘计)抽1盘,对所抽样品进行20℃直流电阻、绝缘电阻、绝缘介质强度、工作电容、电容耦合系数、对外来地电容不平衡、结构尺寸检验;所抽样品每累计10 盘(不足10盘按10盘计)任选综合护套1盘和铝护套1盘进行理想屏蔽系数检验,阻燃型电缆任选一盘进行燃烧特性检验;样品数量见表 1。
表13.1.2 非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根据《铁路建设项目“四电”系统集成甲供物资标准化采购文件(试行)》(铁总物资〔2018〕107号)的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的抽检合同进行,抽样基数产品应全部封样。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37c5e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a.png)
1 基本规定《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 203—961 .0 .2 铁路工程施工必须按铁路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
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现行铁路变更设计规定办理。
1 .0 .3 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中,指定专人认真填写各项施工记录和工程日志。
1 .0.4 隐蔽工程,必须经检查合格,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并经有关方面人员签认后,方准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1 .0 .5 铁路工程采用的各类主要材料、半成品、构件、器材和设备等,均应有符合国家或者铁道部技术标准规定的出厂合格证,并按有关规定,经抽样试验鉴定合格,方准使用。
1 .0 .6 铁路工程各类施工机械、起重吊装设施、电力设备、风水汽管路和各种大型设施,使用前均应进行全面检查,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准使用。
在使用中应时常维修检查并定期检查标定。
1 .0 .8 铁路工程施工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制订各项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好预防自然灾害、防火、防毒等工作。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1 .0 .11 既有线施工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施工与运输相互干扰和确保行车安全。
如必须暂时中断行车或者降低行车速度时,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规定办理。
1 .0 .12 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备全竣工文件和技术设备等资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移交。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 l0210—975 .10 .1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当运至浇筑地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2 施工安全《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 402—871 .0 .5 参加施工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
1 .0 .6 从事爆破、电力、高处、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等作业的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电缆敷设方式选择及一般规定
![电缆敷设方式选择及一般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0e331e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f.png)
电缆敷设方式选择及一般规定(1)电缆敷设的一般规定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L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应便于敷设、维护。
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2)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电气设计在线教学狄老师;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电气设计在线教学狄老师;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I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试验温度为-15±2℃,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 GB2951.12 或 GB2951.13 的规
定。
5.8 电缆交货长度
5.8.1 500m 及以上的电缆不少于总交货长度的 50%;50m 至 250m 的短段电缆交货长度不
28 芯(7×4)
30 芯(7×4+2)
5 TB/T 2476.1-93
33 芯(7பைடு நூலகம்4+5) 37 芯(7×4+3×2+3)
42 芯(7×4+4×2+6)
44 芯(7×4+4×2+8)
48 芯(12×4)
52 芯(12×4+4)
56 芯(14×4) 注: 1.
2.
3.
TB/T 2476.1-93
3 使用特性
3.1 电缆的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
3.2 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应不超过 70℃。
3.3 电缆敷设环境温度为:聚氯乙烯外护套电缆应不低于 0℃;聚乙烯外护套电缆应不低
于-10℃。
P T Y A 22
4 代号
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护套
4.1 代号含义如表 1
综合护套
聚乙烯绝缘
铁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铁路信号电缆 一般规定
TB/T 2476.1-9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信号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使用特性、代号、技术要求与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 500V 或直流 1000V 及以下传输铁路信号、音频信号或某 些自动装置用固定敷设的各种电缆。
5 对外来地电容不平衡
ea1、ea2
平均值
不大于
PF
330
GB5441.3
最大值
不大于
1300
L/500
四芯电缆 ea1、ea2 指标为最大值
6 绝缘耐压
50Hz 2min
6.1 线芯间
V
1000 GB3048.8
6.2 线芯对其余线芯接地
1800
注: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即星形四线组工作线对的两根导体的电阻之差与其电阻之和的比值。
a. 制造厂名称; b. 电缆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 c. 长度 m; d. 毛重 kg; e. 出厂编号; f. 制造日期 年 月; g. 表示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箭头。 7.2 包装 7.2.1 电缆应整齐地卷绕在电缆盘上交货,每盘仅允许卷绕相同型号规格的电缆,最多不 得超过两根。电缆盘应符合 GB4005.1 规定。 7.2.2 电缆两端应采用专用套封头。电缆 A 端应为包装外端;允许 B 端为外端发货,但应 在盘上标明“外 B”字样。 7.2.3 每盘电缆应附带产品合格证。 7.3 运输、贮存 7.3.1 电缆应妥善存放,防止受潮,避免日光长期照射。 7.3.2 电缆在运输中应避免碰撞或机械损伤。
不大于
nF
50
L/1000
3.3 任一绝缘线芯对连接到地
GB5441.2
的其它绝缘线芯间电容
不大于
100
4 电容耦合
L / 500
4.1 K1
平均值
不大于
100
L/500
最大值
不大于
PF
330
GB5441.3
L / 500
4.2 K9~12
平均值
不大于
120
L/500
最大值
不大于
230
四芯电缆 K1 指标为最大值
超过总交货长度的 5%。
5.8.2 电缆长度计算误差应不超过±0.5%。
5.8.3 根据双方协议,允许以任何长度电缆交货。
3 TB/T 2476.1-93
6 检验规则
6.1 电缆应由制造厂技术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电缆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 证。 6.2 电缆应按后续标准规定的试验类型进行检验。型式试验(T)、抽样试验(S)、例行 试验(R)的定义见 GB5441.1 规定。 6.3 抽样试验应从每批送检电缆中抽取 10%,但不少于一盘;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就不 合格项目加倍抽试,如仍不合格时,则该批电缆应全部进行试验。 6.4 型式试验规定每年做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试验:
4 TB/T 2476.1-93
附录A 星形四线组 A 端线序及电缆 A 端组序排列示意图
(补 充 件)
四形四线组 4 芯(1×4)
6 芯(3×2)
8 芯(4×2)
9 芯(4×2+1)
12 芯(3×4)
14 芯(3×4+2)
16 芯(4×4)
19 芯(4×4+3)
21 芯(4×4+5)
24 芯(5×4+1×2+2)
信号电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993-12-18 批准
1994-07-01 实施 1
TB/T 2476.1-93
表1
序号
代号
含义
序号
代号
含义
1
P
信号电缆
5
A
综合护套
2
T
铁路
6
L
铝护套
3
Y
聚乙烯绝缘(护套)
7
22
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护套
4
V
聚氯乙烯护套
8
23
钢带铠装聚乙烯外护套
P T Y L 23
钢带铠装聚乙烯外护套 铝护套 聚乙烯绝缘 铁路 信号电缆
表2
序号
项
目
单位
指标 试验方法 换算公式
1 直流电阻 20℃时
1.1 每根导体直流电阻
不大于
Ω
23.5 GB3048.4 L/1000
1.2 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
不大于
0.02
2 绝缘电阻
不小于
MΩ
3000 GB3048.6 1000/L
3 电容
3.1 对线组工作电容
不大于
70
.
3.2 星形四线组工作电容
61 芯(14×4+5) 绝缘线芯色标;
对线组绝缘线芯色标;
星形四线组扎丝色标,
6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西安器材研究所提出、归口。 本标准由焦作铁路电缆工厂、天水铁路电缆工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崇有、姜波、魏新文。
7
a. 电缆首批生产;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每根电缆应有制造厂标志。 7.1.2 电缆盘上应标明
本标准应与 TB/T 2476.2、3、4 等各后续标准一起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3953 GB 4909 GB 2951 GB 2952 GB 3048 GB 5441 GB 4005
电工圆铜线 裸电线试验方法 电线电缆 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电缆外护套 电线电缆 电性能试验方法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电线电缆交货盘
2
TB/T 2476.1-93
5.4.2 电缆 A 端线序、组序排列应符合附录 A(补充件)的规定。 5.4.3 缆芯外应包复塑料带或其它绝缘材料带。 5.5 外护套
电缆外护套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应符合 GB2952 规定。 5.6 除后续标准另有规定外,电缆的电气性能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 2 规定。
4.3 标记示例 37 芯铜芯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外护套铁路信号电缆: PTY22 37×1.0 TB/T 2476.2
5 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5.1 导体 导体应采用符合 GB 3953 规定的软圆铜线,其标称直径为 1.0mm,试验方法应符合
GB4909.2 规定。 5.2 绝缘 5.2.1 绝缘应采用聚乙烯塑料,并制成红、绿、白、蓝四种颜色。 5.2.2 绝缘标称厚度为 0.6mm,允许偏差为±0.1mm,试验方法应符合 GB2951.2 规定。 5.3 线组 5.3.1 对线组由两根不同颜色的绝缘线芯绞合而成。 5.3.2 星形四线组由四根不同颜色的绝缘线芯绞合而成。不同绞合节距的星形四线组应疏 绕不同颜色的非吸湿性丝或带。 5.3.3 对线组和星形四线组均为左向绞合,其绞合节距应不大于 300mm。 5.3.4 星形四线组 A 端线序排列应符合附录 A(补充件)的规定。 5.4 缆芯 5.4.1 除四芯电缆外,其它规格的缆芯外层绞合方向均为右向,相邻层绞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