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部门的历史责任

合集下载

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

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作业—案例分析题2013年5月审计失败的案例:麦科特欺诈上市审计失败案背景资料: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的前身是1993年2月成立的麦科特集团机电开发总公司,这是一家联营公司,四家出资者为麦科特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香港新标志有限公司和甘肃光学仪器工业公司。

1994年更名为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1996年,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将其持有的30%股权转让给麦科特集团。

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占有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75%的股份。

按照《公司法》及中国证监会公司改制上市的有关规定:非公司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上市,需要达到以下条件:股份公司发起人至少为五家,连续三年盈利,资产要以历史成本计算,不能通过资产评估增加,否则就要按新设公司看待,需成立三年后才能申请上市。

造假事实:不拥有厂房、土地和大多数设备的产权的麦科特(惠州)光机电公司,几乎不可能拥有巨额资产,也达不到上市条件。

实际上,麦科特上市时1.1亿左右的净资产规模,是一个从目标倒推而来的数字。

造假手段一:将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在1993年11月8日至1998年12月18日期间已进口的机器设备由原进口报关价格13450120港元提高到108086735.69港元,价格虚增94636615.69港元,由惠州市海关出具了内容虚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减免税进口货物解除监管证明》,从而确定上述进口机器设备产权归属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所有。

造假手段二:采用倒制会计凭证等办法编造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虚假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使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从1996年到1998年底的会计报表累计虚增净利润84588058.32元人民币,1999年度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继续采用虚增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方法虚增了1999年度净利润40274410.92元人民币。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十大迷信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十大迷信

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十大迷信?中国经济要想继续发展必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但是长期以来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十大迷信却盘亘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组成了一个让少数人暴发暴富而大多数人面临不同程度困难困惑的中国迷宫。

李克强主导中国经济的一系列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破解十大迷信,赢得中国经济科学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开门红的希望。

李克强主导中国经济非常明确地提出真正发展要依靠改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继续自我完善的希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革命,如果丧失了直面存在的不足的勇气和自知之明,改革当然也就不需要存在下去。

可贵的是李克强头脑清醒地直面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存在的问题,愿意通过继续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下一个开门红,赢得更多的红利。

近一个月前的11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观点,被部分网友评为年内“最令人鼓舞的语录”。

12月19日,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刚刚结束不久,在同一间会议室,李克强再论“改革红利”,不同的是,观点正在变为更加清晰的路径。

在当天举行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座谈会上,李克强在听取了上海、新疆等5个市区负责人的发言和11个省市领导的书面发言后,总结讲话时数次提到“改革红利”。

他强调:“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只能依靠改革。

”量变≠质变,李克强坚持继续改革,当然首先要突破GDP总量迷信这个中国经济最大的迷信。

“我们的经济发展应当实现一种‘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提高。

”李克强说。

这样的认识显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正如李克强的老师厉以宁教授所言,中国GDP总量在鸦片战争前远远超过英国,但是中国GDP结构却远不及英国,结果惨败。

我们现在一些人推崇GDP总量迷信,无视这GDP总量中因为投机炒作而存在的大量的泡沫和水分,无视GDP结构存在的严重缺陷,怎么能保障中国的安全,怎么能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呢?迷信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的人被《人民日报》称为二杆子、二傻子,可谓一针见血。

中国古代的财政监督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的财政监督制度研究

第 2 第 1 0卷 期
中 国古代的财政 监督制 度研究
黎 柠
( 中南财 经政 法大 学 财政税 务 学院 ,湖 北 武 汉 40 6 ) 3 0 0
[ 要 ] 中 国 的 财政 监督 制 度 历 史 悠 久 , 周 朝 的 宰 夫 到清 代 的都 察 府 的御 史 , 是 为 统 治 者 实 行 财 政监 督 的 官 职 。 摘 从 都 古 代 的财 政 监 督 中 , 以监 督 官 员 为 主要 对 象 , 时 兼 合 了审 计 和 监 察 于 一 体 , 封 建 王 朝 的 经 济 政 治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同 对

督促 。财政 监督 的形 式包 括 预算 监督 、 务 监督 、 税 财
务 监 督 等 ( 青 ) 在 中 国 古 代 , 政 监 督 萌 芽 得 非 叶 。 财 常 早 , 伴 随 着 审 计 的 发 展 而 发 展 。 与 之 相 关 的 法 并 律 体 系 , 僚 机 构 体 系 也 建 立 得 较 早 。 随 着 封 建 社 官 会 的发 展 , 代 中 国 的财 政 监 督 制 度 也 不 断 完 善 , 古 在 封 建 社 会 的 鼎 盛 时 期 — — 唐 朝 , 政 监 督 制 度 已 财 经 极 具 规 模 并 且 设 置 科 学 。 但 到 了 清 代 ,当 中 国 还 沉 浸 在 “天 朝 帝 国 ”的 梦 想 时 , 方 国 家 正 在 经 历 产 西 业 革 命 和 政 治 革 命 , 仅 生 产 力 突 飞 猛 进 , 且 民 不 而 主 的浪潮 一 浪高 过 一 浪 , 国家 审 计 领 域 , 国 、 在 英 法 国 和美 国先 后开 始从 民 主 政 治 的 新层 次 上探 索 、 建 立 和 发 展 现 代 国 家 审 计 制 度 , 清 代 的 财 政 监 督 制 而

税务 四个第一 制度

税务 四个第一 制度

税务四个第一制度【原创版4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税务制度的重要性和“四个第一”的概念2.我国税务制度的历史发展3.“四个第一”在税务制度中的体现4.制度对税务工作的推动作用5.总结: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正文(篇1)【引言】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税务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现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职能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推进税务工作,我国提出了“四个第一”的理念,即“第一任务是服务发展,第一责任是保障收入,第一追求是提高质量,第一要求是改进作风”。

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对税务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税务制度的历史发展】我国的税务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务制度逐步实现了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的独立,税制改革也不断深化。

在这个过程中,税务工作始终遵循着“四个第一”的原则,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个第一”在税务制度中的体现】“四个第一”在税务制度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发展:税收政策和税务制度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保障收入:税务部门要依法组织收入,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国家实现各项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3.提高质量:税务工作要注重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简化税收征管程序,优化税收服务,减轻纳税人负担。

4.改进作风:税务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作风,严明纪律,廉洁自律,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制度对税务工作的推动作用】“四个第一”的制度理念对税务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税务部门不断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税收征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总结】“四个第一”是我国税务制度的重要原则,它为我国的税收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目录(篇2)一、引言二、我国税务的四个“第一”1.第一个实施增值税的国家2.第一个实行个人所得税的国家3.第一个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国家4.第一个实现税收信息化的国家三、我国税务制度的优势1.税收法治化2.税收公平性3.税收效率四、总结正文(篇2)税收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历年税收重大事件

历年税收重大事件

历年税收重⼤事件具有历史重⼤意义的若⼲税收事件回顾通过对每⼀阶段的简要回顾, 我们可以总结出⼀些具有历史重⼤意义的税收事件。

第⼀, 1994年分税制体制建⽴。

中央和地⽅实⾏分税的财政体制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上所普遍采⽤的⼀种⽅法, 是⼀项成功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国际惯例。

我国财政体制建国之初是⼀种连续实⾏了20年之久的原苏联的统收统⽀的中央集权体制模式; 1980年开始改⾏“分灶吃饭”的分权体制; 1988年后⼜改为多种形式的“⼤包⼲”财政体制和财税管理制度。

直到1994年, 我国对税制进⾏的改⾰, 才实现了真正的“质变”, 由⾏政性分权改为经济性分权, 这是我国税收⼯作的⼀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改⾰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结合了我国国情, 建⽴了分税制的基本框架, 既调动了中央政府和地⽅政府的积极性, 更是⼤⼤提⾼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 有利于中央政府进⾏宏观管理, 加速了我国经济建设。

1994年的分税制改⾰是建国以来财政管理体制的⼀个重⼤进步, 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突破。

第⼆, 2006年废⽌农业税。

在农业与⼯业、农村与城市差距逐步扩⼤、“三农”问题已经明显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下, 经过⼏年的试点改⾰后, 2005年12⽉29⽇下午, ⼗届全国⼈⼤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 ⼀届全国⼈⼤常委会第九⼗六次会议于1958年6⽉3⽇通过的《中华⼈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2006年1⽉1⽇起废⽌这⼀伟⼤壮举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历史, “皇粮国税”寿终正寝, ⼯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即将到来。

第三, 2008年统⼀企业所得税。

本着国民待遇原则, 我们在税收政策上, 要适当“优待客⼈”, 但同时不能过分“克⼰”。

“⼆税合⼀”的实现, 标志着从1994年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的“双轨制”就此终结, 原来内外资分别为33$%的企业所得税率正式统⼀为25%。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

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承办机关日常综合性事务,承担公文处理、会务管理、信息调研、档案管理、机要保 密、信访、值班值守、国家安全等工作;组织实施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税收宣传、督查督办等工作。
政策法规处。组织实施依法行政工作;承担涉及多个税种、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综合性政策文件;承担规范 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承担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组织协调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承担税务行政复议、行政 诉讼、涉税反补贴案件应对、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相关工作。
(四)负责开展税收经济分析和税收政策效应分析,为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五)负责所辖区域内各项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组织实施税(费)源监控和风险管理, 加强大企业和自然人税收管理。
(六)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纳税服务、税收宣传工 作,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承担涉及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行 政诉讼事项。
派出机构
派出机构
第一税务分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局)。组织实施列名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承担“千户集团”企 业名册管理、数据采集、风险应对工作;组织实施列名大企业的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专业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工 作。
第二税务分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组织实施信息数据和风险管理工作;承担税收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分析识别、任务推送、监控评价结果反馈等工作;承担各类税收数据、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数据的集中管理 与分析应用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
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承担纳税服务热线管理和平台运维工作;承担面向纳税人和缴费人的税法宣传、纳税 辅导、咨询服务等工作;承担省税务局站、、、客户端等管理工作。

湖北省国税局局长刘勇:从历史的视角看税收科学发展

湖北省国税局局长刘勇:从历史的视角看税收科学发展

湖北省国税局局长刘勇:从历史的视角看税收科学发展2008年12月17日11:08 来源:《湖北日报》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税收作为国家产物,是维系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税收的发展演变,特别是税制的变革对税收的科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借鉴与启示。

从局部到整体,应树立科学税收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必然推动税制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率先实行“初税亩”改革。

当生产力向前发展,人口增加,土地和劳动力显得同等重要时,以田亩和人丁同时作为征税对象的税制占据主导。

唐代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从实物税到货币税的突破。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到明、清以后以资产、收益为课税对象的征税制度得到发展。

审视我国古代税收体制的发展历史,从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着眼的专制集权税收体制,过分强调税收的政治属性,忽视了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导致税收在局部领域促进发展的同时,没有有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整体发展。

建国后,我国先后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改革开放初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进行了三次大的税制改革,无一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推动的结果。

与之相应,我国税收发展史上税制的变革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新形势下国家税收作为一种调整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必须超越单纯就经济论税收,就税收论经济的观念,科学地融合税收的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既克服过去长期单纯强调税收的政治属性,又克服近年来过于强调税收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方面能动作用的“税收万能论”,倡导“科学税收观”,从只重局部发展到整体全面发展,使税收不断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从民本到人本,应倡导人本税收观古代历次重大税制变革都可以看到“民本”思想和对民生的关注。

唐代的“两税法”改革扩大了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稳定生产。

明代的“一条鞭法”变革确立了白银纳赋役制,取消了力役,削弱了人身依附。

智慧树答案行政管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行政管理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行政管理活动属于( )。

答案:执行性活动2.下列活动属于行政范畴的是( )。

答案:某县政府办公会商讨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3.()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是( )。

答案:国务院4.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答案:行政管理的学科规律以及演变历史;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行政道德等;行政管理的过程;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体制5.行政管理的客体是( )。

答案: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国家事务第二章1.行政组织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 )。

答案:社会环境2.认为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的是( )。

答案:血统论3.行政组织运行的物质基础是( )。

答案:生产力4.在经济计划体制中,行政组织的功能配置和运行模式的特征是( )。

答案:企业被动适应;命令强制;直接而广泛5.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包括( )。

答案: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组织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第三章1.下列活动属于行政管理政治职能的是( )。

答案:保障人民民主权利2.行政领导者按照计划标准衡量完成情况,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和目标实现的活动属于( )。

答案:行政控制3.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 )。

答案:政府职能转变4.行政管理的运行职能包括( )。

答案:协调职能;控制职能;组织职能 ;决策职能5.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有( )。

答案:技术手段的创新;公共行政的科学化;社会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第四章1.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采用( )。

答案:直线职能式结构2.新古典组织理论又被称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下列不属于新古典组织理论的是()。

答案: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3.行政组织是一个庞大负责的组织体系,以上下级的权限关系为标准,可以分为( )。

答案:分权制;集权制4.行政组织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晋朝的财政体制税收官职与官员腐败的纠葛

晋朝的财政体制税收官职与官员腐败的纠葛

晋朝的财政体制税收官职与官员腐败的纠葛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财政体制以及税收政策及执行过程都与官员腐败问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晋朝的财政体制、税收官职以及官员腐败问题。

一、晋朝的财政体制晋朝的财政体制主要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两个层面。

中央财政由国家财政部门负责,主要通过征税、专卖、进贡以及国有企业的运营等方式来获取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则由各地官员负责,主要来自于地方的农田税、田赋以及佃租等。

这一体制保证了晋朝的财政收入来源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政府的运作。

二、税收官职的设置为了有效执行税收政策,晋朝设立了一系列的税收官职。

这些官职主要包括大中丞、卫尉、议郎等,他们负责征收、管理和监督税收。

大中丞作为最高税务官员,负责核实税收数据、审批税务事宜;卫尉则负责保护税务官员,防止税收失职等问题;议郎则为各地方设立的税务顾问,协助地方官员解决税务问题。

这些税收官职的设置为税收政策的执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三、官员腐败问题然而,晋朝的税收官职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官员腐败方面。

晋朝的财政体制相对松散,各级官员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为一些官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提供了机会。

同时,由于官员的官职和薪水不一定对应,一些贪婪的官员往往通过征收更多的税收或是收受贿赂来补偿自己的工资,这进一步加剧了官员腐败的问题。

为了解决官员腐败问题,晋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税收官员的监督,对涉嫌贪污受贿的官员进行严厉的处罚,以儆效尤。

其次,改革税收征收方式,减少官员的自由裁量权,使税收征收过程更加规范透明。

同时,晋朝也加大了官员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官员腐败问题。

总结起来,晋朝的财政体制、税收官职与官员腐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尽管晋朝取得了一些改善效果,但官员腐败问题仍然存在,并给国家治理和财政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官员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为晋朝的繁荣和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4年税收工作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税收工作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税收工作心得体会样本一、背景分析2024年是税收改革深入推进的一年,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各级税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创新举措。

作为税务人员,我有幸参与了这一历史性的工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二、加强政策宣传和普及教育在新时代,税收政策愈加复杂,涉及面广泛,因此需要对政策进行深入宣传和普及教育,使人们更加理解和遵守税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传达税收政策,提供个人和企业纳税指南,提高纳税人的知识水平和纳税意识。

三、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税收目标的关键环节。

在____年,我们加强了税收征管力度,强化风险管理,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减少了税收漏税和逃税现象。

同时,我们通过建立便捷的纳税服务平台,优化办税流程,简化税收环节,提高了纳税人的满意度。

四、推进税收改革创新税收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深化了营改增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积极推广电子发票,推行智能化税务管理,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精确度。

五、加强纳税人服务纳税人是税务工作的核心对象,为了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我们加强了纳税人服务。

在这一年中,我们开展了专题培训和咨询活动,为纳税人解答疑惑,提供一对一的税务咨询服务。

同时,我们还推行了便捷的网上办税服务,让纳税人可以随时随地办理税务业务,方便快捷。

六、加强税收国际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税收国际合作越来越重要。

在税收工作中,我们积极参与税收信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税收合作,推动国际税收规则的平衡和公正。

通过加强税收国际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跨国企业的税务风险和挑战,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七、培养税务人才税收工作需要高素质的税务人才来支撑,因此,培养税务人才成为税收工作的重要任务。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31•【字号】深府[2010]66号•【施行日期】2010.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深府〔2010〕6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妥善解决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处理原则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应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积极寻求妥善的处理方法,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有效增进社会和谐。

市有关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下同)要密切配合,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合力做好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

要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个人,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处理对象(一)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处理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若干规定的通知》(深府〔2004〕193号,以下简称市政府193号文)处理范围内的房地产。

(二)市政府193号文实施之前,已批准预售且已实际销售,未经批准改变用途、加建、超建的房地产。

(三)依照当时房改政策批准房改或者市、区住房主管部门出售,未完善相关手续的政策性住房。

(四)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或者房地产代用证,但未完善用地或者建设手续的房地产。

属《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处理范围的房地产,不适用本意见。

三、职责分工市房地产登记工作机构在市房地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房地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各区人民政府及市规划、国土、住房、建设、消防等主管部门予以配合。

国家税务总局简介

国家税务总局简介

国家税务总局简介国家税务总局简介/index.html一、历史沿革1949年11月,政务院确定建立副部级税务总局。

1950年1月,财政部税务总局成立。

1988年5月,税务总局改称国家税务局,由财政部归口管理。

1993年4月,国家税务局从财政部独立出来,改为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机构规格由副部级调整为正部级。

二、主要职责(一)具体起草税收法律法规草案及实施细则并提出税收政策建议,与财政部共同上报和下发,制订贯彻落实的措施。

负责对税收法律法规执行过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税政问题进行解释,事后向财政部备案。

(二)承担组织实施中央税、共享税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基金(费)的征收管理责任,力争税款应收尽收。

(三)参与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中央与地方的税权划分并提出完善分税制的建议,研究税负总水平并提出运用税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建议。

(四)负责组织实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改革,起草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草案并制定实施细则,制定和监督执行税收业务、征收管理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指导和监督地方税务工作。

(五)负责规划和组织实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制定纳税服务管理制度,规范纳税服务行为,制定和监督执行纳税人权益保障制度,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履行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纳税服务的义务,组织实施税收宣传,拟订注册税务师管理政策并监督实施。

(六)组织实施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实施对大型企业的纳税服务和税源管理。

(七)负责编报税收收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税源调查,加强税收收入的分析预测,组织办理税收减免等具体事项。

(八)负责制定税收管理信息化制度,拟订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组织实施金税工程建设。

(九)开展税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国家(地区)间税收关系谈判,草签和执行有关的协议、协定。

(十)办理进出口商品的税收及出口退税业务。

(十一)对全国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协同省级人民政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任免提出意见。

税务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税务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税务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1. 前言在当今社会,税务系统承担着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作为国家权力的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者,税务系统更是承载着重要使命和责任。

本文将围绕税务系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探讨,旨在为税务系统的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考。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员在历史、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共同认同和归属感。

这种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民族团结、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税务系统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履行职责的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和弘扬,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3. 税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权力的体现。

税务机关作为税收征管的执行部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向纳税人征收税款,更是在为国家寻求财政收入的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税务系统通过纳税人教育、宣传政策等方式,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铸造。

4. 建设税务系统专家团队是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在建设现代化税务制度的过程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税务系统专家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专家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税收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应当具备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税务系统需要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我国情怀的专家,以推动税务工作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和传承。

5. 个人观点和总结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推动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贡献自己的力量。

税务系统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抓住机遇,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和传承。

为什么我们要交税?

为什么我们要交税?

为什么我们要交税?为什么要交税交税的原因是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另外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及企业、单位、个人的直接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

税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权利,依照法律筹集财政收入,国家通过预算安排用于财政支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交税是为了什么原因一:、纳税实际上是一种会对国家和政府的政境基础,主要****就是税收。

不能说老百姓百分之百的享受到了国家的福利,但在某些层面上对我国公民确实有一定的益处。

、公民义务及财富再分配手段。

按传统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市场自由,但国家又要讲人权,所以要把财富再分配,手段就是税收。

二:税收的作用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外在表现。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税收职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主要形式在现阶段,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税收在保证和实现财政收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收入的稳定;同时,税收的征收十分广泛,能从多方筹集财政收入。

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维护国家政权。

拓展资料税收实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为广大劳动者谋利益的。

以改革促发展,实现税收新突破——2023年税务工作总结范文

以改革促发展,实现税收新突破——2023年税务工作总结范文

以改革促发展,实现税收新突破——2023年税务工作总结范文2023年是中国税务系统改革的重要节点年份。

由于改革的深入推进,税收新突破得以实现,为国家财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这个发展的历史节点上,税务工作的总结必须着重关注改革所带来的新变化,并找到适应新变化的方法和路径。

本文将从税收新突破、改革进展、难点突破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分析2023年税务工作总结。

一、税收新突破2023年,中国税务系统在整体规模和管理水平上均实现了新突破。

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累计突破20万亿大关,为国家财政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此外,税收结构和比重也发生了新变化,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比重逐渐增加,税收收入占比略有下降。

税务管理领域也实现了重大改革突破,推进了电子税务局、智慧税务等税收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办税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改革进展2023年,中国税务系统推进改革进程的步伐加快,在税收增收、税制改革、责任制改革、纳税人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税收增收方面,加强税收管理,贯彻“征管两手抓”,严格执法稽核,降低逃税、骗税率。

在税制改革方面,落实增值税改革,采取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加强对所得、财产等税收征收的管理和监管。

在责任制改革方面,积极推进“权责对应”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名录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在纳税人服务方面,完善服务体系,开设“一窗式办税”、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提高服务效率。

三、难点突破难点突破是2023年税务工作总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税收征管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复杂情况和疑难问题。

税收新政策的实施、行业税收管控、困难纳税人救助等都是税务工作中的难点和瓶颈。

在这个过程中,税务工作人员要敏锐把握政策变化和市场形势,加强监管和预防,以预防控制为主,打好税收管理“基础牌”,推动税收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四、未来展望2023年,税务工作总结还要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

财政税务行业:提升财政税收工作水平与效能培训ppt

财政税务行业:提升财政税收工作水平与效能培训ppt
定义
财政税务行业是指负责国家财政收支和税收征管的行业,包括财政部门和税务 部门等政府机构,以及为这些机构提供服务和支持的相关企业和组织。
特点
财政税务行业具有高度的政策性和专业性,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财税知识 、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财 政税务行业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纳税服 务和税收法律法规,提高 纳税人的遵从度和满意度 。
03
提升财政税收效能的策略与方法
强化税收信息化建设
1 2
建立完善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
整合税务部门内部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 高效传输。
推广电子税务
提供线上办税服务,简化纳税流程,提高纳税申 报效率。
3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确保税收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数据泄 露和被攻击。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财政税务领域的应 用逐渐普及,为纳税人提供更便捷、高效 的服务。
国际化合作
绿色税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财政税 务部门间的合作日益加强,共同打击跨境 税收违法行为。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税收体系逐渐 成为发展趋势,旨在通过税收手段促进可 持续发展。
展望
01
02
03
04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税收执法公正 、公平。
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
明确税收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完善的执法责任追究机制。
强化税收风险管理
建立税收风险识别机制
01
通过对纳税人信息和税收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
税收风险。
制定税收风险应对策略
02
针对不同类型的税收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降低

税收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我的变迁

税收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我的变迁

税收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我的变迁全市地税新任公务员培训课程税收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我的变迁开场白:先问下你们对税收、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的认识和了解?前言:我参加税务工作时对税收、税务部门和税负的认识:我是1982年9月参加税务工作的那时高中毕业刚参加完高考不久正好碰上全国招考税务人员。

据说全国招收8万人__省3600人__市300多人包括__市__县11人。

我是冲着当时的干部指标参加考试的对税收、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比你们现在的认识更加模糊甚至基本上是一些负面的印象。

那时学习的时候说到历朝历代的更替都会讲到与税有关基本上有一条原因是苛捐杂税、官淫民反。

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形势刚刚开始松动市场经济刚刚开始活跃只知道每逢圩日就有戴着红袖巾的人仨仨俩俩向摊档档主开票收钱往往都是一块两块听说那就是税务人员在收税对税收的性质、作用和税务部门一概不知。

当时的税务局就是在财政局的大门口挂了一个牌子基层设有单独的税务所和财政所以前办公挂财税所的牌子人们往往知道财政所而不知道税务所。

进税务部门后也是跟你们现在一样进行任前培训当时我们的培训较长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在当时的____四公里的__税校进行。

经过四个月的培训才从理论上了解国家的税收、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

根据我的税收工作经历及我了解的税收工作我分别从税务机构设置、税收体制、税收执法环境、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税收征管方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六个方面讲讲税收工作发展的历史过程。

1、税务机构设置(一)1949年11月__县成立税务局后并入财政局1987年从财政局分设出来1994年10月分设__县国家税务局、__县地方税务局一直到现在。

(二)分税前机构 1949年11月__县成立税务局。

1994年__县税务局配有正副局长4人干部职工131人。

县局内设机构有14个:办公室、监察股、人事股、计会股、税一股、税二股、涉外股、征管股、稽查队、检察室、税务学会、调研室、工会、票管所;下设直属分局1个下辖太平、城南、__税务站、个体税务站和集贸市场税务站税务所9个:附城、马市、顿岗、沈所、罗坝、__、司前、隘子、石人嶂。

秦朝会计制度的史料价值

秦朝会计制度的史料价值

秦朝会计制度的史料价值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会计制度在当时具有极高的代表性。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秦朝会计制度的史料价值。

一、统一会计制度秦朝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将全国各地的会计法规、制度、标准等统一起来,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管理和资源调配提供了基础。

这种统一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国家能够更有效地对各地经济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有利于国家财政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秦朝的统一会计制度对于研究当时国家的经济管理和资源调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二、经济法制与会计监督秦朝的经济法制比较完善,涉及到会计的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

例如,《秦律》中规定了会计记录的格式和内容,明确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程序,规定了贪污、受贿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这些规定为当时的会计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也为后世的会计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

同时,秦朝还设立了专门的会计监督机构,对各地的财政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会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这些措施对于研究当时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三、完善财计组织机构秦朝设立了专门的财计组织机构,负责全国的财政管理和会计工作。

这些机构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库等,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清晰明确,有利于国家对财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秦朝还注重对财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和考核标准,使得财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这些措施为当时的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后世的财计组织建设提供了借鉴。

四、建立在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上的会计管理制度秦朝的会计管理制度建立在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之上,包括账簿设置、会计科目、报表编制等方面。

这些规定为当时的会计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方法,使得会计工作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国家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

同时,秦朝还注重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设立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人员管理机构,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确保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三,将政府收费冠之以价格名义或性质,无异于将政府行为同企业行为相混淆。只要政府收费带有市场的色彩,只要政府部门的肌体中存在牟利的动因,就免不了“权钱交易”的发生,腐败的土壤也就会继续存在下去。
说到这里,做出如下结论显然是适当的:即政府通过收费取得的收入,亦要同其他的政府收入一样,统一由财税部门管起来。
作为一种政府收入形式,收费当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费与税的区别,并不在于其性质,而在于其形式。收费的取得,要以交换或直接提供服务为基础。税收的征收,则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故而,在政府的收入体系中,后者属于主角,是基本财源;前者扮演配角,起补充或辅助作用。但是,不管怎样,扮演配角、起补充或辅助作用的政府收费,终归是政府收入的来源之一。既然是政府的收入,既然要作为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活动经费而存在,在性质上,它就与其他的政府收入形式没什么不同。
由财税部门将政府的收支统一管起来,而不是让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分别为其职能的履行去筹钱、花钱,本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是,我国政府收支的管理格局现状,却并非如此。
目前我国的政府部门收支可以分作几个类别: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制度外收支。其中,真正处于财税部门直接掌管之下的只有预算内收支一类,其余的两类,基本上游离于财税部门的管理之外。而且,如果将整个政府收支作为100%,那么,在其中,只有40%多一点儿属于预算内的收支,其余的近60%则由预算外收支和制度外收支所组成。也就是说,财税部门所掌管的政府收支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占多数的。
政府收费不同于经营性的企业收费。企业,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行为动机的部门,它以提供服务或销售产品为条件向服务或销售对象的收费,是牟利行为。所以,企业收费的水平,不仅要与提供服务或销售产品的成本相对称,而且,在通常的条件下,还要力求最大限度地抬高收费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赚取收费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即经营利润。政府,作为以追求公共利益为行为动机的部门,它以直接提供服务为基础向服务或管理对象的收费,则是为筹措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而取得收入的活动,绝不是为了牟利。所以,政府收费的水平,不仅与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不对称,而且,在正常的条件下,还要低于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规费,要限定在工本费和手续费的范围内。使用费,不能高于提供公共设施的平均单位成本,其间的差额———负数,由政府的其他收入来源加以弥补。更值得指出的一点是,政府之所以要采用收费的形式取得一部分纯属补充性或辅助性的收入,其主要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收入本身,而是要以此贯彻所谓受益原则,向那些覆盖范围相对狭窄的特定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人(而不是向所有的社会成员)收费或多收费,从而让其负担或相对多负担一些这部分特定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成本。因此,如同政府行为根本不同于企业行为一样,作为一种政府收入形式的政府收费同作为一种牟利手段的经营性的企业收费,其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不能也不应将两者混为一谈。
———其实,“费改税”的主要着眼点,从来就不是把一部分政府收费改为征税。实现政府收入机制以及整个政府收支机制的规范化,才是“费改税”的实质所在和真正动因。毫无疑问,规范化的政府收支机制与政府收费游离于财税部门的管理之外不相容。将财税部门统揽政府收支作为“费改税”的一个目标加以追求,应是“费改税”的题中之义。
可以确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化,由政府收支管理格局不规范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我们将看得越来越清楚;实现政府收支机制规范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我们也将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所以,尽管打破现行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格局牵涉颇多的既得利益,因而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朝着而不是偏离政府收支机制规范化的目标迈进,终归是我们的历史选择。
———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就是各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边界越来越明晰,经济体制环境一旦走到这一步,政府的收支行为同企业和居民的切身利益,事实上已经挂上了钩。政府收支机制的规范性,事实上已经成为企业和居民的必然要求。无视这一变化或违背这一要求,不论对于政府收支运转本身,还是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都将产生极大的副作用。所以,实现政府收支机制的规范化,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
二、政府收费也是一种政府收入形式
这里问题的焦点在于,究竟应当如何看待政府收费的性质?
政府以收费的形式取得收入,在国际上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过,从总体上说来,规范性的政府收费通常只有两类:一类是规费(fees),另一类是使用费(usercharges)。规费,是政府部门对公民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所收取的工本费或手续费,如行政规费(护照费、商标登记费,律师执照费等)和司法规费(民事诉讼费、刑事诉讼费、结婚登记费等)。使用费,是政府部门对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一定的标准收取的费用。如高速公路通行费、桥梁通行费、汽车驾驶执照费。可以看出,无论规费还是使用费,实质都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收入的形式。
———“费改税”的过程,实质是我国政府收支机制由不规范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仅要将那些纯属乱收费的项目坚决取消,把那些名为费实为税的项目纳入税收轨道,而且,可能也是更费气力的,就是要“规范费”,即从把政府收费纳入财税部门的管理范围入手,实现政府收费管理的规范化。否则,如果只是就“费改税”论“费改税”,其结果,很可能像割韭菜那样,割下一茬(将一部分收费纳入税收轨道)后,由于其根(不规范的政府收支机制)还在,新的一茬韭菜(乱收费项目)还会不断地生长出来。
三、“费改税”是实现财税部门统揽政府收支的重要契机
由以上分析可见,我国之所以要进行“费改税”的改革,其直接原因固然是“费大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不正常,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现行的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格局已经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大障碍。因此,以“费改税”为契机,实现所有政府收支统一归口于财税部门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范化的政府收支机制,实质上是下一步财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其中的道理不难说清。概而言之,古往今来,政府部门都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而存在的。社会的公共需要是一个统称,它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社会公共需要,当然要设置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一一加以满足。由此,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要在不同的领域,分别履行各自特定的职能,分别提供特定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政府部门职能的履行,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当然是要花钱的,钱的来源当然也要从其服务或管理对象,即企业和居民那里筹措。问题是如何筹措?让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像企业那样,分别向自己的服务或管理对象直接收取,绝对不行。因为,如果那样做的话,即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以其服务或管理对象是否上缴钱或上缴的钱的多少作为取舍标准,这样就偏离了既有的法律和政策轨道,进而,本应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宗旨的政府行为很可能异化为以利润最大化为动机的企业行为。正因为如此,从有政府记载的那一天起,无论是哪样一种社会形态,无论是哪样一种经济发展水平,亦无论是实行所谓“大政府”还是“小政府”的政策,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中,如果说有些职能部门可以随着政府职能的演变而时有时无的话,则专门掌管政府收支的财税部门(即从企业和居民那里筹措资金,然后,转手供给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作为活动经费的部门)总是不可或缺的。其目的,就是要切断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同其服务或管理对象的资金上缴之间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铲除“以权谋钱、以权换钱”等腐败行为的土壤。
明确了政府收费是一种政府收入形式而不是其他,还需提及这样一个问题:即当前围绕“费改税”展开的有关政府收费性质的争论,并非单纯理论意义上的笔墨官司,而是关系到“费改税”之成败的大问题。这是因为:
其一,政府收费究竟是属于价格范畴还是财政分配范畴,表面上是所谓“范畴之争”,其背后则是“权力之争”和“利益之争”。因为,如果将政府收费视为价格范畴的话,那么,对政府收费的管理权,自然就要纳入价格管理部门(而不是财税部门)的职能领域了;对政府收费收入的支配和使用,自然就要作为与其他政府收入有别的资金来源,放到预算之外或做特殊性的安排了。
现代经济社会中,尽管财税部门所担负的职能说起来不少,但如果做一下大致的区分,就会发现,这其中,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派生出来并与其他政府部门存在交叉的职能,如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有的则是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且同其他政府部门没有交叉也不能存在交叉的职能,如掌管政府收支。前者可以称作派生职能,后者属于原始职能或基本职能。换句话讲,掌管政府收支是财税部门专有的基本职能领域。
财政税务部门的历史责任— 由“费改税”引发的思考
财政税务部门的历史责任— 由“费改税”引发的思考 2008-12-20 15:15:39
一、掌管政府收支是财税部门专有的基本职能
从常理上讲,任何政府职能部门,都须履行特定的职能或被赋予特定的任务。有其所履行的特定职能领域或有其被赋予的特定任务范围,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得以设置或存在的前提条件。那么,财税部门究竟有无自己特定的职能?如果有,财税部门的特定职能又是什么?
其二,一旦将政府收费纳入价格管理的轨道,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关政府收费的立项、审批、征收、使用,要走上事实上存在的与规范性
政府收支管理不同的非规范性轨道,从而默认或强化,而不是削弱,直至取消政府收支管理的“双轨制”。而且,出于本身利益的考虑,有关政府部门很可能热衷于保留甚至扩大,而不是压缩收费的种类和范围,给“费改税”的实施设置障碍。
进一步看,纳入预算内的政府收入,基本上是税收收入。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入,主要来自于各种各样的政府收费,如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性收费、对农民收取的乡统筹和村提留、各级政府的集资摊派等等。两相比较,前者又大于后者,故பைடு நூலகம்“费大于税”之称。这即是说,财税部门所掌管的政府收入,只限于以税收为代表的规范性的收入。除此之外,政府以收费名义取得的收入,大都由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自收自支,自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