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九下《与妻书》word学案
《与妻书》教案
宜章一中2020级高一语文教(学)案必修下册总第个教案编写日期: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主备人:何秀华《与妻书》[学习目标]1.了解林觉民及文章写作背景;理解句子含义。
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言语言、情感的魅力。
3.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和议论的密切结合,更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难点]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和议论的密切结合,更有力地突出了中心4.[学习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作引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九十多年前,中国也有一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这样的文稿。
二、作者介绍: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902年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1907年毕业,考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同盟会广州起义,受伤被捕,从容就义。
遗体后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他在参加起义之前,给新婚妻子留下一封著名的与妻诀别书,被选入中国高中语文课本及台湾国中中文课本。
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林长民是林觉民堂兄,林觉民也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堂叔。
三、背景介绍: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乂。
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
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
四、资料链接:书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说:“三代政暇,文翰颇疏。
春秋聘繁,书介弥盛。
”这就意味着早在春秋时期书信即已产生,而绵延两千多年之后,中国又形成了独特的书信文化传统,亲情、友情、爱情正是通过家书、情书等等得以传递和保存。
初三语文下《与妻书》教学教案
初三语文下《与妻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与妻书》的背景及作者情感。
学习书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式。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书中的表达技巧。
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妻子的深厚情感。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学习书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式。
2.教学难点:文章中的文言文阅读障碍。
对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家庭的看法。
简要介绍《与妻书》的背景和作者。
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式。
3.分析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段落层次。
分析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示例分析:a.第一段:介绍写信的背景和原因。
“余亦悔亡二女”:作者对失去女儿的痛苦。
“泪与血俱”: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b.第二段: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深厚情感。
“愿言不辱”:作者对妻子的敬爱之情。
“将与君共老”:作者对未来的期许。
c.第三段:表达作者对家庭的责任感。
“此身虽在九泉之下”:作者对家庭的责任感。
“必当负荆请罪”:作者对家庭的责任感。
4.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名句。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深入理解课文,写一篇关于家庭责任感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强对文言文阅读障碍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分析课文时,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
学练优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与妻书》导学案
《与妻书》导学案预习导航【文本助读】1、走进作者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县人。
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
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
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
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2、探寻背景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人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
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响应起义。
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于是他改变计划,回福州召集同盟会会员十余人,筹办军火。
为了避开敌人的耳目,原计划叫自己的妻子陈意映装扮孀妇,以出殡的仪式,把炸药装在棺木里,运往广州,但是陈意映已怀孕八个月,难以长途跋涉,后来只好由方声洞的姐姐方君瑛等人化装掩护,秘密到达广州。
到达广州已是4月27日,他们立即投入了战斗中。
林觉民率领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后堂,发现张鸣岐已逃走,遂退出东辕门,同迎面冲来的大队清兵血战,不幸中弹负伤,力尽被俘。
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另一封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第一课时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顺畅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3、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学习围绕关键性语句展开议论抒情的方法,体味文章情感真挚、说理深刻的写作特点2、翻译全文【课堂探究】一、朗读全文,理解并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同“够”,能够)(2)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陪伴)2、一词多义[竟]A动词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与妻书》)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汉书、霍光传》)轻舟竟川(从头到尾,曹操《善哉行》)B副词道竟何为耶(究竟、终究)刘禹锡《天论上》)神农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身]A名词首身离合心不惩(身体、躯体,《国殇》)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本课)B代词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师表》)身是张翼德也(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C副词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陈涉世家》)3.词性活用A. 名词用作动词汝幸而偶我(婚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
《与妻书》学案2
《与妻书》学案2一、学习目的1.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词的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文言基础知识1.注音释义意映卿卿如晤(晤,音wù,相遇、见面,引申为面对面)的的非吾所忍(的,音dí,实在、的确)2.通假字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3.一词多义[竟]A动词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本课)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汉书、霍光传》)轻舟竟川(从头到尾,曹操《善哉行》)B副词道竟何为耶(究竟、终究,刘禹锡《天论上》)神农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身]A名词首身离合心不惩(身体、躯体,《国殇》)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本课)B代词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师表》)身是张翼德也(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C副词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陈涉世家》)4.词性活用A. 名词用作动词汝幸而偶我(婚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
幼,疼爱)B. 名词用作状语汝泣告我(哭着)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样)C. 动词使动用法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使……完毕)当尽吾意为幸(使……尽)D. 形容词用作动词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E. 形容意动用法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5.古今异义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古义:想象、揣摩。
今义:模仿)6.句式解析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三、难句解析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全句译为: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把信写完就搁笔了,又很担心你不能深深地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丢了你去死,说我不了解我的不要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忍着悲痛跟你讲讲这种苦衷。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与妻书》导学案
《与妻书》导学案预习导航【文本助读】1、走进作者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县人。
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
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
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
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2、探寻背景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人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
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响应起义。
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于是他改变计划,回福州召集同盟会会员十余人,筹办军火。
为了避开敌人的耳目,原计划叫自己的妻子陈意映装扮孀妇,以出殡的仪式,把炸药装在棺木里,运往广州,但是陈意映已怀孕八个月,难以长途跋涉,后来只好由方声洞的姐姐方君瑛等人化装掩护,秘密到达广州。
到达广州已是4月27日,他们立即投入了战斗中。
林觉民率领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后堂,发现张鸣岐已逃走,遂退出东辕门,同迎面冲来的大队清兵血战,不幸中弹负伤,力尽被俘。
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另一封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第一课时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顺畅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3、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学习围绕关键性语句展开议论抒情的方法,体味文章情感真挚、说理深刻的写作特点2、翻译全文【课堂探究】一、朗读全文,理解并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同“够”,能够)(2)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陪伴)2、一词多义[竟]A动词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与妻书》)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汉书、霍光传》)轻舟竟川(从头到尾,曹操《善哉行》)B副词道竟何为耶(究竟、终究)刘禹锡《天论上》)神农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身]A名词首身离合心不惩(身体、躯体,《国殇》)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本课)B代词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师表》)身是张翼德也(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C副词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陈涉世家》)3.词性活用A. 名词用作动词汝幸而偶我(婚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与妻书导学案 语文版(2021-2022学年)
24、与妻书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能流畅的翻译课文.2、理解文中“司马春衫”“太上之忘情"两个典故.【学习重难点】理解文中“司马春衫”“太上之忘情"两个典故。
【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知识链接积累常识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人.1900年进入福建高等学堂,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年轻时代就确立了“中国无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
1907年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
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林觉民率敢死队冲入总督衙门后堂,点了一把火,在退出时遇到大队清兵,血战中不幸中弹被捕,从容就义。
时年24岁,是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书信是他在起义前三天写的,共写了两遗书,一封给父亲,一封给妻子.导学设计第1课时【导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流畅的翻译课文。
2、理解文中“司马春衫"“太上之忘情”两个典故。
【导学重难点】理解文中“司马春衫"“太上之忘情”两个典故。
【导学过程】【导学一】知识链接积累常识(5分钟)1、导入语:同学们,大家还记得辛亥革命是哪一年吗?(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在广州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起义,事后群众收得尸骨72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遇难的烈士中,有一位年仅25岁,他叫林觉民。
他起义前,共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父亲,一封给妻子。
给父亲的信字数不多,其内容是:“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二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
大罪请恕之。
”(大屏幕显示)给父亲的信字数不多,其内容是:“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
大罪请恕之。
”关于文中的两个典故:错误!司马春衫:白居易任扬州司马时,有一次在客船上听琵琶女演奏,听其诉说了悲苦身世,道出惊人的诗句:“同时天意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且泪湿青衫。
○,2太上之忘情:太上,指圣人,意思是最高明的人不为情所困,要豁达面对.【探究活动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学法指导:对照课文仔细听录音朗读,在课文中给疑难字和加点字注上拼音。
《与妻书》学案
《与妻书》学案《与妻书》学案 1一、学习目标(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解释词语:(1)卿卿(2)竟书(3)掩映(4)率性(5)模拟(6)太上忘情(7)眼成穿而骨化石(8)独善其身三、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3)汝泣告我(4)瓜分之日可以死(5)卒不忍独善其身(6)汝幸而偶我(7)当尽吾意为幸(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在课文中逐一划出各段关键性句子,说明这些句子在各段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和全文的中心保持一致。
第1段,“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
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
“爱汝”与“勇于就死”,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
请在这一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将这两者统一起来的。
(原句略。
小结:林觉民极爱其妻,正是这种感情升华,才使他更“勇于就死”。
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
“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其情操高尚,十分感人。
)第3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抒发全文中心的前半部分“吾至爱汝”的感情。
这一段主要回忆夫妇生活中的数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中所追忆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
(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
《与妻书》精品教学设计
《与妻书》精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
2、学习本文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技巧。
3、学习本文语言浅近晓畅的特征,同时排比、设问、反问、用典等修辞格的运用。
4、学习先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导入语】裴多菲有一首诗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面临爱情和事业的选择,我们应该选择哪一边呢今天我们来看看林觉民在《与妻书》里是怎么选择的。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之一、13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
15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不能自强”,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1911年(就是辛亥那一年)春天,留日学生接到黄兴、赵声两人的来信,说事情大有可为,林觉民于是立即离开日本赶赴香港,黄兴见到了林觉民,当即命林觉民回闽,联络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并且要运送炸药赴粤。
他原本打算让他的妻子意映打扮为孀妇,用出殡的仪式将炸药藏入棺木中运出,可是他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八个月,可能经不起长途跋涉,只得改由方声洞姐姐方君瑛等人担任运送武器的任务。
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
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
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冈,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冈起义”。
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
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全国的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
林觉民就是在这次起义中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的。
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建立共和的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与妻书》 学案
《与妻书》学案含答案一、学习目标(一)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三)沉潜涵泳,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二、学习过程课前预习。
1、要求如下:(1)读准音,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初步疏通文意。
(2)读顺文,并圈出感情真挚、内涵丰富的句子。
(3)读懂意,朗读全文,初知文章大意。
2、文学常识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侯(现在福建省福州市)人。
他的父亲在当地中学堂任国文和图画教师。
林觉民1900年进入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年轻时代就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
他思想先进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曾动员自己的妹妹、嫂嫂和妻子到女子师范学堂读书。
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学习,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还写了《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宪法论》。
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起义响应。
林觉民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于是他改变计划,回到福州,召集在福州的同盟会会员十余人,筹办军火,在福州西郊西禅寺制造炸药。
为了避开清政府的耳目,原计划叫自己妻子陈意映装扮孀妇,以出殡的形式,把炸药装在棺木里,运往广州。
但是陈意映已怀孕八个月,难以长途跋涉。
后来只好由方声洞的妹妹方声璧等人化装掩护,秘密到达广州。
那已是4月27日,他们立即投入起义。
林觉民率领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后堂,发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走,就愤然点了一把火,在退出东门时,同迎面冲来的大队清兵遭遇,血战中,不幸因中弹负伤而被俘。
在清朝官吏审讯时,林觉民康慨陈词,纵论世界大势和献身革命的道理,怒斥清廷的昏庸反动,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
《与妻书》学案(精)
《与妻书》学案【文本解读】林觉民作《与妻书》,与妻诀别,倾诉衷肠,一面表达对妻子的至爱,或直抒胸臆,或追忆往昔,一面又冲破儿女情长,晓以国家大义,时时作解释和安慰。
“吾至爱汝”的深情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勇决,宛如两种旋律交错并进,使文章既缠绵悱恻,又充满浩然正气。
诵读课文,注意把握感情线索,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复杂心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素养目标】1.了解林觉民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疏通文本,把握文本内容;理解句子含义,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抒情、记叙和议论的写法。
4.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
【学习重难点】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民主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4岁进高等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课余谈到时事,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不革命不能自强。
”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三月二十九日(阳历四月十七日)早晨,他和方声洞等率领全体福建同志入广州,和林广尘(文)会于城内。
下午五点多钟,一同攻击轰炸督署,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
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2.相关背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
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
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起义。
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故又名之曰“黄花岗起义”。
本文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夏历三月二十六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完整word版)与妻书创新优秀教案
14 与妻书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
2.领会“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一(音乐导入):由童安格《诀别》导入: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难舍弃/思国心情∕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启/诀别吾妻∕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导入二(情境导入):1911年4月27日,这位告别了怀孕的妻子的年轻人,带着对革命的忠诚、带着对妻子的挚爱,毅然选择了为革命事业而死的道路。
他的死震惊了整个中国,他的“为天下人谋永福”的爱却穿越时空,直抵永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觉民烈士临起义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书——《与妻书》。
一、作家作品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
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
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
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诚挚地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热诚和对妻子的至爱,同时也深刻地阐明了个人的爱情和幸福同革命事业、全体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有主有从的辩证关系;表白了他作为一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志士的革命人生观;体现了作者舍身为人民的崇高精神。
二、朗诵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先自由朗读,若有不会读的字词,借助书下注释或工具书自行解决。
称.(chèn)心快意几家能彀.(ɡòu)必不能禁.(jīn) 使之肖.(xiào)我依依旁.(bànɡ)汝念.(niàn)六夜四鼓2.学生轮流朗读,出现问题纠正。
九年级(新版语文版)语文下册导学案 第4单元 14 与妻书
14与妻书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句子含义,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抒情、记叙和议论的写法;品味情真意切、朴实无华、亦文亦白的语言特色。
3.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激发爱国热情。
2课时【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在广州起义中英勇就义的有72位革命志士,其中有一位叫林觉民的革命者,在起义前夕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与妻书》,看看作者在起义前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些什么。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将生字字音和重点词语词义整理在下面。
(1)字音(学生借助工具书整理)(2)文言知识梳理①通假字几家能彀.(“彀”通“够”)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依傍,依靠。
)②一词多义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词,敬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名词,老人)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动词,爱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词,孩子)③词类活用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名词用作动词,“写”的意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形容词用作动词,“敬爱”的意思。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的意思)2.作者名片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1905年与陈意映结婚。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作品有《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宪法法论》。
3.背景资料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响应起义。
林觉民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
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下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另一封给他的妻子。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请同学们谈一下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交流点拨】作者是怀着悲痛而又复杂的感情来写这封信的,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但为了国家、民族,最终选择了离开妻子,投身革命。
九(下)语 19《与妻书》学案
九年级(下)语文《与妻书》学案一、情境导入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技能目标: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三、自主学习(一)解题及作者简介:(二)本文结构: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
(1自然段) 第二部分: 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
(2─4自然段)第三部分: 加深言情,情深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
(5─7自然段)这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
四、自学测评1给下列的字注音晤()彀()肖()旁()婉()禁()2解释下面的字词①如晤②腥云③婉④切切⑤第⑥抑⑦破镜⑧率性⑨的的⑩独善其身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2)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4预习效果反馈1.“又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2.“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五、合作展示1、要求学生在课文中逐一划出各段关键性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在各段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和全文的中心保持一致。
(讨论此题旨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思路。
)提示:全文7段,每段都有一些关键性的句子。
2、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讨论此题旨在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六、重点导引1、文章开头说,“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妻子解释的?2、文章第2自然段中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而在第4段末了又说“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语文版)《与妻书》教案
24、与妻书――林觉民一、教学目的1、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掌握课文中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用细节描写来传情达意的手法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领会“吾至爱汝,既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儿女之情和“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豪情两者在文中如何结合,学习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掌握重点词,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达到审美上的收获2、难点(1)对记叙、议论、抒情结合的写法的理解。
(2)从关键句子探讨作者牺牲前的心理状态。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解题及作者简介:1、作者简介: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县(今属福州)人。
少时厌恶科举,遵父命应考童生,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第一个交卷了事。
1902年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学习,曾数次领导学生运动。
1907年毕业,留学日本,进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并学英文,德语。
不久参加同盟会。
1911年初得黄兴,赵声自香港来信,归国约集福建同志响应广州起义。
4月23日夜,由香港入广州。
4月24日夜写《绝笔书》,感情诚挚,痛言为正义而死,“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
27日下午5时半,起义开始,随黄兴进攻督署,因受伤而被捕,从容就义。
时年24岁。
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解题: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
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鼓)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与妻书》优质教学设计.doc
《与妻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3.通过诵读,感悟文章情感,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流畅地通读全文,初步疏通文意。
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画出蕴含真挚感情、内涵丰富的句子。
3.反复朗读全文,体味文中的儿女情长和革命豪情。
(二)教学活动1.导入新课。
2.作者及背景介绍。
(借助课文注释及多媒体)3.正音正字。
(1)教师范读课文。
(把握节奏,读准每一个字)(2)下列加点的字该怎么读?如何理解其含义?(多媒体显示)意映卿卿如晤(wù)几家能彀(gòu)必不能禁失吾之悲(jīn)嗟夫(jiē)吾灵尚依依旁汝也(bàng)使之肖吾(xiào) 4.学生讨论交流。
(1)文中的多义词,如:①且以汝之有身也怀孕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自身②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写③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代词,他吾亦望其言是实代词,那独善其身代词,自己汝其勿悲副词,表示期望(2)词类活用现象,如:①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瓜分之日可以死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汝幸而偶我⑤当尽吾意为幸(3)找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如:①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②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 5.再次朗读课文,体味作者感情。
6.展开质疑、讨论活动。
(1)作者的衷情是什么? 明确:作者“忍悲”所言衷情是:“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悲”。
2020-02-06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3.通过诵读,感悟文章情感,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语文九下《24与妻书》word教案 (1).doc
24.与妻书这封遗书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阐明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革命精神。
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卿(qīng)晤(wù)彀(gòu)恸(tòng)语(yù)婉(wǎn)嗟(jiē)虐(nüè)2、形近字┏卿(qīng)爱卿┏遂(suì)遂心┏携(xié)携带┗唧(jī)唧唧┗逐(zhú)追逐┗挈(qiè)带挈3、多音字┏(yǔ)语文┏(shēng)不胜┏(xiào)不肖语┫胜┫肖┫┗(yù)语我┗(shèng)胜利┗(xiāo)姓肖4、词语解释【意映卿卿】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
卿卿,夫妻之间的爱称。
【如晤】如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晤,见面。
【不能竟书】竟,完毕。
【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
【汝幸而偶我】偶,名词用作动词,婚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名词用作动词,尊敬;幼,名词用作动词,疼爱。
【汝泣告我】泣,名词用作状语,哭着。
【瓜分之日可以死】瓜,名词用作状语,像分瓜一样。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动词使动用法,使……完毕。
【当尽吾意为幸】尽,动词使动用法,使……尽。
【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完善。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乐,形容意动用法,以……为乐。
【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
5、文学常识真空(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____,是____之一。
该文是1911年作者参加____前夕写给妻子的绝笔书。
(2)唐代诗人____《琵琶行》的末句是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
(4)嗟夫!_______,所未尽者,_______,汝可________。
【参考答案】(1)《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广州起义(2)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妻书》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2.顺畅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3.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第一课时
快乐自学
(一)资料大展台
1.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
福建闽县人。
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
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
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
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2.时代背景(见资料夹)
3.本文的写作经过(见资料夹)
(二)初级自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体会感情。
1.自由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朗读展示并评价。
反馈练习: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卿()晤()彀()恸()语()婉()嗟()虐()2.多音字
┏()┏()┏()
语┫胜┫肖┫
┗()┗()┗()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②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③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④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⑤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4.学生朗读成果展示。
5. 齐读课文,把握感情。
请同学谈谈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
作者深爱自己的妻子,但为了国家和民族,最终选择离开妻子,投身革命。
(三)中级自学:积累字词含义,翻译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自学指导:译读课文。
学习小组互为老师,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检查翻译情况。
分段翻译文章(以学生翻译为主)。
反馈练习:
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称心如意,几家能彀()
②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不能书竟而欲搁笔
(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3)汝泣告我
(4)瓜分之日可以死
(5)卒不忍独善其身
(6)汝幸而偶我
(7)当尽吾意为幸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古义:今义:)
④翻译以下重点句子
(1)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2)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3)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4)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5)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2.思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脉络。
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第三部分(5-7):
3. 交流展示
(四)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如晤()几家能彀()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嗟夫()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使之肖吾()的的非吾所忍()2.解释下面的字词
①如晤:②腥云:③婉:④切切:
⑤第:⑥抑:⑦破镜:⑧率性:
⑨的的:⑩独善其身:
3.翻译下列句子。
(1)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2)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3)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4)卒不忍独善其身。
(5)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6)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课文,理解文章“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
2.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革命志士“为天下人谋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快乐自学:
(一)高级自学:带着问题,研读课文。
(1)深入探究文章的主旨。
.
①找出文章表示中心思想的一句. 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②林觉民爱他的妻子吗?通过哪些段落或句子可以体现出来?这些段落或句子表达了对妻子怎样的情感?
③林觉民深爱妻子,为什么还要”勇于就死也”?这样矛盾吗?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关段落或语句,并具体体会作者的情感。
④既挚爱妻子,又深爱天下之人,作者最终选择”率性就死”不顾妻子,他死得无怨无悔,但却有牵有挂。
他在写作此信时心情是如何的呢?从文章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⑤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作出如此的抉择?你还想到了哪些人的生死抉择?
(2)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①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在抒发对妻子的爱的过程中阐述革命的道理的(具体方法). 进而了解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读一读,品一品。
②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了解本文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的写法。
)
(3)赏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①找出文章中所用的典故,这样做有何好处呢?(所谓“典故”,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诗句。
)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以写情为主、情理结合的记叙文。
全文以“”的“吾衷”为主线,结合叙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阐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吾至爱汝”并“”,从而“”,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
(用原文回答)(三)拓展延伸
林觉民烈士最终选择了舍弃小家顾念大家,他的事迹与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敬仰。
现在的你,一定想对烈士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或敬意吧?请你给林觉民烈士的墓碑拟写一则墓志铭。
(形式不限,字数控制在30字内)
(四)达标检测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各题。
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2)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2.“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4.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