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6 期
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教学实践
2020年第38卷第6期2020 Vol.38 No.6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45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实训教学实践袁晓霞,梁丽丽,刘宏斌,姜德*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育改革研究项目(ZY2019—10)作者简介:袁晓霞(1981—),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教学研究。
Tel :152********,E-mail :52171***********通讯作者:姜德(1976—),男,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内经教学研究o Tel : 189****8204,E-mail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四诊与辨证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视对学生四诊技能操作的 训练。
但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四诊技能,一直是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努力的目标。
本文对已开展的四诊技能实训教学的形式及考核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中医四诊技能实训教学的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四诊技能;教学实践中医治疗疾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从 整体角度辨证论治[1],但四诊各有特点,缺一不可, 是中医学相关专业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目前主要通过《中医诊断学》课程进行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
学习四诊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强有 力的技能支持,因此四诊的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总学时数为90学时,其中理 论72学时,四诊占了 42学时;实验18学时,四诊占了 14学时,在学时分配上也充分显示了对四诊 的重视,遵循中医学专业“重思维、强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叫现将针对中医诊断学四诊实验课开展情况总结归纳如下。
1望诊顾名思义,望诊即主要是通过视觉来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等来了解疾病的情况,与其他三诊相比,望诊相对还是比较客观、形象的。
城市韧性与城市出口_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_王世平
国民经济管理[收稿日期]2016-05-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272)[作者简介]王世平(1977-),男,甘肃天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空间经济学;赵春燕(1980-),女,甘肃张掖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引言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和生产网络碎片化的发展,城市经济生活成为推动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城市作为开放经济下一国对外贸易网络体系的空间节点(孙楚仁等,2015)[1],是推动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出口贸易额(不包含地级市以下行政区域单元,如县级市、县等的出口贸易统计数据)虽然在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稳固占据50%以上的份额。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后经济政策趋紧和外需2016年6月第38卷第6期Jun.,2016Vol.38No.6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山西财经大学学报DOI编码:10.13781/ki.1007-9556.2016.06.001城市韧性与城市出口———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王世平1,赵春燕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广东珠海519087)[摘要]测算了中国286个地级市的城市韧性,检验了城市韧性对城市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
研究发现:城市韧性显著促进了城市出口贸易的发展;城市韧性对大城市、中等城市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对大城市的影响程度高于中等城市,但对小城市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城市韧性对东部和中部城市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对东部城市的影响程度高于中部城市,但对西部城市出口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外部冲击;城市韧性;城市出口[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56(2016)06-0001-14City Resilience and City Exports----AnEmpiricalStudyBasedonPanelDataofChineseCityWANGShi-ping1,ZHAOChun-yan2(1.SchoolofBusinessandAdministration,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Wuhan430073;2.InternationalBusinessFaculty,BeijingNormalUniversity,Zhuhai519087,China)Abstract:ThepapercalculatedtheCityresilienceof286Chinesecitiesandexamine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ityresilienceandthecityexport.Theresearchdiscoveredthat:(1)CityresiliencesignificantlyimprovestheChinesecityexport;(2)Cityresiliencehassignif-icantlypositiveeffectonthebigcityandmediumcityexport,andtheeffectonthebigcityishigher,buttheeffectonthesmallcityisnotobvious;(3)Foreasterncityandcentralcity,cityresilienceimprovesthecityexportsignificantly,andtheeffectoneasterncityishigher,buttheeffectonwesterncityisnotobvious.Key Words:externalshocks;cityresilience;cityexport1··减少,我国的出口贸易大幅回落。
《航空计算技术》2008年全年总目次2008年第38卷第1~6期(总第142~147期)
伟( 1—1 ) 永 ( 9 1— ) 炜( 1—1 ) 2
秦 , 玉龙 ( 6 李 1— )
… … ……… …… …… …… …… …… ……… … 李海 宁 , 单晨 伟 , 小军 ( 蔺 1一l ) 6
T型尾翼 民机 深失 速气 动特 性 的计 算研 究 … …… …… …… ……… … ……… 王 刚 , 叶正 寅 , 许和 勇, ( 等 1—1 ) 9
c型机 翼几 何参 数影 响规 律 和流动机 理研 究 … …… …… …… ……… …… …… … 连婷 婷 , 张彬 乾 , 陈真利 ( 4 ) 2— 3 涂 敷 目标 R S数 值分 析与 并行 计算 研究 ……… … ……… …… …… …… …… …… …… … 李 海农 , 新 宇( 4 ) C 侯 2— 8 高超声 速乘 波构 型气 动 特性数 值模 拟研 究 …… … ……… …… …… …… …… 许 少华 , 陈小庆 , 中喜 , ( 侯 等 3—1 )
20年 第 3 08 8卷 第 1~ 6期 ( 第 12—17期 ) 总 4 4
计 算 方 法
几 种典 型迎 风格 式 的分析 与 比较 … …… …… …… …… …… ……… …… …… …… 黄 江 涛 , 高正红 , 苏 鸟撞 飞机 风挡 夹层结 构数 值分 析 … …… ……… … ……… …… …… …… …… …… 张博 平 , 孙 应 用 等离子 体进 行翼 型 升力控 制 的数值 模拟 研究 基 于模 糊 物元 分析 的空 袭 目标 威胁 评估 与排 序方 法 正交 切削 刀具应 力 的有 限元分 析 … …… …… …… ……… … 李 …… …… ……… …… …… …… …… … 薛帮猛 , 杨 秉, 王凤 山 , 李
《化学工程》2010年(第38卷)第1—12期(总第251—262期)总目次
马 晓轩 , 代娣 , 文娇 , 范 薛 等
军, 褚雅 志 , 晓迅 , 马 等
蓉, 林 亮 , 稳宏 , 李 等
管内降膜式 第二类吸收热泵性能实验研究
… … … … … … …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化香树 果序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3(1) 3( 5)
3(0 1)
… … … … … … … …
王 丹清 , 宏 涛 , 大鹏 , 王 吴 等
离 子 液体 脱 除 汽 油 中 含 硫 化 合 物 的 研 究
… … … … … … … …
电 晕 放 电 分 解 乙 醛 气 体 过 程 的数 学 模 型
赵地 顺 , 二鹏 , 周 王建 龙 , 等
李文秀, 彭 红 , 志刚, 张 等
碳酸二 甲酯一 甲醇共沸物 的吸附分离
… … … … … … … …
乙醇胺 精馏 过程 五塔 流程模拟分析 伟, 等 1( 0 1) 1( 4 1)
1( 0 3) 2(1) 2( 5) 2(8) 2( 6 6)
… … … … … … … … … …
范 雯雯 , 王晓 娟 , 李
萃取精 馏提 取高纯度三 甲苯的模拟研究
… … … … … … … …
李文秀, 陈
曹 宇锋 , 顾正桂 , 其伟 , 詹 等 彭
高 赵
7(1) 7( 5)
7( 9) 7(4 1)
类 人 胶 原 蛋 白 Ⅱ的 离 子 交 换 吸 附 平 衡 研 究
… … … … … … … …
泡 罩 垂 直 筛 板性 能研 究
l(1)
1( 5)
…
…
…
…
…
…
…
…
《日用化学工业》第38卷(2008年)目次
油酸钠蠕虫状胶束 的性 质及 驱油效率研究 十二烷基三 甲基溴化铵/ 庚烷/ 醇/ 水微乳化
作 用 研 究
9 丽 2 6 包覆 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光稳定 性的影响
成 庆 堂 李 学 静
强 边 延 江
马 超 平 2 7 淀粉微球 对玫瑰香精 的吸附及缓 释性 能研 究 朱 4
磷 酸酯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的制备及 其
表 面 活 性
一
种高分子两 性含氟表面活性剂 的合成
及其溶 液性 质 蒋银 峰 5 8 2 2 陈凤生 5 8 25
刘 雷
5 28 9 5 29 4
黄 良仙 卿大咏
2 8 7
2 9 1 2 9 5
种接枝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8
李淑敏
王 丽 萍
3 15 6
3 19 6
硫 酸盐 的 L S A 废水
1 1
1 2 1 6
姜黄 素类 化合物及姜黄素衍生物对 酪氨酸酶
抑 制作 用的研究 阳离 子交换 树脂催化合成苯 甲醛 12一 ,
丙 二 醇 缩 醛 的 研 究 杜 志 云 3 7 12
包合作用研究
一
琳 2 l 0 环氧氯丙烷合成工艺研究 l
新型杀菌洗洁精 的复配研究
壬世兵 3 3 含维生素 c纳米粒子 的制备 及性能研究 17 壳聚糖硫酸盐催化合成丙二 酸二 乙酯
韦星船 章苏 宁
邓 斌
烯基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复配体系 的泡沫性能
薛铁 中
温和条件下 D F M 催化 苯乙烯空气环氧化的
研 究
马雪涛 5 1 3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化肥工业》2011年第38卷第1~6期(总第223~228期)总目次
王
聪
脲 甲醛缓释复合肥料生产技术 …… ……… … 曹广峰 ( —6 4 ) 灰融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应用及节能减排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微细磷矿粉的有效性研 究
… … … … … … … … …
……・ ………………………………- - 齐美娟 李菊梅 谷思玉等( 2 ) 1— 6
……………………………
赵小倩 胡 长 胜 ( —6 3 )
杨伍军
谢定 中
王
刚( 5—2 0)
从 世 界 化 肥 结 构 动 态 看 我 国化 肥 行 业 发 展 现 状
… … … … … … … … … …
… … …… … …
H — 与 S e 及 T xc 粉煤气化技术的 比较 TI hl l eao
… … … … … …… … … 亢 万 忠 ( — 8 5 )
李晓黎
氮肥 、 甲醇 工 业 “ 二 五 ” 术 发展 规 划 研 究 课 题 介 绍 … … … … 十 技
… … … … … … … … … … … … … … … … … …
溴化锂制冷技术在 2 7MP . a碳酸丙烯 酯脱碳 中的应用 ………
胀 系数 的 明显差 异 所 引 起 的应 力 破坏 , 除 了温 消
1台换热 面 积 为 10m 0 的 不 锈 钢 洗 气 塔 换 热器 价格在 2 元左 右 , 0万 正常使 用约 6个月 即需 更 换 。而新 型 列管式 石 墨换热 器 的价 格仅 相 当于 同等 换热 面积 不锈 钢 换 热 器 的 三分 之 一 左 右 , 且 已正 常 使用 2年 , 间未 出现 任何 问题 。 明水化 期 工公 司 三 聚 氰 胺 生 产 装 置 现 有 8台 换 热 面 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8卷(1-6期)总目次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8卷(1—6期)总目次 题 名作 者 期次 页码 ● 石油地质与勘探鄂尔多斯盆地南212井区长4+52储层的非均质性李 平等1 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赋存状态及开发特征张 娟等1 10甘泉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陈奕阳等1 19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长8段低充注油藏成藏模式———以环西—彭阳地区为例张晓磊等1 31鄂尔多斯盆地毛盖图地区盒8、山1段高含水致密砂岩沉积特征与分布规律王 昊等1 45顺变柱体式光纤微地震检波器研制及实验董小卫等1 52花场气田构造控油气作用及油气藏类型付景龙等2 1辽西低凸起JZ油田沙二段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刘宗宾等2 9渤海海域新近系薄互层砂体沉积特征及定量预测曹 龙等2 16地震拓频技术在涠洲6 12油气田薄储层刻画中的应用张 益等2 25吴起北部长6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赵 辉等2 35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中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初探张忠涛等2 43基于梯度惩罚-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页岩三维数字岩心重构李秉科等2 53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上古生界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与黏土矿物的关系石 石等3 1鄂尔多斯盆地南212井区长62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张俊杰等3 10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本溪组—太原组地层及其沉积演化特征崔宏俊等3 19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成熟度与显微组分孔隙发育特征周圆圆等3 27铜川野外露头区延长组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阮勇淇等3 38基于井震的火山岩有利储层综合预测———以银额盆地哈日凹陷为例李慧琼等3 45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石盒子组盒8下段砂岩物源分析马尚伟等4 1川东南地区茅口组一段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以南川区块为例李佳欣等4 12临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储层形成控制因素及特征胡晨光等4 20白云凹陷超压模拟及成藏研究张力升等4 30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表征及储渗能力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下古马五1+2储层为例贾浪波等4 38层间逆冲叠瓦构造—前陆冲断带大气区控藏模式易士威等5 1基于多边形孔隙结构模型的砂岩储层总孔隙度预测方法张秉铭等5 12融合随钻核磁共振与机器学习的疏松砂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新方法孙 康等5 20川西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徐 康等6 1玛湖1井区致密砂砾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对流体可动性的影响刘 赛等6 15●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不同孔隙结构页岩油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王继超等1 59页岩气多层吸附的分子模拟与理论模型穆中奇等1 69—041—2023年第38卷(1—6期)总目次电解质离子对硬脂酸Langmuir膜稳定性影响机理何宇廷等1 77聚合物交联凝胶堵漏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熊正强等1 85基于核岭回归算法的地层水中CO2溶解度模型研究龙震宇等1 95石油磺酸盐原料油复配及膜式磺化合成工艺研究范 伟等1 102微生物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进展杨 博等1 108集减振、脉冲和冲击于一体的钻井提速工具设计及仿真刘 鹏1 120高温高盐条件下调剖用酚醛冻胶的研制吕 琦等2 61吉木萨尔页岩水力压裂后渗吸采油潜力分析廖 凯等2 68低流度稠油油藏启动机制及主控因素实验研究张 戈等2 77水驱油藏注采受益关系及注水效果定量评价吴明录等2 84基于机器学习的油水层解释新方法———以新安边油田南部长7油层组为例陶 静等2 89双层套管射孔产能预测模型数值模拟研究幸雪松等2 96注盐酸对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径分布的影响赵金省等3 55断溶体底水油藏不同隔板参数堵水强度影响规律秦 飞等3 62陇东X平台页岩油水平井减摩降阻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李晓明等3 70致密砂岩气藏气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改进许诗婧等3 75复杂类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变化规律唐 康等3 81非均质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衰竭开发规律实验研究陈建勋等4 47耐温耐盐CO2泡沫体系性能评价汪万飞等5 29海上油田不同溶解程度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特征及驱油规律罗光杰等5 36稠油热采模拟隔夹层制备与评价梁 旭等5 43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页岩油SD1井万吨级CO2压吞矿场试验及效果评价姚红生等5 50机器学习在油气开发领域的应用及展望谢 坤等5 58CO2在页岩储层中的绝对吸附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张成林等5 68各向异性对页岩地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的影响吴德胜等6 24基于残差神经网络模型的高压气井水合物生成预测方法刘广胜等6 33一种基于压汞-吸附法的不规则泥页岩样品孔隙度测定方法徐二社等6 39强冲蚀不规则孔眼封堵规律实验研究王 博等6 46沥青质沉积方式对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影响卢二付等6 54普通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张明龙6 63● 油气储运管道高周腐蚀疲劳损伤模型与数值模拟研究程斌亮等1 127天然气管网反输工况下的运行优化周 军等1 135天然气管网动态仿真三种隐式差分法对比研究李春奇等1 145胶凝原油临界损伤屈服应力计算模型研究肖铁全等2 135基于动态权重的同桥并行油气管道风险评价吴东容等3 129海底原油管道电伴热相对热耗率研究王 凯等4 55基于SPRT的水合物生成风险评价方法———应用于火驱尾气集输管道常明亮等4 62天然气管输容量分配优化决策研究何能家等4 71—141—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基于AI的油气集输管道安全管控平台构建探究熊 惠4 81长输管道辅助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影响因素研究及效果分析李 宁等5 76基于声比拟法的埋地输气管道泄漏数值模拟陈一鸣等5 85基于远程诊断的天然气超声流量计异常综合评估方法尹 恒等5 92双管掺水集油系统碳排放核算与评价研究成庆林等6 100油气管道用埋弧增材三通的性能研究陈越峰等6 109● 油气田化学工程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周 利等1 150基于深度学习的催化裂化过程建模方法陈 琳等4 94深层页岩气储层耐温抗盐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究问晓勇等4 104溶液黏度对聚合物强化泡沫性能的影响郭程飞等4 112环保型生物柴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及应用张 鹏等4 119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中国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陈景辉等4 127HP β CD降低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中TO 5对OP 20的紫外光谱的干扰及其机理分析吴 浩等4 136基于计算机模拟的丙酮加氢生产异丙醇工艺节能改造方案研究殷娟娟等6 68稠油热采油藏封汽窜用磺化酚醛树脂冻胶研制游红娟等6 76普通稠油化学驱用表面活性剂研究李隆杰等6 84一种水性聚丙烯酸酯/Gr-MoS2防腐涂层的性能研究麻 冬等6 93● 石油机械设备及自动化基于瞬变电磁偏心阵列的套管开窗侧钻井开窗轨迹与窗口形态检测方法杨 玲等2 105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CO2腐蚀速率预测彭 龙等2 113气举柱塞波浪形紊流槽流动性能强化研究崔 璐等2 122一种中值滤波快速系统的FPGA实现穆向阳等2 128地震勘探用混叠激发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甘志强等3 88基于电气距离分区的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武晓朦等3 94井下指令信号的小波-奇异值分解双层滤波降噪霍爱清等3 100泥浆发电机用磁力传动机构的转矩影响因素分析闫文辉等3 106基于海试的水下采油树力学特征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黄 鑫等3 113冷流率对大口径涡流管性能影响分析陆 梅等3 122热敏合金管井壁强化技术力学行为分析秦 星等4 88混频信号数字检波方法在阵列侧向测井中的应用高 怡等5 98偏心探头套管损伤定位校正方法党瑞荣等5 104TC4钛合金激光织构表面的润湿性和耐腐蚀性研究张明鲲等5 111储层分段体积改造下套管接头强度损失预测方法舒明媚等5 118随钻声波测井井下算法测试系统数据交换接口设计王 伟等6 118海上双油管气举井筒完整性风险评价研究于志刚等6 124基于有效牵引力系数的水力振荡器减阻效果评价方法王学迎等6 133—241—。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年第38卷第1~6期主题词索引
基因 . 肿瘤抑制一 生理学 32 4 8 3 2
基 因 袭 达一 疫 学 3 3 生 理 学 3 3 遗 传 学 33 免 4 4 4
代 谢 综 合 征 X 并 发 症 3 8 病 因 学 3 8 流行 病 学 3 8 一 5 5 5 预 防 和控 制 3 8 治 疗 3 8 5 5
蛋 白 激 酶 类一 疫 学 2 3 生 理 学 2 3 免 9 9
蛋 白 质 类一 析 2 1 免 疫学 2 1 分 1 1 蛋 白 质 组 学一 法 32 统计 学 和数 值 数据 3 2 方 0 o
H
hE『 r Fc基 因 5 8 8
核磁 共振 . 物 分 子 一 生 方法 3 8 诊 断 应 用 3 8 治疗 应 用 3 8 7 7 7
腹 腔 一 声检 查 2 8 生 理 学 2 8 超 1 1
核 黄 疽 一 因 学 16 病 理 生 理 学 1 6 代 谢 16 病 3 3 3 核型 分 析 6 8 后成说 。 传一 遗 免疫 学 3 3 14 5 生 理 学 3 3 14 5 遗 传 学 1 1 1 1
2 7 41 4 2 5 6 5 0 3 2 3 4 5
宫 内避 孕 器 ~ 作 用 4 1 7 利 用 4 15 5 统 计 学 和 数 值 数 据 副 1 5 5 l 7
41 5 5 l 7
反馈一 理学 2 生 4 纺锤体检查点 18 0 芳香酶一 传学 2 遗 9
代 谢综 合 征 3 9
避 孕 药 。 服 一副 作 用 2 1 药 理 学 2 12 5 治 疗 应 用 2 1 2 5 口 3 3 7 3 7
4 1l
便秘一 行病学 46 流 4 裹观 遗 传 学 3 6 8 瘸例 报告 5 1 9 病 理 学 1 2 病 人 转 诊 一 法 1 1 利用 1 1 方 7 7 病 因 l 7 瘸原 微 生 物 4 3 8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
第38卷第6期2021年6月控制理论与应用Control Theory&ApplicationsV ol.38No.6Jun.2021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于树友1,2†,李文博2,刘艺2,4,陈虹2,3(1.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3.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上海200092;4.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95)摘要: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在中高速转向行驶过程中,轮胎的非线性特性会使得汽车出现大摆动、侧滑、过度或不足转向等安全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分层控制策略.上层横摆稳定控制器采用基于图表的滑模控制算法规划出使车辆转向稳定的附加横摆力矩.下层转矩优化分配控制器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4个轮胎的转矩分配,保证车辆转向行驶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保证车辆的稳定转向行驶.关键词:横摆稳定;分层控制;预测控制;滑模控制;图表引用格式:于树友,李文博,刘艺,等.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控制理论与应用,2021,38(6):719–730DOI:10.7641/CTA.2020.00506Steering stability control of four-wheel-drive electric vehicleYU Shu-you1,2†,LI Wen-bo2,LIU Yi2,4,CHEN Hong2,3(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imulation and Control,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130012,China;2.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130012,China;3.New Energy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enter,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4.Beijing Huawei Digital Technologies Co.,Ltd.,Beijing100095,China)Abstract:When the four-wheel-drive electric vehicle steers at high speed,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yre will make the vehicle to appear some instable problems such as overswing,sideslip,oversteering and understeering.In order to tackle these instable problems,a steering stable hierarchical control strategy for four-wheel-drive electric vehicles is proposed. The outer-layer map-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scheme is to produce additional yaw moments to stabilize the vehicle;the inner-layer torqu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cheme is to implement the torque distribution of four tire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stable steering of the vehicle.Key words:steering stability control;hierarchical control;model-predictive control;sliding-mode control;map Citation:YU Shuyou,LI Wenbo,LIU Yi,et al.Steering stability control of four-wheel-drive electric vehicle.Control Theory&Applications,2021,38(6):719–7301引言据统计,全球每年会有130万人在车辆交通事故中死亡,另外致使2000至5000万人受伤或残疾,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180亿美元[1–2].因此设计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控制策略至关重要.近年来,四轮驱动电动汽车以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灵活机动、节能减排的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3].由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每个车轮的驱动转矩独立可控,转矩分配的自由度增加,在理论上可依据不同的工况直接控制各轮的输出转矩,既可以避免车辆因转矩过大而对地滑转,又可以根据需求提供足够的驱动力[4].因此,四轮独立驱动车辆在操纵性和稳定性方面较传统驱动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可有效减少车辆因失稳而发生的交通事故[5].文献[6]介绍了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性,设计了驾驶员辅助系统,在紧急工况时利用模糊逻辑控收稿日期:2020−08−25;录用日期:2020−12−30.†通信作者.E-mail:**************.cn.本文责任编委:张承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64202,61520106008),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526982655808),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9FF01)资助.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U1964202,61520106008),the Jilin Province Education Department(152698 2655808)and the Foundation of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Networked Control(2019FF01).720控制理论与应用第38卷制方法控制每个车轮的转矩以维持车辆的稳定性.文献[7]分析了车辆参数对车辆路径跟踪的影响,并利用可测得的反馈参数对车辆的路径和加速工况输出转矩进行控制.文献[8]利用主动前轮转向和主动后轮转向的变转矩分配控制提高车辆的操纵性和稳定性.此外,采用分层控制结构处理因轮胎滑移带来的转向稳定性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献[9]在上层控制器中采用非线性三步法对车辆稳定转向时需要的附加横摆力矩进行规划,在下层控制器中根据车辆垂直载荷与质心到前轴距离以及质心到后轴距离的比例关系设计力矩分配算法,提高了车辆在低附着路面的行驶安全性.文献[10]在横摆力矩控制层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横摆力矩控制器以计算车身稳定控制所需的附加力矩.在力矩分配层设计了针对两轮独立驱动和四轮独立驱动两种不同驱动模式的力矩分配算法.文献[11]在横摆力矩控制层采用滑模控制确定附加横摆力矩,在力矩分配层设计了考虑车辆滑移率和驱动力约束的力矩优化分配策略,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改善了车辆动力性能.针对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文献[12]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的预测控制策略,在紧急驾驶工况下,保证了车辆的稳定性.文献[13–15]采用整车横摆稳定和电机转矩分配一体化控制,直接选用4个车轮转矩为控制变量进行四轮轮毂电机独立转矩分配,保证了滑移率在稳定区间内,提高了车辆稳定性.但是其系统模型复杂,优化策略维度偏高,不利于工程实现.轮胎力学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对车辆动力学具有重要影响.文献[16]认为轮胎侧偏刚度不确定性在车辆稳定性控制问题中是一种扰动,利用鲁棒H∞输出反馈跟踪期望路径.文献[17]通过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来确定轮胎模型参数,并估计车辆的质心侧偏角.针对线控转向控制系统,文献[18]提出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滑模策略,提高操纵稳定性的同时减少来自侧偏刚度不确定引起的抖动.文献[19–20]采用轮胎经验模型“魔术公式”对轮胎侧偏特性进行拟合,具有统一性强,拟合精度高的优势.但是参数变化对拟合的误差影响很大,且不能很好地拟合极小侧偏情况下的轮胎侧偏特型.本文设计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转向稳定控制策略解决车辆转向时的安全问题,具有如下3点优势:1)采用双层控制结构,将横摆稳定控制和驱动转矩优化分配分开处理,这种方案解耦了横摆控制系统与驱动系统之间的动力学关系.相对于横摆稳定和转矩分配一体化控制结构,降低了整体优化策略的系统维度,降低了计算负担,提高了带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的计算效率,更易于实现.2)上层横摆稳定控制采用包含图表的滑模控制方法.滑模控制能够克服系统不确定性,对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同时通过嵌入MAP数据表,降低了轮胎模型拟合难度,提高了模型精度.针对系统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采用公式拟合方式建模及计算带来的控制器结构复杂问题及计算负担问题,本文使用查找MAP表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的方案.3)下层力矩分配控制采用滚动时域优化方法.滚动时域优化能够跟踪上层横摆稳定所需要的附加横摆力矩,显式处理轮胎纵向滑移率约束及电机转矩约束,优化电机转矩能耗,保证了电机能量消耗较小的同时维持车辆稳定行驶.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2节建立了车辆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第3节介绍了总体控制方案并详细给出了上层横摆稳定控制以及下层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的设计过程,第4节给出了仿真结果.2车辆动力学模型为进行车辆稳定性分析,以及控制器性能的仿真验证,本文建立了包含车辆纵向、侧向、绕z轴的横摆运动以及4个车轮转动的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如图1所示.七自由度车辆模型的动力学为[21]m(˙v x−v yγ)=F xfl+F xfr+F xrl+F xrr,m(˙v y+v xγ)=F yfl+F yfr+F yrl+F yrr,I z˙γ=(F yfl+F yfr)·l f−(F yrl+F yrr)·l r+12(F xfr−F xfl)·d+12(F xrr−F xrl)·d,J x i˙w x i=T e i−F x i R e,(1)式中:m为整车质量,v x与v y分别为整车纵向速度和侧向速度,γ为车辆横摆角速度,F x与F y分别为车轮所受的纵向力和侧向力(下标fl,fr,rl,rr分别表示左前、右前、左后、右后车轮),I z为车辆绕z轴的转动惯量,l f与l r分别为质心到前轴和后轴距离,R e为轮胎半径,T e i为i车轮驱动力矩,w x i为i车轮角速度,J x i为i 车轮绕驱动轴转动惯量(i为fl,fr,rl,rr).图1七自由度模型Fig.1Seven degree-of-freedom vehicle model第6期于树友等: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7213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3.1总体控制方案车辆在中高速行驶时,突然的换道超车以及路面的复杂附着条件都会影响车轮的侧偏特性,进而影响车辆的转向性能.图2给出了四轮驱动车辆的总体控制方案.图2四轮驱动车辆控制系统Fig.2Four-wheel-drive vehicle control system图2所示的总体控制方案可以分为3个子模块,即车辆行驶理想参考模块、横摆稳定控制模块、转矩分配模块.通过3个模块的协调配合,可以实现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转向稳定控制.框图中:δf 为前轮转角,β∗和γ∗分别为理想质心侧偏角和理想横摆角速度,(κfl,κfr ,κrl ,κrr )为4个轮胎纵向滑移率,M x 为使车辆稳定的附加横摆力矩,(T efl,T efr ,T erl ,T err )为4个车轮驱动力矩.注1整车横摆稳定和电机转矩分配一体化控制主要针对系统轮胎非线性和存在的约束带来的挑战.采用分层控制策略,在关注上述挑战问题的同时,将横摆稳定控制和驱动转矩优化分配分开处理,这种方案能够解耦车辆横摆控制系统与驱动系统之间的动力学关系,降低整体优化策略的系统维度以减小计算负担,提高带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控制的计算效率.注2如图2所示,四轮驱动车辆控制系统包含4个模块.车辆行驶理想参考模块的设计采用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横摆稳定控制模块的设计采用忽略轮胎动力学的车身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计算车身横摆稳定的附加横摆力矩.转矩分配模块的设计采用车轮旋转运动模型,合理分配4个车轮的驱动力矩,跟踪上层控制器规划出的期望附加横摆力.四轮驱动电动汽车模块采用七自由度车辆模型进行仿真验证.3.2理想参考模型理想参考模型要求能够准确的反映车辆理想转向过程,既要保证系统具有和传统前轮转向汽车相一致的转向灵敏度,又要保证车身具有良好的姿态.即:横摆角速度稳态增益和传统前轮转向汽车相同,质心侧偏角尽量减少到零.实验表明在正常车速和较小的转向角度下,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可用于分析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转向稳定性[22–23].本文利用理想参考模型,计算出给定方向盘转角对应的理想质心侧偏角β∗和理想横摆角速度γ∗[24].为了建立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需要忽略转向系统和悬架的影响;假设汽车只与地面平行恒速运动;假设汽车横向加速度小于0.4g;轮胎轮廓线工作在一个线性范围内;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在以上假设的前提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的动力学方程mv x (˙β∗+γ∗)=−(C f +C r )β∗−l f C f −l r C r v xγ∗+C f δ∗f ,I z ˙γ∗=−(l f C f +l r C r )β∗−l 2f C f −l 2r C r v xγ∗+l f C f δ∗f ,(2)式中:C f 为前轴侧偏刚度,C r 为后轴侧偏刚度.选取质心侧偏角以及横摆角速度作为状态变量,即x =[β∗γ∗].选取前轮转角作为控制输入,即u =δ∗f .将式(2)写成标准状态空间形式{˙x =Ax +Bu,y =Cx,(3)其中:A = −(C f +C r )mv x l r C r −l f C f mv 2x −1l r C r −l f C f I z l 2f C f +l 2r C r I z v x,B = C f mv x l f C f I z,C =[1001].(4)3.3基于MAP 的滑模横摆稳定控制器选取侧向速度、纵向速度以及横摆角速度3个自由度参与横摆稳定控制器设计.质心侧偏角可以表达为β=v y /v x .假设车辆的纵向速度不变,那么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加速度可以表示为˙β=˙v y /v x .基于以上假设以及式(1)可以得到车辆质心侧偏角以及横摆角速度的微分方程[25]˙β=F yfl+F yfr +F yrl +F yrr mv x−γ,(5a)˙γ=l f (F yfl+F yfr )−l r (F yrl +F yrr )+M xI z,(5b)其中由4个车轮纵向力形成的附加横摆力矩M x =d2(F xfr −F xfl+F xrr −F xrl ).(6)车辆在转向行驶时,质心侧偏角能够体现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横摆角速度能够体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26].因此若想保证车辆转向行驶时的稳定性,可以选取质心侧偏角以及横摆角速度作为联合控制目标.722控制理论与应用第38卷采用具有快速响应、对干扰和未建模动态具有强鲁棒性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作为上层横摆稳定控制器.定义滑模切换函数[27]s=a(γ−γ∗)+b(β−β∗),(7)式中:a代表控制目标中横摆角速度所占权重系数,b代表质心侧偏角所占权重系数.权重系数选取首先需考虑参数数量级差异性,其次考虑仿真验证过程中系统受模型偏差、参数摄动以及外界扰动影响而存在的跟踪误差响应情况,最后通过试凑选取权重系数.对滑模切换函数s微分可得˙s=a(˙γ−˙γ∗)+b(˙β−˙β∗),(8)其中˙γ∗和˙β∗表示的是目标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微分,整理可得˙γ=1a[˙s−b(˙β−˙β∗)]+˙γ∗.(9)由式(5)和式(9)可得总的横摆力矩M=I z˙γ=I z{1a[˙s−b(˙β−˙β∗)]+˙γ∗}.(10)选取指数趋近律[28]˙s=−k1·sgn s−k2s,(11)式中:sgn为符号判断函数,k1和k2为正的常数,k1的值能够体现系统状态被滑模控制迫使向滑模面s=0运动的趋近速度,k2的大小能够体现系统状态到达滑模面后向平衡点运动的收敛速度,两者的值可以通过试凑的方式选取.为了消除滑模控制中sgn s不连续性导致的控制系统抖振,将其用饱和函数sat(s/c)进行替换,其中c为代表滑模面s=0周围的边界层厚度的正常数.定义Lyapunov函数V=12s2,则˙V=s(−k1sgn s−k2s)=−k1sgn s·s−k2s2,其中sgn s·s非负,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满足全局可达性条件s˙s 0.因此横摆稳定控制系统可以按照本文设计趋近律从任意状态运动到滑动模态并收敛至平衡点.由式(11)可得期望附加横摆力矩M x=M−M y=I za[−k1·sgn s−k2s−b(˙β−˙β∗)]+I z˙γ∗−M y,(12)其中M y为轮胎侧向力产生的横摆力矩:M y=l f(F yfl+F yfr)−(F yrl+F yrr)l r.(13)通过观察式(13)可知,轮胎侧向力产生的横摆力矩M y受限于侧向力的精度.由于采用传统“魔术公式”描述的轮胎侧向力与侧偏角的关系时近似的精度会受到模型参数的严重影响,本文拟采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中提取出的轮胎侧向力与侧偏角数据,建立轮胎侧向力MAP表.MAP表一方面能够反映真实情况下轮胎侧向力和侧偏角的关系,充分表征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另一方面由于MAP表的特殊形式将复杂的式变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不失非线性的情况下简化了计算的复杂度、且占用存储空间相对较小,有利于工程实现.当垂向载荷为4780N时,在CarSim中提取车辆轮胎侧向力与侧偏角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图3轮胎侧向力侧偏角曲线Fig.3Tyre lateral force-slip angle curve通过提取的数据关系建立MAP数据表,采用哈希查表方法[29]得到轮胎侧向力进而通过式(13)得到横摆力矩M y.3.4基于滚动时域的转矩优化控制器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控制目的是在转向时保持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上层横摆稳定控制通过对车辆参考状态(β∗,γ∗)的跟踪计算得到期望附加横摆转矩M x,但它不能直接作用到车辆上.本文在下层控制策略中采用基于滚动时域的转矩优化控制器.滚动时域方法可以显式处理约束条件,并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始终保持最优控制.通过合理分配4个车轮的驱动力矩,使得车辆在转向行驶时能够跟踪上层控制器规划出的期望附加横摆力矩M x,实现车辆的稳定转向行驶.假设车轮旋转中心的线速度与车辆质心纵向速度相等.根据轮胎纵向特性,每个车轮纵向滑移率为[30]κi=w x i R e−v xv x,i=fl,fr,rl,rr.(14)假设车辆的静态质量m平均分配到4个车轮上.单个车轮的旋转动力学方程为14m˙v x=F x i,(15a)J x i˙w x i=T e i−F x i R e.(15b)轮胎纵向滑移率动态方程为˙κi=˙w x i R e v x−w x i R e˙v xv2x.(16)将式(14)及式(15)代入至式(16)可得第6期于树友等: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723˙κi =(−R 2e J x i v x −4κi +1mv x )F x i +R eJ x i v xT e i .(17)轮胎纵向力主要由垂向载荷和纵向滑移率决定.假设轮胎垂向载荷为定值,将轮胎纵向力简化为[31]F x i =C ki κi ,(18)式中C ki 为轮胎纵向刚度.相应地,轮胎纵向滑移率的动态特性可简化为˙κi =(−R 2e J x i v x −4κi +1mv x )C ki κi +R eJ x i v xT e i .(19)选择体现轮胎驱动特性的轮胎纵向滑移率为系统状态x =[κflκfr κrl κrr ]T ,4个车轮的驱动力矩为系统输入u =[T eflT efr T erl T err ]T ,由纵向力产生的车辆附加横摆力矩为系统输出y =M zx .˙x =(−R 2e J x i v x −4x +1mv x )·C k x +R e J x i v xu,y =Cx,(20)式中C k =diag {C kfl,C kfr ,C krl ,C krr },系统输出矩阵C =d2[−C kflC kfr −C krl C krr ].将式(20)状态方程简写为˙x =g (·,·)形式,其离散模型可描述为x (k +1)=g (x (k ),u (k ))·T s +x (k ),y (k )=C ·x (k ).(21)式中:T s 表示定步长采样时间间隔,k 表示采样时刻.为了保证横摆稳定的同时避免车辆因轮胎滑移带来的行驶稳定性问题,对轮胎纵向滑移率的约束为−κmax κ κmax ,(22)式中κmax 为轮胎纵向滑移率安全范围边界值.记m 0为控制时域,选择预测时域p =m 0.在k 时刻,优化问题形式如下:minimize U (k )J mpc (x (k ),U (k ),m 0),(23a)满足系统动力学如式(21)所示,以及时域约束−T e max T e i (k +j |k ) T e max ,−κmax κi (k +j +1|k ) κmax ,(23b)其中:j =0,1,···,m 0−1,T e max 为电机最大输出转矩,J mpc (x (k ),U (k ),m 0)=∥Γy (Y (k +1|k )−M x (k +1))∥2+∥Γu U (k )∥2,其中Γy 和Γu 是正定加权矩阵,给定为Γy =diag {Γy ,1,Γy ,2,···,Γy ,m 0},Γy ∈R m 0×m 0,Γu =diag {Γu ,1,Γu ,2,···,Γu ,m 0},Γu ∈R m 0×m 0,U (k )是控制变量序列,Y (k +1|k )是k 时刻基于模型(21)预测的m 0步输出.优化问题(23)不仅要求对期望附加横摆力矩M x 的跟踪,而且在保证车辆稳定的情况下,要求尽可能减小能量消耗.记在k 时刻优化问题(23)的解为U ∗(k ),给出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算法如下所示:优化算法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1)初始化:k =0,设定预测时域与控制时域.2)while k <T final (T final 为系统仿真时间).3)测量系统状态β,γ;κfl,κfr ,κrl ,κrr .4)根据理想参考模型,由上层横摆稳定控制器计算期望附加横摆力矩M x (k +1).5)下层滚动时域转矩优化控制器求解优化问题(23),获得可行解U ∗(k ).6)将u (k )=[10···0]U ∗(k )作用于系统.7)k ←k +18)end while4仿真验证为了验证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利用MATLAB/Simulink 进行动态仿真实验,采用的车辆参数和控制器参数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30].表1车辆模型参数Table 1The parameters of vehicle model符号参数含义数值m 整车质量1530kg l r 质心至后轴距离 1.67m l f 质心至前轴距离 1.11m d 左右车轮距离 1.55m J x i 车轮转动惯量0.9kg ·m 2I z 整车横摆转动惯量2315.3kg ·m 2C f 前轴轮胎侧偏刚度67262N /rad C r 后轴轮胎侧偏刚度67262N /rad L 轴距 2.78m R e 车轮滚动半径0.325m v x 纵向速度20m/s C ki轮胎纵向刚度系数12752N表2控制器参数Table 2The parameters of controller符号参数含义数值T e max 电机最大输出转矩180Nm κmax 轮胎纵向滑移率安全范围边界值0.08p 预测时域3T s采样时间间隔0.01s724控制理论与应用第38卷4.1方向盘角阶跃实验仿真工况设置:车速为72km/h,方向盘转角输入幅值为0.035rad,起跃时间为1s 的角阶跃信号.假设路面平坦没有坡度,路面与地面附着系数为0.8.将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效果与文献[9]中比例力矩分配控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如图4–8所示.图4方向盘转角输入Fig.4Steering angleinput图5横摆角速度Fig.5Yaw rateresponses图6质心侧偏角Fig.6Slip angleresponses(a)左前轮滑移率(b)右前轮滑移率(c)左后轮滑移率(d)右后轮滑移率图7轮胎纵向滑移率Fig.7Wheel slip ratio responses第6期于树友等: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725(a)左前轮力矩(b)右前轮力矩(c)左后轮力矩(d)右后轮力矩图8驱动力矩Fig.8Drive torque responses图5和图6分别为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响应仿真对比结果.其中虚线为理想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曲线,实线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响应,点虚线为比例力矩分配控制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响应.在控制策略作用下,电动汽车能够有效的补偿维持上层横摆稳定所需要的附加横摆力矩,即体现车辆稳定性的质心侧偏角以及体现车辆操纵稳定性的横摆角速度能够很好的跟踪理想参考值,车辆能够平稳安全转向.相比于比例控制力矩分配,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下车辆跟踪效果有所提升,尤其是体现车辆稳定性的质心侧偏角,其精度较比例力矩分配控制下的质心侧偏角提升了15%左右.仿真结果表明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在维持车辆转向稳定性方面更有效,性能更佳.图7和图8分别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与比例力矩分配控制下的轮胎纵向滑移率与电机转矩输入对比结果.其中实线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车辆纵向滑移率/力矩响应,虚线为比例力矩分配控制车辆纵向滑移率/力矩响应.由图7和图8可知,所设计控制策略均能够将轮胎滑移率限定在0.008内.相比于比例控制力矩分配,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下的车辆驱动力矩整体上有所降低.仿真结果表明MPC 能够将轮胎滑移率限定在约束范围内,有效的防止车辆轮胎出现打滑的情况.同时由于在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设计时,考虑了能量消耗因素,因此较比例控制分配的4个轮胎力矩总体上大幅度下降,这验证了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能够在消耗较小能量的同时维持车辆的转向稳定行驶,体现了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器的优越性.4.2方向盘连续正弦试验方向盘连续正弦试验是让汽车连续地进行移线行驶,通过观测汽车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侧向位移等数据来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4.2.1方向盘连续正弦试验1仿真工况设置:车速为72km/h,方向盘转角输入角频率为1.57rad/s,幅值为0.035rad 的正弦信号,仿真结果如图9–13所示.图9方向盘转角输入Fig.9Steering angle input726控制理论与应用第38卷图10横摆角速度Fig.10Yaw rateresponses图11质心侧偏角Fig.11Slip angleresponses(a)左前轮滑移率(b)右前轮滑移率(c)左后轮滑移率(d)右后轮滑移率图12轮胎纵向滑移率Fig.12Wheel slip ratioresponses(a)左前轮力矩(b)右前轮力矩第6期于树友等: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稳定控制727(c)左后轮力矩(d)右后轮力矩图13驱动力矩Fig.13Drive torque responses图10和图11分别为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响应仿真对比结果.其中虚线为理想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曲线,实线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响应,点虚线为比例力矩分配控制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响应.图12和图13分别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与比例力矩分配控制下的轮胎纵向滑移率与电机转矩输入对比结果.其中实线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车辆纵向滑移率/力矩响应,虚线为比例力矩分配控制车辆纵向滑移率/力矩响应.仿真结果表明体现车辆稳定性的质心侧偏角以及体现车辆操纵稳定性的横摆角速度能够很好的跟踪理想参考,即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与比例力矩分配控制器均能够有效的补偿维持上层横摆稳定所需要的附加横摆力矩,车辆能够平稳安全转向.由图13可知,相比于比例控制器,MPC 控制力矩分配控制策略的电机转矩分配降低了能量损耗.4.2.2方向盘连续正弦试验2仿真工况设置:车速为72km/h,方向盘转角输入角频率为1.57rad/s,幅值为0.0525rad 的正弦信号,仿真结果如图14–18所示.图14方向盘转角输入Fig.14Steering angleinput图15横摆角速度Fig.15Yaw rateresponses图16质心侧偏角Fig.16Slip angleresponses(a)左前轮滑移率728控制理论与应用第38卷(b)右前轮滑移率(c)左后轮滑移率(d)右后轮滑移率图17轮胎纵向滑移率Fig.17Wheel slip ratioresponses(a)左前轮力矩(b)右前轮力矩(c)左后轮力矩(d)右后轮力矩图18驱动力矩Fig.18Drive torque responses图15和图16分别为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响应仿真对比结果.其中虚线为理想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曲线,实线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响应,点虚线为比例力矩分配控制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响应.图17和图18分别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与比例力矩分配控制下的轮胎纵向滑移率与电机转矩输入对比结果.其中实线为MPC 转矩优化分配控制车辆纵向滑移率/力矩响应,虚线为比例力矩分配控制车辆纵向滑移率/力矩响应.。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年第38卷总目次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年第38卷总目次期页㊃专家论坛㊃论大庆油田振兴发展战略孙龙德㊀王广昀(5-1)技术创新大幅度增加大庆油田可采储量㊀确保油田长期高产王德民(5-8)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思考与探索 以大庆市(大庆油田)为例刘㊀合㊀赵㊀喆㊀张国生㊀苏㊀健(5-18)大庆油田勘探形势与对策王玉华(5-23)水驱油田晚期开发特征及提高采收率主攻方向袁庆峰㊀朱丽莉㊀陆会民㊀郑宪宝(5-34)关于油田开发工程哲学的几点思考计秉玉(5-41)喇㊁萨㊁杏油田开发模式及其演变趋势石成方㊀吴晓慧(5-45)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王凤兰㊀沙宗伦㊀罗㊀庆㊀赵云飞㊀张继风(5-51)㊃油气勘探㊃陆相断陷湖盆斜坡区类型划分及油气富集规律 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 贝尔凹陷为例蒙启安㊀吴海波㊀李军辉㊀刘㊀赫㊀李㊀跃㊀邹㊀越(5-59)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叠置砂体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术及其应用陈树民㊀裴江云㊀赵忠华㊀王金伟(5-69)松辽盆地北部泥(页)岩油勘探潜力分析吴河勇㊀林铁锋㊀白云风㊀张金友㊀刘㊀鑫㊀霍秋立㊀张玉鹏㊀李㊀佳(5-78)古城低凸起奥陶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冯子辉㊀李㊀强㊀张亚金㊀王显东㊀张振伟(5-87)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林铁锋㊀康德江㊀姜丽娜(5-94)古城地区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张尔华㊀鞠林波㊀宋永忠㊀钟㊀拥㊀关晓巍(5-101)斜井ZVSP资料保真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王建民㊀陈可洋㊀侯维丽㊀张在金㊀鲍㊀鲲㊀范兴才(5-109)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张晓东㊀李敬生㊀侯艳平㊀彭㊀威㊀张海军㊀陈鸿平㊀申文静㊀刘志文㊀陈㊀浩㊀贾甄甄(5-117)松辽盆地北部断裂系统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梁江平㊀赵㊀波㊀陈均亮㊀牛㊀文(5-126)松辽盆地北部沙河子组致密气勘探及下步攻关方向印长海㊀杨㊀亮㊀杨步增(5-135)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地区青山口组二段互层型泥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张㊀革㊀张金友㊀赵㊀莹㊀吕建才㊀程心阳㊀杨㊀辉㊀鲁国强㊀马生明(5-143)海拉尔盆地乌尔逊 贝尔凹陷储层特征及其孔隙演化王㊀成㊀张安达(5-151)微区原位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与应用 以古城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成岩演化为例邵红梅㊀卢㊀曦㊀高㊀波㊀洪淑新㊀潘会芳㊀许智禹㊀白雪晶(5-160)㊃油田开发㊃基于生长曲线的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王永卓㊀方艳君㊀吴晓慧㊀冯程程(5-169)致密砂砾岩气藏有效开发技术 以大庆昌德气田为例庞彦明㊀纪学雁㊀曹宝军㊀陈㊀曦㊀尹华铭㊀文瑞霞(5-174)大庆油田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伍晓林(5-183)喇㊁萨㊁杏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杜庆龙㊀宋宝权㊀朱丽红㊀姜㊀岩㊀赵国忠(5-189)大庆外围油田致密油层叠置组合分类与开发实践周永炳㊀徐㊀启㊀樊晓东㊀李恒双(5-195)大庆油田水驱油藏模拟特色技术赵国忠㊀尹芝林㊀匡㊀铁㊀何㊀鑫㊀张㊀乐(5-204)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气储层参数解释方法刘传平㊀覃㊀豪㊀杨清山㊀金雪英㊀史鹏宇(5-213)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与滚动开发实践 以塔木察格油田为例宋宝权㊀沙宗伦㊀毛㊀伟(5-222)三次采油不同驱替方式技术经济界限及其匹配关系方艳君㊀赵云飞㊀孙洪国㊀张雪玲㊀冯程程㊀姜祥成㊀桂东旭(5-232)基于容量阻力模型的低效无效循环场定量识别朱丽红㊀王海涛㊀魏丽影㊀郭军辉(5-239)特高含水老油田断层表征及剩余油高效挖潜姜㊀岩㊀李雪松㊀付宪弟(5-246)聚合物驱后油层特征和自适应复合驱方法韩培慧㊀曹瑞波㊀刘海波㊀周㊀泉㊀闫㊀伟(5-254)大庆油田抗盐聚合物研制与应用孙㊀刚㊀李㊀勃(5-265)大庆油田升平储气库盖层密封性划分标准及评价舒㊀萍㊀高㊀涛㊀王海燕㊀梁树义(5-272)㊃信息技术㊃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石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熊华平㊀丛㊀峰㊀于晓红(5-277)油田开发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成果及展望梁文福(5-283)石油勘探开发知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刘万伟㊀刘瑞超㊀张鸣歌(5-290)大庆油田生产经营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实施吴㊀钧㊀于晓红(5-294)㊃石油地质㊃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泥页岩储集特征及孔隙演化霍秋立㊀曾花森㊀付㊀丽㊀张晓畅㊀范庆华(1-1)松辽盆地安达古隆起风化壳特征及控藏机制张㊀顺㊀王丽静㊀张博远㊀徐庆霞㊀李㊀晶(1-9)准噶尔西北缘中拐地区红车断裂带胶结封闭作用纪㊀杰㊀吴孔友㊀刘㊀寅㊀裴仰文㊀李天然(1-17)柴北缘团鱼山地区石门沟组含煤段三角洲沉积特征张朋霖㊀刘招君㊀孙平昌㊀王君贤㊀王克兵(1-26)高含硫气藏海相碳酸盐岩高温高压水岩反应实验邹高峰㊀郭㊀肖㊀朱㊀争㊀苏㊀明㊀张㊀砚㊀高㊀涛(1-34)CF油田火山热液流体活动及其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金小燕㊀刘晓健㊀郝轶伟㊀王㊀军㊀王富民(1-42)南堡1-1区东一段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叠置关系徐㊀波㊀廖保方㊀冯㊀晗㊀王英彪㊀贾胜利㊀邱宇威(1-51)松辽盆地双城地区登娄库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印长海㊀孙立东㊀刘㊀超㊀金大伟㊀王彦凯㊀孙友海㊀徐㊀妍(2-1)松辽盆地泰康隆起带青二㊁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昌㊀婷㊀许㊀浩㊀周海燕㊀卞从胜㊀王㊀岚㊀王㊀亮㊀郭景震(2-8)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南屯组 大磨拐河组沉积特征李春柏㊀孙效东㊀张㊀革㊀吴根耀㊀朱德丰㊀李㊀强(2-16)南堡凹陷馆陶组火山岩盖层封闭能力定量评价郎㊀岳㊀朱思源(2-25)油气成藏期输导断裂侧向封闭油气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张永波㊀刘明杨㊀相加林(2-33)断盖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的最小断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陈德坡(2-41)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基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黄清华㊀朱国同㊀王㊀辉㊀程宏岗(3-1)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李军辉㊀李㊀跃㊀张赫航㊀邓㊀海㊀邹㊀越㊀姜丽娜㊀田㊀亚㊀袁丽华㊀陈㊀浩(3-8)渤南地区BZ28⁃2油田断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樊自立(3-18)断裂对盖层封闭时间有效性破坏程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孔凡忠(3-25)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白垩纪古地貌及其对沉积的控制高㊀盾㊀杨少春㊀赵永福(3-32)不同类型断⁃砂输导体系分布及对油气成藏的贡献武卫峰(3-40)断层圈闭封闭性综合判别方法及其应用李如一(4-1)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地区南屯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特征王志强㊀刘㊀波㊀胡忠益㊀王㊀旭㊀李军辉(4-7)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扶余油层特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黄㊀亮(4-15)依兰 伊通断裂带以东白垩系沉积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潜力张㊀伟㊀孟元林㊀王文华(4-22)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盖配置对油气运移作用的差异性罗㊀晶(4-31)徐家围子断陷控陷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对断陷的控制作用牛㊀文(4-38)大兴安岭南部晚二叠世沉积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黄清华㊀朱政源㊀程宏岗㊀王㊀辉(6-1)小型断陷湖盆初始裂陷期沉积充填演化特征 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火二段为例杨文杰㊀胡明毅㊀邓庆杰㊀元㊀懿(6-12)埋藏条件对渤海海域沙垒田凸起周缘中生界储层的影响卢㊀欢㊀牛成民㊀王清斌㊀张㊀友㊀任㊀健(6-22)歧口凹陷马东地区深层油气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胡㊀明㊀房金伟㊀赵佳丽㊀姚志奇㊀王㊀旭(6-32)克拉玛依油田六㊁七㊁九区石炭系内幕有利火山岩储层岩性分布预测袁述武㊀李㊀想㊀史㊀乐㊀王翊田㊀彭立才(6-40)㊃油藏工程㊃曲率属性在微幅度构造识别中的应用周永炳㊀于志龙㊀安㊀鹏㊀李恒双㊀党虎强(1-60)大庆长垣北部萨㊁葡㊁高油层北东向断层成因及对油田开发的作用司㊀丽(1-66)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及其影响因素梅海燕㊀马明伟㊀于㊀倩㊀朱方晖㊀张茂林㊀杨㊀龙(1-71)高含硫底水气藏气井见水时间预测模型郭㊀肖㊀陈㊀琪㊀王㊀彭(1-78)底水气藏气井水锥动态模拟及见水时间预测陈㊀军㊀刘太雷(1-84)红浅1井区直井火驱燃烧区带特征杨㊀智㊀廖㊀静㊀高成国㊀冯利娟㊀杨凤祥㊀袁士宝(1-89)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能量指示曲线模型建立与应用张文学㊀王㊀勇(1-94)垂直断层附近水平井产能的计算邓㊀森㊀贾忠伟㊀赵㊀宇(1-100)低渗透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产量变化特征郭嘉玮㊀陈㊀鹏㊀李㊀宁㊀鲁㊀松㊀邹品国㊀陈㊀悦(2-47)水力压裂近井裂缝转向延伸轨迹模拟胡阳明㊀毕㊀曼㊀陈宝春㊀马占国㊀张㊀平(2-53)渗透率粗化方法对比与优选:以巴西Libra油田为例郭富欣㊀王亚青㊀尚凡杰㊀房㊀磊㊀张新叶(2-58)孔隙压力对砂岩岩石力学特性影响试验杨㊀刚㊀孟尚志㊀夏诗语(2-67)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高含水层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但松林㊀刘尚奇㊀罗艳艳㊀梁光跃㊀杨朝蓬(2-73)基于全直径岩心CT扫描技术的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王鑫元㊀沈忠山㊀张㊀东㊀胡㊀硕㊀张㊀波㊀张晓娜(2-81)低渗透油藏分类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苏㊀婷㊀潘志坚㊀李㊀楠(2-87)R语言在特低渗透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蒋建方㊀黄㊀勇㊀熊㊀婷㊀仇晓丽㊀李诗豪㊀张㊀甜㊀王馨玉(3-46)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储气库气井注采能力优化王海燕(3-54)钻井液特性对近井地带水合物分解的影响李庆超㊀程远方㊀鲁钟强㊀李㊀强(3-59)穿层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陈相君㊀穆朗枫㊀吴忠宝㊀阎逸群㊀张㊀洋㊀商琳琳(3-65)特高含水期油藏动用状况评价方法柳㊀涵㊀石成方㊀王继强㊀李㊀军㊀李㊀森(3-73)薄油层水平井油层对比方法魏淑燕(3-80)聚合物驱不同可采储量评价方式对开发经济评价的影响王天智㊀董㊀烈㊀李㊀榕(3-87)高盐油藏大尺度优势通道封堵剂组成优化及性能评价 以吐哈雁木西油田为例那日苏㊀卢祥国㊀田中原㊀徐㊀浩㊀张立东㊀赵玉东(4-45)水平井同井注采技术程时清㊀段㊀炼㊀于海洋㊀赵真真㊀孙忠国(4-51)基于分形反常扩散的体积压裂水平井渗流新模型顾岱鸿㊀田㊀冷㊀董俊林(4-61)岩石含水率对微波穿透深度的影响胡㊀亮(4-70)体积压裂中的岩石脆性指数及其数值模拟王㊀勇(4-76)真三轴岩心暂堵转向压裂物理模拟实验曲宝龙(4-82)基于岩石特性的扎哈泉油田缝网压裂可行性分析郭子枫㊀刘春秀㊀雷勇刚㊀黄秉亚㊀王志玲㊀郑邦贤(4-90)考虑平面连通差异的杏六区西部注水细分标准郁㊀文(4-96)Hele⁃Shaw模型中纳米颗粒渗吸采油可视化实验周彦霞㊀蒲㊀辉㊀钟㊀珣㊀李春成㊀张少杰㊀孙润轩(6-46)压力波调控井下开关找堵水技术及其应用效果韩振国(6-52)国内外老油田套损特征及大庆油田套损防控建议刘㊀颖(6-58)大庆长垣油田三次采油储量转移后水驱开发指标变化趋势吴晓慧㊀冯程程㊀赵云飞㊀刘海鸥㊀冯㊀敏(6-66)低渗透致密气井DST解释方法杜㊀娟㊀莫爱国㊀雷㊀茜㊀周㊀朝㊀庞㊀伟(6-71)基于热示踪原理的水平井产液剖面流量测量新方法张诗洋(6-78)特深层稠油油藏火驱可行性王诗灏(6-83)㊃三次采油㊃TS型抗盐聚合物溶液黏度特性及驱油效果孙㊀刚(1-104)聚合物对二元复合体系乳化能力的影响王克亮㊀张博文㊀李㊀根(1-110)超深稠油注天然气气举降掺稀先导试验曹㊀畅㊀罗君兰㊀刘㊀磊㊀杨祖国㊀程仲富(1-116)功能型聚表剂对大庆原油乳化的影响张兴广㊀宋文玲㊀王㊀顺㊀刘凯新㊀纪㊀江(1-121)聚合物驱优化提质提效配套技术体系康红庆(2-93)强碱三元复合驱颗粒调剖剂强度和弹性评价方法刘向斌(2-99)不同油品注空气氧化动力学特征张㊀鸿(2-105)空气辅助内源混合菌吞吐技术秦国伟㊀吴㊀梅㊀代㊀旭㊀王志瑶㊀王㊀桥(3-93)聚驱后油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驱油技术陶光辉㊀李洪生㊀刘㊀斌(3-99)硅酸钙无机凝胶配方优选及凝胶的封堵和液流转向效果评价田中原㊀曹伟佳㊀冯时男㊀郐婧文㊀刘文辉㊀于㊀萌(3-104)聚驱控制程度在聚驱方案编制中的应用廉桂辉㊀邹㊀玮㊀张文树㊀张记刚㊀冷润熙㊀孙运强㊀陈㊀浩(3-111)基于两株菌的复合菌处理油田采出水效果评价卞立红㊀任国领㊀何㊀雯㊀李㊀颖㊀王毅强㊀杨㊀爽(4-105)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徐清华(4-110)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油调整技术界限袁少民(4-117)三元复合驱水驱干扰井封堵技术界限李㊀洁㊀王茂盛㊀赵长久(6-90)聚合物凝胶堵剂对压堵工艺的适用效果评价王㊀鑫(6-97)稠油油藏乳化降黏与 宏观和微观 转向联合作业效果实验张兴佳㊀卢祥国㊀王㊀威㊀何㊀欣㊀王㊀楠(6-102)底水油藏三相纳米泡沫堵水效果实验张云宝㊀徐国瑞㊀王㊀楠㊀李㊀翔㊀葛㊀嵩㊀刘进祥㊀卢祥国(6-109)㊃地球物理㊃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时间和振幅随频率变化规律李子顺㊀郭学斌㊀孙姝婷(1-127)可控源时域电磁剖面成像方法与应用徐凤姣㊀严良俊㊀刘性全㊀谢兴兵㊀周㊀磊(1-134)炮检距矢量道集非刚性匹配方位各向异性时差校正赵忠华(1-141)川西南威远地区页岩气效益 甜点区 地震综合预测方法及其应用邓㊀宇㊀陈㊀胜㊀欧阳永林㊀曾庆才㊀苏㊀旺㊀管全中(2-112)基于地震复波的含气砂体识别技术与应用曾凡成(2-123)喇㊁萨㊁杏油田表外储层分类标准丁继伟(2-130)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及其在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砂体刻画中的应用刘振宽㊀宋宗平㊀宋㊀瑞(3-117)基于同步挤压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的谱分解应用严海滔㊀龚齐森㊀周怀来㊀牛㊀聪㊀严㊀帝(3-122)东海致密气藏AVO反射特征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秦德文㊀曹㊀冰(3-132)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石㊀荣(3-138)复杂岩性目标黏弹性叠前深度域成像方法及其应用裴江云(4-124)松辽盆地高密度采集地震数据的面波压制方法陈泓竹㊀皮金云㊀高㊀阳㊀李慧君(4-131)大庆长垣南部BQD区块断层精细解释张广远㊀朱占平(4-137)方正 双复杂区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与应用贾相国㊀康振军㊀王世清㊀张永军㊀兰金涛(6-116)海拉尔盆地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效果袁丽华(6-125)水下分流河道地震预测 以松辽盆地杏西 哈尔温地区S0油层组为例毛立全㊀梁秀丽(6-132)㊃非常规油气㊃致密气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杨兆中㊀陈㊀倩㊀李小刚㊀冯㊀波㊀刘子源(1-147)低渗致密气藏开发动态物理模拟实验相似准则焦春艳㊀刘华勋㊀刘鹏飞㊀宫红方(1-155)清洁压裂液返排液对致密油藏自发渗吸驱油效果的影响于㊀欣㊀张㊀猛㊀贺连啟㊀邓文星㊀张㊀雷㊀曹红燕(1-162)致密气藏储层常规渗透率校正实验孙永杰(1-169)致密砂砾岩储层纳米吸附气实验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张居和㊀张㊀琨㊀司万霞(2-136)页岩气藏压裂液返排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任㊀岚㊀邸云婷㊀赵金洲㊀荣㊀莽(2-144)致密砂岩储层不同含水条件下水力裂缝扩展物理模拟张㊀健(2-153)声震效应作用下页岩气产能模型的建立田㊀冷㊀高占武㊀冯㊀波(2-159)致密油藏碳化水驱提高采收率方法于海洋㊀杨中林㊀刘俊辉㊀陈哲伟㊀程时清㊀雷启鸿㊀屈雪峰(2-166)基于格子玻尔兹曼和有限差分方法的页岩气升尺度渗流模拟李江涛㊀汪志明㊀魏建光㊀赵岩龙(3-144)致密含水气藏水淹气井复产潜力评价方法丁景辰㊀曹桐生㊀吴建彪(3-152)陇东长7致密油藏气驱喉道动用半径下限冯㊀波㊀刘万涛㊀刘广峰㊀丁㊀黎㊀罗大用㊀殷㊀航(3-159)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及损害机理吕佳蕾㊀吴因业(3-167)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致密气储层成岩胶结作用及其对物性影响王㊀成(4-143)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直井瞬态压力计算模型李㊀准㊀吴晓东㊀任允鹏㊀李㊀超㊀韩国庆㊀史殊哲(4-152)裂缝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及产气能力影响实验王㊀威㊀卢祥国㊀吕金龙㊀谢㊀坤㊀胡㊀勇㊀焦春艳(4-160)页岩气缝网优化的数值模拟赵㊀猛㊀范锡彦(4-167)东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沥青矿发育特征与资源潜力评价王红军㊀贺正军㊀刘祚冬㊀刘泠杉㊀马㊀锋㊀龙文达(6-139)砂砾岩致密油储层支撑剂导流能力预测张静娴㊀许冬进㊀廖锐全(6-149)延长组页岩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体系研制与应用景㊀丰㊀姚志奇(6-155)致密油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延伸规律数值模拟姚㊀旭(6-162)致密油水平井裂缝穿层及延伸规律唐鹏飞(6-16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年(第38卷1~6期) 总目次
航 空发 动机 P D 控制 参数 优 化的 改进 遗传 算 法 … …… …… ……… … 李秋红 刊 健 国 周继超 (— 6 ) I 、 2 1 2 双 向进 气结构脉 管 制冷机 直流 形成 机理 …… ……… …… …… ……… … 蒋彦龙 陈 国邦 余 刚 (—6 ) 2 1 6
生成矩形 毛坯 最优 两段 排样 方 式的递 归算 法 …… …… …… ……… …… 崔耀 东 季 君 曾窕俊 (-1) 111
航 班地 面等待 模 型 中的延误 成本 分析 与仿 真 … ……… …… …… ……… …… …… 徐 肖豪 李 雄 ( i ) 11 5
基 于 P ti er 网和 UMI 的工作 流模 型设 计 …… ……… …… …… ……… …… …… 柯 飞 帆 宁 宣熙 (—2 ) 11 1
多网段控制 系统 实 时任务 的建模 与调 度 …… …… ……… …… ……… … 何 坚强 张焕春 经 亚枝 ( 3 14 )
电励 磁双 凸极无 刷直 流发 电机 电压纹 波分 析 …… …… ……… …… 王 莉 严 仰光 曹小庆 等 ( 7 14 ) 切 向结构 永磁 同步 电机辅助 磁 极 的优 化 …… …… ……… …… ……… … 赵 朝会 朱德 明 严仰 光 (- 3 15 ) 双 凸极永磁 电机 数 字控制 驱 动系统 的分析 与实现 …… ……… …… 秦海 鸿 黄 伟君 王慧 贞 等 (- 8 15 ) 燃料 电池 电动 车用 隔离 B o t o s 全桥 变换器 的研 究 …… …… ………… … 姜雪松 温旭辉 许 海平 (— 4 16 )
提 高 直升机 齿轮传 动干运 转 能力 的离子注 入技术 … …… …… …… 于 敏 戴振 东 薄玉奎 等 (-1 1l)
基于HyperWorks的发动机凸轮轴自由模态分析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38 No. 6Nov. 2020第 38 卷 第 6 期2020 年 11 月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文章编号:1008 -1402(2020 )06 -0064 -04基于HyperWorks 的发动机凸轮轴自由模态分析①李波,韩敬贤(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11)摘 要:为了提高发动机的耐久性和运转的平顺性,提出基于HyperWorks 的发动机凸轮轴自 由模态分析方法。
以某型四缸发动机为例,借助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采用SolidWorks 软件建立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的三维CAD 模型,再将CAD 模型导入大型国际通用CAE 分析软件一Hyper- Works 中,完成网格划分、材料及属性等参数设定,形成发动机凸轮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Op-tiStruct 求解器进行自由模态计算,获取该凸轮轴的1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
分析结果可为凸轮 轴的振动特性评价、避振研究及结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HyperWorks ;凸轮轴;自由模态分析中图分类号: TG596文献标识码: A0 引 言1模态分析理论依据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R. W. Clough 教授采 用三角形单元对飞机的结构进行了计算,并于1960年首次提出“有限元”这一概念[l]o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限元法这种现代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CAE 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轮船、机械、汽车等各种工程技术领域,成为 产品设计或制造阶段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段之一。
基于CAE 的工程分析技术能够有效指导、验证产 品结构或制造工艺设计,减少设计缺陷,缩短研发周期。
凸轮轴是发动机配气机构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件,控制着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对发动机的 动力及运转特性有较大影响,对凸轮轴进行合理设计尤为重要[2]o 发动机凸轮轴转速很高,同时承受周期性的冲击载荷,在外界激励作用下,凸轮轴将产生振动,当系统固有频率与外界激振频率接近 时,即引起共振,带来部件的早期疲劳破坏,同时产生噪音[3]o 以某型四缸发动机凸轮轴为例,借助有限元分析方法,提取凸轮轴的低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观察结构的动态特性,为凸轮轴的改进设计、提高发动机的耐久性和运转的平顺性提供参考依据。
丹参不定根组织培养的研究_碳源_氮源和磷源对丹参不定根培养的影响
・药材与资源・丹参不定根组织培养的研究(Ⅱ)碳源、氮源和磷源对丹参不定根培养的影响郭肖红,高文远*,李克峰(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 300072)摘 要:目的 研究碳源、氮源和磷源对丹参S alvia miltior r hiz a不定根生长及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和原儿茶醛量的影响。
方法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HP LC分析手段,通过改变培养基碳源种类和浓度、氮源和磷源浓度,研究其对丹参不定根生长和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量的影响。
结果 碳源、氮源、磷源对于不定根培养是必需的。
以蔗糖为碳源,添加30g/L蔗糖,培养20d,不定根增殖倍数最高,60g/L蔗糖最适合丹参酮ⅡA合成,低质量浓度蔗糖更利于原儿茶醛合成。
间歇添加蔗糖至培养25d,不定根增殖率是对照的2.3倍,丹参酮ⅡA量是对照的2.4倍。
培养基N H4+和N O3-总浓度保持60mmo l/L,N H4+/N O3-为1∶4、1∶4、1∶1时分别得到最大的不定根增殖倍数、丹参酮ⅡA和原儿茶醛的量。
改变培养基K H2P O4浓度时,丹参不定根生长均比对照组旺盛,但高浓度K H2PO4抑制了丹参酮ⅡA合成。
结论 本实验确定了丹参不定根悬浮培养的最佳碳源种类和浓度、氮源比例和磷源浓度,表明不同碳源、氮源和磷源对丹参不定根生长和次生代谢物合成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丹参;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碳源;氮源;磷源中图分类号:R28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7)06090705Tissue culture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dventitious roots(Ⅱ)Effects of carbon,nitrogen,and phosphate sources on cultureof Salvia miltiorrhiza adventitious rootsGUO Xiao-ho ng,GAO Wen-yuan,LI Ke-feng(Co llege o f Phar maceuticals and Biotechnolog y,T ianjin U niver sity,T 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study the effects of car bon,nitrog en,and phosphate sources on the gr ow th of Salvia miltior rhiz a adventitious roo ts and the contents of tanshino neⅡA and pr otocatechuic aldehy de. Methods T he adv entitious r oots w ere obtained through tissue cultur e by m anipulation of carbon, nitro gen,and phosphate sources and the contents o f tanshinoneⅡA and pro to catechuic aldehy de were deter mined by HPLC.Results Car bon,nitr ogen,and phosphate so urces w er e necessar y fo r the cultur e of tior rhiz a adventitious r oots.T he highest times of r oot m ultiplicatio n w er e achiev ed at sucrose level of30g/L after20d culture,60g/L sucro se and low level sucrose w er e fav orable for biosyntheses of tanshinoneⅡA and pr otocatechuic aldehyde,respectively.The highest r oot y ield and tanshinoneⅡA co ntent o n day25w ere obtained by inter mittent sugar adding during cultivation,and the pr oduction of adventitious roo ts and tanshino neⅡA w ere2.3-and2.4-fold co mpared w ith those o f contro l,respectiv ely. The m aximum root grow th rate,contents of tanshinoneⅡA and protocatechuic aldehy de w ere achieved w hile NH4+-NO3-w as1∶4,1∶4,and1∶1,r espectively w hen concentration of total nitrog en sour ce w as kept at60mm ol/L.T o compare w ith the co ntrol g roup,chang ing of KH2PO4concentr ation co uld fav or for the adventilious r oot grow th,but high KH2PO4concentr ation inhibited tanshinoneⅡA biosynthesis. Conclusion T he results show that various carbon,nitrog en,and pho sphate sources have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dv entitious r oot culture o f tior rhiz a.T he best carbo n source and its concentration, nitro gen and phosphate sources fo r the grow th of tior rhiz a adventitio us roo t and the synthesis of收稿日期:2006-10-10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3AA2Z204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04-05ZP10)*通讯作者 高文远 Tel:(022)87401895 E-mail:pharmgao@seco ndary metabolite are confirmed.Key words:S alvia miltior rhiz a Bunge;tanshinoneⅡA;protocatechuic aldehyde;carbon sources; nitro gen sources;phosphate sources 丹参Salvia miltior rhiz a Bunge以根和根茎入药,主要含脂溶性二萜类化合物和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中药。
垃圾渗滤液“纳滤+纳滤浓缩液3级减量”技术的工程应用
met the standard of Table 2 in GB 16889—2008 afte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n the premise of the in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COD,
NH3 -N
and
NO
x
-
N
were
lower
环 境 工 程
第 38 卷
能有效控制 进 入 生 化 系 统 的 总 氮 浓 度[4] , 而 纳 滤 工 艺能使大部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被强制截流、浓缩液 回流到调节池循环处理,从而减少二次污染[5] ,故深 度处理采用具有高清液回收率的 “ 纳滤 +纳滤浓缩液 3 级减量”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本文探讨了“纳滤+纳 滤浓缩液 3 级减量”技术在该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旨 在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2. 威立雅( 中国) 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004; 3. 佛山威立雅垃圾填埋处理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518)
摘要: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四期渗滤液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规模为 3200 m3 / d,经脱氨预处理和膜生物反应
“纳滤+纳滤浓缩液 3 级减量”技术。
表 1 渗滤液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
Table 1 Design of influent water quality in the
leachate treatment plant mg / L( pH 除外)
项目 新鲜渗滤液
ρ( COD) ρ( BOD5) ρ( NH3-N) ρ( TN) ρ( SS) pH
脑梗塞中医药治疗进展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6期2020Vol.38No.694脑梗塞中医药治疗进展肖宵打余瑶打赵明芬”(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脑梗塞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危险性较高。
有研究显示脑卒中幸存患者大多数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认知障碍和吞咽障碍等,其中严重致残者可达40%,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中医理论将急性脑梗塞归纳于“中风”或“偏瘫”的范畴。
目前中医对脑梗塞的治疗主要是医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以中药以及针灸治疗为主。
本文综述近年来中医在脑梗塞方面的治疗,以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及临床诊治。
关键词:脑梗塞;中风;中医药急性脑梗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是指因为脑组织部分供血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临床轻者可呈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乏力以及身体平衡障碍等症状,重者则可出现言语障碍及肢体瘫痪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以及病后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有超早期的溶栓、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破裂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加以积极的康复锻练,以尽可能降低其病残程度[2-3]o 中医理论将急性脑梗塞归纳于“中风”或“偏瘫”的范畴,认为其病机主要与风、痰、瘀、虚有关,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等脏腑,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气血衰少为本,以痰湿、血瘀阻滞为标,而痰瘀互结是则其发病关键,中风恢复期则多以气虚血瘀、脉络瘀滞较多见,治则应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使脑络畅达、气血通畅冋。
目前中医对脑梗塞的治疗主要是医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以中药以及针灸治疗为主。
本文综述近年来中医在脑梗塞方面的治疗,以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及临床诊治。
奔牛堪称“江南运河第一河口”溯源考
第38卷第6期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0年12月Joum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38No.6Dee.2220doi:12.3869/j.issn.1673-2887.6220.66.622奔牛堪称“江南运河第一河口”溯源考曹雨平2王继宗2,樊天岳2(1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2832;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江苏常州212822)摘要:结合考古与文献双重证据,把江南大运河的开凿时间由春秋夫差上溯到大禹与新石器马家浜文化时代,指出上古时期常州以东有天然湖面可行舟,真正要人工开凿的运河水道是镇江至常州段。
此段运河因地势高而需要在奔牛筑坝,奔牛坝是江南运河最早一坝。
江南运河北上时在奔牛坝下分为两条水道,一道由奔牛至孟河出江,一道由奔牛至镇江出江。
明清时期国家强令大运河只能由孟河出江,奔牛作为“江南运河第一河口”的重要战略地位由国家意志凸显出来。
关键词: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奔牛;镇江;常州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87(2222)26-0021-23江南运河有专称与类称两种,专称就是专指京杭大运河的江南段,类称便指江南(长江三角洲)的所有人工运河,像汉代《越绝书》中所载的“吴古故水道”①,其与京杭大运河江南段仅无锡至阳湖这一小段重合,其余都不重合,而且无锡至阳湖在先秦时是芙蓉湖湖面,可以任意航行,因此吴古故水道与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其实没有重合,吴古故水道只是古代江南众多运河水道之一,不能视为今天京杭大运河江南段的前身。
本文所言的“江南运河”用的是“中国大运河江南段”的专称概念,特指京杭运河江南段的主干航道,不涉及其他分支运河。
镇江至奔牛镇这一段江南运河因地势高,与常州东段存在数米高差,若开运河而不筑坝,河水必走泄无余,不可行舟,所以正如陆游《奔牛闸记》所言,运河开凿伊始就要筑奔牛坝。
燃气舵用钨渗铜X射线探伤条纹显示分析
第38卷第6期 2020年12月粉末冶金技术Powder Metallurgy TechnologyVol. 38, No. 6December 2020燃气舵用钨渗铜x射线探伤条纹显示分析林冰涛”,肖任勤2),赵帅3),张保红W徐吉路2),孙晓霞1)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1 2)湖北航天技术研宄院总体设计所,武汉4300403)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孝感432000 4)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北京100048E1 通信作者,E-mail:*****************摘要以燃气舵用钨渗铜(W-7C u)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检测X射线探伤底片、金相组织、断口显微形貌及力学性能,对产品在X射线探伤过程中出现的条纹现象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燃气舵用钨渗铜X射线探伤出现的条纹现象由材料的组织 结构和工艺特点所决定,条纹区域的组织属于钨渗铜材料的正常组织,不存在孔洞、裂纹和渗铜不均等结构缺陷;产品条纹 区域的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要求,与材料无条纹区域的性能无显著差别;提出了对燃气舵用钨渗铜X射线探伤进行分级的建议。
关键词钨渗铜;力学性能;X射线探伤;显微组织分类号TG146.411Analysis on X-ray flaw detection stripe of tungsten infiltratedcopper used in gas rudderLIN Bing-tao'\XIAO Ren-qin\ ZHAO Shuai3), ZHANG Bao-hong'\XU J i-lu\ SUN Xiao-xia)m1)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Co., Ltd., Beijing 100081, China2) General Design Institute,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Academy, Wuhan 430040, China3) Hubei Sanjiang Spaceflight Red Yang Machinery Co., Ltd., Xiaogan 432000, China4) School of Applie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 Beijing 100048, China^C o rresp o n d in g author, E-mail: sunxxciir@ABSTRACT The stripe phenomenon of the tungsten infiltrated copper used in gas rudder (W-7Cu) during the X-ray flaw detection was analyzed by the observation and detection of the X-ray flaw detection negative,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fractur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n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ipe phenomenon during the X-ray flaw detection is caused by the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tungsten infiltrated copper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in the stripe region is the normal structure of the tungsten infiltrated copper materials without the structural defects of holes, cracks, and uneven infiltrated copper. The product properties in the stripe region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rip region and the non-striped region. The suggestion of grading the X-ray flaw detection for tungsten infiltrated copper used in gas rudder is proposed. KEY WORDS tungsten infiltrated copp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X-ray flaw detection; microstructure收稿日期:2020-06-24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ZYJS016)DOI :10.19591 /j .cnki .cn 11-1974/tf.2020060012 ;• 424 •粉末冶金技术2020年12月燃气舵是垂直发射先进拦截导弹经常采用的推 力矢量控制技术之一,具有控制导弹的方位角定向 范围大、响应时间快、弹道最高点低等优点,被广 泛应用于地地、地空、舰舰等战术固体导弹。
本刊第38卷(2020年)总目录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 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第38卷第6期2020 年11 月Vol. 38 No. 6Nov. 2 0 2 0【航空技术与应用】本刊第38卷(2020年)总目录目次基于关键特性的飞机装配公差分析方法 下沉角速度对弹道的影响及算法研究西航一号无人机性能分析及改进…… 基于进气道前段平台的天线罩结构设计 基于降阶模型的翼型颤振主动抑制研究.....................赵东平,张辉,郭津呈(1.3)......................................杨芳(1.9) 李继广,唐成虎,闫鹏,路南,张兆杨,李浩东(1. 14).......................... 樊欣迪,齐国芳(1.21)............................高国柱,周萌(1.28)基于FRANC3D 的飞机蒙皮谱载疲劳裂纹扩展分析............................黄伟辰,龙江(1.32)某型飞机作动筒壳体裂纹故障分析...........................................祖挥程,房顶(1.39)基于LPV 系统的折叠翼仿生变形无人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 邵朋院,董彦非,李继广,屈高敏(3.3) 基于ABAQUS/Franc3D 的孔边疲劳裂纹扩展分析..............................吴庆涛,龙江(3. 11)某型发动机燃油泵加速调节器调整规律研究............................张一航,张艺宝,李扬(3.17)基于模型耦合的高空系留气球升降过程研究.........................................谭百贺(3.22)翼型弯度变化自适应规律研究...............................................董彦非,贺一帆(5.3)塔康空空测距工作模式应用研究.......某型飞机复合材料壁板穿孔的结构修理研究飞机气密球面框典型连接结构疲劳分析…舰载无人机着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丁永强(5.9)王博,赵东平,李锋,李荣,王飞,褚昱博(5. 13).....................王卫伟,王慧梅(5.18).................. 梁磊,肖静,邓扬晨(5.23)某型发动机起动电气控制系统原位诊断技术研究孟飞,杨冬进(5. 29)【电气与自动化】基于模糊PID 的简易风洞控制系统设计 .....天津终端区ADS-B 位置报告更新间隔的研究 一种城市背景下“低小慢”目标CFAR 检测••… 基于单片机的电动车震动防盗报警器装置设计 组合导航数据融合自适应UKF 算法研究 …… 基于单片机的电动车电池充电保护装置设计…余云飞,李中望,邓旭辉,段争光,沈璐(1. 47)............周洋洋,刘海涛,李保国(1. 53).............. 汪智易,王敏,丁杰如(3.60)...................... 毕杨,郭少祖(3.66)........吴涛,戴卿,匡秀梅,王炎川(3.71)............ 杨亚萍,张宇航,高"澜(3.78)第6期本刊第38卷(2020年)总目录95基于STM32的无线姿态检测仪设计.陈佩,鲁锦锋,高文(5.48)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模组冷却温度均匀性研究李维,曲来涛,张冰,钟民洋,巨军成,黄栋杰(5.53)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陈长征,窦宝茹,师亮(5.60)【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大面积航班延误下放行排序优化研究师超(1.59)机器学习情感分析方法改进研究李鼎(1.65)图表技术在Java Web应用程序中的应用研究张少应,张涛(1.71)位置大数据中基于隐私保护的加密技术研究王彩玲(3.82)推荐系统用于知识工作者的系统文献分析苏晓勃,丁国栋,张明龙(5.65)【数理科学】SnSe2纳米晶的微观结构调控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程娅伊,李仓,万有权(1.76)红外和极紫外双色激光场中氦原子的非序列双电离动量谱研究金发成,张桐(1.82) H2在Al n Cu…(n=4-6,m=1-3)团簇上的分子吸附的理论研究杨慧慧,陈雨欣,刘思含,苏帅(1.87) Zn-RG体系van der Waals势的理论研究魏丽敏,段文瑞(3.41)浓度对髓鞘碱性蛋白与髓磷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张蕾,丁琦,王小梅(3.47)单相合金定向凝固〈100〉晶向浅胞晶形态选择孟广慧(3.53)基于安全评估的机坪管制风险管理措施初探张晓燕,韩松臣,黄龙杨(5.73)基于AHP和改进G1法的签派员资质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罗凤娥,阚翔宇,赵琪,俎振洲(5.80)【建筑科学•环境科学】稳态下空调风速对室内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申慧渊,杜芳莉,刘昆让,罗晓杰,田嘟(3.28)铁碳微电解联用Fenton氧化法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研究马宁,周稳,鲁腾飞(3.34)【机械与材料】基于有限元法的镁合金AZ31B铳削参数影响分析李博,王彩霞,董桂华,周欣(5.36)教学演示滚齿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宋敏,周欣(5.42)【航空文化研究】翱翔在中国上空的韩籍女飞行员.....................................................惠咪(2.3)【思想历史】习仲勋早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新时代启示...........................................李杰(2.7)唯物史观的建构及其当代价值探析.........................................李新宇,李浩龙(2.13)近十年来延安精神研究综述..........................................................赵爽(2.19)超越“资本逻辑”: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意蕴............魏华艳(4.3)“重知”与“重智”:方以智的智识主义思想探析.........................................杨爱东(4.9)96西安航空学院学报第38卷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辨析..........................论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历史嬗变及其启示...........回向“三代”:张载的“内圣外王”...................疫情防控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多维思考世界视野与东方视域的耦合: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生成恽代英农民观及其当代价值......................论孔子“尊尊”“亲亲”与“举贤”间的非矛盾性.......【经济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对企业转化绩效的影响研究.......新西兰皇后镇旅游形象分析及其对我国航空小镇的启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失败研究.................“放管服”政策导向下的高校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研究!政府补助、“两职合一”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移动互联网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重大外部事件冲击、民航业波动性与行业发展应对策略我国民用无人机制度的弊端与完善路径.............基于自媒体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路径研究.....民航业国际化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研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临空经济文献计量分析…!统一战线作用于公共危机管理的路径研究.........【语言文学】........................姚军波(4.16)..........................姚依(4.21)........................张亚栋(4.27)....................张雷,张涛(4.34).........................李嘉欣(6.3)....................周伟,顾霜(6.12).........................关大利(6.7)..........王春嬉,常雅文,杨祎(2.25)龚先洁,靳雪,张阳,张熠杰,严举(2.35)........................关诗卉(2.41)..........张县平,许长安,李歌(2.46)........................郭亚亚(2.51)........................闫丽珍(2.59)....................吕佩,邹洋(4.40)..........................江昊(4.49)..................孔陇,高媛源(4.57).......赵素芳,李彦超,冯雪艳(6.18)..........汪传雷,曹美德,章瑜(6.27)...............周兴志,高雯宇(6.36)语块视角下的口译长时记忆提高策略研究...........................................郭颖敏(2.65)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母题比较.....................................邱鹄,刘浩,蔡宁(2.70)跨文化书写与“世界主义”..........................................................张朋毅(2.76)语义最小论视角下的语境与语义解读...............................................唐东旭(4.64)语用预设和合作原则交互架构下的言语幽默生成路径分析............................张磊夫(4.70)再语境化视角下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演讲中用典翻译浅析............................阮晶(4.75)译者惯习视域下小斯当东《大清律例》翻译研究................................操萍,钱灵杰(6.40)战斗品格的持守与告别............................................................叶奕杉(6.45)日月不相饶,惆怅年半百..........................................................孙凤云(6.52)“地方”的力度与限度:论李稢人《天魔舞》...........................................苟健朔(6.59)消费文化的强势渗透与女性意识的无力呈现...................................张婷,闫月英(6.67)97“境界说”的海外流变..............................................................黄雨璇(6.72)文学史视野下的中国古典生命美之形态探微.........................................徐来祺(6.78)【教育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定向培养士官工作的成果与启示.........梁潘,熊熙,郭锐,王洲伟,任丹,蒋晓敏(1.92)OBE理念下航空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探索............................李鹏,张素勤,盛昌琴(2.80)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信念影响因素研究................................高一波(2.85)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林青红(2.9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飞行器总体设计与适航”课程建设探究............徐兆可,杨士斌,杨建忠(3.86)高等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课题的研究设计...............................................李华(3.91)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切入方法研究..............刘战合,王菁,田秋丽,苗楠(4.79)“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雷文静,雒亚男(4.84)能力本位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张兴,周兴志,马卓(4.89)对分课堂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李海伦,唐歌,王力(4.93)基于学习通平台的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韩慧蓉(5.86)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试点班”新工科人才反求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王晓瑜(5.91)基于DMAIC模型的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研究..............................毕波,许静(6.84)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研究...............................................林娜(6.89)本刊启事....................................................................本刊编辑部(2.96)本刊声明....................................................................本刊编辑部(3.96)我校设计制造的“西航一号”无人机原型机首飞成功.......................................(1.封二)王妙、周影影入选陕西省高校第三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封三)《〈统万城〉导读》获批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封二)我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两个本科专业................................(2.封三)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封二)我校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封三)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4.封二)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4.封三)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5.封二、封三)曹庆年参加202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二十次工作研讨会....................(6.封二)本刊第38卷(2020年)总目录.................................................本刊编辑部(6.94)第38卷(卷终)(本刊编辑部)。
确保肉种公鸡早期体重达标的管理要点
2021年6月第38卷第6期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发现部分客户饲养的肉种公鸡早期体重不达标,这直接影响了品种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为确保肉种公鸡早期体重达标,应注意以下管理要点。
一选用优质的全价颗粒破碎饲料早期可选用肉鸡花料,满足种公鸡的各种生理需求。
二缓慢降低光照时间,保证足够的光照强度早期的光照强度要足够,在育雏开始阶段,光照强度较低(<20lx ),将降低雏鸡的采食量,同时光照时间减少过快,也将降低雏鸡的采食量并影响7日龄的体重。
育雏前5d 要有足够的光照强度,育雏区域80~100lx ;育雏前48h 光照23h 、关灯1h ,育雏前几天关灯一段时间有助于刺激雏鸡的食欲。
整个育雏区域光照必须分布均匀,避免阴影。
根据体重和吃料时间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和强度(见表1),光照时间1~2d 为24h 、3~21d 逐渐减至8h 。
光照强度由第1周的80~100lx ,到2~3周逐渐减到5lx 。
第1~2周以减时间为主,第2周后以减强度为主。
公鸡在减光时间和强度上应慢于母鸡,有鸡位置的灯泡损坏后应及时更换,母鸡12d 、公鸡14d 逐渐过渡小灯泡。
当天配置的料量一定要吃完后才降光,用仪器测量光照强度以指导生产。
表1密闭式遮黑鸡舍的建议光照程序日龄(d )123456789101112母鸡关灯时间-18∶30~19∶3018∶30~21∶3017∶00~22∶0017∶00~23∶0017∶00~2∶0017∶00~3∶0017∶00~3∶0017∶00~5∶0017∶00~5∶0017∶00~6∶0016:00~8:00光照时间(h )24232119181514141212108公鸡关灯时间-18:30~19:3018:30~19:3018:00~20:00光照时间(h )24232222222222据体重变化降光三勤赶鸡,培养早期食欲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勤赶鸡,帮助鸡只形成良好的食欲,以使雏鸡得到足够的采食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期
刘建涛 等:
连续体简谐基础振动有限元计算方法
1053
令 简 谐 基 础 振 动 位 移 为 u g (t ) , 加 速 度 为
d 2 u g (t ) dt 2
,则微元体dxdydz动力平衡方程为:
2 é d 2 ui (t ) d u gi (t ) ù s bi (t ) r = 0 (1) ê 2 + ú ij , j (t ) + dt 2 ú ê ë dt û 式中 s bi (t ) 为单元体积力; r ij , j (t ) 为微元体应力;
(1.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成都 610054; 2.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四川 江油 621307)
【摘要】针对简谐基础激励下,连续体响应数值计算存在刚体位移、约束方式和载荷施加方式等限制,基于基础振动和 有限元实现原理,提出了一种求解简谐基础振动响应的方法——静力等效载荷法。根据连续体等效载荷形式,将简谐基础振 动问题转化为固定基础的载荷简谐振动;并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和自编数据处理程序,实现了响应特性的数值计算。计算和 理论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简单、结果准确,能有效地求解无阻尼和弱阻尼连续体简谐基础振动问题。 关 键 词 基础激励; 等效载荷; 有限元; 简谐振动; 响应历程 中图分类号 V231.9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1-0548.2009.06.034
1054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8 卷
两种激励方式等效。 图2中, ①~④为单元编号; 1~ 9为节点编号。
m= M 顶板 = 395 kg
3 连续体基础谐振有限元实现
航空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常由于气流不均匀及 偏心质量引起机体周期性振动,影响部件和测试装 置正常工作,甚至导致破坏。图3所示为航空涡轮发 动机测试设备固定支架简化结构,承受涡轮机引起 的简谐缸体振动,影响测试结果。 结构形式符合实体特征,数值计算选六面体单 元。单元自由度数为24,故影响系数 i 为24´1向量。 令简谐基础激励为x向,则影响系数为: i =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
ò
ò
设基础简谐激励加速度均为: d 2 u g (t ) =A sin w t dt 2 代入式(10)可得:
e Peff = -
ò
òN
We
T
dW e ( r Ai ) sin w t
(11)
ò
Sp
带入边界条件BC(p),整理可得: æ ö d 2 ui (t ) D ed e + r d ui ÷ dW ç ijkl ij kl 2 W dt è ø æ ö d 2 u (t ) bi (t )d ui r gi2 d ui ÷ dW = 0 ç (6) ÷ W ç dt è ø 基于有限元动力学单元构造方法,建立求解方 程。单元节点自由度列阵为 qte (t ) ,单元形函数矩阵 为 N (x ) ,则单元位移函数为: ui (x , t ) =N (x )qte (t ) (7)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for Analyzing Continua under Harmonic Loads from the Base
LIU Jian-tao1, DU Ping-an1, HUANG Ming-jing2, and XIAO Yao-bing2
(1.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2. The Gas Turbin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Jiangyou Sichuan 621307)
第 38 卷 第 6 期 2009年11月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Vol.38 No.6 Nov. 2009
连续体简谐基础振动有限元计算方法
刘建涛1,杜平安1,黄明镜2,肖耀兵2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0.05 m 顶 板 1m
T
等效高度取顶板质心位置为: h= 10.05 / 2 = 0.975 m 刚度取以下两种方式等效: (1) 刚度为四根支柱刚度直接叠加:
k= k å
i= 1 4 柱
» 2.082 3 ´ 107 N/m
(2) 刚度取有限元模型等频率等效刚度: k= (2πfsim ) 2 m » 4.75 ´ 107 N/m (15) 式中 fsim = 55 Hz ,为结构x向数值计算的一阶固有 频率。 结构刚度不同等效方式下, x向一阶固有频率如 表1所示。
Abstract Due to some restrictions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ntinua vibrations from the base, including rigid-body motion, constrains, loading mode and so on. An approach named the static inertia method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armonic base vibration and FEM. This approach transforms the original problem into an ordinary harmonic vibration with fixed base according to the equivalent form of base load. The response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combining the general FEM software with self-developed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inertia method is of effectiveness, simple implement and accurate. Key words base excitation; equivalent load; finite element; harmonic vibration; response history 随着航空航天、船舶和汽车等行业的发展,结 构趋于轻型、高速、重载化。当结构受到简谐基础 振动时,会产生较大变形或应力,甚至产生破坏。 通用有限元软件可计算简谐载荷下的结构响应,但 激励为简谐基础加速度或位移激励时,数值计算难 以实现。 文献[1]针对半正弦基础加速度冲击数值计算, 提出了集中质量等效惯性载荷方法,对单自由度和 集中质量多自由度系统的计算较准确,但求解分布 质量结构时,响应结果将产生较大误差。文献[2]对 含端部集中质量系统碰撞进行了理论推导和瞬态方 式数值计算,两种方法均无法求解连续体基础振动 响应问题。文献[3-4]分别论述了固定基础时,单点 和多点简谐激励载荷的结构响应特性。文献[5-7]研 究了随机基础振动时,纵向与横向激励响应结果叠 加方法。 文献[8-10]研究了随机基础振动和自由振动 下结构响应规律,上述方法均无法进行简谐基础振 动计算。 本文基于连续体基础振动原理和有限元实现方 法,提出了求解连续体简谐基础振动的静力等效载 荷法。该方法通过施加静力等效节点载荷进行简谐 响应计算即可获得结构响应幅值和时间历程结果, 克服了时间历程和反映谱计算的不足。
4
1 ○
5
2 ○
6
4
5 5 Peff
1 ○
2 ○
ò
T
1
g g
2
3
1
2 基础固定
3
u g (t ) 基础振动
Me = K
e
òrN NdW = òB DBdW
We
T
e
图2
e
振动响应等效模型
We
简谐基础振动单元等效力为:
综上所述,简谐基础振动可转化为以基础加速 度峰值为外载的等效静力简谐振动, 即如图2所示的
d 2 u gi (t ) e Peff = - eN r dW (8) W dt 2 通过求解单元等效力,而回避基础振动产生的 刚体位移,简化计算并获得准确的响应结果。
e
ò
T
2 等效载荷求解方法及结果处理
(1) 等效载荷简化。 令载荷影响系数向量为 ι ,与单元自由度数量、 外加加速度方向有关。基础加速度为: d 2 u gi (t ) d 2 u g (t ) = i (9) dt 2 dt 2 联立式(8)和式(9),可得单元等效惯性力为: d 2 u g (t ) e e T Peff = - eN r i 2 dW W dt 化简上式可得: d 2 u (t ) e Peff = - e N Tr i g2 dW e = W dt (10) é d 2 u (t ) ù - e N T dW e ê r g2 i ú W ê dt ú ë û
(2) 等效惯性节点力静力求解。 基础固定,不考虑外力和体力影响,结构受加 速度 A 时,单元静力载荷为:
e Pstatic =
ò ò
òN
We
T
r i AdW e =
òN
We
T
dW e ( r Ai )
(12)
比较式(11)和式(12)可得惯性等效载荷为: e e Peff = Pstatic sin w t (13) 通过静力求解等效载荷后,进行基础固定的载 荷谐响应计算,即可获得连续体响应结果。