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包括小学生在内。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还能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制定校规校纪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让小学生了解在校园中应该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可能会面临的后果。
校规校纪可以包括学生的行为要求、作业时间、课堂纪律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法律知识普及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增加他们对法律的认识。
二、开展法治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在课表上增加法治教育的课程,让小学生从小接触和学习法律知识。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激发小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组织模拟法庭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小学生扮演法官、律师、陪审团等角色,通过模拟法庭审判的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法律的应用和司法的公正。
这种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认同。
四、培养守法习惯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小学生养成守法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关注小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同时,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公安局等,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五、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法律教育。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法律知识,关注社会新闻,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法律问题。
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法律教育活动,增加家庭对法律意识培养的参与度。
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律意识培养需要与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讲述正面的法律典型事例,让小学生了解合法行为带来的正面影响,以及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培养学生对法律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法律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校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对法律意识的责任,从小将法律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本文将从法律意识的定义、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培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意识的定义法律意识是对法律的认识、理解和遵守的一种意识状态。
具体来说,它包括对法律的尊重、遵守法律的意愿、依法行动的能力以及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观,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法律是社会公共秩序的基础,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通过培养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遵守法律的好习惯,从小就能够成为有法律素养的公民。
其次,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正、公平的意识。
法律是公正公平的重要保障,只有学会尊重法律才能从小树立正确的正义观念。
此外,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意识还有利于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三、具体的培养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法律意识,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的方法。
1. 教学法律知识。
学校可以加大法律知识的教育力度,通过开设法律课程或者将法律知识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和正义的力量。
2. 进行模拟法庭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在真实的法庭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法庭辩论和审判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论思维和法律素养。
这种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建立法治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法律活动、律师讲座等形式来营造法治的文化氛围。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4. 开展法律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法律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特别是对于学生们来说,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掌握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认知。
第一部分: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很重要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希望,他们要成为有责任感和法治观念的公民。
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 预防违法行为:通过教育学生了解不同法律的目的和规定,他们将更加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从而在行动中遵纪守法。
2. 培养社会责任感: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将更加重视法律的遵守和维护。
3. 保护自身权益:学生在社会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具备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欺凌和侵权。
第二部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引导性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引导性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例如,讨论流浪动物保护法案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保护动物权益。
2. 开设法律课程:学校可以增设法律课程,包括宪法、刑法、民事法等,让学生有机会系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 建立模拟法庭:通过建立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在法庭环境中体验法律实践,了解法律程序,并锻炼他们的辩论和思考能力。
4. 观察参观法庭: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观察参观,亲身感受法庭审理的过程和庄严氛围,加深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
5. 提供法律资源:学校可以建立法律资源中心,提供相关法律书籍和资料,为学生提供法律知识和信息的参考。
6. 社区服务活动: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第三部分:学校与家庭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合作,以下是如何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1. 家长教育: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向家长介绍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与家长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学生们来说。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法律,遵守法律,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正确认识和运用法律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性。
首先,法律意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人遵守法律,将会陷入无序和混乱之中。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使他们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遵守法律规定,从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其次,法律意识对于个体的自我保护意义重大。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如欺凌、侵权、网络诈骗等。
只有培养了法律意识,学生们才能够更好地辨别和抵御这些风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法律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法律是社会的行为准则,它规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
二、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首先,学校应将法律纳入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开设法律教育类课程或法律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同时,还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践过程,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法律实践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了解法院的工作流程和司法审判的原则。
此外,还可以邀请法律专家或律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座谈会,与学生交流法律实践经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的运用。
此外,家庭和社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和社会应该注重法律教育,将法律知识融入家庭教育和社会活动当中。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观看有关法律的电视节目,或者讲述一些法律案例以引导孩子正确的思维。
社会可以组织法律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识,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法律意识。
生活中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
生活中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在当今社会,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特别是对学生来说,培养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本文将从生活中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
一、法律意识的培养1. 规范行为准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明确规范行为准则。
父母和老师应该从小教育学生要遵守家规、学校规章以及社会公共规范,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规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 法律常识教育:除了学校课堂上的法律常识教育外,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向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例如,在红绿灯前停车等交通法规,以及在公共场所保持秩序等。
3. 参观法庭与警察局: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警察局等相关法律机构。
通过亲自观察和了解法律实践,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作用,从而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
4. 阅读法律相关书籍与案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法律相关的书籍、案例,了解真实的法律问题和案例分析。
这样的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并形成对法律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二、法治观念的培养1. 培养公德心: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遵守公共秩序,不扰乱社会治安。
家庭、学校及社会应共同努力,让学生明白道德和法律之间的联系,从小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 观看法治教育相关节目: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法治教育相关的电视节目、纪录片或者新闻报道,通过这些媒体的传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法治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参与模拟法庭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法律实践过程,从而加深对法治观念的理解与认知。
4. 培养学生对法治的感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接触到与法治有关的内容,比如讲故事、歌曲、小品等。
通过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让学生爱上法治,形成对法治的感情。
结语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能够使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为他们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与维护自身权益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与维护自身权益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与维护自身权益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底线,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此同时,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他们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知识的教育方法。
第一,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我们首先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法律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例如法律的定义、法律的作用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日常教育时机,例如早晨的升旗仪式或者课余时间进行简单易懂的法律知识普及,例如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责任意识等。
通过这样的教育,小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基本作用,为后续的法律意识培养打下基础。
第二,开展相关活动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感受法律的力量,学校可以和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律教育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实施过程;安排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法庭审判的过程;举办法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讲解真实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案件的真相、法律适用和判决结果,引导他们思考合理合法的行为准则。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例如盗窃、欺骗等,通过分析案件中的行为和结果,教育学生什么是违法行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如何防范不法行为。
通过案例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的实施和法律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第四,角色扮演和讨论角色扮演和讨论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一些建议:
1.制定法律教育计划:学校应该制定法律教育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
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逐步深入地开展法律教育。
2.开展课堂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概念,
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组织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实地考
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应用,增强法律意识。
4.引导学生自我保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教育他们如何保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隐私权、受教育权等。
5.家庭参与:家庭也是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通过日常
生活中的案例,向孩子普及法律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
同感,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法律知识。
7.创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保
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8.鼓励孩子思考和提问:鼓励孩子思考和提问,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法律问
题,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判断能力。
9.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
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方面,我们需要从小开始进行教育和引导。
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的认知、理解和尊重的意识,是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益的基础。
下面将从教育途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教育途径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途径进行。
学校是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优秀老师的引导,开设法律教育课程,组织模拟法庭活动等方式来进行。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引导,如教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权益等。
社会也是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环境,可以通过参观法庭、法制宣传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
二、教育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法律的基本知识,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
通过学习基本知识,孩子可以了解社会法律的存在和重要性。
其次是法律权益的认知,包括言论自由、人身权、财产权等。
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权益,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再次是法律规范的遵守,包括不违法、不犯罪等。
通过教育让孩子养成守法的好习惯,并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最后是法律精神的培养,包括公正、公平、正义等。
通过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尊重法律的信念。
三、教育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采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首先是生动有趣的方式。
小学生的注意力有限,因此教育方法要生动有趣,如通过游戏、动画等形式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
其次是情境教学。
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情境,让孩子亲身体验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再次是案例教学。
通过讲解真实案例,让孩子了解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最后是激发思考。
通过提出问题、让孩子参与讨论等方式,激发孩子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和独立思维能力。
总结起来,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适合孩子的教育途径、内容和方法,可以激发孩子对法律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守法公民,并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如何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意识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尤其对于孩子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一个有法律意识的孩子不仅会更好地遵守法律规定,还会更加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呢?一、从小开始教育孩子的习惯大都是从小养成的。
因此,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灌输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比如说,我们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法律故事,让孩子了解一些法律的常识,这些故事可以涵盖许多方面,与孩子的生活有关,例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反恐防暴知识等等,也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去了解一些法律书籍,尤其是那些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理解的故事,以此让孩子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二、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不是简单的灌输法律知识,更需要引导孩子去学会思考。
在孩子面临一些问题时,我们可以适当的让孩子自己思考,让孩子明白这个问题背后的法律意义,以及法律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后果,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正确处理问题。
三、利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非常重要。
首先,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法律知识的宣传员,随时为孩子解答关于法律的问题。
其次,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让孩子懂得法律是保护他们权益的利器,不是用来约束他们的工具。
最后,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注重从小事做起,让孩子真正的体验到法律的意义。
例如,当孩子犯错时,不是仅仅制定惩罚措施,而是要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原则性错误,以及后果,让孩子明白这个错误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让孩子真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错应明确。
四、让孩子进入法律教育机构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孩子还可以通过走进法律教育机构来接受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法律知识教育。
比如说,一些青少年法治营、社会实践等,可以让孩子走出课堂,体验到真正的法治生活。
在这里,孩子与同龄人的互动,以及与法律专家的交流,会让孩子对法律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五、注重实践最好的学习是实践。
因此,在培养孩子法律意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孩子有机会实践。
培养孩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孩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方法和途径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的认识、理解并相应地采取行动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遵守法律法规,还能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培养孩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一、以身作则,家庭教育为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法律意识形成的基础。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尊重法律、守法行事的重要性,向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告诫他们遵守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
如此一来,孩子会在家庭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积极的行为习惯。
二、学校教育,系统化传授法律知识学校是培养孩子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开设法律教育课程或者相关主题的讲座来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
这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正确判断和应对。
学校还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能力。
三、社会实践,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社会实践是培养孩子正确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参观法庭、公安机关,了解司法流程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可以使孩子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与志愿者活动,身临其境地观察和体验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实施的过程。
此外,与法律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孩子参与法律知识竞赛、拍摄相关微电影等活动,也能进一步加深孩子对法律意识的认识。
四、通过媒体宣传,提高法律意识媒体在培养孩子正确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看相关的法制教育节目,订阅法律类杂志和报纸,以及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法律知识分享。
此外,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新闻中的法律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对社会公正和法律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五、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法律意识除了传授法律知识外,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要点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要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律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下面将介绍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要点。
一、培养法律尊重意识首先,小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起对法律的尊重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讨论等形式,向学生解释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明白,法律是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遵守法律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二、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法律意识的核心价值观。
小学时期是培养孩子诚实守信意识的关键时期。
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诚实守信是维护法律正义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建立在丰富的法律知识基础之上。
因此,小学阶段应加强法律知识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法律法规、讲述案例、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普通法、法律程序、家庭法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四、注重实践教育法律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观摩法官审判,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法律的运作过程,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五、倡导公正和平等的观念法律是公正和平等的基石。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公正和平等观念,可以通过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讲述反歧视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传承公正和平等的精神,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六、构建法治文化氛围在小学校内,应构建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布置法律主题的画作、举办法律讲座、设立法律读书角等活动,营造尊重法律、崇尚法治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七、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家庭是孩子法律观念形成和培养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向家长传递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与学校共同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总结起来,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应注重培养尊重法律、诚实守信、公正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小培养守法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小培养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小培养守法意识要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从小开始就很重要。
对于学生来说,从小培养守法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并使他们更加尊重和遵守法律。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守法意识的几个关键方法。
一、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当将法律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例如通过社会科学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等,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原则。
通过教育法律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二、家庭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守法意识的重要途径。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道德准则。
家长可以通过家庭讨论、家庭活动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和遵守法律。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成为孩子守法行为的榜样。
三、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法庭、与法律工作者交流等活动来感受法律的力量和重要性。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模拟法庭活动或者编写法律案例,这样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法律应用的过程,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四、媒体教育现代社会中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因此利用媒体进行法律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家庭可以引导学生观看涉及法律问题的新闻、电视剧或电影,并与他们进行讨论。
通过与学生共同观看和解读媒体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法律,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五、法制课堂建立法制课堂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法制课堂可以通过以案释法、美德故事等形式,生动有趣地讲解法律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法律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守法意识。
六、评比奖励学校和家庭可以设立守法榜样、守法之星等评比活动,以奖励那些遵纪守法、具备良好法律意识的学生。
此外,定期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儿童法律意识的培养
儿童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保障,对于儿童来说,培养法律意识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了解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儿童可以建立起自我保护和正确行为的意识。
本文将探讨儿童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一、儿童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儿童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首先,正确的法律意识能帮助儿童遵守法律,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儿童在了解法律之后,会明白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从而能够避免利益冲突和不当的行为。
其次,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儿童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儿童遭受不公正对待或侵犯时,他们具备了法律意识,就能够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保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儿童法律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公正正义的人。
二、培养儿童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2.1 提供法律教育课程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开设法律教育课程来培养儿童法律意识。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法律基础知识、案例分析、法律责任和权益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解析和互动讨论,可以引导儿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2 组织模拟法庭活动模拟法庭活动是培养儿童法律意识的有力方式之一。
通过角色扮演、辩论和法律案例的模拟审判等方式,儿童可以亲身体验法律的运作和实践,提升他们对法律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3 鼓励儿童参与社会实践家庭和社区可以鼓励儿童参与一些有关法律实践的活动,例如参观法院、警察局、法律援助中心等场所。
这样的实践经验可以使儿童深入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作用,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2.4 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普及法律知识利用媒体和互联网的力量,可以向儿童传播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定期播放法律知识普及节目,提供有关法律的绘本、动画、游戏等多样化的媒体内容,可以加深儿童对法律的了解和认知。
2.5 建立法治家庭环境家庭是培养儿童法律意识的重要基础。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遵纪守法,注重培养儿童的法律意识。
小学生的责任与法律意识培养
小学生的责任与法律意识培养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责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和家庭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责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了解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责任感十分重要。
他们需要明白,他们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要尊重他人。
例如,平时可以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家务,保管好个人物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等等,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二、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小学生应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他们需要知道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体现,它保障了公平和正义。
家长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孩子解释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例如通过讲故事、观察案例和参观法院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三、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这需要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可以通过讨论和解决冲突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概念。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法律教育的活动,例如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了解法律的运作过程。
四、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在培养小学生的责任与法律意识时,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非常重要。
孩子们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同时,他们也需要知道不同行为的后果。
家长和老师可以制定一套明确的规则,并且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
而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也应该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五、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小学生的责任与法律意识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在团队中学会互相合作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可以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同时,通过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责任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总结起来,小学生的责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
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制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也是人们行为准则的规定者。
在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方面,加强法制教育的渗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法制教育保证校园安全和秩序法制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孩子遵守法律和法规,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和各种活动来渗透法制教育,使学生们明白法律的重要性,懂得遵守法律的基本规范,从而更好地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秩序。
1.学校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例如,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常识,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证人等角色,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2.学校可以利用校服、宣传栏等资源,宣传法律知识。
举办法律主题展览,制作宣传栏,展示法律常识、案例和法律宣传画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法律,了解法律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
3.学校还可以建立法律管控机制,制定校规校纪,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
例如,在禁止抄袭、偷窃等行为方面,明确惩罚措施,让学生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
二、培养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是孩子们遵守法律和法规的内在驱动力。
在小学阶段,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从小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做到遵纪守法、尊重法律、维护法律。
1.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的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通过开设法治课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警察局等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力量;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助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浅谈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提纲浅谈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一、引言二、法律意识的概述三、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1、学校教育重知轻行,相关的法制教育法规没有落到实处2、法制教育方式单一枯燥,或用“德育”代替“法育”3、部分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1、家长无视法规,错误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恶劣的家教环境2、家教指导不到位,家长“无识可授”(三)执法不力,社会不良风气、消极文化腐蚀着孩子(四)小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影响着法律意识的形成四、浅析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一)创造良好的学校法律教育环境1、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规范性2、联系生活,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3、以“法”治班,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的实效性(二)提高家庭法律意识教育的品质1、政府领头,立法予以保障2、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制教育阵地(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五、总论目录一、引言 (3)二、法律意识的概述 (4)三、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一)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 (5)1、学校教育重知轻行,相关的法制教育法规没有落到实处 (5)2、法制教育方式单一枯燥,或用“德育”代替“法育” (5)3、部分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 (6)(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6)1、家长无视法规,错误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恶劣的家教环境 (6)2、家教指导不到位,家长“无识可授” (7)(三)执法不力,社会不良风气、消极文化腐蚀着孩子 (7)(四)小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影响着法律意识的形成 (8)四、浅析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8)(一)创造良好的学校法律教育环境 (8)1、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规范性 (9)2、联系生活,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 (9)3、以“法”治班,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10)(二)提高家庭法律意识教育的品质 (11)1、政府领头,立法予以保障 (11)2、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 (11)(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制教育阵地 (12)(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12)五、总论 (13)不 [ , “ , “ 《浅谈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专业法律学生 李玲指导教师 李侠摘要: 目前,我国犯罪现象越来越向低龄化趋势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大幅度增加,据公检法司提供的数据和大量案例资料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如何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引言:法律意识是指个人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以及在生活和工作中遵守法律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培养法律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可以帮助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
第一部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中,家长扮演着培养孩子法律意识的重要角色。
以下是几种方法:1. 树立榜样: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法律意识的榜样。
父母亲自守法,对法律尊敬,这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分享经验: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些法律相关的经验和故事,以启发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可以讲述某案件的历史和法庭判决,让孩子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规定规则:制定家庭规则,并明确告诉孩子这些规定的法律依据。
例如,孩子晚归应该遵守当地的宵禁规定,否则可能会违法。
第二部分: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培养孩子法律意识的重要场所。
以下是一些方法:1. 法律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开设法律教育课程,主要介绍一些法律原则、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
通过这些课程,孩子们可以初步了解法律的内容和应用。
2. 范例教育:学校可以邀请法官、律师或警察等专业人士给学生作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这些范例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法律。
3. 法治文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第三部分: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的实践方法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还有一些实践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法律意识:1. 参与社区服务: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包括清理公共场所、帮助老年人等,这有助于他们体会到社区规则和法律的作用。
2. 法律游戏和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参与法律游戏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的场景,扮演法官、律师或证人等角色。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法律的理解。
3. 鼓励讨论和辩论: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讨论和辩论一些有关法律和公正的话题。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当今社会中,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特别是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培养法律意识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1.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首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通过给予他们简明易懂的法律知识,例如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或者综合性实践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敬畏心和法律规范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法律规范对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约束力。
2. 组织模拟法庭活动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组织模拟法庭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通过分角色扮演法官、辩护律师、原告和被告等,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法庭审判的过程和规则。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辩论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讲解,增加学生对法律的认知。
3. 利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常用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件事实、关注法律条文,并帮助学生理解法律适用和判决的原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全班进行讨论,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并分享他们对于案例的看法和观点。
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法律的具体应用,培养并提高他们对于法律问题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4. 组织法律讲座和座谈会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法律领域的了解,学校可以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来进行法律讲座和座谈会。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与专业人士近距离接触,并倾听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学生可以从专家们那里了解到法律职业的工作内容、法律实践的挑战以及法律行业的发展趋势。
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5.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最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也需要强调他们对个人行为的责任感和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教育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教育法律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治教育的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1. 学校课程的重视小学教育是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将法治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中,不仅通过政治课程传授法律知识,还要在语文、数学、体育等课程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
2. 校园法制文化的打造学校要建立和谐、法制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举办模拟法庭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养成守法的好习惯。
3. 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公民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任劳任怨的好公民。
二、法治教育的实施1. 示范案例教育通过向学生介绍、讲解一些身边的法律案例,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维护自己权益的必要性。
例如,可以用校园霸凌案例教育学生学习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权益,并告诉他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司法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司法机构,让他们亲身感受司法的权威性和正义性,了解法律制度的运行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增强法治观念。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律的普遍性和普及性,认识到法治是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和利益所在。
4. 家庭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小学生法治观念形成的重要环境。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遵纪守法,家庭中也要树立法治观念,不违法、不违纪。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观看相关法治教育电视节目,共同讨论和学习法律知识,从小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培养他们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引导他们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通过法律意识教育,小学生可以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以下是关于小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些想法。
首先,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应该注重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
教师可以简单易懂地向学生介绍国家的法律制度和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安全法、消防法、交通法等。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并明确违法行为的后果。
其次,小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校园规章制度,如校规、纪律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应用场景,学会合理表达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另外,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需要注重法治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公平正义、平等尊重、诚实守信等法治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与公民责任和义务相关的活动,如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最后,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需要注重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
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加强家校沟通,提供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机构,了解法律执行过程,进一步增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纲浅谈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一、引言二、法律意识的概述三、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1、学校教育重知轻行,相关的法制教育法规没有落到实处2、法制教育方式单一枯燥,或用“德育”代替“法育”3、部分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1、家长无视法规,错误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恶劣的家教环境2、家教指导不到位,家长“无识可授”(三)执法不力,社会不良风气、消极文化腐蚀着孩子(四)小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影响着法律意识的形成四、浅析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一)创造良好的学校法律教育环境1、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规范性2、联系生活,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3、以“法”治班,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的实效性(二)提高家庭法律意识教育的品质1、政府领头,立法予以保障2、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制教育阵地(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五、总论目录一、引言 (3)二、法律意识的概述 (4)三、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一)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 (5)1、学校教育重知轻行,相关的法制教育法规没有落到实处 (5)2、法制教育方式单一枯燥,或用“德育”代替“法育” (5)3、部分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 (6)(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6)1、家长无视法规,错误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恶劣的家教环境 (6)2、家教指导不到位,家长“无识可授” (7)(三)执法不力,社会不良风气、消极文化腐蚀着孩子 (7)(四)小学生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影响着法律意识的形成 (8)四、浅析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8)(一)创造良好的学校法律教育环境 (8)1、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规范性 (9)2、联系生活,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针对性 (9)3、以“法”治班,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10)(二)提高家庭法律意识教育的品质 (11)1、政府领头,立法予以保障 (11)2、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 (11)(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制教育阵地 (12)(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12)五、总论 (13)浅谈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专业法律学生李玲指导教师李侠摘要:目前,我国犯罪现象越来越向低龄化趋势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大幅度增加,据公检法司提供的数据和大量案例资料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意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在内心自发形成的,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中自觉培养的结果,也是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作为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不存在什么犯罪的问题,但他们因为其法律知识的馈乏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却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不良行为,而这些不良行为往往就成为违法犯罪的前提。
小学生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要从小抓起,要靠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己同心同力,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使他们从小学会时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预防犯罪不良行为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引言目前,我国犯罪现象越来越向低龄化趋势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大幅度增加,刑事案件涉案的未成年人数占同龄人数的比例明显上升;同时,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也常有发生。
既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也给未成年人自身及其家庭带来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1]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相关规定明确要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小抓起”。
邓小平同志也曾《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的报告中指出:“加强法制建设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
”④[2]作为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不存在什么犯罪的问题,但他们因为其法律知识的馈乏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却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不良行为⑤,而这些不良行为往往就成为违法犯罪的前提。
作为小学生他们已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活动,已开始进入有目的、有计划、组织性较强的系统的学校教育阶段,加上小学生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对小学生进行素①于春林,江晓庆,白铁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读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16页.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3年修正本)第二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③《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④邓小平,《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
这次会议上,作了《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的重要讲话。
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⑤于春林,江晓庆,白铁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读本》,海南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35页:不良行为指轻微违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它属于消极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往往成为违法犯罪的前提.质教育,毫无疑问应把法律意识的培养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和法制观念,树立起法律意识和预防犯罪的意识。
一、法律意识的概述对于法律意识的概念,2000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巩献田主编)中指出: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的认识、知识、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
它包括关于法律的学说、主张和理论;包括对于法律的本质、作用、特征等的认识和学说;包括对于现行法的理解和态度,对于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对于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等等。
认为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是含义相当的概念。
[3]1982年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法学基础理论》(孙国华主编)中,对法律意识的定义是: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4]1983年的一篇关于法律意识的文章,对法律意识的定义是: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5]著名的老一代法理学家、北京大学的沈宗灵教授1994年主编的《法理学》中也是这种观点:法律意识,泛指人们关于法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其含义相当于我国日常生活中所称的法制观念。
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人们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观点,以及对人们的行为和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评价,等等,但主要的是指反映对现行法的态度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6]通过对上述专家、学者的论述的分析,笔者认为,所谓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是指小学生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现行部分法、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等。
它是小学生对法律问题的自觉反映,是小学生能否事事以法律为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的思想观念,针对小学生来说的具体表现就是能够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和护法。
二、小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据公检法司提供的数据和大量案例资料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多出于法律认知水平低下,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在对未成年犯“从不良行为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有近76.56%的未成年犯选择“法律意识弱”。
[7]而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笔者作为一名从事乡村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员,因担任班主任的关系,长期和儿童接触,随时随地都要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和教育。
近年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问题儿童就在不断地增多,各种不良行为层出不穷,而面对这些不良行为,他们却都有自己“理直气壮”的理由,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
导致小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突出问题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人自身的心理特点等四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1、学校教育重知轻行,相关的法制教育法规没有落到实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教学中要求开设思品课、生命与安全课程,专门编写了《中小学安全教育读本》,看似开始重视法制教育,但现实生活中应试教育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得教学严重偏离教育方针。
加上“均衡教育”并不“均衡”,使得一些学校对德育、法制教育的重视不够,师资配备并没有完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的落实并没有到位。
如《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
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种综合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开始得到重视,各个学校纷纷聘请了专职教师,但对于法律,在小学来说,尤其是在乡村小学校,因为没有“法律”这样的学科,当然就不存在什么聘请专职教师之说。
再看看对《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八条①的实施,那也是差强人意,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中虽然都有法制教育、德育的内容,每学期也会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但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落到实处,对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关注多,学习成绩差的放任自流;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只关注其学习情况,而对其不良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不仅不能预防减少犯罪,反而造就了一些新的法盲,使犯罪走向低龄化、智能化,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影响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2、法制教育方式单一枯燥,或用“德育”代替“法育”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每个学校,每个班都要将法制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每一学期学校都会硬性要求每个班至少要开展一次法律教育的主题班会,我们的多数班主任往往为了应付了事,只是形式上象征性地开展一下,或者年年的开展都是一样的流程、枯燥而乏味,对学生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德育”代替“法育”主要表现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教育。
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学生法律意识的问题,而大多单纯地将它归为学生“品德不良”,简单粗暴地对学生训斥、说教一通之后了事,学生并没有明白自己的行为和“法”有什么关系,应该负什么责任,而只认为是大家对他行为的不理解,是老师和他“对着干”。
①《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2013修正本),后面所述均指此法,第七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第八条:司法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应当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