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生产过剩、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
(1)爆发: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表现: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二、罗斯福新政
1.时间、人物: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
2.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3.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5.影响:
(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6.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2019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
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4.意义: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结果)②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时间:18世纪初。
4. 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6.作用: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的,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 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革命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并存的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⑤俄国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 2、时间与领导人:1917年11月; 列宁 3、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革命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6、主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8、巩固新生政权措施:P3最后一段 9、历史意义:P5 三、苏俄三年国内战争(理解) 时间:1918—1920年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内容:P5小字 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 ①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②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③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④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⑤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经济,制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自己国情的政策。
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一、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初三历史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民族解放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红军的战略转移–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成就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经济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外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二、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为了复习初三历史下册的知识点,下面给出一个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供同学们参考:第一章:民族解放斗争(400字)1.红军长征(100字)–长征的背景和意义(50字)–长征的经过和结果(50字)2.抗日战争(100字)–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胜利(50字)–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50字)3.解放战争(100字)–解放战争的爆发和胜利(50字)–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50字)第二章: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400字)1.红军的战略转移(100字)–为什么红军要进行战略转移(50字)–我们从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学到了什么(50字)2.抗日战争的胜利(100字)–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50字)–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0字)3.解放战争的胜利(100字)–解放战争的经过和胜利(50字)–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50字)4.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成就(100字)–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成就(50字)–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和教训(50字)第三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400字)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100字)–改革开放的原因和必要性(50字)–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50字)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100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和重要事件(50字)–现代化建设中的成就和挑战(50字)3.经济建设的改革与发展(100字)–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50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50字)4.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100字)–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进展(50字)–民主法治建设的意义和进步(50字)第四章: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外交(400字)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0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和优势(5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启示(50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100字)–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50字)–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50字)3.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100字)–对外开放的政策和重要举措(50字)–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的影响(50字)4.和平与发展的主题(100字)–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相互促进(50字)–中国的和平外交和对外关系(50字)以上是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此复习提纲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以便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理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提纲(精华整
理版)
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治理与文化交流
1.1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三皇五帝”、“夏、商、周”简要介绍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比较
1.2 著名的古代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
- 孔子思想
- 墨子思想
- 荀子思想
- 道家、法家思想简介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和辉煌的唐宋文化
2.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更替
- 夏朝、商朝、西周到东周
- 秦到汉和三国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2.2 唐代和宋代的辉煌文化
- 唐代文化
- 宋代文化
第三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市场贸易
3.1 中国古代经济的起始和发展
- 农业生产的发展
- 生产力的提高
3.2 中国货币的演进和市场贸易的兴起
- 货币的演变
- 交易的方式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4.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
-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4.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成立
第五章互联网时代的中国
5.1 互联网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 互联网的特点
- 互联网的优点和缺点
5.2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互联网产业的现状。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秦赵之战•秦朝的建立•项羽和刘邦的争斗2.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秦朝的统一与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 秦始皇及其统治•秦始皇的治理手段•墓室的建造第二单元:秦汉之际的中国1. 秦汉之际的政治改革•三公九卿制度•儒家学说的兴起•法家学说的兴起2. 秦汉边疆的拓展•西南地区的征服与开发•北方边疆的防御3. 刘邦与汉朝的建立•刘邦的功绩与政策•汉朝的建立与发展第三单元:西汉时期的中国1. 西汉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影响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3. 西汉的外交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西汉与罗马帝国的交流第四单元:东汉时期的中国1. 建武中兴与赤眉起义•王莽篡位与新朝的建立•赤眉起义与刘秀的建武中兴2. 东汉的政治与文化•吴汉政权的建立与粉碎•东汉的文化与科技3. 长平之战与三国分立•董卓之乱与十八位诸侯的争夺•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与对峙第五单元: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建立•三国蜀汉、魏国、吴国的对峙•西晋的建立与政治内乱2.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统一•南朝与北朝的对立•南北朝统一的历次尝试3.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与文化交流•南方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第六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的统一与政治改革•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2. 唐朝的政治与社会•唐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3. 长安与东都的文化繁荣•唐朝的文化与科技•长安与东都的区别与联系第七单元: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的中国1.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政权更迭•五代十国政权的兴亡•民族政权的兴起2. 北宋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北宋的建立与政治改革•巨臣政治与改革的限制3. 北宋的经济与文化•农业生产与商业的繁荣•文人墨客与科技的发展第八单元:南宋时期的中国1. 南宋的统治与政治制度•南宋的统治者与政治家•南宋的政治制度2. 南宋的经济与文化•南宋的社会与经济•南宋的文化与科技3. 金朝与南宋的对立与和平•金朝的建立与南宋的对峙•金宋对立演变为南北和议第九单元:元朝时期的中国1. 元朝的建立与世袭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治者•元朝的国号与政治制度2. 元朝的政治与经济•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与影响•元朝的经济制度与发展3.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农民起义与元末之乱•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以上就是九年级历史全册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秦朝至元朝的中国历史要点。
九下历史第1-10课知识点(含答案)
九年级(下)世界历史复习提纲姓名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课: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者:列宁。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十月革命的特点是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见9下书5页。
3、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列宁在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结果: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1922年底,苏联成立,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5、苏联第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7年。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6、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苏联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模式弊端见9下书10页。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2、华盛顿会议(1919—1922年)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重点复习提纲
⼈教版九年级历史重点复习提纲 初三的同学即将要进⾏期末考试了,那么在这个阶段,同学应该怎样复习好历史呢?下⾯是由店铺整理的⼈教版九年级历史重点复习提纲,同学们要做好复习咯。
⼈教版九年级历史重点复习提纲⼀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北⽅资本主义⼯业经济和南部奴⾪制种植园经济之间两种经济制度的⽭盾。
2.⽭盾的焦点:奴⾪制的废存问题。
3.导⽕线:1861年3⽉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南⽅叛乱的借⼝) 4.爆发的标志:1861年4⽉,南⽅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5.转折点:1862年9⽉林肯颁布《解放⿊⼈奴⾪宣⾔》。
6.结果:1865年,战争以北⽅的胜利⽽告终。
7.性质:既是⼀场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次资产阶级⾰命。
8.意义:(1)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次资产阶级⾰命。
(2)废除了奴⾪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的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9.林肯的贡献:维护国家统⼀,解放⿊⼈奴⾪。
第19课俄国、⽇本的历史转折 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领导者:沙皇亚历⼭⼤⼆世 4.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由⼈”,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涉他们的⽣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价)钱赎买这块份地。
(体现了这次改⾰的实质:是对农民的⼀场剥削与掠夺) 5.性质:是沙皇⾃上⽽下实⾏的⼀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6.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次重⼤转折。
7.局限性:很不彻底,保留了⼤量的封建残余。
⼆、⽇本明治维新 1.背景:⽇本⾯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领导者:明治天皇 4.内容:(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允许⼟地买卖;引进西⽅技术,⿎励发展近代⼯业;(3)社会⽣活⽅⾯,提倡“⽂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发展教育。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5课)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5课)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世界上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二课、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弊端。
成就: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36年苏联制定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弊端:片面地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第三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①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③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最能体现出来。
④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
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年~1920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九下历史全册《知识提纲》
九下历史全册《知识提纲》知识提纲如下:
一、古印度与文明起源
1.远古印度文明:哈拉帕文明
2.古印度的阶级划分:种姓制度
3.阿利安人入侵与吠陀文献的出现
4.古印度的宗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
5.阿育王及其大帝国的建立
二、古印度政治与经济
1.古印度的国家制度:王国、共和国
2.古印度的农业与手工业
3.古印度的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
4.古印度的货币制度:储藏货币、铁钱
5.古印度的城市与居民生活
三、古印度的文学与艺术
1.印度古代文学:吠陀文献、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2.古印度的建筑:寺庙塔、印度教寺庙
3.古印度的绘画与雕塑:艾洪纳派与凯拉克派
四、古印度社会与文化
1.印度教的起源与特点:梵我一体、轮回转世、善恶报应
2.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天文学、医学
3.古印度的教育制度:婆罗门制度、庙宇教育
4.古印度的妇女地位与婚姻制度
五、古印度的衰落与外来统治
1.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
2.高昌王朝的建立及其对印度的统治
3.苏丹王朝及其对印度的统治
4.布哈拉王朝及其对印度的统治
六、古印度的遗产与影响
1.古印度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宗教、文学、艺术
2.古印度对中国的影响:佛教传入、印度数学传入
3.古印度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光明王朝、袁世凯访印
以上是九下历史全册《知识提纲》,涵盖了古印度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对古印度的发展与演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1九九年年级级历历史史下下册册复复习习提提纲纲 第第11课课 俄俄国国十十月月革革命命 一一、、俄俄国国十十月月革革命命 11、、革革命命爆爆发发原原因因和和背背景景::①①一一战战给给俄俄国国人人民民带带来来了了深深重重苦苦难难;;②②二二月月革革命命推推翻翻了了沙沙皇皇政政府府,,但但资资产产阶阶级级临临时时政政府府继继续续执执行行反反人人民民的的对对外外政政策策,,并并力力图图扑扑灭灭国国内内的的革革命命火火焰焰。
③③出出现现两两政政权权并并存存::工工人人士士兵兵苏苏维维埃埃,,资资产产阶阶级级临临时时政政府府。
④④资资产产阶阶级级临临时时政政府府反反动动统统治治。
⑤⑤““七七月月事事件件””的的发发生生。
标标志志着着两两个个政政权权并并存存局局面面的的结结束束。
::①①列列宁宁提提出出《《四四月月提提纲纲》》,,提提出出““全全部部政政权权归归苏苏维维埃埃””的的口口号号。
②②11991177年年88月月,,制制定定武武装装起起义义方方针针 二二77年年1111月月66日日晚晚,,彼彼得得格格勒勒起起22、、胜胜利利::11991177年年1111月月77日日清清晨晨,,占占领领彼彼得得格格芙芙乐乐尔尔””号号向向冬冬宫宫开开炮炮 11991177年年1111月月88日日凌凌晨晨,,攻攻33、、人人民民委委员员会会)) 44、、措措施施:: A A 、、政政治治上上::建建立立新新型型的的无无产产阶阶级级政政权权 B B 、、经经济济上上::将将银银行行、、铁铁路路和和大大工工业业企企业业收收归归国国有有,,颁颁布布《《土土地地法法令令》》,,没没收收地地主主和和寺寺院院的的土土地地,,分分配配给给农农民民耕耕种种 C C 、、外外交交上上::同同德德国国、、奥奥匈匈帝帝国国议议和和,,退退出出一一战战。
55、、迁迁都都::彼彼得得格格勒勒→→莫莫斯斯科科 66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小小企企业业实实行行国国有有化化,,取取消消自自由由贸贸易易。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一、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社会的起源a. 人类的进化和原始社会b. 农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c. 文化的兴起和人类的创造力2. 文明的诞生与发展a. 比较古代文明的产生b. 文明的发展和交流c. 文明的遗产和影响3. 世界主要文明古国的概述a. 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b.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c. 黄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和影响e. 希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f. 罗马文明的特点和影响g.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二、古代文明的兴衰和世界古代史1. 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史a. 夏、商、周的建立和衰亡b.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c. 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的扩张d. 其它朝代的兴衰和影响2. 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衰史a. 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希腊神话b. 罗马的建立和共和国时期的发展c. 罗马帝国的兴盛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3. 其他古代文明的兴衰史a. 印度古代文明的兴衰b. 波斯古代文明的兴衰c. 埃及古代文明的兴衰4. 世界古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a. 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征服b. 汉朝的丝绸之路c. 罗马的帝国扩张d. 古代世界的贸易和海洋文明三、近代史的发展和重要事件1. 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冲突a. 封建制度的特点和问题b.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c. 工人运动和工会的出现2. 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影响a. 科学革命的兴起和科学方法的确立b. 工业革命对科技的推动作用c. 近代医学的发展和影响3. 近代的殖民主义和民族独立运动a. 殖民主义的特点和对殖民地的影响b. 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影响c. 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兴起和影响4. 世界两次大战和冷战的影响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b.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c. 冷战的起因和后果四、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重要事件1. 外国侵略和中国的反抗a.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b.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a.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目标b. 五四运动和共产党的发展c.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角色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设b.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成就c.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起源和影响4. 当代中国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a.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进程b.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影响力c. 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1. 青铜时代的中国
- 铜器的发展和应用
- 影响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
2. 希腊罗马古代文明
- 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
- 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 印度的起源和形成
- 和的兴起
- 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单元: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
1.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 文化和宗教的传播
- 各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2. 马可波罗和丝绸之路
- 马可波罗的探险和见闻
- 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衰落
- 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和影响
3. 地理发现和文化交融
-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 地理发现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文化交融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三单元:欧洲的大革命和近代产业社会的兴起
1. 法国大革命
- 大革命的原因和过程
- 法国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2.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 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 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展
-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和变革
3. 近代产业社会的特征
-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 社会阶级和经济结构
- 城市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的大致内容纲要,具体还需根据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充和调整。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下历史《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下历史《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2018-01-11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背景:德、日、意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
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
目的:他们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因此,他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根本目的:维护本国利益2、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参与国家: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结果: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美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影响: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二战的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美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②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③影响: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加速了二战的胜利。
6、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①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新时代的曙光──十月革命1.背景(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
2.经过(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爆发:1917年11月6日(俄历十月,故称为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3)胜利: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建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巩固措施①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②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3)结果:1917年至1920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暴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的特点①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单独取得革命的胜利。
②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
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列宁的探索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2.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超全)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会制造工具,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直立行走。
2、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也已显现出来,现代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地域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奴隶制社会。
氏族社会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
国家的产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到来。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非洲东北部河两岸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公元前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公元前世纪,埃及被西亚的灭亡。
2、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 ”之称。
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以后,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000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约公元前2500年,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来自中亚自称亚利安人的部落侵入古代印度,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他们进入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包括社会阶层是)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包括社会阶层是)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社会阶层是)第四等级是(包括社会阶层是)。
各等级之间世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这个等级制度的实质是严格维护利益。
该制度的影响是,激化了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希腊早期文明——文明发源于希腊半岛,后来出现爱琴文明,该文明历时八百年后消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世界现代史(1917——现在)1、特征与线索:(1)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对抗、竞争的历史,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也是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2)90年代以来,和平与动荡并存,美苏争霸的结束和第三世界的壮大,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但地区冲突、民族冲突、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争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
(3)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很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都在进行政治民主化、经济现代化建设,努力加强自身的综合国力。
跨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各种有利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三大阶段(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二战时期的世界(3)二战后的世界3、专题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二、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三、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四、现代国际关系和战争史五、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第一、二单元)一、战后初期:1917——1922年【阶段特征】动荡与革命(1)俄国首先冲破帝国主义链条,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此后苏联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长期的探索;(2)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局动荡,经济恢复缓慢,人民革命高涨,为稳定统治秩序,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二十年代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考点梳理】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1、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时间(1917.3)原因(一战带来深重苦难)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府同时存在)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1917.11.6)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性质(社会主义革命)领导者(列宁)成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列宁)时间:1921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列宁探索)(苏联成立的时间:1922年)(简介:沙俄——苏俄——苏联——俄国)斯大林模式形成:在完成二个五年计划,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含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评价:是在内外交困情况下形成的(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具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发展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关系史)1、《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巴黎和会时间——1919.1 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规定(15页表格、图、有关中国问题的决定)2、《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的时间:1921—1922、倡议国—美国、起主要作用国—美、英、日基本内容: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质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概念: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建立了此体系。
评价:不可能消除帝义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二、三十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阶段特征】危机与战争(1)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对资本主义的国内政治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出现两极分化,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美英法等国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2)法西斯为摆脱危机,争夺世界霸权,大肆侵略扩张,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战争乌云笼罩着世界。
【考点梳理】一、经济大危机(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引起各国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各国资产阶级寻找出路,美国改革,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各国加强国际竞争,世界局势动荡。
罗斯福新政背景: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目的:在资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性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特点或手段),消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的法令名称、内容、目的,作用23页)影响经济恢复,生活改善;资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在美国和世界资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西斯力量的猖獗国会纵火案制造者: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目的:打击、迫害德共与进步人士结果:乘机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实行独裁统治评价:法西斯暴行反犹暴行制造者: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政权表现(26页)结果:许多犹太人惨遭屠杀、流亡他国评价:反人道的法西斯暴行•二战时期的世界(第三单元)【阶段特征】世界大战(1)法西斯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危机,争夺世界霸权,大肆侵略扩张,亚非欧一些首先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掀起了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如中国抗日战争);(2)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西方大国害怕遭到法西斯进攻,对法西斯侵略扩展采取了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使局部性的地区战争逐步滑向世界大战;(3)随着法西斯侵略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世界大战,最终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人民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考点梳理】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慕尼黑阴谋背景:德吞并奥地利未受到抵制和制裁,野心膨胀;英法希望以牺牲捷克求得一时太平。
时间、地点:1938、9,德国制造者: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内容:规定捷克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德国进攻波兰时间:1939、9、1影响: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德国进攻苏联时间:1941、6结果: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战,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
影响:二战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间:1941、12、7结果: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影响:美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背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愤怒,美英苏为对付共同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标志:1942、1、1,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内容: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影响: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增强,扭转了战局,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雅尔塔会议目的: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地点:1945、2苏联的雅尔塔参加者: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内容:①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实行军事占领,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和交战双方:1942、7,德进攻苏联结果:1943、2德军投降,苏军转入进攻(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影响: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诺曼底登陆时间:1944、6、6地点:法国诺曼底附近的英吉利海峡双方:美英盟军与德军结果:盟军登上欧洲大陆影响: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军灭亡攻克柏林战役时间:1945、5、2双方:苏军与德军影响:1945、5、8,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投降原因:①中国等亚洲人民的英勇斗争②美军的斗争,并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③苏联对日作战时间:1945、8、15宣布投降;9、2正式签署投降书影响:二战结束•二战后的世界(第四、五、六、七单元)一、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阶段特征】是社与资两种制度激烈竞争和和平共处时期。
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和腐朽趋势共存,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发展中国家兴起和困扰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及其对全球影响的深化和扩展的时期。
(1)资本主义:经济上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义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联邦德国和日本最突出。
(2)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范围,亚欧出现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东欧先后进行经济改革,但成效不大。
80年代末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义的道路。
实践证明:社义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3)国际关系:资义和社义矛盾上升。
美国实行“冷战”。
北约和华约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50年代中期美苏争霸局面形成。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朝多极方向发展。
(4)民解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
【考点梳理】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1、美国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50、60年代,持续发展(原因:占据广阔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原因:发展中弊端显露)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80年代中期后,调整政策,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最大的负债国)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2、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盟时间:1993年成立基础——欧洲共同体(60年代)单一的货币——欧元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表现: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20年间,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原因a美国扶持b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C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d发展结余合科学技术)70年代受经济危机打击,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80年代中期以后科技立国,促进经济发展影响:①、国家地位加强,1964东京成功举办奥运会;②、70、80年代以来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进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1955)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60年代矛盾更突出,被迫下台。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内容——针对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局面,先经济改革,未取得成果。
后重点政治改革。
影响——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趋势加强,苏联解体(1991)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底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匈牙利的改革政治——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放慢重工业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