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数学第2周优化作业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与落实,作业环节的有效设置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重点关注和明确的一个方面。
精准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能够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具有深度的空间与条件。
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做出属于自己的思考与判断,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实用性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升华学生的积极心理与状态,提升作业完成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生打造高效的数学西西弗斯,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展开对于学生的有效观察和动态解析,明确他们的阶段性发展需求,以此为基础来找到准确的介入点,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本文展开了关于在此方面的一些思考与探索,从以下维度展开了相应论述,望给予广大教师一些教育参考。
一、设计迁移类生活问题作业的,启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陶行知先生曾表述:“生活即使教育,教育即生活”。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历程中,学科教师应全面意识到迁移类生活问题作业的有效设计,结合课程内容本身来设计作业主题,引导学生真正完成对于各类数学知识的综合使用,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等等。
(一)发展学生的迁移意识与思想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质来分析,其最明显和独特的就是实用性、工具性。
而不论是教育教学,还是作业活动设计都应该围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但是受到应试心理的强烈影响,很多学生明显缺乏一些生活实践类的体验,他们直接忽略掉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与体现。
在这一背景下,迁移类生活问题作为活动的有效设计,则能够充分改善学生这一情况。
教师精选作业主题或者参与形式,往往都是与学生整体的认知所息息相关的,能够为学生带来最为独特的体验感。
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的一些客观联系,经历一个相对具有深度的探索历程,完成数学知识的巧妙带入,灵活的转换等等。
(二)培育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会尝试数学知识来改善推进实践的习惯与能力等,获得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优化作业设计培训心得6篇
优化作业设计培训心得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个人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ersonal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优化作业设计培训心得6篇心得体会是情感的升华,是将内心的感悟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心得体会是个人对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深刻认识,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优化作业设计培训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摘要:教师在课堂上将新知识传授于学生之后,是学生利用作业练习巩固的最佳时机,既恰到好处,又避免学生课后有作业抄袭的可能。
其实减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精简习题。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周以来学到的知识,或整理一个单元、一个模块的知识点,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再加上老师的展示及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还可能从此转变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堂作业巩固知识据统计,全世界的学生里,中国学生的学习是最辛苦的。
20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喊“减负”,可是喊了这么多年,很多地方还一直徘徊在减负而没增效,增效无法减负的矛盾之中。
学校和家长担心“减负”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如果“减负增效”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减负”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
小学数学课堂是实施“减负”、“增效”的主阵地。
一线数学教师既要做好“减负”又要做到“增效”。
根据近几年的执教经验,笔者针对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实现减负增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课堂作业当堂做近几年,我们小学数学教材都搭配了《课堂作业本》、《每课一练》和《口算训练》三套练习作业,大多数农村教师都反映学生作业量多、批改量大等问题。
而据我了解课堂作业本放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师寥寥无几。
在听课时也时常发现,有些教师预设的环节,由于课上小差曲多了,课上来不及完成,然后就会说:“那么下课以后同学们就利用课后的时间把它们完成吧。
”试想,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课下会认真做吗?再有,学生下课的时候是该做作业的时候吗?教师在课堂上将新知识传授于学生之后,是学生利用作业练习巩固的最佳时机,既恰到好处,又避免学生课后有作业抄袭的可能。
俗话说“趁热打铁”,从心理学上讲是记忆保持的时间。
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上40分钟时间,把该说的说清楚,把该让学生做的做掉,把该批改的批改好,这样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一定不要把问题留到课后。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方案
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的实施方案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施1.学生分层优化组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B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C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
2. 作业分层优化教师在作业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优等生选做作业,要求做一些综合性强或思考性强的题,同学间可研究、讨论,这种做法既减轻了优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又提高了优生的兴趣。
3.课内练习分层优化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在设计学生的课堂练习时,应做到内容上分层次,要求上有差异。
并且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随时调整练习的要求。
4教师进行分层辅导,多用面对面辅导批改的方法教师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沟通、增强彼此了解的重要渠道。
在实施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辅导和作业批改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做到分层、分类进行。
5.测评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
对差生判分适当放松,对优生判分适当从严。
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中差生可放松,对优等生可紧些。
6.激励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
在两次考试和两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
如奋进组的同学可以进入提高组,提高组的可以进入到宏志组。
7.分层作业优化的布置不是天天如此,而是根据适合的内容,一周二三次。
这样较大的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人人盼望在分层作业中得到表现。
初中数学设计分层作业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化差生,培养优生。
还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践行新课标理念_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践行新课标理念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文|林小红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灯塔,始终在引导下一代走向明亮的未来。
其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单一、机械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它不仅是对数学教育的一次革新,更是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的深度反思与调整。
新课标体现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领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这个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探索,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具教育意义。
一、新课标、新视角新课标不仅仅是一份关于数学的教学指导文件,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培养孩子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人的深入思考。
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全国的教师和学生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与之前版本的课标相比,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这种素养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运用所学、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新课标还强调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价值观。
新课标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也进行了革新。
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为方式,这意味着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
他们需要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寻找答案,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而评价,不再单纯依据考试成绩,而是多角度、多方式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和指导。
数学试验作业__优化题
应用实例问题1. 航班降落调度在大型机场中,飞机的降路要受到很多安全约束条件的限制。
本题将研究如何对单条跑道上的飞机降路进行调度。
有十个航班需要降落。
每个航班都有一个最早到达时间(飞机以最高速度到达降落区域的时间)和最晚到达时间(可能受其他因素如燃油量等的影响)。
在这个时间窗口内,航空公司需要选择一个目标时间,并将它作为航班到达时间公布出去。
如果比此目标时间迟到或早到,则可能会引起机场秩序混乱落并带来额外的费用支出。
为将这些费用计入考虑,并方便进行比对,每个航班都定义了早到每分钟的惩罚和晚到每分钟的惩罚。
下表列出了每个航班的时间窗口(已从当天零时起分钟数计)和惩罚值。
表1.1: 航班时间窗口等信息飞机 1 2 3 4 5 6 7 8 9 10最早到达129 195 89 96 110 120 124 126 135 160 目标时间155 258 98 106 123 135 138 140 150 180 最晚到达559 744 510 521 555 576 577 573 591 657 早到惩罚10 1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晚到惩罚10 1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由于尾流影响以及飞机停留在跑道上的时间影响,在两次降落之间需要间隔一段安全时间。
在表1.2中第p行第q列即表示在航班p和q降落之间需要等待的最短时间(分钟),即便这两个航班实际上不是连续降落的。
应采取何种降落调度方案才能够在使总惩罚最小,同时航班又都在指定的时间窗口中降落,并且满足两个航班降落之间的时间间隔?表1.2: 相邻降落之间的间隔时间矩阵1 2 3 4 5 6 7 8 9 101 - 3 15 15 15 15 15 15 15 152 3 - 15 15 15 15 15 15 15 153 15 15 - 8 8 8 8 8 8 84 15 15 8 - 8 8 8 8 8 85 15 15 8 8 - 8 8 8 8 86 15 15 8 8 8 - 8 8 8 87 15 15 8 8 8 8 - 8 8 88 15 15 8 8 8 8 8 - 8 89 15 15 8 8 8 8 8 8 - 810 15 15 8 8 8 8 8 8 8 -分析:(1)记号:Planes ——到达此机场的航班集合,],[p p Stop Start ——航班p 的到达时间窗口, p et T arg ——航班p 的目标到达时间, p Cearly ——航班p 每早到一分钟的惩罚, p Clate ——航班p 每晚到一分钟的惩罚, pq Dist ——航班p 和q 降落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问题提出数学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体现弹性化和兴趣化,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不断发掘学生的研究潜力。
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作业一直以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任务。
题形式单调、陈旧,重点放在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
题的条件和结论也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而且题内容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再者题缺乏应用性,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
题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而所谓的应用题也只不过是通过机械辨别,模仿即可套用公式或相关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题。
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极为不利的。
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研究兴趣下降,研究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提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研究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研究者的研究是主动的,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注贯注工具,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灌注贯注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研究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研究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3、《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1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更是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增加技能,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
然而,许多学校的作用现状令人堪忧,有些教师认为“熟能生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就有了爬不完的作业山,渡不完的作业海,作业量多,缺乏精简性。
学生的作业负担繁重,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严重禁锢了学生思维和潜能的发展。
教师对作业题目的治疗把关不严,题型呆板,形式单调,作业题目“一刀切”,缺少针对性,作业评改形式单一,缺乏感情,使学生在作业时失去积极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以学生为本,要对布置的作业有整体的把握。
教师要先沉入题海,去粗取精,减轻学生负担,力争达到“走出题海题做透,触类旁通少胜多”的境界。
一、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一)作业题型要求多样性对以往的作业来说,绝大部分都是属于理论性的题目,在设计方面主要是强调理论性知识,且题目的设计过于简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因此,可以根据试卷的格式对作业进行设计。
例如,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
基于此,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学生先分析题目的未知数是什么,随后根据已知数进行编制作业。
在题量上,需要设计各类题目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系统化的成长。
作业的设计不能只是片面的,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计算方法,应在学习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设计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能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为了能确保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可以面对不同的学生都能进行教育,同时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现自身的才华,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
对那些学困生来说,能调动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数学教案标题: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正数、零和负数的概念,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能够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它们。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引入新课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负数概念,如温度计、海拔高度等。
让学生理解在某些情况下,数字可以小于0,这就是负数。
2. 新授环节(1)讲解正数、零和负数的概念,强调0的重要性,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练习读写正数和负数,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进行练习,如“-5”读作什么?“+12”写作什么?(3)通过比较大小的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
3. 巩固提高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正数和负数,如计算气温差、海拔高度差等。
三、作业设计:1. 基础作业:(1)写出以下数字的相反数:5, -7, 0, 9, -12。
(2)读出以下数字:-8, +6, 0, -15, +10。
(3)比较大小:-3 和 -4,+2 和 +5,-6 和 0。
2. 拓展作业:(1)假设你是一名天气预报员,今天早上北京的气温是-5℃,中午上升了3℃,请问中午的气温是多少?(2)你的朋友住在海拔100米的地方,他告诉你他的家比海平面低50米,你知道他家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吗?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数、零和负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负数,使学生对负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通过解答问题来深化他们对负数的理解。
同时,作业设计要兼顾基础和拓展,既要巩固所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
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灵动作业,让孩子个性飞扬——某某小学五、六年级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作业设计是教学的基本环节。
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我常年任教五、六年级数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去打破传统作业的设计模式,探索面向全体学生的、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受学生喜爱的作业设计模式。
一、布置层次性作业——让每个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用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单元为模块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每个单元下设置信息窗细化知识点,每个信息窗后编排自主练习以巩固本信息窗所学知识。
教师在每讲授完一个信息窗的知识后习惯性地布置后面的自主练习作为课后作业,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
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没有正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必将使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又“吃不下”。
为此,我在布置作业前对自主练习中的题目进行了优化处理。
首先去除重复性的题目,然后将剩下的题目分为3个等级:A组为基础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组为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C组为拓展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优等生”。
例如第一单元信息窗3的自主练习共有10个题目,经过教师的优化处理后,每组仅含2个题目,而且3组题目难度层次分明,利于学生自主选择。
A组1.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B组1.2.C组这种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弹性设计,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作业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再有困难,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欣慰。
二、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自主创新数学思维导图和数学手抄报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作业形式,也是我在进行复习时非常喜欢的作业布置形式。
它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数学思维导图不仅能串联琐碎的知识碎片,使学生更轻松的纵览全局,而且能帮助学生构建独立、创新、自由、严密的数学思维框架。
《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摘要: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本课题通过在实践中探索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通过教师设计、建立模型――交流研讨、修改设计――实践检测、验证效果――反思小结、完善设计的优化过程,形成了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关键词: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小学数0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是红河州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编号:1151028).本课题按计划应在2008年9月结题,研究时间为两年.但由于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研究的方向作了调整,并于2008年9月向红河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提出延期一年的申请,所以到现在才结题.课题研究期间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州、市教科所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得到了我校领导和学校教科室的关心和支持,得到了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加之我们课题组七位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我们研究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新课程作业观的要求.新课程的作业观认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应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让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作业,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是新课程作业观的要求.2、减负精神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在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以课本上的习题和练习册中的习题为主,很少有教师去分析课本上和练习册中的习题是否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是否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因此,使布置的学生作业缺乏针对性和必要性,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的作业模式中.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怕做作业,甚至于不完成作业.“作业”中的“作”是“作出”,“业”是“业绩”,换句话说,作业理应是教师科学设计的结果,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为倡导教师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意识,让“减负不减质”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要面对并解决的具体课题.3、我校大班额的教学要求.我校班级人数较多,大班额教学给教师作业的批改带来较大工作量,教师都希望从大量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设计少而精的作业,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基于以上因素,我校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因此,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共同参与学生的探索,引起学生间的交流、质疑,从而使学生不断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以建构清晰、完整的认识结构.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意义的教育理论是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3、《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现代数学论认为:获取数学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运用知识去解决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这些观点对优化作业设计具有指导意义.4、关于“优化”的理论.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数学作业(包括课内作业、课外作业、单元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因此,优化的理论是衡量优化作业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理论.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策略,切实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数学作业高耗低效的现象,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水平,为我校教师今后的作业设计提供借鉴.3、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课题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1、研究内容开展优化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进行优化作业设计策略探索,形成优化作业设计的模型.2、研究的重点(1)在实践中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策略.(2)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数学质量.3、研究的难点(1)把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上升为理论.(2)减轻学生过尊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五、课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作业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理论认识的再现过程,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作业设计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业设计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改、提高、完善的过程,从理论的学习中进行作业设计,从作业设计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我们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行动的指南.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①从教师教学工作需要出发,在实际的数学工作中寻找问题,并在教师们的教学过程中研究;②在研究过程中及时了解、观察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变化,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文献法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为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全面把握研究方向.(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和存在问题,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作业设计案例,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合理化、科学化,形成系统的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和模型.2、技术路线本课题研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教师、学生、家长的需要出发,以下面的流程为主线,开展研究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确立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初模――交流研讨――实践检测――反思小结的形式展开研究活动.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理论书籍,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借鉴方法和经验.建立初模:在研究中,课题组合理分工,参与研究的教师,结合实际每人负责设计一个或几个的作业设计的初期模型.交流研讨:课题组成员结合学生的学情等对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模型进行讨论交流,设计教师依据交流意见和建议修改和完善作业设计模型.实践检测:设计教师把设计的作业模型拿到课堂上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要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并作好作业情况记录.反思小结:检测结束后,组织教师反思小结,验证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针对学生练习的情况,再度质疑,提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作业设计模型的完善提供经验.六、课题研究的时间、对象、及进度1、研究时间:2006年9月~2009年9月,周期为三年.2、研究的对象:以课改实验班级为对象.3、研究进度:(1)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2)开题认证(3)学习相关理论、收集信息、借鉴经验、制定课题实施方案.(1)进行学生、家长、教师问卷调查.(2)课题组按研究方案开展实践研究(3)进行阶段小结,写出中期研究报告(4)初步形成作业设计、论文等物化成果(5)对优化策略进行修正、再实践(1)汇编作业设计、论文等研究成果(2)编辑研究学生作业集(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4)申请鉴定验收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一)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和教育刊物,借助网络平台学习,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理念.课题组成员大多是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缺乏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方法.因此,课题组采用自学、集体学习的方式,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等,来提升了课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作业设计的理念;利用网络学习了《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之我见》等文章,来提高课题教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认识.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更新了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拓宽了教师的教育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智慧,统一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了课题研究的集体凝聚力.使教师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知识底蕴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二)建立课题学习与交流制度.课题组成员每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一次,内容有对课题的方案和计划加以学习和调整,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有找相关理论学习和范例研讨;有共同探讨自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集体研究对策,并按时做好活动的会议记录.每学期开始,课题组都要制定出学期课题活动计划,并按课题活动计划开展活动,保证课题研究过程有序、有效.(三)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策略.具体做法是:1、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教学要求和重难点.只有教师在掌握了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所应突破的难点时,才能预测学生掌握知识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做到设计的作业“有的放矢”.因此,组织教师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是每一个学期开学课题研究的第一项活动.2、科学分解研究任务,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在研究中,我们把研究内容进行了分解,在三四年级开展优化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承担人是刘静、徐翠莲、王莎莎.五年级开展优化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承担人是杨发昌、白莉萍.六年级开展优化课堂作业设计的研究,主要承担人是毛淑美、马永仙.参与研究的教师,每人每月依据自己承担的研究内容,负责设计出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作业设计模型(教学新知识内容前).每个教师所承担的作业模型设计好以后,交到课题组建立作业模型库.3、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策略..课题组利用科研活动时间或具体情况,适时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对教师提供的作业模型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作业设计模型,完善后的作业设计模型,再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每一个知识内容结束后,及时组织教师反馈教学情况,捕捉教学盲点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把事先设计好的作业模型投影在大屏幕上,让教师仔细阅读、认真推敲,结合教学盲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然后,由作业模型的设计教师结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作业模型的设计教师要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分析学生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出作业小结.在实践活动中,经过教师设计建立初模――交流研讨、完善设计――课堂检测、验证效果----反思小结、再度完善的优化环节,初步形成了作业设计模型.建立了作业模型库通过这样从过程上、内容上的优化,既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使每一次作业设计都更科学、更合理、更有价值.八、研究成果三年来,在州、市教科所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教科室的指导与帮助下,在课题组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成果如下:(一)总结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业设计时,教师要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设计的作业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既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关注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能力.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等来设计作业,使设计的数学作业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收到最好的效果.设计作业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围绕教学要求和教学重难点来设计练习,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两方面去考虑,在疑难处、障碍处、易错处,精心设计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少走弯路.特别是及时针对课堂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设计学生练习中发生错误的习题的变化题,进行再次巩固.3、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是指作业的设计必须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应把主要的作业量放在基础知识的训练上,切不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在设计作业时,要使作业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其次必须突出基本技能的提高,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作业训练中健康和谐地成长.另外,作业设计还应突出基本概念的掌握,只有熟练掌握概念,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掌握知识.4、兴趣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是指作业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亲近性的数学作业,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事、谜语、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快乐的学习者.5、生活性原则:生活性原则是指数学作业要紧密联系生活,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真实感受到数学有用.作业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6、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作业要在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条件.作业设计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性作业.如学习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后,可以让学生在和家长买菜时,称量各种蔬菜的重量;在家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等.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际感受,有助于他们更深地理解所学知识.7、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作业不仅体现在层次的不同,还体现在形式的变化上.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和内容,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8、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作业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设计作业时,可设计“一问多答”,即一个问题不是唯一固定的答案,而是有较多个答案;“一问多思”即一个问题的答案虽然是唯一的,但解决的思路不是唯一的.“题目问题开放”、“题目条件开放”的作业,在做开放题时,教师鼓励学生写出不同的答案,可以较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二)归纳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类型与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归纳出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类型的特点:1、课堂作业:“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作业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随堂作业和整理与巩固作业.(1)随堂作业:是指新授课中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而设计的课堂作业.新课前的作业在于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新课中的作业能引领学生探究新知识.新课后的作业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能暴露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在教学中,还要不断从学生的作业中,及时、全面地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2)整理与巩固作业:是指新授课结束后(可以是一个课时或一个小节知识),为整理和巩固新知识而设计的课堂作业.整理与巩固作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对比性.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作业设计要把握简约中的丰富,追求巩固中的拓展.2、课外作业:也就是家庭作业.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它具有生活化、综合性、趣味性的特点.课外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性作业.(1)书面作业:是指为巩固新知识而设置的作业.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书面作业要采取“分层设计”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2)实践性作业: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的以操作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作业.实践性作业设计要注意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条件.3、单元作业:就是在某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结束后,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分析单元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严格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为目标,设计有利学生高效获取知识的单元综合性练习.单元作业设计应体现两个“注重”:一是注重基础,二是注重知识的拓展.单元作业内容为:(1)基础性作业:是指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的作业.设计作业时,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上.(2)生活性作业:是指紧密联系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作业.作业设计时,重点放在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3)探索性作业:是指以单元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去探究、去发现结论的作业.设计作业时,重视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4)拓展性作业:是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作业.设计作业时,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的了解.(5)开放性作业:是指以单元知识为基础设计条件开放或问题开放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补充条件或问题,填写多种答案或选择多种解法的作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三)提炼出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通过对优化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初步提炼出以下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1、过程优化策略:(1)提供初步模型――紧扣“学情”商讨――修改补充完善。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路径与策略
新教育 上旬刊3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施、学业质量标准、考试评价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业设计当然也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定位,且“双减”政策有效实施也需要高质量的作业,由此可见优化作业设计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重中之重的工作。
本文围绕“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路径与策略”两个维度介绍作业设计中一些可借鉴、可参考的具体做法,以期达到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作业质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的目的。
一、优化作业设计“四路径”作业管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检验教学任务是否落实、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仅是巩固提升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更重要的是诊断课堂、评价反馈和分析学情的重要依据。
而“教材研读、学情分析、目标制定、素材积累”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基本路径。
1.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课标是教学的方向盘、指南针、导航仪。
特别是新课标,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为教师指明了方向。
因此作业设计时,研读课标是非常重要且首要完成的一环,只有清楚了课标要求,作业设计才不会偏离方向;其次要细读教材,教材中几行文字、几幅插图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每个知识点是如何安排的,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知识点编排方式有何异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分析教材时,要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思考,作业设计要体现结构化和系统化。
本单元编排了哪些内容,前后内容之间有何逻辑联系,其核心问题是什么,要落实哪些核心素养,教学中如何整体把握做好课时安排和作业设计安排等。
2.精准的学情分析是优化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的情况分析越具体,了解越清楚,设计的作业针对性就越强。
学情分析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课前要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有哪些能力,对新课学习可能会存在哪些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等要有一定的了解;课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是如何理解的,对易错的地方是否引起了重视,课堂上的学习专注力、学习方法、思考方式等。
最优化课程设计
最优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最优化问题的基础概念,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
2. 学生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3.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求解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单纯形法、梯度下降法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实际问题时,能够将其转化为最优化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软件或工具解决最优化问题,并能够解释结果。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并解决复杂的最优化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学生通过解决最优化问题,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3. 学生能够从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学科的一节应用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最优化问题,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最优化问题的理解尚浅。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1. 最优化问题概念:介绍最优化问题的定义、分类(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及其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最优化问题的概念》2. 数学建模: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包括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要素的确定。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数学建模》3. 求解方法:讲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梯度下降法等求解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4. 数学软件应用:指导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如MATLAB、Lingo等)解决最优化问题。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数学软件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5.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优化作业设计
阶段总结与研究成果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课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经我校课题组成员几年的研究,收到了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同行们交流。
一、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观念。
数学课外作业也应将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业设计可以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以便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完成,更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例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知识后,让学生回家测量,了解家庭居住环境。
学习统计图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路口通过车辆的情况分析”调查活动。
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数汽车、卡车、自行车数量,有的专门把车辆分类记录,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填上具体的数据,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这些作业,涉及阅读、收集整理、手工制作等多项训练,且富有一定层次性。
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
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示自己、发展个性。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
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可让数学课外作业变得形式活泼、富有趣味,在游戏类课外作业的设计中,我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用游戏的形式,通过学生独立行为或者同学、家长的合作,使课堂教学内容达到熟练程度。
比如,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组成,2到9的乘法口诀,就让学生在课外用对口令、抢答等形式进行巩固,也可边跳牛皮筋边颂口诀。
类似的游戏做多了以后,学生就能自己设计游戏了,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活动。
这样课业负担比每天布置定量的作业要轻松得多了,既有趣味又高效能。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做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无可非议。
然而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大环境,怎样做作业,做什么样的作业,做多少作业,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减负”不“减质”,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在作业设计应该符合儿童认识事物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针对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作业份量,少而精炼根据每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以“巩固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为主的作业,力求做到少而精炼,少中取胜,设计一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题目,不搞“题海战术”,不搞机械重复练习。
如:一类不做多题,一题不做数遍。
尽量做到当堂学、当堂做、当堂反馈、当堂纠正、当堂完成。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一般,小学高年级数学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30—35分钟,中年级不超过20—25分钟,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独立进行训练,达到“高效、低耗”的作业要求,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作业分层,力求务实遵循因材施教,分类要求的原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一些有“弹性”的作业,不搞一刀切,不千篇一律,可因人而异设计难度不同的必做题、选做题和深化题。
这种有梯度的作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使学困生可以“吃得消”,优等生也能“吃得饱”。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1.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3.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于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课题研究报告
关于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作业在学生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研究和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报告旨在研究如何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2. 探讨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3. 实施优化方法,并评估其对学生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的影响;4. 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研究目标: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和已有的优化方法;2. 调查问卷:设计并分发给小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调查问卷,收集他们对当前数学作业设计的看法和建议;3. 实验设计:设计一组实验,通过对比不同设计方法的效果,评估其对学生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的影响;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得出以下成果:1. 发现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2. 提出一系列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包括作业内容、难度、形式等方面的优化;3. 通过实验验证优化方法对学生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的积极影响;4. 提出改进建议,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研究意义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研究。
同时,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优化的数学作业设计将使研究变得更有趣和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成绩。
计划安排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安排进行: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问题分析(预计时间:2周)2. 第二阶段:调查问卷设计和收集数据(预计时间:2周)3. 第三阶段: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预计时间:4周)4. 第四阶段:结果总结、报告撰写和改进建议提出(预计时间:2周)风险与挑战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与挑战:1. 数据收集困难:由于受限于样本数量和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数据收集可能会面临一定困难。
(最新版)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优化作业设计策略与案例六篇样本
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方面1.缺乏对作业研究。
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探究精神。
他们布置作业时比较随意,他们会随心所欲地布置。
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传统,以书面练习为主,缺乏一种探索和创新,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
知识的更新速度让人无法想象,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时代立足,就必须从自己做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研究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学生作业的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习起到助力作用。
2.教师工作量大。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身兼数职,除了备课、上课,还要管理学生。
许多职称较高的教师还要在学校从事其他管理工作。
许多数学老师为他们上几节课,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学生的作业。
老师每次都很紧张,作业都没有考虑和精心设计,作业的评分,尤其是作业,多半转移到学生或者家长身上,没有时间给学生一一批改,学生不能就作业和教师达成一致,实行一对一交流,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阻断了两者的交流桥梁。
3.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深入的了解。
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完成自己的成绩考核,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比如课本练习题、配套练习题和指导材料上的作业,这些布置作业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学生厌倦了这种作业模式,时间长了甚至会厌倦学习。
此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大部分作业与实际脱节。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二)学生方面1.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很多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边玩边写,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占用了他们的闲暇时间,从而讨厌写作业。
而很多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陪伴。
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把作业看成是“老师要我做的事”,而不是“我必须做的事”,导致作业完成的效果不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解比例
0.65︰13=X︰2 X︰14.5=6︰5
0.25︰X=0.125︰0.1 0.6︰1.2=0.8︰X 六下数学第2周优化作业
1.在比例尺是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
房间的长是2厘米,实际xx是()米。
2. A×B=C,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当B一定时,A与C成()比例。
3.写出数值比例尺1:500000的含义
()改
写成线段比例尺()。
实际距离
50千米在图上要画()厘米。
4.一种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5.12的约数有(),选其中四个
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6.上海和杭州相距170千米,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的距离
()厘米。
四、解决问题。
1.某小学教学楼是长方形,长40米,宽30米。
请用1︰1000的比例尺把它画下来。
(先计算再画)
2.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3.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4.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求这间教室的实际面积。
二、判断题。
1.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一定,高和体积成正比
例。
()
2.甲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一定,甲乙两个长方
形的长的比是5:4,那么,它们的宽的比是4:
5。
()
3.在6x=8y中,x和y成正比例,在A÷3=B
÷5xx,A和B成反比例。
()
三、计算。
1.化简比:
2:4.21.8千米:240
米
5:0.351小时45分:40分
5.小明看一本书,前3天看了105页,小明又用9天把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比例解)
6.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若每本装订50张,可装订120本;若要装订100本,每本可装多少张?(比例解)
7.一个房间的地面,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
方砖来铺,要96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多少块?(比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