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559a1f0740be1e650e9a77.png)
“和同为一家”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著名首领的名字及被唐朝册封的称号。
2.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和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3.理解并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藏族的祖先是?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2.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如何?3.什么是“天可汗”?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文成公主入藏为吐蕃带去了哪些先进文化和技术,对古代中国而言有何重要意义?2.思考:为什么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能够取得这样大的发展?三、巩固检测1.“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A.维吾尔族B.藏族C.彝族D.白族2.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A.满族B.维吾尔族C.藏族D.白族3.近年来穿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
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①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③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④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4.“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中的“我”应是()A.张骞B.孝文帝C.松赞干布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完婚。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完婚。
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建立会盟碑。
2.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
而在唐太宗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对唐太宗的尊称,表示唐太宗是他们共同的君主。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丝罗、绸缎、谷物、果品、菜种、茶种、蚕种、药材,以及医学、农学、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像。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不仅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5课 “和同为一家”导学案答案
![第5课 “和同为一家”导学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c4cbcbaa00b52acfc7ca1d.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答案设计审核2014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学习重点】: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学习难点】:如何认识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
【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6-27页“天可汗”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3题:1、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看谁做得最快唐太宗即位后,借东突厥内乱之际,派大军一举扫平东突厥。
唐朝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毒爱之如一”,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
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所以赢得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拥戴。
3、“天可汗”的含义是什么?少数民族为什么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原因: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的政策,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请看课文第27-30 页“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苍山会盟”二目的内容,回答下列4—5 题:4.唐和吐蕃的关系:吐蕃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是藏族的祖先,首领称为赞普。
唐玄宗时,尺带朱丹上表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唐蕃“甥舅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松赞干布是吐蕃杰出政治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5、“点苍山会盟”是怎么回事隋唐时期在今天云南洱海地区分布这六个部落六诏。
七年级历史第05课 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第05课 和同为一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e1628acc22bcd126ff0c15.png)
课题: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
时间: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史实。
2、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3、了解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
学习重点:
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学习难点:
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
A.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各族
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
C.唐朝时北方各民族无法与大唐抗衡D.唐朝很强大,北方各族臣服于唐朝
6、唐朝时,中原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态度是()
A.军事进攻为主,政治教化为辅B.镇压与压迫
C.开放与宽容D.军事进攻与征服
A满族B维吾尔族C回族D藏族
3、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关系反映的是()
A、唐与南诏的关系B、唐与吐蕃的关系
C、唐与突厥的关系D、唐与回纥的关系
4、回鹘衣装回鹘马,描述了唐朝长安少年的时尚装扮,请问回鹘是今天的哪个民族?( )
A、藏族B、蒙古族C、回族D、维吾尔族
5、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时期()
5、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吐蕃人乃至至藏族人民的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跟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
知识点二:回纥的勃兴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精品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751f32d910ef12d2bf9e7a2.png)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精品2020-12-12【关键字】发展、掌握、了解、关系班组姓名:日期:2013-3-30课题: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学习主题】1、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社会关系;2、了解回纥、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二、【定向导学·互动表现·当堂反馈】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15分钟)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10分钟)展示现课题(内容·方式·时间10分钟)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10分钟)【导学1】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研读:课本p23-24页正文部分,并结合小字内容。
勾划:吐蕃是哪个民族的祖先?生活在那里?是谁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于哪里?是怎么样与唐朝进行交往的?①两人小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并用红笔给对子评定等级。
②五人互助组:小组长统计小组内在第一次互动后仍存在的疑难问题?(3分钟)③十人共同体:A·将本大组成员按小组分成A、B两组B·A组在小组长主持下,检查勾画识记内容,B组在黑板上就展示主题进行组内预演C·在大组长的主持下,就展示主题进行组内预演(明确方案—分配任务—呈现成果—模拟展示)(4分钟)活动探究一:1.历史小达人:建议以“小达人”的身份向同学们讲述有关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有关小故事。
活动探究二:就你所了解的有关民族,向同学们讲述他们的生活习惯与风俗等。
活动探究三1. 精彩讲解:组内分配好任务,向大家表现你们的劳动成果。
2.要求:结合板书,针对问题,深度解析;声音洪亮,姿态自然。
组长分配好任务,进行精彩预演。
一、自研自探成果呈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吐蕃人是________的祖先,很早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一带。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导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de1d08d15abe23492f4d2a.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
请抓紧动手,看谁表格列得对!
●3、探究讨论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风。
(唐)陈陶《陇西行》探究交流:看谁要点答得全——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的胡风说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
(3)和亲对这个少数民族有何影响?
●填一填:
名称地理位置现今名称杰出首领与唐朝的关系
吐蕃青藏高原松赞干布
东突厥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南诏云南苍山
洱海一带
唐玄宗册
封其首领
●5、找一找:请同学们找一找,除了书本上的少数民族外,我们还知道唐与哪些少数民族有密切联系?请写下来,我们一同探究。
看谁写得有水平!
三、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
1、唐朝皇帝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本课的课题是“和同为一家”,主要讲述了唐朝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关。
第5课和同为一家 导学案.doc
![第5课和同为一家 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86622d8647d27284a7351d8.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知道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二、学习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三、学习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唐朝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为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
、和先后在今天新疆地区设置管辖机构。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期称作,他们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带。
以和为生。
、7世纪前期,吐蕃的杰出首领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
他仰慕中原文化,向唐朝求婚,把嫁给他。
、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了。
文成公主入藏对历史的影响:密切了增进了。
3、回纥的勃兴①、回纥是族的祖先,游牧于一带,8世纪中期,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后来,回纥改为。
4、“车书本一家”①、鞋桐族是我国满族的祖先,隋唐时期,生活在今我国东北的、—一带,7世纪末,粟末鞋桐建立政权,后来唐玄宗封其首领为都督,封, 从此,粟末鞋桐以为号。
5、苍山洱海间的南诏①、隋唐之际,云南苍山洱海一带分布着,他们是和—的祖先。
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O(二)、合作探究: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3、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吐蕃人乃至至藏族人民的喜爱?(三)、系统总结:吐蕃回纥南诏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一带色楞格河流域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杰出首领松赞干布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与唐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四)、巩固训练:1、唐朝初期为了增强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答应了吐蕃首领求婚,将一位公主远嫁西藏,这位公主就是()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太平公主D.阳城公主2、8世纪初期,给唐朝皇帝上书,称两族“和同为一家”的是()A.南诏B.回纥C.革末箪曷D.吐蕃3、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A.白族B.彝族C.藏族D.维吾尔族4、“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名校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名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69012ce2f0066f43322bb.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学生姓名使用时间月日编写质量评价完成水平评价【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1、知道和背诵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知道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背诵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重点);3、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难点)。
【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1、班班通多媒体系统、《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导学案、历史地图册等。
2、课前自学法、课堂讨论法、及时小结法。
【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阅读课文P22-P27,并标注在课文中。
)一、预习导学1、民族政策:以较为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各族和西域首领尊称为“”。
2、管理西域:和在今地区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3、唐和吐蕃的交往(1)吐蕃概况:吐蕃人是的祖先,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2)唐蕃和亲①7世纪时,唐太宗把嫁给了,(作用是)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之间的友好关系。
②8世纪初,唐朝又将嫁到吐蕃,唐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已经“”。
4、唐与其他民族的关系(1)回纥:是族的祖先,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
(2)靺鞨:隋唐时,在东北居住着族,后来唐玄宗封首领为。
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有“”之称。
(3)南诏:云南的六诏是和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体现了南诏的建筑艺术。
二、课堂研讨通过本课的学习,请试着来总结唐朝处理周边各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达标检测】(一)书面作业1、唐朝时,被少数民族首领称为“天可汗”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高宗2、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到隋唐时期中原王朝在这里设立的行政军事机构有()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护府③西域都护府④伊犁都护府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③3、“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唐玄宗时期B.唐高宗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8、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A.吐蕃B.回纥C.南诏D.突厥4、唐朝有人用诗句“回鹘衣装回鹘马”形容长安、洛阳人们的穿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A.回鹘一度控制中原地区B.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加强C.唐朝中央政府日益衰落D.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的加强5、唐朝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挟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A.国力强盛B.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C.支持少数民族保卫边疆D.民族政策比较开明6、唐朝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中国》中有诗道:“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ca206700abb68a882fbac.png)
“和同为一家”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状况及与唐朝的关系。
2.了解回纥、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唐朝的民族政策:(1)唐太宗实行__________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被尊称为“__________”。
(2)表现:(3)影响: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唐太宗所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2)唐朝处理周边各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什么启示?三、巩固练习1.唐朝皇帝中,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据你所知,吐蕃人就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A.回族B.满族C.藏族D.汉族3.下列能反映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A.X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C.文成公主入藏D.“金瓶掣签”制度的制定4.“车书本一家”反映了唐朝与下列哪个政权的关系()A.突厥政权B.靺鞨政权C.回纥政权D.吐蕃政权5.下列事件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A.授大祚荣为渤海郡王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D.封皮罗阁为某某王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开明天可汗(2)(3)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意思: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
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某某。
政策:民族平等。
(2)主要方式:设机构管理、册封、战争、和亲等。
启示:对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谐世界、和平外交,尊重科学与人才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巩固练习1.B2.C3.C4.B5.B。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 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鲁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 和同为一家导学案 鲁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a42297e45c3b3566ec8bac.png)
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和同为一家课题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目标1、了解唐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史实;知道唐朝与回纥、靺鞨、南诏的友好关系.2、能说出唐朝与吐蕃民族交往的史实;如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以及唐蕃“和同为一家"。
3、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
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课型问题发现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日期教学过程环节步骤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预习依案自学组内互助一、隋唐时地方政权与唐朝的关系教师讲授1、《爱我中华》导入2、介绍唐朝的民族政策3、隋唐时地方政权与唐朝的关系,讲述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史实。
学生倾听引导学生学会用史实论证观点.组间交流总结归纳二、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1、通过阅读本子目,你学到哪些新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这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新的发现?有哪些启示?1、指导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学到的新知识就是课文中包含的几个事件,或一个事件中包含的线索、要素等)2、如果你随文成公主入藏,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什么?分析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
1、阅读教材,做标记。
七年级下第五课“和同为一家”教案
![七年级下第五课“和同为一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850e299e314332386893d6.png)
教学重点
吐蕃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教学方法
谈话法、探究法、பைடு நூலகம்述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后小结】
下面这些图片,你能说一说是哪个民族?(逐一展示几个有关民族的图片: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让学生说出民族的名称。师:(告诉大家这五个民族在我国唐朝时的称呼。)今天,我们着重学习唐朝与这五个民族的关系。
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当时东突厥与唐朝的关系?随着颉利可汗的归顺,东突厥灭亡。后唐高宗时,又灭了西突厥。着重强调突出唐太宗对颉利可汗的册封和对东突厥民族的优待。
下面咱们分四个小组进行学习。列各小组学习和讨论的内容:1、各民族生活在哪里?
2、各民族有什么生活习俗?3、各民族出现了哪几位杰出的首领?
4、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观察彩页《步辇图》,哪位同学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大家描绘一下当时吐蕃使者求婚的情景。
组织生小讨论: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如果当时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文成公主为什么会受到吐蕃乃至后来藏族人民的喜爱?
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唐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有何共同点,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车书本一家”“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友好关系,理解这是唐朝实行开放民族政策带来的积极结果。
学生看图描绘当时吐蕃使者求婚的情景。
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了解文成公主入藏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并达成共识: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唐玄宗为了和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所以也同意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聪明娴慧,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所以人民尊敬和怀念她。
【配套K12】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学案
![【配套K12】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c8eab16294dd88d0d26b70.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学案第5课和同为一家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文成公主入藏。
2.认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保证,民族友好有利于各族的发展。
3.设计少数民族方位图,帮助形成正确的少数民族的时空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吐蕃与唐朝的友好关系难点: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自主学习】(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
2、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立机构,加强管辖。
和在今x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是藏族的祖先。
2、唐和吐蕃的友好往来A、唐太宗将嫁与吐蕃杰出首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B、唐中宗时,将嫁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三、回纥的勃兴回纥是的祖先。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四、“车书本一家”是满族的祖先。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五、苍山洱海间的南诏南诏是今天和的祖先。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合作探究】、活动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活动二;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吗?【展示点评归纳提升】【当堂检测】、唐太宗在今x疆地区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北庭都护府B、西域都护府c、安西都护府D、x疆行省2、XX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下列历史人物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玄奘B.文成公主C.郑和D.戚继光3、“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与那个民族之间融洽的民族关系。
()A、白族B、维吾尔族c、藏族D、满族4、谁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拥护,被尊为“天可汗”()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唐高宗5、(1)“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x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历史下第5课“和同为一家”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邹平审核:东山中学历史备课组时间:2012-3.4
【学习目标】
1、记住“天可汗(Kè hán)”的含义,知道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记住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学习流程】
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
(一) 自学提示:
1、学生自学教材
2、重点:了解唐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问题
(1)天可汗的含义?
(2)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3)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
(二)个人默学课本20至24页(8分钟)
(三)小组交流(2分钟)
二、展示与质疑:展示问题⑴至(3)提示:①展示学会的②方式可多样③以小组
为单位
三、点拨与归纳:
、教学反思:四、检测与反馈: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2.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
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
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
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3.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了吐蕃与唐朝会盟
B.使吐蕃上书“唐蕃和同为一家”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D.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4. 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场景是
A.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
B.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
C.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
D.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
5.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突厥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6.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7.唐朝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
这说明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地区用兵的做法
B.统治者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始终非常和睦
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
8.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
A.通婚联姻
B.经济文化交流
C.共同镇压安史之乱
D.会盟
9.吐蕃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藏族
B.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彝族
10.材料分析: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学习后记:
三、点苍山会盟
七年历史下第5课导学案答案
问题(1)天可汗的含义?即唐太宗。
“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630年,回纥等族首领拥戴唐太宗为各族共主,尊称“天可汗”。
(2)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答:1、唐太宗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
2、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
3、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对其首领以礼相待。
4、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所以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3)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
1.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和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3.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答案:1.B 2.B 3.C 4.C 5.B .6 .B 7.B 8.C 9.A
10.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