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哮喘患病率及患病人数变化趋势

我国哮喘患病率及患病人数变化趋势

我国哮喘患病率及患病人数变化趋势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哮喘患病率及患病人数的变化趋势,探讨了哮喘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

我们发现,我国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群体中的患病率较高。

引起哮喘患病率上升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对哮喘的认知和关注度,同时改善环境质量,降低患病风险。

引言: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这使得我国哮喘患病率也得到了普遍关注。

了解我国哮喘患病率及患病人数的变化趋势,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政策和开展相关治疗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分析: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哮喘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2010年至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哮喘患病率从7.09%上升至10.9%。

其中,儿童和老年人群体中的哮喘患病率较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造成我国哮喘患病率上升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环境噪音等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不可忽视。

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与哮喘患病率上升密切相关。

现代人的久坐、不健康饮食惯,以及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增加了哮喘患病的风险。

此外,家族遗传因素、过敏原、气候变化等都可能对哮喘的发病有一定影响。

对策建议:针对我国哮喘患病率上升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公众对哮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对哮喘的认知水平。

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普及哮喘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其次,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控制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在城市规划中加大绿化和建设公园等绿色空间,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品质。

此外,要鼓励和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体育锻炼的普及和推广,提倡健康饮食,避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哮喘疾病调查与流行病学分析

哮喘疾病调查与流行病学分析
培训调查人员
对调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调查 技巧。
数据录入与整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建立数据库,便于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与解读
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 Logistic回归等,以揭示哮喘疾病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
03
哮喘疾病流行现状
哮喘疾病调查与流行 病学分析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 录
• 引言 •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哮喘疾病流行现状 • 哮喘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 哮喘疾病诊断与治疗现状 • 哮喘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1 2
了解哮喘疾病的流行状况
通过调查和分析,掌握哮喘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 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流行病学指标,为制定防 治策略提供依据。
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研发更加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提高哮喘的早期诊断率;同时 ,探索新型治疗药物和手段,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流程
通常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肺功能测试(如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试验等)以及必要的实验 室检查(如过敏原检测、呼出气一氧 化氮测定等)。
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法概述
常用药物
哮喘治疗药物主要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 剂(LABA)等,用于长期控制症状;缓解性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用于急性发作时的症状缓解 。
全球哮喘疾病流行情况
01
哮喘疾病在全球广泛分布,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存在差异。
02
发达国家哮喘患病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可能与工业化、城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预防措施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预防措施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预防措施支气管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对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的详细描述:一、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1. 患病率和年龄分布: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

儿童和年轻人是高发人群,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成年人患病。

儿童患病率略高于成人,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相差不大。

2. 地域分布:支气管哮喘的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发达国家的患病率较高,尤其是高收入家庭孩子之间的传播及室外环境空气污染成为常见的发病原因。

城市和工业化地区的居民患病率较农村低,这可能与空气污染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3. 家族史和遗传因素: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家族有哮喘病史的患者患病风险增加。

遗传因素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多个基因与其发病机制相关,但同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和认知提高:对于有哮喘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对哮喘的认知,提前警惕。

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特别是与患者接触较多的医务人员和教师等职业人群,应加强对支气管哮喘的认知,提高早期识别和救治能力。

2. 避免常见的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尘螨、空气污染、花粉、霉菌等常见的诱发因素。

建议患者在居住和工作环境中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洁和更换床上用品,以减少过敏源。

3. 规范用药和合理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用药。

采用长效控制药物和急性发作时的快速缓解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

定期进行复诊,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增强免疫力: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锻炼。

5. 合理饮食和营养补充: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调节机体功能。

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1.2.2.感染因素(内源性哮喘) 致敏原来 自体内,为细菌或病毒的代谢产物,故与 鼻、咽、扁桃体、肺或其他感染病灶未及 时清除有密切关系。
此外,亦认为与支气管粘膜下迷走神经感 受器的易感性增高等因素有关。
本病诱发因素,除了接触过敏原、呼吸系 感染外,每常与气候骤变(变冷)、情绪 激动、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如煤气)、剧 烈运动有关。
2.4.2.心律失常
绝大多数表现为室上性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电 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肺动脉高压等有关。
2.4.3.心脏骤停
哮喘发作期并发心脏骤停国内外均有报道。急重哮 喘患者如果心率每分钟达120次以上,心律不齐或伴 有奇脉,是猝死的征兆之一,应严密观察,积极抢 救。急重哮喘并发心脏骤停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呼吸道阻塞 严重缺氧、窒息易导致心律失常、室 颤、心脏骤停;长期应用异丙肾上腺素等β2受体激 动剂可导致心肌灶性坏死,异丙肾上腺素与茶碱类 药合用则两者毒性协同易致心脏骤停。
1.1.3.2.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且可互相兼夹转化
发作时的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以邪 实为主,若病因于寒,素体阳虚,痰 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 病因于热,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 痰热为患,则发为热哮;痰浊伏肺, 肺气壅实,风邪触发者则表现为风痰 哮;反复发作,正气耗伤或素体肺肾 不足者,可表现为虚哮。
2.临床表现
2.1.一般症状
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大多数患者有遗传过敏体 质,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初秋和春季。 发病特点是,忽然起病和骤然缓解,不仅与饮 食、生活、和职业有关,而且与精神因素的关 系也相当密切,发作前常有喷嚏、流涕、胸闷 咳嗽、全身乏力等先兆症状,随后出现哮喘并 逐渐加重,喉间哮鸣有声,呼吸急促,胸部憋 闷,患者被迫采取端坐位,并伴有咳嗽多痰或 干咳。严重者张口呼吸,两肩高耸,不能平卧, 烦躁不安,心跳出汗,唇指青紫,面色苍白。 两肺听诊满布哮鸣音, 呼气明显延长,胸廓呈 桶状,胸部叩诊呈过清音。

支气管哮喘防治

支气管哮喘防治

支气管哮喘防治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本病由于支气管痉挛、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通气阻塞,临床特征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咯痰。

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患病率在我国局部地区调查约为0.5%~2.0%,有报道高达5.29%。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老年患者。

[发病原因]本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通过哮喘的家系分析,已肯定哮喘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约20%的病人有家族史。

2.过敏原。

外源性哮喘,大多是吸入植物的花粉、霉菌孢子,动物的羽毛,皮屑,屋尘,某些工业粉尘、化学性气体等;或进食鱼、虾、蟹等蛋白质,或接触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而发生。

3.感染。

内源性哮喘,常因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过敏所致,如鼻、咽、扁桃体、肺或体内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

4.冷空气刺激。

吸入寒冷空气后,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痉挛。

5.精神因素。

忧虑、委曲或气恼是最常见的情绪诱因。

据观察精神状态作为哮喘发作的原发病因还是较少见的,主要能影响发作的次数和剧烈程度。

以上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可相互影响而混合存在。

中医认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雍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肺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认为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引发本病。

[临床表现]在临床上,本病大致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外源性哮喘,多数病人有明显的过敏原接触史,发作时多有鼻、眼睑痒、喷嚏、流涕或干咳等粘膜过敏先兆,继之出现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被迫采取坐位,严重时出现紫绀,维持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好转,发作将停时,常咳出较多稀薄痰液后,气促减轻,发作缓解。

内源性哮喘,一般是继发于呼吸道感染之后,故常见有咳嗽咳痰史,随着咳嗽的增加或持续不退,逐渐出现哮喘症状。

在哮喘发作后,其表现和过敏性哮喘相似,但来势较缓,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哮喘症状时轻时重,缓解后又可有短时轻度发作。

毕业设计支气管哮喘

毕业设计支气管哮喘

毕业设计支气管哮喘毕业设计:探索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治疗引言: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大量患者。

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本文将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目前的治疗方法。

一、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无明确的答案。

然而,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与遗传、环境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

1.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在家族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的过敏反应增加,从而引发哮喘。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

空气中的污染物、过敏原以及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引发哮喘发作。

尤其是儿童时期的过敏原接触,可能会对成年后的哮喘发病率产生影响。

3. 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之一是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异常反应导致了气道的狭窄和痉挛,从而引起哮喘症状。

二、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因素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家族史家族中有哮喘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支气管哮喘。

因此,有家族史的人需要更加重视预防和治疗。

2. 年龄和性别儿童和女性更容易患上支气管哮喘。

儿童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而女性的激素变化可能会影响呼吸道的敏感性。

3.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污染物、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哮喘发作。

居住环境的改善和避免过敏原接触对于预防哮喘很重要。

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目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以及抗过敏药物等。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气道炎症,而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扩张气道,缓解哮喘症状。

2.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辅助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包括呼吸训练、饮食调理、环境改善等。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第一章绪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其患病率日益增加。

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是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和胸闷,常常在夜间和清晨加重。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

第二章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2.1 遗传因素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许多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一些基因的突变有关。

这些基因包括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氨基酸代谢基因、抗氧化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等。

2.2 免疫因素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存在免疫炎症,这种免疫炎症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异常产生。

此外,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的异常产生也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2.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环境污染、二手烟、室内空气污染、气体和化学物质、微生物感染、饮食、药物和激素等因素都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

第三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研究3.1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口服和静脉给药的类固醇、抗组胺药和抗白细胞介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缓解支气管症状,减少发作次数。

3.2 特殊治疗对于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特殊治疗是必要的。

这些治疗包括免疫治疗、生物制剂和特殊设备治疗等。

免疫治疗是通过注射过敏原和抑制过敏原IgE的抗体来缓解过敏症状。

生物制剂是指利用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如抗白细胞介素、抗IgE单克隆抗体和抗细胞因子治疗剂等。

特殊设备治疗主要是通过人工呼吸机和氧疗设备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第四章结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基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

目前,针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特殊治疗和特殊设备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的应用使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变得更加有效和个性化。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对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不良反应和治疗的副作用。

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本文将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综述,重点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以及预防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们将重点关注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也将对支气管哮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全球支气管哮喘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引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AHR)、气道重塑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气道炎症: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气道炎症,主要由多种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参与。

这些炎症细胞和介质相互作用,导致气道壁肿胀、黏液分泌增多、平滑肌收缩等病理改变,进而引发哮喘症状。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气道对各种刺激(如变应原、冷空气、运动等)的过度反应。

这种反应主要由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和气道炎症共同引起。

近年来,研究发现气道神经调节异常、氧化应激等也可能在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气道重塑:长期反复发作的哮喘可导致气道重塑,表现为气道壁增厚、平滑肌增生、黏液分泌增加等病理改变。

这些改变使气道变得更加敏感,进一步加剧哮喘的发作。

目前认为,气道重塑可能与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生长因子和蛋白酶的异常表达等因素有关。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等。

对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分析

对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分析

对 哮喘发病 的相关 联危险要素的调查极 为落后。 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纵观全世界哮喘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 儿童群体存在 的哮喘患病 比例处 于3 %至 3 0 %之间 , 成年人罹患哮 喘的比例处在 1 . 3 %至 2 5 . 1 % 之 间,由此 可以大 概估计 现今 全世界患有哮喘疾病的人群有大约三亿人 , 随着全世界 的工业化政 策 的制定实施 , 导致罹患 支气 管哮喘的患病 比例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 处于极为明显的 上升 时期。在美国 , 其2 0 0 1 年组织的调查研究发现 国内哮喘发病率为 7 . 1 %,到 了2 0 1 0 年, 这一 比例上 升到了 8 . 6 %。在加拿大安大 略省 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该 省上世纪末 其哮喘发生率为 8 . 5 %,但到 了 2 0 0 5 年 以后 ,发病率 为 1 3 . 3 %,在我 国,城 市人 口中介于 0至 l O 周岁 的儿童 罹患哮 喘调查研究发 现,上世纪九 十年 代初 , 其患病率 为 0 . 9 %,到新 千年 时这一比例上升到 1 . 5 %,十年时间使 得发病 率上 升了 0 . 6 4 %;到 了 2 0 1 0年 ,患儿发 病比例 达到 3 . O %,跟 2 0 0 0年比较发现 发病率上升了~倍 。 这一调查结果也反应在我 国, 哮喘的患病比例存在极为明显


的上 升 阶段 。
现今 , 我 国的哮 喘流行 病学调查研 究对象所 涉及到的人群以及 地区包 含了几 乎我国所有省和 自治区以及直辖市 , 也包含 了大 多数 的大城市及部分小城市 , 目 前较 为全面地调查数据是 2 0 0 9 年 由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所 采集的 ,调查 对 象包 含了大约 4 6 万儿 童哮喘患儿。对 于成年人 哮喘的流行病 学调查主要 是集中 在某个省市区为主来进行的 ,并且所调查的对象样本数量较少 ,在上世纪末期 , 我 国范围内相对较大的成人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由陈萍等进行的 , 其 调查 对 象是 辽宁省的十万来 自不同行业的成年人 , 为能够 较为全面地 反映我国成年人哮 喘患病和危险影响因素 , 在2 0 1 0开始 ,中国哮喘联盟对包括北京 , 上海 , 广东 , 四川 , 江苏等八个省市展开 了哮喘 的流行病学和危险 因素调研 。 为相关的政 策制 定 以及防护等提供了素材。 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高危因素 在哮喘患者发病的相关 危险因素中 , 可以讲其 大略分为 来 自宿主的因素和来 自 环境 的因素。 来 自宿 主的因素 主要是易感个体或 者保 护机体 防止哮喘发展 的因 素, 这方面 的因素 主要包 含遗传 的易感性 、 个体特应性 、 气道敏感性 以及性别等 。 而来 自环境 的因素则主要是指影响人群个体 , 加 速哮喘出现 恶化等导致哮喘持续 性 出现的因素 , 包括变应原 、 职业性变态反应物质 , 空气污染 、呼吸道感染 等各 方 面的要素。 2 . 1 来 自个体 的生物学 特征因素 来 自个体 的生物学特征 主要就是遗传 特征 , 实际也就是基 因方面的特征 , 支 气管 哮喘疾病本 身发生是许多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而遗传方 面的因素比例 达 到了 4 0 %至 8 0 %,尽管 哮喘患者 家谱研究表 明这种遗传特 征比不符合孟 德尔 定律 , 但是大量研究的证据还是表明哮喘是一种多基因性的遗传疾病 。 在存在 支 气管 哮喘患者 家族 之中, 其他直系血亲罹患哮喘的几率会极大地增加 , 并且 患气 道高反 应的家属比例也相 应有增加。 近些年来 , 伴随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大力发展 , 国内外 的研究 学者通 过基因候选 , 定位克隆等研究 手段确定 了数 百个支气 管哮喘

家禽养殖农民支气管哮喘患病率调查

家禽养殖农民支气管哮喘患病率调查

at ma icd n e,ik fcos df r n y e fc hue, i ee tc l r n te i a to sh .Re ut ttlo 0 sh n ie c rs a tr , i e e ttp s o u r d f rn ut e o h mp c fat ma f f u s l A oa f7 s
【 src】 jcieT u vyo rl o l yfr r atmamobdt, s costei p c o d o n i n n n Abtat Obe t osre f ua p ut mes s v r r a h rii r kf tr, a t fn or vr met yi a h m i e o o
p o l ig o e t sh e pe da n s d wi a tma, e icd n er t f33 % , .2 icd n e rt n maea d fmaei cd n e o .7 . h t n ie c aeo .3 h 27 % n ie c ae i l n e l n ie c f39 % Rik fcosfra tma icu e alr is fmi itr s kn itr ,e r fp u t a n id o r ig t 5 s a tr o sh n ld eg e ,a l hsoy,mo ig h so y a o o l fmig,n o rwokn i l y y s y r me I > h u , e tlto i o r v ni in t s a me< 6 h u s p ut h d p ro g o n e s n,t. n l so e ei ih icd n e o sh o r , o l s e eid,r wig sa o ec Co cu i n Th r sah g n ie c fa tma y r i o t a e s a d whc srltd wi h n ii u ldf r n e n h n o r e vr n n , i ee tc l r n n p ur fr r , n ih i eae t te idvd a ie e c s a d t e id o n io me td f rn ut e a d y m h f f u oh rfco , h ud p yatnin t o lr a me so h o ua iain o n wld eo sh . t e a tr wes o l a te t o p u t fr r n tep p lrz t fk o e g fa t ma s o y o

成都居民支气管哮喘患病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成都居民支气管哮喘患病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成都居民支气管哮喘患病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调查成都居民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发病因素,为研究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随机抽样,对成都双流区一居民委员会居住500户居民进行拜访,医生亲自填写问卷。

结果被访人数1 096名,确定哮喘病人数38例,患病率为3.19%。

共访问男性样本人数为619名,哮喘患者24例,患病率为3.88%;女性样本人数为477名,哮喘患者14例,患病率为2.93%。

男性哮喘患者数略高于女性患者。

该次调查样本中0~14岁人数217名,哮喘患病人数12例,患病率5.53%;15~21岁年龄组201名,哮喘患病3例,患病率1.49%;22~56年齡组501名,哮喘患病12例,患病率2.40%;57岁以上年龄组177名,哮喘患病11例,患病率6.21%。

结论由以上数据分析比较,成都居民哮喘病以老年组样本发病率最高,儿童组样本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

标签:支气管哮喘;成都;危险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survey and risk factors of resid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in Chengdu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earching the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500 residents in a resident commission in Shuangliu District in Chengdu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visited and the doctors should fill in the questionnaires by themselves. Results There were 1 096 cases visited,there were 38 cases with asthma,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3.19%,and 619 male samples were visited and there were 24 cases with asthma,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3.88%,and there were 477 female samples,and there were 14 cases with asthma,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2.93%,and the male asthma number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female,and there were 217 aged from 0 to 14,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1.49%,and of the 501 cases aged from 22 to 56,there were 12 cases with asthma,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2.40%,and the of 177 cases aged more than 50 years,there were 11 cases with asthma,and the prevalence rate was 6.21%.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in Chengdu in the senile group is the highest and the morbidity in the children group is gradually increasing.[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Chengdu;Risk factors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它是一种多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的临床表现多为呼吸困难、胸闷以及发作性咳嗽[1]。

江苏海安地区40岁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江苏海安地区40岁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论著・江苏海安地区40岁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何婷媚,吴震,周维华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南通226600摘要:目的探究海安地区40岁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及其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江苏海安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测定,分析哮喘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2237份,发现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发病率为5.19%;哮喘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家族史、主被动吸烟、职业暴露、幼年存在肺部疾病史、存在呼吸道过敏史、接触烹饪油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637,95%CI:0.499-0.691)是哮喘患病的保护因素,高龄(OR=1.438,95%CI:1.207~1.972)、主动吸烟(OR=1.795,95%CI:1.423~2.399)、被动吸烟(OR=2.098,95%CI:1.423~2.399)、职业暴露(OR=3.446,95%CI:2.175~6.290)、幼年存在肺部疾病史(OR=2.228,95%CI:1.337~4.491)、存在呼吸道过敏史(OR=2.287,95%CI:1.535-5.219)是影响哮喘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海安地区40岁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偏高,高龄、主被动吸烟、职业暴露、幼年存在肺部疾病史、存在呼吸道过敏史与哮喘患病有关。

临床需加强高危人群哮喘防治工作,从而降低哮喘的发病。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老年人群;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483(2021)02-0100-04DOI:10.3969/j.issn.1006-2483.2021.02.024The 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onchialasthma in people over40years old in HainanHE Tingmei,WU Zhen,ZHOU WeihuaDepartment ofRespiratory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Haian City,Jiangsu2266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onchial asthma in people over40 years old in Hai an.Methods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is study.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nd pulmonary function measurement was performed among the residents over40years old in Hai'an,Jiangsu Province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thma.Results A total of2237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survey,and116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found,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5.19%.The prevalence of asthma was related to gender,age,family history,active and passive smoking,occupationalexposure,childhood history of lung disease,history of respiratory allergies,and exposure to cooking fumes(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eing male(OR=0.637,95%CI:0.499-0.691)w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asthma,while advanced age(OR=1.438,95%CI:1.207〜1.972),active smoking(OR=1.795,95%CI:1.423〜2.399),passive smoking(OR=2.098,95%CI:1.423〜2.399),occupational exposure(OR=3.446,95%CI:2.175〜6.290),childhood history of lung disease(OR=2.228,95%CI:1.337〜4.491),history of respiratory allergies(OR=2.287,95%CI:1.535~5.219)were risk factors for asthma( P<0.05).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bronchialasthma in people over40years old in Hai'an was high.Advanced age,active and passive smoking,occupational exposure,a history of lung disease in childhood,and a history of respiratory allergies were related to asthma development.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sthma among high-risk popul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sthma.Keywords:Bronchial asthma;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Epidemiology第一作者简介:何婷媚,硕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又可简称为哮喘,以慢性气道炎症反应、气流受阻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喘息、胸闷、咳嗽等[1]o相关研究发现,哮喘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5%~10%人口。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发展机制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发展机制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与发展机制分析支气管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和胸闷等症状。

本文将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及发展机制进行分析。

病因分析:1. 遗传因素:遗传倾向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具有家族史的人患有支气管哮喘的风险更高。

多个单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变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关,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气道炎症和免疫功能异常。

2. 环境因素:某些环境因素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相关。

空气污染物、二手烟、草地花粉、宠物皮屑、尘螨和霉菌等呼吸道过敏原可能引起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诱发支气管哮喘。

此外,早期生活中的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和肺部感染也可能影响支气管哮喘的发展。

3. 免疫系统异常: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之一是免疫系统异常。

过敏反应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主要机制之一。

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当呼吸道暴露于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产生IgE抗体,激活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导致气道炎症和支气管收缩。

发展机制分析:1. 气道炎症: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气道炎症。

气道炎症可导致气道黏膜肿胀、粘液分泌增多和浸润细胞聚集,从而导致气道收缩和通气受限。

炎症细胞主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2. 支气管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对各种刺激物特别敏感,引发气道高反应性。

这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症状的刺激,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可能导致气道收缩和症状加重。

气道平滑肌收缩和气道粘液分泌的增加是引发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机制。

3. 神经调节异常:支气管哮喘还涉及到神经调节的异常。

患者的气道受到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控制。

迷走神经的刺激会导致气道收缩和分泌物增加,而交感神经的刺激则有助于扩张气道。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气道收缩。

4. 气道重塑:长期未得到控制的支气管哮喘可能导致气道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即气道重塑。

支气管哮喘健康分析与分析与管理

支气管哮喘健康分析与分析与管理

支气管哮喘健康分析与分析与管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过敏性和可逆性阻塞性通气障碍。

目前,全球有大约3.35亿人患有支气管哮喘,而中国约有3000万人患有这种疾病。

本文将对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分析与管理进行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分析首先需要了解其病因和诱因。

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遗传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倾向和基因突变,而环境因素则包括空气污染、过敏源、病毒感染等。

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包括气候变化、冷空气、过敏原、感染、运动、情绪波动等。

健康分析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相关的生理指标。

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包括喘息、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

患者可以根据这些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评估疾病控制水平。

此外,一些生理指标,如峰流速、肺活量和气道阻力等,也可以用于评估病情。

支气管哮喘的管理包括控制病情和预防发作。

控制病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和抗炎药物。

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抗炎药物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和过敏反应。

生活方式管理包括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适度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和增强免疫力。

此外,预防发作也是支气管哮喘管理的重要内容。

预防发作的方法包括接种疫苗、避免过敏原、遵守药物治疗方案、规律锻炼等。

疫苗接种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

避免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哮喘发作的关键措施。

遵守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按时服药、正确使用吸入器等,可以保持病情稳定。

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肺功能和身体抵抗力。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分析与管理需要从病因、诱因、症状和生理指标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是控制病情的主要方法,而预防发作则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调查与护理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调查与护理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调查与护理研究摘要】目的调查统计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

方法对我科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20名气管哮喘患者的病例就发作诱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护理对策。

结果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为:过敏性50.8%,上呼吸道感染42.5%,药物因素5.0%,紧张焦虑1.7%。

结论将心理辅导与生活指导结合,对不同诱因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显著提高哮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状态。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护理指导教育【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ll causes which induce bronchial asthma,then to guide patients to take well targeted precautions so as to reduce the outbreaksof bronchial asthma. Measures: making an investigation for finding out and analyzing incentives from 120 patients having bronchial asthma who had been received and cured by our hospital during Oct, 2007 and Dec, 2009, then taking countermeasures. Result: factors include: Allergic type: 50.8%;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42.5%; medication: 5.0%; Tension/Anxiety: 1.7%. Conclusion: using effective guidance to patients’ mentality and daily lives. Meanwhile, taking relevant steps to nurse patients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to asthma obviously, and reach the goal which can reduce times of asthmatic attack, maintain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nd promote the highest possible quality of life.【Keywords】bronchial asthma incentives nursing educational guidance1临床资料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2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男72例,女48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影响因素,为相关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纳入此次研究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期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一般情况与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等。

结果: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有BMI、家族史、合并症、住房装修、染发、饲养宠物(P<0.05),而儿时母乳喂养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支气管哮喘发病影响因素较多,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应加强对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并进行规范治疗,改善预后。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支气管哮喘对人类的健康有较大的威胁,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环境污染的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

当前世界上约超过10%的成年人和超过35%的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2],其中,临床已有大量研究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关于成人支气管哮喘发病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少。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方式,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纳入此次研究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期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均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08)诊断标准[3],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2.96±10.38)岁,男性、女性分别为52例和48例;对照组来源于体检中心,无过敏性疾病史,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为(53.25±9.98)岁,男性、女性分别有54例和46例。

1.2研究方法对两组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一般情况与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等。

问卷采用《中国主要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问卷》,问卷由培训合格后的调查员面对面向对象逐项询问,调查前详细的讲解调查的目的,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核查,问卷考核一致性>90%。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引言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口。

据统计,全球哮喘患病率为4-10%,危及人群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

在中国,哮喘患者数量下,仍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为此,针对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认知度、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尽早发现和控制疾病。

一、前言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

哮喘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行为等,同时还受到患者年龄、生活习惯、饮食、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影响。

由于哮喘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患者管理难度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哮喘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不断恶化,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诸多困扰。

对于哮喘患者,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帮助患者正确理解疾病,更能促使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健康教育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探讨当前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现状。

二、健康教育目标通过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教育,达到以下目标:1. 增加哮喘患者的认知度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患者应该理解其发病机理、病情发展、合理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帮助他们理解疾病,增加对自身状况的认知。

2. 提高哮喘患者的管理能力哮喘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很关键。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掌握疾病的管理知识,学会监测症状,实习哮喘控制方案,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活动,对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行提升。

3. 促进患者的自我医疗自我医疗是哮喘患者长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我疗效的观察和评估,能够更好的掌握哮喘疾病的演变过程,更好的采取应对策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

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总结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全面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对患者发病因素调查,对比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发病因素:呼吸道感染、环境变化、合并过敏性鼻炎及家族病史(P>0.05);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复杂,采取护理措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bronchial asthma and summariz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risk factors wer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environmental changes,history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family history(P>0.05).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risk factors of bronchial asthma are complex,and take car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ung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Bronchial asthma;Risk factors;Nursing intervention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道系统疾病,不仅反复发作,同时也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初探

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初探

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及高危因素初探摘要:本研究通过探讨支气管哮喘简介及分类,分析我国的支气管哮喘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发病状况,并从遗传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探究了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高危因素前言支气管哮喘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慢性疾病,而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年轻群体,尤其是儿童的影响尤为严重。

本研究针对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情况及其高危因素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支气管哮喘简介及分类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亦即人们常说的哮喘病。

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类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导致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

该慢性炎症与呼吸道受外界刺激导致的支气管收缩变窄有关,通常会出现症状多变的呼吸不畅,从而导致病理性的喘息、气急、胸闷、呼吸困难等。

该病发作后可通过药物进行缓解也会自行缓解,但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的不可逆性缩窄和重塑。

2.支气管哮喘的患病情况目前由于缺少一个明确和广泛接受的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世界各国对支气管哮喘的确诊标准存在巨大差异,各国家的哮喘患病情况差异明显。

从总体的统计数据上看,存在众多地区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近一倍,尤以移民地区和贫困地区发病率上升较快,全世界的哮喘总体患病率为1%-18%。

根据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研究的调查,儿童的患病率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其患病率通常保持在10%以上,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最低的几个国家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希腊、中国、印度、埃塞俄比亚及部分东欧国家。

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儿童哮喘患病调查。

通过对全国二十七个省市的十四岁以下儿童进行患病情况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哮喘发病率为0.09%-2.60%,平均患病率为0.91%。

在2000年的新一次调查中的患病率为0.12%-3.34%,平均患病率为1.54%。

可以看出相比十年前,我国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上升明显,达到了惊人的65%,在城市排名中上海以3.34% 的患病率位居头名,拉萨的发病率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了解石家庄市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患病率、控制现状且对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方法结合石家庄实际情况制定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年龄在14岁以上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在两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调查前来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全部患者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

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结果在城区调查市民2050例,资料完整且质控合格者2011例,其中支气管哮喘患者55例,哮喘患病率为2.73%。

在医院门诊调查支气管哮喘患者150例,累计调查哮喘患者205例。

根据ACT评分显示,205例患者中,123例(60.00%)没有得到控制,达到良好控制以上的共82例(40.00%),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情况,过敏史,经济负担情况,没有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与哮喘控制明显相关。

结论对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积极推广规范化治疗。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2006年GINA[1]制定的哮喘防治指南中指出,哮喘管理的目标是取得并维持哮喘临床表现的长期控制,并根据哮喘临床控制而非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哮喘管理,并再次强调医生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对患者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本研究调查了解我市部分哮喘患者的患病率、疾病控制情况,并对可能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哮喘的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调查2007-07-31/2008-07-31在石家庄市5个区居住的居民和在石家庄两家三级甲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和老年病科就诊的哮喘患者,均满足以下条件;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年龄≥14岁,性别不限;诊断哮喘1个月以上;在石家庄市居住满1年以上。

1.2 方法参照AIR、ACT等项研究和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设计的调查问卷,结合石家庄市实际情况补充和添加相关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哮喘诊断情况、哮喘控制情况、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等。

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按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调查进行,按行政区-居委会-单元楼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

1.3 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设计数据库录入界面,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主要描述均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计数资料主要描述频数分布、构成比及百分率等,并对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2.1 一般情况在城区调查市民2050例,资料完整且质控合格者2011例,其中支气管哮喘患者55例,哮喘患病率为2.73%。

在石家庄的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调查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0例,累计调查哮喘患者205例。

在205例哮喘患者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90岁,平均年龄(45.20±20.11)岁,其中男性94例(45.85%),女性111例(54.15%);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0年,平均病程(12.10±12.02);吸烟者83例(40.49%),122例(59.51%)不吸烟者中有46例(22.44%)表明经常被动吸烟;60例(29.27%)有遗传史,95例(46.34%)有过敏史,42例(20.49%)曾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大专及以上学历者70例(34.15%),中专及初高中学历者99例(48.29%),小学及以下学历者36例(17.56%);在职人员81例(39.51%),离退休人员62例(30.24%),其他62例(30.24%)。

2.2 哮喘控制情况205例患者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判断,123例(60.00%)患者没有得到控制,68例(33.17%)得到良好控制,14例(6.83%)得到完全控制,得到良好控制以上的患者共82例(40.00%)。

2.3 用治哮喘的经济负担情况205例调查的患者中有36例(17.56%)表示无明显经济负担,52例(25.37%)表示有轻微负担,71例(34.63%)表示仍可以负担,36例(17.56%)表示较难负担,10例(4.88%)表示难以负担(表1)。

2.4 病情管理及治疗的情况205例被调查患者中,56例(27.32%)由呼吸.内科专科医生制定的长期治疗计划,99例(48.29%)长期每日规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包括含有吸入激素的复合制剂治疗哮喘,158例(77.07%)近期每日规律使用控制性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复合制剂的选择次数占总次数的38.70%(表2)。

2.6 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因素分析:以ACT评分情况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病程、吸烟情况、家族史、过敏史、经济负担情况、文化程度、职业、是否有专科医生、是否长期规律用药、认知情况等12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进行多因素非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情况、过敏史、经济负担情况、没有长期规律用药与哮喘控制水平明显相关(P﹤0.05)(表6,表7)。

3 讨论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据估计全世界有3亿人患有哮喘,全球患病率为1%~18%。

我国约有1500~2000万哮喘患者,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

哮喘已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成人哮喘患病率至今尚无全国性的调查,各地哮喘患病率差别较大,在0.4%-5.0%之间【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石家庄城区哮喘患病率为2.73%,在全国患病率中居中间水平。

目前哮喘仍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

GINA指出哮喘的治疗目标是取得并维持哮喘临床表现的长期控制。

全球进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GOAL[3]发现,按照哮喘诊治指南进行分级和维持治疗,在一年的研究中,近50%的哮喘患者可以达到完全控制,近80%的患者可以达到良好控制。

但理论上的控制水平和现实的哮喘防治状况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根据ACT评分情况,石家庄市哮喘患者达到良好控制以上的患者共83例(40.00%),与GOAL的研究结果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与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4】、广州呼吸病研究所【5】曾经的调查结果相比,石家庄市哮喘患者的控制水平较北京、广州等地区均低。

本次调查对影响哮喘控制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

研究显示,经济负担情况、过敏史、没有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吸烟情况与哮喘控制情况呈明显相关。

家庭经济负担重、收入低造成一些哮喘患者不能长期应用控制性药物,急性发作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也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从而进一步影响哮喘的控制,这与国外关于低经济收入地区哮喘控制情况较差的结果一致[6]。

家族史、过敏史作为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早已得到公认,本次研究中也得到充分印证。

国外早已有研究证实,患者缺乏哮喘知识与未接受适当的管理是导致哮喘病情加重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7],本次调查的205例哮喘患者中,不足一半患者(47.83%)长期每日规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

对于哮喘炎症本质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使用方面的问题,回答正确率仅为53.8%和38.59%,表明我市哮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较低,而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急性发作频率,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8]。

因此,使哮喘患者充分认识到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控制哮喘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有研究显示,吸烟的哮喘患者相比不吸烟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更严重,住院次数增加,肺功能下降更迅速[9],而且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下降[10]。

我国是吸烟大国,被动吸烟的情况普遍存在,故本次调查将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同时作为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吸烟与哮喘控制情况显著相关,故我国宜大力提倡戒烟,减少被动吸烟。

综上,应该加强对哮喘患者的宣教,提高患者对哮喘的认识,积极推广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建议我市各家医院,尤其是基层社区卫生中心多组织哮喘知识讲座进行宣教,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中国哮喘联盟及网址,通过网络使患者获得更多可靠的哮喘知识。

4 参考文献[1]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itiute(NHLBI)/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S]. NIH Publication, 2006: 1-91.[2] 林江涛,殷凯生.哮喘防治新进展专题笔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3] Bateman ED,Boushey HA,Bousquet J, et al. Can guidelinedefined asthma control be achieved? The Gaining Optimal Asthma Control Stud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170: 836-844.[4] 娄晓宇,吴洁,胡红,等.北京地区部分哮喘患者症状控制现状的初步调查[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 13(5):488-489.[5] 赖克方,王法霞,陈如冲. 广州地区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现状调查[C]. 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2006: 95[6] Ekerljung L, Sundblad BM, Rbrumark E, et al.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adult asthma is associated with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J]. Clin Respir J, 2010, 4(3): 147-156.[7] Cote J, Cartier A, Robichaud P, et al. Influence on asthma morbidity of asthma education programs based on self management plans following treatment optimizatim[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7, 155: 1509-1514.[8] Chatenoud L, Nalvezzi M, Piterelli A, et al. Asthma mortality and long-acting beta2-agonists in five major European countries, 1994-2004[J]. J Asthma,2009 Aug; 46(6): 546-551.[9] Cazzoletti L, Marcon A, Corsico A, et al. Asthma severity according to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and its determinants: an international study[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10, 151(1): 70-9. Epub 2009 Aug 7.[10] Tomlinson JEM, McMahon AD, Chaudhuri R, et al. Efficacy of low and high dose inhaled corticosteroid in smokers versus non-smokers with mild asthma[J]. Thorax 2005, 60: 282-2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