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类课文如何教
2023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
2023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
设计特色:“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是本堂课的主要特色。
就教学而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就目的而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积累---顿悟”的教学思想。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
那里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绝作,就连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传说。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丽的山水风光。
齐读课题《桂林山水》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带着愉悦的心情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和词语。
读了课文,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整体感知,提炼评价)能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桂林山水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释“甲天下”)有句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美景能与天堂相媲美, 而桂林的山水敢称天下第一。
这桂林山水真的有如此美丽吗?就让我们坐上木船,赶快去欣赏一番吧!三、漓江的水1、小船缓缓地行驶着,一江碧水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便是美丽的漓江水。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案(精选篇1)一、审题听读,初步把握整体揭示课题后,稍作讨论,让学生审题得知:*要描写“山”景、“水”景,而此“山”此“水”位于“桂林”;紧接着便可以情境化语言“带领”学生闭目静听课文录音,借此“游赏”桂林山水,听读“游赏”完毕,让学生稍作回味后,教者归纳:①跟随导游——课文录音,我们观赏了桂林山水的秀姿美态,由衷产生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②导游——课文先总括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此引起我们的游赏兴致;接着分别让我们“看”了瑰丽的漓江水和秀美的桂林山;从而使我们具体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最后将山水相融,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
这便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了课文内容和段落结构。
二、看图自读,具体探索内容首先出示挂图(或揭示课本中的彩图)。
然后让学生按下列要求(出示思考题)边看图边读文:①仔细看图,观察发现桂林山水的特点;②图文对照,找出文中与画面直接对应的语句;③仔细读文,找出文中概括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字词以及具体描绘这些特点的语句;④赏图品文,体味这些语句在反映桂林山水特点上的精妙贴切。
这样图文对照,看图帮助了读文,读文引导了看图,促进了观察力与理解力的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而一些富有表达力的重点字、记号、句等“双基”因素也在学生自品和教者点拨中得到落实。
三、择要引读,深入理解重点此前,学生已“理智”地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这里专将直接描写这些特点的语句提取,引读欣赏,强化重点:引:(身临其境般读第一节后)啊,果然名不虚传!看,漓江的水真静啊——齐:静得……引:漓江的水真清啊——齐:清得……引:漓江的水真绿啊——齐:绿得……引:(读完该节末句)再看,桂林的山水真奇啊——齐:(略)引:桂林的山真秀啊——齐:(略)引:桂林的山真险啊——齐:(略)至此,教者再以导游身份深情赞美地诵读末节。
以上引读过程还可以由男生引读、女生齐读和女生引读、男生齐读的方式重复进行。
桂林山水教案(15篇)
桂林山水教案(15篇)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
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投影或录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体课件,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
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或录像,同时配乐教师范读;或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
(3)指名配乐朗读。
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
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
(1)引导学生质疑。
(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
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2.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集体交流,即时解决;二是存疑,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如为什么桂林的山会如此奇特)。
4.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
桂林山水 教案5篇
桂林山水教案5篇桂林山水教案篇1【预设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读啊的变音,理解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过程】一.欣赏音乐、图片,揭示课题1.学生欣赏音乐《我想去桂林》,试问:那位歌手为什么这么想去桂林呀?(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你们去过桂林吗?看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吗?老师这里有桂林山水的图片,想不想看呀?2.学生欣赏配乐图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师: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这几幅图或其中一幅图吗?3.揭题,板书课题:过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们的脑子里就出现那挺拔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话中的故事那样奇特,怎不令人神往。
自古以来,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和作者一道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好吗?(板书课题:桂林山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找出作者游览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
2.反馈:⑴检查生字、新词。
⑵指名分段读课文。
(再思考作者游览桂林后感受)⑶交流反馈:(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内容)三.欣赏图片,感悟文本1.自读自悟,感受文本之美:⑴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找出相关句子,喜欢的可以多读几遍。
⑵反馈:(板书:奇、秀、险;静、清、绿)2.图文结合,欣赏文本之美:⑴思考:桂林山水真有这样的特点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你能从这些图中感受到吗?感受到哪些特点?(结合课件学习桂林山的特点)⑵反馈:句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山水 教案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下面是收集的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供大家品鉴。
桂林山水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课文的2、3、4节,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能背诵这3小节。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好词、好句、好段。
4、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能抒发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佳句。
【教学难点】怎样将桂林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回忆一下,甲是什么意思?二、新课传授过渡:人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课文。
(打开书,看第二节)1、学第2节:⑴ 桂林有一条玉带似的漓江环绕其间,它有些什么特点呢?请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漓江的特点是什么?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听录音、看录像)看录象时配上理查德的钢琴曲,让学生从音乐与画面中感受桂林之美。
真美啊!它有些什么特点呢?(静、清、绿)⑵ 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老师读前半句,全班一起读后半句。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
① 作者为什么要在静、清、绿前加上真字呢?② 比较句子。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③ 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句。
⑶ 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将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那么文中将什么比作了什么?(出示翡翠,介绍光泽,颜色)这样比有什么好处?⑷ 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方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使人加深印象,读起来郎郎上口。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分句,有感情地读。
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分句,读一读:① 水真静啊,想一想哪些词应该读轻点?再读一遍。
② 读得真好,将江底的沙石读成重音,还有哪个字应该读得拖一点?③ 很好,将一块翡翠读成重音,突出了真绿。
【新版】桂林山水 教案4篇
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教案篇1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上一课,我们和诗人一起游历了洞庭湖、天门山,这一课我们要到哪里去观赏呢?请听——我国的著名诗人贺敬之在《桂林山水歌》中写道:“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就到有天下第一之称的桂林山水去看看。
教师朗读课文。
学生欣赏图片。
二、整体感知,捕捉知觉感觉怎么样呀?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一读?那就请大家读吧!可要注意读书方法哟!用课件出示读书方法:★读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朗读,对你喜欢的语句还可以多读几次。
★思吧!如果你和作者一起“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课文有关语句想一想、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味语言。
同学们你们读好了吗,思好了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你的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幅怎样的画面?(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山中的溶洞)(漓江的水是静的、清的、绿的;桂林的山是奇的、秀的、险的;桂林的洞比童话里的洞更奇绝。
)小朋友自学课文,一定要学会抓住最主要的。
漓江的水怎么美?把主要特点抓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静清绿)为了让学生体会句式的整齐、排比的作用,组织安排一系列训练。
“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儿,就可组成一个句子?(漓江的水又静又清还很绿。
)还可以怎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
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指点: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
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形容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漓江的水静静的。
漓江的水清清的。
漓江的水绿绿的。
)指点:“静、清、绿”几个字一重叠,语气加重了,程度加深了一些,但还不具体。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在网络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体现学生在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比较、感悟、加工的同时进朗读、精思、吸纳、交流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领悟桂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特色】情境生动,信息丰富,平等交流,自主探索,以读促写。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伴着音乐利用播放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揭题后,让学生登录桂林网站,了解桂林的历史、特点。
设计意图: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学生初步感悟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到桂林山水历史悠久,闻名天下,为后面的学习、朗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二、观看网络视频,整体感知课文1、围绕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学生看网络视频,听课文朗读。
然后学生再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确定符合自己学习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在看、听、读、想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欣赏了课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目标的交流与确定,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收获,学习更主动。
2、理清课文结构,找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让学生上网搜集、浏览相关资料,再口头综述所看到的资料、景象。
设计意图:对语文的学习须建立在一个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不能把课文内容弄得支离破碎。
所以,学生抓住中心句,知道了学习的重点,也可以围绕中心句收集信息,浏览资料,准确理解课文。
归纳、描述所浏览的资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进行创新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指导学习第二段1、学生先看图、读书、质疑,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找出并理解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
关于桂林山水 教案八篇
关于桂林山水教案八篇桂林山水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媒体素材和课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运用媒体素材、图文结合、品词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读去体会。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那可是个景色秀丽的地方。
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去游一游。
揭题:桂林山水甲天下。
2.选择部分精彩图片和一段视频素材播放给学生观看,再让学生说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过渡语: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体会作家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赞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再想想人们为什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读课文1.出示桂林山水图、指导学生按照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画面、谈感受(水:平静、清澈;山:姿态万千;远处云雾迷蒙;近处小船、竹筏浮在江面)2.配乐范读全文、学生图文对照找出课文中与画面相对应的语句。
3.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字音读准,解决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质疑问难。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漓江水”。
思考:漓江的水到底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呢?多媒体演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同桌互谈感受。
2.自读这一段,概括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静、清、绿)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绘出来的?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①带着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自读揣摩。
②指名读,并点评。
③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读文,出示课文插图,观察“桂林山”。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点)。
3.小组交流,反馈。
4.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并解疑。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求: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
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
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
掌握“啊”的读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⒊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二、自学课文,理清__思路⒈出示表格:前字韵母“啊”的发音举例a、o、e、i、ü ya 真绿啊、真奇啊u、ao、ou wa 真秀啊n na 真险啊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⒉出示自学要求: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⒊检查自学⑴指名四人朗读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__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__。
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完成板书提纲:总起:甲天下静水清桂林山水分述:绿奇山秀险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三、导学第二节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4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既有令世人称奇的人文景观,也有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色。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
”(二)视频欣赏。
(配乐朗读课文,并配以桂林山水的画面。
)(三)层层探究。
围绕文章的中心“桂林山水甲天下”。
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漓江水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等问题,层层深入组织教学。
1、漓江水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找这一段共写了几句话?哪一句写了漓江水的特点?(找学生读一读)写出了漓江水几个突出的特点?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各是什么?然后交流自读情况,了解漓江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
2、在归纳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基础上,逐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形象地描写漓江水这三个特点的。
通过相应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加深课文理解。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漓江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
3、齐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在第二段的开头不直接写漓江水的特点,却写“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明确写法:通过对比,强调漓江的水有它独特的美。
(四)学生自学。
教师在领学第二段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带着下面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段。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2.第一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是什么?3.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读。
山水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山水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山水之美。
2. 学会生字词,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水之美。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课文朗读音频3. 生字卡片4. 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山水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山水?”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景象,教师总结:“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它美丽、壮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山水的课文。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2.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发音、停顿、语气等。
三、课文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意思,并让学生练习书写。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出示其他山水风景图片,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分组合作,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山水之美,形成一首小诗。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山水之美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1.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每日观察周围山水,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山水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第八课山山水水(教案)
-举例: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提升作文的表现力。
2.教学难点
-生词的准确理解与应用:学生可能对一些生词的准确含义理解不深,难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实物、图片或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词,并提供多个例句加强记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词的理解和句子的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句子,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并通过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景观相关的主题,如“我心中的美丽山水”。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绘画或描述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或图画表达自己心中的山水。
关于句子分析和理解,我发现学生们在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独立分析句子时,他们的思考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修辞手法的认识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表达技巧。
此外,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在讨论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组员进行交流。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表达得还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整理思路和语言组织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分享时能够更加自信和流畅。
3.句子分析与理解:挑选课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分析,如“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让学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4.写作技巧点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课文教案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课文教案•相关推荐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课文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课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课文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
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
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结合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教学中的互动。
于是,在《桂林山水》一课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读中领悟,自主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仅仅做个引领者。
通过让学生领悟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其爱美情趣,学习作者细致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实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
三、教学流程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触发情感上课伊始,我便问学生:谁知道广西什么地方最美?学生们纷纷回答:桂林。
我问:你们去过桂林吗?学生摇头。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从课文中去游览桂林的山水,看看那里的山水。
我随即板书课题。
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通用10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雄伟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2.情感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排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讲述了桂林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理解用对比突出水美山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对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具设计]DVD光盘[设计特色]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流程]一、巧用视频,开课激趣:1、播放万里长城、颐和园图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美景的向往,从而引入课题。
教师边展示桂林地区图边解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就让我们乘上竹筏小舟,一起驶入那美丽的山水画卷当中吧。
2、(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用一句话说出画面的内容?(生自由发言3-4个)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种学习课文内容的方法中选择你喜欢的,也可以自己创造新方法。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2、小组学习(播放3分钟轻柔舒缓的音乐)三、选用视频,品读课文,感悟山水之美导语: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桂林之行吧!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做一个汇报,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巧用视频,诵读水之清碧1.先让学生感情朗读汇报的课文,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其他同学谈感受。
(此时适时播放桂林的水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漓江水的特点。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山水》公开课教案1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山水》
公开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山水》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2. 能正确朗读和理解《山水》这篇课文;
3. 学会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山水》这篇课文。
二、教学准备:
1. 课文《山水》的课本或课件;
2. 多媒体投影仪;
3. 课堂黑板和粉笔。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山水》的主题
和背景;
2. 导入课文: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研究兴趣;
3. 阅读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解答问题;
4. 朗读练:进行课文的朗读练,关注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5. 情感体验: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感受山水的美丽和宁静;
6. 总结回顾:以小结的方式,回顾课文的内容和重点。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等;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朗读的准确性和语音语调的运用情况;
3. 统一进行课堂测试,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题;
2. 背诵课文《山水》。
以上是一年级下册《山水》公开课教案的基本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
在教
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山水优秀教学设计_共10篇完整篇
★**山水优秀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山水》优秀教学设计《**山水》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感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通过品词析句,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电脑大屏幕CAI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
我们欣赏过奇丽的洞庭,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山水.(大屏幕出示课件:**山水全景图、并出示“**之旅”字样的导游旗)大家想去吗?生:想!师:(板书课题)看了课题,提问: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要提问?生:我想知道怎么去**?生:我想知道**山水在哪里?生:我想知道**山水美不美?生:我想知道**山水是什么样?**的山,能否与我们**的砬子山媲美?……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师:那么,**山水到底什么样?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再说说**山水到底是什么样。
师: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作者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边读边画。
生:汇报师:读了课文谁想告诉大家**山水是什么样?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山水的哪些方面呢?这些内容,哪些是写山的,哪些内容又是写水的?(小组互说交流汇报)三、品析文本落实目标解决问题师:现在我们就随导游一起走进这美丽、迷人的**山水,去尽情游览、用心感受它的美吧!下面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描写**山水美丽景色的内容。
(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读、自学)师:老师巡视同学们自学的情况.这部分描写了漓江的哪些特点?生:静、清、秀.师: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生:比喻、拟人、排比.师:(大屏幕出示CAI课件:漓江图)看,这就是美丽的漓江。
有关《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三篇
有关《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三篇教学目的:1、运用自制CAI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抓住“静”、“清”、“绿”、“奇”、“秀”、“险”,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画面展示和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3、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对观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畅地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计算机课件(高亮度投影设备或大屏幕彩电一台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出示课件:播放一些风景胜地的图片,(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黄山。
水平如镜的西湖,波澜壮阔的大海,幽深壮美的三峡。
)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
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录像,有很多同学又喜欢去旅游,到过很多地方,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
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以山水秀丽闻名的广西桂林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
好不好?(好)请同学们边听朗读看画面,边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出示课件,配画配乐的课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欣赏、理解、学文。
(采取变序法教学)的确,桂林山水非常美,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景的?1、学习第二自然段(1)初读,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2)观察,以说代读运用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漓江水的独特美。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1.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课。
本单元以写景为主,《桂林山水》是开篇的精读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漓江水—桂林山”的顺序展开,用饱醮激情的笔触直抒胸臆,在一连串的对比与排比中,通过众多的比喻,巧妙地勾勒出桂林山水的独特风貌,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和祖国语言的美;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直接表达、间接表达__思想感情的方法。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通过品读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认识排比句,领悟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体会蕴含在词句中的热爱之情。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在多元的教学环境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和学生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来领略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一番独具特色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文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分别具体描绘了桂林水、山的特点,是全文的主体,也是重点。
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最后一段是一个比喻句,中间又夹着一个排比句。
(教案 ) 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山水是画的主体,空中的云雾迷蒙,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则是点缀。
多美的一幅山水画!大自然这位雕塑家以鬼斧神工,雕刻出如此巧夺天工的画卷,作者简直入迷了,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感觉到自己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沉浸在桂林山水的幽静美之中。
《山水》优秀说课稿
《山水》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教材名称《山水》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故事书。
教材内容《山水》主要围绕一个渔夫的生活展开。
故事中,渔夫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湖边,每天出海捕鱼。
他热爱大自然,热爱湖水的宁静与波澜壮阔的山水。
故事通过描述他的生活和所见所闻,展示了山水的魅力,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教材目标通过研究《山水》,学生将能够:1. 了解山水的美丽和重要性;2.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3. 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研究《山水》,学生将能够培养以下情感目标:1. 热爱大自然和环境保护;2. 欣赏和体验山水的美丽;3. 培养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山水》,学生将了解以下知识目标:1. 山水的概念和特点;2.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3. 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研究《山水》,学生将培养以下能力目标: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观察与思考能力;3. 提升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和感受山水的美丽;2. 研究和运用与山水相关的词汇和表达;3. 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隐含意义;2.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山水的美丽;3.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四、说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方法1. 阅读与理解: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引导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2.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山水的感受和理解。
3.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和句子表达对山水的感受。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对山水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与理解:学生独立阅读《山水》,并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3. 讨论与分享: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他们对山水的想法和感受,并互相分享。
4.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名词和动词等词汇,写一篇关于山水的作文。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鼓励他们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类课文如何教——《山水语文与语文山水》大型湖湘语文公益活动之现场研讨会实录(本文系《湖南教育》编辑吴秀娟据现场录像整理)主持人:黄耀红博士(湖湘语文首倡者,总策划)时间及地点:2013年5月18日上午,湖南师大附小研讨问题:1.如何看待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山水题材课文独特的教育价值?2.您认为当下中小学语文课堂上对于山水类课文的教学存在哪些普遍问题?有何困惑?3.对于语文教材选择山水课文有何建设性的意见?发言实录1.衡阳县樟树乡语文特级教师谭青峰(1)在语文教材中,山水类的课文对于学生健康审美精神的成长,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想讲一种现象,我接触到长沙市一些小学、初中的孩子,他们写作文,哪怕是作文写得比较优秀的孩子,喜欢不懂装懂,喜欢故作高深,以为一篇文章中这么多人,这么多事,这么多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无病呻吟;以为把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那就是一种美。
我觉得,这不纯粹是文风的问题,还有个审美意识的问题。
因为中小学生看非主流的文章看得比较多,还有孩子看悬疑小说看得比较多,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这种审美意识。
所以,山水文章的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培养一种健康、阔达的审美意识是很重要的。
(2)我住在银盘岭大桥西那个地方,现在正在大搞建设,在建一座公园。
公园的主体景点是一个湖,湖上有一条坝,坝上有形状怪异的石头,还有其他的山水。
我到工地上去,碰到一个年轻人,他实际上是公园的设计者之一。
闲聊中,我就问了一句,我说,“你学这个专业,语文教学对你有什么影响没有?”他说,“那当然有影响啦!公园里的这些景点,虽然都是人工的,但是它也渗透了设计者的审美意识在里面。
在小学里学的《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对我影响就很大。
我小时候,就喜欢在河滩上,用泥巴堆砌桂林山水的那些景点,于是我就产生了一种感想。
”也就是说,山水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
虽然在课堂上你看不出来,他将来在审美方面会创造出什么成果来,但是走向社会之后,有可能你创造出比较惊人的审美性的成果来。
(3)有关山水的教学,我有这样的思考:现在最大的困惑还是应试性的训练。
繁重的家庭作业负担影响了山水文章的阅读。
我邻居的一个孩子,读五年级,我问他,《索溪峪的“野”》那篇文章,你能不能够背出来?他说,怎么背得出来?你不知道,我们这些学生过得好苦呀!他举了个例子,国庆节放了7天假,就做了6天的作业,最后一天的下半天是在学校里过的。
我还有时间读书吗?这对语文的整体阅读有影响。
怎样改进这样一种现象?我觉得,从陈老师的课堂上,我总结出了两点:第一,山水美文的阅读,有声阅读很重要。
读这篇文章,我首先就被题目上的“野”吸引了,于是我默读了一遍。
之后,发出声音来读,读了五、六遍,我真的被这篇文章中的美景感动了,被文章抓住“野”字的主要特点,然后再具体进行描述,这些写作方法,以及拟人、比喻手法的运用,有了理解。
当作家的思想感情进入到这样一种境界之后,我觉得自己生活中的不愉快真的没有了,这就是一种享受。
所以,山水类美文一定要有声阅读,让学生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有了了解之后,有声阅读相当地重要。
(4)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性训练。
语文教学,知识性的教学是很重要的,因为要考试。
但是,纯粹去教知识,比如这篇文章的知识脉络、文章的结构特点,这是知识层面的问题。
这些知识怎样变成学生创造性的表述?这是应用性的问题。
我很欣赏黄博士上的《伯牙绝弦》那篇文章的教学,今天这堂课也有这样一个环节,比如说让孩子们说说岳麓山的美,说说橘子洲的美。
我在边听的时候想了这样一个题目,请在“橘子洲的景色很诱人”这句话后,写上50字以上的短文,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具体描写一下橘子洲的景色。
这样,文章不但有知识性的训练,而且知识通过运用变成了一种语文的能力。
(5)关于人教版山水类教材的选用问题。
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笑话——我说现在我们的学生很喜欢书店里的范文书,为什么喜欢?如果我们把范文书中那些最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选作教材,弄不好我们的学生会学得更好。
因为那些文字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山水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是写名人、名景、名胜,现在的教材能不能改一下呢?能不能挑选一些名人写农村学生、城市学生看得到的一般景物,这样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语文课文中山水教材对学生审美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开福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吴春花(1)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关山水文章的文本价值,我觉得可以分为这样两类:第一,像古诗词那样描写山水题材的文章,可能更多的是表达他独特的生活情趣和生命感受,这应该是文本最核心的价值。
第二,目前选入课文里的现代散文,它最核心的文本价值可能更多的是让孩子们习得他的一些表达方式。
比如说,今天陈老师在课堂上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她概括出了“抓主体特点,表独特感受”的这样一个写作特点。
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对岳麓山的山水描写,该怎样抓住它的特点。
我觉得这样一种选择方式是非常好的。
(2)我是这样感觉的,孩子们对于索溪峪应该说是非常陌生的,对于那里的山,那里的水,他们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我们今天的孩子,因为远离自然,远离乡村,可能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感受,不像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可能会更敏锐一些。
面对这样一篇课文,如果是我进行教学的话,有两种方式来进行设计:第一,以表达方式作为文本教学的核心设计,但我在设计上会有一些改动。
当孩子们看到那一段张家界风景的时候,是有感受和体验的。
是不是可以把这样的体验和感受放在我们入课之前,就让孩子们有这样的了解。
甚至于看了之后,让他们马上进行自己的表达,然后再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学习了别人的表达以后,再看视频,再做一次提高性的表达。
虽然课文中说了惊险的美、磅礴的美、不拘一格的美,其实孩子们没有体验,有一点贴标签的嫌疑。
不好意思,我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实话实说,因为我觉得我们现在需要说真话。
第二,把丰富学生对于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来作为核心价值设计。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觉得可以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方式。
昨天晚上,我正好看了一组文章,那组文章的主题是声音的好奇与想象,其中,选了这样四篇文章——《父亲的歌》,就是说,他的父亲怎样带领他去聆听自然的声音;第二篇文章是《表里的生物》,孩子发现手表发出声音,他以为里面有一个活的生物,这样的种种猜想正是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还有一篇是选自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文章的名字叫做《在音响的森林中徘徊》,就是表现约翰•克里斯多夫第一次听到钢琴时,对声音的奇妙感受和尝试;还有一篇文章是《鹰的世界》,选自一位日本盲人的作品,他在失明以后,对于生活中的声音和自然中的声音,各种奇妙的感受。
这样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读的话,我觉得,真的是充满了想象和好奇。
像《索溪峪的“野”》这样一篇文章,像草原、天山,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
如果说,孩子们通过它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我们可以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方式。
比如说,《索溪峪的“野”》里面描写了山、水,老师是不是可以选择相关的描写山、水的一两篇文章,补充到课文里面来丰富学生对于山和水的体验,我觉得这也可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3)关于山水课文编写方面的问题。
我们现在山水课文中的现代文,我不是很喜欢。
就像《索溪峪的“野”》这篇文章,有点像学生的一篇范文,而这些山水文章更多的是应该带给学生细致的观察与感受,发现奇妙的自然,获得一些细微、真诚、独特的生命感受,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3.南雅中学老师教科室主任杨骐文(1)自然之趣,包括山水,它蕴含着一种秩序,是人性秩序的一种根源,是知识的根源,是文化的根源,是人的活动的根源。
“天地人心”这个词,我觉得特别有意味在里面。
人心,包括知识、道德、文化,但只有从山水自然之中生发出来,才能够获得它的鲜活,获得它的丰富性。
举个例子,孔子关于社会的种种秩序,他的礼、他的规格,他实际上更多地是发于《诗经》之中的草木鸟兽,山川自然,包括那些没有被异化的,非常自由洒脱的场景,这自然之中的场景,是生发于此的。
所以,他的道德、秩序,是鲜活的,而不是教条的。
但是,我们后来的人,遗忘了这种根源,这种生发,所以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教条,和束缚人生命的一种东西。
人心只有随着自然秩序去展开,才会和谐和健康。
(2)就山水语文这方面而言,第一,只有充分的、浸润式的朗读,文字的信息,包括文字之中的那种音韵节奏,山水的气息,文化的气息,生命的气息,包括作者的气息,朗读者本身的气息,才能与生命的诗意去交流、融合,和谐相生。
第二,想象。
想象一定要基于文字本身,通过文字打开想象的窗口。
我觉得,今天陈老师的这堂课处理得非常好,她是通过文字展开想象,视频的展开是在文字的想象基础之上获得它的意义,不是一开始就用视频束缚他们的想象。
第三,互动。
互动要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要在天地行走之中、天地自然之中展开听说读写。
其实,有很多这样的资源,可能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运用。
要让学生在山水之间去领悟,去体验,去听说读写。
这些山水方面的文本,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有意识地整合书本内容,形成一个整体效应,做一些专题式的教学。
第四,无为。
山水方面的文本有巨大的审美价值,但是不要太有意地进行审美教育,不要有意地去培养健康、阔达这些品格和心性,而是纯粹地通过文字去体味文字所表达的,山水本身的美和它的情趣。
第五,对接。
文字只有和生命,和自然相对接,才能够获得它的丰富性,它的相互性。
那么,生命、生活它最深处的气息应当是自然的气息。
陈老师这堂课的文字,调皮、阔达、磅礴,实际上它就和生命,和自然对接起来啦。
我们在体味调皮、磅礴这些词的时候,会别有一番意味在里面。
4.株洲市石峰区先锋学校校长刘建辉语文教材中罗列的22篇山水文章,包括了山、雨、湖、桥、泉等多种多样或高或低、或深或浅、或平静或澎湃、或辽阔或优雅的自然山水。
为什么我们的编者会选这么多篇山水文章进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呢?我想,其中一个最总要的原因就是,山水对于我们人来说,它可以出入自由,而且可知可游。
具体地来说,人可以自由地遨游于天地之间,可以出入自如地去感悟人生的真谛。
正是这种意境和心境的山水关照方式,就构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山水精神。
我特别喜欢有个人说的一句话:“自然山水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每一座山都是一卷静止的书,我在山的身上悟到了这些。
经年累月的风雨洗礼,成就了它们正直伟岸、顶天立地的青松气质,历经沧桑的岁月磨砺造就了它们荣辱不惊、执着挺拔的谦卑傲骨。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静下心来读山,我们就能够读懂什么是持之以恒,什么是平和仁厚,什么是淡定从容。
水是一册流动的书,柔弱灵动的多变性格,彰显着它们温顺畅达、随机应变的若水智慧,静水流深的丰富个性,蕴藏着它们机智潇洒、随遇而安的自然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