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6)宗法制度的瓦解: ①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王室内部,周幽王废储君嫡长子而改立庶子,导致西周灭 亡;东周王室的继承之争,造成王室尊严扫地,天子地位低落。 二是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 ②人才的流动方式。春秋战国时期,为图强争霸的需要,各 诸侯国尚贤思想流行,传统的世卿世禄制被打破,出现许多布衣 卿相,如管仲、苏秦、吕不韦等。各国盛行养士之风,用人唯 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 ③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有计划打压奴隶主贵族(如楚国吴 起、秦国商鞅等)、以定额的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 齐民转变等,都在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
(6)发展演变: 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 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 溯源 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 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 瓦解 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 “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 废除 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 遗存 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 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4)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 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 控制。 (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 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知识串讲· 助学助记 一、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开始,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2.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 密切结合。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2.宗法制对当时及后世遗存的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 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 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 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
史料二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 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 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史料三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 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 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 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 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 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 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3)井田制逐渐瓦解,失去分封制存在的经济基础。 (4)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如商鞅变法),促使分封制逐步走向瓦 解。
3.据史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宗法制对封建社会的深远 影响。
提示:史料三主要描述了西周宗法制对封建社会政治的影响。第 一层含义表明西周宗法制观念和传统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极大,导致 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第二层含义说明宗法制对封建社会政 治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 主义;第三层含义说明宗法制影响封建社会政治的另一大表现就是亲 贵合一、裙带作风及封建统治者的反对理性和守旧思想。
2020届高考历史艺考生复习知识总结和典例训练: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夏商政治形式(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2)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2)内容:①分封对象:子弟、功臣、先代贵族。
②主要封国:鲁、齐、燕、宋、晋等。
③诸侯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④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影响:①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保持西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②消极:后期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趋于瓦解。
(4)瓦解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井田制瓦解②周王室的衰落③诸侯国势力的强大3.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3)影响:①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王权的稳定和贵族的特权。
②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重点理解]1.“封建”的含义有两种含义:一是国家结构,指的是西欧的中世纪和中国夏商周时期分封制的国家结构,夏商时期以中央王朝和方国结合的方式出现,周朝则以天子和诸侯国的形式出现;二是社会形态,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中世纪的欧洲和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的中国就是这种社会形态。
2.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庶民和奴隶分封给他们而成为诸侯。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2020·新课标全国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河南省(豫)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河北省(冀)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冀州;湖南省(湘)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湖北省(鄂)的简称是因为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山东省(鲁)辖区为西周时鲁国封地,故简称“鲁”;山西省(晋)辖区为西周时晋国封地,故简称“晋”;广东省(粤)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简称“桂”。
故选C。
【答案】C2.(2020·江苏)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时有叛国而无叛郡”并联系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知,B符合题意;秦朝废分封行郡县,A不符合题意;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C不符合题意;唐朝实行州县制,D不符合题意。
【答案】B3.(2020·安徽文综)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项。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讲义:必修一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4个关键点 (1)三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2)两对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互为表里关系,大宗和小宗的相对关系。
(3)三个表现:宗族生活政治化,政治生活等级化,等级观念生活化。
(4)两个结合:血缘和政治相结合,王权和族权相结合。
2.有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5个关键点 (1)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2)一个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4)两层官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5)四个统一:统一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统一文字。
课题(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回扣教材知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国家出现,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商朝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含义: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
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前提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3.概况4.作用(1)进步性①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严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2)局限性: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含义: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高考历史大一轮精讲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人民版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题概览[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一、夏、商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夏启时期,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政治形式(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2.内容⎩⎪⎨⎪⎧对象: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影响⎩⎪⎨⎪⎧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 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消极: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 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4.崩溃: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楚王问鼎”是其表现。
名师助学 分封制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目的:巩固统治。
二点内容: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
四大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 国是大宗,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特点: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强调血缘关系。
4.影响⎩⎪⎨⎪⎧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内容链接点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政治制度,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现,井田制遭到破坏,分封制随之日益崩溃经济 井田制、青铜时代集体耕作文化礼乐制度一、分封制史料一封建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高考历史 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帝裁决。
(3)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h
8
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并不 完全等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 集权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专制主义是就 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 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 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在中国古 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紧密结合的。因此,秦朝建 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h
21
2.(2010·新课标全国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
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
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 D)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考向 对郡县制的理解 点析 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
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地方政权上实行郡县制。
秦始皇所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模式,对
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重要影响。
h
13
2.如何认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建立的前提: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灭掉六国,结束
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2)确立的标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确立了至高无上
h
9
浙江专用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选择题1.(2021·浙江省选考仿真模拟)阅读下表,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时期事件戎人入侵,王室要求齐国救援,“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周襄王时期王室发生王子带之乱,“赖诸侯之兵平乱”周敬王时期王室发生王子朝之乱,周天子征诸侯兵戍周,最终平定叛乱①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诸侯有拱卫天子的义务③分封制走向崩溃④周王具有天下共主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据材料“王室要求齐国救援,‘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赖诸侯之兵平乱”“周天子征诸侯兵戍周,最终平定叛乱”可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故①错误;材料“王室要求齐国救援,‘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赖诸侯之兵平乱”“周天子征诸侯兵戍周,最终平定叛乱”说明诸侯有随从作战、拱卫天子的义务,故②正确;材料表明分封制没有崩溃,故③错误;据材料可知,诸侯拱卫天子,说明周王具有天下共主地位,故④正确。
C项符合题意。
2.(2020·金华东阳高三模拟)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的不变。
据此可知,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A.开始重视宗法血缘关系B.专制主义体制初步建立C.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D.国家疆域得到一定拓展解析:选D。
西周依据宗法制实行分封,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国家疆域并巩固了统治,故选D项。
宗法血缘关系在西周前就得到了重视,排除A项;西周时期并未建立专制主义体制,排除B项;分封制下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排除C项。
3.(2020·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有学者认为:“既然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味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该学者的认识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B.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C.分封制不利于稳定政治局势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解析:选D。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返回 ①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 (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西周封国内居住着 几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即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军队、殷遗民、 专业技工等,他们同住在一个城市内,谓之“国人”。封地所在 的一些土著族群,其首领及封君与国人相互通婚。还有一些土著 居住在郊野,成为“野人”,他们往往是东部古老的族群。在封 国之内还有其他的不同族群。他们构成一个多元的复杂社会,推 动了文化大融合。
返回
②人才的流动方式。春秋战国时期,为图强争霸的需要,各 诸侯国 尚贤 思想流行,传统的世卿世禄制被打破,出现许多布
衣卿相,如管仲、苏秦、吕不韦等。各国盛行养士之风,用人唯 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
③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流行,有计划打压奴隶贵族(如楚国吴 起、秦国商鞅等)、以定额的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 户齐民转变等,都在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宗法制的作用。
(5)诸侯权力和义务: 诸侯享有在封国内世袭统治、对 下属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诸 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等义务。
(6)发展演变:
返回
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 已经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 溯源 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 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
了宗法政治的需要,使婚姻政治化
姓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以父权和族权为象征
方面
的,是带有阶级等级的宗法制的反映
信仰、 宗法制调节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促使中国文
观念 化成为伦理型文化。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分析: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血缘纽带(里)
分封制
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宗法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 体现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里 (血缘纽带) ,分封制是表, 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两 大制度之间的关系:在以周王为首的西周统治阶级各个等级 内部,嫡长子永为大宗,次子、庶子永为小宗;大宗继承, 小宗分封。
郡、县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 ⑷特点: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郡县长官皇帝任免 地方官员分工明确 ⑸影响: 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为后世所沿用(p10)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问题探讨:
郡县制和 分封制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在大一统条件下实 行的,按地域划分 皇帝任免;俸禄; 受监督 中央集权加强,维护 了国家的统一 官僚政治
皇权至上 皇帝制度本质: 君主专制
2、中央:
三公九卿(P10)
参政方式 朝议 决策方式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太尉
御史大夫 丞相 “百官之首” (副丞相)
皇帝独裁
政务
监察
九卿
军事
3、地方: 郡县制 ⑴原因: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 (2)形成过程: 春秋时期初设郡县;战国商鞅变法时, 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全面推行。 (3) 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P9
5、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①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挟书令 ③军事:征百越、击匈奴;筑长城 ④交通:修驰道,直道,开人工渠道(灵渠)
【轻巧识记】 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可归纳 为“一、二、三” 一个核心: 皇权至高无上
两对矛盾: 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
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人民
3.诸侯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__世___袭___统治权。 4.诸侯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___军__赋___和力役。 5.影响
(1)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 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消极: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 权威逐渐削弱。
(1)从分封布局看,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从地域范围看,主要 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周王室保留 关中地区为其直辖之地。 (2)中国姓氏和地名简称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姓氏中的宋、鲁、 郑、陈等,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一些省份的别称也体现了 此特征,如湖广地区称“楚地”,山东称“齐鲁”,浙江称“吴越”。
解析 西周时期虽然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改变,但出现了受天子册封的上 层管理者(即天子分封的各级诸侯),这相对于之前松散的内外服制,加强了周天子 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拟)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 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 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 A.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展
2.宗法制的遗存 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在西周末年已渐趋式微,但宗法精神对自秦以后两千余年的 封建社会以及近现代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如历代皇统及贵胄的继承原则,民间 崇祖、孝悌、同族一气的宗法观念等。
1.(2014·课标全国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 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根本内容(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c(2021·4月,1)考察分封制下封国的地理方位(2021·4月,31第一问)考察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2021·4月,31第二问)考察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021·11月,1)考察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征(2021·4月,1)考察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b(2021·11月,5)考察秦朝的象郡和直道(2021·4月,3)考察秦朝统一西南及“五尺道〞(2021·10月,1)考察郡县制的作用(2021·4月,2)考察郡县制和皇帝制(2021·4月,33第一问)考察“秦制〞的特点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梳理·根底知识]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根本内容(b)目的有效控制广袤国土,拱卫王室,稳固西周统治对象周武王将子弟(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做诸侯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相对独立性)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封国燕(东北最远)、鲁(姬姓,最东)、齐(功臣)、宋(先代贵族)等积极: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影响消极:后期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间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时空观念]图示中晋、卫、鲁、燕等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直观地反映了分封制“拱卫王室〞的意图。
◎(2021·浙江4月选考改编)周初封国中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的是鲁国。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①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核心。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除周天子外,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小宗服从大宗。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
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空坐标】【认读要领】一个核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两大阶段: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
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梳理·基础知识]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1.西周的分封制【史论要点】图示中晋、卫、鲁、燕等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直观反映分封制“拱卫王室”的示意图。
2.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①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核心。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除周天子外,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小宗服从大宗。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
(3)影响: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史论要点] 宗法制因贵族制的瓦解而走向衰落,但其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家国同治”的政治理念;修族谱、建祠堂、敬祖宗、承父姓等社会习俗;家和万事兴、“忠”“孝”伦理观念等。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史料大宗、小宗示意图(见下图)[识图解史] 结合图示,试从宗法制运行的基础、大小宗的相互关系、联系纽带等角度谈谈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划分依据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等级森严等。
要点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史料一(2017·浙江4月选考改编)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2020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历史选考科目考试说明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 历史(适用于 2020 届)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必修一考核要求考试内容▲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c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①秦的统一 b②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 ▲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①汉代刺史的设置 b②唐朝三省六部制 b③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b④元朝行省制度 b⑤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d⑥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c⑦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d▲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①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b②清朝军机处 c③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④清朝的边疆政策 c ▲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①鸦片战争的背景 b②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b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 c其危害④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c ▲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①黄海海战 b②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③左宗棠收复新疆 b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3.伟大的抗日战争①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b②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b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b⑤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c▲2.辛亥革命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②武昌起义的爆发 b③中华民国的建立 b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3.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五四运动 c②中国共产党“一大” b③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④国民革命 b⑤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⑥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 b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 b⑧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b⑨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c⑩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b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c▲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c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⑤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c▲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①“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b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c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 d就▲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①“一国两制”的构想 b②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b③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b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④“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 c▲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②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 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 年万隆会 b 议▲2.外交关系的突破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b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b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①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b②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b③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大外交举措的作用及其意义 c ▲1.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①古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c②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b ▲2.卓尔不群的雅典①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b②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b③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c ▲3.罗马人的法律①罗马法的主要内容b②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 c▲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①光荣革命 b②《权利法案》 b③《王位继承法》 b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c⑤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c ▲2.美国 1787 年宪法①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c②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c③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c ▲3.民主政治的扩展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b②《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b③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c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d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b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c九(上)、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b②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c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b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b③人类历史发展到 20 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c 件第▲2.扩日持久的战争一①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b 次②马恩河、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b 世③一次大战演变为扩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c 界▲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b大①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b 战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与标志c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c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影响d▲1.巴黎和会凡①巴黎和会的召开及美英法日的图谋b 尔②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c 赛③《凡约》的主要内容、客观作用和局限性c 华▲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盛①凡尔赛体系及其实质c 顿②国联的建立、主要机构及其盟约b 体系▲3.华盛顿会议下①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 的②中国的山东问题b 世③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与不稳定性c 界▲4.维护和平的尝试国联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b 第▲1.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①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b 次要影响世②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界③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大▲3.走向世界大战战①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和历史教训c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 d▲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的时间和标志b②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 b③敦刻而克撤退、不列颠之战 b▲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c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c▲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 c 役及其意义▲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①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而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 c期影响②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 c其主要内容③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启迪 下面是西周宗法制下大宗、小宗示意图,据此我们可以获取 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划分大宗和小宗的依据是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宗法制的核心 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名师引领 对于宗法制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的考查,试题形式不外乎有 以下几种:追根溯源、家谱、祭祀、宗族、祠堂、认祖归宗等。凡读到 有关以上几种信息的情境材料时,其正确选项大都与宗法制有关。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异在于郡县制形成了⑥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的形式
作用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⑦ 官僚政治 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对中央加强 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名师点拨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 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易混辨析 “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的区别
(2)史料2表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婚姻观念?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为婚 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请结合 相关史实,指出秦燕、鲁宋、晋燕是否可以通婚。 提示 同姓不婚。鲁晋不通婚,说明鲁晋同姓,和燕一样都是姬姓贵 族。而秦、宋为异姓。故秦燕、鲁宋可以通婚,晋燕不可以通婚。
(3)结合所学知识和史料3,概括宗法制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提示 ①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具有严格的大宗、小宗之别,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宗法等级。 ③与分封制密切相关,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自
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主
学 考点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习
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基本内容
分封对象 诸侯权力 诸侯义务 初期封国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对周天子定期① 朝贡 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燕(姬姓贵族)、鲁(姬姓贵族)、宋(商朝旧贵族)、齐、卫、晋等
──〔西汉〕班固《白虎通义》
读史指导
史料1
史料2 史料3
记述了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的情况。受封者包括:功臣,如师尚父;古代帝王的后代,如神农、黄 帝、尧、舜、禹之后裔;王族,如武王之弟管叔、蔡叔、周公等 体现了分封后由于血缘关系,同姓不可通婚的历史现象 该史料是东汉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抓住“大宗”和“小宗”进行理解。“大宗”与“小宗” 往往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解析 材料区分诸侯依据“异姓”“同姓”“同宗”“同族”,体现了 浓厚的宗法血缘色彩,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此材料中的规 定强化了嫡长子的政治地位,C项符合题意;直到秦朝才形成了中央集权 制,故A项不正确;材料未体现“王权至上”,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规 定体现的是礼乐制度,它强化了周王的统治权威,故D项不正确。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占卜决策) 2.以⑦ 血缘关系 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家天下制度、 宗法制、分封制等)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分封制,诸侯在封国 内拥有世袭统治权)
合作探究
主题 分封制与宗法制
史料呈现
史料1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
名师点睛 先秦贵族政治与秦朝官僚政治
合作探究 主题一 郡县制与分封制
史料呈现 史料1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
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 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2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 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 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 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 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 至是始定。
、异姓之分;③周王与诸侯通过一系列权力与义务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 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 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 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3.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矛盾,即君权与相 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两大矛盾的发展结果是:君权不断加 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地方权力不断缩小,逐渐集权于中央。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
4.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2)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秦朝疆域图
知识链接 直道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 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 提示:史料中的“通道”,为加强北部边防的直道。
联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 系 定实施
考点集训
1.《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 族于祢庙。是故鲁为诸姬,临于周庙。为邢、凡、蒋、茅、胙、祭临于 周公之庙。”此材料中的规定 ( C ) A.催生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B.形成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C.强化了嫡长子的政治地位 D.逐渐削弱了周王的统治权威
解析 题干中的“立子之制”“封建子弟”“异姓之国……以婚媾甥 舅之谊通之”等信息明显指向西周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以血缘为 纽带,C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于秦朝,A、B两项错误;D项 在材料中没有信息体现,排除。
3.西周,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 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分封 ( C ) A.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 D.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 解析 依据材料中“西周”可得出当时还没有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故A 项排除;秦朝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均由河南 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等信息可得出分 封制的实施扩大了周朝的疆域,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故C项正确;分封制 是西周建立后实行的制度,故D项排除。
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
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
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
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 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空定位
专题建构
专题解读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 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先秦时期)国家是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形成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至 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程度逐步加强。 2.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概括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君主专制的逐 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是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分析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提示 特点 ①分封对象的多元化。主要有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③“土地和人民”与“义务”是维系周天子同诸侯之间关系的关键。 ④层层封授。诸侯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对士 进行再分封。
考点二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自主学习
一、秦的统一 1.时间:公元前230年至① 公元前221 年。 2.过程:平定六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
3.秦朝疆域的拓展
北方
岭南 西南
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② 长城 和“直道”,加强北 部边防
公元前214年,开凿③ 灵渠 ,平定岭南。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在“西南夷”地区开辟④“ 五尺道 ”,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开始进入 中原统一 政权版图
史论归纳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和联系
分封制
宗法制
区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 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制度
别
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 ①周王高高在上,诸侯臣属于周王,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诸侯有同姓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庭
史料2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国语·晋语》
史料3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大 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 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故曰: “祖迁于上,宗则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 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父宗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 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为其子孙。祖继别者,各自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