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中国制造2025》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规划目标是引导和促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规划落实努力的重要方向。

为明确“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中国制造2025》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根据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制造强国”的若干发展目标,加快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一、指标选取的总体考虑《中国制造2025》指标体系的设立,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能够体现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

指标的选取,既要能够反应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等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又要借鉴参考国外的评价指标,形成与国际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

第二,能够体现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指标的选取,要充分体现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效益、两化深度融合的根本要求。

第三,指标数据具有可获得和可比较性。

指标的设立考虑了历史数据的可获得和可量化性,如制造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R&D投入、专利、能耗等指标,能够实现与历史数据的对比及与国外发展情况的比较。

第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相结合。

指标的设立要能够满足系统评价制造强国的需要,同时还要体现制造业当前发展情况、国际竞争力、发展潜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良好结合。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经研究,《中国制造2025》采用了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4大类共12项指标。

二、主要规划目标(一)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核心,是实现我国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从定量指标看,确定了两个目标任务: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PPT课件

《中国制造2025》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PPT课件
15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6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7
技术路线图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4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18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2.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19
技术路线图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6.3智能网联汽车
70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3智能网联汽车
71
技术路线图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智能网联汽车
72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3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4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75
技术路线图 7、电力装备
7.1发电装备
《中国制造2025》 10大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1
背景
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 版)》电子版,明确了新材料产业等10大领域以及23 个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 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 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37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3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
38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39
技术路线图 3、航空航天装备
3.4航天装备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

⼯信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信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2015年5⽉19⽇,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提升国际竞争⼒、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度做出的重⼤战略部署,其核⼼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中国制造2025》由⼯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柱产业,是⼯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量,是国家安全和⼈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量⼀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

历史证明,每⼀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

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和创新活⼒的重要源泉。

⼤⼒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必须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和信⼼不动摇,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业⾰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轮科技⾰命和产业变⾰的重⼤战略选择。

当前,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处于⼤调整、⼤变⾰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国际⾦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缓慢,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另⼀⽅⾯,全球新⼀轮科技⾰命和产业变⾰酝酿新突破,特别是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物技术等⽅⾯的突破,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

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业化”战略,强化制造业创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谋求新⼀轮竞争的有利位置。

⾯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新调整和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点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前瞻布局、主动应对,在新⼀轮全球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权。

中国制造2025课件PPT

中国制造2025课件PPT

新能源、节能环 保未单独列出
十大领
VS 2010年7大新兴经济领域: VS 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 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
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 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
、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石化、有色金属、物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实施高端装备、信息 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 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
将发布高端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绿皮
通过一百多位专家研究而来。 是政府给市场提出的一个方向指导意见(非指令)。
未来中国装备要实现由大变强、高端引领,需要突破的技术方向。 这些技术方向是强国建设必须要达到的基础的技术目标。 动态管理,两年一修订,不断深化。
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即将开始申
3月9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 动的通知》,并下发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 案》(下称《实施方案》)
不包括市场化
内容: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
效果与前景
互联网可最大程度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效率。
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节能减排可以下降10%左右。
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
规划纲要概
总体规划:三十年,三步走
3月6日,苗圩: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大概需要三个十年左右时间
其中,《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和时间表。
《中国制造2025》 :已通过,正在印发。
由工信部牵头研究编制:20多个部委参与,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论证。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

解读《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期行动纲领。

它并不是一个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同时,实现高端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主要源于三大背景。

一是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加剧,劳动力与原材料等成本日益上涨,使得我国面临巨大的压力。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进步,随着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重振制造业的强力政策,部分制造业企业开始从我国迁出,也有部分跨国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将目光转向工资低廉的东南亚地区,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传统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也饱受大众的质疑。

二是受德国“工业4.0”战略和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刺激,激发了我国从“工业大国”升级到“工业强国”的坚定决心。

三是受到现代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我国也亟待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因此,强化制造业应成为中国未来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点。

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需要强大、独立、自主的制造业。

但是,谈及国内制造业(如智能手机、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状况,各产业普遍面临市场庞大、缺少核心技术、产品低端、利润少、人才缺乏等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与制造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

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又表现为企业生产的高消耗、高成本;目前各类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分散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低;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目标是将“中国制造”打造成创新驱动、品质升级、绿色发展、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以提升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那么,《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品质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解读。

一、技术创新目标1.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2.强化标准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速技术转化和推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将先进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4.推进国际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加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目标1.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

2.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优化供应链结构。

4.增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融合和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三、品质提升目标1.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和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促进品牌建设和营销: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加强质量监测和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智能制造目标1.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的制造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上下游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全文)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 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 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 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 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 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 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 问题。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一、前言
根据十三五规划,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央领导讲话 最新的情况、信息和数据 实地考察一万家企业,企业家的看法。
分析环境、机遇、挑战和对 策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国发〔2015〕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构: 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 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 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 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 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 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 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 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

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

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健全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

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

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

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涉及的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产等政策措施,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全国涉企收费项目库,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

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国制造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参考1:规划出台背景背景
技术背景:有线特别是无线、移动、宽带、泛在网络的推广和普及。 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趋势和核心就是 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发达国家都在研究、谋划、部署,对高端制造业进行再调整再布局,以打造国家制造业竞争 新优势,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德国正致力成为工业4.0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广者。 另外,类似的战略还有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英 国的“工业2050战略”等
中国制造2025部分
2015年4月14日
图解要点:关注表述《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规划:远超制造本身
制造业大国
三十年,三步走
目标
第一步 突出特点 核心关键 五大工程
已通过 近期印发
制造业强国
中国制造2035 强国中位
世界强国
中国制造2045 强国领先地位
中国制造2025 强国之列
《中国制造2025》+“1+X”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高端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绿皮书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创新驱动、智能转型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 心建设工程 大力推进智 能制造 智能制造 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工业强基 工程 绿色发展 工程 高端装备创 新工程
VS 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 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 、石化、有色金属、物流
VS 2010年7大新兴经济领域: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 、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实施高端装备、信息 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 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015年10月前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五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大国,一些优势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明显差距,大而不强。

因此,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

为了推进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提出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制造业覆盖面很广,为了确保用十年的时间,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

十大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为指明十大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引导企业的创新活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特组织编制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路线图,汇总成册,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

由于封面为绿色,也可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

技术路线图的编制于2015年4月中旬启动,动员了48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广泛征集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的意见。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布(附全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

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改革,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

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健全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

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

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

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涉及的职工安置、债务清偿、企业转产等政策措施,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全国涉企收费项目库,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

推进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国制造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动态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中国制造2025解析(王喜文)

中国制造2025解析(王喜文)

二、中国制造2025
(四)绿色制造工程
组织实施传 统制造业能 效提升、清 洁生产、节 水治污、循 环利用等专 项技术改造。
开展重大节 能环保、资 源综合利用、 再制造、低 碳技术产业 化示范。实 施重点区域、 流域、行业 清洁生产水 平提升计划, 扎实推进大 气、水、土 壤污染源头 防治专项。
制定绿色产 品、绿色工 厂、绿色园 区、绿色企 业标准体系, 开展绿色评 价。
重点开展行业基础 和共性关键技术研 发、成果产业化、 人才培训等工作
制定完善制造业创 新中心遴选、考核、 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二、中国制造2025
(二)智能制造工程
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 域关键环节,开展新 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 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 和工程应用。
支持政产学研用 联合攻关,开发 智能产品和自主 可控的智能装置 并实现产业化。
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 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核 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 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领域应 用。
组织重点突破,针对重大 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 术和产品急需,支持优势 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 攻关,突破关键基础材料、 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 产业化瓶颈。
强化平台支撑,布局和组 建一批 " 四基 " 研究中心, 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 系。
提高 生产率
缩短创新周期,解决产品的复杂性, 运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作用
缩短产品 上市时间
提升 灵活性
实现大规模定制,满足不 确定情况下的市场需求, 提升生产调度管理水平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德国工业4.0
01
02

中国制造强国之路——解析《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强国之路——解析《中国制造2025》
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o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l j

o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
专题报道I
Special Reports
5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正式确定了我国走制造强国之路的大方向和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是迈向强国之路的第一步。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Robot Technique and Applicaiion2015・3 I 21
o.1:9; ¨ !o. i¨O.l i;
Robot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201 5・3 l 25
万方数据
Special Reports
l专题报道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明确时限;适时修订政府核准的投 资项目目录,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项 目经费分配、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 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 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限制。稳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产业安 全审查机制和法规体系,加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制造业重要领域投融资、并购重组、招标 采购等方面的安全审查。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 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实施科学规范的行业准人制度,制定和完善制造业节能节地节水、环保、技术、 安全等准入标准,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统一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

《中国制造2025规划》(全文)

《中国制造2025规划》(全文)

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制造 2025 数字化工厂 智能制造课件共22页

中国制造 2025 数字化工厂 智能制造课件共22页

各国的叫法
德国的工业 4.0
美国的CPS或 中国的智能制
工业互联网

无论叫什么名字,本质上都是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 的高度融合,现实与科技的融合。 特点: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 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 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
未来工厂的2大主题
智能制造:机器换人_财经新闻 视频
未来工厂的3个重点
就是解决企业内部信息孤 岛的集成(信息流、资金 流和物流),实现所有环 节信息无缝链接,这是所 有智能化的基础
就是为实现各企业间的无 就是通过价值链上不同企
缝合作,提供实时产品与 业资源的整合,实现从产
服务,推动企业间研产供 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
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 配送、使用维护的产品全
产品
设施
管理

个 设 想
集器承链的成、载和各有感着生种动知在命必和态其周需通数 整 期 信信字 个 中 息能存 供 所力储 应 需,由 价 开 自整 值 , 组个 链 可 织生 集 实产 盛 现
能够根据当 前的状况灵 活决定生产 过程
未来工厂的3大特征
智能互联
三 客户可以根 大 据需要,与 特 生产线互联 征 “交流”,
智能制造概述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 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 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 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 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
毫无疑问,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在制造过程 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 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 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16
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 质量为先 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 人才为本
•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 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 发展道路
14
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 质量为先 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 人才为本
• 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 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 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15
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 质量为先 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 人才为本
• 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 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8
(三)建设制造强国 任务艰巨而紧迫
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
01 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
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
02 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
03 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2020/9/14
1
CONTENTS
目 录
1 发展形势和环境 2 战略方针和目标 3 战略任务和重点 4 战略支撑与保障
3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着眼建设制造强国, 固本培元,化挑战为 机遇,抢占制造业新 一轮竞争制高点
6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环境变化
•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 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 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 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 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 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 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
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 融合迈上新台阶
10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
01 指导思想 02 基本原则 03 战略目标
11
指导 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 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 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 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 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 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9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 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 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 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 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 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4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 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 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 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 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 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
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 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 制造业新领域
12
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 质量为先 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 人才为本
13
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 质量为先 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 人才为本
•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 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 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1
2
3
4
5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 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 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 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 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 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5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17
基本方针
创新驱动 质量为先 绿色发展 结构优化 人才为本
• 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 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 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 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7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环境变化
• 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 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 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 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发达国家纷纷实施 “再工业化”战略,重 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 贸易投资新格局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 加快谋划和布局,积 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 工,承接产业及资本 转移,拓展国际市场 空间
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 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 家“双向挤压”的严 峻挑战,必须放眼全 球,加紧战略部署
18
(三)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
2020
2025
力争用十年时间, • 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 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
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制造Biblioteka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