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的获得与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知识之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以及影响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

家庭教育知识之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以及影响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

对于男孩和女孩,分别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养育。

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女孩子要富养,男孩子要穷养。

这表示着男孩子被认为以后是要靠奋斗生存的。

而女孩子要富养,因为免得以后一根棒棒糖就能把她们骗走了。

暂且不说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这观点其实就反映了社会对男孩和女孩之间有不同的期待。

那么性别差异在儿童发展中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在三岁以前,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差别是非常小的。

三岁以后他们的差异才会变得越来越大:男孩子会出现更多的攻击性,而女孩会表现的更有同理心和具有助人的倾向。

女孩会对父母更加的顺从,而且会更加主动的去寻求父母的赞扬。

所以女儿经常被称为贴心小棉袄。

而男孩随着年龄的继续增长,他们会变得更加的调皮。

打架、咬人、发脾气是常有的事情。

女孩在四岁以后,问题行为会不断的减少。

但她们会比男孩子更加容易焦虑和沮丧。

并且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作为思想比较传统的家长,可能会希望男孩子就要像个男孩子的样子,而女孩就应该要温柔文静。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和父母期待的并不一样。

有的女孩可能比较阳刚、脾气很大。

有的男孩子则显得过于温柔。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角色的呢?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性别差异呢?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学界一直有很多的争议。

每个学派都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比如说生物趋向的观点认为:男孩女孩的差异主要是来自于基因、激素和神经发育决定的。

生物学家发现有一些患有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的女孩子,在胎儿期雄性激素就很高,这会直接导致她们的生殖器发生变化,阴蒂增大而尿道敞开,她们长大以后身上会毛发浓密,而且声音低沉,到了青春期没有月经或者月经失调。

就像有的人读书时班里的一些“假小子”同学。

她们很喜欢玩男孩子的玩具,而且对那些粗野的游戏非常感兴趣。

另外一个方面,雌性激素对男孩子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是如果从小就服用大量的雌激素,那么就会导致这个男孩子从小具备女性特征,并且丧失男性的生育能力,例如在泰国经常可以看到的人妖。

社会学角度下的性别与性别角色

社会学角度下的性别与性别角色

社会学角度下的性别与性别角色在社会学中,性别是指社会和文化角色,而性别角色则是在社会中被赋予男性和女性的特定行为和职责。

性别与性别角色的研究对于理解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刻板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性别与性别角色,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性别的社会构建社会学认为性别并非生物学上的固定属性,而是一种社会构建。

在社会中,男性和女性被赋予了不同的性别特征和角色,这些特征和角色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社会化过程而获得的。

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通过家庭、学校、媒体等渠道接受到有关性别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这些影响塑造了个体对于性别的认同和行为方式。

二、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在行为、外貌、性取向等方面的预期和规范。

然而,这些性别角色往往是基于刻板印象和偏见构建的,限制了个体的发展和选择。

男性被期望具备强壮、勇敢、果断等特质,而女性则被期望具备温柔、体贴、从属等特质。

这种刻板印象对于男性和女性都存在压力和困扰,限制了他们展示个性和追求自由的空间。

三、性别与社会不平等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导致了性别在社会中的不平等。

男性在职场中更容易升职和获得高薪,而女性则往往面临职业发展的障碍。

此外,传统的性别观念使得女性在家庭中被视为主要负责照顾孩子和家务,这使得女性面临着家庭与职业的双重压力。

因此,性别不平等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改变和干预。

四、性别的多元化和流动性尽管社会对于性别角色存在刻板印象和规范,但个体的性别认同和行为并非单一且固定不变的。

性别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涵盖了不同的性别认同和表达方式。

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和接受跨性别、非二元性别等性别认同形式,这表明性别在不断流动和变化中。

这样的多元化认知有助于打破性别角色的束缚,创造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五、性别与社会变革性别和性别角色在社会变革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规范也在逐渐改变。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

心理同等学力重要理论整理

整理各理论学派在不同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第一部分生理心理学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1、脑功能的定位,即不同的心理功能是由哪些闹区来完成的,它们之间关系是什么。

2、心理免疫学,即认得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3、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

二、研究方法: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生物化学方法等。

三、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认为,两性间的发育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儿童性别化中起决定性作用。

他们认为儿童的许多性别行为是天生的,儿童天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父母及其他社会成员对他们的教养方式和态度。

四、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社会生物学理论用“族内适应性”来解释利他行为的进化。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攻击本能,这种本能来自于祖先,因为只有通过搏斗才能保护领地、争夺到食源、维护等级秩序等,攻击性本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第二部分行为主义一、开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创始人:华生(1878—1958)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突出特点: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

主要探索的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

稳定的行为方式: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

二、巴甫洛夫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实验条件反射是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呈献给有机体后,在单独呈现条件刺激的情况下,也能引起有机体做出原来只能由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学习过程就是对条件刺激产生泛化、分化和消退的过程。

三、华生的理论(条件反射)1、发展心理学理论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人的发展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

他提出刺激(S)——反应(R)公示来描述人的行为。

否认遗传的作用。

行为上的反应由刺激所引起,刺激来自于客观世界而不是来自于遗传。

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获得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顺序。

2、理解学前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及性别差异的形成原因。

3、了解皮亚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熟悉学前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

4、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作用及特点。

5、熟悉学前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内容及特点。

技能目标:1、了解如何培养和促进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的发展。

2、掌握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

3、形成关于学前儿童正确的道德认知、心理理论观点和科学育人的态度。

问题导入:今天,对冬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冬冬要上幼儿园了。

早上,妈妈送他的时候,冬冬边走边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多吗?”“老师凶不凶?”“幼儿园可以吃到汉堡包吗?”到了幼儿园以后,冬冬发现如果有新来的小朋友哭了,老师就会抱起他(她),冬冬也想让老师抱一抱,就假装大声地“哭”了起来,老师果然也抱了他,他很开心。

晚上回到家,冬冬又问了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男孩子小便可以站着,而女孩子必须蹲着呢?”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对于性别角色,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从生理学角度的解释是:“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验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的解释是:“社会认定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从社会学习理论角度的解释是:“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根据科尔伯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要经历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三个主要时期。

儿童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与性别恒常性间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性别同一性的产生早于性别稳定性,是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基础;其次,儿童所处的生活情境对其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影响不大;再次,性别恒常性出现最晚,在9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用言语解释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

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介绍

3.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 观点:儿童以认同他们同性别父母的方式实现性别特征 形成。并解决俄狄浦斯情结,伊莱克特情结。 未得到研究支持
4.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观点:儿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性 别认同、形成性别角色偏好。
第一,通过直接教导(不同的 强化),当儿童进行适合性别的 行为就受到奖励,而如果进行另 外一种性别的活动就会受到惩罚。
胎儿发育出男性或女性的生 殖器。出生后,人们即会对 其作出反应。
相关理论 生物,社会,心理-生物-社会
出生至3岁
父母常常提醒孩子的性别, 并鼓励与其性别相一致的行 为,阻止不一致的行为。由 于社会经验的作用,神经系 统的发展、最基本的分类技 社会学习,心理-生物-社会 能的获得,幼儿形成了一些 最基本的性别典型行为偏好, 并知道自己是一个男孩还是 女孩(基本性别认同) 儿童获得基本性别认同后, 开始寻求有关性别差异的知 识,形成性别图式。 儿童最终获得了对性别恒常 性的理解——一种坚定的、 以未来为指向的自我形象; 这时他们较少的依赖于性别 图式,转而观察同性别榜样 的行为,逐渐获得与他们早 先对自己的性别判断相一致 的行为方式和特征。
性别角色发展及其理论
性别角色发展
概念
01
性别角色分类
02
03 04
性别特征形成
性别角色发展
概念
性征(sex):生理身份;染色体、生理特征、激素的影响。
性别(gender):社会和文化身份。
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 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赫尔本(Diane Halpern)提出了一种“心理-生物-社会模 型”,用以解释先天和后天因素如何交互影响性别特征的 发展。“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正如一堆有着共同心脏的连 体婴儿,不可分离。”---赫尔本

社会心理学02性别角色心理差异

社会心理学02性别角色心理差异
在经济发达、生产现代化的城市中,已不难看到男女两 性在气质与性格上的差距正渐渐缩小的趋势,男性显示 出与女性同样的细心与温柔,女性也像男性那样大方与 爽朗,尤其是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层次中,这种现象已不 罕见。这种性格与气质上的互补的结果,使每一个男性 与女性均能获得和谐发展。
3、性别角色的未来——优化发展 (1)男女双性化气质的提出 男女双性化指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
性别角色的内涵 性别角色差异的主要表现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 性别角色的互补与优化
一、性别角色的内涵
性别角色(sex role 或 gender role),是指 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 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 方式(行为模式)。
1、以性别为标准所划分的社会角色。 2、以性别决定个体的社会化定向。 3、社会为男女制定一套行为规范。
1、性别角色获得的生物学因素 遗传基因:首先表现为染色体的不同 性激素:对行为会发生影响,如侵犯行为 大脑:下丘脑、大脑两半球的组织
2、性别角色分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性别角色分化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主要通过文 化中存在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而实现的。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 人格特征等方面予以的期望、要求和笼统的看法。 (1)家庭双亲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学校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
质的心理特征。
(2)男女双性化气质的测量与实验研究 贝姆建立了一项测验以测定男女双性化气质。
研究表明,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在许 多场合下,要比具有性别定型气质的人表现 出色。
男性
(男性气质) (男女双性化气质)
非女性
女性
(非男非女气质) (女性气质) 未分化的 非男性

7.3.3 性别角色的获得——天生就是男孩

7.3.3 性别角色的获得——天生就是男孩

7.3.3性别角色的获得——天生就是男孩性别角色即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的性别行为模式。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性别概念的发展性别概念,就是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从能区分男性和女性开始,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性别认同阶段(2-3岁)。

多数2岁的儿童对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的问题还不知道如何回答。

到3岁时,大部分幼儿都能正确的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性别,这时他们已经有了性别认同。

阶段二,性别稳定性阶段(4-5岁)。

大约4岁时,幼儿进入了性别稳定性阶段——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性别是稳定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变化。

比如,男孩会认为自己是男孩,长大后会成为爸爸。

阶段三,性别恒常性阶段(6-7岁)。

这个年龄的幼儿,对性别有了成熟的认识,知道尽管外貌或者穿着可以改变,但生物性别是恒定的。

如果你问一个7岁的男孩“如果你想的话,你能变成女孩吗?”或“假如一个小男孩把头发留得很长,穿上裙子,那这个儿童是男孩还是女孩?”大多数7岁的儿童都能对这类问题给以正确回答——在6、7岁的儿童获得了守恒能力后,他们就获得了性别恒常性。

(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发展在幼儿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同时,他们也开始获得性别刻板印象。

3岁的幼儿就开始表现出对男孩和女孩不同的预期和描述,表现出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另外,儿童获得的性别概念,可加速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

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儿童学到了更多的有关男性与女性活动和行为的知识。

在约八岁时,他们开始能区分不同性别在心理上的差异,认为女人是比较温柔、情绪化、善良、神秘和有感情的,而男人则是比较有野心、果断、攻击、支配和无情的。

一般来说,三至六岁的幼儿对性别的看法非常刻板,他们会盲从于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如“女人是不能成为司机的”)。

在幼儿后期,幼儿对性别角色思考开始变得有一定的弹性,开始了解这些刻板印象并不像道德规范一样必须遵守。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考试题型:1.填空(10题)2.名词解释(5题)3.简答题(4题)4.论述题(1题)5.应用题(活动设计1题)考核要求:作业一:10分:谈谈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认识.作业二:20分:分析你所在的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闭卷考试:70%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2、依恋的发展;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4、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6、幼儿品德的发展幼儿社会性教育:1、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2、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3、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4、幼儿社会性教育评价;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1、什么是幼儿社会性?P13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P133、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P16。

什么是幼儿社会性?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掌握定义)1、社会情感;2、社会行为技能;3、社会认知;4、自我意识;5、道德品质;6、社会适应;什么是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是指幼儿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包括积极情感、情绪表达和控制、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等。

什么是社会行为技能?1、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

2、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谈的技能、非语言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技能,合作、轮流、遵守规则、解决冲突的技能等。

什么是社会认知?3、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

4、包括行为动机和后果的分辨能力,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社会化与性别角色的形成

社会化与性别角色的形成

社会化与性别角色的形成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从身处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扮演中逐渐获得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性别角色作为人们对性别的期望和要求,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社会化如何影响性别角色的形成,并思考社会化对性别平等的影响。

一、社会化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1. 社会化建构性别社会化过程中,个体接受社会中对性别的认知和期望,从而形成对于性别角色的理解和认同。

举个例子,男孩从小被教导要坚强独立,女孩则被要求温柔体贴。

这些对性别的期望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个体的性别角色。

2. 社会化延续性别刻板印象社会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和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

个体所接触到的媒体、教育和文化传统中存在一些对性别的固有刻板印象,例如男性应该强壮、有竞争力,女性应该温柔、体贴。

这些刻板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行为表现。

3. 社会化与性别角色的教育社会化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规范和设置涉及到个体对于性别的认同和行为的塑造。

如学校中传递给男孩的信息是应该追求成功和领导能力,而女孩则被鼓励优雅和助人为乐。

这些教育模式培养了个体在社会中应有的性别角色。

二、社会化对于性别平等的影响1. 社会化与性别歧视尽管社会化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性别歧视。

性别角色的不平等传递了一种不公正的信息,使得女性在职场和社会其他领域中面临更多的不平等待遇。

这种不公正现象使得性别平等的实现变得更为艰难。

2. 社会化与性别刻板印象社会化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也是性别平等困境的一个原因。

男性被期望保持强悍和竞争的形象,女性则被期望保持柔弱和体贴。

这种刻板印象限制了个体在职业选择、社会角色担当等方面的自由发展,对于性别平等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3. 社会化与性别角色的多样性与上述固定的性别角色相对应,社会化也容许了一定程度的性别角色多样性。

近年来,人们对性别认同和表达的理解逐渐拓宽,个体有更多的选择权。

性别角色与社会分工

性别角色与社会分工

性别角色与社会分工在人类社会中,性别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性别角色是指根据社会预期而赋予男性和女性的特定角色和行为。

与性别角色紧密相关的是社会分工,即将不同性别的人分配到不同的职责和任务中。

性别角色和社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包括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等等。

一、性别角色的起源性别角色的形成始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

在这个时期,男性通常负责狩猎、保护家园以及执行其他与体力相关的任务,而女性则承担起繁衍后代、照料家庭的责任。

这种分工是出于生物学的差异和性别特征的不同而形成的。

例如,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强壮、体力更强,适合从事较为粗重的劳动;女性则具有生育能力,需要留在家中照料孩子。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化,性别角色在人类社会中逐渐固化,并对社会分工产生了深远影响。

男性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和保护者的形象深入人心,女性则被视为家庭的护理者和家务劳动者。

这种分工不仅仅是单纯基于生物学差异,还受到文化观念、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等的影响。

二、性别角色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权益的争取,性别角色和社会分工开始发生变革。

女性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相对较低,经过多年的奋斗和争取,妇女们逐渐获得了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为妇女们提供了更多获得信息和发声的机会,妇女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

在当今社会,妇女正在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积极追求自我发展和职业成功。

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于商业、科学、技术和政治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展现出了优秀的才能和能力。

同时,男性也在逐渐释放对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愈发重视家庭和家务劳动。

一些男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家庭事务,与妻子一起育儿和照顾家庭。

三、性别角色和社会分工的影响性别角色和社会分工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性别角色和社会分工可以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女性可能会被社会设定的既定角色限制住,导致她们较少选择非传统的职业道路。

国开作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行考任务四(权重25%;需辅导老师评分)37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行考任务四(权重25%;需辅导老师评分)37参考(含答案)

题目:弗洛伊德性欲发展理论将人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以下哪项不属于这五个阶段()。

选项A:A.口唇期
选项B:B.肛门期
选项C:C.潜伏期
选项D:D.发展期
答案:D.发展期
题目:青少年不知道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是有价值的,感到迷茫,这种同一性发展的状态称为()
选项A:A.同一性混乱
选项B:B.同一性早期封闭
选项C:C.同一性延缓
选项D:D.同一性获得
答案:A.同一性混乱
题目:()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发展在于潜意识中恋母情结及恋父情结所产生的防卫性认同的结果。

选项A:A.加德纳
选项B:B.巴普洛夫
选项C:C.弗洛伊德
选项D:D.马斯洛
答案:C.弗洛伊德
题目:()重视生物学因素在性别角色获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性别角色的解释偏向天生和本能,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选项A:A.精神分析理论
选项B:B.生物进化论
选项C:C.认知发展理论
选项D:D.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A.精神分析理论
题目:根据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所有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基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这三个阶段。

选项A:A.弗洛伊德
选项B:B.巴普洛夫
选项C:C.维果斯基
选项D:D.柯尔伯格
答案:D.柯尔伯格
题目:新弗洛伊德学派的学者认为,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比本能的、生物的力量更重要。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浅谈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研究综述

浅谈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研究综述

浅谈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研究综述论文关键词:性别性别教育研究进展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

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

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ender)。

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

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

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

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

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

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一)研究价值“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

性别定型说

性别定型说
性别定型说 sex typing theory 字体 [大] [中] [小]
解释两性心理行为差异形成过程的社会学习理论,渊源于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性别角色的获得是社会化的结果,是具有生物差异的男女婴儿通过社会化掌握特定性别角色的规范或行为模式。习得性别定型化行为有三种机制:(1)父母及其代理人要求儿童按照社会认可的符合其生物性别的男性化或女性化行为模式去行动,对表现出的适性行为给予强化,对表现出的不适性行为给予惩罚,从而施加了社会化压力,塑造了性别定型化的行为。(2)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和周围的父母等成人给两性儿童提供了性别角色榜样,儿童通过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可在类同的情境中表现出相似的行为来,最后掌握相应的适性行为模式。模仿与强化也有相互作用,如男孩模仿父亲的行为就会受到鼓励。(3)两性儿童通过观察了解特定性别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作为一定的信息加以存储,需要时才提取。性别定型说较为强调外部条件的作用,对内在过程有所忽略。
字数:403责任方式:撰;审作者:葛鲁嘉;高玉祥
知识来源:车文博 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第495页.

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

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

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性别角色是社会习俗和文化所赋予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和角色类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性别角色也在不断演变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

一、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角色的形成始于个体出生后的早期社会化过程。

在婴幼儿阶段,家庭和社会开始对男孩和女孩进行不同的社会化,从而导致性别角色的形成。

家庭对婴幼儿的性别角色定位和期望往往通过教养方式、玩具选择、语言表达等来体现。

例如,男孩被鼓励勇敢、强壮,女孩则被赋予细腻、柔弱的形象。

这种定型化的教育方式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特定的性别角色观念,并从而形成了性别角色认知与行为。

二、性别角色的变化尽管性别角色在个体早期社会化中形成,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性别角色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首先,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为性别角色的变化带来了重大影响。

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和地位的倡导,使得社会开始重视女性的能力和贡献。

越来越多的女性融入职场,承担起与男性平等的社会责任。

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家庭模式的改变,男性开始参与家务劳动,女性也获得了更多追求自身事业的机会。

其次,媒体对性别角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电视、电影、广告等媒体渠道广泛传播和强化了性别角色的形象和刻板印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反思和女权主义的逐渐发展,媒体对性别角色的描绘也在改变。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塑造了具有独立、勇敢、聪明的女性形象,强调性别平等和多样性,为性别角色的变化做出了贡献。

最后,教育体系也对性别角色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较之过去,现代学校对男女学生的平等教育逐渐得到重视。

男女学生在教育环境中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性别歧视问题得到了缓解。

同时,学校也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教育,鼓励学生摒弃性别刻板印象,培养男女学生具备平等的尊重和合作精神。

三、性别角色变化中的挑战与问题尽管性别角色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性别角色的塑造仍然存在刻板成见。

幼儿园社会性别角色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社会性别角色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社会性别角色教育案例分析社会性别角色教育在幼儿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对性别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平等和尊重。

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讨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社会性别角色教育。

在幼儿园的六月份教育主题为“我是男孩、我是女孩”的活动中,教师通过一系列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并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角色。

首先,教师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创设了性别平等的氛围。

她在教室里挂起了一系列描绘男孩和女孩平等活动的图片,比如男孩和女孩一起踢球、一起画画等。

这样的环境激发了幼儿对男女平等的重视。

其次,教师开展了一次有关性别角色的讨论活动。

她在一个小组活动中,让每个小组都有男生和女生,然后给幼儿提出一系列问题,例如男孩和女孩可以做哪些相同的事情,男孩和女孩可以拥有哪些相同的感受等等。

通过讨论,幼儿们发现,男孩和女孩之间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这样的讨论活动促进了幼儿对性别角色的平等认知。

接着,教师组织了一次男孩和女孩互换角色的角色扮演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男孩扮演女孩的角色,女孩扮演男孩的角色,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服装、不同的玩具等等。

这个活动帮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到,男孩和女孩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也同样可以做相同的事情,他们之间没有固定的限制。

最后,教师鼓励幼儿通过互动游戏来促进男女平等和合作。

她组织了一次男生和女生一起玩球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学会了合作、互助和尊重。

在游戏中,男孩和女孩一样有权利选择是否参与,没有了强加的限制。

通过上述的活动,幼儿们在性别角色方面的意识得到了有效地开发和培养。

他们逐渐意识到,性别并不限制他们的行为和兴趣,男孩和女孩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尊重他人的选择。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关于幼儿园社会性别角色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教师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她们创设了性别平等的环境,并且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幼儿认识和尊重性别角色。

其次,教师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活动中,幼儿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经验。

性别角色认同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性别角色认同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性别角色认同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性别角色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属的性别角色的接受、认同和表达程度。

在社会中,我们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性别角色期望,这些期望不仅影响着我们在社交互动中的行为,还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职业选择的态度和倾向。

性别角色认同在职业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的性别观念通常将男性视为强壮、有竞争力和理性的代表,而女性则被视为柔弱、依赖性较强和情感为主导。

这种社会期望使得男性更常选择与力量、竞争和决策相关的职业,例如工程师、销售人员和高管;而女性则更多地选择与照顾、支持和情感相关的职业,如护士、教师和心理学家。

这些性别角色认同导致了职场的性别差异。

男性在职场中更容易被赋予领导和管理的角色,他们更容易获得晋升和高薪的机会。

相比之下,女性则常常被认为适合从事辅助和支持性的工作,她们遭遇的性别歧视和职场压力更大。

这种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和歧视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空间,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和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

个体不再被限制在特定的性别框架中,他们愿意尝试与自己性别角色认同并不一致的职业选择。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男性选择投身于关怀、教育和艺术等传统女性职业,并取得了不少成就和满足感。

同样地,女性也在科技、金融和工程等传统男性职业领域崭露头角。

性别角色认同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是双向的。

除了社会期望对个体的影响外,个体也会通过自己的职业选择来塑造性别角色认同。

当个体选择与传统性别角色认同相符的职业时,往往会加强个体对自己所属性别的认同感,从而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满足。

相反,当个体选择与传统性别角色认同不符的职业时,他们可能会面临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歧视,但也能通过跨越性别角色界限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独特价值。

性别角色认同的改变需要从教育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入手。

首先,教育系统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选择,而不是仅仅根据性别来划定可行的职业范围。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解释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解释

性别角色社会化在幼儿期就已经开始。

性别角色社会化先后包括理解性别、获得标准、取得认同、形成偏爱四个过程。

理解性别即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识和接受。

包括正确使用性别标签、理解性别稳定性、理解性别坚定性、理解性别的发生学基础。

一般到2-7岁儿童才理解性别的坚定性。

性别角色标准指社会公认的适合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儿童在父母、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将性别标准不断内化。

性别角色的认同指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或信念。

两岁半的儿童就有关于性别角色标准的一定的知识。

性别角色偏爱即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两岁半的儿童就有性别角色偏爱,最初表现在对玩具的偏爱上,6岁就有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性征(sex):生理身份;染色体、生理特征、激素的影响。

性别(gender):社会和文化身份。

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起初,性别角色被定义为" Sex Role",性别角色,具体表现在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差别。

如康斯坦丁诺普尔Constantinople曾对20世纪70年代前的性别角色研究作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综述,并试图对它进行了理论性定义,“性别角色特征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别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后来定义为"Gender Roles".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主要有两类不同看法,一类是注重个体的人格特质.如斯彭思Spence 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另一类是注重社会性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如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当下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一般既注重个体生理差异、人格特征,也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表达性角色:女性亲切的、善于照料他人的、合作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

工具性角色:男性坚定地、独立的、竞争性的性别特征形成:儿童获得性别认同,获得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同一性别的成员应持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

有关性别特征形成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1.性别认同的发展,即分清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2.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即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念。

3.性别特征行为模式的发展,即儿童发展处对同性别群体或成员通常所从事的活动的偏好。

青少年很小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社会观念的变革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关系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所期待和赋予的特定行为、角色和责任,而社会地位则是个体在社会层面上拥有的地位和权力。

虽然在现代社会,性别角色逐渐模糊,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性别角色对于个体的社会地位产生了影响。

在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中,男性被赋予了社会主导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被期望承担家庭和子女的照顾责任。

这种性别角色分工使得男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中通常享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更多地局限于家庭和私人领域。

这种差异在工作机会、职业晋升和薪酬待遇上也显而易见。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种性别角色对社会地位的影响仍然存在。

其次,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关系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

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性别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职场并展现出优秀的能力,从而获得了在社会地位上的提升。

同时,男性也逐渐积极参与家庭和家务事务,打破了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

这种变化使得性别角色不再单一和固定,个体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总体而言,社会地位与性别角色之间的联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弱。

然而,尽管性别角色的变化积极地影响了社会地位,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在某些行业和职位中,女性仍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性别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例如,在高级管理岗位中,女性的比例仍然相对较低。

即便是在相同职位上工作,女性的薪酬通常也低于男性。

这种差距反映了性别角色对社会地位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和行动的改变。

除了性别角色对于社会地位的影响外,个人的努力和能力也是决定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要拥有优秀的能力和表现,都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地位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
性别心理差异的影响因素
• 生物因素
• 社会因素
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
性激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脑
生物因素—遗传因素
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条为男女 共用的,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为性染色体,与性别密切 相关。女性为XX,男性为XY。 研究表明,由于男性仅有一条X,若其上有致病基因, 就没有相应的正常基因可以掩饰,因此比女性更容易发生 色盲、血友病等隐性遗传疾病。
生物因素—大脑
1、下丘脑 下丘脑上的性别差异可能是胎儿发育过 程中脑组织分化的结果,与生殖器官的情 况极为相似。 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下丘脑对性行为和侵 犯行为可能都有着多样的影响。
生物因素—大脑大脑
2、大脑单侧化 单侧化是指在某种程度上由一侧半球 而不是双侧半球所控制的特殊功能,比如 语言过程。 大脑左半球擅长语言思维,而右半球则 擅长空间识别。
生物因素—性激素
人体性激素可以分为雌性激素和雄性激 素。 各种性激素水平的不同,会在发展过程 中的两个阶段上对行为有所影响,这就是 出生前期(即怀孕到出生这一阶段),和 青春期及青春以后(即成长期)。 内分泌学家把出生前发生的作用称之为 组织效应,成长期的激素作用被称为激活 效应,因为它激活或抑制某些行为。
谢谢!
社会文化因素—家庭
• 父母的期望、给孩子起的名字、所买衣服 的颜色、玩具的类型等等都对孩子的性别 产生影响。 • 社会所提供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决定着父 母对不同后代的抚养方式。
社会文化因素—大众传媒
• 男性广告员较多地以广告产品的知识权威 或专家身份出现,女性广告员则多以受用 者的身份出现(马克阿瑟,1977) • 性别歧视广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