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而善胜”:老子的处世哲学
《道德经》中的管理之学:不争善胜
《道德经》中的管理之学:不争善胜《道德经》是古代中国哲学家老子所著,属于道家哲学的著作。
在《道德经》中,有很多关于管理之学的思想。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不争善胜”。
这一思想表面看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智慧和哲学意义。
“不争善胜”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不要与别人争功抢利,而是要追求真正的卓越表现。
这一思想对于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总是有很多人想要超过别人,实现更高的业绩目标。
然而,这种争夺往往会导致水土不服、人际关系紧张或内部争斗等一系列问题。
相反,如果我们不去和别人比较,而是专注于提高自己的表现和品质,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不争善胜”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目标管理管理者应该设定具有真正意义的目标,而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设定目标。
对于公司而言,目标并不应该只是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是需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
因此,一位好的管理者应该有远见卓识,设定稳健的目标,并通过全公司的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
2. 激励动机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激励员工,鼓励他们在性能和表现方面达到最高水平。
这种激励动机应该是以丰富的奖励、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为主,而不是以比赛和竞争为基础。
如果我们建立起一种健康的工作文化,让员工感到被尊重和赏识,那么他们就会自主地努力工作,最终实现工作的卓越表现。
3. 实践韧性在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改变环境、人员调整和预算限制等。
如果我们追求真正的卓越表现,就需要具备实践韧性。
这种韧性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的稳健性。
为了保持韧性,管理者需要学会适应变化、灵活处理问题,并不断学习和反思自己的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4. 沟通和协作沟通和协作是管理和领导的核心能力。
如果我们追求真正的卓越表现,就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与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沟通和协商。
这包括倾听对方的意见,平衡各方的利益,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并在协商过程中达成共识。
老子的七善
老子的七善老子提出做人七善,指“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要谦让;心善渊,要宽容;与善仁,要善良;言善信,要诚信;正善治,要正直;事善能,要展现自己;动善时,要把握机会。
老子对“七善”的论述是建立在“水”理念的基础之上的。
老子讲:“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他认为,世间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水,水滋润万物,但却从不为自己争利。
人们都希望往高处走,但水却往低处流。
看似不利,但涓涓溪流最终汇集成江河大海,势不可挡,因此水能够接近“道”的最高境界。
同样的道理,人生的选择也应具有水的这种境界,只有做到“不敢为天下先”,以不争、无私的“后其身而身先”的精神,最后才能达到内圣而外王的目的。
在这个基础上,老子提出了“七善”的原则,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说,居住的地方要自然祥和,没有世俗的纷争之地;心理状态要稳重祥和,深思熟虑;与人相处要友爱无私,仁慈宽厚;对人说话要真诚,讲究信用;为政之事要光明正大,宽严并济;办事时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行动时要选择好时机,坚定而果断。
只要达到了这七个方面的要求,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七善原则”体现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不敢为天下先”以及“退后一步,海阔天空”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后发制人”的理念,在看似不争中,实则事事争先,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将老子的这“七善”应用于人生的选择和职场的规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七善之一:居善地。
运用“居善地”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对于职业发展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居善地”的核心在于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比如一个合适的单位、一份适合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或一个优秀的业绩评价等,都是“居善地”的表现。
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志向、专业、兴趣和爱好、以及其他与自己的个性特征比较吻合的因素。
《老子》解读:道家谋略的三大原则
《老子》解读:道家谋略的三大原则老子既是哲学家又是谋略家,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从《老子》学谋略的不会比学哲理的少,老子的谋略思想,发展为“黄老之学”,形成了“人君南面之术”等,成了古代权谋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十分深远。
老子所创立的道家谋略,与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的谋略思想共同组成了先秦丰富的谋略文化思想,成了中国智慧的突出代表。
而且,老子所创立的道家谋略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智慧的理论之一。
还有,道家的谋略比儒家谋略影响面更广。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无论是将帅还是士人,都对道家的谋略很有兴趣,受其影响;道家谋略比法家、兵家和纵横家的谋略更温和,更善意,更守基本德道底线。
秦始皇用法家谋略,虽统一六国,但使广大民众遭受到血与火洗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汉初文帝景帝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策略,却是民众得以在遭受楚汉战争的残酷浩劫之后,能有机会休养生息,分享“文景之治”的成果。
老子推崇顺其自然,主张回归素朴纯真状态,而兵家研究战争,重视“诡道”,钻研“用间”(间谍),纵横家通过纵横捭阖和权变雄辩来争名争权争利,老子的智谋是不是比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的谋略更有善意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确提倡谋略,但道家的谋略是来自于自然之道,虽也将策略,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等,但毕竟比其他学派的阴谋家相当少了一些险恶诈术等,道家智慧更重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和因势利导,是很值得重视的古代谋略。
老子像那么,老子的道家谋略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呢?下面,分析道家谋略的三大原则,即“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和“知其雄守其雌”,与读者朋友一起探索。
第一,老子主张坚持“无为而治”谋略原则。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重要理念,正是“道法自然”的本性演绎出“无为而治”的道家谋略原则。
“道”是自然而然运行的,因而,顺“道”的行为,自然也就是“无为”。
“无为而治”这一概念,其实孔子也说过,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老子的处世哲学
老子》的处世哲学在《老子》的内容中,其处世哲学无疑是占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与探讨,我们知道老子的处世哲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二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我关系。
在《老子》第二十五章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
”老子一直认为道不仅在时序上先天地而存在,而且天下万物也是道所产生的。
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加上了天、地、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道是以自然而归的。
相比之下的儒家,孔子则侧重于人道,从人道出发,去强调天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
而老子作为到家的代表之一,与儒家是有所区别的。
他侧重于天道,提倡自然主义,强调人性和天道都是取其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和谐。
我们只要细细品读文章,不难发现:在《老子》的处世哲学里面存在这三大体系——淡泊名利和善待善恶、柔弱与不争、以德报怨。
一、淡泊名利、善待善恶老子认为对名利,善恶要采取超越的态度。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各方面的诱惑甚多,然而,人们常常容易为周围的名利欲声色所诱惑,甚至逐步迷失自己原有的本性。
为此,我们要保持真我,那么就要做到淡泊名利,超越善恶,不趋炎附势,不做墙头草,以提高自己甄别事物的能力。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盲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第十二章)即: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饮食餍会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
其实,这两句话是为了突出为“腹”和为“目”。
为“腹”即求建立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
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
基于此,老子唤醒人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
而对待善恶问题,老子一方面承认“美言可以使誉,善行可以加人”;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善美丑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几何?”(第二十章)因而,老子主张对“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道德经》:不争,是人生最高境界
《道德经》:不争,是人生最高境界老子有言:“天下之道,不争而善胜。
”人活一世,争得越多,失去越多。
不争,是一种豁达,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
1不跟小人争是非有句古话:“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
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意思是,文过饰非,是恶人的常态。
如果去责备他的过失,反倒会激起他的恶性。
曾在报纸上看过一个故事:菜市场后门口,一位年轻人与一位老大妈发生争执。
年轻人要老大妈让位子,理由是,她一连几天都在那儿摆摊。
老大妈不让,说自己先来,摊位边上的垃圾刚刚清理完,年轻人很生气,骂骂咧咧,并着急去挪老大妈的菜筐,菜篮。
老大妈没办法,只好换到了一个巷道口摆摊。
过了一会儿,年轻人突然大叫:“啊,城管来了。
”原来,年轻人所占的位置,是不能摆摊的。
巷道口,老大妈却可以随意售卖。
年轻人是争赢了,但后来,可能她的菜还没老大妈卖得多呢。
看过一句话:“宁愿保持沉默,让人看起来像个傻子,也不要和疯狗计较,把自己混迹于为人所不齿。
”陈铭曾在《奇葩说》中提到,在某年的六一儿童节,自己和大女儿拍了三张合照,发了一条微博。
他转眼就看到,有一个人在此条微博下面评论:“这孩子真的丑,湖北村货的基因,没差了。
”当时他十分气愤,准备和这个人对骂,但妻子问了他一句话,她说:“如果你发了,不就和他们一样了吗?”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和浅薄的小人辩是非,等于浪费时间和生命,毫无价值。
不争,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不计较,不与他人一般见识,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人和事上。
2不跟爱人争输赢前段时间,闺蜜和她老公因为买保险的事,大吵了一架。
闺蜜有个朋友是做保险业务的,她已经在朋友那儿买了一份重疾险了,经不住朋友的推荐,她又想买一份理财的险。
老公不同意,说保险不能盲买,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只能买重疾险。
老公态度坚决,闺蜜也一再坚持,最后两个人大吵一架。
我认为闺蜜的老公,说得很在理,如果闺蜜认个输,这件事根本闹不大。
双方都不肯让步,一件小事就掀起了一场风暴。
浅析老子的处世哲学思想
2 0 1 4 年3 月上
g7 期  ̄g5 5 3 期
浅析老子的处世哲学思想
杨 帆
( 陕西师 范大学 政 治经济学 院,陕西 西安 7 1 0 0 6 2)
【 摘 要】《 老子 》五千言讲道,将道的原则贯彻下来就是无为而治的方法。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处世原则
、
段 。社会 上的各种 矛盾 在这一时期凸显出来 ,表现在世人眼 前 的就是 战争 频发 ,朝 不保 夕 ,以往的一切正常秩序都遭到 破坏 。‘ 《 老子 》 似乎满怀恐惧和慨叹在总结 着历史上 的成败 、
彻 到 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 是 最高的维持生存的法则 。由此可 见 ,老子 的处 世哲 学是 以他 的天道观为基础的 ,也可 以认为 他 的处世方 略是其天道观在人生存 中的体现 。
《 老子 》一 书中不仅 阐述 了他 的不 争的处世思 想 ,还进 步论述了要如何 不争 ,如何以不争为手段达到在乱世 中保
其身而达到生存的 目的 。通观全书 ,可以看到老子关于处世
方 略 的基 本 方 式 方 法 。 ( 一 )“ 责柔”
生存 就要 不争 ,无为 , 要 “ 守雌 ” 、“ 贵柔 ” 、“ 知 足” ,以退 为进 ,在 忍让 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 ,这也 是 中国的一种 传统智慧。这种清醒冷静的理智生存方法 ,在 朝不保 夕的社 会生活环境的确是一种切实 的带有很高智慧 的 处世 方略 ,但 也从 侧面给我们展示 了当时社会 的沧海桑 田的
三 、老子处世哲学的基本方略
一
存亡 、福祸 、古今 之道 : 长治久 安的氏族社会 的远古传统正 在迅 速崩 毁 , 许 多邦国在剧烈争夺 ,许多在争夺之 中变得强 大 ,然后 又很快地失败 和覆 灭了。 ”“ 金玉满 堂 ,莫 之能守” 。 面对 这样 的社 会 ,老子认为要一切任其 “ 自然” ,少私寡 欲 , “ 罪莫大于可欲 ” ,“ 祸莫大于不知足 ” 。他社会 的认为动乱和 人 的各种 祸患 ,都集 中在 “ 争” ,和 “ 为 ”上。那 么要 维持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
《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老子》的十大经典哲理名言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
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
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老子》的十大精髓哲理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上善若水--浅析老子的处世哲学思想
|RADIO &TV JOURNAL 2015.3老子的《道德经》,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上至宇宙起源,下至自然演变,包含了老子的人生理想、玄学哲思、治国之道等诸多内容。
老子的思想本源归根结底是一个“道”字,他以“道”为核心概念,建立起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哲学体系。
而在这个哲学体系当中,老子以水喻道,认为“水”具有“道”的诸多特征,从而赋予了“水”韵味悠长的生命哲思。
一、以水喻道的生命旨趣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第八章)水,首先具有空明清澈的特性。
致虚守静也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虚”是形容清明空灵的心境,“静”是指心灵宁静安和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心境和状态之下,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安静,杂念不生,外物不能侵扰本心,以利于对客观事物、客观形势的分析和认识。
内心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毫无阻滞,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与“道”相融,复归自然。
其次,水具有柔弱的特性。
因为水的柔弱,使任何东西都无法改变水的本性,因而也无法胜过水,但水滴石穿,水却可以改变坚强的东西的形状,寓刚于柔,内敛却不失其锋芒。
其三,水具有谦下的品德,水能“处众人之所恶”,去别人所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忍辱谦让,淡然泊居。
最后,水具有不争之德,“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与人相争,不追名逐利,却在无声无息中滋养万物,顺其生长。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先于万物而存在,并且创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之所以备受尊崇,是因其对外物的生长不加干涉,完全任其自然发展,具有“不有”“不恃”“不宰”的特性,使“道”既存在于万物之外,又内化于万物之中,促使万物的发展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而水所具有的这些柔弱、谦下、不争的品德,最接近老子所认为的“道”。
孔子云:“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君子遇水必观。
”水正因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德行,才能润万物,普生灵,而君子也应学习这些品质,在处世之中更好地修养其身,锻炼其能。
《老子》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人生智慧引言概述:《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对于指导人们如何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实现自我提升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老子》中的人生智慧。
一、顺应自然1.1 顺势而为《老子》中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像水一样顺势而为,不要逆流而上。
惟独顺应自然的规律,才干事半功倍。
1.2 顺势而为的意义顺应自然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阻力,还能够使事情顺利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也能够让人心境平和,不被外界干扰。
1.3 如何顺应自然要顺应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和感知自然界的规律,然后才干根据这些规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
二、无为而治2.1 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老子》提倡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们应该以无为的态度应对事物,不要过度干预,让事物自然发展。
2.2 无为而治的意义无为而治可以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让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达到最好的结果。
2.3 如何实践无为而治要实践无为而治,首先要学会放下执念和欲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然后才干以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事物。
三、淡泊名利3.1 名利的虚幻性《老子》认为名利是虚幻的,追求名利只会让人迷失方向,无法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3.2 淡泊名利的重要性淡泊名利可以让人远离功利心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提升,不被外界物质诱惑所摆布。
3.3 如何淡泊名利要淡泊名利,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不被外界的名利所摆布,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定。
四、虚心谦和4.1 虚心的态度《老子》强调了虚心的态度,认为人应该保持谦逊和谦和的心态,不要自负和傲慢。
4.2 虚心的意义虚心可以让人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不断完善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和成就。
4.3 如何保持虚心要保持虚心,首先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要自以为是,然后才干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提升自我。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解析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最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这句话的解析如下:
1. “上善若水”表达了老子对于道德的看法。
他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就像水一样,具有包容性和渗透性,能够润物无声,不与万物相争,而是自然地流淌,适应万物所需。
2.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明了水的特性和作用。
水是生命之源,滋润万物,使它们得以生长和繁荣。
同时,水也不与万物相争,不占有任何东西,只是默默地付出。
这种特性和作用与道德的内涵相契合,即无私奉献、不计回报。
3. “处众人之所恶”意味着水能够处于低处、难处、险处等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
这体现了水的谦逊和包容性,也象征着圣人或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他们应该能够放下身段,不畏艰难险阻,为大众谋福利。
4. “故几于道”表示水与“道”相近。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也是最高的道德境界。
水具备了“道”的一些特性,如包容、谦逊、奉献等,因此被视为“几于道”。
综上所述,“上善若水”表达了老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和追求。
他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应该像水一样具有包容性、谦逊性和奉献精神。
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种道德观,人们可以更加接近“道”,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意思
人之道为而不争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道家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文献,相传为春秋末期的老子所著。
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道家的人生哲学。
它是对人的行为准则的阐述,意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积极行动、有所作为,但同时要避免无谓的争斗和竞争。
这里的“为”是指在遵循道的原则下,自然而然地做事,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潜力,对社会有所贡献。
“不争”不是指完全放弃努力或竞争,而是指在行动时保持一种谦逊和顺应的态度,不强行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不因私欲而与人争斗,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必须学会谦让、发扬风格,不与人争名、不与民争利,不与上级论是非、不与下级较长短、不与同事计得失。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就被父母长辈教育要“争气”“争取有个好成绩、好名次”“争取有个好工作”“争取有个好前程”等等,似乎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为了一个“争”字而“争”,“不争”就不是好孩子,至少不是要求上进的孩子,“不争”就没有出息,这个“争”字让许多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让许多学子放弃了追逐梦想的权利、让许多人背负上沉重的的包袱,争名夺利,黯然神伤。
“不争”不是不要理想、不去追求。
谁不想考试成绩更好一点、工作环境更舒心一些、职务工资提的更快一些。
这些想法与“不争”并不矛盾,因为实现理想、追求目标,并不一定要做损人利己的事,并不一定要与人一争长短、一较高下。
实现理想重在立足本职练好内功、干好工作、做出成绩,如果我们能抱着与世无争的心态,专心致志、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事,理想的目标终将会实现。
“不争”不是消极处事、不食人间烟火。
“不争”与现在有些人推崇的“佛系”“躺平”有着本质区别,网络上所谓的“佛系”,就是没有追求,没有什么理想,自己躲进小楼成一统,过自己的日子。
所谓的“躺平”,是指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无论自己遇到什么人什么事,自己内心都毫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完全彻底的顺其自然。
浅谈老子之“柔弱”“不争”“处下”思想
浅谈老子之“柔弱”、“不争”、“处下”思想摘要:《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充满着思辨哲理的哲学思想和鲜明的社会观念,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
尼采如是此书赞扬此书:“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鲁迅也有“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的高度评价。
如今看来,老子“道”的理论以及“无为”、“自然”的思想历久弥新。
本文将通过对由“无为”、“自然”衍生出的“柔弱”、“不争”以及“处下”等观念进行论述。
关键词:柔弱不争处下从“柔弱”、“不争”意思入手“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
“柔弱”意为软弱、柔软。
道教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修炼等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1]“争”字本意:彼此竞引物也[2],就是相互撕拉事物。
“争夺”、“争取”、“争抢”等词都是源于此义项,并由此抽象引申出“争强”、“争胜”等词汇。
所以,所谓“不争”,可以理解为自然无为,不争名夺利。
圣人之“处下”与“不争”《老子》先后在第七章和第六十六章分别提及“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和“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认为圣人如果想成为百姓所拥戴的君王,他们必须会谦虚卑下,如果想居于百姓之先,必须会后已而先人;能够以谦下的态度,不总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能适当地为别人着想一下,这样可以为自己以后的生存留有发展的空间。
第六十六章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这样圣人处民之上,管理百姓,百姓的负担不会重,也不会受到伤害,“故能成其私”。
“处下”是一种积蓄力量、酝酿准备、保存实力的状态,目的在于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静观其变,等待恰当的时机,创造条件以便实现转化,待到准备充分,时机成熟之时再采取行动,从而后发制人,得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效果。
老子在第二十二章表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水利万物而不争是什么意思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什么意思——红尘迷不了我的眼小肖原创直奔主题不讲碎语。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看到“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很多人以为老子是教导我们“不要去争”。
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
我只说两点,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其一,老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征战不止,惊鸿遍野,民不聊生。
就是老子自己也因为战乱的原因而丢了工作,不得不西出函谷关,以期找个稍稍安稳的地方清静清静。
在这种情况之下,老子会劝大家“别争”“别争”吗?不会的,老子作为千年不遇的一代圣人,绝不可能那么幼稚。
他很清楚天下为什么乱,大家为什么争。
这个时候告诉别人说“别争、别争,有啥好争的嘛?”哈哈,不被别人打死,也得被别人当成白痴。
关于这一点,老子非常清楚,比谁都清楚。
他所说的“不争”绝不是“不争抢”的意思,而是要善利、善争,大利、大争。
其二,我们想一想,老子《道德经》是写给什么人看的?是写给王侯、枭雄的,是写给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这类人的。
有的说,《道德经》不是写给关令尹喜的吗?哈哈,给了尹喜不假,但是尹喜根本没有夺天下的实力,充其量他只是个带货的“托儿”,《道德经》到了他手上,䁔不热乎就得乖乖送给别人——当时这种秘法简直太烫手了。
老子给霸主们写《道德经》意图何在呢?简单说:你们这么搞来搞去是不行的,只能越搞越乱,是不能统一天下的。
你们应该这么那么恁么办......老子是希望天下太平的,但是,这个太平指望大周朝是指望不上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周天子虽说是天下共主,其实名义上的意义远大于实际,充其量就只是个名份而已——那个时候,周天子对天下的实际掌控能力已经名存实亡了。
而且,老子之所以西出函谷关,正是因为周天子对他下了通缉令,以致于老子万般无奈,才不得不从河南一路向西,穿陕西、过甘肃,穿青海、至临洮,踏遍千山万水,受尽无尽磨难,直到了垂垂之年,才在有心人的运作之下,又辗转回到了老家河南——叶落归根嘛。
不争而善胜:老子的处世哲学
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 骋 畋 猎 令 人 心 发 狂 ,难 得 之 货 令 人 行 妨 ”,[1]也 就 是 说 虽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难以控制的,但是如果放 纵自己为所欲为的话,只会落得个好吃懒做、贪图享 乐的结果,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就难以进步。 因此,个 人 对 于 自 己 私 欲 的 控 制 尤 为 重 要 ,只 有 做 到 “制 欲 ”、 “不争”才有可能实现。 做到了“制欲”,下一步就应该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 善时”(八章)。 [1]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对待个人地位 上,要避高趋下,善于位居众人之后,不计个人地位的 低微;在心境上要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与人结 交时,要善于友好仁爱且不求报答;与人交谈时要做 到恪守信用;执政时要能做到清正廉洁、公平不倚,达 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处事方面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能 力并尽量融入团体;行动时要善于随顺天时,把握时 机,合乎时宜。 此外,老子在第八十一章直接提到了 “为而不争”的说法。 “为”即进取,“不争”即指在进取 的过程当中要处下谦卑,不能只顾一己私利,更应包 容万象。 这一点即使用到现代社会也丝毫不嫌落后。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到处充斥着诱惑与争斗,这些争 斗有为金钱,有为名利,有为面子,有为生存。 现代社 会上的人往往“为”的多,“不争”的少,确实应该多向 老子学习这种超然的处世哲学。 四、结语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守柔”思想?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守柔”思想?开经语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22 不争思想。
不争学说是《道德经》根本思想之一,贯彻始终。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第3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8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66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73章),“是谓不争之德,”(第68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第29章)“取天下常以无事”(第48、57、63章)。
争是野蛮,和是文明。
《道德经》就是要对治世人的争病,争病就是野蛮病,对治争病就是实现不争的文明。
和与争的对决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对决,也就是善与恶的对决。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和与争、文明与野蛮、善与恶的对决。
老子高举不争的大旗,就是为了和重新降临人间。
《道德经》惜墨如金,但对不争、和、守柔、无事申述不已,说明这个主题极为重要。
五千文的经文,直接宣说不争、无事的就达到10处,再把守柔、守静、处下、身后等经文加在一起,达到近30处。
人类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不争的法则将会被普遍接受。
购物排队就是不争的现实表现之一,已经成为文明世界的共识。
在一个充满争斗的时代,老子对人类文明最后实现不争毫不怀疑。
这就是真正的智者。
战争是最残酷的争,修道士看到阵亡将士嚎啕大哭。
人的本性是和,因为万物的本性是和,因为“冲气以为和”,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交通成和而生,争一定会被消灭。
这就是老子的实证。
老子二大宇宙万物生成理论(因和而生,互缺而生)是有宇宙学依据的,不仅仅是老子的美好愿望,不仅仅是个人呼吁。
因此合作代替争是文明的标志,凡是懂得合作的社会就会良性发展,凡是不懂得合作的社会就没有希望,也必将是竞争的出局者。
在经济领域,人类首先是师徒合作,使技术秘诀代代相传,使行业发展持续不衰。
上善若水为而不争_老子处世哲学的生命启慧
[收稿日期]2010 12 19[作者简介]张鹏飞(1967-),男,江苏泗洪人,安徽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中华国学文化研究。
管子学刊2011年第1期古今论坛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老子处世哲学的生命启慧张鹏飞(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安徽亳州236800)[摘要]老子是道家自然美学的开创者,并以 道德经 印证了高远深邃的人生智慧。
可以说,!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自然皈依∀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君子人格模式,体认着老子!以水喻道∀的敏锐睿智的思辨特质,召唤了历代仁人志士在人格实现上日趋走向完善、达求和升华,从而使得老子哲学始终蕴含着悠长隽永的生命意趣。
[关键词]老子;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自然皈依;处世哲学;生命启慧[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3828(2011)01 0084 04!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that of Water ∀and !with all theDoing in the Way of the Sage he does not S trive ∀###Inspirations from Lao Zi ∃s Philosophy of LivingZhang Pengfei(Dep ar tm ent of Chinese,B oz hou N omal College,Mengcheng 233500,China)Abstract:Lao Zi w as the T ao ism natural esthetics pathfinder and has verified the lo fty profound life w isdo m by !the Dao De Jing ∀.It can be said that !on friendly,if the w ater ∀,!for does not strugg le ∀,!the nature to be converted ∀takes one kind of idealized the gentlem an per sonality patter n,realizes Lao Zi !by Shui Yu to say ∀the keen w isdo m ∃s speculation special char acteristic,has summ oned all previous dy nasties people o f lo fty ideas,in the perso nality realizes on mo ves tow ard the co nsum ma tion,to reach the sum matio n day by day to sublim ate,thus causes Lao Zi philosophy to contain the long meaning ful life interest thro ug ho ut.Key words:Lao Zi;the H ighest Good is like that of Water;w ith all the Doing in the Way of the Sage he does no t Strive;nature-co nverted;philosophy of liv ing;inspitations 老子是道家文化思想的创始者,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道∀更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的生命实体。
老子·八章原文及赏析
老子·八章原文及赏析老子·八章原文及赏析原文:老子·八章[先秦]佚名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
上善即最善。
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几于道:几,接近。
即接近于道。
渊:沉静、深沉。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
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尤:怨咎、过失、罪过。
赏析: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
它没有固定的形体,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它没有周定的色彩,“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它没有固定的居所,沿着外界的地形而薄动;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多变,或为潺潺清泉,或为飞泻激薄,或为奔腾江河,或为汪洋大海;它川薄不息,却没有穷竭之时。
这不就是老子在前面几章中描绘的道的特质吗?居善地:即处于适当的位置,它不一定是最好、最高的位置,还可能是别人最厌恶的地方。
我们常常说在社会中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上学时选择专业,出来后找工作。
有时我们太过看重外界的评价,太过注重虚荣,而换来换去,殊不知适合白己的小是最重要的,即使在别人看来,它很低下。
心善渊:人的心要像深潭一样平静而深远,即要有涵养,能包容,不浅薄,不狭隘。
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包容不同的人和事,才能吏好地融入社会当中。
成大事的人都相信这句话,“不争,就是争”,雍正靠它赢得皇位
成大事的人都相信这句话,“不争,就是争”,雍正靠它赢得皇位成大事的人都相信这句话:”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这简单的几个字包含着大智慧,需要慢慢体味。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其中后两句来源于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到现在,蕴涵着深厚的思想内涵。
老子通过“大江大海能容纳百川”的道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想要成为圣人和王者,必须要有广阔的胸襟,只有以民为先,处于民下,天下的人才会乐于推崇,尊为圣人和王者,以这种不争的处事态度,得到了民心,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抗争。
直到今天,它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想要与你分享。
1、职场中的,争与不争雍正不争却赢得了皇位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剧情,引人入胜,令人紧张。
那就是九龙夺嫡斗争中,太子,八爷都殚精竭虑的展现才能,希望能得到父亲康熙的青睐,能当上太子以后能继承皇位。
而四爷雍正却默默去办了一件件难办的,得罪人的差事。
但最终,皇位传给了四爷。
多亏他有一个好老师邬思道。
邬思道说:”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邬思道给四爷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一个老汉生了很多儿子,并且有着很大的家业,但继承家业的钥匙只有一把,于是儿子们争得不可开交,唯独一个儿子没有去争这把钥匙,他只是默默帮老汉做事,打理家业。
最后老汉想明白了,把钥匙交给了这个不争的儿子。
可谓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邬思道这一席话说的,“不争是争”说的便是四爷。
四爷虽然也很想争夺皇位的,但表面上表现的是对皇位一点兴趣都没有,一心帮助康熙排忧解难,得罪了满朝官员。
他的对手八爷,表现的太显眼,极力收买人心,处处以宽仁示人,难干、得罪人的事他躲得远远的。
借希望借文武百官之手,讨得皇帝的欢心。
“争是不争”说的是八爷,他争的太明显,太过分,结果就是什么也争不到。
他们的举动被康熙看的一清二楚。
康熙是谁呀,大清最圣明的皇帝,看人认人不是一般的准。
《道德经》中的意象分析
《道德经》中的意象分析《道德经》中的意象分析唐黎标《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道德经》为了将“道”的精髓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自然界中选择经验性的物象作为意象,赋予其丰富的哲学文化意蕴,来阐发道家思想。
纵观《道德经》全书可以看出,老子创造的意象大致有:“水”(江海、溪流、川谷、雨露)、“婴儿”(孩之、赤子)、“玉”等。
《道德经》一文出现的意象虽少,还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水”(江海、溪流、雨露、川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递进式逻辑过程提醒我们,“人”最终也要“法自然”,也就是“取法于自然”的自然性。
我们都知水是生命孕育的源泉,任何生命其生存都离不开水。
所以《道德经》开篇即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8章)[1]意思是讲,最高境界的善行如同水的品性,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道德经》全文,论道几乎都取譬于水,以水喻道。
在老子看来,或许水与抽象的“道”最接近。
于我们看来,这种以水来喻意抽象的道的思维方式,探究实质,其实就是一种“物我同一”、“以己度物”的智慧。
[2]《道德经》中数次用到“江海”、“溪流”、“雨露”、“川谷”等有关水的不同意象,体现出水随物赋形的柔弱形态。
同时,老子看到水有莫之能御的力量,其性虽柔而力至坚,常顺势而为,充满爆发力。
如:“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32章)道与万物之关系如同川谷与江海的关系。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第34章)[1]意思说,道如同水一样,四处漫流,无所不至;“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第28章)。
“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第78章)[1]《道德经》之水其性柔。
“柔”是老子处世哲学精华之所在。
水之柔弱,正是道的“无为”的一种表现,也正因其“无为”,才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与兼收并蓄的胸怀,从而获得“善胜”;“大国者下流,故能为天下之交。
”(第61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第66章),[1]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之首领,就在于它善处下,终有容乃大,成“百谷之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第8章)[1]正因水之利万物不争,才能执守“道”,才得“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