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专题复习卷:中国现代社会生活(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湖北省2018届高三历史复习试题分类汇编(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答案

湖北省2018届高三历史复习试题分类汇编(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含答案

湖北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本资料主要汇编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荆州市、宜昌市、荆门市、孝感市、武昌市等市以及重点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中阶段模拟考试、期末考试、诊断性考试、联考等历史试题,根据2016年最新高考考纲分类整理而成,资料题目较新,分类清楚,排版整齐,是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的补充材料。

一、选择题1.(2016〃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30)民国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

诗咏关雎,雅歌麟趾。

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

同心同德,宜室宜家。

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

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

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 )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B.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 D.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2.(2016〃湖北江汉平原部分重点高中教研协作体高三1月联考〃15)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都放在电视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

这可以反映出( )A.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 B.‚厚重‛机型已无其观看意义C.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 D.‚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3.(2016〃湖北宜昌一模〃27)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

……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

这表明当时中国( ) A.男女的婚恋观不同B.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C.男女地位基本平等D.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4.(2016〃湖北黄冈高三9月质检〃18)现代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 )A.互动性、娱乐性和现代性 B.广泛性、准确性和及时性C.前卫性、科学性和广泛性 D.互动性、广泛性和及时性5.(2016〃湖北黄冈高三9月质检〃17)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的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

2018年广东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广东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题6图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 《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题7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18)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前面的字母符号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

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

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A. 种植作物B. 磨制石器C. 饲养家畜D. 打猎捕鱼【答案】A【解析】题干的“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可以证明河姆渡人会种植作物,故A符合题意;磨制石器是河姆渡人使用的劳动工具,题干材料不能佐证。

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饲养家畜和打猎,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 树立皇帝权威B. 重视选拔人才C. 削弱贵族势力D. 推崇儒家思想【答案】B【解析】题干的“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表明汉武帝重视选拔人才,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董仲舒、司马迁、张骞、卫青等人才。

故B符合题意;树立皇帝权威、削弱贵族势力、推崇儒家思想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

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A. 接受汉族文化B. 发展海外贸易C. 巩固东南海防D. 鼓励官员进谏【答案】C【解析】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检测: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选教学文档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同步检测: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选教学文档

1.“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2.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

”上述材料说明()A.戴季陶肯定了报纸的新闻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3.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

这主要反映了()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4.民国初年出现了戒除鸦、雀、鸨“三鸟”的进德会,提倡“当然进德”、“自然进德”。

进德会创办的主要目的是()A.宣传男女平等思想B.抵制尊孔复古逆流C.注重国计民生改善D.扭转社会不良风气5.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6.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

”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改革开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据民国十年的《宿松县志》记载:“按,宿松婚礼,妇车至门,婿揖入。

新妇以帕蒙首,以福寿兼备之妇二人扶新妇下车,拜祖先、次拜上下神祗、次夫妇交拜,行合卺礼。

2018年陕西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陕西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部分 满分4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分)本部分共6题,每题2分,计1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3.某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下图。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盛世 对外开放 使用火药 ②国家统一 商业繁荣 科技领先 ③政权并立 贸易发达 发明司南 ④强化皇权 闭关锁国 科技落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4.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而却避。

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

故自同文馆以外,竟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

”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民族矛盾的尖锐 C.顽固势力的反扑D.民众的盲目排外15.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右图。

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②战略反攻开始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A.①⑥②④③⑤ B.④②③⑤⑥① C.③②④⑥①⑤D.①⑤⑥②④③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

据此回答16—17题。

16.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17.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

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相关知识点。

所给图片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自然环境、打制石器没办法还原原始人的相貌,生活想象图是还原之后的想象。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

青铜铭文的部分被称作“金文”。

四选项从远到近依次为“A-B-C-D”,故选A。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点。

题干限定的朝代为周,解题关键句为“封周王室贵族于燕”。

“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只有B项可选。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XXX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左图反映货币的统一、右图反映文字的统一,可知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AB不选,通过XXXXXX排除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点。

观察图片,可知XXX在赤壁大破XXX,所给战役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选B。

A项,“为XXX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为官渡之战,故错误;C,“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时间为222年,故错误;D,“结束三国鼎立”为280年XXX讨吴国获胜,故错误。

【谜底】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根据表中信息“南朝北朝、隋朝”之后,“五代十国”之前,“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可知该选唐朝。

AB分别属于北朝、南朝,C属于隋朝。

【答案】D【剖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

建国、灭国、和议显示了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庞大性和动态博弈,应选D。

【答案】D【剖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第一幅图片中,主要经济区在北部的黄河流域,第二幅图里,宋代主要经济区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D项,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正确。

【答案】A【剖析】本题考查明清时代同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关键词“”、“班禅”,可判断这一地区为西藏。

【谜底】D【剖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对外关系和明清时代同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两个知识点。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与社会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与社会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杭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与社会真题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其中1—15小题每小题1分,16—35小题每小题2分,共55分。

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某位学者“罢黜百家”的建议,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

这位学者是A. 张骞B. 董仲舒C. 司马迁D. 张仲景【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张骞是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人物;选项C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选项D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所以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 面临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思维导图。

图中空白处应填写A. 洋务运动B. 尊孔复古C. 实业救国D. 戊戌变法【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信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向西方学习制度的有,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因此“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戊戌变法,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洋务运动主张选项器物(技术);选项B尊孔复古是袁世凯历史时期的一个事件;选项C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思想,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推荐文章内江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热度:内江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热度:孝感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热度: 2017届高考文综历史测试卷答案热度:临沂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热度:2018届的初三同学,中考备考的过程中,历史的知识点是最多最难记忆的,我们应该结合试卷一起复习,才更高效。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届初三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4、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我们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选择时,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B.兴趣和爱好成为我们作出选择的唯一依据C.选择时,要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D.选择时,要考虑客观的社会需要15、在实现理想时,如果遇到障碍,我们应该A.向现实低头,放弃理想B.固守既定策略,即使失败也无所谓C.修定理想,让它与现实条件的差距越小越好D.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适时地改变策略16、2016年,四川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107.8万人,2,437个贫困村脱贫,5个计划摘帽县贫困发生率全部降至3%以下。

下列有利于脱贫攻坚的措施是①易地扶贫搬迁②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③从实际出发发展县域工业、服务业④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17、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点在A.南京B.上海C.虎门D.北京18、从1858年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下列符合以上条件的条约组合是①中俄《瑷珲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③中俄《北京条约》④中俄《辛丑条约》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19、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A.赔款B.开放通商口岸C.割地D.允许开设工厂20、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红岩精神D.井冈山精神21、今年8月1日是我国人民军队诞生90周年纪念日,标志人民军队建立的历史事件是A.广州起义B.秋收起义C.南昌起义D. 井冈山会师22、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时代终结的标志。

人教版2018年中考历史分类复习测试题(中国现代史部分)

人教版2018年中考历史分类复习测试题(中国现代史部分)

人教版2018年中考历史分类复习测试题(中国现代史)(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第I卷(选择题,15题,共30分)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D)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2.“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

”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是在(B)A.土地改革期间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大跃进”运动时期D.改革开放期间3.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制定和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会议是(C)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四大4.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D)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大跃进”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5.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次会议上提出当前党和人民封主要的任务是(B)A.开展土地改革B.发展社会生产力C.进行三大改造D.开展“文化大革命6.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高达3530斤,这篇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

“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B)①中共八大的引导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在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身患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A)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邓稼先8.“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018年4月初三中考全真模拟试卷(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含参考答案)

2018年4月初三中考全真模拟试卷(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含参考答案)

○…………○…………内…………○…………装…………○…………订…………○…………线…………○……2017/2018年第二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卷 2018.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6分)1、完工没几年就遭到拆除的建筑被网民称为“短命建筑”。

近年来, 因旧城改造加快, 各地频现“短命建筑”。

“短命建筑”频现( )①由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决定 ②背离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③与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相悖 ④说明树立忧患意识不合时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根本的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C.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现共同富裕D.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3.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在学习上, 顽强拼搏, 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在生活上, 勤俭节约,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③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 自觉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习惯 ④不与同学盲目攀比, 不乱花一分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4、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

这部功载千秋的科学巨著由164个单位的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工作经80年工作积累、45 年艰辛编撰才得以完成, 实现了我国四代植物学家的夙愿。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兴趣爱好是职业选择的唯一依据②要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同社会需要, 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③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 ④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1985年,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这场改革的重点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A. 诗词歌赋B. 经史子集C. 法律条文D. 以上都是3.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下列哪次战争导致了《南京条约》的签订?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法战争D. 甲午战争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戊戌变法”有关?A. 林则徐B. 康有为C. 左宗棠D. 张之洞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展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 游击战B. 阵地战C. 城市战D. 地道战6.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7.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体现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其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求盟友D. 传播文化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京条约签订D. 抗日战争胜利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安石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与“文化大革命”无关?A. 红卫兵运动B. 大跃进C.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D. 批林批孔运动答案:1-5 D B A B A 6-10 D B A D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________,它位于四川省。

答案:都江堰2.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________,因其美貌而闻名于世。

答案:貂蝉3.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发生在秦朝末年。

答案:陈胜吴广起义4.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是________时期所著。

答案:战国5.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王安石变法”发生在________朝。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完整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完整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完整解析)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

这反映出孟子主张()A. “兼爱”“非攻”B. 实行“法治”C. “无为而治”D. “仁政”治国【答案】D【解析】题干孟子的“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体现的是以农为本的思想,这反映出孟子主张“仁政”治国。

故D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故A不符合题意;实行“法治”是法家韩非的思想主张,故B不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道教的思想,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A. 统一全国 B. 统一文字C. 实行分封D. 建立郡县【答案】A【解析】“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意思是“秦始皇扫灭六国,虎视天下,(这样的气势)是何等英雄啊!”。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由此可见,李白在诗中充分肯定的秦始皇功绩是统一全国。

故A符合题意;统一文字、建立郡县是秦始皇的功绩,与李白的诗句不符。

故BD不符合题意;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它”指的是()A. 分封制B. 科举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选拔人才”可知是一种考试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由此可知,科举制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现代社会生活(解析版)-最新教育文档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现代社会生活(解析版)-最新教育文档

中考专题复习训练: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①持证上岗②就业培训③公开招聘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2.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D. ①②③3.下列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A. 个体户、身体证、移动电话、豪华小区B. 银行卡、互联网、私人轿车、出国旅游C. 粮票、布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D. 模特、快餐、安居工程、菜篮子工程4.50年代看阳光,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 时间观念的增强C. 通讯手段的进步D. 消费观念的变化5. 2019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这是因为我国实施了()A. “安居工程”B. 养老保险制度C. 医疗保险制度D. 就业制度6.对改革开放前大家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B. 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C.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D. 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7.为完成“努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专题学习,小雪同学在互联网上收集的相关新闻资料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 河北失业保险费率三连降B. 京津冀47家医院开通医保异地结算C. 保定现军用直升机为建军90周年阅兵排练D. 河北新增9.5万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8. 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D. ①②③9.现在人们在居住方面不仅追求面积的扩大,还追求( ) ①室内装修②室外环境③交通状况④通信设施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③④10.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19年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100万的缺口。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现代史综合二(解析版)-word文档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现代史综合二(解析版)-word文档

中考专题复习训练: 中国现代史综合二一、选择题1.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A. 1989年B. 1991年C. 2019年D. 2019年2.下列各项运动中,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在华企业3.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A. 公私合营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 直接被没收D.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4.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A. 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B.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 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 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5.为了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其中的杰出代表是()A. 王进喜B. 雷锋C. 焦裕禄D. 孔繁森6.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不属于十年建设时期的是()A. 焦裕禄B. 雷锋C. 孔繁森D. 王进喜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 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A. 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B. 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 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9.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创新精神的是()①中共八大的召开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③“一国两制”构想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0.某同学利用《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卷: 中国现代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 就业制度的变化B. 综合国力的提升C. 医保制度的建立D. 人民生活的提高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A. 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B. 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C. 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D. 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3.下列情况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①政府注重民生②脱贫任务完成③休闲需求增加④法制体系健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D. ①②③6.八年级三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B. 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C.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D.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A. 衣着丰富多彩B. 自驾出游流行C. 食物匮乏单调D. 上网淘宝购物8.下图是某一中学历史教师在20世纪末的一张工资条,他发现那一时期的工资条与几年前相比有几项新增项目(如图所示)。

通过这张工资条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A. 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B. 义务教育的普及C.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 对外开放的深入9.对改革开放前大家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B. 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C.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D. 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0.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①持证上岗②就业培训③人才市场自主择业④公开招聘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1.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③食品短缺,供应不足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2.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A. 解放战争时期B. 改革开放前C. 20世纪末D. 21世纪初1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 实行“公交优先”B. 加强交通管理C. 减少汽车数量D. 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14.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A. 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B. 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C. 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D. 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15.下列现象中,在20世纪末不可能发生的是()A. 在某市人才交流中心大学毕业生王志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B. 某县大力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C. 某工厂因为体制原因而无法开除屡次违背工作规章制度的职工D. 全国各大新华书店里有关我国法律方面的书籍越来越多16.以下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 使就业人员丢掉了“铁饭碗”的旧思想B. 就业人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C. 炒鱿鱼、跳槽、公开招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D. 政府根据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岗位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A. 大米为主要食品B. 鱼肉禽蛋得到充分保证C. 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D.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18.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①持证上岗②就业培训③人才市场自主择业④公开招聘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9.小王今年大学毕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他的就业选择可以是()①自主创业②政府安排就业③到民营企业工作④报考公务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0.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此表不能说明()A. 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 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材料:有一位国家领导人说:“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请回答:(1)从材料上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各举一例史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的变化。

(3)我国有哪些社会保障体系制度?22.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材料二: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

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日益繁荣,现代银屏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1)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举例说明(3)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要处理好哪几个关系?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

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

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

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材料二:材料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

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

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全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的两张图片反映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铁饭碗”被打破,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等。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改革。

2.【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打破了传统的分配工作和“铁饭碗”人们开始自主择业。

随之“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适中。

3.【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可以上网浏览、发E-mail、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改革开放以前物质匮乏,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仔细审查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评】专题复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衣食住行变化,对比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生活状况。

4.【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由此可知国家比较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假日天数增多有利于人民的休息生活,娱乐,休闲,消费,购物等。

①③正确,C项符合题意;国家发展经济才能解决脱贫任务,②与题意无关;题干涉及到节假日天数的增多,与法律建设无关。

④与题意无关。

ABD三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学生要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衣食住行的变化。

5.【答案】D【解析】【分析】“进入新时期”即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解题时需要围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此可知①②③均符合题意,而④属于就业方面,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抓住题中关键词,围绕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中心。

本题难度适中。

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的史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生存性的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高档耐用品消费、文娱消费、旅游消费和教育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加大,所以D说法错误,ABC说法都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的史实。

7.【答案】C【解析】【分析】A项衣着丰富多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方面发生的变化,不符合题意;B项自驾出游流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行方面发生的变化,不符合题意;C项食物匮乏单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生活情况,不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用方面发生的变化,符合题意;D项上网淘宝购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生活方式上发生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