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中考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九章 压强一、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 对比法3、压强: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强与压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第八章压强与压力知识点总结一、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测量液体压强用压强计。
简易压强计主要由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等组成,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形管的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3、计算装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用F=G容+G液求压力,后用P= F/S求压强。
4、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其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应用举例: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其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指从液面开始,到指定的“研究位置”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公式中各量的单位:P:Pa;g:N/kg;h:m ;6、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7、如右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和液体重力G的关系:粗细均匀的容器F=G;底小口大的容器F<G;底大口小的容器F>G。
8、计算液体对固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是先用P=ρgh求压强;再用F=PS求压力。
二、大气压1、通常把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一标准大气压,其大小P0=1.013×105Pa2、大气压的特点: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升高10米,大气压约降低100 Pa。
大气压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如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用P0表示。
大气压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锅内部分气体的压强称为气压,高压锅锅外大气的压强称大气压。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外表。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那么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一样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法研究。
〕2.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平方米〔㎡〕。
1帕斯卡〔Pa〕=1牛顿/米2(N/㎡〕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减小压强。
该局部容在中考当中每年都会以选择题选项的形式出现,都为常见生活现象的分析,相对容易,只需识记理解即可。
3.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部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⑵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⑷压强公式:①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②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液体压强是重点容,该局部常与浮力或其他章节容结合考察,以计算大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纵观13、14、15三年的物理卷来看,13年是固体压强结合功率局部考察,14年和15年均是液体压强与密度、浮力结合考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它反映了力对面积的分布情况。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 F/A,其中P 表示压强,F 表示力的大小,
A 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通常情况下,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1 Pa = 1 N/m^2。
4. 压力的定义:压力是指物体受到力作用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
压强和压力的概念
基本相同。
5.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液体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液体的压
强公式为 P = ρgh,其中 P 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h 表
示液体的高度。
6. 压强的性质:压强与力成正比,压强与面积成反比。
7. 压力传递和压力传递原理:在液体中受力点受到的压力会均匀传递到液体的各个部分。
压力传递原理可以用来解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8. 压强的应用:压强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水压能、液压
起重机、气压传递等。
这些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中考压强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压强知识点总结一、压强的概念1.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常用符号为P,计量单位是帕斯卡(Pa),1Pa 等于1N/m2。
2. 在物理学中,压强是通过单位面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表示为P = F/A,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3. 压强通常用于描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也可以用于描述固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
二、压强的计算1.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大小,A表示受力的面积。
2. 当受力方向与受力面积垂直时,可以直接使用压强计算公式。
3. 当受力方向与受力面积不垂直时,需要使用分解受力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压强的性质1. 压强与受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成正比,即压强随着受力增大或受力面积减小而增大。
2. 在相同的受力作用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3. 在液体或气体中,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即深水压强公式为P = ρ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四、压强的应用1. 在工程应用中,压强常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如水压机、风力机等。
2.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压强原理,比如使用水枪、气枪等工具。
3. 在科学研究中,压强也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研究、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
五、压强的实验1. 一般可以用带刻度的压力传感器或鲁米铅片做实验;在一些工科学校的实验室里还可以用测力计做这个方面的实验。
2. 实验内容:通常包括水平面受力和非水平受力两大方面。
- 水平面受力主要是指在受力方向上与受力面积垂直、实现压强的标准状态的压强实验。
- 非水平受力主要是指在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压强的情况。
3.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压强的特点和应用。
六、相关常见问题1. 什么是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常用符号为P,计量单位是帕斯卡(Pa),1Pa等于1N/m2。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_压强》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压强:㈠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㈡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公式: P=F/S4、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2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5、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6、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
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F=PS 。
4、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大气压强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 压强一、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平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 对比法3、压强: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讲义压强复习

压强总复习第八章压力与压强【知识点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三要素(1)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2)作用点:被压物体表面(3)大小:当物体水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且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时,压力等于重力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都有关【经典例题】【例1】如图,重为5牛的金属球A对斜面的压力为4牛,请画出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例2】如图,画出大坝侧壁B点受到的水的压力的示意图例1图例2图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甲、乙、丙对地面压力最大的是如果在三个正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均选填“甲”、“乙”或“丙”)4.甲乙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立方体,单独放在桌面上时(如图1),对桌面压强分别为,若将乙放在甲上(如图2),甲对地的压强为。
例1、【10天津】如图8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 A<V B,高度h A<h 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A>S B,对地面的压强p A=p 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 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干B的质量 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例1、【10沈阳】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豆浆的密闭杯子,以下列四种不同的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杯子上表面面积是下表面面积的2倍,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分别是p甲、p乙、p丙、p丁,则()A.p甲<p乙<p丙<p丁B.p乙<p甲<p丁<p丙C.p乙<p甲=p丁<p丙D.p丙<p乙<p丁=p甲例4、【10烟台】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2、冰冰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物理压强中考知识点汇总
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 = G
⑵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公式:p = F/S 推导公式:F = PS、S=F/P
(3)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液体的深度: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
液体中的深度。
(4)应用:减小压强。
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
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3.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
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
(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3.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