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如下:一、掌握基本算法1.1 加法和减法口诀通过歌唱、游戏、口诀学习加减法,掌握住两个数字相加、相减,几个数字相加、减的方法。

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加强记忆。

例如,制作“数字寻宝游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相应数字的卡片。

同时,播放加法和减法口诀歌曲。

1.2 数学计算方法强调记住加减乘除的口诀和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培养孩子们化繁为简、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运用数字之外的思维2.1 逻辑思维通过进行打乱思维以及一些逻辑思维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推理和思考得出答案,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一些适合三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游戏,例如:数盘游戏、数形结合游戏、推理游戏等。

2.2 创造性解决问题强化孩子们的创造力,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数学活动,例如做数学手工、制作数学模型等,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理解和应用3.1 实际应用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孩子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

可以通过采访家长、让家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3.2 问题应用引导孩子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创造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的教学策略。

通过掌握基本算法,运用数字之外的思维,以及理解和应用,孩子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老师也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情境教学、课堂游戏等,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学习更轻松,更容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需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与解答。

(1)每箱卖了多少钱?45×12=540(元)(2)一共卖了多少钱?45×12×5= 12×5×45=(1)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列式为:12×5=60(个)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多少钱?列式为:60×4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列式为:45×12=540(元)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540×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

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准备: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

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个()。

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

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

6、巩固练习:(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

)(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

)(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4)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三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

2.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复习整数的概念、数位顺序表、加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练习多位数的读写、计算和应用题。

2. 第二章:几何图形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和性质。

练习图形的分类、比较、变换和应用题。

3. 第三章:计量单位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练习计量单位的应用题和实际测量。

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复习统计图表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练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

5. 第五章:数学应用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练习生活场景中的应用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4.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习作品,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学PPT:每个章节的教学PPT。

3. 练习题:每个章节的练习题和答案。

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5.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六、教学安排1. 数的认识: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复习整数,第二课时复习小数。

2. 几何图形:安排3课时,分别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和性质。

3. 计量单位: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复习长度、面积,第二课时复习体积、质量。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巩固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复习1-100的数的读写、数数、比较大小、加减法运算。

2. 第二章:数的运算复习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运算顺序,解决简单的四则运算问题。

3. 第三章:几何图形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性质和分类,认识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 第四章:计量单位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章:数据分析复习图表的制作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每章结束后进行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期末进行综合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时间1. 每周安排2课时进行复习教学,共10周。

2. 每章教学时间为2课时,共计20课时。

六、第六章:分数与小数复习分数的读写、比较大小、通分与约分,以及小数的意义、小数点的读写和比较大小。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及转换方法。

七、第七章:概率与统计复习简单的概率概念,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等。

学习如何用图表(如扇形图、条形图)来表示数据,以及如何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八、第八章:方程与问题解决介绍简单的一步方程和两步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九、第九章:测量与导航复习长度、角度的测量方法,学习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进行测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三年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四合分校 战凤敏知识点归类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 南 西 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西北 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图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比较,更容易分辨相同项目的区别;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第五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1、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2、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3、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6、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第六单元年、月、日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4、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31天 31÷7=4个……3天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一般用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二24计时法1、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时刻相同,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②下午1时到晚上12时,时刻加上12,并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时间限制词;②13时到24时,用时刻减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时间限制词;3、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时刻—时刻=时间段4、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天=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3、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4、小数读写法:①读法→汉字形式;②写法→阿拉伯数字;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一课时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行自己正;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达到计算熟练,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二、基本练习l、口算练习;60×20=24×10=23×20=40×90= 60÷3=150÷5=800÷4=9000÷3=要求:1直接说出答案;回答语句要说完整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2、估算练习;79×3014×3935×1961×8079÷412÷383÷9430÷7要求:l直接说出答案,学生回答语句要完整;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一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3、笔算练习;22×1411×2545×3486×13 91÷78÷6609÷3562÷4要求: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2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结合题目,归纳出注意点:乘法计算中:1要注意进位问题;2要注意积的书写位置;除法计算中:1商的书写位置;2除数与商的积的书写位置数位对齐;3被除中间有O的除法计算;4商的中间,末尾有的除法;三、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进行交流后、回答、教师板书:因数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笔算乘法、进位笔算、被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计算:856÷7 2309÷3 2832÷4四、课堂活动1、计算2346÷5并验算要求: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计算;汇报结果,并说一说除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验算中,要注意什么2、练一练;第二课时: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知识梳理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三、要点复习1、面积与面积单位;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简单换算;2平方米= 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面积计算;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四、课堂活动练一练第三课时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03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某地区1994~2003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3、回答问题;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03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2、小数大小比较;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①〇元元〇元4分米〇分米米〇米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三、课堂活动1、练一练:2、课内外作业: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年、月、日教学内容:方向的辨认,简单的路线图,年、月、日的基础知识,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几个方向;2、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全体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3、全面掌握所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二、要点复习:1、位置与方向1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四面八方”是指哪几个方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东、南、四、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方向辨认;①以教室为中心,辨认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在什么方向;②说一说,你们家的方向;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也可以不以学校为中心;如:我家在××广场的××方向等;只要学生能正确描绘自己家的方向即可;3路线图;图示:教材112页第1题:①填一填:书店在小明家方向,学校在书店的方向;小冬家在小桥的方向,小桥在小冬家;②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说一说小冬上学的路线;说一说小冬到小明家的路线;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年、月、日;1请学生回顾;说一说在年、月、日这一单元中都知道了哪些知识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一年有几个月,一年有多少天,平年多少天,闰年多少天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你是怎么记的拳头、歌诀帮助记忆;还可以整理出:一年分几个季度,各个季度有哪几个月份;一年大约有几个星期;一个月的上、中、下旬是怎么分的;(2)、练一练:三、课堂作业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出示口算卡;50×108×200400×3105×6800÷ 825÷5204÷255÷52、计算;120×30×7250×6×123400÷8÷54450÷6÷3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3全班交流评价;二、要点复习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8×5×168×16×5=40×16=8×80=640=6405组织交流;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4教师小结;三、课堂活动练一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回顾并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提高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复习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认真、细心、勤奋的良好学习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本册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和思想方法。

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和自主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与总结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助他们梳理知识体系,明确复习目标和内容。

同时,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

2. 知识梳理: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本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在梳理过程中,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在后续复习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3. 练习与巩固:举一反三,提高能力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注重题目的层次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与提升:拓展应用,形成素养对本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素养。

在总结与提升阶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数的认识与运算一、教学目标1. 巩固对整数的概念,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内容1.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同位数相加或相减,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整数的乘除法运算: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以一位数,除法的运算规律。

3. 混合运算: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三、复习方法1. 口算练习:通过口算练习,巩固基本的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

2. 笔算练习:选取典型题目,进行笔算练习,加强运算规则的应用。

3. 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运算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活动1. 口算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学生进行口算,集体核对答案。

2. 笔算练习:教师出示一些乘除法题目,学生进行笔算,集体核对答案。

3. 实际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总结与评价1. 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几何图形与测量一、教学目标1. 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测量和估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内容1. 几何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性质和特征。

2. 测量与估计:长度的测量,面积的估计,体积的估计。

3. 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几何图形和测量知识解决。

三、复习方法1. 图形识别: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识别和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

2. 测量练习:选取一些实际物品,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练习。

3. 实际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几何图形和测量知识解决。

四、教学活动1. 图形识别:教师出示一些几何图形,学生描述其特征,集体核对答案。

2. 测量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物品,学生进行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集体核对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11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1一、教学目标1.借助“旅游中的数学”中“快餐店”这一具体情境,体验到日常生活中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丰富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让学生应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和评价意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拓展了数及其应用的范围,小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生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已经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而这节课,是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之一--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应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巩固、应用、拓展数学知识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快餐店的情境图,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经历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将解决现实问题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要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这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选择创造一定的数学方法的能力,而且还要有合作学习的群体意识。

这样一来,就留给我们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进行创造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与本县同类学校比较属于中等水平。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对于生活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课堂,他们尤为喜欢。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数与代数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及组成。

2. 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及运算定律。

3. 能够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整数与小数的认识:整数和小数的意义、数位、计数单位及组成。

2.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及运算定律。

3. 实际问题: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步骤2. 通过实例讲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及运算定律。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及运算定律。

4. 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巩固整数和小数的认识,练习数位的写法和计数单位的运用。

2. 加强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及运算定律的练习。

3. 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数与代数知识。

第二章:空间与图形一、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及分类。

2. 掌握图形的变换和位置,了解平移、旋转的概念及应用。

3. 能够运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及分类。

2. 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分类。

3. 图形的变换与位置:平移、旋转的概念及应用。

4. 实际问题:运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步骤2. 通过实例讲解图形的变换和位置,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的概念及应用。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图形的变换和位置。

4. 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巩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及分类。

2. 加强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的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提高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整数和小数)2. 第二课时:几何图形和计量单位3. 第三课时:方程和不等式4. 第四课时:统计和概率5. 第五课时:综合应用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概念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步骤:2. 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

4.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5. 定期进行课堂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2. 学生作业和练习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情况。

3. 课堂检测成绩: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反馈和自我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策略:1.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游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5.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通用1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

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前面口算教学的延续,又是以后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的计算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学有用的数学。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构建方法”,运用观察、探求、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初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渗透估算意识。

教学目标:1、掌握口算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学法:讲解法、引导法、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复习两位数的分成2、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35+30= 64+5=48+30= 79+4=53+40= 66+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这些题的呢?先来看左边这一组两位数加整十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呢?生: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学生说教师板演。

师:那么右边这一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又是怎样计算的呢?生:我想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

学生说教师板演。

二、新知讲授。

小学数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复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提供针对性的练,培养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表示- 认识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 用图表、计数器等表示数字;- 用中文数字拼音表示数字。

2. 加法和减法- 复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复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 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3.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认识三位数;- 复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运用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图形- 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认识直线和曲线。

5. 时间和日期- 复小时和分钟的认识;- 了解日期的表示方法;- 计算时间间隔。

6. 金钱- 认识人民币的面额;- 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

教学方法1. 导入活动:通过观看与数学有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教师讲解: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实例,讲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应用。

3.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游戏练: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练册完成:布置一定数量的练册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反馈:通过小组展示、个人口头回答等形式,进行知识总结和研究成果展示。

教学评价1. 通过每节课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态度。

2. 对学生完成的练册进行检查,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结合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整体研究成绩和进步情况。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追求答案的准确性。

2.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时间和机会,让他们逐渐掌握数学知识。

3. 鼓励学生提问并互相讨论,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设计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数理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内容一年比一年更为复杂和困难。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巩固和复习。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复习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和复习,使学生充分掌握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全部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1. 数的认和运算(1) 数的概念:自然数、零、正整数。

(2) 数的读法、写法及大小比较。

(3) 數的加减法:整十以内的加减运算。

(4) 数字拼图,空缺数字的填写。

2. 分数(1) 二分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相等和约分。

(3) 分数的加减法。

3. 量的认识和运算(1) 量的概念:长度、质量、容量和时间。

(2) 厘米、分米、米、千克、克、升、毫升、秒的认识。

(3) 同一量大小的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4. 图形和位置(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

(3) 位置的概念、空间的感觉、位置的描述。

三、复习方法1. 教师引导复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使用各种复习方法,例如,讲解、演示、出题、答题、分组竞赛等。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学习积累和进步。

2. 家庭作业在每节课之后,老师应当留给学生一定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掌握当天所学的知识点,既有效地整合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再加以巩固和加深,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性。

3. 学生自我测试让学生自己出一些测试题目,进行自测和自评。

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能力要求出不同难度的测试题目,来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和复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测试,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1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1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1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等。

(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练习二十五的第8、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

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知识梳理教师:同学们。

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

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要点复习1、面积与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

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

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

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

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简单换算。

2平方米=()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00平方分米=()平方米 808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位置与方向整理和复习设计共8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复习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师: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2)打开书看P2-12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3)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出示)(1)我们学过的八个方向分别是?(2)找出教室的东方,然后指名找出其它的七个方向。

(3)根据线路图,简单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1、完成P112页第1题。

(1)看图,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2)说一说从她家到健身园怎么走?(3)生汇报交流。

2、指定教室内任一名同学,请他周围的人分别说一说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能谈谈你在在这40分钟里的一些收获吗?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共8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熟练地口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各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2.再看例题。

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知识。

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

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1、出示教科书第112页第2~4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

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估算,第2题用口算,第3题用笔算。

)(2)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P116-117页第1-4题。

四、全课小结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师总结。

统计和年、月、日复习设计共8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4、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复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各单元分别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2)再看例题。

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各单元知识。

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各单元知识结构图分别向学生展示。

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各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1、出示教科书第113页第5~6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

最后反馈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P117-118页第5-7题。

四、全课小结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师总结。

面积整理和复习设计共8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面积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打开书看P70-87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出示)(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 10000 100 100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师:上面几个面积单位如果都以1个单位来看,你认为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最大呢?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呢?你能举例说说吗?(课桌面学校的操场我国的领土毛巾橡皮擦练习本邮票面手绢面教室夷陵广场)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5平方千米=500公顷(2)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3)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2、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面积的有关知识?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40分钟,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2、师总结。

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设计共8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复习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1)师:小数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2)请大家打开书看P88-98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3)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出示)(1)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读、写小数?(2)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小数的加减要注意什么?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1、生独立完成P115页第9-10题。

(1)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2)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2、生完成P118-119页第10-12题。

(1)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2)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师总结。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第一讲回味无穷——忆中写一、习作指导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又有哪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作文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失败在于一个‘假’字。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

既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

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得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苦于无米之炊”、“没的可写”。

我们就可以变“没的写”为“有的写”,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写真实的事,不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满矛盾、充满温馨、充满情趣。

我们要从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事中选取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又最能反映自己个性特色的事例来写,要“小中见大”地反映事情的意义和情趣。

例如,一位同学选择了这样的材料: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节目,家庭模特大赛开始了。

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加比赛的服装,表演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热烈气氛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这场模特大赛的确是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不断改变这一主题。

这篇作文的选材是多么新颖、有趣呀!2、事情过程叙述要清楚、明白。

不仅选材好,还要把内容写好。

首先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交代清楚。

只有把“六要素”写清楚,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读起来清楚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