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导学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才干:知道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树立和罗马帝国兴起的内容;布匿战争;了解罗马奴隶制兴旺的状况和斯巴达克起义;了解罗马帝国的降服与扩张。

进程与方法:经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剖析罗马共和制解体的缘由,培育先生用变化开展的观念剖析历史现象的才干;经过看法现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育先生透过历史现象看实质的才干;让先生概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进程和起义奴隶的英勇妥协故事,培育先生的行动表达才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罗马社会经济兴盛的史实,看法广阔奴隶为社会经济兴盛所作的贡献,对先生停止休息人民是历史的发明者的教育;经过学习斯巴达克起义,使先生看法到奴隶起义具有正义性,是社会开展的动力之一;现代罗马社会经济的兴盛是树立在奴隶休息基础之上的。

【教学重点】罗马国度的演化进程。

【教学难点】了解现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

【教法特点】1.阅读资料法。

2.分组讨论法。

3.联络比拟法。

一、导入新课惊天动地的吼声,震撼了新落成的椭圆形大斗兽场,只见上千只猛兽从八十多个拱门冲进场内,张着血盆大口,扑向场中央围成几圈站着的几百名手持短剑和盾牌的角斗士。

一场残酷的人与野兽的厮杀行将发作。

这个局面就发作在古罗马帝国弗拉维露天剧场落成之后、帝国皇帝蒂托延续举行的一百天庆贺活动中。

古罗马是怎样成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共和国是怎样被帝国所取代而走向兴起的?二、课堂活动(一)罗马城邦1.意大利天文环境【教员引导】意大利半岛是古罗马的发源地,请同窗们观察地图,结合天文知识,说说这一地域天文环境方面有什么优势?先生观察地图,回答: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串半岛。

这里是古罗马的发源地,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开展,西部地域河流纵横,土地肥美,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共和国【提出效果】罗马共和国是如何管理国度的?先生回答:国度的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利相等的执政官掌管日常政务,平民参与的公民大会是方式上的最高权利机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含答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知道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重点难点】重点:罗马城邦的形成和共和政体的发展难点:罗马帝国的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点1 罗马城邦1、罗马城邦兴起:时间:公元前年,地点:意大利半岛中部的河畔。

知识点2 罗马共和国①建立时间:公元前年地位:国家最高决策机关元老院人员:300名贵族常务处理:由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处理日常政务②国家机构地位: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大会人员:平民③平民同贵族的斗争:在长期斗争中,平民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平民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时间:公元前450——前449年④《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⑤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半岛,随后,罗马战胜了北非强国迦太基,控制了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了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在对外扩张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时间:公元前年⑥斯巴达克起义概况:队伍发展迅速,多次打败罗马军团。

最终被血腥镇压。

意义:是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知识点3 罗马帝国1、背景①凯撒独裁:公元前49年,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控制了元老院。

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

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

②屋大维掌权:公元前29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他首创了“”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2、演变:公元前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3、黄金时期: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

4、衰亡:①原因: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罗马城邦(阅读课本21-22页罗马城邦正文部分,完成下列空格,思考回答相关的问题)1.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人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战胜了北非强国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问题:(1)说出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半岛)上,城邦出现的时间和罗马城邦兴起的地点。

自公元前1000年,形成许多城邦;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2)结合21页的相关史事和22页“母狼乳婴”图,讲讲罗马起源的传说故事。

关于罗马城的起源有一段传说。

相传罗马城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含答案)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准确说出古罗马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分裂和衰亡。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初步学会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文明是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属于海洋文明。

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罗马的辉煌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罗马帝国的危机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学习重点】罗马由建立到灭亡的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学习难点】罗马进入帝国的原因罗马分裂的原因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3.罗马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表现: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民生凋敝。

实质:奴隶制危机4.罗马帝国衰落原因:1)、3世纪时,罗马在政治,经济方面发生了全面危机.奴隶制度不再繁盛,反而制约了发展. 2)、当时的奴隶饱受摧残,贫困绝望.只得以怠工,破坏工具来泄愤.而贵族,官吏,富商骄奢淫欲,连平民也不愿劳动,视劳动为耻。

人民起义不断,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工商业衰落,财政危机。

3)、帝国当局为了支付日益扩大的军事,行政开支.滥发货币,加重赋税.结果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经济衰退.西部尤为严重.4)、日耳曼人大举入侵,中央政府无力干涉,导致帝国最终分裂.五、〔课堂小结〕:(2')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8')一、选择题:1.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罗马城发展而来。

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A . 元老院B .公民大会C .五百人会议D 陪审法庭2.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2.5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九年级历史上册

2.5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学习目标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罗马共和国,以及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建议完成时间:5分钟)(一)知识导学1.罗马城邦兴起:公元前年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2.罗马共和国(公元前年建立)(1)国家机构:a. :由 300名贵族组成,掌握;b. :主持日常政务;c.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d. :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的决议。

(2)《十二铜表法》a.颁布:公元前 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被称为《》。

b.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c.意义: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

d.地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来3.罗马帝国(1)建立:屋大维:首创“”,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

(2)辉煌: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版图地跨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

(3)衰亡:a.4世纪末,罗马帝国为东西两个帝国。

b.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的打击下灭亡。

(二)当堂巩固()1.雅典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可是在另一个国家的特定时代,就形同虚设,另一个国家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2.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职权、曲解习惯法,罗马颁布了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3.在历史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罗马帝国的文明,老师让小明扮演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那小明扮演的是A.伯里克利 B.凯撒C.屋大维 D.亚历山大大帝()4.年代尺是帮助学生掌握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图“?”处应是A.颁布了《十二铜表法》B.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C.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D.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三、课后作业(建议完成时间:10分钟)(一)选择题()1.右图为欧洲某足球队队徽。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及同步练习题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及同步练习题

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知道罗马城的兴起;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了解罗马帝国的兴盛基本史实,知道罗马帝国的衰亡的原因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史实。

3.通过探究说出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那些具有现实意义?重点: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和罗马帝国.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导入新课: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法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朽的罗马法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罗马是怎样用武力和法律来征服世界的.讲授新课一、罗马城邦(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1-23页找出下列问题:1.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2.说说罗马城的兴起;3.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4.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出现: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统治制度:a.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c.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4.《十二铜表法》(1)时间:公元前450左右(2)名称来历: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_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_练习题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646年B.公元前594年C.公元前550年D.公元前509年答案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

故选D。

2.罗马共和国早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实际掌握决策权的是( )A.公民大会B.国家议会C.元老院D.执政官答案 C 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故选C。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成文法诞生,其主要标志是( )A.《汉谟拉比法典》颁布B.《十二铜表法》颁布C.制定太阳历D.创立元首制答案 B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故选B。

4.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它产生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与滥用D.取消了元老院的权力答案 C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故选C。

5.罗马共和国后期,加速其衰落的事件是( )A.平民和贵族的斗争B.斯巴达克起义C.罗马和迦太基的战争D.凯撒被谋杀答案 B 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6.“从罗马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中涌现了好些深谋远虑、手腕老练的政客、帝王”,下列人物符合材料中提到的“政客、帝王”的是(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屋大维D.汉谟拉比答案 C 公元前49年,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

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

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公元前27年,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导学案课题: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学习目标1. 了解罗马城邦的形成和特点;2. 了解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3. 掌握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二、课前预习预习课本第五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内容,了解罗马城邦的形成、罗马帝国的建立和罗马帝国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三、学习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你还记得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吗?它为什么成为罗马帝国的首都?”学生回答后,教师呈现“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主题图片,导入新课内容。

2. 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学习并理解新知识点。

1) 罗马城邦的形成和特点- 罗马城市的起源- 罗马城邦的特点2) 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皇帝的崛起- 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展- 罗马帝国的影响3)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 梳理让学生回答梳理问题:- 罗马城邦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罗马帝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的疆域是如何扩张的?-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有哪些重要事件和人物?4. 讨论小组合作讨论,回答讨论问题:“为什么说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都是文明的发源地?罗马帝国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哪些贡献?”5. 总结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回答总结问题:“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发展对世界文明有什么重要影响?”四、课后作业1. 阅读课本第五课的课文,做好课文的笔记;2. 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写一篇150字的小结;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内容,梳理和讨论重点问题,实现了师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个人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但在课程设计中,可能还需要加入一些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I. 罗马城邦的形成和特点在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市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城邦的形成。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含答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一、选择题1.古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8世纪B.公元前509年C.公元前27年D.476年2.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国家的决策机构(如下图)是()A.执政官B.元老院C.公民大会D.五百人议事会3.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

罗马共和国时期,主持罗马日常政务的是()A.元老B.公民大会C.执政官D.元首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下列对其表述错误的是()A.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等内容B.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D.完全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罗马在扩张过程中,与控制地中海西部的哪个国家进行了争霸战争()A.迦太基B.印度C.马其顿D.埃及6.下列有关罗马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凯撒独裁②罗马取得地中海霸权③屋大维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④斯巴达克起义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7.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

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凯撒D.屋大维8.罗马帝国的疆域在什么时候达到最大规模()A.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1世纪C.1世纪D.2世纪9.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是在()A.公元前4世纪末B.公元前1世纪C.4世纪初D.4世纪末10.西罗马帝国灭亡是在()A.公元前476年B.公元3世纪C.476年D.公元前3世纪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帝国。

帝国强盛时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境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流入帝国,受到上层贵族的青睐。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此帝国的名称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帝国成立初期,我国正处于哪一朝代。

(3)中国同该国的贸易通道是什么?说出它的起点城市。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基础过关】一、罗马城邦1.罗马城邦:公元前1000 年,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1)建立时间:公元前 509 年(2)权力结构:①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②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③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④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3.《十二铜表法》(1)时间:公元前450 年左右;(2)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2)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3)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曲解和滥用。

4.罗马的扩张(1)公元前 3 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2)罗马战胜了北非强国迦太基(三次步匿战争),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3)公元前2 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5.斯巴达克起义:(1)原因: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2)时间:公元前 73 年;(3)影响: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罗马共和国统治。

二、罗马帝国1.凯撒夺权及被刺:公元前49年,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

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

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

2.屋大维掌权并建立罗马帝国: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标志罗马帝国的建立。

3.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 2 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版图横跨亚非欧三洲,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4.罗马帝国的衰亡(1)衰亡的原因:①外部原因:统治者的不断入侵;②内部原因:长期的经济危机;统治者奢侈腐败的生活;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2)罗马帝国的分裂: 4 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3)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 年,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答案不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答案不全)

第5课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答案不全)一、自主学习二、拓展交流在现代罗马遗留给后世的诸多遗产中,罗马法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其影响逾千年而不衰。

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引见,回答以下效果:图一«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顺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气法的汇编。

公元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剧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法律«十表»发布于罗马广场。

次年,又增编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它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图二罗马法庭由原告、原告、法官、律师等组成。

诉讼顺序主要有传唤、审讯、上诉和判决。

假设原告对法官的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官提出上诉。

(1)从以上图片及文字引见中,你能取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信息四:。

(2)有人说:〝罗马可谓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你能否赞同?简明说明理由。

三、稳固练习1.欧、亚、非三大洲环抱的地中海,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公元前2世纪,掌握地中海霸权的是()A.希腊人B.罗马人C.阿拉伯人D.土耳其人2.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进程中,少量被降服地域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消费者。

后来繁重打击奴隶制度,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的是()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B.〝蛮族〞的入侵C.斯巴达克起义D.凯撒控制元老院3.据«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初次派使臣来东汉,把象牙、犀角等礼物送给东汉皇帝。

史书记载称为〝大秦〞的国度应是()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东罗马帝国D.西罗马帝国4.西罗马帝国不但经济繁荣,政治动乱,还饱受〝蛮族〞入侵之苦。

这个〝蛮族〞是()A.雅利安人B.西伯来人C.日耳曼人D.苏美尔人5.如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涵着一个国度早期历史的传说。

这个降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欧、亚、非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度是()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希腊D.阿拉伯6.小明在家欣赏一部反映罗马共和国历史的影视作品,其中一处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请你帮他指出来()A.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树立;之后,罗马共和国不时向周边开疆拓土,经过一系列征战,一致了B.希腊半岛;在向地中海扩张进程中,罗马与商业强国C.迦太基迸发了布匿战争。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程标准】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课前预习】◆罗马城邦1.罗马城邦:公元前____ 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河畔兴起。

2.罗马共和国:公元前__ _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1)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手里,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罗马设立了两名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元前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4)衰落:前49年,夺权,不久被谋杀;前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1.建立:公元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

2.黄金时期: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罗马帝国的衰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课堂学习】材料一: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1)材料一认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举一例说明“入侵者自己总是被迅速完全中国化”。

(2)材料二中的“帝国”指哪一帝国?它的第一任皇帝是谁?(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丝绸是经过哪条商道传入该帝国的?在这条商道上东西文明的传播者是哪国人?(4)该帝国最初两百年经济繁荣,盛极一时,请用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反馈练习】()1.下图这尊雕塑是哪个城市的象征A.巴比伦B.雅典C.罗马D.华氏城()2.公元前509年,罗马创立共和国,掌握罗马共和国决策权的机构是A.国民大会B.元老院C.公民大会D.保民官()3.它对奴隶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

统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

统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导学案)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记住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和决策机构;能说出《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2.能说出罗马征服扩张的简况。

记住罗马帝国建立时间和建立者。

3.记住罗马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学习重点:罗马征服。

学习难点:共和国与帝国的不同之处。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罗马城邦1.公元前__________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_________手里。

两个_______主持日常事务。

2.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_________________》。

3.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了________半岛,又灭掉__________,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整个地中海的_________。

4.公元前73年,__________发动奴隶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

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二、罗马帝国1.公元前49年,________控制了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者,不久被谋杀,内战又起。

2.公元前________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建立者是________。

3.2世纪,罗马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的版图横跨____________三洲,___________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________世纪末,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2.________年,西罗马帝国在________的打击下灭亡。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1.罗马共和国有哪些重要的国家机构?什么掌握着实际权力?2.罗马扩张给罗马发展带来了什么益处?【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1.罗马进入共和国后,掌握实权的是()A.公民大会B.元老院B.执政官D.保民官2.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成文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十二铜表法》D.《拿破仑法典》3.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是()A.罗马战胜迦太基B.凯撒夺权C.屋大维建立元首制D.罗马和平出现4.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是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前2世纪C.公元2世纪D.公元3世纪5.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维大维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建立了()A.赢得了布匿战争B.推行种姓制度C.打败波斯帝国D.建立了罗马帝国二、非选择题6.完成下面大事年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2.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A.执政官手里B.保民官手里C.元老院手里D.公民大会手里3.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元老院D.执行官4.在罗马,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决议的机构是()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独裁官D.保民官5.《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B.是一部成文法典C.抑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6.罗马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先后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后战胜了()A.利比亚B.突尼斯C.埃及D.迦太基7.某电视拍摄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导演让饰演罗马帝国开创者的演员上场试镜,这位剧中人物是()A.屋大维B.斯巴达克C.伯里克利D.凯撒8.在罗马历史的演变中有很多“节点”,印证了古罗马的历史印迹。

其中,帝国北部的日耳曼人废黜了最后一位西罗马君主,西罗马帝国灭亡,它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结束。

这一历史“节点”发生于()A.公元前27年B.公元前509年C.395年D.476年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

材料三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些特点?(2)有人在分析完《十二铜表法》后认为其颁布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异同。

3、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预习案】
【自学导航】
一、罗马城邦
1.时间、地理位置:公元前__1000__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__509__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__公民大会__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__十二铜表法__》。

4.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__斯巴达克__起义。

二、罗马帝国
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__屋大维__,他首创了“__元首制__”。

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__地中海__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7.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__476__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探究案】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
【探究一】
1.阅读教材P22,找出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并说说罗马共和国是如何管理的。

时间:公元前509年;
国家管理: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
政治权利。

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探究二】
2.简述罗马帝国的衰亡的过程。

(1)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

日耳曼人屡屡进攻
(2)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3)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

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拜占廷,故称“拜占廷帝国”。

【检测案】
1、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

他在《高卢战记》中写到:“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

”这表明()
A. 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B. 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C. 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D. 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2、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结束王政时代,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 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
B.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C. 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D. 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但被刺杀
3、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屋大维在罗马内战中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A. 赢得布匿之战
B. 推行种姓制度
C. 打败波斯帝国
D. 建立罗马帝国
4、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
C. 古罗马文明
D. 古中国文明
5、罗马帝国建立的标志()
A.罗马战胜了迦太基 B.恺撒夺权
C.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D.“罗马和平”的出现
6、标志奴录制在西欧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A.斯巴达克起义爆发 B.西罗马帝国灭亡
C.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D.东罗马帝国灭
1、B
2、C
3、D
4、C
5、C
6、B 【教(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